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融让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看看学生们理解得如何,老师挨个问,如果换成了她们,会不会让梨?这天共有五个女孩子来上课,都是八九岁的年纪。第一个女孩A是独生女,老师知道她常和邻居小孩一起玩,就问她如果邻居家的小朋友来了,妈妈拿出一盘梨,她会不会把大梨让给邻居的小孩吃?女孩A摇头说,我不会,我要吃大的。
老师很吃惊地问为什么呢?A回答:“他家那两个小孩每次吃东西都要剩下来,如果把大梨给她们吃肯定要浪费,浪费东西不是好习惯。”老师呆了呆,觉得这个孩子虽然不让梨,但是她的说法也蛮有道理,所以对A的说法没有加以评判,接着问下一个孩子。
第二个女孩B家里有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哥哥,父母四十得女,对B极其宠爱。老师和蔼地问道:“你在家里吃梨,会不会把大的让给哥哥吃?”B女孩连连摇头。为什么呢?“因为我妈妈和哥哥总是要把大梨给我吃,我让给哥哥他也不会吃,我吃了他们才高兴,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要吃大梨。”老师看着她不知说什么才好,这孩子的出发点好像也站得住脚。
又接着问第三个女孩C,C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两个人时常打打闹闹。问C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且义愤填膺地说:“哥哥他很坏,对我一点都不好,我才不要把大梨让给他!”老师听了长叹一口气。
第四个问到凯丽,老师满怀希望地问凯丽:“凯丽,如果你和弟弟一起吃梨,会不会把大梨让给弟弟吃?”凯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让,我比三猪大,我当然要吃大的。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这才公平。”
在重重打击之下,可怜的老师不抱任何希望地问最后一个孩子,她也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你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这个女孩轻轻地点了点头。老师眼睛骤然一亮,这一课没白上啊!终于有孩子领会了课文的重大意义,领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于是探身向前,热切地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呢?”那女孩子回答:“我不爱吃梨,我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
《孔融让梨》原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某月某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译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二儿子。孔融七岁的时候,某月某日,恰好是孔融祖父六十大寿,客人较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让孔融为客人分梨。于是孔融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一份,唯独自已的梨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孔融:别人都分到大梨,你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重长辈,是做人的道理。孔融的父亲很高兴。
(来源:文章屋网 )
孔融让梨是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我也早就听过,但以前太小,只是听一遍就过了,现在长大了,回想一下,还是有不少感悟。
在文中,年仅四岁孔融就懂得让梨,别看这个小小的举动,更能显现出的是一个人的品质,连四岁的孔融都懂得让梨,当时的中国成为“文明礼仪之邦”也就不足为奇了。再看看现在的中国,虽然科技发达,但“文明礼仪之邦”的称号早已荡然无存,在一次学校组织韩国考察的活动中,校长和学生在经过一个地方时,看见一块牌子上用中文写着:请不要随地吐痰。这让大家都很生气,于是去找来了当地的负责人,负责人告诉他们,因为韩国人很少随随地吐痰,大部分吐痰的都是中国人。还有一件事,也让中国人抬不起头,在某个小学举行完升旗典礼后,整个升旗的地方成了垃圾的“海洋”,到处是果皮纸屑,让人不堪入目,而在日本,几千人在开完会后,整个场内没有一点垃圾,引人注目,这就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所以文明礼仪是中国要面对的一大难体,所以08奥运会有一句话: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应该深深体会这句话,我就体会到了党对我们的希望很大,所以我门都应该讲文明。
让我们一起努力,再度成为文明礼仪之邦吧!
其实,按照孟子的说法,孔融让梨不是什么觉悟,而是人天生的良知。设想桌子上有两个梨,一大一小,对面是你的兄弟,你会拿大的还是小的?大多数哥哥都会拿小的。兄弟血气相通,照顾弟弟乃是哥哥的本能。也正是根据这一点,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他会拿走大个儿的。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应当鼓励哪一种?古人记载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初也许在表彰孔融之幼而聪慧,后来则主要以此教化少年儿童养成辞让之习惯。
这样的教化当然是要教导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婴幼儿常不明辞让,这也许就是人欲。如果人人都不明辞让,社会就必然被丛林法则支配。一个孩子如果不进入社会,过鲁滨逊式生活,那他怎么做都可以。他如果进入社会,就需要经过教化,知道如何自制,否则自害害人。教化的目的就在于训练人们遵守各种伦理规则,并形成自觉遵守它们的道德意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样的人知道辞让,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意味着他人作为应被尊重的对象进入自己的策略制定过程中。他仍然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制定行动策略时会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因为考虑了他人,他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再追求通吃,而只拿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若这一意识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达到“不同而和”的状态: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会互相伤害。比如说,自己虽然要赚钱,也不会生产显然会伤害他人健康的毒奶粉、毒胶囊。
但是,一百多年前,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却觉得,“孔融让梨”所教导的伦理规范是落后的。今天的知识分子仍在重复这样的看法。他们信奉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人性论:人生来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且只应当满足自己的欲望。按照这样的理论预设,孔融一定会抢大个儿的梨吃,以实现自己利益之最大化。但现在,孔融这个小小孩子竟然知道辞让,那说明孔融天生就是虚伪的,而中国先贤讲述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辞让,则是道德强制。他们对虚伪、对道德强制展开猛烈的批判。
由于种种历史机缘,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在中国终于实现了。当代中国基本上已经没有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不教孩子正常的伦理规范—不切实际的高调的道德宣传,毋宁对正常的伦理、道德教育起反作用。在这种教化真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确实都是知识分子所理想的“理性经济人”,裸地追求自身物质利益之最大化。
结果就是,毒奶粉、毒胶囊的生产者被批量地生产出来。知识分子现在指责这些人没有丝毫廉耻之心,问题是,你们不是一直在说,道德不重要,廉耻是虚伪吗?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辽宁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联合下发通知,严禁教师借教师节收受礼金礼品,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将被取消教师资格。而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一所小学某班级学生家长组成的“家委会”近日提议,由各位家长出资购买六套共计1500余元的礼品,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该班的六位老师。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送什么?怎么送?一直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最纠结的事。一项调查显示,赞成送礼的家长中,现金成为他们的首选。除此之外,购物卡、月饼券、电话卡、健身卡、鲜花等也在选择之列。每份礼物的金额,少则三五百,多则上千元不等。揣摩家长送礼心态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是认为老师平时很辛苦,想借此机会表达对老师的谢意。个别家长则是看到其他的家长都送了礼,如果自己不送,怕老师瞧不起孩子,从而盲目跟风。也有一部分家长希望通过给老师送礼,使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高看一眼,或“开小灶”,大到班级调整、课外辅导,小到给孩子安排好点的座位、上课多提问,都在此列。
一些教师认为,教书育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断盛行的送礼之风,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他们眼中,一些送礼者并非出自对老师的真心感谢,而是一种利益交换。在这一“交换”过程中,他们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物质利益,而失去的却是弥足珍贵的师道尊严。
【态度】教师节是社会对老师辛勤劳动的一种犒赏,也是学生回馈老师的好机会,学生和家长想通过这个节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未尝不可。表达对老师谢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送高价礼品并非唯一选择。一句发自肺腑的问候,一张真诚灿烂的笑脸,就是教师节最特别的“礼物”。但如果送去大量金钱,或所送物品价值过高,则难免造成双方尴尬,甚至使教师节变味。
被放大的『孔融让梨焦虑
在一次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个题目时,答了“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结果舆论的矛头几乎都指向了老师,似乎“打了大大的叉”的老师就是冥顽不化,就是墨守成规,就是扼杀天才。
对于“孔融让梨”的怀疑,并不起自这个孩子。这些年来,怀疑和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人认为,一个4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让梨呢?对“孔融让梨”真实性的怀疑值得尊重,但要看到,“孔融让梨”着重强调的是孩子的谦让精神,这一点,是永远不过时的。或许一个4岁孩子不会像故事中的孔融一样,分得那么清楚,但也并不代表4岁的孩子就不懂得谦让,更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教育孩子学会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