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是一例女大三学生因一次交通事故而对乘坐交通工具产生恐惧心理的咨询案例报告。在咨询中,主要利用放松疗法、系统脱敏和合理情绪疗法,引导其接受自己在遇到这些恐惧刺激时的紧张焦虑情绪,采用小步子渐进方式让其换一种认知方式去理解并实际体验坐交通工具的感觉。经过六次的咨询,来访者恐惧感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基本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关键词】交通工具恐惧放松疗法系统脱敏 合理情绪疗法

1、当事人基本信息

李某,女,21岁,文科类学院大三学生,独生子女,来自城镇,父母关系较好,与父母相处融洽。无家庭精神病史。

2、心理问题发生的过程

主诉:我上学期十一假期里出了一场车祸,当时我叔叔的车和迎面来的中型货车撞到了,我的头撞到窗子边,一下子流了很多血,我当时就大叫起来。上次寒假我回家,在飞机出行的前几天,晚上睡不着,早上醒的很早,担心会出事。现在两辆车稍微挨近一点我就害怕。自从那件事情之后我发现自己考虑问题很周全,常会为小事纠结,这样让我很累。

3、心理问题的处理过程

3.1评估与诊断

3.3.1心理状况评估

该来访者是因为应激刺激而产生了恐惧心理,有泛化,影响到生活;该刺激的消极影响持续时间达三个月以上,属于严重性心理问题。

3.3.2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中独生子女;

(2)出现应激性生活事件而产生恐惧心理;

(3)性格内向,胆小、犹豫不决。

3.2咨询目标的制定

具体和近期目标:降低对交通工具的恐惧,改善睡眠质量。

最终和远期目标:客观全面看待交通工具;学会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3.3干预过程

咨询的主要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

合理情绪疗法在于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引导求助者指出事件A和结果C,使来访者对B进行分析,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认识到是自己将对交通工具危害性的恐惧程度夸大化了。

系统脱要采用小步子渐进的方式:先让来访者试着回想之前经历——用想象的方式进入现场——乘坐自己较能接受的交通工具——乘坐其他自己不太敢坐的交通工具——从对所有交通工具的恐惧中脱敏出来。

3.3.1第一次:

目的: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建立信任感,确定咨询问题。

方法:会谈。

过程: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收集相关信息。

3)心理诊断:存在恐惧心理。

4)探询治疗动机:积极要求治疗。

5)鼓励来访者说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并做放松训练。

3.3.2第二、三次:

目的:充分宣泄,正确看待交通工具

方法:会谈;初步系统脱敏;合理情绪疗法,布置咨询作业

过程:

首先,咨询师带着来访者在放松状态下回顾自己车祸后的一次印象深刻的出行,引导其认识到自己不是真的害怕飞机,而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主观评价。

其次,咨询师总结:自己的想法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再次,咨询师提出问题让来访者思考:

(1)我出车祸的几率有多大?

(2)从上次的车祸中我看到了哪些积极因素?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来访者对交通工具有一个合理的认知,试图降低对交通工具的消极情绪。以下是问题的呈现:

(1)交通工具对现代人的影响;

(2)交通工具对自己的重要性;

(3)对自己而言,会用到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4)这些车出车祸和人摔倒有什么共通性?

3.3.3第四、五次

目的:识别不合理认知

方法:会谈;放松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布置咨询作业

过程:

首先让来访者回顾自己在咨询之后的一些好的变化,运用放松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让其认识到这些想法都是没有事实根据;并且人出危险的概率很低,说明自己的这些想法没有必要。

其次,告知来访者当自己出现各种担忧时,可以找记录本记下自己的担忧,并提示来访者可以这样写:

(1)这种想法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2)坐飞机是一种自然现象;

(3)想问题要想积极的方面;

(4)用积极的思维模式来填充对某种事物产生的回避;

(5)出游让我换一个地方,换一种心情。

再次,进行放松体验。

3.3.4第六次:

目的:了解目前状况,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了解目前状况:“我没想这些事了,我照着老师的建议去尝试一些交通工具,如去坐校园巴士,虽然有些担忧,但可忽略不计。我认为大家都坐,也没什么可怕的,我的想法太没有必要了。”

2)对咨询的结果进行回顾总结。

回顾前五次咨询过程,咨访关系融洽,求助者积极配合,每次咨询结果都达到了咨询目标。

3)帮助巩固咨询所获得的成果。

对于本案例的咨询,成果在于不仅使求助者明显改善了对交通工具恐惧心理,还使求助者学会运用合理认知的技术,学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看到事物的积极面,提升自己战胜挫折的胆量和勇气。

4、心理干预的效果

4.1自我评估:“我现在不会去回避那些恐惧了,我试着尝试乘坐一些比如校园巴士和公交车等,不会那么害怕了;当我出现恐惧的心理时,我就写下来,作分析,这种方法很好,能改善我的一些紧张,我现在睡眠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4.2咨询师评估:从整个咨询过程来看,和来访者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不断运用放松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以及部分时候用到系统脱敏的方法,让来访者改变之前的不合理认知和行为,并采用行为疗法让其学会用新的认知模式去尝试坐交通工具。咨询结束时,来访者睡眠基本恢复正常,饮食正常,恐惧情绪明显改善。

5、心理干预的经验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不安全心理类型较为广泛,对如校园食品安全、住宿安全、出行安全过于敏感,易产生恐惧、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因此,心理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评估学生当前的心理变化,并给予切实有效的心理帮助。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2011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学分制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编号:2011C156)。

参考文献

[1]黄训美.大学生心理保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郭念锋.心理 咨询 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l版.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大一新生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陆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独生女。家住县城,父母均为教师,家庭条件良好。身高1.65m,体态正常,无不良嗜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无家族精神病历史。

2.个人成长史:从小乖巧懂事,独立好强。父母对其要求严格,自己做事要求尽善尽美,自尊心强。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这所大学。入学后,感觉城市的生活很陌生,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且发现很多同学多才多艺,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可言,从而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事事不顺心。

3.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2,强迫症状1.1,人际关系敏感2.3,抑郁1.9,焦虑2.7,敌对1.3,恐怖1.2,偏执1.0,精神病性1.0,其他2.1;总分165分,阳性项目数50个;结果显示,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近一个月,总是觉得心,学习时注意力老是分散。和寝室的同学关系比较疏淡,没有交到什么朋友,觉得很孤单。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减弱,内心痛苦。

2.个人陈述:我能够考上这所大学非常高兴。来这之前,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想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来到这之后,我才发现与我想的完全不一样。高中的时候,我在班里是学习委员,大家都很尊重我,老师也很喜欢我。但是到了这里后一切都变了,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多才多艺,可我除了学习外什么也不行。社团活动我也不敢参加,怕别人笑话。我不想丢脸。

我们班的女生都穿着时尚,有很多品牌我在家乡那边从未见过。与她们相比,我穿得就像个乡巴佬,我觉得她们肯定瞧不起我。她们讨论的话题我也大多不熟悉,总是插不上话。我想与她们快点处好关系,可又总是走不近。好像我们之间有隔阂似的。心里很着急。

我没有告诉父母这个状况,怕他们担心。和以前的朋友最近联系得少,大家刚开学都挺忙的,也没有说过这件事。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的反映情况

1.咨询师的观察:陆某穿戴整洁,举止得体,讲话声音低沉,思维清晰;但双眉紧锁,神情紧张,在谈到大学的生活时,情绪明显低落、焦虑。

2.他人的反映:据辅导员介绍,该女生较内向、敏感,与班级同学来往较少。学习很努力,要求上进,有时也有想参加集体活动的愿望,但又总是因为不够自信而退缩。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通过求助者的陈述以及咨询师的观察和了解,陆某个性好强、追求完美,因较难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了一些不合理信念,导致情绪焦虑,睡眠质量差。病程为一个月,未泛化,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

2.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且没有出现幻想、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1)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于较难适应新的环境等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冲突是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故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2)求助者的症状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等。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其反应强度不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但并不严重。

(3)从病程标准来看,病程只有一个月。没有超出两个月,没有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只集中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这一心理问题,没有泛化到其他方面。

(4)求助者身体健康,无躯体性疾病。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病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2)社会性因素:由于刚进入新的环境而引起的不适应;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因素:自我要求过高 ,做事追求完美。缺乏自信,存在绝对化要求等不合理信念。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调整其认知方式,改善睡眠。

2.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过程

大致分为三阶段: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

1.第一次咨询: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商定咨询方案,确定咨询的目标。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询问陆某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设置等;摄入性谈话收集资料,了解求助者求助原因,求助目的,陈述问题,咨询期望;进行心理测验。与求助者一起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2.第二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向求助者初步介绍ABC理论。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加深咨询关系。向求助者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让求助者认识到诱发事件A并不能直接导致情绪反应C,是她对事件的认知和想法B引发了情绪反应C;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3.第三次咨询:

目的:深度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教会求助者运用放松技术。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分析求助者列出的关于自身心理问题的ABC模型,共同深层挖掘,探究其不合理信念。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进行辩驳,初步改变求助者的认知偏差。教会求助者运用肌肉松弛放松技术。布置家庭作业:(1)记录此次咨询对自己认知转变的启示,将原来不合理的信念和建设性信念列表对比;(2)与同学真诚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请他们评价自己,并对未来的四年生活进行讨论;(3)进行放松训练的练习。

4 第四次咨询:

目的: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巩固学习新的合理信念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正确看待自我。经过将自己先前的不合理信念与咨询中建立的合理信念相对比,发现自己存在认知模式上的错误,积极进行了自我反思。

5.第五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并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1)求助者觉得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转变后,做得更加积极,心情也放松多了;(2)发现自己有诸多优点,并且成功地进入了系里的编辑部,成为了一名新闻编辑,自信心得到提高。进行心理测验。做好咨询回顾和总结,帮助求助者接受离别。

七、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我的情绪已经基本平o下来。近几天心情也好多了,睡眠状况也好了。上课可以集中精神听讲了。而且我与室友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前几天一起出去逛街了。”

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了解到求助者目前心理状态稳定,焦虑情绪消失,睡眠质量提高,人际关系恢复正常。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咨询过程完整。

3.他人的评估:在随后的随访中,经求助者的辅导员反映,求助者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学习比较努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经班上的同学反映,求助者很有亲和力,与大家相处融洽,学习认真刻苦,活泼大方,和之前有较大改变。

4.心理测验评估:

(1)SAS:粗分36分,标准分45分,提示焦虑情绪基本消失;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第3篇

>>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36例小学生来访者就诊状况分析 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父母养育方式与个性特征的相关分析 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调查 来访者适应不良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伦理行为评价 心理咨询中来访大学生的阻抗与应对 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与来访者对职业伦理的态度比较 心理咨询中心来访者对神经症知信行的定性研究 NLP教练技术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分析 “来访者中心”理论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 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分析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与叙事分析 浅析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论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生心理咨询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需求分析及应对 影响大学生心理咨询开展的三大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http:///view/26400.htm

{6}夏斌,陈道富.中国金融战略:202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第19页

参考文献:

1.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第4篇

(一)“机构到位”。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指导组委会,负责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工处心理健康中心具体执行,同时各院设置具体负责心理的老师,各班增设心理委员,形成“学校———院部———班级———寝室”四级心理教育网络模式。全校开设大学生心理课程、针对部分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特殊学生心理干预三个层面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师资到位”。

学校层面突出专业化建设,目前我校专兼职咨询员均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且大部分就是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心理教学、咨询以及危机干预三个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层面突出准专业化的队伍建设,充分发货学生工作者深入学生的优越性,挑选责任心强、工作热心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老师或学生工作者,经过培训使他们成为相对专业的心理疏导员。

(三)“场地到位”。

学校提供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接受咨询和心理拓展的需求。

二、“学校———院部———班级———寝室”四级心理教育网络体系初显成效

学校积极践行"平行渗透”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各院学生骨干、心理社团、各班心理委员在大学生日常心理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之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在班级层面选择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在寝室中选择寝室长担任心理调解员,突出朋辈互助队伍的建设。这一体系的构建既可以实现学校———院部———班级———寝室的纵向联系与互动,也可以加强院部与院部,学生与学生横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关于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工作,我校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即快速预警和及时干预双管齐下。学校还根据四级网络的不同功能,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体系:一是“送出去”、“请进来”。学校不定期邀请心理专家讲学,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心理案例解析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二是学生干部业务培训。;三是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三、“教育———测验———咨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一)立足教育。

一是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把心理教育作为新生入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开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都会给入校生进行心理知识的讲座,从而提高新生的心理保健意识;二是心理活动分类指导。就我校经济贸易学院为例,自2010年起,每年不定期邀请武汉理工等高校心理专家对大学生心理活动进行分类指导;三是心理团体辅导。切合实际的开展不同内容团体辅导活动,2010年学校以“寝室关系”为主题,给各学院代表寝室做了有关寝室融洽关系的团体辅导。在院部也经常开展不同内容的团体辅导,就经济贸易学院为例,在2011年为2010级学生做了“相识湖科”的新生工作坊、为2009级学生做了“我的团体我的家”的团体工作坊;四是就业心理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每到大二下学期,学校会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在第三上学期开设的毕业生求职心理讲座,在不同层面提升了我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就业焦虑,为学生职业生活做好铺垫。

(二)实施测验。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了全国心理学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开发了一套高可靠性和有效性,符合国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这些量表的研制和使用,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依据。大学生心理测量常用的量表有16PF、SCL-90以及UPI等,三种量表各有千秋。我校在大学新生入校伊始,就启用心海导航系统,采用SCL—90和UPI系列量表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筛查。历年的心理测验,可以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就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分类指导,积极做好预防、疏导、干预、治疗等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个别与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构建体相结合的日常心理测量,并为学生提供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主动咨询。

实施主动咨询措施:一是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帮助特殊学生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和疑惑,提高心理品质的一种措施。我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常规心理咨询,即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小组,开展日常的、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二是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即面向特殊群体和热点问题进行团体咨询,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对特殊学生(就业困难、违规违纪、贫困生)群体的共性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团体咨询和心理训练,保证咨询的针对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时效性;二是建立危机干预体系。探讨大学生建立早期发现,早期评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入学伊始建立心理档案,然后定期对高年级进行抽查。学校实施班级心理委员机制、心理月报制度,异常学生及时汇报制度、访谈对象反馈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四、心理教育实施途径多元化

(一)进入教学课堂。

学校在不同学期为各行政班级开设心理课程,将知识普及与问题探索、行为训练、案例分析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心理教学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学校融课堂教育与心理训练于一体,通过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进行心理健康的强化教育。

(二)步入宣传阵地。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介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宣传阵地,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并使他们熟练掌握维护身心健康的方法,使有问题学生能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三)融入校园文化。

每年五月为我校心理健康月,各院系举办特色心理活动,如:工商管理学院的心理知识竞赛、经济贸易学院的心理趣味运动会、机电工程学院的心理主题班会等。此类活动已成为心理健康月的校园活动品牌,对大力弘扬我校校园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认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43-01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单独面对、处理,对于这些从来没有真正面对问题的孩子们来说,各方面压力接踵而来,承受着学习、就业、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多重压力, 从而使他们产生某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高校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再次重申重视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了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虽然在各高校推广开来,但大部分高校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之处。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认知情况的分析,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状况进行调研,力求发现问题并寻找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

一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选的倾诉对象是朋友( 79.8% ), 然后依次是母亲、同学、恋人、父亲、同龄亲属,选择心理咨询师的仅占3.2%。

笔者对河南三所高校517名大学生做了关于心理咨询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自我解决占46.42%;求助朋友占39.26%;求助学校心理咨询者仅占5.42%;其他占8.90%。其中某一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从2005年创办到2010年,总共只有两百余名大学生到该中心咨询, 相对于该校几万人的学生总数, 这样的咨询量, 显然不成比例。这些调查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虽然很多高校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 但是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帮助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二、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认知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缺乏了解,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这回事。二是对心理咨询认识肤浅,不了解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的差别,大多数学生认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是那种心理不正常的, 导致一部分的确有心理问题,需要帮助的人不敢前来寻求帮助。三是是对高校心理咨询的作用产生怀疑,认为心理咨询就是陪人说说话、谈谈心,不会有什么效果和帮助。四是担心心理咨询的保密性。

三、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多渠道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端正心理咨询态度

要改变大学生内心对心理咨询的回避心态,必须做好长期的、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开设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通过广播、网络、校刊、校报、讲座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全面宣传和普及心理咨询的常识,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需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内容、方式和原则,纠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和误解,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与此同时,学校要通过多种有效渠道,扩大心理咨询中心在高校的影响力,使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深入人心。

(二)咨询工作要准确分辨来询者心理问题的性质

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重点是发展性咨询,而不是障碍性咨询, 障碍性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专门的医学机构进行心理治疗而不是心理咨询。因此在工作中,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准确分辨来询者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心理咨询师要引导咨询者正确对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一些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只要咨询就能快速解决任何问题。很多咨询者都希望通过一两次的咨询就能解决问题,见不到显著效果就不再积极参与,甚至不再咨询。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也是不公正的。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心理问题非常复杂,导致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连咨询者自己都不知道;另外,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有关。要改变或消除这些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绝非易事,有些问题的改善甚至需要花费数月、数年的时间。所以咨询者一定要正确对待咨询的效果,要有信心、有恒心。

(四)心理咨询师要严格控制每次咨询的时间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时间规则。一是对咨询时间予以限定,可以让咨询师和咨询者双方充分珍惜并有效利用这一时间,不易导致咨询者漫无重点的重复问题或描述。二是控制单次咨询时间,能够使来访者在咨询间隔期内充分消化咨询内容,以便下次咨询时能有所改善。三是限定咨询的时间,也是要让来访者学会尊重别人和遵守规则,促使咨询者更清醒地认识现实。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1小时左右,初次咨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咨询次数一般为一周一次或两次。

(五)区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

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咨询就是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谁都能做,不一定非要进行心理咨询。的确,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相通之处,但心理咨询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德育和心理咨询有联系但绝对不能等同起来。尽管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其侧重点、内容、形式等均有较大的不同。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品德与认知上有问题的学生,主要调节学生的思想认知;而心理咨询的对象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工作重点在于心理上的沟通,注重咨询双方的倾诉、接纳、关注、同情、支持等心理过程。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榜样的作用,要求学生向先进人物和事迹学习;而心理咨询强调咨询者关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一般强调不盲目与他人比较。再次,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告诉对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心理咨询工作以尊重对方的人格、顺势交流为原则,基本上不给予咨询者具体的指导,咨询内容保密性很强。

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及调查,构建心理健康档案

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提升大学生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素质和处理能力。另外,通过高校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态势。对普查中筛选出的心理高危人群及时地进行评估、干预,定期追踪观察,确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和帮助。

(二)加强心理咨询专业化建设,提升心理咨询专业化水平

高校心理咨询室要尽量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建设。很多学校不注重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认为有间房子,摆置桌椅就可以了。其实咨询室的建设对于咨询者非常重要。很多咨询者来到咨询室,没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咨询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心理咨询室要明亮、温馨、舒适,空间大小适中,在这些环境下进行咨询,大学生才能够更加容易敞开心扉去诉说,有利于咨询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很少,大多是兼职人员。因此,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必须逐步增加专职人员,同时重视加强自我培训,提高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对从事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强化培训咨询技术,通过专门讲座提高咨询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设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完善心理咨询预约制度、保密制度、材料保管制度等。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 积极推广网上咨询

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回避性与需要性并存。一方面,当心理出现困惑时,大部分学生掩盖自己内心,没有勇气去咨询室寻求面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心理压力下,又有强烈的被他人同情或认同的心理需求,渴望与人倾诉与交流,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帮助。网上咨询特别适合于有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却不愿走入咨询室、不敢面对咨询者的学生。学校应重点建设高校心理咨询网站,普及心理常识,讲解心理案例,开设交流论坛,提供在线及预约服务,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更好更全面地开展校园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杰红.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遇冷原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