首页 > 文章中心 > 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坍塌事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范文第1篇

工程名称

期 限

责任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一、目的

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 、 、 、 、

具体分工如下:

1. 负责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

2. 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塌方处理。

3. 负责立即同医院、劳动等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 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三、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

5.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

6. 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7. 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预计窒息。

8. 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9.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10. 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1. 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12. 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13. 基坑:

1)加强排水、降水措施;

2)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3)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4)消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14. 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5. 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加要、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并上报集团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四、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 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五、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有关负责人电话:

项目负责人: 手机:

安 全 员: 手机:

技术负责人: 手机:

六、注意事项

1、应立即停止施工。

坍塌事故范文第2篇

1、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小面积坍塌事故,立即报告应急组织领导同志,现场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对坍塌部位前已开挖断面进行加强支护,可在初喷砼结束后迅速安置钢拱架,并及时喷锚进行围岩封闭,支护范围尽量靠近坍塌面,然后再进行复喷砼封闭围岩,最后在进行清理。

2、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应立即尽可能地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安全。及时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救护工作。准确记录坍塌范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坍塌范围的控制。

3、防坍塌事故发生,项目经理立即组织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及各职能小组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并协助项目经理做相关辅助工作。

     4、发生坍塌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公司有关部门和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项目经理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各施工队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石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让外包队负责人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安排人员在路口迎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指挥与控制:

①观测预警

由工程部技术干部和各工班指定人员加强监控量测,确保在第一时间确认坍塌险情,提前发出预警提示。

a与当地气象台建立天气服务联系,根据天气预报和降水量统计,加强隧道变形观测及超前地质预测;

b注意观测隧道已开挖断面的变形;

c观测数据有变化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以便组织施工抢险。

②施工报告 

V类围岩或围岩较差段在开挖时,工人要身系安全带,安全带长度松紧适宜,如有坍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回到安全地带,并及时汇报;

③安全撤离 

当出现坍塌事故时,由项目部领导下令,立即电话通知值班室,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将施工机械加以安置保护,洞内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带队全部撤离。被困施工人员来不及撤离的,应选择衬砌台车等安全平台进行自我保护,等待项目部、业主及政府组织救援。

④组织抢险

a各班组及时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外出;

b组织抢险突击队,由各工班抽调精壮工人组成,负责安装挡护拱架,控制坍塌范围的继续扩大;

c在配备充分照明、救生设备时,由项目部决定组织身体素质好、反应灵敏的工人进洞执行搜索救援活动;

d安全员做好准备,并视情提前与定点医院联系。

⑤供电和照明

a在坍塌可能危及到洞内变配电设施时,应果断断电,防止个别线路漏电发生意外;险情排除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恢复供电;

b启动专用照明线路,保障隧道内必要的照明需要。

⑥设备

在发生坍塌事故时,如设备不能撤离到安全位置,应使设备处于动力关闭、加固和适当防护状态,防止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5、通讯

各救援小组与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机关和外部救援机构建立起畅通的通讯网络。

6、警戒与治安

a在发生坍塌险情时,保安应加强洞外巡视,隔离安全地带,禁止闲杂人员围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禁止地方老百姓进入施工现场,防止再次事故的发生;

b加强洞口看护,未经公司统一组织不得放入任何人员。

7、人群疏散与安置

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及物资表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1

2

装载机

3

3

自卸运输车

3

5

电焊机

3

6

水泵

2

7

发电机

2

8

通风机

1

9

注浆泵

1

10

砼喷射机

2

11

20型工字钢拱架

20

12

临时支护木撑

m3

5

13

应急车辆

8

随时调用

14

主要应急物资:

①在洞内显著位置配备适当的救生器具,如逃生管道、安全绳等;

②内部电话、对讲机等联系工具保持畅通;

③自备发电机和照明专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坍塌事故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切实做到“思想不松、组织不散、职责不乱、力度不减、工作不断”,突出施工现场,查漏补缺;紧盯安全隐患、强化整治,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为加强对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领导,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具体职责分工按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职责分工的通知》(洞建安〔2014〕1号)、《关于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洞建安〔2014〕2号)进行。

三、整治重点及内容

全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在建工程项目。

(一)主要任务

1.对2013年工程建设领域预防事故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以下简称专项整治)工作中排查出的施工现场脚手架、施工起重机械等专项施工方案与现场施工脱节等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展开“回头看”,推动事故隐患整改,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效果不明显的责任主体展开“回头看”,推动建筑施工领域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3.对专项整治期间发生事故的责任主体展开“回头看”,推动企业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落实各项事故防范措施。

4.对专项整治期间各责任单位创新的安全监管方式展开“回头看”,总结提升好的经验和作法,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二)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准入情况。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钢管扣件租赁单位以及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安装拆卸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等安全生产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省对其参建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从业资质。

2.从业资格情况。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安装拆卸工、司索信号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新入场作业人员三级教育培训情况。

3.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工程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监理旁站、设备“定人定机定岗定责”、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执行情况;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安装告知、检验检测、安装验收、使用登记、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制度执行情况;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材料及基础验收、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后检查验收,以及混凝土浇筑工序、现场安全监测等现场执行情况。

4.专项施工方案管理情况。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拆除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论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情况。

5.专项施工方案现场实施情况。脚手架进场材料(钢管、扣件抽检)、脚手架(扫地杆、连墙件、剪刀撑等)搭设、模板支撑体系和混凝土浇筑工序作业、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及验收环节是否与专项施工方案及相关标准要求一致。

6.安全隐患和事故查处情况。专项整治以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以及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三)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回头看”,健全和落实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推动“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插基层、直奔现场)检查方式常态化、制度化;督促工程建设项目各方严格施工现场管控,强化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有效防范脚手架体系及塔吊等起重机械整体坍塌的系统性安全风险。

四、工作步骤

(一)部署启动阶段:2014年5月底之前。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制定“回头看”实施方案,并做好相应的部署、落实工作。各单位于2014年5月30日前将“回头看”实施方案书面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4年5月至6月。各监管部门要指导、督促辖区内的工程项目参建各方按照“回头看”有关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

(三)检查督导阶段:2014年7月至10月。各责任主体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按照“四不两直”方式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进行检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适时组织督查组对各责任主体开展“回头看”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立即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四)总结分析阶段:2014年11月。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回头看”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形成工作总结报告,并于11月2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加强对“回头看”活动的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位。要坚持属地为主与行业督导相结合、企业自查自纠与政府督查相结合,统筹部署、齐头并进、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适时组织督查组对各施工监理企业“回头看”开展情况督查检查。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单位要强化“红线”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落实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责任,认真梳理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跟踪督办。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整改专项整治工作中未整改到位的重大隐患以及“回头看”活动中查出的新隐患,确保整改到位。

(三)加大执法力度。各责任部门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大检查工作力度,特别是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落实治理责任,该补课的补课,该严厉打击整治的要加大执法力度集中整治。要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对事故频发、非法违法行为集中的领域和单位,进行重点执法或组织联合执法,对非法违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该退出的坚决退出。

坍塌事故范文第4篇

一、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类型

统计2001年至2014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各类型事故死亡人数比例较高的类别仍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如图1所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42%;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较大及以上事故中,施工坍塌19起、死亡86人,占事故死亡人数的59.72%(图2所示),2008―2009年发生较大以上坍塌坠落事故78起。因此,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事故的首要危险“杀手”,坍塌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及其严重。

图1 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死亡人数比例

图2 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较大及以上事故死亡人数比例

从建筑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发生的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类型主要可分为:土方坍塌、支撑体系的坍塌、楼板断裂坍塌、项目围墙坍塌、拆除旧房坍塌和临时工棚坍塌六大类。

土方坍塌发生在基础工程施工管沟或基坑工程中,在挖土方工程中,由于没有按照国家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放坡或设置临时防护支撑,导致当挖至一定深度时,土方发生坍塌;支撑体系的脚手架、模板等没有达到标准引起的坍塌;楼板断裂坍塌往往发生在城中村建设过程中,因使用自身质量低劣的楼板或将在施工中将大量的建筑材料堆放在楼板上,使楼板严重超载而断裂坍塌;项目围墙坍塌是由于在施工时为了省钱确定的质量标准较低,而且又成为广告牌、机械设备、材料和砂石的支撑墙,因而不堪重负而坍塌;拆除旧房坍塌是指拆除危旧房屋时不尊重科学,没有制定科学的拆除方案,往往凭经验蛮干而发生的墙体或楼板突然坍塌。

二、以轨迹交叉理论对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分析

1、轨迹交叉理论的基本思想

轨迹交叉理论(Orbit Intersecting Theory) 是一种研究伤亡事故致因的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主要由人的状态和物的状态决定事故的发展,而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其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三方面。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础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 事故伤害,如图3所示。

图3 轨迹交叉理论事故模型

2、建筑施工坍塌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在工程施工及管理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差错,特别是在人操作机械时,由于人的操作或人的行为违反操作规程所允许的范围时就会发生人的行为差错,当然这种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往往因为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方面而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加失误的概率。

通过对2002年以来典型的16起、86人死亡的施工坍塌事故分析,可以看出发生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为支撑体系坍塌和土方坍塌,如图4、5所示;认真分析这些支撑体系坍塌和土方工程坍塌事故的产生,在人的失误方面主要有:

(1)随机失误。这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而引起的,往往与人的心理、生理因素有关。人的生理对超过工作负荷时表现出的不适应,如超时加班、熟练度不够时、疲劳、疾病时勉强操作;还有人的鲁莽、草率、懒惰等心理缺陷对工作表现出的侥幸等心理而表现出工作中违章、违纪、冒险蛮干等非理智行为,它往往是不可预测,是随机的。

如高架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时,劳务人员凭经验盲目蛮干导致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致使在支架上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时而发生坍塌事故;《建筑施工安全法》规定,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经验,首次进行3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并且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工人陪同进行作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现实中发生的高空搭设或拆除架子工程中,许多第一次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人并未经受过正规的培训。

土方施工中由于作业人员不懂施工技术,基础开挖放坡不够,基坑边坡超载,开挖程序不正确,超标高挖土,支撑设置或拆除不当以及排水措施不力等造成的坍塌。

图4 坍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图5 发生坍塌事故死亡人数分析

(2)系统失误。这是由系统设计不足而引起的,这种失误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次出现或重复发生。系统失误与管理者和操作者的知识水平有关。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工作者、管理者的错误指令对人形成强烈刺激,或怀有侥幸心理时,也会引发系统失误。在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的很多案例就是由于支撑体系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支撑体系设计方案尚未批准的情况下,便违规要求劳务队搭设模板支架等引起的事故。

3、从物质方面看不安全状态

主要表现在用材不当、计算方法有缺陷或强度计算出现没有发现的错误等;还有制造工艺流程上的设计缺陷没有得到重视;维修保养不科学降低了可靠性;如不按照操作手册要求使用等;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模板没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钢管和扣件在采购、租赁过程中质量管理把关不严,部分钢管和扣件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导致模板坍塌事故发生。

4、管理缺陷

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应该从管理方面,加大管理者的职责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只要建筑施工生产没有实现本质安全化,就有发生事故及伤害的可能。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但发生事故的施工项目普遍存在以下管理缺陷:

(1)工作环境混乱。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材料、机具乱摆放、生产及生活用电私拉乱扯,不但影响正常施工和生活,而且会增加事故隐患。

(2)技术方案不完善。《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必须编制专业施工方案,且必须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监理监督实施。但纵观发生事故的施工项目,他们普遍存在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施工管理,施工中无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人员凭经验布置施工方案,有些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安全管理失去有效控制。

(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对专项施工未按程序进行,施工方案记录不规范,监理公司驻工地总监理工程师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理日志流于形式,工作出现失职,导致工人在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5、社会因素

建筑市场的混乱,存在着诸多违法行为,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的负责人思想轻视,行动忽视;工作浮躁不扎实,执法不严,措施不力,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承包单位违法转包现象使得有些既无资质、还用未经培训的农民工进行危险工作的操作,原总承包单位又放弃管理导致事故发生。

三、按照轨迹交叉理论有效防范坍塌事故的对策

人与物两个事件链的连锁中断是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关键,砍断物的事件链,消除人的失误,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达到安全生产,可完全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1、清理整顿建筑市场秩序

严格遵守《建筑法》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必须严格制止施工企业的层层转包行为,施工企业应规范自身管理,同时加强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而建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监理公司、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2、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必须编制专业施工方案

必须按照要求编制由负责人审批的专业施工方案;监理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组织施工。血的教训要求安全管理必须严肃认真贯彻执行,施工中发生不符合方案规定时应及时提出并研究预防措施,不能使这一规定流于形式。

坍塌事故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大模板;坍塌事故;脚手架;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施工工艺,具有诸多的优点,目前在城市大跨度、重负荷构件的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是一项危险性极大的工程,容易受到操作不当、设计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倒塌的重大事故。这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延长工程的建设周期,而且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应重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提高对高大模板工程的安全策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

1 某高支模工程倒塌事故介绍

某生产大楼,为框架填充墙结构,东西方向宽90m,南北方向长108m,共5层,局部7层,建筑总高度52m。2008年12月21日,该工程在进行4楼夹层楼面混凝土浇筑,该层支模架高度1315m,最大梁截面尺寸为600mm×1500mm(图1)。凌晨2时左右,楼面Ⅱ区正在浇筑的混凝土楼面支模架突然倒塌;部分支模架压靠在Ⅰ区支模架上,引起Ⅰ区支模架整体失稳,造成Ñ区刚浇筑的楼板大幅塌陷;失稳的Ⅰ区支模架又压靠在Ⅶ区的外架上,致使Ⅶ区外架严重外凸变形。本次高支模倒塌事故造成4名工人轻伤,1名工人重伤。

图1 倒塌区域分布示意

2 事故原因分析

在事故发生后,对现场进行踏勘,发现高支模架搭设时没有满足规范构造要求,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模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纵向剪刀撑几乎没有布设,从而引起支模脚手架整体倒塌。高支模脚手架力学模型节点性质历来是研究焦点。节点性质有三种假设:分别是刚性节点、半刚性节点和铰接节点,其中对半刚性节点的柔度系数取值争议较多。为了分析方便,取极端的两种情况,节点分别为刚性和铰接来分析纵向剪刀撑的重要性。

首先,取节点为铰接的情况分析。为了简单方便,只取支模脚手架的一个基本单元分析(图2)。图2a可以看出,在没有剪刀撑时,基本单元是一个几何可变体系,给结构施加力时,结构构件会发生刚性位移;但如果加上剪刀撑后(图2b),基本单元就会变成几何不变体系,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受力体。可见对于铰接节点模型,加上剪刀撑以后结构体系会发生根本改变,使基本单元从几何可变体系变为几何不变体系。

图2 铰接节点基本单元模型

如图3所示,当节点为刚性时,基本单元为一钢框架结构,由于剪刀撑所用的是旋转构件,所以剪刀撑与立杆的连接还是铰接节点。根据ANSYS建模,分析计算两种模型,发现在加上剪刀撑后构件的轴力要比没有加剪刀撑时轴力减少25%以上。可见,加上剪刀撑对结构受力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

图3 刚接节点基本单元模型

3 倒塌区域及相关影响区域的清理和拆除

对倒塌区域及相关影响区域进行清理和拆除是一件需要认真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对于Ñ区塌陷部分和×区外架外凸破坏部分,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新平衡状态,在拆除卸载的过程别容易再次倒塌引发次生事故灾害。所以拆除清理工作必须要有详细和具体的方案。

首先,确定拆除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由上到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依次进行。拆除方法初定为机械粉碎和人工凿除相结合的方法。拆除过程中有3个难点,分别是:1)在拆除过程中,工人要在塌陷区域上工作,如何保证操作工人安全是一个难点;2)对于Ñ区塌陷部分,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新平衡状态,在拆除卸载的过程别容易再次倒塌引发次生事故灾害,如何拆除是另一个难点;3)Ⅶ区外架外凸破坏严重,在它旁边有一台塔吊,如果外架继续向外变形会影响塔吊作业,如何保护外架也是一个难题。

在拆除前为了保证工人的操作安全,在Ⅰ区两边搭设挂设生命线的脚手架,工人在操作时必须戴安全带,把安全带挂设在生命线上以保证安全。生命线用钢丝绳,成交叉网状,生命线及其脚手架构造如图4所示。

图4 生命线及其脚手架构造

对于Ⅰ区塌陷部分,在拆除时其浇筑混凝土已经具有一定强度,整个体系应力重分布,形成了新的平衡状态。Ⅰ区为向下塌陷,在东西方向可以视为一个反拱,东、西两端大梁(PG,PK轴)处于拱脚方向,这些梁除了承受竖向力外,还要承受水平力。所以倒塌后PK梁已经严重扭曲变形,其下面的钢管模架也失稳弯曲。在拆除卸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拆除的顺序,先将梁之间的板凿碎卸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留下主梁和板带,同时钢筋网不割断,以维持其平衡状态。在拆除混凝土板后,对本区模架重新搭设和加固,最后拆除大梁。

对于Ⅶ区外脚手架已经严重外凸变形,而且在此区域有一台塔吊,如果处理不当外脚手架继续变形会威胁塔吊安全,从而引起更大事故。所以在拆除前必须对Ⅶ区外架进行检查加固,发现连墙件损坏的必须进行更换或者加固,同时加密连墙件。在外凸区拉设四道水平和竖向钢丝绳(6×19φ14mm,承载力101kN),形成一个钢丝网,通过钢丝网把Ⅶ区外脚手架固定在P2/PJ轴和P4/PJ轴标高2618m以下的柱子上,控制Ñ区内排架和×区外脚手架继续变形。

经过仔细分析,确定了整体的拆除顺序为:Ⅴ区和Ⅵ区生命线的搭设Ⅶ区外脚手架的保护Ⅱ区两跨扭曲梁的拆除清除Ⅱ区塌陷的钢筋、钢管、混凝土自西向东拆除Ⅰ区楼板混凝土(沿梁对称拆除) 自上而下拆除Ⅰ区失稳的排架重新搭设Ⅰ区高支模排架及验收为拆除Ⅰ区梁搭设操作平台和封闭的架体Ⅰ区逐根梁拆除清除Ⅰ区破碎混凝土,按方案完善排架及模板体系;验收Ⅱ区高支模排架搭设及验收同时拆除Ⅶ区扭曲的三排外脚手架,并重新搭设、验收Ⅲ区和Ⅳ区高支模加固整改、验收Ⅴ区高支模排架搭设、加固处理Ⅴ区结构梁的整改处理。

在现场严格按照此方案拆除,至2009年2月初,倒塌相关区域已经安全拆除。

4 结论

通过探讨高大模板支撑倒塌事产生的原因,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及结论:①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时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以满足工程的构造要求;②脚手架竖向剪刀撑能够使基本单元从几何可变体系变为几何不变体系,也可使工程构件的轴力减少;③倒塌区域及相关影响区域进行清理和拆除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确定好合理的拆除顺序,确保工程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边疆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科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工程质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