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知识视窗
(共7题;共47分)
1.
(3分)拼音我最棒。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摇篮
翅膀
透明
2.
(6分)辨字组词。
矗________
凹________
循________
淼________
凸________
遁________
3.
(8分)组词语。
瑕________
泰________
暇________
秦________
堵________
虚________
赌________
虑________
4.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珍惜—________ 糟蹋—________ 常常—________ 沉稳—________
5.
(15分)按要求写句子。
(1)李老师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改病句)
(2)父母对我的用心良苦,我不能忘记。(改为反问句)
(3)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6.
(6分)把恰当的词语填进横线上。
张开________
挣脱________
________地走过来
________的日子
________的滋味
________的路线
7.
(5分)查字典,填空
(1)“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
(2)“会”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________画。“会”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合拢。②城市。③理解、领悟。④多数人的集合。⑤彼此见面。
“开会”的“会”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会意”的“会”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二、积累乐园
(共1题;共5分)
8.
(5分)《小英雄雨来》一文中,理解“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的意思。
三、阅读在线
(共2题;共24分)
9.
(15分)阅读下面的诗,并回答问题。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头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选一选。
小小的________
A.海峡
窄窄的________
B.邮票
矮矮的________
C.船票
浅浅的________
D.坟墓
(2)这首诗把乡愁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
(5)最能表达这首诗情感的句子是(
)
A
.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
.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
.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10.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1)用划线的词语“成了”造句。
(2)“我”想把______挂在彩虹桥上。(
)
A
.
秋千
B
.
花裙子
(3)课文将花裙子比作________,这样能够突出花裙子的________。
四、习作天地
(共1题;共5分)
11.
(5分)注意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接着往下写。(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
(1)桃花被风吹落
,
吹落的桃花飘过小桥
,
________,________……
(2)星星,闪耀在蓝天;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视窗
(共7题;共47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6-1、
7-1、
7-2、
二、积累乐园
(共1题;共5分)
8-1、
三、阅读在线
(共2题;共24分)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四、习作天地
(共1题;共5分)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不能称道的教学艺术就是把话说尽,让读者一览无余。文本在阅读活动中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去通过阅读发展自己的思想。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一遍遍地认真阅读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关键词】空白艺术;阅读教学;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68-02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解得十分具体,分析得十分透彻,把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塞得满满的,是十分不明智的。近年来,教育界逐渐关注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空白艺术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
1.1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语言”的空白: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不能称道的教学艺术就是把话说尽,让读者一览无余。文本在阅读活动中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去通过阅读发展自己的思想。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一遍遍地认真阅读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因此在阅读课文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甚至是标点等方面去发现“空白”。有效地利用文章的空白展开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文本时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分析得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兴趣,把学生引入思考的境地。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品质,体会作者感情。例如在《孔乙己》学习中,从“多乎哉?不多也”,我们仿佛看到了迂腐可笑的孔乙己。 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样的文本语言之“白”,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到文本语言的简练、含蓄和精妙。
1.2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答案”的空白:在语文常规教学中,有些教师信奉答案的惟一性,唯标准答案是举,这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其实,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地方的答案并不是惟一的。雪化了是水,也是春天。在这个“标准答案”以外,更多地留些 “空白”,让学生去仔细领悟、探究,学生收获会更多。
比如《曹刿论战》中,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庄公当“肉食者”之首,鄙,还是不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可以认可。可以说他鄙,也可以说他不鄙。讨论中,甚至还有学生引申到现代社会管理者大胆识才用才的重要性。开放的答案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
1.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留有空白:课堂教学,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自己的讲授上,捆在作业练习上,而要尊重其个性的自由发展。如果课堂上留有空白,学生便可以在空白时间里朗读、演讲、讨论、阅读、解疑……这样,学生在空白时间里无形地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放任自流。
笔者于教学中在一次课堂最后五分钟的文学欣赏中,一位学生谈席慕蓉的诗,误把《乡愁》算了进去。当时并未指正,而是让诗歌小组的同学发言评价。同学们发现了这个错误,不但很快弄清了《乡愁》的作者,而且对余光中和台湾诗人又进行了讨论。后五分钟的文学欣赏不是老师的欣赏,而是学生的欣赏,教师虽“无为”,但学生却“无不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2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的措施
2.1 不断进行思考,从“虚无”处读出“有”:笔者认为正因为作品留有空白,这样才更容易激发读者去认真探究作品的空白,从而可以更好地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中来。这种由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构成的文本结构就会对学生来说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这一点来看,阅读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可能去替代学生。
能够被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在写作上很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些初中课文内涵丰富,语言凝练,这其中也有不少作者匠心独运,有意为读者留下值得寻味的艺术空白。对这些内容,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引导,从“虚无”之中读出“有”来。比如说,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有时就会留有很多艺术空白,它能够激发读者透过看似寻常的叙述,渗透着不同寻常的信息。小说《孔乙己》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字数不多,但他给人的思索空间极为深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内涵丰富的语言,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去进行猜想,体会这些语言的真正含义,不断丰富作品的“空白”,更好地考虑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2.2 不断拓展阅读,读出“情节”的深意:好的文章内蕴丰富,如果多读几遍,更多的看法就会不断地生成。对此,作为语文教师而言,应认真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理解空白。如果老师将文章内空白向学生一次说明白,学生都懂了,那么再详尽阅读的激情反而没有了。
还是那本书,还是那个文章,由于阅读的方法、遍数、环境以及读者的心情、和世界观发生变化,都可能引起对文章理解的变化,因而对文本的空白的理解就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关于某一个作品的理解仍然需要要进行更多次的深入阅读,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不断进行碰撞,互相激发。阅读经典作品,不能一次性阅读,要多读,将语言的精炼和思想的精华与自己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语言,这样运用起来才能随手拈来,得心应手。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进行精选,让学生进行更多次的阅读,达到熟能生巧。
2.3 不断揣摩语言,读出“语言”的深意: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时文章的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含蓄之美,就会有意留下“空白”。一部如果有了含蓄之美的空白语言,在理解意义上就会有更多的遐想空间。在阅读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揣摩,搞清楚语言所蕴含的原始意义,这样,方可以说得上真正的读书,真正的学习。
《藤野先生》首句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莫泊桑《项链》首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两个“也”字,都埋伏下一种未定性,从而使文章更具耐人寻味的意蕴。鲁迅的文章中,有很多语义单位之间连接上的“空白”,这些“空缺”引人遐想,让读者通过思考去完善,这样就使作品更具内涵,经过多次阅读才能读懂作品的真味。
我认为阅读课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一、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其次是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答案可谓层出不穷,热衷自由,追求刺激,赏夜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和认同,也得到了提高。
二、关注学生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三、关注学生语言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探究。语言探究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
1.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2.确定区域,勾画圈点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要养成勾画圈点、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3.注意摘取原文
面向新世纪,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尤其显得重要。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对初中阅读教学的改革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阅读教学应以发展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树立大阅读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品德修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阅读教学在育人方面是有特殊功能与意义的,文学作品中积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贯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生的。(北大钱理群教授语) 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大意义。然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让人担忧。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认为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两个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初中阅读教学,应当具备独立的地位。然而当前的初中阅读教学在传统观念和传统做法的深深影响下,还只是写作教学的附庸。其次,以应试为目的,凡是同中考有关的文章就进行没完没了的分析,且不少教师缺少自己的思想,漠视阅读主体,不问学生的兴趣如何,只是将教学参考书上的权威分析、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情感得不到表现,优美的文学作品则被公式化的字、词、句、章的分析所掩盖。
(二)操作上的误区。
由于对初中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实际操作――课堂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索
那么,在知识经济向我们逼进的时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怎样的改革,才能摆脱目前教学中的一些困境,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呢?
(一)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思想是关键,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目前,在我国农村很多初级中学的阅读教学中,的确有应试教育倾向存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具体表现在“偏”:偏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忽视能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审美情趣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偏重讲授法,忽视发现法和学生主动精神;偏重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差生。它崇尚“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应试教育为求升学的急功近利,便不惜打快拳,走捷径,于是画重点、抄答案、满堂灌、死背书等淡化悟性训练的教法便盛行不衰。
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首先,充分尊重阅读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课本着手进行迁移,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生去实践以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发展智能。例如:我在教《冰心诗三首》时,先让学生反复感情朗读,领悟各首诗蕴含的人生哲理,然后让学生谈自己学后的体会,课外我让学生从三首诗中选择一首配乐朗诵,或根据其中一首的意思创作一幅画,并将这首诗写在这幅画上,再在班级交流。其次,依据主体性,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
(二)树立大阅读教学观。
人们一讲到阅读教学,总是把它同讲读教学等同起来。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讲读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把阅读教学的天地日渐缩小的趋势。搞讲读教学,把它局限在课本内;新大纲颁布后,又进一步把课本教学局限在基本篇目内,在基本篇目中,又与升学考试联系起来,不考就不讲(即使讲,也以教师的灌输为主)。如此下去,学生的能力又怎能提高呢?阅读教学的范围还有多宽?针对这些,可采取以下对策:
1、我们首先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依据大语文观的要求,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思想,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生活。教学内容方面,可选取定量的中学生感兴趣的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时文及和课文所选作品有联系的名家名篇,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或其他一些散文时,可选《小石潭记》以作延伸阅读资料,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可指导学生看琼瑶的《乡愁》,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量,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广泛猎取信息,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借助范文,毫无保留地交给学生开启阅读大门的“金钥匙”,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能,以此为例,举一反三,而学生努力将老师授予的方法,自觉地运用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以求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做到多读书,更要让他们做到会读书。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甚至猎奇,这是十分有害的。应当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教会他们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速读和听读等方法。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之后,就要帮他们进行阅读内容的选择,怎样进行阅读选择呢?
(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来看看删了哪些地方,改了哪些地方。删,为什么?改,道理在哪里?在这个基础上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是喜欢原文呢,还是更喜欢课文?
师:来分享一下我们的阅读,刚才这三位同学讨论得很热烈,请你们讲讲看。
生:我们发现,讲义上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书上是没有的。为什么会删去?理由在哪儿?
师:你们刚刚讨论得很热烈,有结果了吗?
生:到现有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师:你的同伴要说话。
生:我觉得删去的“杏花、春雨、江南”,与原文接下来那一段“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应该要连在一起讲吧?
师:不要紧,前天晚上你们有没有看安东尼奥尼拍的《中国》。
生:看的。
师:老师为什么让你们看那个,你们明白吗?
生:让我们了解文章写作时中国发生的事情。
师:对,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背景,这是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也就是要回到写作的那个时代。当然我今天还要教给你们一个方法,就是要回到原文。下面我们就先把删掉的两段一起读一读,好不好?(生齐读)
师:前天晚上看了《中国》,现在又读了这两段,有什么想法?你说。
生:好像看到那时候一个外国的记者,来到中国,到中国的巷子里,乡村里,拍了一些中国人……
师:你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你看到的片子给你留下的当时中国的印象是怎样的。
生:很落后。
师:除了“落后”这个词,有没有其他的词语?
生:我觉得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比较贫穷的,而且人民的生活都不好,对国外的一些事情都不是非常了解,感到非常惊奇。
师:破败、落后、贫穷,对不对?
生:嗯!
师:那在删掉的文字当中,有没有这个意境?
生:有……
师:在哪里?说不出?那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我们再读,把这两段再读一下。(生齐读。)
师:有没有发现,我觉得你们读的时候好像是意识到了。好,你想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一直到“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感受到。
师:是不是这样?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生齐:是。
师:是的,那么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表述?
生:“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凌: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一段呢?
生:这一段是……感觉……
师:说不出来没事,你可以坐下来再想想,其他同学说,是不是这一段啊?不是?哪个说不是的,你来说是哪一句?
生:我认为是“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师:你认为是这一句?我有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到是这句?
生:因为这个片子里讲到“黑白片”,“黑白片”在我眼中是很单调的、很闷的印象,而整个中国那个时候是很闷的。
师:你们赞成不赞成?黑白片是不是那种很灰、很闷的,跟安东尼奥尼拍的《中国》的片子的风格、格调、意境是一样的?我在两次阅读的时候,都注意了这个“黑白片”,这“黑白片”,课文的后面还有。你坐下,很好!
刚才这位同学的表述跟课文删掉的表述是差不多的。安东尼奥尼干吗了?就是拍那部纪录片,对不对呀?在删掉的一段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找到了没有?是哪里的报纸的头条标题呀?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还是香港的谣言里?”香港的是谣言吗?“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黑键白键是什么?钢琴。还是在这个音乐家的钢琴曲里?“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看到这些语句了吧?
……
师:我们在这之前有没有接触过余光中的作品?
生齐:有。
师:哪个作品?
学生:《乡愁》。
师:那我想问的是,读了这篇文章,跟《乡愁》所表达的情感,是不是一致的?(是的。)噢,你们就是认为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那么,我要问个问题,在原文里他为什么要反复地强调:“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为什么反反复复写这些呢?可以商量一下。或者说,他看到了安东尼奥尼的片子里,和香港片子里的中国,跟他心目当中的中国是不是一致的?(不是一致的。)那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两个背景,我之所以要给你们看安东尼奥尼的《中国》片子的原因。课文里写的哪一年?
生齐:1974年。
师:1974年。知道1974年台湾蒋经国先生在搞什么吗?不知道,台湾蒋经国先生在搞“十大工程”,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城镇化建设,这个十大工程,六项是交通,三项是重工业,一项是化工、煤油,一项是文化。文章里面还有一段,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过。谈到“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那个句子,划过的同学举举手呢?没有,我们读文章还要注意:前后要勾连,后面写了一个时间,前面又有个时间,那么74年往前推10年是什么时候?
生齐:64年。
师:知道1964年台湾在搞什么吧?(不知道。)台湾在搞“文化复兴”。不了解这样的背景,我们就很难读懂这篇文章。现在我们用5分钟再看一看这篇文章,是不是仅仅写《乡愁》?可以讨论一下,相互之间形成讨论的习惯。
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下,这篇文章跟其他的文章相比,它有一个最大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生齐:修辞。
师:不错,大量的修辞手法,光“用典”和“引用”就有三十多处,这就是作者语言的特点。这特点反映了文章的一种意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们的讨论主要看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学生自由阅读,讨论。)
生:我认为不仅仅是对乡愁,还有是对当时传统文化的一种怀念。
师: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怀念,为什么怀念这种文化呢?
生:因为那时候的台湾和大陆都在摧残传统文化。
师:一种破坏,一种摧残,对不对呀?很好。我的解读跟你们两个的解读差不多,本文固然有“乡愁”的味道,但是这里还有作者对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对传统文化遭受摧残的一种担忧。那么,谈到这样的问题,我就要问了,既然是担忧,他为什么不用“愁雨”,而用“冷雨”?为什么不用“愁”,而用“冷”?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生:这里的“冷”字,表达了两种意思。一种是雨的凄凉,还有一种是情的凄凉。
师:什么?
生:感情的凄凉。
师:很好,怎么可以看出情的凄凉呢?能用文中的话再来表达一下吗?我们可以猜读,但猜读最终还要用课文来印证,这也是阅读的一种方法。
生: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师:类似的句子还有没有了?
生:第十一小节的“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这两句话就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向往,他感觉到了孤单……
师:寻找哪个文化?
生:只有在诗经里寻找,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寻找。
师:OK!很好,我们就这样渐入佳境。
生: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师:很好,我想问你,潮润润的思想,是什么样的思想?
生:比较凄凉,还有比较悲愤吧。
师:除了“悲”,还出现了“愤”来着。这潮润润的思想,就好比我们这边的湿冷和北方的干冷不一样。北方虽然零下几十度,但进了房子有暖气,出来也没有我们这边那种刺骨的、痛心的凉的感觉。所以东北人到我们这边来都不适应。作者的思想就如这种湿冷、潮冷的感觉。凄凉,但没有“悲愤”啊,“愤”在哪里?
生:在第三自然段:“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对现代文明的不满,以及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
师:这里读出了摧残吗?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下。(生齐读)
师:读书的时候还要注意句子当中的关键字和关键词语,在这一段句子当中,词语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其他同学注意到什么?
生:“植物的腥气”、“蠢蠢而蠕”。
师:什么东西蠢蠢而蠕?
生:记忆。
师:对什么的记忆?
生:中国的传统文化。
……
师:好了,再继续,还有哪里被删掉的?
生:原文的第十四小节课文整个给删了。
师:整个段落,该不该删呢?你感觉是删掉好还是不删好?
生:我觉得是删掉好。
师:删掉好?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不删好。
师:你觉得不删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没有。
师:我们的判断不能凭感觉,可以在课文中寻找依据,我暗示一下,这里和上面有一段是呼应的。
生:第十五段的第一句话写道: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然后第十四段基本上写的就是雨伞为约会张开。
师:噢,这个写的就是那种美好的约会,跟谁的约会?大家读一下,上面一段:“少年、中年、老年”有没有注意到?跟女友散步是哪个年龄段?
生齐:少年。
师:“少年的时候”他怎么写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对不对?另外我再问一个不该问的问题,你们内心喜不喜欢女孩子呀?
男生:喜欢。
师: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对不对?少年时候,天真无瑕,充满了情趣。但是我们的教材呢,就不让我们有这么美好的情感,你说这人道吗?
这美好的情景跟美好的文化的不断远离,本来是可以形成鲜明的对照的,更能表达作者内心的凄冷,可我们的教材偏偏把它删掉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和大家讲――我们阅读文本要回到原文的一个用意所在。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尽可能地找到原文,对照起来读,因为我们的教材,是按照主题来编的,有可能原文不是这个主题,编者拼命地把它往这个主题上面套。老师常跟我们讲“走进文本”,结果你走进的那个文本,不是作者走的那个文本,你走得进去吗?要走进去就要怎么样?
生齐:阅读原文。
师:对,也就是说我们无论读书也好,做人也好。有一个字很重要,什么字?
生齐:真。
师:要求真,不是说在嘴上,做事也好,读书也好,做学问也好,要求真。当然,我今天还跟大家分享了一点:阅读,除了还原,还应该有圈点、勾划,圈点、勾划什么?
生齐:一些重要的字、词,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