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游泳教学论文

游泳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游泳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游泳教学论文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在儿童生理发展的过程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需要。游戏活动多种多样,其中有的能够活动全身,有的是局部运动。这些游戏活动能够使得儿童的各种身体器官得到有效的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有利于促进他们身体的整合性发展。

游戏能够帮助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儿童对身周所处环境的理解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需要都是通过他们的好奇心来体现出来的。而游戏则可以很好的满足儿童的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等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力来对周围的人或者事物进行模仿。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游戏对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加强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对归属感有很强的渴望,他们希望成为一个团体中的一员,希望能够在团体中与他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儿童能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促进他们的“去中心化”,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社会化发展水平。

二、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所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将趣味与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原则

语文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承担着大量字词识记任务,体现出了很强的工具性。游戏本身具有趣味性,游戏的趣味性可以调节工具性学习内容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然而游戏本身的娱乐性,如果不注意控制就很容易使游戏教学偏离其本身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们长时间的处于教学内容外的亢奋状态,不能够“回到”课堂之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时,必须要对语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游戏本身的游戏性之间的矛盾进行化解,既要能够使得趣味性为教学所用,又必须要激发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二)教师的引导与学生主体进行结合的原则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作为学习的主体。然而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想要“一碗水端平”对所有学生的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是不现实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运用游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去主动的问、读、讲、做,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很容易在游戏的过程中不顾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得课堂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游戏在语文教学中正确的应用,并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

三、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游戏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事实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但是却缺乏足够的自学意识,自学识记意识不强,所以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一项任务繁重但又较为枯燥的工作。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让课堂的识字教学变得不枯燥乏味。在巩固识字时,结合当天所学内容,分别采取“猜字”或“送卡片”的游戏。电视娱乐节目中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能够运用到识字教学中来,例如一个人通过肢体表演让另一个人猜字或词的“猜字”游戏。这个游戏能够运用的范围很广,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们对字、词的理解,同时还能够让他们的身体能够得到活动。效果较好的识记形声字的游戏,让学生不仅能区分一些容易弄混的读音相似、字形相似,但字义不同的形声字。自制一张生字卡,如:中。再备一些偏旁的卡片,如:“氵、冫、钅”等等。学生手里握有学过的自制汉字卡。指名一名学生拿“中”字卡,选部分同学拿“偏旁卡”。其余同学看到“中”字卡后,立刻从自己的自制卡里找出形近字,如:钟。找到后,拿起卡来读一读,读对了全班跟读,然后找到卡的同学要说说,为什么“钟”要加“钅”,也可以给“钟”组个词语。说对了,就换这个同学来拿“钅”的卡片,接着玩下一轮。通过这个游戏,不但能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一批具有规律的汉字,还能够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以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利用游戏教学可以让学们轻轻松松的就掌握好字词,还可以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同时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游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训练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任。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一些适当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拓展语言训练,调动学生创新思维,是一个简单可行的好方法。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同学们对“乌鸦很渴,却又为何一颗一颗地放石子”产生了争论。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细颈瓶、石子,请一位同学戴上了乌鸦的头饰上台做一做。台上的同学认真地做着,台下的同学一目了然。台下的学生们发现如果什么都不做“乌鸦”就直接喝水,是喝不到水的。于是就有同学问:“既然必须要放石子了,那为什么要一颗一颗的放小石子呢?这样多慢啊。”这时同学们已经在思考了。于是台上的“乌鸦”同学就选较大的石子往瓶里放,事实告诉同学们太大的石子是放不进去的,只有合适的石子才能够放到瓶里面。原来凭空想象的争议,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只需动动手就解决了。而且通过游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把知识与动手操作,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课文的理解必然牢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游戏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也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将游戏运用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例如作文课开始时利用游戏导入。如在以“同舟共济”为题进行作文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做一个游戏,游戏中将学生们分为两个组,单脚站在报纸上,他们自己出题目让对方回答,哪个组回答不正确就将报纸进行折叠,直到报纸不能够折叠为止。游戏结束后让学生们思考:“在这个游戏中,对哪个环节有更深刻的印象?注意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然后在让学生们进行写作。这个游戏中教师只是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环境,中间的提问与回答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在游戏的最后教师在进行适当的点播。这样即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够让学生又更深刻的体会。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心理学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知识,为论文提供有力依据。

1.2赛训经验总结法针对平时训练、比赛中运动员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总结,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直观效应在游泳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少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是:视觉、听觉发育较早,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善于模仿,对示范直观教学法更容易接受,在游泳技术教学中,运用示范直观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1.1示范直观教学法在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示范教学是直观教学中的主要手段,教练员的动作示范是教学中最好的直观方式。运动员可以重复模仿教练员的示范动作,技术特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掌握规范游泳技术。在示范教学中,教练员动作要规范、简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更利于运动员的模仿。

2.1.1.1完整的动作示范与分解动作相结合

在游泳技术教学中,教练员先做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让运动员对技术有一个良好的、完整的技术概念,然后再做局部的分解动作示范,按部分逐步进行教学,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的信心,有利于运动员更快的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自由泳技术教学。教练员先做一个完整的游泳技术示范动作,然后再做局部的分解动作示范:自由泳扶板打腿技术的示范动作;自由泳单臂分解动作示范;自由泳双臂分解示范;自由泳划臂和呼吸换气动作示范。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示范动作,详细讲解动作要领,使运动员建立了动作表象,了解了动作过程和主要技术动作要领。然后在教练的指导下做陆上技术动作模仿练习,体会技术动作要领,使运动员对所学自由泳技术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动作概念,再通过在水中分解练习、完整练习,掌握规范的自由泳技术。

2.1.1.2突出重点示范动作

用分解示范动作,让运动员明确某一环节的技术细节。例如:自由泳的水下划水技术,是影响前进速度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教练通过示范讲解,让运动员反复练习,及时纠正错误技术动作,体会技术动作细节,使技术动作更加准确、规范。

2.1.2视觉媒体技术在直观教学中的运用

直观教学易于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动作概念,稍纵即逝是体育运动的特点,这就使得许多在高速中完成的动作,学生难以通过瞬间的观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但是,借助于视觉媒体技术的回放、慢放、暂停等功能,再快的动作,其每个细小的技术环节,都能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将有利于学生深刻而全面地建立起正确动作概念。例如:让学生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通过慢放、暂停等功能,边观看边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细节和特点。

2.2暗示效应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传递正面的力量,能激发人的潜能;消极的暗示则会给人带来负面的情绪。少儿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在游泳教学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2.2.1语言暗示的运用

语言暗示是心理暗示常用的方法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的暗示作用可极大的激发人的潜能。潜能是蕴藏在我们体内的一个宝藏,它拥有惊人的能量,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拥有这种惊人的能量,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潜能,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以来,就一直接受其暗示。如成语中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都是通过语言暗示来改变人们的心境。表扬是一种积极的暗示方法,少儿运动员喜欢得到教练的喜爱和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经常表扬队员,能调动队员的训练积极性、激发队员的潜能,树立队员的自信心。教练如能经常使用积极的暗示,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队员成绩进步时,表扬他“你真棒!成绩有进步了。”“你训练很认真”“你真聪明,这么难的动作,你都做得这么好。”“你一定能行。”教练对队员的表扬,也是对队员能力的肯定,队员会认为“:我行,我能做好训练”,提高了自信心,增加了对训练的兴趣,训练就会越练越好。在训练中,教练应尽量避免使用消极语言。例如“:你真笨、怎么游这么差、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学不会”等等。这种话说多了,会使队员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放弃努力,这是消极暗示带来的严重后果。

2.2.2动作暗示的运用

教练员用动作语言对队员加以暗示,动作暗示如能恰当合理的运用,就能起到传递、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教练员的一个手势、微笑就能使某个队员或整个队伍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例如:队员成功地完成动作,训练中取得进步,教练竖起大拇指,教练与队员的掌声,会为队员建立自信,能有效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2.2.3自我暗示的运用

在游泳比赛中,激烈竞争的不仅是技术与体力,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心理状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大赛前的过度紧张,是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感到烦恼的问题,有些心理过度紧张的运动员,甚至会呼吸急促,身体颤抖,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技术动作变形,以至于在比赛中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在训练中教练要让运动员学会怎样舒缓和降低紧张度,以利于提高竞赛成绩。在平时教学训练中,安排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摸索一套对运动员行之有效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方法,让运动员在心理紧张、焦虑、烦恼、疲惫时加以运用,快速调整好心态。

2.2.3.1音乐暗示法

音乐暗示法是心理暗示与放松练习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优美动听的音乐,给神经系统一个良好的刺激,它能够使人精神振奋,产生轻松、愉快和舒适的感觉,并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改善和加强。选择暗示音乐是不带歌词的纯粹音乐,让运动员选择一首可以令他们舒缓焦虑、激昂斗志的乐曲,做为他们的首选暗示音乐,在他们平时的测验或比赛前加以运用,调节情绪状态,提高比赛的成功率。

2.2.3.2呼吸调节暗示法

让运动员调整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双目微闭,呼吸缓慢,从鼻腔慢慢吸气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腹部也鼓起来了,吸到吸不动的时候,保持三秒钟,然后慢慢地通过口、鼻呼气,反复这样做,并在做的过程中默默地暗示自己“:我平静而舒缓地呼吸,我感到很安静、很温暖、很放松。”在缓慢的呼吸过程中去体会、去感觉,以达到完全放松的状态。

2.2.3.3口号暗示法

口号暗示可用于赛前训练阶段,对赛前队员来说,如果有哪一个口号可以使他们增加斗志,那么这一句口号就可以成为他们的首选暗示语,让他们在平时测验或比赛前加以运用,并配合动作想象比赛成功的场景,给自己以最大的激励。例如“:我今天一定能赛好、坚持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让我来享受比赛吧!”。

3结语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画面,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动态的演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信息密度,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增加信息密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正文】

《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但现代教育技术之于教学,犹如化妆品之于美女,施妆得当,则美女更美;施之不当,则美女变丑女。那么,在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美化、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呢?我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画面,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强化剂。教学时,我们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教学伊始,教师首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唐老鸭坐在长方体里面,米老鼠坐在直圆柱里面,皮卡丘坐在一头大一头小的圆柱里面。唐老鸭、米老鼠和皮卡丘在激烈争论谁跑的快,究竟谁跑得快呢?请同学们先来猜一猜。等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急于要见分晓的时候,老师点击鼠标,此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屏幕上以动画的形式再现故事中的比赛情景:米老鼠跑的最快,唐老鸭第二快,而皮卡丘还在上面打转转。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都被这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主动探究起了其中的奥秘。.

再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同样多”这一概念时,在大屏幕上出示5个小朋友,5条红领巾。启发学生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早日戴上红领巾。然后一条一条地闪烁红领巾,动态地给每一个小朋友戴上。通过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积极,情绪高涨,很快就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理解了“同样多”这一很难确立的概念。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动态的演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而且能促使学生独立、深刻、灵活、由浅入深地去思考,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如小数教材第五册《几分之一》这一课主要是学习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首次接触,也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所以学生难以接受。但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收到了时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例一(一个饼平均把它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时,我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饼,然后用一把小刀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再取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这个饼比较,看这半份是这个饼的几分之一。教学例5(一段线段平均把它分成十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时,先出示一段线段,再把它平均分成十份,(每出现一份,就出现一个声音提示),然后老师和学生一齐数是不是平均分成十份(数的过程中,屏幕上依次出现①②③……⑩),取其中的一份,(屏幕上的其中一份闪烁),从而使学生一眼就明白了这其中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再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在屏幕上直观演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屏幕上的动画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 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 ——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通过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信息密度,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容量大,信息的转换方便快速,信息传播效率高,充分利用这一功能优势,增加课堂密度,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进行整合,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幽默 兴趣 个性

幽默,《辞海》解释是:(1)发现生活中喜剧因素和在艺术中创造、表现轻喜剧因素的能力,真正的幽默能够洞悉各种琐屑、卑微的事物所掩藏着的深刻本质。(2)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幽默在引人发笑的同时,竭力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入思考。语文教师调动幽默因素借助多种手段,把喜剧因素融进语文教学之中,就使语文课产生了教学幽默。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相应的就应具备幽默感知和幽默创作能力,也就是具有感受、欣赏和创作教学幽默的能力。但他不必具备喜剧作家那种很高水平的创作能力,他是把在语文教学作为审美对象的态度下而做的一种轻松的调侃、点滴的幽默、灵机一动的滑稽,这是一种“轻”幽默。语文课的教学幽默要借助作为艺术手法的幽默手段,同时是以“笑”为其主要特征形态,同样表现为温文尔雅、委婉轻快,既不粗浅,也不过于辛辣,刺激,且富于哲理和饶有意蕴。基于此也就决定了它应以充分调动语文学习内容的幽默因素为主,使符合语文课堂情境,适合教学需要,让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同时应该是健康的,它不应该是粗俗的。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下面从语文教学和培养学生人格两方面来谈幽默的作用和意义。

一、激发学习语文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强化首次效应。在众多学科中,语文课无疑是审美性较强的学科之一,按说他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的一个学科。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学生厌学语文是普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枯燥无味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使用幽默手段是矫正这一现象的有力措施,语文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开头几堂课一定要在学生心目中为语文课确立一个好印象,也就是说要强化首次效应。怎样强化学生的这个注意和兴趣的强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的学习单靠从道理上明白意义,不如对学习有喜好,而喜好深,就会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乐,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学习热情,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益。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就应充分利用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激发学生思维,增强记忆力。从心理上说,幽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美国近年兴起的“笑学研究”证明人在笑的时候,生理机能会发生多种变化,如脑垂体释放某种欣快物质以减轻痛苦和烦恼,给人以兴奋的感觉;动脉在收缩后变得松弛:肺部受压力增加,心跳加强以吸引大量的氧气;内分泌系统分泌出新的激素等等。

3、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融洽师生感情。语文教学本身就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活动,而是在认知的同时交织着情感。认知与情感是语文教学两条鲜明的线索,贯穿教学始终。情感是纽带,把学生、教师、语文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是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幽默也可以说是语文情感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消除师生因过于严肃而出现的紧张状况,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使得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健康、轻松、融洽、充满温暖和友谊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轻、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而冷漠、过于严肃、缺乏关怀和同情的心理环境则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各种障碍。语文课的教学幽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学生因此会觉得教师既可敬又可亲。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的地位差距,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

二、优化学生个性,培养健康人格。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不但能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1、教学幽默能帮助实现愉快教育。愉快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而语文课的教学幽默其功能和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两者是一致的。影响“愉快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因素来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实现愉快教育,培养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而教师的“乐教”精神是影响学生“乐学“的根本外部动力。多以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讲清教懂,而应进一步做到讲得妙,教得有趣有味。

2、教师的个性直接影响学生。幽默是语文教师个性的展现,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而教师的教学幽默总是有独到的看法、深刻的见解结伴而来,展现教师个性的魅力。笑语中包含着深沉,妙言中蕴含着睿智;在他人没有觉察的事物中发掘笑料,在习以为常的事理中辨识悖理;在通俗例子中寻求别致,在平凡普通中提炼神奇;把强烈的反应稀释淡化,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和亦庄亦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的幽默感首先语文教师极富个性的独特视角和洞察力,是一种敏锐的易感性,属于他个性气质魅力的再现,这不会不影响学生,不会不感染学生。

游泳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幼儿;情感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34-01

一、引言

幼儿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正值发育的高速时期,不但是指孩子的智力正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针对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因此,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幼师意识到民间文学对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求提高民间文学的利用率,使用民间文学提高幼儿情感教育的效率。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民间文学对幼儿情感教育的作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幼儿情感教育的发展。

二、情感教育本质的概述

从本质上说,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本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换言之,情感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顺利发展,使学生的情感变得丰满,引导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不难看出,幼儿时期正是人类成长与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幼儿的思维、意识、心灵和情感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更好的引导幼儿产生健全的情感,引导幼儿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三、民间文学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更丰富的情感

从某种程度而言,民间文学并没有传统文学所拥有的文学性,它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创造,是劳动人民的创造。因此,民间文学虽然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但它却包含了人民真实的情感。

因此,民间文学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更加丰富与真实的情感,能够让幼儿的情感更加丰满和健全。

以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为例,这些神话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代表,包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向往。这些神话故事大多寄托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例如,《精卫填海》很好地表现出了精卫鸟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又如,《夸父追日》赞美了坚持不懈,有目标,朝着目标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也表达了人类对这种精神的向往。

在丰富的民间文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收集大量的素材,让幼儿在阅读和聆听民间文学的过程中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更加饱满与丰富,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四、民间文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在幼儿情感教育的实践中,部分教师发现幼儿的情绪较低,对情感教育的参与度不够高,不愿意主动配合情感教育工作。这是由于幼儿心理和性格的特性决定的,幼儿更喜欢新奇的事物,其本身对于学习就没有较强的兴趣。

因此,在传统的幼儿情感教育中,教师难以得到幼儿的配合,难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幼儿情感教育难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民间文学不同,它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强。在此基础上,当今市场中已经有不少的少儿读物,其内容正是民间文学。这些图片精美的少儿读物能够进一步调动幼儿的兴趣,能够让幼儿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哪吒传奇》的少儿读物开展情感教育。《哪吒传奇》已经推出就受到众多少儿的青睐,不但在于其精美的图画,更在于其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但其本身仍然是对我国民间文学的进一步创造。

因此,教师能够利用《哪吒传奇》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愿意聆听教师的讲述,愿意主动翻阅这本少儿读物。在幼儿聆听或者阅读的过程中,幼儿就会对故事中包含的情感有深刻的认识,就会逐步丰满幼儿的情感和心灵,最终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可以看出,民间文学能够有效解决幼儿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难题,能够利用其自身的生动趣味性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情感教育能够更顺利的开展。

总的来说,推动幼儿情感教育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情感教育中充分利用民间文学,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要在实践中交流与交流,进一步完善幼儿情感教育,引导幼儿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晓玲.谈幼儿情感教育与培养[J].才智.2010.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