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实践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范文第1篇

我们老师叫我们填格子,我填得很好,老师还让我读了一次呢!

老师是女的,长得很漂亮,还很温和。

另外,我还学会了怎样认识植物和水果。

综合实践课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数学综合;实践;刍议

笔者不敢妄言怎样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的课程形态的教学,它与其他课程形态的教学既有联系,更应有自身的特点,笔者想结合“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是课,是课就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如“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形成纳米材料奇异特性的原因,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探究将一个正方体进行n × n × n细分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经历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目标的确立给教学活动树立了方向,所有的教学活动均应围绕目标展开,这样既能防止出现教学过程无序、学生活动无组织、探究方向不明确等“布朗运动”现象,又能从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方法.

二、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课堂角色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综合与实践课恰恰承载了这样的使命,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学习、实践、探究、讨论和研究的舞台. 因此,在综合与实践课上,应让学生从问题的情境出发,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查阅资料、评价活动结果,充分突出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虽然学生是参与的主体,但并不意味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教师须在此发挥积极的向导作用. 一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理解问题,明确活动方向,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如,在展示了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后,自然呈现出问题:纳米材料为什么具有这些奇异特性?如何用我们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从而明确了活动的方向. 二是启发、帮助、鼓励学生解决活动过程中的困难,引导他们“自救”. 由于学生知识、能力都很有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困难. 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切忌包办代替、喧宾夺主,首先要确诊困难的原因,是知识问题还是方法问题?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帮扶的策略是,启发引导,以“互救、自救”为主. 教师可提供参考资料,介绍类似问题的求解思路,参与学生讨论,做一些引导性的发问等,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求解之路,更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将正方体分割成n × n × n个全等的小正方体,是一个涉及立体几何知识的问题,本节课上不可能从理论上完全搞清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个正方形分割成n × n个全等的小正方形”的方法迁移过来,就从经验层面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是参与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 包括:学生提出问题是否有新意,操作求解是否有创意,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率,结果呈现是否有特色,反思拓展是否有眼光,兴趣动力是否有增强,数学素养是否有提高等. 四是鼓励学生利用活动过程积累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发展应用意识.

波利亚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他的学生. 学生应当获得尽可能多的独立工作的经验. 但是如果把问题留给他一人而不给他任何帮助,那么他可能根本得不到提高. 而如果教师帮助太多,就没有什么工作留给学生了. ”因此,在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上,教师的角色是引领者、帮助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角,教师只能帮助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活动.

综合实践课范文第3篇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21世纪的人才更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搜集整理资料、设计、交流、表达、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机土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设的目的。

一、开好头

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非常关键。

合作,并不是学生坐在一起就是合作,而是学生主动、积极、有意识地参与活动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要想使学生真正的进行合作,教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会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从而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合作的欲望。

二、分好组

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甜头以后,老师根据情况进行分组。按照成绩把学生分成好、偏好、中等、差四等,再按照学生的性别、能力、性格,每组分配一人,组成4人学习小组,开始先由成绩好的学生当组长,以后可定期竞选上岗,排座位时按照同组就近原则,这样便于组长管理和组员讨论问题。

三、分好工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无所事事,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联络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并应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分工。

每个组员不仅要明确自己的任务,而且使他们体验到个人的价值,从而形成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

四、引好路

在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学生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对于合作的方法、技巧、目的等还不十分了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教师要关注学生小组内的分工情况,学生想不到的地方,教师要进行点拨。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适当调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从而激励学生更加踊跃的合作学习。

五、导好向

综合实践课范文第4篇

《设计校园》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展示评价四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等八个方位。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是: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综合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数学,做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课堂写真】

片段一:收集信息,调查汇报

师:课前老师要求学生调查了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请各小组派一名“新闻发言人”说说你们调查的情况。

生1:我们学校有操场、三栋教学楼、前后门、桂花园、小卖部、健身器材场。

生2:我们学校有园丁楼、花坛、升旗台、主席台、乒乓球台,还有沙坑、厕所。

生3:我调查了其他学校还有图书馆、实验室、舞蹈厅。

生4:我调查了其他学校还有凉亭,操场上或者树荫下有石桌椅。

生5:我调查了其他学校还有游泳池、游乐园、植物园……

师:看来你们调查的收获还真多!调查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只有充分的调查我们的设计才会更科学合理。

片段二:分析信息,提出设想

师:你们是学校的小主人,为了让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请你思考一下,学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应该添置哪些设备?

学生讨论后,请每个小组推荐“新闻发言人”发表本组的意见。

生1:操场上要多种一些树,活动时有树荫,树荫下添几个石椅。

生2:操场要改成塑胶操场,在桂花园里建一个凉亭,操场上建一个水池、一个凉亭。

生3:操场西边要添置石椅,方便学生上体育课累了休息。

生4:校门口要种植一个花坛,安置一些宣传橱窗,让别人一进校门就被吸引住。

生5:在园丁楼前面立一个雕塑,周围做一个喷泉,再种一些花草,表现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在浇灌祖国的花朵。

生6:在校园的东南角可以做一个儿童活动乐园。

生7:在园丁楼一楼建一个多功能报告厅、一个科学实验室。

学生的讨论非常活跃,有很多精彩的发言。

【分析研究】

片段一:让学生调查了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和比较信息的过程,这是为后面的重新设计奠定基础。通过调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是在结合自己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课前调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现了综合实践课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通过课前的调查,学生在课堂上才有了发言权,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真正“活”起来。

片段二:学生针对本校的情况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设想。这个讨论交流活动是学生分析信息,运用所学的各种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大胆设想的过程。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思维非常活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加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涌现出许多闪光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了平等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此时老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真正让学生不仅成为学校的小主人,更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生机的课堂,有意义的课堂。

综合实践课范文第5篇

下面,就针对我所做过的《模型直升机》一课,谈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

《模型直升机》一课,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无外是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飞机的知识,再着重讲解直升机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直升机的飞行原理,然后让学生制作模型,最后教师总结。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桎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

我在上这节课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收获颇丰。该课分为两课时。首先,在第一课时向学生简单介绍直升机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自愿结合分组,组长负责选择研究课题;如直升机的发展史、直升机的构造、直升机的种类、直升机的用途等。教师在带领大家共同商定注意事项后,由学生去收集材料,学访解决研究课题。其次,在第二课时先让各组以不同形式对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展示交流,全班已基本掌握直升机的相关知识。再次,提出注意事项由各组制作,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组内研究解决,教师适当指导,但千万不可包办代替。最后,各组竞赛,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次活动,提出努力方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课后统计100%的学生掌握直升机的相关知识,并制作出模型直升机,80%的学生了解了课程以外的有关知识。

二、调整思路,注重科学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忽略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导致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我觉得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模型直升机》一课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学访、上网、查阅图书、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了较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遇到类似问题,学生自然有了解决的办法。

另外,通过让学生分组学访,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制作中,不给学生各种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就不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由于分组进行,同时培养了学生勤学好问、勇于探索、互帮互助、公平竞争的优秀品质。

三、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挑战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样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信息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熟练掌握电脑是不行的。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加入此项内容。

在《模型直升机》一课的教学中我有3处用到电脑:一是我制作了一个动画效果的模型直升机在一上课就演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用电脑展示其组内的研究成果,他们搜集我国自建国初期至今直升机的发展过程,并用powerpoint编辑成一组图片进行演示,完全由学生独立操作;三是我用frontpage制作学生注意事项,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四、研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研究素质的教师

如果说,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产生了经验型教师,那么,要适应研究性学习,就需要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不是指专门搞研究,而是指具备研究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因此,我个人认为研究型教师除了要系统深入地掌握所任课程需要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一些重要的素养、素质:

1、教学实践的理论性与理论学习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有一个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问题,这就是知其所以然。书本知识主要是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也有一个与实践联系的问题。这就要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把教学活动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思考、把握,是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把教学活动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联系,是理论学习的实践性。

2、兴趣的广泛性与学习的渗透性。除了本专业外,对其他学科有广泛的兴趣,同时能够渗透性学习,从而达到由专才向一专多能转变,这是新时期的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各门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了解邻近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能够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对一个专门课题的研究,也经常需要邻近学科有关知识的支持;新的学科更往往是在几个边缘学科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在教学中随处体现广博的知识面,引导和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