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饭桌上的故事

饭桌上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饭桌上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饭桌上的故事

饭桌上的故事范文第1篇

看样子,去饭店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关键是今天谁来烧饭呢?奶奶陪爷爷去医院了,爸爸对烧饭简直是一窍不通。只好让老妈来烧了。

开饭了,我一看,有青菜炒蘑菇,清蒸带鱼,丝笋烧肉和韭菜炒鸡蛋。这些菜在我家不算特别丰富。烧这些菜爷爷只需要一会儿,可妈妈却烧了好久。

我一看青菜炒蘑菇,碧绿的青菜衬托着雪白的蘑菇,虽然菜的样子和爷爷炒的差不多,但尝了一口,味道却比爷爷烧的差多了,又尝了一口带鱼,味道和爷爷是没法比的。爷爷蒸的带鱼又鲜又嫩,而老妈蒸的带鱼有一股腥味——原来妈妈忘记放料酒了!

饭桌上的故事范文第2篇

昨天听一位朋友聊起她先生的一圈朋友,特别有感慨。他们都是研究经济的,各自在事业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按理说,聊一些股票、经济走向、赚钱什么的是小菜一碟。但他们聊的话题非常非常小,小到你意想不到。

其中一位自称是京城吃货。每次朋友来,他都能按你的口味找到一家可爱的私房菜餐厅,餐厅小而精致,不讲排场,却讲氛围,每个人都会吃到一道自己喜欢的特色菜。他脑子里有一本吃货地图,东单胡同里哪家的蒸鱼一绝,西单哪条巷的辣鸭吃完三天忘不了,后海哪家的私房小菜地道,还可以听小曲儿……于是,饭桌上经常听到他接这样的电话:你在北大附近?那好,你的右手边有一家淮扬菜馆,可以尝尝那道甜米汤和上海泡饭,错不了……西直门啊,出地铁往左拐,立交桥底下有家重庆火锅店,火锅的所有料都好,什么都不搁,涮熟清吃,配点店家米酒,非常过瘾……说实话,每次跟他同桌吃饭,顿时觉得活色生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生活真的很美好。你绝对难以想象坐在你面前的那个男人是对经济了如指掌,可以给你分析经济形势和走向的大师级人物。人家根本不聊这些,人家饭桌上就聊小东西,小得不能再小,每个跟他在一起的人都感到轻松。你能想象他找到一家小菜馆点一碗上海泡饭的场景:剩饭,小青菜剁碎,一碗滚热的清茶浇上去,心满意足。

还有一位男人,他聊他的足球鞋,他也是一位经济学教授。人家只聊一双鞋,哪里才能买到非常舒适的鞋,鞋帮鞋底角度怎么设计才最科学,非常实用有趣且小角度。

再有一位就聊淘旧货。他是潘家园的火眼金睛,对旧货的货色了如指掌。有一个盘子来自一没落贵族后代的餐桌上,那个人家三代前就家道中落了,到他们这一代,只是一介平民,住旧房,吃家常菜。他看到这个盘子时,知道是好货色,花了不多的钱收下,人家倒过意不去,还送了只漂亮的碗。如今盘子摆在他家里,给女儿装小零食,非常好用。故事里有情有事有细节不夸张,一顿饭吃得荡气回肠,细致入味,真是开心。

小众饭局,三两个人,聊小事。她先生有个朋友最大的乐趣就是,仨哥们儿,拎几瓶好酒,找个江南小镇,聊些小闲话,小住一晚。这种状态已持续了数年。这是他们最好的放松方式。今年的一个双休,他们一行三人去了苏州,找一静心地儿住下来,摆上酒杯,好酒好景好风好小菜,聊各色小事,慢慢喝。其中一位很喜欢做红烧肉,肥肉酥而不腻,瘦肉香而化渣。平日他工作忙,论文晋级参选,这样的背景下他还是愿意烧菜给太太吃,做红烧肉的过程漫长而需要关注和等待,他愿意付出这样的时间。他谈起他父亲。当年物资贫乏,曾经得到一大块牛肉,他父亲却用来烘焙牛肉干,还用剩饭菜做葱油饼;重庆街头还没有什么火锅时,他父亲就自己熬制,没有底料,从牛油到各种配料,全部自己一点点勾兑。他说父亲这样的男人成功极了。他觉得他是个魔术师,能变出家里所有的需要。一个男人,无论如何忙碌,还可以抽时间来寻思烹饪,因为他内心有一些柔软的部分。这个间接听来的饭桌上的小故事,我曾无数次对自己各路女友说,一定跟会做菜的男人做朋友。

饭桌上的故事范文第3篇

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事,一举手一投足,这些细节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翻开男人的名片夹,能大致知道他的活动范围;拧开女人的一支口红,会发现颜色之外的许多东西。有意无意的瞬息之间,我们身体的橱窗就向世人说话。我们沮丧而深埋头颅时,倘若芬芳的花束捧到我们面前,那绝非偶然;我们趾高气扬意气风发时,倘若嘲讽的讥笑飘向我们耳膜,那也绝非偶然――生活由细节组成,展示细节,显出众生百态;做好细节,方可赢取人生大节。

这篇文章,无论情节、结构,还是遣词造句,无不在细微处显功夫,在细节上做文章。作者正是在以身示人、以文垂范――做好细节,赢取大节。

一、故事,在细节中波澜起伏。酒店招工,在初选留下的30个人里选出20名,而且“这些人条件都差不多,没什么差别”――那就需要多方考查,细细挑选――“酒店下星期就要开业”。故事平常,可因这细节而扣人心弦。接下来,文章却似宕开一笔:不考试,主管“请大家吃顿饭”――这可真是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用心看,就能看出作者的细心暗示:“主管想了想,灵机一动,就宣布说”――细心者有悟:这顿饭有玄机。我们且细细读下去。“30人围坐在一起”,上菜、吃菜,不说菜味,不写席间“高谈”,而只绘大家夹菜、吃菜的取向、姿态。正在读者懵懂、疑窦生发之际,一句“正可谓百态众生,都被主管尽收眼底”让读者有恍悟之感――这是一场考试,一场复试。饭后“第二天,酒店把用人名单公布给大家”。结果已有,故事该讲完了,议论点题即可,然而作者匠心独运,再设一细小情节:一个不服的落选者非要问个“明白”不可,而且还要打破砂锅纹(问)到底。主管一语让问者羞赧汗颜,让每一个听者如醍醐灌顶,文章的主题也陡然耸立:“生活的细节,加起来不就是人生吗?我想一个在饭桌上只顾自己的人,在工作中是不会首先想到别人的。”文章戛然而止,然而读者的思绪却袅袅飘飞。

全文用细节设置悬念,又在细处引人释疑;于无疑处再掀波澜,于不动声色中陡出奇语,揭示主题。这种细致,这种精巧,怎不引人品味、咀嚼?

二、主题,在细节中层层显现。这篇文章的主题,似一颗明珠,被作者层层包裹,放在盒子最里层。作者层层铺垫,处处设伏,精心安放:一顿饭,一桌菜,重点介绍两道菜。第一道,红烧鲤鱼,“鱼很大,一条鱼铺满了整个盘子”,所以写众人夹鱼的部位、鱼块的大小;第二道菜,清炖黄鱼,“鱼很小,十几条才装满盘子”,于是写众人夹鱼的大小、吃肉的快慢。接下来的菜放在一起写,重点写吃相,吃态。吃饭过程写得平常又不寻常,为什么重点写这些,为什么上了两道鱼,且一大一小?后文里主管的一席话,与这三段描述照应得丝丝入扣――“那些在餐桌上吃鱼头鱼尾、吃小鱼、不挑挑拣拣、不掉饭粒、知道兼顾别人的人,我相信他们会成为酒店的好员工。”这精细的结构,精确的描述,不仅把主题很好地呈现给读者,而且让读者在作者这种用心做好细节的安排中更好地领悟主题的精髓。

三、人物,在细节中熠熠生辉。本文看似不重人物,人物描写并不多,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功夫也全在细节。“主管把这30人都招集来,一一谈话”,可见主管挑人之细致。“大家随便点,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每天都要在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不要客气”,随和中机巧已现。“正可谓百态众生,都被主管尽收眼底”,所有用人天机,选人机智尽在其中。“怎么没加试?昨天晚上,我请你们吃饭时,我对你们每个人都一一测试了……”这番诠释,让疑者哑然无言。“生活的细节,加起来不就是人生吗……”一个胸中有丘壑,高瞻远瞩的智者形象跃然纸上。又加上那个落选者的反衬,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作者雕琢细节,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节。

每个人的心灵都存在一扇橱窗,不知不觉就泄露了什么。

(作者地址:河南原阳县实验初中)

附原文

细节考验

林 夕

有一家新建的酒店在报纸上打出招聘广告,因为待遇优厚,报名者踊跃。初试、面试后,数百名报名者只剩下30名。可是酒店只要20名员工,而酒店下星期要开业,酒店主管需要尽快选出20人,培训一星期后上岗。主管把这30人都召集来,一一谈话。凭良心说,这些人条件都差不多,没什么差别,多出的10名不知道应该去掉谁。

主管想了想,灵机一动,就宣布说:“为了庆祝开业,今天我代表酒店请大家吃顿饭。”

30人围坐在一起,第一道菜上来了,是红烧鲤鱼。鱼很大,一条鱼铺满了整个盘子。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拘谨,不好意思吃,主管就带头拿起筷子,在鱼背上夹起一块肉,说:“大家随便点,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每天都要在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不要客气。”

主管一发话,气氛就活跃起来,大家拿起筷子,开始吃鱼。有人夹鱼背,有人夹鱼头,有人夹鱼尾。有的人一次夹一大块,有的人啊轻轻一点。一条鱼正面很快就吃完了。

第二道菜很快就上来了,是清炖黄鱼。鱼很小,十几条才装满盘子。有的上来就夹条大的吃,吃得很快,鱼肉没吃尽就连鱼带刺吐出来。有的人只夹小的,吃得慢而细,把鱼肉吃尽再吐出鱼刺。

接下来的菜有炒菜、凉拌菜、三鲜汤。大家各取所好,有的规规矩矩,只吃自己眼前的菜;有的毫不客气,伸长手夹别人面前的菜;有的兼顾全局,桌上的菜每样都吃一点;有的挑挑拣拣,只夹自己喜欢的菜吃。有的吃饭静悄悄的,有的喝汤“滋滋滋”;有的把碗里的饭吃得一粒不剩,有的把饭粒掉在饭桌上。正可谓百态众生,都被主管尽收眼底。

第二天,酒店把用人名单公布给大家。有一位落选者很不服,就质问主管:“大家条件差不多,你又没有加试,凭什么选人?”

“怎么没加试?昨天晚上我请你们大家吃饭时,我对你们每一个人都一一测试了。我选人的原则很简单:那些在餐桌上吃鱼头鱼尾、吃小鱼、不挑挑拣拣、不掉饭粒、知道兼顾别人的人,我相信他们会成为酒店的好员工。”

饭桌上的故事范文第4篇

到东北走走看看十几天,印象深的是东北新三宝:金链大哥、光膀汉子、长腿妹子。越是县镇这类小地方,人物越有一种地方性的野性,粗犷的像是从街巷的砖瓦缝隙中长出来,而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些大城市,则已经越来越受到北上广这些超级城市风气的影响,更洋气、收敛。在饭桌上见识了东北人互相调侃的劲头,在二人转场子里也让演员互相糟践的趣话搞笑了,有点感慨:东北人都是段子手!

东北人爱唠嗑,里面有些常见的套路可以称之为“段子模式”或“吹牛模式”。大概可以分好几种,一种是攀高枝的,就是认识某大哥某名人而且很熟很哥们,等等;一种是自夸的,常常是说自己喝酒啊做事啊等等的壮举;一种是讲故事的,讲经历的或者听来的各种怪异、巨大的事物或人物。这些故事大多是在吃饭喝酒之间娓娓道来,说得好的动情动色,能博得一桌的关注和叫好,讲述着也有一种半代入感,言语如在故事现场坐立起行,表情手势舞动象征。

我好奇东北人为何如此热衷讲段子?有人说是因为冬季漫长,秋收后长期无事,就群集在屋子里,吃吃喝喝和讲故事,这或许有几分道理。我猜这种习气也和近现代闯关东的人口流动和组合有关系,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等地移民不断涌向东北谋生,都是各地来的陌生人,彼此逐渐熟悉、交往的饭局、闲谈中,难免有各种自夸、各种传奇性的情节和说法。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张扬兼有的说话模式,有一种虚拟的权威或者威风在,虽然仅仅出自于口头,无法证之于正史。

最近二三十年,要说东北对内地文化影响大的,除了显性的诸如赵本山的二人转,隐性的如气功热、段子文化都可略说一二。其实,二人转和段子文化也有明显的关联,气功热当年的轰轰烈烈也和各种“大师”说段子的表演能力直接相关,后来更是出现了东北段子和北京段子合流的趋势。本来,北京的段子文化来自相声,或者截取生活的小侧面,或者把某些社会现象总结成几个关键词、句子,主要是旁观、点评的姿态,与东北段子那种半代入半吹牛的模式有别。后来却交融发展,汇聚成更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段子文化,各地也有不同的“地方性变体”。

饭桌上的故事范文第5篇

烂俗的港台片里,常听到一句台词,年长的阿婆边做饭菜,边给年轻姑娘传授人生经验:“要抓住男人的心,最重要是抓住他的胃。”这一句话,说得语重心长又充满禅机,犹如中国古代男人要背的孔孟之道一样,只言片语背后,隐藏着一个漫长的故事:驯化和斗争。

道理很简单,两个有着完全不同人生轨迹的人结婚了,凑在一起搭伙过日子,生活习惯各异,尤其是饮食口味。可能男的喜欢甜,女的偏好咸,男的爱红烧,女的喜清蒸,男的无肉不欢,女的见肉生腻……无论家中谁来掌勺,口味不统一,争吵肯定不断,更遑论“抓住”谁的胃了。

男人光着膀子在厨房里大汗淋漓两个小时,操持了一桌子佳肴,边在围裙上擦着双手,边对着女人笑。女人轻抿一口,眉头紧蹙:“怎么又放花椒了?”或者女人忍着痛经又是刮鳞又是剁肉准备好了周末晚餐,想和男人一起大快朵颐,男人举箸入嘴:“怎么又放那么多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轻描淡写一句话,让干活儿的人之前一两个小时的艰辛化为乌有,满心欢喜登时化为满腔怨怼。

人们常以党派来区分持不同口味者,比如“甜豆腐脑党”和“咸豆腐脑党”,“肉粽党”和“蜜粽党”等。如此说来,两人结婚,便是不同党派人士的结合――若在专制社会里,一人说了算,另一人附庸,日子倒也安稳。但在民主制度中,两党缠斗,不相上下,便免不了餐桌上的一场恶战。

当然,餐桌上的斗争,其实是夫妻斗争的一部分,最终谁更强势,谁就将取得家中的主导权,包括饭菜口味。比如我父母,经过几十年的打打闹闹,终于确定了母亲在家中的绝对统治权力,平时只能是她做什么,父亲吃什么。有时候,到节令,比如端午节,父亲便和母亲商量,买糯米包点粽子如何?母亲随口回他:“我不会做。”父亲只好作罢。

父亲是一个对吃颇有讲究的人,家里光菜谱就买过好几本,一方面自己学,偶尔也会暗示母亲可以看一看。但母亲几乎不理,我行我素。父亲没办法,偶尔兴致来时,只好自己下厨炒几个菜。只是后来,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抱恙,需长期服药,对饮食多有禁忌,好多东西都不能吃了,终于放弃了饭桌上最后的抗争。

我不比父亲,从小到大,都是在母亲喂养下长大,饮食偏北方风格,单调粗暴,对食物几无挑剔,味蕾迟钝,舌面粗糙,如演义小说里的莽汉,以吃饱为第一要务。大学期间,我曾创下醋熘白菜一吃吃半年,下半年又把西红柿炒鸡蛋吃了个够的纪录。偶尔改善生活,最爱饺子,咸淡不论,皆是佳肴。大概妻子也是见我如此好养,才答应和我搭伙吃饭。她厨艺远胜于我,清蒸我喜,红烧我爱,即便偶尔失手,出现焦煳,我吃起来都甘之如饴。所以我俩的饭桌上,战争未开,结局已定。

我这情况,实属侥幸。更为年青的一代,多是独生子女,想来舌尖上的冲突,更是厉害。好在,大不了还可以下馆子,里面的厨师早就练就了“众口难调调众口”的高超本领,也能暂时止住战火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