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生路上总要遇到许多困难,其中不乏有难以逾越的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有的人面对困难退缩了,就此沉沦下去;有的人则勇敢地跨越了困难,就此步入了成功的殿堂。
我现在是一个中学生,一个时时刻刻都充满自信、不怕困难的中学生。不要看我现在这样,我也曾经悲观过,让我真正从中走出来的是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虫子。
有一天,我写作业写烦了,便抬起头向窗外的天空望去,这时我看到了在窗户上爬着一只小虫子。我伸手将这只小虫子抓来,丢进一个瓶子里。这个瓶子上边细下边粗,四壁很光滑,这只小虫子怕是再也爬不出来了。我坐在旁边静静地观察这只小虫子的举动。这只小虫子先在瓶底转了几圈,仿佛在思索如何爬出去,接着就开始往上爬。第一次,它爬到了中间就掉了下来;第二次,它爬到较靠上的地方掉了下来;第三次……不知它爬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掉下来多少次,但是这只小虫子始终都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向上爬,终于有一次,它成功地从瓶内爬了出来。这时仿佛连太阳都在为它喝彩。
我非常感动,心想:一只小虫子竟然有如此大的毅力。又联想到我自己: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怨天尤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干不下去。我心里感到万分惭愧。从此以后,在学习中,我也像这只小虫子一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失败多少次都毫不气馁,依然继续努力。终于,我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跨越困难也许需要你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跨越了困难,我们就会步入成功的殿堂,在那里我们的汗水与痛苦,都将会被一一抚平,并且会沐浴到最明媚的阳光。
《昆虫记》读后感1
平时并不喜欢虫子,总是觉得那些漫天飞舞的家伙有点令人讨厌。周末和妈妈去舅舅家玩,看见表达正津津有味的读着一本书,原来是《昆虫记》,反正无事可做,就凑过去和弟弟一起看,看着,看着不知道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看着,看着,我再也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昆虫记》了。
《昆虫记》读后感2
我记得小时候我是很讨厌昆虫的,因为总觉得它们的样子很让我害怕。尤其是蜂,蜂的刺使我不敢接近它,因为我被刺过。但读了《昆虫记》后,我不再昆虫们那么反感了,反而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
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亨利.法布尔。他写的《昆虫记》里面,有好多昆虫的名字,有很多是我连听都没听过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两种蜂的名字:竹蜂、马蜂,但没听说过什么采棉蜂、采脂蜂……
竹蜂和采脂蜂的居住之处颇为有趣,它们是住在遗弃的蜗牛壳里。那些爱捉弄蜗牛的朋友们可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倒霉的正好拿到的是已经居住了采脂蜂的蜗牛壳,那就只能怪自己了。采脂蜂往往选蜗牛壳中大小适宜的一节做它的巢,它们常常用细砂嵌在树胶上做成有图案的膜。在用树脂和沙粒做成的盖子下,还有第二道防线,用沙拉、细枝等做的壁垒。在第二道防线后面就有两间房间,一间大的给雄峰住,一间小的给雌蜂住,因为采脂蜂的雄峰比雌蜂大。
有时候,采脂蜂筑巢的时候,会因一个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如果采脂蜂在一个蜗牛壳中筑巢,但它却不知道蜗牛壳已经有主人了,等巢里的蜂长大了,它们咬破了胶膜,冲破了防线,想解放自己。但是,它们的通路被一个陌生的家堵住了,因为这壳原本的主人的幼竹蜂还在孕育。就这样,可怜的幼采脂蜂就因母亲的一个小疏忽就结束了生命。
这一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小小的错误是不可忽视的,它可能会酿成一个让自己终生后悔的结果。
《昆虫记》读后感3
看了《昆虫记》后,我完全被这本书给迷住了,原来昆虫世界里有这么多的奥秘!
《昆虫记》的内容丰富而有趣,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的科普书。我在里面学到了好多知识。例如:螳螂是怎样产卵,蜣螂是如何把另一只蜣螂的粪球抢走的……
我觉得这本书中讲的几个昆虫中,最笨的是蝉,它在产卵时,有一种比蚂蚁还小的小虫子,也会在那一堆卵里产上它的卵,而这种小虫发育要比蝉快好几个月。这种虫子的幼虫便是拿蝉的卵作为食物。
在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母甲虫,并不是因为它有美丽的外表,而是因为它对孩子的爱。我最讨厌的就是贼甲虫,是因为它们不靠自己的劳动来寻找食物,只会有卑鄙的手段来获取别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
《昆虫记》这篇著作是法国的著名科学家,科普家_法不尔。看完这本书,我懂得了看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讲,而要自己去观察,思考,实践,探究,从而寻找正确的答案,而且观察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一分为二的去研究和思考问题。
《昆虫记》不同与小说,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不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是几乎与世隔离的寂寞和艰辛。
《昆虫记》不仅让我了解了昆虫,改变了我对昆虫不正确的看法,它还教会了我许多的道理,学会了如何去观察事物和研究问题。
我挺佩服法不尔的,因为他不怕困难,不论是夏日炎炎,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虫来观察,法不尔每次出去,都要装两口袋昆虫来观察,而且还会保护它们。
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也像法不尔这么努力,坚持不懈的话,那我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大自然是一曲曲最动听的歌,是一首首最抒情的诗,是一个个既古老又新鲜的故事。我们都有过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经历。面对朝晖夕阳,花开叶落,雄奇的山峰,深沉的海洋……我们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引发怎样的思考?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就让我们踏上书写与“自然”有关的作文之旅吧!
一、走入自然,细致观察,找到景物的特征
写作前要进行观察,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明确观察的任务,要求观察时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
观察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参与,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林海》一文中,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而《山雨》将雨来时由远而近、逐渐清晰的声音比作“无字的歌谣”,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不同时段的山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突出了山雨所特有的音韵美。
我们如果写“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该怎么写呢?
如,观察一棵树:
看一看。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认真仔细地看,随着光线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闻闻花儿、树叶,你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摸一摸。摸摸树叶的纹理,摸一摸树枝的分叉,你感受到了什么?
还可以静静地在树下坐一坐,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二、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草虫的村落》的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的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而《山中访友》更是想象丰富、新奇,富有浪漫色彩。如:“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想象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
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想象是写景时必用手法,就是写真实的记叙文,也要通过想象高于生活,“太真实不是文章”。
如写“走进音响世界”: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可以先去听各种声音,如,自行车铃声――“哎哟哎哟”的叫声――敲门声――倒茶声――谈话声――再会声……
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前后联系起来,发挥想象,来说一说。
三、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如《索溪峪的“野”》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总提一个“野”字,第2至5自然段分别写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由静到动,由物到人,很有条理。第6自然段以“野”收束全文,点出自己对“野”的美好感受。而《山雨》则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条理非常清楚。
我们如写“暑假中的一次游历”,就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移步换景”,属于动点描写的一种,就是不断地变化观察点.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统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而课文《草虫的村落》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这样描写体现出了作者热爱田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语言的美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文笔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有文采往往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或者使文章具有内在的气势,引起读者强烈共鸣。如:《索溪峪的“野”》在写山的“野”时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索溪峪的山的独特的美。在写水的“野”时,作者大量运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山和流动的水写得很有人的特点,把风景写活了。《山中访友》的作者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等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流露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请看我三位学生的杰作:
到了林中,百鸟的喧鸣,仿佛奏起了一曲永不休止的乐章,连那微微颤动的树叶都好像在歌唱着。你听,高音的、中音的、粗嗓子的、细嗓子的,简直是各种流派、各种声调的歌唱家,正在这里举行歌咏大赛。
――裘恺
乐曲开始了,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很快便把我带入如诗如画的境地。只见夕阳映照着万顷碧波,湖面上点点白帆悠然往来。渔夫们经过一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满舱的鱼是。他们怀着丰收的喜悦,一边悠然自得地哼着小曲,一边摇桨,把一船的丰收摇回家去了。此时,那悠悠的歌声,轻轻的桨声,与水声汇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妙景象。
――张杰
一条清澈明净的小河潺潺地流淌着,舒缓安静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一个小男孩站在河边,望着他面前的那一片河水,心里想:它要经过多少艰难险阻才能融进大海呢?
关键词:农村学生,农家的事
写作文,是一个将生活转化为文章的过程,正所谓“我手写我心”。然而除去客观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因素外,由于缺少对农村生活的深切感受,缺乏写作的兴趣以及基本功的训练等等,农村学生的作文少了特有的童真童趣,更别谈自己的特色了。那么,如何让农村学生写农家的事呢?
1.热爱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大自然怀抱中的农村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出反映自己独有韵味的文章来。
1.1投入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农村劳动。农活是一年忙不完的,采茶叶、种油菜、割稻、晒谷、采摘水果等等,其中有不少是我们小学生所能完成的。劳动给了学生许多灵感:他们有的悟出粮食的可贵、父母持家的不易,有的从中获得了劳动的窍门,有的则充分领略到品尝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劳动之余,我还启发学生就地取材,在手工课上做些小制作,用树根雕东西,采树叶、花草之类的做幅剪贴画,要不就捉些小虫制成生物标本等等。充实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他们的文章也抹去以往无病的苍白,变得健康和红润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吧。
1.2多角度思考生活
由于农村课内作文限制较多,大部分以命题为主,且有的不太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于是我就根据他们生活环境的特点,改编或设计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多角度作文的训练,来体会生活。如在学了《数鸡》这一反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农村经济发展快的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围绕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的变化这一中心,多方面选材,力求与众不同。这就迫使学生要开动脑筋去思考,有的学生从自己家的变化入手,有的学生从自己村的变化入手,还有的学生进行纵向的对比:婚礼(爷爷奶奶的婚礼――爸爸妈妈的婚礼――哥哥姐姐的婚礼);路(泥路――石头路――柏油路);车(自行车――摩托车――轿车)等等。同时,我摒弃了“起因、经过、结果”的八股文三段论形式,允许学生根据同一内容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更欣赏他们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这样的训练既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生活,也收到了训练发散思维的效果。
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还让学生帮农民写些常用的应用文,如借条、通知、启事等等,学生们的劲头可高了。
2.观察生活
要写出鲜活的文章、学会观察是关键。我从以下三方面去引导。
2.1按序观察
大自然的空间很广阔,倘若不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那写出的文章必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或从远到近,或从上到下,或定点观察或移动立足点,还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在指导写《家乡的田野》时,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田野上,问他们:“家乡的田野给你什么感觉?”“很美!”“一派丰收的景象!”学生回答。这就是整体。接着我又问:“老师也觉得很美,但美在哪里呢?这就要大家仔细地观察,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呢?”在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顺序后再描述观察到的美,这样一来,学生写的文章就有条理了。
2.2细致观察
小学生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因此我在指导学生有顺序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还要抓住特点,细致地进行观察。我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感官,用眼看、手摸、口尝、耳听等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与味,声与色等各方面的美,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
2.3展开联想
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文章形象生动的保证。。在学生有顺序细致观察事物的同时,我引导他们不只满足于客观地反映事物,还要在观察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就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描述生活
农村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词汇缺乏,句式单一的缺点,因此我在努力上好作文指导课的同时,也做好其他的辅助工作。
3.1用好课本,提供范例
相对城里的小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课外读物拥有量少得可怜。就以目前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来说,班中除了五分之一的学生家中有几本课外读物外,其余的学生除了学校统一订的报刊,家中连一张报纸都没有。这就要求我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书的作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范文,因此在上语文课时,我牢记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做到精讲多练,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学习每篇课文都有所得,为他们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打下基础。
3.2欣赏读物,模仿作文
我把学生手中仅有的几本课外读物充分利用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物欣赏课,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乃至背诵,使好词佳句烂熟于胸,以便能在自己的作文中自由地驾驭语言。由于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原文的写作形式,这就使他们可以更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了。
3.3贴近学生,多写“下水文”
我的“下水文”内容自然离不开学校和学生,以及熟悉的农村生活。由于我是天天和学生在一起的,学生就感到亲切、真实,也因此容易拨动他们的心弦,启迪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更多更详尽地抒发自己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科学课 课程资源 自制教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35-01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何学好这门课呢?下面来谈谈我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验。
1 努力发掘地方课程资源,尽可能地充实科学课教学内容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城市中优良的科学教育资源,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每当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我总会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的大科学课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在小虫子特别多的五、六月份,我还会和学生们一起捉小虫子,一起观察昆虫。而每当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我则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科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随时而择、因地而栖。
2 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
我经常自己制作实验教具,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
比如,五年级下册在做斜面的实验时,用简单机械实验盒里的滚筒,由于其质量较轻,用弹簧秤托着在斜面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很小,弹簧称的读数很小,不利于学生读数,我就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做个滚筒,就是往空的小型旺仔牛奶瓶里罐入100 g的沙子,再用铁丝做个拉环,用透明胶封好口子,就可以当作滚筒使用,这样实验的读数差别很大,学生容易分析实验的结果。
再如,在学习人的呼吸时,学生往往难以想像肺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横隔膜位置的变化,这就要教师借助于合适的教具来突破教学难点,我利用玻璃瓶和Y形管、气球等材料制作了“人的呼吸模拟演示器”教具,感觉效果很好,就是在Y形管的2个接口各装上一个气球,这就相当于人体的左右肺,把Y形管的另外一个接口装根较长的管子,相当于人体的气管,再找一个大的食用油的瓶子,去掉瓶子的底部,这个瓶子相当于人体的胸腔,把装好的Y形管从底部塞进瓶子,密封好瓶口,然后用块较大的气球皮将瓶底盖住,用透明胶密封好,这块气球皮相当于人体的横膈膜,将气球皮一拉,人体的胸腔扩大,人体内外产生气压差,人体吸气,肺部变大,进行气体交换;再将气球皮一抵,人体胸腔缩小,就是呼气,肺部变小。这些材料很容易找,我就动员每组学生制作一个。在学生了解了各个呼吸器官名称之后,请同学们分组利用学具进行实验,研究肺是怎样吸进和呼出空气的,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实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教具要不断有新创意,可以说它是自制教具的灵魂。如,四年级上册金属导热实验教具诞生,就是孩子们上了《食物的营养》后的启发:“猪油是脂肪,有点粘粘的,烧一烧会融化……”。课后,我们突发奇想,用猪油代替凡士林进行实验,用火柴棒蘸少许常温下已冻结的猪油,然后依次往铁丝上粘。轻轻一点,果然粘在了上面,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用食用油代替凡士林,不仅解决了材料难以寻找的麻烦,而且效果相当明显, 很有创意。
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有心人,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酸奶瓶,饮料瓶,小玻璃瓶,各种包装盒等。收集一些种子,树叶,纸样,小昆虫,制成标本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学仪器、材料紧缺的现状,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乐趣,使我们的科学课有更多的探究材料,实验材料,让我们有更多的探究机会。
3 鼓励学生自己写科学日记、心得
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人,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而且要鼓励他们自己写实验日记、心得、方案。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自己体会实践过程的艰辛,自己享受实验成功后的喜悦。只有让学生从头到尾经历实验的全过程,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4 课外延伸,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