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的送别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维的送别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维的送别诗范文第1篇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意思: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来源:文章屋网 )

王维的送别诗范文第2篇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著称的,他的山水田园诗则是这类诗作的代表。除了山水田园诗之外,王维也写了许多出色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相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不可忽视的。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省)人。王维从小就十分聪慧,开元九年即二十一岁时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就因故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因为宰相张九龄的推荐,被任命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同年秋王维也被任命为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直到两年后,才又被召回襄阳主持考试工作,从此王维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的边塞诗大都创作于开元二十五到开元二十七年这段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的时间里。王维现存的诗歌有三百七十多首,其中涉及边塞的有四十多首,约占其总量的十分之一,可见王维的边塞诗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不少的。

一、王维的边塞诗多着眼于写人,很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把人物的精神展现出来。

1、善于使用典故,来表达诗歌的主题。

如《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是王维前期的边塞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将军射猎时的情景。前四句主要写了将军射猎的整个过程,把将军射猎时的灵巧敏捷和昂扬的斗志写得十分传神。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四句中作者就用了“细柳营”和“射雕处”两个典故:细柳营是汉代的名将周亚夫驻兵的地方,这里用丝柳营来暗示将军具有名将的风采;射雕处“《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此射雕手也。’”这里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现将军的身手十分的矫捷,武艺十分的高强。

2、善于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画面来表现整个生活场景。

如《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这首诗中,王维截取了军旅生活中递送军书的片段。诗的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写信使为了传达敌情,一路快马加鞭的情景。接下来的两句叙述了军书的内容“匈奴围酒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紧张的气氛。最后两句说明了快马送书的原因:关山飞雪,使烽烟无法燃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天气的恶劣。全诗只描写了军旅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片段,就把整个军旅生活的紧张、艰苦表现得十分的突出。

3、善于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如《伊周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这首诗通过描写思念远征的丈夫,从侧面表现征人生活的艰苦。开始写秋夜里一个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情景。后两句用倒叙手法回忆十多年前丈夫出征时的一幕,虽然一再嘱咐丈夫要常写信回家,但现在结果却是音讯全无。面对这种情况,女子心中充满了悲伤,从侧面反映了征人的艰苦、以及危险。

4、善用对比、反衬来展现主题。

如《陇头吟》:

长城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陇头吟》约作于开元八年左右。本诗“空际振奇”,选取陇关这样一个边防要塞作为背景,以一位想从戎立功的侠少与一位久历戎行而功名蹭蹬的老将对照,展现主题,而以老将听侠少吹笛这一情节,将少年的壮怀与老将的悲哀巧妙地绾合,从历史的深度上写出一代代志士不断重蹈壮志难酬的覆辙,立意精警而意味深长。沈德潜评这首诗“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功自命也。然老将百战不侯,苏武只邀薄赏,边功岂易立哉!”[2]

5、善用烘托手法来反映主题。

如《燕支行》:

汉家天将才且雄,不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寒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清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须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全诗以“汉家天将”的出征为描写对象,通过“万乘亲推”、“千官出饯”的盛大场面,用以突出“天将”的非凡气概,并对其率部深入“燕支”前线、剑断“天骄臂”而大获全胜的英雄事迹,进行了热情讴歌。

二、王维边塞诗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他的很多送别边塞诗,诗的作地并不在边塞。

王维集中的这类边塞诗甚多,其代表作有《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送张判官赴河西》、《送陆员外》、《赠裴将军》、《送元二使安西》等。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豁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转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仅就第五、六两句的写景而言,可知这首诗的作年乃是在王维凉州行之后的。这是因为,其所写之景,皆为王维当年所亲历亲见。而作者之所以写此诗并“高歌一送君”者,关键就在于其友人张判官的再次“报国敢邀勋”(据“单车曾出塞”之“曾”,知张判官此前曾出塞一次),因而才有其“慷慨倚长剑”之激赏。

正是因为这类边塞诗的作地不在边塞,所以作者于所送之人,大都是对其边塞之行的举措予以鼓励和赞赏,并积极支持其到边塞去建功立业。王维在这一类边塞诗中对朋友因临别而所赠之言,其体现与反映的,乃是他自己早年抱负的一个缩影。由于种种原因,诗人自知许身报国已是无望,因此只得寄希望与他人,特别是那些赴边出塞的友人,此即成为了王维送别边塞诗的内核之所在。所以,在王维的这类边塞诗中,既洋溢这诗人的爱国热情,又闪烁着一种时代的光辉,其思想性也自然籍此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语言雄浑刚健、慷慨悲壮。

如《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的送别诗范文第3篇

就古诗文而言,教参的课程安排是一首古诗一节课,但是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来说,这太过单薄,学习两首又太过紧凑。在这样的情形下,课堂拓展延伸无疑是最合适的方法。

一、同一诗人作品的纵向拓展

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写出的诗歌的意境、思想各有不同,但前后的诗歌作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人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片段:

师: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是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仍然是那么的强烈。许多年后的一天,家乡的一位朋友来到长安,王维心中有千万句话想问这位朋友,但话到嘴边却只问了一句:我窗前的那株梅花开花了没有?这就是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王维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杂诗》的前后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心情是一样的,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加深了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理解、感悟,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结合。

二、同题材作品的横向拓展

面对同一自然景观、同样的边疆战事,诗人们有不同的感慨。面对离别,诗人也各有情怀。围绕同一题材而抒写的诗作,在诗的海洋中比比皆是,倘若能适当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片断:

师:你知道苏轼和西湖都有哪些不解之缘吗?

生1:苏轼在杭州做知州,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

师:不光是苏轼和西湖有缘分,我们的诗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写下了《钱塘湖春行》。

师:为了纪念白居易,我们把白沙堤称作白堤。请大家背一背这一类的古诗。(生背有关西湖的古诗)

学生在品读交流中豁然开朗:同样是西湖,却承载着诗人不同的心境和情怀。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同主题作品的集约拓展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片段:

师:《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以酒相送的送别诗。(出示《赠汪伦》)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送别诗?

生1:以歌相送。

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2:以目相送。

师:(出示《别董大》)这首诗又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3:以话相送。

师:仔细读读这四首诗,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

生4:都是以情相送。

师:对,诗由情生。这些送别诗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对亲人,对故土,对朋友的真情。

这个环节巧妙地运用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法,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诗,而且领悟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法,以诗带诗,举一反三。

《乡村四月》教学片段:

师:“绿遍山原白满川”这是一个怎样的绿色世界啊!许多诗人也写过这种绿,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师:在蒙蒙细雨中,除了子规的叫声,你还听见了哪些声音?(青蛙的鸣叫、白鹅的歌唱、虫鸣的声音……)

师:是啊,这些声音,诗人们也听到了。(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教师运用了“一句带多句”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用古诗中的“绿”、古诗中的声音的同主题进行集约式拓展,让学生领略古诗中同主题诗句的魅力,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诗文的意思,另一方面使学生的阅读有一种广阔感和纵深感。

王维的送别诗范文第4篇

1、劝君更尽一杯酒下一句诗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2、出自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3、《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王维的送别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盛唐, 送别诗,悲剧意识之悲,情感特质, 文人心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94-02

诗到唐展到达顶峰,而盛唐诗则是顶峰的顶峰,是中国诗歌的典范。开元天宝年间的诗坛上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一大批光照千古的大诗人同时出现。他们的诗歌"骨力遒劲、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构成了盛唐气象中最璀璨的星空,而送别诗正是这星空中耀眼的一隅。

唐人重视离别,由于各种原因,逢别必送,赠之以诗,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甚至会出现"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的送别场面。可知唐人并不是不懂离别之情,只是在盛唐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诗人虽然也感到离别之苦,但却能不为苦所累;虽然也有离别之愁,却并不为愁所溺。当然,这并不绝对。张法曾说过:"对我们来说,在肯定有别必悲的前提下应着重区别两种悲:正常之悲和悲剧意识之悲。正常之悲的离别,一般部包含着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一)可伤,毕竟是别。 (二)不伤,因为离别不是走下坡路,甚至是奔向一个好的前程。这样,虽从人的情感讲并不愿别,但从理性上讲,应别,这种离别之泪,属正常之悲情美的作品。而本文将集中讨论后一种盛唐送别诗送别诗--体现"悲剧意识之悲"的盛唐送别诗。

所谓"正常之悲" 的作品,也就是"以不伤的一面压倒或托住可伤的一面"的作品,这方面是主流。但"如果别里包含着不应该别的话,那么别情就是可伤加可伤,就是悲剧意识之悲了。"[5][P.47]此类作品在盛唐时代也是有的。先说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卷160)

《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就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应试不第,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又要分离,这里的依依惜别之情自不必说。由于体验到了"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这一冷酷的现实,自知功名无望,才不得不下决心回襄阳隐居。"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只应"二字,耐人寻味,表明了在作者看来归隐是自己唯一的退路,也就是说,赴试应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在这场误会当中,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因知此次分别定是前途渺茫,心中也自然充满了愤怼和失望。

次说李白《灞陵亭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卷176)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历史上曾有一条灞水,因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水、灞上、灞陵、灞陵亭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首句提到"灞陵亭",则与一则典故,与历史上一个最令人伤感同情的悲剧人物李广将军联系在一起,《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被贬为庶人,……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灞陵亭,灞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可见,一个人即使曾居功至伟,也会因为失去权位,而遭人欺侮。所以,"灞陵亭"这三个字,难免在暗示送别双方仕途失意的处境。"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路岐:岐路,岔道。向秦人问路,却偏偏要提起"王粲"。诗人刻意强调朋友南行之途,乃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我们认为,盛唐送别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送别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士人的心态,从此意义上讲,它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我们看,这两句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多少前往过长安的人,好象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可见,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糖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中华民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农垦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