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秧歌舞教学

秧歌舞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秧歌舞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秧歌舞教学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1篇

一、海阳秧歌介绍

作为山东秧歌中的典型代表,海阳秧歌是山东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海阳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末明初的一些地方文献中就有所记载。而海阳秧歌的成熟则是在清朝中期,雍正十三年在大篙卫设海阳县。海阳旧县城风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就促进了民问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充分说明这种艺术形式在当时已经游乐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海阳之名是因其地处渤海北方。由于当地交通条件较差,因此遗留下大量古朴的风俗习惯,为海阳大秧歌的沿袭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支持。海阳人勤劳淳朴的性格在海阳秧歌中也同样有所体现,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时代内容,如期间涌现出来的大量歌颂抗日过程中军民团结的曲目,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海阳秧歌凭借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成为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齐鲁大地孕育了海阳秧歌,而孔子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礼仪性、文化性在这一艺术形式中也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因此,海阳秧歌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流程和严谨的角色定位,这是海阳秧歌的一个鲜明特色。

二、海阳秧歌的动作特点

海阳秧歌在动作方面也同样具有自身的特色,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全身都“活泛”,就是说表演的过程中要求表演者身体灵活。动作要求具有内在的力量张力,通过呼吸来调动身体内在力量,通过腰腹力量来带动全身的动作,并以此为基础来控制动作的力度和动作的幅度。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男演员讲求“铺身刹架”,而女演员则要求动作飘逸而灵活。这一特点是海阳大秧歌的主要要求。

与此同时,海阳秧歌在表演的过程中同样也对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善于从生活中探求舞蹈动作,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还原动作形象,进而为真善美的歌颂提供支持。具体来说,海阳秧歌的动作特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海阳秧歌训练所必须重视的内容:

(一)三道弯。本文中所引用的三道弯主要是指人体中的头部、腰部、胯部以及膝盖部分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S形状,实际上这也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共性体态。诸如东北秧歌、云南花灯等,三道弯都是其中的核心动作形态之一。而在海阳大秧歌中,三道弯的动作是保证女性表演者动作飘逸、姿态优美的重要前提,在实际的舞蹈练习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培养学生身体柔韧性的有效途径。

(二)腰部的动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在我国的传统艺术表演中非常强调女性表演者的腰部动作。可以说,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演员艺术水平的评价,首先就是对其腰部的柔软程度的评价。在很多民族舞蹈中,“拧腰”是非常常见的动作之一。实际上,这一动作主要是表演者身体“拧曲”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在很多民族舞蹈中经常出现的“大扑身”、“大闪腰”等动作也同样是通过表演者腰部位置的改变来实现的,如拧、转、旋、提等,都可以有效的带动身置形态的大幅度改变。必须强调的是,腰部的动律实际上也同样是保证舞蹈专业学生日常练习有效性的主要动作,因此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对这方面的内容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拉伸、飘逸的动态。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在海阳秧歌中对表演者的身体动作主要要求就是“活泛”,而这里所说的活法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 “要浑身会说话”。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来引导全身的力量,可谓“以气带动,以内制外”,从而形成了海阳秧歌特殊“提沉”和极致“拉伸”特有的韵律和丰富内涵。这种动作的训练要求舞蹈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呼吸和身体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领悟程度。

三、海阳秧歌的训练价值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海阳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山东本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其影响深远,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海阳秧歌特殊的审美特征,因此在身体训练方面也就有了独到的作用。通过对海阳秧歌各种动作的分析我们可发现,这种艺术形式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要求表演者气息和动作必须协调一致,从而保障了舞蹈的整体感。也就是说,这种艺术形式本身要求 “欲动先提”、“一动俱动”,因此如果能够有效的应用于高校舞蹈教学中来,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规律。而“提”、“裹”、“拧”等体态,同样是通过对身体各个部分的调动来实现的,这显然在学生对身体的控制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并能够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分别论述。

(一)流动中对身体控制。首先,对动作节奏的掌控。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在我国民间舞蹈中,节奏的作用被无限的放大了,不仅仅给予舞蹈本质的动率,同样也是舞蹈风格的集中展现。不同的节奏表达了舞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动、情绪跌宕起伏,是其内心世界的重要展现形式。动作和音乐的起伏、缓急、明暗,都是通过不同的节奏来实现的,而通过对节奏的把握来调整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则是所有的舞蹈从业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其次,对情感的掌控。这里所说的情感控制实际上表现在对流动中情感基调的把握上。而在海阳秧歌中,不同的角色有着自己的舞台语言和心理特点。如对狐狸精一角的展现上,就要在把握农村妇女质朴的心理特点的同时,展示狐狸精所应该具有的妩媚情感。而这正是舞蹈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最后,对气息的掌控。诚如上文中所多次强调的,海阳秧歌中的气息控制和身体动作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欲动先提”就是其主要特点、而这里所说的提并不是简单的说要表演者提高身置,而是指其体内气息的提起。这种提能够有效的带动身体的延展,从而增强舞台表现力。身体上下的延伸和左右的延伸,形成了海阳秧歌体态上的抻与探;而与之相对应的,为了保证在这种延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增加了大量舞步的配合,其中较为典型的如追步、跳步等。实际上,气息控制是海阳秧歌所有动作能够被有效控制的基础,而反过来,舞蹈动作也同样要求有相应的气息控制来加以配合海阳秧歌本身所具有的大气蓬勃,本身就是气息控制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舞蹈训练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海阳大秧歌的相关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气息掌握水平。

(二)极致的舞动。上文中已经对海阳秧歌气息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发现,所有的舞蹈动作基本上多事在身体极致状态下完成的,这也同样是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特征。基本上,我国所有的民间舞蹈都对腰部发力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海阳秧歌则具有自身独到的特点。相对于同样处于山东的胶州秧歌来说,海阳秧歌虽然同样追求腰部发力,但是并不像胶州秧歌那样强调自上而下的身体力量传递,而是强调出现肢体上突出的“点”。这种腰部的发力点向外无限延伸直至极限的特点是我们所需要重点把握的,也同样是增强舞蹈学院身体柔韧性的有效方式方法。这种肢体动作中的极致,也同样是对节奏和气息的把握,在实际的舞台上展现了明确的肢体“点”、“线”,并且彼此之间构成了紧密的联系。同时,动作极致的程度上来说,海阳秧歌也略胜胶州秧歌一筹。这种情况下,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增加海阳秧歌的课程,能够有效的提高舞蹈专业学生肢体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为灵活而有效的利用身体的各个部分,这对于其他类型舞蹈的学习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除此之外,海阳秧歌中肢体的极限运动同样是增强舞台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更为高效的宣泄出舞台角色的情感。因此海阳秧歌中大起大落的动作也就不难理解了。海阳秧歌本身通过极致的动作来表达极致的情感,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深入的掌握情感表达方式、提高情感表达效果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是非常有必要引入舞蹈教学课堂中来的。

四、高校开设海洋秧歌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中华民族的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增加海阳秧歌课程的相关内容,不仅仅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水平的作用,同样也能够有效的保护这种濒临灭绝的非物质遗产。

客观上来说,海阳大秧歌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濒临灭绝,尤其是大量青壮年为了经济利益而外出打工,客观上减少了海阳秧歌的传承受众,目前已经面临着无人可继的尴尬局面。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适当的增加海阳秧歌的相关内容,则从根本上保证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除此之外,在高校舞蹈课程中增加海阳大秧歌的相关教学内容,也同样有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这是因为,高校舞蹈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必然促使他们对海阳大秧歌展开更为深入的专研。显然,这是促进海阳秧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融合更多科学的舞蹈内容、增加更为专业的舞蹈理论的有效方法。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本文介绍了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体会,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学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营造一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培养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有创造力的学习。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教育;个性思维

创新型人才是通过创新型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国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但是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要高出美国同龄学生一筹,上了大学后却停滞不前了呢?我想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只是教授现成的知识,不注重创新教育,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培养的大学生只是一个接收器,传统观念是灌输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创造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次广泛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在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我觉得老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验,教无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要“活”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人格。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一些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创新。如为什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只能静脉注射而不能口服、天宫一号与作物太空育种、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等,从而引导和挖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在动态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修正自己的问题思路,不能刻板,要注意问题答案的多元性。如有一次听课,老师在《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中提问;ATP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些部位?有同学回答:细胞质基质中。老师是想让学生了解ATP主要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所以否定了这个答案。其实这个问题有多种答法,教师不应否定,而是首先对这个答案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向问题的中心思考,或者换一种提问方式效果会很好。

二、教学活动要公平民主

课堂中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公平民主环境。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

三、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很多有条件让学生操作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总结。

四、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

一个伟人曾说过:我们就是要做前人和别人没有想、没有做或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个性,把每一个学生都纳入到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有成就感就要教师抛弃偏见,注重对后进生的鼓励,使创新教育成为全体师生的创新过程,而不是个别学生和老师片面的教学过程

五、方法创新教学

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方法创新就是在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

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

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当讲到“计划生育”的内容时,问,假如人类无节制的繁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如果严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对社会发展有什么负面效应。

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要鼓励和学生去想象。

六、基础质量教学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基点,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基础。 知识策略就是在创新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勤奋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注意掌握创新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实践教学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3篇

1(略)

1.1(略)

1.2课堂上加强与学生互动

《动物营养学》课程知识点多,在传统的讲授中,满堂灌学生听进去的很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授课方式进行改革,增加课堂的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和思考。在教学改革中,笔者采用三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首先,小班上课。根据几届动科专业动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发现,大班上课(约90人左右)课堂互动效果较差,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性较差,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采用小班授课(约60人),课堂氛围容易营造,新的教学方式易于实施,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第二,课堂提问环节。在教学改革中,凸显课堂提问的作用。在每次课前,对上次课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每个学生有两次被提问机会。在提问环节,对每个问题分两个部分,基本知识和该知识的衍生知识。这种提问方式检查督促了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掌握和学习,同时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引导启发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引入生产或生活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关于某些问题的争论。对于这些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在课后及后边的学习中进一步解决。例如,在讲授了动物营养与食品安全与环境后,提出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存在分歧。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逐步理解营养与安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2增加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

《动物营养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一门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该环节设计是将学生5~6人一组共分为10组,每一组根据所学动物营养知识,选一个和动物营养或动物生产相关的主题,查阅资料形成报告。每组报告15分钟,然后提问讨论。这个环节的优点是让学生利用动物营养学知识和文献资料,就一个问题拓展思考,培养知识应用能力[7,8]。同时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动物营养学的学习效果。从这一环节的改革效果观察发现学生的主动性较高,专业热情较好,对动物营养相关的问题有不同视角的思考。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4篇

如何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结合“污损文件检验”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从转变教学观念,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与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学习能力;教学改革;污损文件检验

目前,高校教学改革虽然一直没有停息,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要体现在“教”上,即如何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实际上教学应包括“教”与“学”两个过程和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的学习不只是积累更多的知识,最为重要的目的是要学会学习。如何在大学期间学会和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素质,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今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让学生学会和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素质,远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鉴于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现笔者以“污损文件检验”教学为例,探讨通过课程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教学理念的转变

1.1教学关注点的转变[1]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教师的关注点应转变为学生希望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即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确保做到“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1)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和助力学生学习的导师,其主要任务不是监督和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1.2教学目标的转变

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目标,忽略了能力目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而不应该仅仅是传授具体的知识。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最佳阶段。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则应将教学目标由一维即知识转变成立体三维:知识、能力与情感。如“污损文件检验”中添写文件检验内容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应仅仅为“使学生掌握添写文件检验方法”的知识目标,还应该包括“使学生学会建立添写文件检验方法”的能力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思想”等情感目标。只有这样,学生在遇到不同客观条件下形成的添写文件以及新类型的添写文件时,才能知道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3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讲授法”仍占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奋笔疾书,不停地记着笔记。且在教师的观点中也普遍认为学生不记笔记就不能学到知识。但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记笔记的同学,上课非常认真听讲的同学,卷面考试成绩确实很高,但在实验操作的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需要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否则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相反,课堂上好动,不记笔记,学习时间少的同学在上述任务的完成中,仅需指导教师的稍加指点就能出色地完成,达到教师吃惊的效果。上述现象说明那些认真学习的同学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学会知识,还不会学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改变教学方式,既要改变“教”的方式也要改变“学”的方式。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给学生留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完全放下手来听,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耐心的讲解、解答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开拓思路,使他们真正消化和吸收课堂上讲述的内容,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复印或电子文件的方式在课后发给学生。每次课的知识点不必过多,一个即可,但一定要讲透,一定要在学生的参与中由师生共同完成。使学生改变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即那种依赖老师管着学、灌着学的习惯,尽快树立自主学习精神、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第二,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安排自学内容,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工具和新兴载体,熟练掌握搜索和整理各种网络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载体进行学习,为提高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2精心设计,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以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逻辑关系为主线,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往往是先理论,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忽略了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其结果是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则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重新整合和序化,使教学内容模块化,在完成授课总目标的基础上,改变知识的排序,将知识的传授融于实践中,减少陈述性、纯理论性知识的灌输,增加有启发性、思考性、动手性和总结性的内容,让学生建立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在“污损文件检验中”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由传统的“理论讲授———实践验证——应用”顺序改为“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验证———理论总结———应用”的顺序传授给学生。以“添改文件检验”授课内容为例,可进行如下安排:首先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查阅文件添改方法,自行制作添改文件,教师按学生制作文件的方法分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不同添改方法制作文件的特点有哪些,进而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教会学生查阅文献,学生通过查阅文献,针对自己制作的文件建立检验方法,即探索检验方法;再用自己建立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各组间交流,即实践验证;最后将各组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合并总结,得出添改文件检验的方法,针对具体案件,从总结的方法中寻找适合的检验方法,即理论总结和应用。这种安排将传统的“理论—实践”顺序改为:“实践—理论”的顺序,教学内容不再是教师以讲授的方式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将内容分为添改文件变造方法、添改文件特点和添改文件检验方法三个模块,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着探索带来的乐趣,教师只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学的立足点由“物化”的知识变成了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使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变。实践证明:学生不但掌握了添改文件检验的理论知识,而且学会了查阅文献的方法;建立了适合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3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一直处于思维被动的状态,无法体会到思维探索在学习知识中的乐趣,渐渐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鉴于“污损文件检验”课程实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可以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适当辅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混合式教学。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分角色地进行模拟实战演练。如“添写文件检验”内容的教学。可以设定“案件受理”、“文件鉴定”、“出庭质证”等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送检人员和受理人员完成案件的受理任务,扮演鉴定人员完成文件的检验鉴定并出具鉴定书的任务,扮演律师、辅助专家、鉴定人完成法庭质证的任务。形象性和系统性的情景模拟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感悟,不断积累,逐渐成长,逐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污损文件检验”课程涉及的学科广,但研究对象比较固定,教师可让学生搜刮自己学过的任何知识来完成文件检验,因此,比较适合采用任务教学法,该教学方法的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使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校的最新资源,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

4加强、完善实践考核体系,建立大作业的考核机制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污损文件检验,应在不断利用当前先进技术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公安实际,将公安业务实践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纳入到训练和考核范畴内[3],若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公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鉴于此,教师将办案工作中涉及的真实案例,利用计算机及扫描仪等辅助设备对检材和样本逐一进行扫描,并制成可供考核使用的实验材料,建成实践考核库。污损文件的考核以实践为主,因实践考核能够真正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的方式以大作业的形式进行,在考试的前几周,教师结合具体讲授内容从考核库中选取相应的案件,如添写文件检验案件1、添写文件检验案件2、掩盖字迹检验案件1……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从中选择不同的案件,利用所学知识以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完成所选案件的鉴定。该形式倡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大作业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死记硬背,相互抄袭等现象,看似考核,实则为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完成考核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共同协作,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探讨,勇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增强独立意识,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在安排大作业时,能够做到选题合理、分组合理、时间安排合理,难度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相适应,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4]。

作者:崔连义 单位:辽宁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

参考文献

[1]苏小红,赵玲玲,叶麟,张彦航.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0-65.

[2]刘安静,周文玲.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精品课程教学探索[J].轻工科技,2012(2):162-163,167.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求多种解决的新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有创新动机,向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一、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由教师置疑,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维。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教师的作用不是只讲授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多问为什么,能提出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停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给学生巧设质疑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循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着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活化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形态,是依靠抽象的概念、理论、数学等进行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教学时教师应增设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进行演示或设置一些诱导的问题,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大气压问题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实验:将小试管插入盛满水的大试管中,竖直倒悬于空中。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为什么小试管不掉下来呢?”接着鼓励学生置疑猜想:“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小试管推进去了?”当循此思考找不到答案时,再指导学生读教材、查资料,寻根究底。当学生发现是空气压力“作怪”时,一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样,大气压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扎根了。

三、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放开式思维。单向思维方式只是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联想到已知的定律、公式和性质,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式”,使学科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的传播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也是研究许多物理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也就是把思维顺序颠倒过来,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思路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适时利用逆向思维方式,确实可独辟蹊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四、史论结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