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买椟还珠翻译

买椟还珠翻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买椟还珠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买椟还珠翻译

买椟还珠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

1.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关系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形式,通过语言,文化得以记载、传播和延续。同时,文化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基础,正是有了不同的社会文化,才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同样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活动,这种活动既然涉及到语言,就必然会涉及到其所承载的文化。每一门语言都有其一定的文化内涵,翻译基础就是对原文语言理解过程,这就需要对其原文的文化理解。正如翻译理论学者斯内尔霍恩比概括: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所以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这种语言的融合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通过翻译活动,不仅能够达到交流目的,还能够丰富本民族的语言等作用。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联系对于翻译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2.文化渗透对韩国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在韩国语教学中,翻译课程是集合众多学科知识、全面囊括了韩国语的听、说、读、写的综合学科,做好翻译课程的教学对其学习韩国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这一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得到重视,相关研究学术也是层出不穷,这足以表明文化渗透对外语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决定了文化渗透对韩国语翻译教学的重要作用,无论是翻译单词还是句子,或是文章,都离不开对中韩两国的文化了解,所以翻译教学离不开文化渗透,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韩国语翻译教学是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科目,如果不能加强文化渗透的力度,就会影响学生们对原文的理解,翻译出来的作品也不会理想,甚至会与原文失之千里,违背了翻译的原则与目的。

3.词语翻译中的文化渗透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习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衍生的语言,在翻译时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最需要做的功课就是了解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所以在翻译教学中,文化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如汉语词汇中有“妖精”一词,韩国语相对应的词是“??”。但是两者所表达的意思却有差异。汉语中的“妖精”通常形容以姿色迷人的女子,或指作恶多端的人。而韩国语单词中却有“????”、”???? ??”这样的修饰词语,在西方传说和神话中“妖精”是神灵的化身,韩国人正是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所以这里的“??”指的就是美丽与智慧的集于一体的褒义词。对此类具有不同表达范畴的词语时,可以采用分析对比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确切理解差异并进行翻译。

再者因为中国和韩国的政治体系不同,国家的最高首脑称谓也是不同的,比如中国是“主席”,而韩国是“总统(???)”,以及政府机构、中国和韩国在历史发展中举行的诸多运动在翻译时都应该加以文化渗透讲解。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归纳总结法,扩充学生的翻译知识面。

4.句子翻译的文化渗透

汉语和韩国语句型中有“成语、俗语”,而成语和俗语都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镜子,在翻译此类句型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其文化了解。如:汉语的“买椟还珠”译成韩国语是-??? ??? ? ??.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译成韩国语是-”? ?? ??”,这类俗语的译文与原文的词汇无一对等,如果不知道这个成语蕴含的古典故事,单从字面理解是很难能翻译出来的。再如汉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和“说曹操曹操就到”等俗语中都有历史人物,如果对其人物特征不了解,就很难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样韩国语中“???? ??”, “??? ??””?? ??”这类俗语也是有韩国特色文化的,在翻译这类成语、俗语或是歇后语时,最为首要的就是对原文的文化背景和出处进行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找到韩国语和汉语相近的表达进行翻译。

由于中韩两国的生活习俗、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差异,所以除了成语、俗语之外还有很多固定用语,如“?? ??? ?? ?? ? ?? ???”这句话映射到了朝鲜古代婚礼习俗,之前朝鲜人婚礼上主人家经常用冷面招待嘉宾,现在用来表示结婚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成“今年年内能吃面条吗?”译句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贻笑大方。再比如“ ???? ????? ???? ???.”翻译成“本想考一流大学但最后却喝了海带汤。”,句子前后逻辑不清,会使读者不知所云。如果能让学生知道“喝海带汤”的真实文化背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传说在日本帝国主义强占韩国时,强行解散了韩国军队,由于韩国语中的“??”既有“解散”之意,还有“分娩”的意思,所以带出来分娩时喝海带汤的习俗和这样的惯用语,现在常隐喻为“被解散”,“落榜”的意思。韩语中表示事与愿违,事情走向歧途的惯用型是“???? ???”,如果不能很好理解其韩国语惯用语的文化背景,就会很难将两这句话联想在一起,失去了翻译的效果。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从前有个生意人从釜山去很好做买卖的全州,但却走错了路去了买卖不好做的三千浦,结果赔了本。如果教师对其进行一定的文化引导,学生们也会很快地、正确地理解翻译出来,并能对其惯用语有个深刻的把握。

参考文献:

买椟还珠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向型 汉英学习词典 处理模式

一、成语的定义

语言学家对“成语”尚没有一致的定义。而通过几部较有影响力的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对于“成语”一词的定义,我们认为虽然各家对成语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于成语特点的归纳却大同小异,这有助于词典编纂者系统、科学地对待作为成语的词条。英语中相对于汉语的“成语”、“习语”、“熟语”等概念的对译词皆为“idiom”一词。人们对成语(idiom)的传统定义是:“意义跟其组成成分的总和不同的一组词。”许多中外的语言学家的给出的定义与此概念大致相同。如:

哈特曼定义成语为“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单个词义总和的涵义的词组,通常不能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做会失掉其特殊的涵义”。

里查兹的定义是:“成语是作为单一体,而意义不能仅从字面理解的表达形式。”兹古斯塔在《词典学概论》一书中对词组、搭配和成语三个概念做了详细的分析,对于成语的定义与里查兹基本一致。

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的“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同时该词条还指明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新《辞海》“成语”条是:固定词组之一,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

综上所述,中外成语都被认为是习用的固定词组,但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idiom)存在较大的差异。汉英词典,尤其是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只有全面了解两者的异同才能对成语条目作出妥当处理,让外国学习者学好汉语,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二、英、汉成语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成语作为世界各国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英、汉成语在语言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李明等总结了成语的主要特色。归纳为八点:成语是固定词组,组成成语的词不得随意分隔或置换;成语的组成成分稍有变化就可能变成另一个成语;成语的意义往往与组成成语的词的意义大相径庭;有些成语违反了正常的语法规则;有些成语似乎违反了生活中的逻辑;成语中往往有大量的明喻和暗喻;成语里广泛运用形象思维,因此十分生动;许多成语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

以上归纳的特征更适用于英语成语,如其中的第三和第五条,汉语成语类似的现象并不突出。马国凡归纳了汉语成语的定型性、习用性、历史性和民族性四个特征。尽管英、汉成语的某些特征相似,但在语言形式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首先,这体现在一个成语所包含字的数量上的不同。一个英语成语所包含的单词数量没有明显的规约,众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成语应至少包含两个单词。同样在汉语中,普遍认为,成语至少应包含三个字,由两个字组成的,在汉语中只能称之为词。据统计,“在不下万条汉语成语中,四个字的就占了百分之九十七强,五个字及以上的占百分之二强,三个字的仅占百分之零点几。”

其次,两者在音律上也有显著的区别。英语成语没有固定音节,而汉语成语由于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亦即由四个音节构成,这便于调节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落的变化,使成语富于音韵感。如:千锤百炼、天长地久等。同时四个音节也便于平仄的调节,如:天高地厚(平平仄仄)、志大才疏(仄仄平平)、一见如故(平仄平仄)、大书特书(仄平仄平)等。

另外,汉语成语有着和英语迥异的文化内涵。东西方历史、地理条件、风俗人情等的差异也在成语这一语言层面如实地反映出来。汉语成语更多地来自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及东方人的传统习俗。汉语成语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古代文献及来自民间口头流传,如:纸上谈兵、草木皆兵、锦上添花、人云亦云等。这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更何况是把汉语作为外语的外国学习者。基于以上对成语定义及其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色,还有对于英、汉成语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的分析,本文以下部分将结合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特征,从成语的对译和语用信息的标注来研究一套科学处理成语词条内容的模式,拟对编纂此类词典有所启发。

三、成语的对译

鉴于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语文词典和成语词典的特殊性,成语在此类词典中的对译也应具有相应的特殊性。黄建华认为双语词典的本质是词目与译语两套语言符号的的两相对应,而这种对应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它涉及到生态、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作为文化成分的语言本身的诸多方面。他提出词目翻译应特别强调等值性,包括语义等值、语体等值和语用等值。奈达翻译理论强调功能对等,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韦努蒂坚持翻译的异化。这和鲁迅提出的“洋化”相同,他主张:翻译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法尔巴指出:翻译不应是解释,而是以相应的语法形式译出相应的译文。这尤其适用于双语词典词目翻译的要求。兹古斯塔也指明:对应词必须是在句子中实际出现的实际词汇单位。词典的词目翻译是静态的,为了尽可能做到各方面的等值,阿尔卡西米和黄建华等都列举了多种译义方式。结合以上理论,笔者以为:成语所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成语的对译不可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等值。汉语成语的翻译应该尽可能提供相应的语法形式和体现文化内涵。对于英汉成语中有类似表达法的,可以先把汉语表达法直译为英文,后附上相应的英语表达。如:“大海捞针”可处理为“fish for a needle in the ocean;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又如:“多此一举”和“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虽然在文化上有很大差异,但在语义上却基本一致,外国学习者能通过母语学习汉语。使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起积极的作用。由此,不妨处理为“make an unnecessary move;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这样处理可以保持汉语的特色,让外国学习者在使用汉英学习词典的同时,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但此类成语所占数量不多,更多的中国成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长串的故事,词典编纂者很难在英语找到中到对应词或成语,一不小心还会把意思搞错。因此在翻译成语时,应把源语词目中的所涉及的典故简要地向说目的语的读者交代清楚,即使需要占更多的篇幅。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买椟还珠”等成语。

四、成语的语用信息标注

近年来语用学在语言学界越来越受关注,语用学研究的成果被自觉地运用到词典编纂领域。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所提供的语用信息直接关系到外国学习者能否得体地运用汉语(成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主要包括词的语体属性和感彩等,这些信息使读者能区分不同的语境的用语,自觉地针对不同身份、不同交际对象、不同场合运用合适的词句。编者应注重汉语成语语用信息标注的有选择性进行及如何结合例证体现语用信息。目前的汉语单语词典和汉英双语词典对成语的语用信息要么完全没有标注,要么标注甚少,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成语词典》、《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汉英词典》都没这方面的标注,而《汉英成语词典》只对其中的个别成语进行了标注,如在“无独有偶”后标明“多含贬义”。诚然,成语的语用信息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成语对译和例证来显示。因此,没有必要一一标注。但是,如果对应的译语在语用强度上有明显差异,则标注不可缺少。如上文中的“多此一举”与“make an unnecessary move”,“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在语体和感彩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多此一举”比英语中的对应语更口语化,而且包含较强烈的贬义。同样如“彻头彻尾”(out-and-out;thoroughly)、“无以复加”(to the utmost; in the extreme)“无足轻重”(be of little significance)等,其相应的译语都不能准确体现两种语言语用上的差异,这时都应进行必要的语用标注,以免误用。《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对其中的一些成语进行了语用标注,但也有一些被忽视了,如“无以复加”、“无孔不入”等。

例证有助于体现成语的语用信息,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无以复加”条目内设置了“心狠手辣,无以复加”和“荒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等例证来说明该成语所含的贬义,使读者体会了该成语的语用信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外国学习者查阅之后,依然存有疑问,“无以复加”是否还可以用于中性、或褒义的情形中。因此,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还是直接标明语用信息更为妥当,这样做既可以使这些信息直接明了,还可以减少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例证的数量,以节省词典宝贵的空间。

最后,在语用信息标注所使用的语言选择上,国内大多数汉英双语词典都选用汉语注解。考虑到词典的使用者是外国学习者,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还是用英语较为妥当。正如黄建华、陈楚祥等指出的“在词典行文方面,内向的宜用汉语,外向的宜用外语,这与外汉词典的原则是相同的。”

五、结束语

本文为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处理成语模式的初探,旨在抛砖引玉。当然,词典编纂者还应与时俱进,善于运用各项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最新的语料库资源,它是词语、成语选词立目的依据,同时也是释义、例证的可靠保证,还是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的源泉。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对成语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无疑会对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成语有巨大的帮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建华.词典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马国凡.成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5]许肇本.成语知识浅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买椟还珠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文言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121-02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却成了教师的一大难题,长期处在“费时低效”状态。在教育改革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相对滞后。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

张大均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有效的教学就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但是,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就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只是被动地教,学生也是被动地学,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文言文教学上,并且又把重点放在词语解释与句子翻译上,以致于文言文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其实,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择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古代著作的精华所在。所选文章短小精悍、结构分明、条理清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领略关怀民生、忧国思家的情怀,体会至真至情、至爱至美的人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有必要对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培养兴趣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基础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费时低效”状态,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为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译课文。这样枯燥的教学难免会使人失去兴趣,以致于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难情绪。

教师可以在教授文言文之前给学生先讲解一些相关的、有趣的故事,这样导入课堂,既营造了一定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庄子》时,庄子的思想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师不妨在课前先讲解一些关于庄子的故事,这样学生很快就有了想了解庄子其人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庄子的思想时,就不那么抽象、枯燥了。在讲解有关战争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画一张简单的战争地图,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清晰明了。

所以,教师只要突破学生的畏难情绪,继而想办法引发他们的兴趣,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基础,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诵读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现代文讲究诵读,文言文更要注重诵读。诵读本来就是一种生动鲜活的教学方法,况且文言文中的很多句式又很整齐,大多读起来朗朗上口。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文言文的诵读,觉得只要弄懂文章意思就可以了,读不读无所谓。而学生面对文言文也懒得张嘴,即使张嘴了也结结巴巴读不下去,文章都读不下去,理解就更难了。

(一)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的字词和通假字,读音很难把握,这就成了学生诵读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帮助学生解除这些障碍,读准字音,这样学生在诵读时就不会有畏惧感。另外,句读是文言文诵读的一个关键,读不清句读就不能读出美感,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有关句读的知识,明确停顿和语气,找到停顿的规律,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二)读准语调,读出情感

古人也很重感情,作者的情感在文言文的字里行间亦有体现,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所以,学生应该在诵读时带着感情来读,这样才能走近作者,把握文章情感。很多教师喜欢范读现代文,讲到文言文就让学生自己读,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教师都有畏难情绪,那就更不要说学生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范读,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之后学生再接着读,这样学生就能够效仿教师,较为准确地理解文章中心。

(三)有条件的情况下分角色诵读

对于一些文言文选段,比如《战国策》、《左传》等,其中的人物对话较多,而且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分角色诵读,让不同的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也可以让男女同学分开承担,要求诵读的时候要读出人物情感,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通过尝试,这样学生很容易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文言并重”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从当今的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重言轻文”现象。因为高考的原因,大多数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把重点基本都放在了文言文的“言”上,也就是重点讲解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却忽略了文言文的“文”,即文言文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教师备课的时候不能深入地研读文本,课堂没有创新性,这样仅仅发挥了文言文阅读的工具性作用,却丢失了它的人文,致使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比外语都难懂。他们只是了解了一些表面的肤浅的内容,并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文章的精髓,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古代的文化现象。还有个别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又走入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对文言文只是讲讲作者、背景和大概内容。这种泛泛而谈的教授让学生不能真正走进作品,走近作者。

所以,文言文教学不能“重言轻文”,也不能“重文轻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文”与“言” 的关系,力求做到“文言并重”。 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还要让学生去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就为文言文有效教学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有些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对课本所选的文言文也是只知皮毛,根本就没有深入文本,那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了。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以外,个人的文化素养很重要。

语文教师一定要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尤其要认真阅读我国的经典著作,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因素。备课时,教师应该站在审美的高度,深入研究文本,探索文本的教育价值。授课时,教师应该亲自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近古人,与古人对话,真正感受古人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在情感上努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

所以,只有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语文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体会自然美,感悟人生美,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

总之,文言文的内容涉及广泛,对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那么学生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作品中汲取了古人的思想营养,获取了古人的智慧精髓,并且能从经典著作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而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文化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武守志.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若干问题答客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钱吕明.文言文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2).

[4]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7).

[5]张广录.莫要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对当前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现象的批判[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