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第1篇

从1974年起,诺贝尔奖基金会颁布章程,规定诺贝尔奖不能颁发给已经去世的人,除非获奖人是在奖项已经宣布之后去世的。

而在此之前,诺贝尔文学奖曾有一次颁给了已经去世的作家――瑞典诗人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

身为该奖评委和终身秘书,瑞典文学院几次提名颁奖给卡尔费尔德,他都因为避嫌而推辞。1931年11月,卡尔费尔德终于凭借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而此时,卡尔费尔德已经去世了半年时间。

首位女性作家

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是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既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_文学奖的女性。

在她的致谢演说中,拉格洛芙认为,接受诺贝尔奖是“一件难以应付的事情”。最有趣的是,拉格洛芙认为自己欠了一大笔债,不知该如何偿还。她认为自己欠了祖先和前辈们的,因为老人们给她讲了无数童话和英雄传奇故事,流浪艺人唱歌谣、演滑稽戏给过她营养,修士修女们给她讲述过许多动人故事,面对先辈给她的这些无比厚重的礼物,她不知该怎样才能回报。同时她认为,自己还欠整个大自然的,因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它们无一不把自己的奥秘告诉了我。”

她还列举出更多的债主,说自己还欠教她写字的人,欠那些写散文、韵文的好手,欠挪威、瑞典、俄罗斯等一切新老作家的巨债,因为自己曾受惠于他们的恩泽,偷用了他们的不少东西。拉格洛芙说,帮助过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那些珍视她的作品、替她创造各种机会的人,“他们给了我比生命本身更美好的东西,使我能拥有伟大的爱、崇高的荣誉和名声。这些情谊如何才能报答”?

业余作家

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于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理由是:“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与其他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相比,赫塔・米勒在欧洲文学圈子里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业余作家”,平时还需要打工维持生活。

拒绝者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说:“这件事我实在有点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由于我今年没有写出半个字。”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第2篇

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鲁道夫・阿瑟・马库斯透露,自己的母亲是一位很好的钢琴家,在他5岁时就教他弹琴,但只学了6个月他就放弃了,“因为我更喜欢数学,喜欢将玩具拼成建筑物,这一爱好影响了我的一生。”

“科学研究就像是做拼图游戏,科学中每一个小的进步就像是发现了拼图中的一小片,许许多多的片断放在一起才能拼出完整的图案。我选择了化学中的同位素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找到许多拼图,但还差几片,我就设法去找拼图里别人还没发现的那一片,最终获得了成功。”

借钱去读最好的大学

被誉为“欧元之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最早的专业并非经济学。“我是在大学选修经济学课程时爱上了它。”谈起早年求学经历,大师一向敏锐犀利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在华盛顿大学读经济学研究生一年后,家境贫寒的他出于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分别找了三位导师进行咨询。第一位建议蒙代尔去考康奈尔大学,并承诺帮他申请奖学金。第二位是他们经济系的主任,果断地建议他去报考全美最好的大学,即使借钱也在所不惜。第三位导师则建议他去找一个有钱的女孩做妻子,让她来为他支付学费。

“我实在找不到有钱的女孩,只好听从了系主任的建议,借钱去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院读书,因为这是全美最好的经济学院。”蒙代尔继续着他的诙谐,“后来我才知道,三位导师对我的建议恰是他们各自人生道路的

真实写照。”蒙代尔变得严肃起来,“我庆幸自己在年轻时作出了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将目光盯在获奖上是不对的

“仅把目光锁定在诺贝尔奖上是不对的,重要的是研究者对知识本身的热爱。”马库斯教授在学生提出“您是否把获诺贝尔奖作为人生目标”时笑着回答,“自己当初选择化学研究时根本不知道诺贝尔奖这回事。如果把目光只盯在获得诺贝尔奖上,那人生中失望和不开心的时候会很多。我更多的是关注我做了什么,做得好不好,诺贝尔奖只是偶尔想一想,这已经足够了。”他期待年轻人能保持对做事本身的兴趣和对知识本身的热爱,“这样,无论人生取得成功还是陷入低谷,你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

了解你所不了解的

在表面化学、多相催化和固态化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盖博・索马杰教授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时说:“对于科学,一个聪明和勤奋的人也许并不能成为卓越的贡献者。对于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莫过于一种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而科研工作的焦点就是以这样一种探索的心态去了解你所不了解的。然后,从你所发现的这个新奇的问题着手,找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并创造一门新的科学,这才是科学研究成功的要诀。成功的关键在于判断力,把焦点放在你所不了解的事物上。”

敢于牺牲勇于尝试

荣获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在演讲中为同学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他11岁那年,一天,父亲把一个汽车的点火装置拿回家,并且告诉他,在这个装置的一端加上6伏特的电压,在装置的另一端就可以得到高达2000伏特的电压。这样一个神奇的装置立刻激起了道格拉斯那份与生俱来的好奇。

他突发奇想,加6伏特电压就可以得到2000伏特的电压,如果给它加上600伏特电压的话,那将会发生多少不可思议的奇妙变化呢?这个装置又将会释放出多大的火花?这个大胆的设想把道格拉斯强烈的求知欲一下子激发了出来。年小胆大的他真的找来一个600伏特的变压器接到了电源上。“当时我看到的火花有这么长!”道格拉斯教授用两只手拉开一尺多长的距离,形象地向同学们描述火花的长度和他当时的惊讶之情,“我的身体正跨在电容器上,火花蹿出的一刹那我就失去了知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另一个房间的地板上。”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第3篇

自古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贤”之美誉。而今又出一文豪。莫言同泰山、黄河、孔子一样有名,载入史册。

这是从红高粱地里走出来的世界鼎级的文学巨匠,是中国人首次获得的诺贝尔奖。这是红高粱酿出文学巨奖。

莫言对于故乡东北乡有着特殊的感情,那里有故乡的水,肥沃的土地,亲人的怀念,火红的高粱,古老的风土人情,创作灵感,说不完的故事,引人入胜。

当我再一次畅饮高粱红,似乎品出红高粱的真正品味。淳朴、甘甜散发出浓郁的乡土芳香。使我联想起电影《红高粱》中东北乡红高粱起伏跌宕的波澜壮阔的场面。自此红高粱进入我的灵魂深处,久久不忘。当我回想走进银川“西部影视基地”《红高粱》的拍摄场景地时,虽然那里没有红高粱,看着莫言同张艺谋、姜文的赤身裸膊的合影照,似乎亲身感受到红高粱火热感人的气息,红高粱酿造出张艺谋、巩俐、姜文、莫言等巨星。

在初冬的艳阳中我走进红高粱的故乡——高密市莫言笔下的东北乡。所谓的东北乡那是留在莫言记忆中的故乡的过去,现在已改名大栏镇平安村。这里距青岛约60公里,离高密城约20公里。胶河静静在村边流过,那里留下莫言童年的美好记忆。破落的旧居老宅现已返修,是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自己出钱修缮的。坐北朝南5间平房约60余平方米。黄泥涂成泥墙铭记着古老的故事。低矮的土围院墙,高高的门楼,黑漆木板门上写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宽阔的院落上胡萝卜地已平整,只有屋墙上大理石“莫言旧居”的红色大字才证明这里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获得者莫言的家。

莫言的父亲管贻范现年90岁,现在与二儿管谟欣住在村西的8间大瓦房里。他身体健康,眼不花,耳不聋。高高的身板,红润的脸庞。当提到儿子获奖时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微笑。“莫言是农民的儿子,得奖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后仍然是农民的儿子。”他如是说。一生与老伴生下7、8个孩子。活下3男1女4个孩子。老大管谟贤,原是高密二中副校长,现已退休。老二管谟欣在家务农,老三管谟业,即莫言。还有一个女儿,住邻村。莫言的妻子杜勤兰及女儿管笑笑都在北京。女儿是某高校老师,现在已结婚生子。

莫言的旧居1912年建成,历经历史的沧桑和风雨,1966年曾翻修过。1955年2月17日莫言出生在这里。在这个屋子里,他和勤兰结婚生子,完成《红高粱》的成名作。据莫言的二哥管谟欣介绍:莫言得诺奖后,当地政府想用公款整修,作为旅游景点。被父亲管贻范婉言谢绝,自己出资3000元,将土屋进行整修,现免费向社会开放。

莫言生在农村,开始曾抱有痛恨心情离开贫穷落后家乡的。随着岁月的迁移,这种心情慢慢淡忘。他始终眷恋着生养的黄土地,因为这里有他的亲人,有童年的记忆和美好的故事,他在这里汲取无穷的营养和创作灵感。莫言文学艺术馆坐落在高密一中,是暂时占用一中的校舍。那里展示了莫言的成长创作历程。有许多文稿和珍贵照片。

莫言的大哥管谟贤住在高密市翰林书院小区。莫言与他同住一楼。在莫言休假创作时常常在一起。莫言的童年在饥饿和动乱中度过。他6岁入学,读书不到5年逢便辍学,后在家乡务农。18岁在高密县河崖棉油厂当临时工,这个时候他认识了杜勤兰,并相亲相爱,喜结连理。1976年,莫言21岁参加了中国人民。莫言自小酷爱文学,入伍后自己深感文化知识肤浅,他如饥似渴学习文化,业余时间到地方学校补习文化。自此他当上文化教员。由于表现突出提升为保密员、干部。直到正营职转业。1984年他以216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艺术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

1984年8月莫言的处女作《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莲池》刊物上发表,那时恰逢提干,可谓双喜临门。

1986年3月莫言的成名作《红高粱》中篇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这是他从军艺毕业后的呕心沥血之作,在文坛引起轰动,文学之星冉冉升起。由张艺谋执导改编的《红高粱》电影也荣获38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至此莫言的作品走出中国,走上世界。

1994年莫言的母亲因病去世,在他的心灵中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怀着对母亲的怀念,当他看到北京积水潭地铁车站一位面容憔悴的农村妇女抱着吃奶的孩子,他想到天下的母亲,顿生灵感。花费72天时间写成《丰乳肥臀》。当时引起不少争论和非议,莫言也因此被转业。

2011年以农村妇科医生形象的长篇小说《蛙》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酝酿十年余,笔耕四载,三易其搞,最后写成。书中以60年代农村计划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从事妇女工作50多年乡村女医生姑姑的故事,成功塑造了生动鲜明感人的农村女医生的形象。

后来《生死疲劳》荣获第二届红楼梦奖。

《檀香刑》荣获台湾《联合日报》读书人年度文学最佳读书奖、鼎钧双收文学奖。莫言曾获法兰西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第三十界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莫言的作品翻译成英、法、意、德、日、荷、瑞典等多国版本,这为他评选诺奖打下坚实基础。

莫言是多产作家。莫言的大哥管谟贤谈及此事,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与大哥有深厚情感,都属羊,深受大哥的影响。有好多作品大哥是第一读者。因为大哥是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莫言和他同住一栋楼,大哥住3楼,莫言住5楼,阁楼是莫言的创作室。好多作品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莫言的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之情,被称为“寻根”作家。作品受魔幻的影响,故事讲述残忍的事件,魔幻的现实,女性的崇拜,自然的描述,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通过天马行空陌生化的处理塑造了神秘超强的世界。体现了人性的平等,超越了政治的范畴。刻画了“东北乡”传奇,对家乡的一往情深。正如莫言所言: “高密有泥塑、剪纸、年画、茂腔,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元素,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故事不可避免进入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作品的艺术风格。”

诺奖颁奖词是:“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地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2年12月12日,黄道吉日。我再次走进平安村,参加青岛诺贝教育文化有限公司举行的“诺贝无畏派国际文学艺术俱乐部揭牌典礼。”俱乐部典礼在莫言旧居旁举行。随着12时刻的临近,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一组12幅“诺贝尔·平安村印象”文学艺术浮雕泥塑作品在一片掌声中点火烧窑。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名声大振,声誉飙升,掀起一片莫言热。当年花费几千元注册“莫言醉”酒商标价值据说竟上升到亿元。红高粱也身价倍增,一束红高粱竟卖到5元钱。莫言的作品“洛阳纸贵”供不应求。红高粱食品竞相注册。当地政府和山东旅游局打算开发旅游资源。相信这必会进一步推动当地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重述 神话 意义

一、重述神话源起。

2005年,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著名出版人杰米.拜恩发起了“重述神话”项目,邀请世界各国著名作家进行基于神话题材的小说创作,它不是对神话传统进行学术研究,也不是简单的改写和再现,而是要根据作家自己的想象和风格创作,并赋予神话新的意义。每个作家可在希腊、印度、非洲、美国土著、伊斯兰、凯尔特、挪威、亚马逊及本国神话中自由选材,重构一部神话小说。这不是简单的重写,而是颇具挑战性的再创造,以神话故事为原型,融合作家的个性风格,重塑影响世界文明中积淀了数千年的神话经典。涉及到25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小诺贝尔丛书”。这是一场远古神话在当代语境下的复苏。

这场世界范围的联合行动,通过对所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远古神话的现代语境下的重述,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寄托更深刻的文化和生存内涵,对现代人们在物质膨胀,精神匮乏的时代里产生的精神家园的缺失给予疗伤,通过神话的重述,让人们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国家意识,更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区域的健康发展。

在这项活动中,中国四位有实力的作家加入,他们分别是苏童、叶兆言、李锐、阿来。外国作家有若泽·萨拉马戈(葡萄牙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凯伦·阿姆斯特朗(英国久负盛名的文化史作家)、简妮特·温特森(英国畅销书作家,惠柏瑞大奖获得者),齐诺瓦·阿切比(非洲最富盛名的作家,英国布克奖获得者,诺贝尔奖提名),以及斯蒂芬·金(美国畅销书作家)、大江健三郎(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萨贝拉·阿连德(著名南美作家)、托妮·莫里森(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等。

目前在中国已出版的书有苏童的《碧奴》、叶兆言的《后羿》、李锐的《人间》、阿来的《格萨尔王》,国外有凯伦·阿姆斯特朗的《神话简史》、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记》、简妮特·温特森的《重量》、:(英)亚历山大·考麦尔·史密斯(AlexanderMcCallSmith)的《呓语梦中人》。

二、重述神话的意义。

1、使中国借助外国之手走出国门,使全世界人民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作家对本民族神话进行重新挖掘和叙述,并通过这一全球同步出版项目发行到海外,也将使海外读者对中国神话及其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有“东方荷马史诗”之称的说唱体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的散文部分除外,仅史诗部分就有100万至150万行,史诗估计有三十六部,一千五百万字。史诗《格萨尔王传》自十一世纪以来陆续创作而成,塑造了以格萨尔王为首的一群英雄人物勇敢机智地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形象,篇幅宏大,情节奇特,语言优美,主题鲜明。它既保存有古代藏族吐蕃王朝与邻近部落民族以及邻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历史事实,同时也记录了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这一部宏大的巨作经过藏族作家阿来多年的酝酿,终于在2009年8月22日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康定县举行了首发。这一部书一经首发,便同时被翻译成英、德、法、意、韩五国语言对外输出版权。《格萨尔王》也是中国作为主宾国,在当年法兰克福书展上重点推介的出版物。相信随着这部“东方荷马史诗”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通过这一神话,对中国的历史有文化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借助重述神话这一载体,在异国的土地上大放异彩。

2、将长久以来被我们忽略的传统民族神话——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借助现代手段使神话重新走近人们,重新投射到我们的视野之中。

神话是思想与艺术之源,是人们心中一种思想的寄托与表达,是对世界和宇宙的一种思考,更是人们心中对现实社会不满的变相表达方式。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珍宝中的珍宝。留住神话,就是留住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使得重述神话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神话是一种民间哲学的体现,是百姓对生命、命运的思考。他们在当时有限的科技水里下,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思维,具有强烈的幻想性。重述神话,并不是简简单单回忆已经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相对固定的神话传说,而是将神话经过新时代的洗礼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让它们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述神话的最关键意义在于让现代的人类找回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觉,重新回归精神家园,创建人类社会的文化理念。爱情是任何时代的永恒主题,而我们现当代人的爱情观已经越来越物质化,那种梁山伯祝英台式的化蝶爱情已成为“神话”。苏童重述的神话《碧奴》告诉了我们一个悠久远古永恒的爱情故事,一个与物质无关,只与自己心中坚强的信念有关的爱情故事——为丈夫送寒衣。她为了给了给丈夫送寒衣,路上抵挡住种种诱惑,克服重重困难,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到达了丈夫服役的长城。并敢于同最高权威反抗,忠诚地捍卫了对丈夫深沉的爱。这种大爱,让我们生活在这闪婚闪离的时代的人们为之汗颜。

三、人们对重塑神话的接受。

自这场跨国行动实施以后,各种褒贬不一,从喜欢它的人来说,它无异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宴,它给人带来接所未有的创新和刺激。

首先从创作方法上: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风格创作,对神话进行再创造。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如在《碧奴》中,作者在原来孟姜女为夫送寒衣的母题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一个新的形象——碧奴,在为丈夫送寒衣的路上所经历的一切以碧奴的心理活动为主,更为人性化。更把碧奴的哭无限放大化,分为多种哭法,用耳朵哭、用头发哭、用脚趾哭,甚至还可以用哭。用世界上最柔弱的眼泪摧毁了最坚硬的长城。使读者读来耳目一新,较之原著对孟姜女的形象的轻描淡写更为深入,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其次在叙事角度上,作者打破了传统的人们熟悉的叙事角度,赋予故事新的叙事角度。如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重述了希腊神话《奥德赛》。过去我们听过的故事是从奥德赛的角度讲的,讲这个男人怎么建功立业,阿特伍德却反其道而行之,写了奥德赛的妻子珀涅罗珀在家中几十年的等待,书名也改成《珀涅罗珀》。第三在情节布局上,作者运用多种叙述手法,使远古与现代、神话与现实交叉重叠出现。如阿来的《格萨尔王》,作品一会把读者带入那遥远征战的古战场,一会又随牧羊人晋美的讲述回到现实,让读者的思绪在远古和现实之间进行畅意地穿越。

但也有人为此提出非议,对这样一种类似命题作文式的有跨国组织的文学写作运动,多数人都会看成纯商业炒作行为。当重庆出版社获准加盟,苏童入选为中国重述汉族神话的签约作家时,文化人和专家们表现出相当的沉默。持此意见的人自有他们的道理,他们认为,重述的神话故事都是事先人们已经熟悉的,故事的情节走向和结局都是预设好的,作者的阐发空间有限,不像传统故事从开头到到结局,让人始终处于一种新的期待中。同时,作家从自己的创作风格、想象来重述早已在人们心中符码化的故事,易让人产生虚构、不真实的感觉。另外,过于写实的表现手法,使神话给人们带来的神秘美感不复存在。

总之,2005年出现的这第一次有意识地跨越国族和语言界限的集体性重述神话,与其被看成是文学上的一次“准联合国”式行动或“小诺贝丛书”,不如看成自上帝变乱人类语言的巴别塔倒塌以来,一次重建巴别塔的智力和想象力的大探险。探险的结局或成功或不成,都不会影响探险本身给人的体验和刺激。(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童《碧奴》、重庆出版社,2006年9月。

[2]叶兆言《后羿》,重庆出版社,2007年1月。

[3]李锐《人间》、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

[4]阿来《格萨尔王》,重庆出版社,2009年9月。

[5]凯伦·阿姆斯特朗的《神话简史》、2006年9月。

[6]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记》、2005年11月。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第5篇

那天,央视“开讲啦”栏目请来杨振宁、莫言以及范曾三位嘉宾,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书画家,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是一场好玩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撒贝宁临时让坐在中间的范曾客串当主持,他却跑到台下当起了观众。

然而,有意思的是,杨振宁教授也当起了临时主持人。范曾问他的问题,自己没说几句,就全又丢给了莫言。那一台节目,好像莫言被问到最多。无论谁来问,他都不去反问,也不表现出某种不悦来。莫言总是微笑着一一解答,语言朴实又不失幽默睿智。那天,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多少机锋妙语,而是莫言心底的那份不设防的朴实和厚道。

说实话,一个人到了很高的位置上,往往会多出莫名的尊严来。别人的话,若自己不喜欢,就理解为刻薄;别人的行动,若自己感到不舒服,就想象为刁难。仿佛一下子变得不能触碰了,你来针尖,我对麦芒,总之,如果不给对方点颜色看看,就好像辱没了自己的名声似的。

就曾见一名人,因被问了不喜欢的问题,场面特别难看。他先是反唇相讥问的人,后来言辞激烈,最后竟当众拂袖而去。与这个人相比,莫言真的没有什么“范儿”。正如他所说,“我自小在农村长大,获诺贝尔奖之前跟之后,觉得自己没有多大变化。”

也就是说,对一个心底辽阔而质朴的人来说,你给他针尖,他也不会回你以麦芒。因为,他的心底本无麦芒。

我有一个朋友,活得很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讲个故事,也就明白了。

有一次,他与一个同事谈事,谈着谈着崩了,两人便有些话不投机。同事突然说了一句难听的话,他一时噎住,无言相对,大庭广众之中,急得他脸都白了。后来,他人相劝,两人还是不欢而散。按说,这事也就算过去了。然而,他不。他有些恨自己,恨自己没有练就一副好嘴皮子,让自己吃亏了,好几天因为这个饭都吃不下去。

他说:“我是不是再找个机会好好羞辱那家伙一番呢?”我说:“不必了吧,都过去了。”“过去了?”他回瞪我一眼,眼神恶狠狠地说:“这事,我跟他没完。”你想,一个人,每天这样跟他人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负累地活着,怎能有快乐可言。

相关期刊更多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新闻出版局报刊处

第欧根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散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