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桃花心木阅读

桃花心木阅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桃花心木阅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桃花心木阅读

桃花心木阅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写训练;“五说”方法

一、桃红李白,比较练说

辨字组词、选词填空、相关句段对比分析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语文训练项目,其间也蕴含着可供挖掘的听说训练素材。如,“震”与“振”的辨字组词。实际运用中,这两个字很容易搞混淆,于是我先让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组词,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这样说道: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字形很相似,因为它们的部件是相同的。但这两个字有很大区别,震是雨字头,我查了资料,一般与天气有关的字才有雨字头,如,雪、霜、雾、雹等。但中国的古人一直以为,地震一直是与天象有关的,地震发生的日期和时间,可能与天文因素有关,所以,震是雨字头,是地震而不是地振,还可以组成震源、震中、震耳欲聋等词语。振是提手旁,说明与手有关,可以组成振臂、振荡等词语。

又如,通过“清、洁、流等”与“冷、冻、凛、等”的比较,学生得出前者与“水”有关,后者与“寒冷”有关的结论。其实,每一组字、每一组词,学生都可以说出一段条理清晰、形式有别的话。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思维及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照虎画猫,模仿学说

比喻与排比,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修辞,学生虽然会判断,但写一个句子却很难,就更别说写一段话了。因此,同事们都说修辞课不好上,但笔者认为只要把说话训练作为切入点就不难了。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用“母爱”写一组排比句,并且组成排比句的每一个句子必须是比喻句。学生欷[不已,表情相当痛苦。我先播放了三段视频:春风吹过,花开艳丽;阳光照耀,绿草如茵;烈日高照,伞下嬉戏。要求学生观察后,说出每段视频的内容,然后用“母爱像……母爱像……母爱像……”说话,最后书面表达,由情境渲染,视觉冲击,过渡到独立思考,立字成文。结果,学生写出来的句子,除了“母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伞”外,还有“像清泉,像火炉,像棉袄”等。既达到了说写与修辞教学的目的,又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

由于仿说、仿写的方法来自阅读,内容来自生活,因而学生敢说、能说、会说,迅速地提高了听说能力。通过这样的模仿说话训练,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语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

三、抛砖引玉,设问诱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扣人心弦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桃花心木》时,当学生明白了种树人巧妙地把培养人和种树联系在一起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如果我是一颗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 。(2)如果我是一颗在成长中饱受痛苦的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 。(3)如果我是一颗历经风雨,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 。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畅所欲言,说得合情合理,也达到了对文本充分理解的目的。最后大家都能说出:育人如育树,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考验,克服依赖性,才能生存发展,成为强者。

四、触类旁通,类比引说

在现在的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这些短小、有趣、优美的儿歌和童诗深受孩子们喜爱。它们构段形式往往相似,语言不受限制,只要大胆发挥想象,脱口而出便是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类比说话。如,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爸爸的鼾声》后,孩子们说出了这样的句子:春,是一个小娃娃,她在天地间乱爬;爬上了桃树,桃花红了;爬上了李树,李花白了;爬上了山坡,山坡绿了;爬进了校园,同学们笑了。真是一触即发,大家争先恐后,一吐为快。什么“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剪下的一片指甲”……奇思妙想与儿童天性结合。给学生一个平台,一定会还你一份惊喜。

五、由此及彼,推理假说

在高段语文说话教学中,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推想故事结局,如,莫泊桑的《项链》,让学生假说这个故事是什么结局,再揭开谜底,起到了欲擒故纵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欲望。在网络游戏泛滥及声像制品普及的今天,这个欲望确实来之不易。

假说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做到书面表达条理清楚,还能达到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相结合的目的。

以上文字是笔者对听说训练的一点感悟,希望能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桃花心木阅读范文第2篇

那么,语文教学又该怎样进行德育渗透呢?多年来我不断探索,不断体会,不断总结……

从学科体系来讲,语文德育因素虽多,却是散乱不系统的,只能就教材的德育因素向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教育。从教学方式上讲,语文是依赖教材提供的特定的情、景、事、物、人,以炽热的感情,生动的形象来实现陶冶学生情操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实现语文德育必须是渗透而不是灌输。我们要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恰当的表达形式和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感染,就像春雨润物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小学阶段,语文包括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德育渗透也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阶段。现就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强化育人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感染,思想上的熏陶。

小学阶段的课文育人素材十分丰富,有进取精神、高尚情操、顽强意志、远大理想、朴素作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这些有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因素的课文,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地、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灵活机动地采用教学方法。关于教材中德育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

如讲《桃花心木》这一课,应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在阅读中,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然后围绕这些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在探究中使学生逐步体会其中的道理,受到启示,获得人生感悟: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了我们要向桃花心木那样,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再如讲《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首先向学生介绍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使学生对当时的情况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讨论,加深领会的革命精神。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了我们要学习的高贵品质,同时心中也对产生了无比的敬仰、钦佩、感激之情。

总之,只要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就会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自己的感受也会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的情感教育,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进入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是值得教育者认真探索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是一致的。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必须引导他们多接触日益发展的社会。为了使学生敢于敞开心扉,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教师首先指导他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事物,并在这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做到先学做人后写文章。

写作指导时,要特别注意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事物所见所闻引起的所思所感,再进一步凝聚深化,形成一种思想,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是生活实践向认识发展的深化,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桃花心木阅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解教材;充满活力;语文素养

语文具有工具性,但语文这个工具在用来交流思想感情时是负载文化知识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它工具的本质特点,这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在培养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最明显的特征是增加了文化含量,相对重视人文性,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其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注重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整体感受能力。再次扩大阅读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求终身发展。同此看来,语文课是教师创新的舞台,如何结合课标用活教材,我认为应做到心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教学于活动中

语文学习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赋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以《燕子》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感受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寒假刚过,学生没有很多的生活积累,用什么方法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把春天的萌芽带到课堂上呢?于是我就从一首歌来导入,“有一首赞美燕子的歌,会唱吗?”这是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歌了。当歌声唱起的时候,那种大自然的春天立刻荡漾在同学们的脸上了,再以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录像是等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和文本密切联系起来,同学们由此联系到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课堂春天由此形成。学习进入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二、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活用教材

对于教材,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主阵地作用,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独创和见解,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好地因材施教。例如《桃花心木》这篇课文借物喻人,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传统的理解是要让学生懂得一种做人的道理,要长成大树就要耐得住风沙的考验,百折不挠。我在反复读了这一课后,想:不能完全按照这个引导学生,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学生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感悟,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怎么能深刻地理解呢?于是我打算这样上这一课:学生初读课文,自己通过质疑、朗读,搞清种树人的种树哲理,并思考以下问题:没有规律地浇水是为了什么,是偷懒吗?从种树人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懂了的时候,我提出文章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评价一下种树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互相交流。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抓住时机引导他们读课文,再辩再论。在辩论中逐渐统一认识,那就是:人要有美好的愿望,要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中努力适应环境,从逆境中汲取养分,使自己在磨练中长大成人。《桃花心木》理解透了,再学习类似课文也会容易多了。

三、补充教材,扩大阅读量

叶老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就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广泛收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读。给学生作设立了《拓展本》抄好词佳句、优秀篇目。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积累的语言文字也越来越多,这对培养学生理解、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大有帮助。

四、尊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桃花心木阅读范文第4篇

教育是求实创新、跨越争先的基础工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描绘教育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访牡丹江市教育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关强

为实现林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伊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兆君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摘要

全省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摘要)

新闻纵横

小小的冰场 大大的梦想——记七台河市新建小学校长李苏华

边疆教育的“领头雁”——记绥滨县忠仁镇中心校校长张尧运

汗水化甘霖 爱心织彩霞——记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晓霞

因为爱——记七台河市第一小学教师丹

幽兰飞香远 浓情润心田——记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新富小学教师王立丽

阳光下的微笑——记鹤岗市南山小学音乐教师刘亚茹

教育无小事——记青冈县人民小学教师蔺英兰

24年,爱润无声——记双鸭山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宋其兰

用爱心与智慧耕耘——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局直小学教师李燕

不急开药方

我们教语文,我们在教什么?

刍议阅读教学中的“多”与“少”

“重叠问题”教学纪实与反思

作业也是一道风景

真正的成长,始于真正的反思

教育部“七彩语文杯”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赛程介绍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纪实与评析

痴恋 历练 锤炼——参加“七彩语文杯”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感悟

躬行修省自觉浅 重剑无锋斯有真——南京参赛话修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整理复习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如何定位三角形稳定性”教学的网络研讨——黑龙江省小学数学第二届网络教研合作体说课大赛网络研讨片段撷取

系列活动 深入研究 有效推进——鹤岗市小学语文学科“典型课例”课题研究活动

开放课堂 激活思维——北师大版“简单分数比大小”教学中的亮点与反思

《锡林郭勒草原》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四法

激活数学课的前3分钟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植根于学生心灵的生命与感情教育

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有效策略

转化“差班”的几点措施

高质量的教育与名优教师团队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

凝心聚力 任个性张扬——哈尔滨市经纬小学语文团队成长侧记

执著、快乐、幸福——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数学团队成长侧记

情动辞发 文以入情——《一夜的工作》教学纪实与评析

轻轻松松地教 快快乐乐地学——《美丽的丹顶鹤》教学纪实与评析

创设开放的课堂 闪现思维的灵动——《桃花心木》教学纪实与评析

《生命 生命》教学纪实与评析

品语言 悟情感 促体验——《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教学纪实与评析

训练扎实 有机延伸——《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纪实与评析

让生命绽放光彩——《军神》教学纪实与评析

设疑激思 逐层深入 促进学生“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广角——解决问题”教学纪实与评析

动中感知 乐中体验——“找规律”教学纪实与评析

活动中思考 操作中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教学纪实与评析

把握算法优化的时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纪实与评析

运用多种感官 促进学生数学化学习——“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评析

激发自主学习 融入生活实际——《I Like Spring》教学纪实与评析

巧设情境 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In the Bathroom》教学纪实与评析

桃花心木阅读范文第5篇

体验学习竞引起如此重视。它和语文学习关系到底有多密切?

“体验”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体验状态是一种多水平要素的整合。有感觉水平、认知水平和意志水平。”“内心体验具有加工、深比扩展和升华的功能”。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可见,体验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和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吻合的。体验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落实三维目标,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呢?

课文特点不同,体验学习的方法也应不同,有时以一法为主,有时多法综合应用。

整体感受法。就是整体阅读,在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认知、探究其中事物或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多元知识和整体性感受体验的过程。这种方法适合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的课文,如《荔枝》《燕子》等课文。

角色体验法。就是深入课文的某一角色,进行角色感受、角色体验,进而理解课文。它适合角色意识很强的课文,如《倔强的小》《丰碑》等。对反面角色,一般不要引导学生体验。如,《狼和小羊》,不要引导学生从狼的角度体验狼的凶狠,而应从小羊的角度去体验狼的凶狠和小羊的弱小无助。

模拟体验法。就是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让学生在再现情景中体验。它适合像《捞铁牛》《田忌赛马》这类课文。如,《捞铁牛》一文,就可以引导学生模拟捞铁牛的实验,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怀丙的智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联想体验法。就是在阅读中想开去,回忆相关知识、过去有关事物或某段生活经历.触发对课文所描写的事物或生活经历的感悟,从而使认识深化、情感升化、经验提升。课文描写的情境距离学生比较远,或要说明的道理不大容易体会,可以用联想体验法来加深理解。如《挑山工》《桃花心木》蕴涵的哲理不容易体会,可以借助生活经验体验、理解。

想象体验法。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表象或经验,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意境展开再造想象,还可以就课文的描述进行创造想象,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课文描写生动、意象丰富的课文可以在想象中体验。如《月光曲》,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的大海,从而体验贝多芬的不平静的内心。

移情体验法。就是学生在情绪、情感及理智上位移到他人(包括拟人化的事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分析问题,移情性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在态度、情感上引起一致的反应的过程。哲理性课文,情景交融的散文,可以用移情体验来理解课文。如《跳水》,对站在桅杆顶端横木上摇摇摆摆的儿子,船长为什么威胁开枪、命令跳水?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儿子怎么想?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船长或孩子,想象他们当时会是怎么想的,从而体会到船长处理紧急事件的的智慧。

高峰体验法。就是少年儿童获得的体验达到全身心醉神往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称此为高峰体验。学生会对和自己经历相近的课文、能激起强烈共鸣的课文和自己向往已久的事物产生高峰体验。如,有的学生对父母之爱体会最深,或渴望父母之爱已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类课文会引发他们的高峰体验;又如,有的同学特别喜欢风景名胜,对景物描写逼真、意境悠远的课文,如《桂林山水》《五彩池》一类课文产生高峰体验;又如,……高峰体验不可能每个同学每节课都有,但可以通过老师的努力,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

相关期刊更多

五台山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医学美学美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百花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