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1.1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随着人力资源制度的不断改革发展,人才流动,医疗卫生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有没有一套完整的档案收集强制性制度,造成部分引进人才的个人档案不全面,加之,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终身”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近年来,我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力资源档案时,发现有一些人才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流动手续。

1.2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力资源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我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力资源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多年来档案室一直和医院政工科在一起。由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量大,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力资源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2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修的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和经济实体增加,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力资源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2.1增强对人力资源档案开发

县级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都能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2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人力资源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2.3加强人力资源档案有效利用

人力资源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力资源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力资源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2.3.1建立健全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

建立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

(1)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

(2)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

(3)卫生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等。

(4)其它材料: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证书、证明;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材料、证书和奖状;专业技术失误差错材料。这些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3.2实行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

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力资源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近年来,我院对自行引进的大中专紧缺人才的档案,逐步实行制度,将引进人才的个人档案托管给平昌县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力资源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

2.3.3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以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建立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如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完善财务工资系统,人力资源上的工资变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传发给财务科发放,医疗保健系统可以直接从人力资源信息上读取职工基本信息,而其它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可以直接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收益,如院办、工会、计划生育及后勤、医务、科研和教学更能因此得到众多的信息和帮助。

2.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新形式下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会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医院要配备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并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2.5改革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手段

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力资源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力资源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县级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加强档案管理对提升县级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事档案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学校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重藏轻用”现象比较普遍。

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随着人事制度不断改革发展,人才流动,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前几年,笔者学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有两名同志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学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给新录用单位的人事审核、工资审批工作带来不便。

2.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如学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事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但多年来档案室一直是库房,比较狭小。由于单位人事管理人员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二、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高校带来了管理多元化的特点,这也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高校人事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1.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2.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教学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只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人才资源。

(1)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包括: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等工作。②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申请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③专业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优质课件、研究立项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高校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新形势下,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创造、复合、协作”等多类型人才。

4.强化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手段

增加资金投人,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高校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人事档案是一个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人事文件组成的,其可靠性由该组织的领导及其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由于人事档案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1.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随着人事制度的

不断改革发展,人才流动,医疗卫生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终身”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2000年,我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有两名国外留学博士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之后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了人事,但也不能取得其在国外的人事资料。更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原单位停薪留职出国留学而扣留了档案),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我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给新录用单位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1.2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人事档案

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我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事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多年来档案室一直和人事办公室在一起。由于医院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分院和经济实体增加,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医院人事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2.1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都能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2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2.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2.3.1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建立卫生技术

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②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③卫生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等。④其它材料:“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证书、证明;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材料、证书和奖状;专业技术失误差错材料。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3.2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

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自1999年起,我院开始逐步实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将人事档案托管给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事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2.3.3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管理

系统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医院行政管理一体化川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是保证信息准确可靠的基础,是有效服务的生命。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就是为了充分使用资源,达到一方收集,多方共享。以人事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建立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如通过人事信息系统,完善财务工资系统,人事上的工资变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传发给财务科发放,医疗保健系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上读取职工基本信息,而其它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系统中收益,如院办、党办、工会、计划生育及后勤、医务、科研和教学更能因此得到众多的信息和帮助。超级秘书网

2.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新形式下要提高档

案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多素质人才。①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②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③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④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人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关心他们的职称晋升和工作业绩,使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公正回报。

2.5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图增加资金

投人,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部分,我们也相应制定了人事档案管理平衡计分卡。通过愿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的设定,使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及业绩。

总之,平衡计分卡通过指标分解让职工参与管理指标的设立,让员工都了解医院的战略规划,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医院战略及整体业绩的作用,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的基本任务

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更好地为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1.全面、准确掌握本校教育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做好各项人事人才调查统计及人事人才资料管理。

2.按照核定编制和人员配备情况,做好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制定和执行各项人事人才管理措施。

3.做好教职工调配、新进教职工的安排及转正定级工作。

4.做好教职工的考核、奖惩、专业技术(职员)职务(工人技术等级)资格申报、聘任等工作。

5.及时按政策规定调整工资标准。

6.做好教职工的退(离)休、解聘、死亡抚恤、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的审核及呈报工作。

7.做好非在编用工的计划编制、合同签订及日常管理。

8.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其他人事人才工作。

二、主要人事人才工作规范

(一)教职工调配

教职工的调配原则上在每年暑假进行,区教委根据当年区编委下达的编制计划制定当年的具体调配工作意见,各学校按区教委当年教职工调配文件要求进行,主要程序为:

1.由申请人向学校提交阐述申请调动理由及调往单位书面申请。

2.申请人填写《教职工申请调动登记表》,调出学校在“调出单位意见栏”签注是否同意调出和是否需要补员的明确意见,按当年规定程序接受调入学校和区教委的考核。

调出教育系统和区外的人员由调出学校将书面申请和《教职工申请调动登记表》送区教委人事科,同时提交调入单位所在区县人事局或教育行政部门商调函。

3.调出教育系统及区外的人员,所在学校接到调动通知后,应及时作出本人现实表现鉴定、开具行政关系和工资介绍信等手续,会同业务考绩档案、区级医院以上体验表送区教委人事科。

4.区内学校间的调动在完成考核后,依据区教委调动通知,由调出学校及时转移业务考绩档案、开具行政关系和工资介绍信等手续到调入学校报到,由调入学校集中到区编办、区人事局、区教委完善编制、人事、工资审批手续。

5.区外人员的调入,由区教委依据区编委同意的计划下达到相应学校,按照规定程序接受调入学校和区教委的考核,报经区编办、区人事局同意并公示后,由区教委发函商调,完善相关人事调动手续。学校不得自行发函及接收拟调入人员的档案和人事调动手续。

6.对不同意调动人员和未落实接收单位人员,原学校要做好思想教育和稳定工作,并妥善安排工作,严禁“吃空饷”现象发生。

(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认定及聘任

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

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原则上在每年下半年进行。

(1)本人按照对岗申报的原则,提出书面申请,并在教职工大会上述职。

(2)学校考评小组依据各级教师职务评审标准,结合本人述职,对申请人提供的各种原始材料进行审核,并在量化的基础上,作出是否同意推荐的明确意见,并予以公示。

(3)填写相应的技术职务资格审批表,撰写专业技术工作述职报告,提供任现职以来的教学论文(论著),各种有关证件、证书及成绩证明的复印件。

(4)学校考评小组完善相应推荐手续。

(5)以学校为单位,分科分类并连同有关申报材料上报区教委人事科。

2.专业技术职务初定

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工作,达到规定的时间并经考核合格(含已在区人才交流中心或区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分中心办理了正式人事关系手续的人员),可初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1)由本人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填写《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

(2)由本人提供学历、教师资格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继续教育、计算机合格证原件,交学校审核。

(3)由学校考评小组进行考核评议,在《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相应栏目中签注是否同意初定的明确意见。

(4)由学校完善手续后,会同《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一式二份、《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花名册》一式三份及学历、教师资格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继续教育、计算机合格证原件,送区教委人事科。

3.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确认

从省外、市外、区外调入的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含区内同一评委会评审的不同系列同级职务岗位发生变化的人员),从事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对口工作的,试用期满后,办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确认。

(1)由本人总结调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情况,写出书面总结材料,并提出确认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申请。

(2)由单位对申请人调入后的工作表现、能力水平进行考核评议,出具是否同意确认的明确意见。

(3)填写《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及《企事业单位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花名册》各一式三份。

(4)提供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原件及复印件,学校审核,并签注意见后报区教委人事科。

(5)经区、市职改部门审核批准后发给新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并由学校在岗位内按规定程序完善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手续。

调入后不再从事原专业技术工作或经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办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确认,从事新的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由相应的评委会按现岗位工作情况进行同级别的资格评审。

4、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后,学校根据下达或设定的岗位和有关政策及工作需要,经本人申请,学校考评后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1)由本人填写《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呈报表》一式二份。

(2)提供取得职称任职资格的文件复印件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原件,相应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成绩原件。

(3)学校审核后签注同意聘任的意见,会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呈报表》一式二份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花名册》(高级、中级一式三份,初级一式二份)及职称任职资格的文件复印件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原件,相应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成绩原件,报区教委人事科。

(4)届满续聘由本人填写《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呈报表》一式二份、学校填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花名册》一式二份,提供相关续聘人员毕业证、相应及以上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普通话等级证原件和原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文件或《聘任呈报表》原件,报区教委人事科。

(三)解聘

1、协商一致解聘

依据渝府发〔〕37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第三十三条规定,聘用单位、受聘人员双方经协商一致解除聘用合同的,受聘人员提交书面解聘申请,聘用单位出具解除被聘用人员通知书会同受聘人员书面解聘申请存入本人档案,并同时送达本人,抄送区教委人事科及人事、编制部门备案。

2、聘用单位解聘

依据渝府发〔〕37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除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外,按下列程序办理:

(1)聘用单位提出拟解聘意见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或其亲属,如无法直接通知本人或其亲属,可采用公告送达。

(2)被解聘人员或其亲属在接到拟解聘通知书15日或公告见报1个月内,有权提出申辩意见,聘用单位应认真听取本人申辩意见,并记录在案。

(3)聘用单位在进一步核实的基础上作出是否解除聘用合同的决定,正式通知拟被解聘人员。

(4)拟被解聘人员超过申辩时限未提出申辩意见,聘用单位即可解聘,出具解除被聘用人员通知书。

(5)聘用单位解除被聘用人员的通知书存入本人档案,并同时送达本人和抄送区教委人事科及人事、编制部门备案。

3、受聘人员提出解聘

依据渝府发〔〕37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第三十七条规定,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应提前15日向聘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聘用单位在接到申请的15日内作出答复并处理相关事宜。聘用单位出具的解除被聘用人员通知书会同受聘人员书面解聘申请存入本人档案,并同时送达本人和抄送区教委人事科及人事、编制部门备案。在聘用单位处理相关事宜期间,受聘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四)退休手续的办理

1.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到龄当月办理退休手续,有关学校应将本人签字的《退休审批表》和独生子女证书等提高退休待遇相关材料在每月10日报送区教委人事科。

2.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由本人提出要求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书面申请,阐述理由,填写《劳动能力鉴定表》,学校签注是否同意的明确意见,会同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报区教委人事科审核后,送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鉴定符合提前退休条件者,本人提出提前退休的书面申请,填写《退休审批表》,学校书面请示,并在《退休审批表》签注是否同意的明确意见,会同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书面材料送区教委人事科,完善审批手续。

3.经审批同意退休后,按照管理权限办理退休证书,并从办理退休的次月起享受退休待遇。

(五)转正定级的办理

凡新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满一年(含已在区人才交流中心或区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分中心办理了正式人事关系手续的新招聘人员)即可申请办理转正定级。

1.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填写《转正定级审批表》。

2.由所在学校组织教职工进行评议,,写出考核意见,填写转正定级花名册,会同本人工作总结及《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定级报批名册》及个人审批表送区教委人事科。

3.在办理转正定级的同时,根据渝府发〔2006〕133号文精神,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可高定两档薪级工资,手续按第(六)项日常增资的程序办理。

(六)日常增资的办理

1.初聘专业技术职务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其现行工资未达到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标准的均可套入新职务岗位工资,并从聘任新职务的次月起执行。

由学校填写《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报批花名册》及个人审批表送区教委人事科审核、区人事局审批后执行,“审批表”存人其本人档案。

2.凡达到增加教龄津贴时间年限的(满五年、十年、二十年),均应完善增加教龄津贴审批手续。

按规定时间由学校填写《教护龄津贴报批名册》及个人审批表送区教委人事科审批,从当年1月1日起执行。

3.学校管理人员职务变动、技术工人职务变动,均应随职务变动进行岗位工资调整,并从聘任新职务的次月起执行。工资变动的审批与技术职务工资变动的审批相同。

4.在职人员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学位)后,原薪级工资低于国家规定相应学历(学位)转正定级工资标准的,从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中专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证书的次月起,执行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定级相同学历(学位)转正定级的薪级工资标准。学校应按规定程序及时报批。

(七)死亡人员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手续的办理

1.学校写出发放死亡人员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享受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的报告。

2.学校填写《享受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审批表》一式三份。

3.将学校报告、《享受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审批表》(一式三份)会同死者生前月工资发放名册、“殡葬服务收费单”或死亡证明书、符合享受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条件人员的身份证(户口簿)、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材料原件及复印件送区教委人事科。

根据区府办〔1993〕1号文的规定,凡属火葬区必须实行火化,方能发放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步入了一种全新的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竞争的核心资源,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价值增长起着关健性推动作用。为此,各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学者纷纷展开了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研究,绩效考核是重要的课题之一。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这一特殊群体,本文绩效考核指标的SMART原则和层次分析法,以期从不同的视角实现对他们的量化考核,为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最早对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展开研究的是20世纪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 Drucker)。他在1959年的著作《明天的里程碑》里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随后。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知识型员工的队伍逐渐庞大,这一概念也逐渐扩大。加拿大著名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Horibe,1999)提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和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他还指出,不仅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销售人员也在此范畴。国内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考评的研究虽然比较晚,但很多专家学者对此做出了探索研究。从定性与定量分析角度,曾学文、夏洪胜(2003)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企业知识型员工考核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肖媛(2004)提出了基于知识处理的知识型员工的劳动度量模型,将绩效分为“可观察行为”与“不可观察行为”,并分别建立了考核模型,对量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实用价值。知识价值和合作价值,再据此分解二级考核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进行了评价。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更多追求来自工作本身的满足,他们最大特点在于,工作时使用脑力多于体力,并以运用其学到的知识创造价值和财富。准确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是设计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知识型员工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个人素质高,劳动创造高价值。知识型员工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不再是仅仅出卖劳动力的“机械”。他们对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等都有较多认识,掌握最新技术。由于知识型员工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他们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才干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技术进步。(2)工作自主性强,难以监督和控制。知识型员工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创造性活动,依靠大脑而非肌肉,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他们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而且更强调工作中自我引导。(3)对职业高忠诚,具有高流动性。虽然知识型员工十分关心企业整体利益,会尽自己所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和财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企业忠诚度并不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从主观上讲,知识型员工实际忠于的是自己的专业或职业,是能够为发挥自己专长提供舞台和空间的组织而非具体某一企业。对他们而言,工作只是谋生手段,事业才是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有效途径。(4)个性鲜明,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知识型员工在个性方面通常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个性突出,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因此,他们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不愿意按照固定流程或程序完成任务,更无法在企业中扮演螺丝钉角色。

三、知识型员工的划分

根据不同企业,和同一企业中的不同职能,我们可以简单的吧知识型员工划分为技术型知识型员工、管理型知识型员工和研发型知识型员工。(1)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指业内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从事专业技术管理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知识型员工的一种类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一般是独立开展的,可以通过个体的独立工作完成任务,为企业创造价值。他们在团队合作方面相对较少,可以较容易地确定个人的工作成果和绩效水平。因此,在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时,可以从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三方面来衡量。(2)研发人员。是企业竞争实力的载体,他们的工作结果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此研发人员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研发人员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不断提出新想法,不断改进产品和技术,从而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创新。研发人员的工作具有极强的内隐性,其工作过程主要体现在脑力思考方面,难以观察;工作过程没有固定程序,不易控制;工作效率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这些工作特点使得个人表现很难被衡量,增添了绩效考核的难度。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不同,研发人员的工作大都依靠研发团队形式开展,否则,仅凭个体能力难以在一定时间期限内为企业创造价值。在项目团队中,同事间的相互交流和建议会促进个人新想法的形成,各成员从不同视角思考同一问题,又推进了问题解决的进程。研发人员互相启发,共同协作,最后创造性地完成了研发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很难分辨个体成员贡献的大小,也无法明确界定个人绩效。有时候,研发任务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或者所收益在长期才能得到,也会影响考核实施。(3)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中执行管理任务的人,主要包括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人员,本文所指的管理人员不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研发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级别和地位,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职责和任务,为企业做出不同的利益贡献,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的岗位职责本质是为一线人员创造最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企业创造最多的价值。管理人员主要从事规划、策划、决策等工作,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易描述,完成的情况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一旦圆满完成这项任务,所创造的间接效益又较高。如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专员为企业策划专题培训,实施培训后,一线人员的工作业绩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与研发人员的工作绩效特点相类似,若进行定量考核,并无太大意义。而行政一类的专门提供支持的功能部门,工作任务琐碎但任务量大,若对每一项工作进行考核,根本不现实也不必要。但这两类人员都为企业创造了间接利润。

四、制定考核指标的SMART原则

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可以参考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SMART原则。SMART是英文缩写,指的是制定绩效目标必须符合五个原则: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和岗位职责相关联的(Relevant)、具有明确截止期限(Time-based)。下面我们应用SMART原则,对制定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进行思考。(1)Specifi c――明确性。细化应明确体现知识型员工的特征。(2)Measurable――衡量性。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衡量性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因此在验证指标信息可以获得的基础上,绩效指标应尽可能量化处理,如果仍不能进行,可考虑将目标细化。(3)Attainable――可实现性。考核指标设置要坚持与知识型员工的参与、及时沟通,使拟定的考核目标在上下级之间达到一致,同时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绩效指标应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4)Relevant――相关性。设定的考核指标要和具体的岗位职责相关联。同时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有效手段,目的在于激励员工。(5)Time-based――时限性。绩效考核周期要合理,规定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不能仅局限于年度考核方式。定期考核应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平时考核重点考核公务员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情况以及出勤情况,可以采取被考核人填写工作总结、专项工作检查、考勤等方式进行,由主管领导予以审核评价。而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在每年年末或者翌年年初进行。

五、基于AHP视角的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分析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正式提出。该方法采用民主决策方法来确定绩效评估中各指标的权重,目前该方法在政府绩效考核探讨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分析,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考核指标和具体细化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AHP 所要解决的就是三级指标(C)对一级指标(A)的相对权重问题,按此相对权重可以对三级指标中各种细化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排序。(2)构造判断矩阵。仅仅依靠定性原则来确定知识型绩效考核各层次因素之间的权重往往不容易各种类型的知识型员工所接受,因而可以运用一致矩阵法,即将影响员工绩效考核因素两两相互比较而非所有因素一起比较。为尽可能降低性质不同的指标相互比较的难度,采用相对尺度,以提高绩效考核准确度。判断矩阵是本层所有因素对上一层某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3)层次单排序。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单排序记,对其具体细化的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此外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还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即分别计算“德、能、勤、绩、廉”五个指标的权重,并对其排序。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依次进行的。

六、总结

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公平客观性,对知识型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产生重要影响,理性的知识型员工会将完善的考核指标作为其努力达成的目标。尽管数字和量化标准通常在绩效考核中备受推崇,但并不是所有的业绩都能简单量化,考核指标也不可能完全采用定量,因此,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尝试包含常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类,以建立差别化绩效考核指标,具体操作及其对政府绩效考核结果的影响仍需探讨。

参 考 文 献

[1]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曾学文,夏洪胜.基于模糊理论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综合考核[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74~76

[3]黄颖.R&D团队绩效考核及薪酬激励机制设计[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