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鉴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激发兴趣
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我在讲课之前,把临摹的一幅高两米的油画《蒙娜丽莎》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挂在教室。虽然学生们以前也在很多印刷品中看过这两幅画,但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大而且如此美的画,许多同学走在画前认真观察,津津乐道,甚是惊奇,在学生们止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之际,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此时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与国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介绍油画与国画的技法。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内容。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从而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外出参观
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实地考察是很有必要的。如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这一章时,带同学们参观博物馆。馆内有许多学生从未见过的工艺品一一彩陶、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要求同学们留意这些工艺品的名称、出土时间和出产年代,分析工艺品榈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彩陶:半坡类型彩陶造型朴实厚重,彩绘纹样除几何图案外,以人面、鱼、自等形象最为人注目;庙底沟类型彩阳彩绘纹样以几何图案为主,变化更为多样,除少数兼用红彩外,多为黑彩,有时彩陶上有红白色陶衣,加强了色彩的对比效果;马家类型彩陶则满身装饰;半山型造型更加优美,最有特色的是长颈和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的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壶,形象丰满浑厚,稳重大方。在对比中分析彩陶的异同,另外还邀请博物馆管理人员给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古代工艺美术知识的讲座。管理人员把水倒进有舞蹈人物的彩陶盆里,舞蹈者的身姿便倒映在水中,巧妙地构成了一个池畔欢舞的场面。动一下盆内的水就发生晃动,倒映在水中的舞蹈者和身姿,产生一种婆婆起舞、婀娜多姿的艺术效果。同学们被祖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及人类如此灿烂的文化所吸引。增强了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起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审美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为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努力学习,扎实奋进。
3、举办展览
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画的分类及其装裱艺术形式,我举办了一次中国书画展览。展览的作品都是临本,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鸟,装裱形式有立轴、横披、镜肝、手卷、册页等,直观教学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轻松愉快,同时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
4、搜集整理
美术鉴赏的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四个类型包括: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一、感悟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比如:罗中立的《父亲》,饱含深情地流露出对陕北农民形象的刻画,利用感悟式鉴赏方法,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作品形象的表现,还能起到审美教育。
二、形式鉴赏
偏重于对作品形式及艺术语言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把握。主要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分析美术作品。
三、社会学鉴赏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四、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据这些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可以引导我们去寻找原因,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会的因素了。至于具体对比哪些内容,还需要依靠感觉的指引,所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高中的美术鉴赏教材中,基本上分两大部分:鉴赏的基础知识和美术作品鉴赏。在教学中,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鉴赏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美术作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体会,就美术鉴赏的比较式鉴赏法的实际应用做点浅显的探讨。
比较式鉴赏是在鉴赏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作品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比较性的分析、解释、评价等研究,以达到深入理解作品的目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然而,这个比较又包含很多方面。
首先,在选取作品上要有可比性。选择作比较的美术作品是要注意根据学生欣赏和理解的需要,选取与鉴赏对象具有可比性的作品,比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法国米勒的《拾穗》,同是人物画,同是表现妇女劳动的场景,但画面内容和效果却截然不同。必须引导学生从背景、题材等方面进行对比,才能真正理解、欣赏作品。
其次,比较的目的要明确。要明白比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欣赏活动,不能为了“比较”而去比较。
最后,比较性鉴赏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在运用过程中,往往会很片面,所以要正确引导。比如:文化背景的比较,每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完成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当时当地文化背景中的各类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表现种类的比较,同一题材的作品如果其表现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风格流派间的比较,在美术史的长廊中,各种各样的风格流派异彩纷呈、丰富多彩。不同的风格流派其造型形式和技巧各具特色。艺术家间的比较,艺术家由于各自生活体验、所受教育、时代背景等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艺术观念,反映在创作的作品上更是各有千秋。把不同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那是一件有益且有趣的事情。比如,同是画《圣母子》,15世纪法国正处于政治、宗教动乱和英国入侵时期,因而画面以严格多变的几何形和色彩的抽象化来体现自己的担忧和关注,画中的圣母目注基督,表情麻木略带忧郁;而16世纪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画的圣母却是美丽的平民妇女形象,在她身上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尚品质,引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画面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
一、我国美术鉴赏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部分中小学对于美术课程不够重视;部分大学又采用专业化的培训模式,导致一些学生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美术,欣赏水平不高。很多人用“像”或“不像”作为美术鉴赏标准,这无疑是一种十分肤浅的看法。无论是我国传统的国画,还是西方的印象派、抽象派,都不是以“逼真”作为创作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术逐渐重视,很多人开始收藏美术作品。但是,有些人收藏画作,并非出于对画作内涵的理解,而是因为画家的知名度很高。
二、美术鉴赏的审美性
美术鉴赏并不是单纯针对绘画而言,还包括雕塑、工艺美术以及中国的书法。美术鉴赏具有培养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想象力等审美功能。
1.美术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一些美术作品能够传承于世,除了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之外,和作者本人也有深刻的关系。在《红楼梦》中,鸳鸯曾经呛她的嫂子:“什么好话儿?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这里的歇后语说明这两位画家的知名度已经家喻户晓。他们的画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们擅长画这两种动物。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才能在历代皇帝中是出类拔萃的,他的瘦金体书法和画鹰的技能可谓冠绝当时。赵子昂就是书画家赵孟頫,他出身宋朝皇家宗室,但在人格上,赵孟頫却不如同期的郑思肖。郑思肖是南宋太学生,在南宋灭亡后,他就隐居了,将名字改为“思肖”——肖是赵(趙)的一部分,赵是宋朝皇帝的姓,他本来和赵孟頫是好友,因为赵孟頫出仕元朝,他就非常生气地与之绝交。郑思肖一生以画兰、菊闻名,他画的兰花无根无土,他以兰花自喻,国家灭亡了,也就没有根土了。而他的那首著名的《寒菊》题诗更是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徐悲鸿在时期创作的名画《田横五百士》,据说其中有个人物就是徐悲鸿自己的肖像,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用画来表达情操的还有清朝的郑燮,他的竹画至今为人称道,画中题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分明是以竹自况,表现了坚强的个性。国外的一些优秀作品通过人物表情也能传达人物的高尚情操。意大利画家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的《圣塞巴斯提安》,就是通过圣塞巴斯提安受刑时坚定的面部表情和乱箭穿身表达了他的不屈精神。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
2.美术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构图方面,画家通过有限的空间展现无限的世界,就是通过巧妙的构图实现的。中国画讲究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通过画面留白的部分给人以想象。水墨画中的“以白显黑“”知白守黑”“计白当黑”都是构图技巧。人物画通过画中人物表情表达意境。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通过画中人物庄严、恭敬的表情表达释迦出生时的不平凡;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通过对平常生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当时汴京城的繁华。《圣母与圣子》这样的题材西方很多不同时期的画家都画过,尽管画家的风格不同,但表现出来的母爱是相似的,总能令人感动,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母亲。
三、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且主动发展,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
一、认识美术教学的误区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些教师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自己铺设的标准轨道,这就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这种“标准答案”型的教学方法必须坚决抛弃,要充分发挥学生随欣赏而来的鲜活的思维,重视他们独到的见解,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变活、变得有意义。再就是多媒体的误导: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它是一种技术,评判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的标准只有一条,即教师如何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个不变的课件是并不适合不同班级同样使用的。如果教师忽视具体情况,整堂课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学活动也就成了为多媒体的存在而存在,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教师要针对误区,做到因材施材、因需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才是重要的。
二、根据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特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方法具体怎样选择实施,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灵活运用;还可依据课型,有时仅用一种方法即可,而有时要两种甚至多种并用。
要想将美术鉴赏课上得富有艺术性,就必须了解中学美术的特点和规律,严格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灵活机动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才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否则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堂教学需要创设情境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要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在创新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导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行为美、心灵美。教师是美的创造者,我们要用心去感悟、去表现,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它有如下环节组成:
1.探究释疑。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而纵深,最终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2.表现发挥。这一环节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地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我们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在玩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讲评拓展。这个环节是对整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要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自己提出鲜明的看法。可评出等级,并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同时给学生讲美育教育。如反转构成的图案可运用到广告、装潢设计、马路边的花墙等,都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内容。总之,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
关键词:美术学 美术鉴赏 教学
美术鉴赏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术欣赏,它比美术欣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通过对美术鉴赏系统专业的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专业的讲解更深层次的欣赏到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运用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在美术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发现不一样的美术鉴赏。[1]
一、中国传统美术的地位不可撼动
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为之探寻。从纯朴自然的原始社会到绚丽灿烂的盛唐文化,中国的文化每一步都充满着悠久的历史气息和丰富的艺术资源。
中国美术所表现的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朵美丽的花或一位漂亮的女子,它所表达的是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朵美丽的花寓意着一种吉祥如意的祝愿,一位漂亮的女子代表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幅破败的建筑物反应了那个年代的特殊背景。所以说,中国传统美术的功能是多样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以比较的心态看待美术学和美术鉴赏
怎么样比较美术学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呢?简单的意思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比较美术学和美术鉴赏教学的不同。关于美术学比较的三种方法分别是:源流考察法、形式比较法以及交叉印证法。如果这三种方法能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用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收获反响。'[2]
1.源流考究法
所谓源流考究法,就是教师在讲解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在遇到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时,需要把作品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例如非常著名的高更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画家在恶劣的环境中,以痛苦的热情和清晰的幻觉来描绘,因此画面看起来毫无急躁的迹象,反而洋溢着生气。没有模特儿,没有画技,没有一般所谓的绘画规则。画面色彩单纯而富神秘气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画家哲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2.形式比较法
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艺术种类、艺术形式与艺术技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果说源流考究法注重的是美术作品的历史价值,那么形式比较法注重的是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文化底蕴。总的来说,不管是形式比较法还是源流考究法,都是注重对美术作品的内在研究和考证。
3.相互考证法
相互考证法是一种对比分析的观察方法。教师在对作品进行论述评价时,要尽可能的扩展思维,广泛联系作品与宗教、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各人文科学的内在联系,并对它们进行交叉印证,促使单一的美术作品以一种立体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教学经验,另外还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创造“有滋有味”的美术课堂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和喜爱,你就要懂得去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读懂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你的教学课堂才会变得活跃有水平。现代的学生都喜欢高科技,我们就可以以他们这种对于高科技的好奇心理来为依据,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投影设备,展现给学生精彩多变的美术世界。教师在教授美术课的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例如讲到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教师在讲到他的著名画作《八骏马》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万马奔腾的盛大场面。教师也可以进行拓展式的教学,从《八骏马》就可以延伸到2011年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战马》,教师通过放映《战马》,更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美术课程的变化多端,以此增加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喜爱,也能由此唤起学生对于动物的保护意识。何乐而不为呢?[3]
“我说你讲”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与学生形成活跃的互动氛围。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一直干巴巴的讲,完全不理睬学生的反应。教师应采取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听取学生的建议,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圈。例如在讲到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就应该听听学生们对于这幅画的理解,认为它漂亮还是不漂亮?认为它漂亮到什么地方?不漂亮到什么地方?等等这些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但从学生的口中一定会得出别出心裁的答案。所以说,互动是了解的前提,互动也是进步的动力。
把故事加入到美术作品中,讲给学生听。以此来引起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兴趣和理解。比如讲到挪威著名画家蒙克的《呐喊》时,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蒙克作品的艺术形式之后,可以加入蒙克本人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呐喊》背后的故事。这样反而会更大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对于美术作品的强烈喜爱。例如蒙克的这幅作品《呐喊》,画面中一个面似骷髅的人,双手捂着耳朵,声嘶力竭的大声尖叫,好像一个人的梦魇,恐怖中充斥着疯狂。作品中人物蜡黄消瘦的脸颊被画面背景中无数围绕的线条所吞没。画中颜色和线条的运用无一不透露着作品最本真的意境―疯狂,空气中转换时空的运用所产生的强烈动感让人如此的感到不安。通过教师讲解,相信学生会对这幅作品产生更加本真的认识,也会让学生惊奇的发现美术不只是一幅作品,更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寄托和释放。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学与美术鉴赏都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和研究价值,将美术学完美的融入到美术鉴赏教学中,这对于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知识上的挑战和学习。这不仅能丰富学生日常课程设置的多元化,还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加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唐忠.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J].新课程论坛,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