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2006年到2020年,为了逐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当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为主线,坚持实施四大战略:
一是坚持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市场规模大、劳动力丰富和居民储蓄水平高等经济发展的内源型要素十分充裕,因而,坚持以内需为主导、充分有效利用内部发展要素,必然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在未来的中长期经济发展中,以内需为主导应当注意处理好两个重大关系:一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在保持合理的、相对稳定的投资水平的前提下,需要更加重视扩大消费的作用,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扩大国内就业和提升国际分工层次的关系。在国际制造业分工链条中,我国许多传统制造业处于低端领域,我们可借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来扩大国内就业,不必急于提升这些产业的国际分工层次。而在某些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附加值较高的领域,我们则应当努力提升有关产业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位置,力争使我国有较多的制造业进入分工高端领域。
二是大力推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应当以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药技术、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等),特别是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坚持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从人才、投入和机制等方面创造条件,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解决科技研究与经济建设“两张皮”问题。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加大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贡献程度。
三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战略。协调推进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完善土地、资金、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综合运用国土规划、市场准入和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提高各种稀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增长的瓶颈制约。特别应当注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行政干预,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弥补市场缺陷,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当下是以现代体育为发展主流的社会,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建立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为意识。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而文化自为是要我们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原生态”或“次生态”文化进行结构重组、创造加工、诠释弘扬,从而在民族内部形成一股凝聚力,并以传统文化为前进的原动力。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对其进行“复制”,而是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要改变过去民族传统体育单一的发展形式,把民族传统体育更多的运用到现代教育、民俗旅游、健身休闲、体育竞赛、文化传承等社会发展需要上来。
(四)实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解决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因资金不足而带来发展滞后的问题。因此,我国各民族地区政府应组织力量,对本地民俗体育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和整理,用以明确开发项目方向,将开发项目与本地民俗节庆活动、自然景观、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打出知名度,制定出一条民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最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的不断成熟化,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时,再逐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民俗体育培训、民俗体育文化与信息服务、民俗体育器材、民俗体育服饰及民俗体育吉祥物等方面的产业开发项目,并将它们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共同开发,共同实现民俗体育产业化道路。
三.总结
当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正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生活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弱化与衰颓之势,因此面临层层危机,举步维艰。我们必须采取策略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旅游开发构想[J],体育学刊,2010,17(6)
高慧林,亢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面临的困境及策略[J],体育学刊,2010,17(4)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个性,是具有世界话语权的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不同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在当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为此本文从社会学的视野,对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战略,以期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实践提供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生存与发展 社会学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十分珍贵的财富,我国56个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这一令世人惊叹的灿烂文化,她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文化根底之深厚,令回人为之骄傲,今世人赞叹和折服,并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去维护、改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对我国民族文化乃至民族发展意义重大。
一.民族体育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行为的主导力度
政府是一个国家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权力的机构,政府行为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希望通过政府行为使事物发展不违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朝着国家建设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今天,政府制定的许多政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体,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就极有可能被边缘化。
(二)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了现代工业社会,尽管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今天的农业生产方式远比古代的农耕生产要先进科学,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已融入到了农业生产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偏远山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处于落后阶段,但大环境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心理需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而是更多的选择了现代潮流的时尚体育项目。
(三)文化发展中的冲突与融合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文化领域也不例外,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互认同、相互互补、相互借鉴和利用,尽管相比下西方文化更有优势,占据着主流,不断影响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但不能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影响。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互融互异的文化发展,这种充满了冲突和融合的矛盾存在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是必须的,因此,我们要理性对待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选择性的融合外来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层面做出某些改变,使传统的东西富有时代活力。今天,有许多民俗体育项目在人们生活视野中逐渐消失,这与其自身缺乏创新思想,不能融合外来文化有很大关联。
二.民族体育发展战略
(一)发挥政府行为的主导作用
政府行为对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政府必要的行政介入,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各项工作具有方向性和保障性。目前,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工作还应加大主导力度。同样,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对开发民族传统体育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如何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政府来制定出一些相关的必要配套政策,用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制约、规范他们的行为。
关键词:教师人力资源 均衡发展 战略资源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073-02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在理论上迅速与世界接轨,但在实践中还比较滞后。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便是更加注重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全面、科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而教师人力资源位列所有人力资源之首,为社会再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而超出诸如石油等其他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教师自身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将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均衡与科学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把我们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得到真切的尊重,即实现“人本位”而不是“官本位”,这就需要政府作出痛苦的抉择,接受外部的批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由“官本位”转变为“人本位”。否则的话,目前大量的人才与资金外流的状况就不会改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断增长,一些体育、影视等明星纷纷取得外国国籍,官员的家属与子弟的移民,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这些人并不看好中国的发展,怀疑它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人力资源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对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怎样依靠人民、如何为了人民、如何由人民共享这些具体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必须有人来做详细的分解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和口号。而这些都是要由人来做,由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人来担此重任。所以,要给予这些人位置、待遇与发展的平等机遇,要有一种环境和制度,以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名。人口巨大的中国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但是我们一直号称的和平崛起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出现与和平不协调的声音和行动。一方面,的多边化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这也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人才在泱泱大国没能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种悲哀,其实我们有能力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创新模式。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这是我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强国之路的重要特征。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是通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最初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舞台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日益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加开放的大学校园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日益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很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有学生,又有教师。“官本位”依然会是主流的追求,学术权威往往会屈从于行政的权威。法国的狄德罗曾说过:“除去真理和美德,我们还能为什么所感到?”――那是一个单纯而美好的年代,大学是神圣的,曾寄托了多少圣洁的理想与期待。今天,当人们开始抱怨大学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教师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大学作为先进的组织,其运行机制与文化氛围应该成为所有其他组织效仿的对象,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引领与文明的选择与传承功能的发挥。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三大职能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在不断调整其内涵与外延。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的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比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培训力量)、科研为依托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加速器。而且,因此高校所形成和向社会传播的“文化生产力”氛围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注入更深的底蕴。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教师人力资源的言传身教,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不单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量化指标,而在于教师是如何把孩子们引领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等拥有良好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幸福人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进行这样一个状态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传播、道德的示范、创造力与心智的开启,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要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前提条件是要让教师在学校得到尊重,让知识在学校得到尊重,学术的事情由学术的专家来决定,而不是屈从于行政权力,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过度的行政化倾向。
今天,我们慨叹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富了起来,有了大房子,有了车,一天忙忙碌碌,但是幸福感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宽阔的大街上车辆的愈来愈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污浊;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或逃逸或者更加令人发指的行为;毒奶粉与地沟油,加上各种激素、化肥的蔬菜水果,哪里还有安全的东西,人们无处藏身;道德的沦丧、学位的贬值……所有这些,有人把它归结为教育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体制背景下,教育承担不了这么多的职能,仅靠教育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把官员的廉政寄托在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上一样是不靠谱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他们是在育人,教师身上的任何瑕疵都会作用于学生的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工作呢?教师人力资源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从而塑造民族的未来。同时,教师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她能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收稿日期:2011-08-2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554181)
作者简介:郑立新,副院长,副教授,从事教育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天翔.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2] 吴彩星,杜学元.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意义的再认识[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
[3] 高书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意义[N].中国教育报,2010-03-13.
[4] 马俊杰,曾湘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lleges teacher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ZHENG Li-xin 1,HAN Le-jiang 1,YANG Xu 2
(1.Internatioanl college,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2.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关键词】农民工 生存状态 社会保障 弱势群体 城市化 发展战略
一、农民工生存状态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务工已经转移了约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笔者查阅了大量反映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文章,发现很多学者的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由学者们关于城市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及社会保障研究可以看到:农民工在城镇体系中处于弱势群体范畴,其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生活基本上处于一种原始状态,甚至连温饱问题的解决都存在着困难,为保障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农民工来讲是严重缺失。这些现象及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城市化进程、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要想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为农民工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思想障碍
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位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在城市的工业化过程中考虑得较多的是城市居民利益的获得与保护,没有切实地考虑和解决这些农民工的权益问题,甚至还会对这些农民工采取一些限制和排斥措施。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管理者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会加重企业负担,为降低成本不愿负担劳动力的保险费用,人为地阻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
(二)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主要包括户籍制度障碍和土地制度障碍两方面。一方面,户籍制度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在努力改变这种畸形的经济社会结构,但改革进展还很缓慢,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拥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但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没有具体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阻碍了农业土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
(三)管理障碍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操作障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低,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低,同时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管理机制。因此,在目前的统筹制度下,社会保险的转移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农民如果长期在城镇务工,存在着与城镇用工社保体制接轨的难点;另一方面,农民工如果回到农村,则存在着与农村社保体制接轨的难点。因此,对城镇中务工的农民工是采取一揽子与城镇体制接轨的方案,还是另外形成过渡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方案,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四)法律障碍
目前我国农民工的社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是不利于具体操作。首先,我国缺乏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项立法。现行的社会保障的各种行政法规、规章只适用于城镇职工, 不适用于农民工,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农民工遇到问题时难以对其实施有效保护。其次, 现行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等尽管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做了相应规定, 但比较宽泛和原则, 使用的语言相当模糊, 大多不具操作性。再次,这些已出台的行政性文件相互之间有的缺乏必要的衔接,有的具有地方本位主义,且各地的认识和做法不统一,由于操作上的原因, 一些有利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或者在具体操作时出现偏差。 转贴于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战略
(一)政府宏观保障
从政府角度来讲,一是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针对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二是要抓紧制定有关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三是要清理近年来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不合理的政策规定,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用法制的手段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和城市职工一样的保护。
(二)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从社会角度来看,应要充分认识到农民工是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消除对他们歧视;从政府角度来看,各级政府要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给予重视,不应回避责任;从企业角度,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清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看,农民工应认识社会保障与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应重视并信任他们在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养老等方面将会得到社会的保障。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 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 才能真正维护起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
1.农民工的社会保险
首先,尽早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要实行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按时定额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其次,逐步解决包括农民工工资、奖金、职务升迁在内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及社会生活权益等问题,建立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再次,建立农民工疾病医疗保障机制,搞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链接,解决农民工的疾病风险。
2.农民工的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负责提供或保障最低生活水平。农民工作为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利益最容易受侵害的一个群体,应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机制,防止他们遇到特殊困难时陷入绝望境地。对于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应制定获得救助的标准,并为农民工建立无差别的社会救助体系,即只要农民工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就应当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无区别的救助,为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3.农民工的社会福利
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本人的福利问题,主要体现为农民工的住房条件或补贴、职业培训或进修、工资福利、社区服务、探亲补助等方面;二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福利问题,主要指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入托等方面的福利。由于社会福利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应针对不同的农民工群体,如永久居住的农民工、临时打工的农民工等,实施相应的福利措施。同时扩大城市社会福利的享受范围,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群体,应实施和城市居民无差别的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杨林琳.试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以珠三角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6,(1).
[2]杨桂宏,胡建国. 农民工城市生活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X区423名农民工为例[J].调研世界,2006,(8).
一是劳动力人才市场建设处于全市领先。目前软、硬件建设已达到了全省一流水平,实现了服务环境一流化、信息网络科学化、培训主体多元化、就业服务超前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相继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求职夜市等各具特色的大型就业活动800余场,接待各类求职者10万余人次,成功安置各类求职人员8万余人次,新增就业人数6万余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余人。
二是技能培训工作具有明显优势。“十一五”期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6726人次,就业率达95%,创业培训4856人次,创业成功率在60%以上。
三是就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通过建立 “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下岗失业人员数据库,落实就业实名制。把水泥、大有等街道和社区确定为示范典型,使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得以提档升级,实现了质的飞跃。
四是区域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近十年来,受理劳动监察投诉案件1207起,立案1149起,检查各类用工单位51382户为劳动者讨要工资及抵押金4百余万元。同时,完成了区级仲裁院的实体化建设,受理劳动争议各类来信来访案件61932起,其中集体访257批次,涉及22341人,接待群众个人来访、业务咨询41236起。一次性处理率达到100%。对《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实行了网络化管理,签订《劳动合同》17190户,签证职工人数28360人,促进了全区劳动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五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全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为48312人。全区办理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续接医疗保险53447人,区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20208人,区属企业参保拷盘和企业变更程序拷盘业务2027人次,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参保优惠9113人,更换社保卡10630人,困难企业参保11462人。接收享受失业待遇的人员77660人,共为93689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1.07亿元。全区收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28121万元,清欠统筹金6621340元,审验养老保险手册35364本,解决83户企业拖欠职工工资8982万元,涉及职工15169人,改制厂办大集体企业34户、对1539人进行了职工身份认定,全区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六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每年对全区一千多名科级及科级以下行政机关公务员与一千多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举办全区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班32期,培训人数近三千人次。对全区除教育系统以外共143家合同到期的事业单位开展了续聘工作,为1400余人办理了区内外调转与接收安置、办理考试录用及人才存档等手续。接收206名师范类毕业生和13所企办校262名在岗教师。分4个批次安置200余名退役士兵。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菜单式选学,清理清查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不在岗和长期病假人员,维护了机关工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