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考试试题

理论考试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论考试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理论考试试题

理论考试试题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考试命题原则影响因素对策

高校公共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高级阶段.是连接其与学生社会体育的桥梁和纽带.对学生将来工作之后是否继续进行体育锻炼有着一定影响。理论考试,作为公共体育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方法.能否适应时展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变革与人才的培养考试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测量,它的功能是对人的知识能力的评价.和对人的知识、能力增长的促进。而知识和能力恰是构成人才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考试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公共体育课理论考试.作为学生公共体育课考核成绩中的主要评价因素之一.其试卷命题的有效性、可靠性如何,直接影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命题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考核成绩,影响到学生的自我了解.而且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水平.故它又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为了了解公共体育课理论考试试题的命题情况,使试题更趋科学、合理,我们通过对学生试卷命题的实际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对策,以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

1.命题原则

1.1试题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原则。

这是考分具有正态分布性规律.考试具有多项检查性规律的客观要求。只要在测量中抽样合理.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在正常情况下,测量结果总是呈正态分布状态。考试结果出现偏态,除了试题难易程度和区分度不适当外,常常是由于抽样不合理造成的。凡是不能代表总体的试题,其测量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足以证明被试者的水平,因此,要提高考试质量,必须坚持试题抽样具有代表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不出超纲题、偏题或是没有考查意义的题目。(2)命题者要对总体有明确的认识,要把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视为对总体的“浓缩”。全面掌握和认识总体,是取样合理的前提条件。(3)抽样的单位要达到足够的数量。要使样本能真实地代表总体,必须使抽样单位达到足够的数量,这是样本代表总体的根本保证。

1.2试题表述的简明性原则。

命题者要具有高度的措辞技巧和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试题中对考生提出的问题和作答要求的表达语或指导语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难深的字词,减少无关因素对考生的影响。

1.3试题之间彼此独立性原则。

各试题答案要保持独立性和唯一性,题与题之间不能有暗示答案的线索,每一道题都必须使考生积极主动地追忆、思考,而不靠已有的答案推理或演绎,这是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的需要。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每道题的含量不宜过大,把大题化为小题,一道题只侧重一个问题,这是贯彻试题之间彼此独立的有效措施。(2)在命题的同时,一并做出标准答案。(3)搞好考题试测。对初步筛选出来的试题进行测试,为进一步筛选题目提供资料。

1.4试题难易适度性原则。

试题难易适度是指考试中所命试题的难易程度指数的高低适宜.能够客观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这是影响考试效度的直接因素。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作好考生水平的初步预测。这是掌握好试题难度的决定因素,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不具备命题的基本条件。(2)根据考试目的来确定试题难度。

公共体育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学大纲所要求内容的掌握程度,试题的难度应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3)试题应有适当的梯度。试题的梯度,是指试卷各种考题不同层次难度之间的比例。一份试卷是由各种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组成的,合理确定不同难易程度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是控制试题难易适度的有效措施,没有合理比例的梯度,也就不可能有难易适度的试题。

2.公共体育课理论考试命题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命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清

难度是用来检验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反映试题与学生知识水平的适宜程度。难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客观性试题难计的计算公式),其中R表示答对试题的人数,N表示参加考试的人数:(主观性试题的计算公式),其中表示该题平均得分,表示该题的满分。我们通过对山东科技大学2007级本科学生体育公共课理论考试的试卷题目的统计发现,难度指数为易的有68题,占总题量的37.97%;中等难度的82题,占总题量45.57%;偏难的23题,占总题量12.66%;较难的7题,占总题量3.8%;平均难度0.727。从总体上讲,试卷难度为中等,而难度偏易的多了一点。存在的问题就是难以全面准确地衡量学生的总体水平,命题的难易程度区分不清。

2.2命题的区分度不高

区分度是用来区别不同程度学生的鉴别指标。其计算公式将学生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顺序排列,各取两头的27%。其中,表示高分段的难度,表示低分段的难度。从区分度统计中可以看到,区分度极低的试题有34题,占总题量的18.99%;区分度低的试题64题,占35.44%;区分度中等的试题35题,占19.32%;区分度高的有30题,占16.46%;区分度极高的试题有27题,占总题量的15.19%。区分度高的试题对学生实际水平有较好的鉴别效果.使得水平高的学生得分高,水平低的学生得分低,而区分度低的试题.则区分不出学生水平高低之间的差别。通过统计来看,试题区分度不高。这些试题有待改进后使用。

2.3命题中忽视信度、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指标。用a系数法求信度,其公式~其中,m为题目数,为学生在各题得分的方差.为学生在考试中总得分的方差。六份试卷的信度分别为0.59、0.48、0.64、0.52、0.7l、0.44。影响信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题目的覆盖面、题量和对题目的评分,都是重要因素。这六份试卷试题量偏少,只有28、32、24、26、36、26题。覆盖面不够完整,且客观试题占很大比重,问答题的评分主观因素较大,故信度属低等水平。

效度是考试有效性指标。我们采用的计算效度公式为,其中,m为题量,d为区分度。六份试卷的总体效度分别为O.30、0.19、0.22、0.20、0.21、0.18。表明试卷效度仅仅满足于考试的基本要求,试卷的甄别效力不是太高,试题的代表性不强。

2.4命题的型别搭配不尽合理。

记忆性题型多,思考性题型少;简答性题型多,联系体育实际分析、运用的题型少。就2007年的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部分都是记忆型的题目,主要是各个技术动作要点,或是原理、原则。而很少有思考型题目。对于客观题的简答题也仅仅涉及技术动作和裁判知识,缺乏联系体育实际进行分析运用的题目。

3.提高命题质量的有效方法

3.1注重命题的量度和宽度

命题的量度:一份试卷选配题型的变量参数3至5种为宜。在安排以完成快慢的时间限度为参照方式,来判别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优劣程度的速度性的各种简答题,和以陈述或抒发自己见解为参照方式.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组织、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能力性的论述题时,要合理分配题量。命题的宽度:即题型选配对学生影响的方面和程度。供选择的原题,至少是最后确立的试卷命题量的2至3倍。

3.2提高试卷质量和试题质量。

对一份试卷而言,衡量其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就是试卷的可靠性程度:效度则是试卷作为测试工具能实际测量出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对每一道试题而言,衡量其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难度就是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则是表示试题区分能力大小的指标.就是试题在用于测试时,使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得高分,水平低、能力差的学生得低分。在命题组成试卷时,要充分考虑这四个指标。

3.3注意命题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命题的基本程序和步骤:(1)命题老师要学习和研究考试大纲,制定命题计划,明确考试目的、性质、对象,以及考点、试题形式、数量和分数在各部分中分配比例;(2)按命题计划编制试题,同时作出每一试题的答题;(3)对编出的试题审查、修改、筛选,使通过备用的试题及其答案都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并注明各备用题的预计难度及能力层次;(4)按命题计划搭配两份以上的试卷(一份为正卷,一份为副卷,具有同等效力)同时,制定出评分标准。

3.4满足一份好的试卷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

理论考试试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考物理;复习计划;主要问题;主要策略

在高考复习时,物理的复习涉及了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所学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还紧密相关。高中物理涉及力学、电磁学和热学等知识,这说明高考物理的复习重点也会很广泛,这也就给高考考生的物理复习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因此,研究提高高考物理的备考的实效性的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高考物理复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上课方式传统生硬

在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的上课方式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老师讲课时讲得特别的全面,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这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物理学习的重点在哪里。第二,老师只顾自己的讲课内容是否能够及时的完成,没有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起来,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讲课,从不主动问学生问题,再加上高中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睡觉的学生也就比较多,从而直接导致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

2.学生复习难度大时容易放弃

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很大,尤其对于那些在高三之前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更加的困难。导致学生在物理复习课上根本跟不上老师教学的脚步,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课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那些学习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学生更加会对物理的学习失去兴趣,也更加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物理学习与复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学生往往采取的措施就是放弃物理的学习与复习,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困难,即使他们跟随着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学习,但是复习显然没有任何实效。

二、提高复习物理效率的主要策略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在复习物理的时候,不能像高一、高二那样不分主次,一定要在进行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强化。对教师来说,要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还要对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抓住出题方向,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提高复习的效率。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自己也要对知识和考点把握准确,做到心中有数。要将主干知识的系统复习当做复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容易考大题的力学、电学等内容,更是学生应该注意并且重视的学习内容。

2.把握考试方向,提高效率

在高中复习物理的时候,不但要清楚考什么样式的题目,更要清楚考哪些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握考试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学生还要明确自己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就进行这个知识点的复习,不能盲目复习,否则,将会收不到想要的复习效果。

3.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过程是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强化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物理,对学过的知识更加明白得透彻,回顾整理,这个方面在学习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将零零散散的知识点统筹起来,形成知识的网络。

4.复习提高,发展思维能力

复习知识,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开始,可以从这个知识点的概念或者典型的例题等,同时不能忽视重点知识。

例如,在复习重力的时候,可以从它的概念下手,它的概念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这个概念中透露了许多问题。首先,地球上的卫星的万有引力和重力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其次,影响重力加速度的因素有哪些?最后,超重的问题和失重的问题。

在复习力学的时候,还要注意这章知识所涉及的图像,例如,速度时间的图像,位移和时间的图像,磁感线的图像,电场线的分布图像等。在做实验题的时候,这样的图像经常会涉及,例如,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会用到a-f图像等,测量电阻用到I-U图像,在各种各样的试题中图像的问题经常出现,有的图像在课本还未涉及到,所以,考生要复习各个图像的物理意义,弄清楚坐标轴的每个数据,还会对图像进行转化。

在复习完一个单元的时候,自己要组织一次测试,把不会的知识点都找出来,进行试卷分析,把错题摘抄到一个错题本上,使自己以后更有针对性地复习,不让自己的知识网络有漏洞,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高三是全面复习的一年,是统筹的一年,也是最紧张的一年,物理的复习必须做好规划,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认真地对待,遇到困难更不能轻易地放弃,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有条有理地学习,逐步提高物理复习的实效性,物理复习的成果也会更加可观。

参考文献:

[1]文海山.物理复习的有效策略[J].中华教育论坛;2011(10).

理论考试试题范文第3篇

一、历史小论文的题型特点

江苏高考卷中的历史小论文,属于历史材料分析论证类题型,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材料解析题这类试题一般是这样构成的:先提供几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设计几个小问题,其中最后一个就是要求撰写历史小论文,分值一般为6—分左右小论文大都属于观点论证题,而且几年来难度在逐步提高此外,这一题型也有一定的行文要求,论证时需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行文流畅此类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评分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性

二、历史小论文低分卷的失分原因

从高考阅卷得分情况来看,考生的小论文的得分相当低如2年和22年,小论文的分值为6分,而考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分和.39分,约有7%的学生属于—分的档次又如23年,据阅卷现场的不完全统计,小论文的零分率高达.9%,而得4分以上的考生少之又少考生为何拿不到高分,他们通常失分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考生们的常见错误和问题

()读不懂材料,只会照抄原文这类考生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有的是无法区分“史”与“识”,也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有的是缺乏归纳能力,只会照搬照抄,这种照抄原文的小论文,一般都得不到高分

(2)只有论点,没有具体的论据支撑,不能做到论从史出

(3)虽然有史有论,但是论据不足或是论点单一,未能多角度展开论述

三、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思路

在高考阅卷中,对历史小论文的评分采用的是比格斯的“SOLO分类评价法”,也就是分层次赋分的原则这种评价法并不在乎学生答对了多少个与标准答案相近的字眼,只是力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分析出他能够达到哪一思维层次针对考生在答卷中常常犯的错误和阅卷原则,笔者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撰写小论文的一些技巧

.认真审题,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论点的提出应该是开门见山、简洁清晰,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以保证先拿到基本分从以往的高考阅卷来看,提出正确的论点,相对其他方面而言,是比较容易得分的,许多小论文只拿—2分的考生,正是在论点上拿到的分而且只有论点正确了,后面的论证、论述才有意义,否则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选择正确的史观和角度

史观就是评述历史的角度、立场我们通常所用的史观有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根据所提供材料或者是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史观来论述而关于角度问题,在23年的高考试题中,许多学生对多角度理解不清,置材料于不顾,只是僵化地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论述由于评分时是采用分层次赋分的原则,因此一些观点、角度就不能缺少,网要撒得大,“宁要全面的肤浅,不要片面的深刻”

3.选择论据,支撑论点

所谓论据就是指史料一般来说,题目中都会提供背景材料,我们应该先从材料中寻找有力的论据但要注意,不要完全照抄原文,在表述上要稍做变化如果背景材料不够,则需要从所学的知识中去选择可以论证观点的有力论据此外,论据还可包括名人名家的一些论述,这将会给小论文增色不少

4.组织成文

表述成文、条理清晰是撰写历史小论文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在作答时不能像回答问答题那样分点回答在论述时要分段呈现,逻辑严密,通过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等方式,多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但一部分同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夸张手法,辞藻华丽,充满了文学的浪漫主义色彩历史小论文不是语文的作文,所用语言必须要有历史学科的特色,要真实准确,会用专业术语,应避免夸张和过于华丽的辞藻

5.画龙点睛,小结升华

理论考试试题范文第4篇

1实际问题的二大类情况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既包含对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探索,又对其它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乃至社会学科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物理和科技、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广泛.联系实际问题无非有两大类情况,一类与高科技或科学猜想联系,如神州号飞船,“嫦娥号”登月探测器,微波信号传送通信卫星问题,太阳主序星演化的寿命问题,光导纤维.一类与生活实际联系(如与体育和运动联系,与交通运输联系,联系人体和人类日常生活等),如跳台跳水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家用台灯电路,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距离,抗洪抢险中渡河问题,“冷光灯”问题,2014年全国Ⅰ卷的运动员在弹性蹦床上的运动,2015年全国Ⅰ卷的乒乓球发射机等.高考中联系实际问题基本为以上两大类情况.

2联系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定律,更要具备较强的概括、抽象、转换(等效)的思想方法.联系实际的题型基本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实际的条件、过程等.分析时要将所给的信息转化为物理模型,是从具体转化为抽象的思想方法,其中包括:

(1)研究对象的转换: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而抽象成如质点、刚体、点电荷、理想气体、导体棒、单[等.

(2)过程的转换:抽象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类抛体运动、简谐振动、等温过程、等容过程…….

(3)条件的转换:挖掘信息中隐含的物理条件,如瞬间、光滑、轻弹簧、轻杆、细小……各表示什么条件?

重要的是考生要懂得转换,考生的思维障碍在于不会将对象、过程、条件转换.

例1图1为地磁场磁感线的示意图,在北半球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飞机在我国上空匀速巡航,机翼保持水平,飞行高度不变.由于地磁场的作用,金属机翼上有电势差,设飞行员左方机翼末端处的电势为U1,右方机翼末端处的电势为U2

A.若飞机从西往东飞,U1比U2高

B.若飞机从东往西飞,U2比U1高

C.若飞机从南往北飞,U1比U2高

D.若飞机从北往南飞,U2比U1高

分析思路

(1)可把机翼(研究对象)等效成导体棒;

(2)运动过程看作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物理过程;

(3)注意原题中北半球上空,地磁场竖直分量向下的条件,可画俯视平面图如图2,概括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电势高低判断的物理问题.

以上(a)(b)(c)(d)图已消除了空间立体想象的难点,用右手定则判断均得出左翼电势U1比右翼电势U2高,选出A、C正确选项.例2图3为一空间探测器的示意图,P1、P2、P3、P4是四个喷气发动机,P1、P3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行,P2、P4的连线与y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v0向正x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x偏负y60°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v0平动,则可

A.先开动P1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B.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2适当时间

C.开动P4适当时间

D.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分析思路

(1)可把探测器(研究对象)当作物体系;

(2)喷气过程等效成反冲运动的过程;

(3)注意探测器已有恒定速率v0向正x运动的条件,须使x轴的动量减小12mv0,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既可得出正确选项A的结果.

例3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4(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 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4(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 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 0.4 s-2.5 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D.在 0.4 s-2.5 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

分析思路

(1)可把舰载机(研究对象)等效成质点;

(2)着舰0.4 s-2.5 s过程等效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3)据题意,在0.4-2.5 s时间内,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受到的合力为定值F,而阻拦索的张力 F=2Tcosθ,飞机滑行过程中,绳索和水平线的夹角θ减小,cosθ增大, 则拉力T减小,A选项错误;利用填补法可得,在0-3 s时间内飞机的位移约为0-2.75 s内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即x=vt/2=103 m,所以B选项正确;在0.4-2.5 s内的加速度为a=ΔvΔt=27.5ms2=

2.75 g,所以C选项正确;据功率P=Fv可知,虽然飞机受到的拉力F是定值,但飞机的滑行速度在减小,所以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在减小,D选项错误.

又像双星问题的分析(a)可把双星当作质点;(b)把双星运动当作绕某一圆心角速度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过程;(c)注意它们之间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万有引力作用的次要条件便能迅速解题.

教师在对此类问题分析上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转换(等效)的方法上狠下功夫,并养成善于分析和类比的好习惯,培养抽象、概括、转换(等效)的能力.

科学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十个问题.”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学生还要懂得用物理事实去验证所得结果是从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

例4一个标有“220 V,60 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 V,在此过程中,如果用图线来表示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5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解本题的物理事实是钨丝(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符合实际的伏安曲线是(B).其它(A)(C)(D)曲线并不符合物理事实,应选(B).有的考生由于思维定势,认为如本中画的是直线才符合实际的错误结果.实际上用万用表欧姆挡测“220 V、40 W”的电灯电阻s为90 Ω,而与正常发光时R=U2P=220240=1210 Ω相差不是一个小数目.考生重要还应注意抽象还原成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师教学中应提醒学生物理中重要的事实,不能死板地套用书上一些公式、插图等.像平直公路中刹车问题,可等效成匀减速直线运动模型,若已知v0、a求t时间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多少时,应注意物理事实是t停=v0a,若t>t停汽车已停止匀减速运动的事实而不能将已知的t代入运算,而应代t停进行运算,等等……

3当前物理科教学现状及今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

从物理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多模仿练习少科学探究,这样造成学习与科技、生产、生活实际相脱节,学生的创造力低下.为了适应新时展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后的物理教学应注意更多地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探索抽象、概括、转换(等效)的能力.实施后的新课程标准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科技、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和探究的精神,这是课程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这一理念的体现.

我体会到转换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许多学生对联系实际问题分析时出现的思维障碍是表现在不善于进行转换,不懂得转换的方法,所以今后物理教学中除加强科学探究外,还应在实际问题的抽象、概括、转换(等效)的方法的引导上下功夫.归结起来联系实际问题中转换思想的教学应抓住三个关键点:

(1)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突出物理本质;

理论考试试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三体育;术科考试;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一、前言

在高三体育学生的考试中,有三个因素对考试成绩起着决定作用: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心理素质。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离开了哪个因素,高三体育考生都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其中身体素质是考出好成绩的物质基础;运动技巧是基本条件,这两者是保证学生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而只有心理素质才能够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好的心理素质,加以好的身体素质和娴熟体育技能才能在考试中无往而不胜。对于参加术科考试的高三体育生而言,基本都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娴熟的运动技巧,但他们的心理素质却相差很大。因此,在考试中,心理素质的好坏对高三体育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考试过程中,一位平时很优秀的考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却并不理想,原因是他的心理素质较差,在考试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自己导致发挥失利。因此,对高三体育考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培训非常有必要的。

二、心理训练在高三体育考生术科考试中的作用

1、心理训练可以帮助高三体育考生在术科考试中有效地控制自己

心理训练可以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有效控消除紧张情绪,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正常发挥,有效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因此,心理训练对高三体育考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为学生理想成绩的获得创造条件。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训练强度,如果强度不够,就不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力,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技能。但如果心理活动强度过大,心理对身体和技能的调节将会失衡,训练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在日常的心理训练中,教师要使学生心理活动的强度适宜,既不太强也不太弱,以能够有效调节身体和技能为宜。在心理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心理对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调节作用,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在动作技能的完成过程中才能做到身心力量的平衡,并要反复向学生强调身心任何一方面的失衡都会影响自己的训练效果,影响自己术科考试的成绩。比如,在100米测试中,有的学生平时的成绩是很优秀的,但是在考场上可能因为过度紧张,导致出现抢跑或起跑反应慢等情况。因此,心理活动的强度要适宜。

2、心理训练可以使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消除心理障碍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是最要命的。在体育考试中,考生往往会因为某个动作技能表现不到位,而出现较大的心理障碍,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其他动作的完成效果,影响整个考试的成绩。因此,通过心理训练有效消除考试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非常重要。在平常的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学生完成动作展现的过程中,由于某个动作的失误,学生过分紧张自责时,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心理引导,告诉他们失误是正常的,每位学生都会造成失误,只要调整心态,在以后的动作完成中表现的更好,这点小失误就可以有效化解,在考试中并不会影响考试的成绩。教师通过反复的心理指导和心理疏通,学生就会慢慢地消除紧张情绪,坦然的面对失误,并能够不断调整自己在后续的动作展现过程中积极表现,以创造最佳成绩。只有经过严格的心理训练,学生在考试中才能积极主动地应对一切问题,有效消除心理障碍,考出理想的成绩。

三、高三体育生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研究

心理训练是一项科学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相关的科学知识,依据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众所周知,术科考试难度较大,对学生技能、体能、心理要求都很高,对体育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次考试,在这样的考试过程中,完全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教师要通过平时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使学生做到最好是完全有可能的。只经过严格的心理训练,学生是可以在考场上战胜自己,取得佳绩。

1、在教学和运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和运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有效提高自己的体能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和运动中,不断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实践训练,在实践中体验良好心态的重要价值。通过长期的心理培训以及在实践中的体验,学生会充分地认识到心理训练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学生可以形成自觉自愿地训练习惯,在日积月累的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正确的动作姿态对初学者的重要价值,而动作的完美呈现是需要良好的心态的,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是技能、体能、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只有这些运动知识技能和心态能科学地运用到学习中,学生无论是在体育训练还是在其他方法的学习中都将无往而不胜。

2、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模拟考试场景,提高学生对术科考试的心理素质

术科考试对每位学生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每位考生都希望自己在术科考试中取得佳绩。对考生进行术科考试模拟训练主要是为学生真正的术科考试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在考试过程中出状况。既然是模拟训练就要有较逼真的模拟现场,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训练效果。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基础,不能强行要求学生达到某一个训练要求,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基础,在学生的现有心理层次上通过反复的心理训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达到训练要求。模拟心理训练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通过复杂的训练和考试内容,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模拟训练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使训练和模拟考试复杂化,通过复杂的训练给学生创造变幻莫测的训练场景,使学生在这种场景中能够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心态,不断地做出应激的瞬间反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比如,利用恶劣天气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雨天训练学生的100米短跑,使学生能够有效抵御外因影响,通过训练增强自己的心理素养。

(2)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紧张情绪的转移。在考试过程中,考生的紧张情绪是与考试条件直接相关的,在模拟训练中,教师要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会如何转移紧张情绪。比如,在模拟训练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放松的意义,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考试情境,通过各种方式对考试本身的关注转移。比如,听歌,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或者是与其他教师或同学谈天说地等方式缓解考试的紧张情绪,待情绪趋于稳定时,在回归考试现场。这样,经过反复的模拟训练,学生都可以通过有效手段缓解自己的考试紧张情绪,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