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时政新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年来在新闻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观众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听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观众敬而远之。然而,时政报道是通过报道政务及重大活动来表述、传达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精神,传达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其内容关系全局,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对于媒体来说,在时政报道上下工夫,挖掘出亮点,挖掘出民生信息,才能使读者认识到时政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记者在时政报道中要挖掘出民生信息,要用平视眼光报道时政新闻,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要通俗化,让读者喜闻乐见。
首先,要看好“门道”,彰显特色。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移植到报纸民生新闻上,是否可以这么说,属于“热闹”类的、缺乏思想内涵的新闻比比皆是,而有见地的、有思想性的新闻少而又少。在这一点上就有文章可做。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信息独家占有越来越困难。谁有了独特的视角、引人入胜的视点和创新的思维,谁就能够在新闻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谁就能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从共享资源中找出独家视角,写出有影响力的报道,才能显示出媒体的地位和记者的本领。因此记者得下大力气,下苦工夫,去实践、去追求“看门道”新闻。
记者要从民生新闻即曝光新闻的思维怪圈中跳出来,从一个更大的社会观照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生活中的新闻现象,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保证舆论监督顺利进行,在既为党和政府分忧、又为群众解难上找到最佳结合点。报纸民生新闻要从“俗”的现状走出来,真正体现党、政府与群众间的桥梁,以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
民生新闻不同于市井新闻,主要体现在它不以提供娱乐、消遣、迎合猎奇心理为目的,而是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立足点,让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成为报道的主角,表现出强烈的亲民色彩。因此,要从民生的角度、百姓的视角对某些市井新闻乃至社会新闻进行加工。一样的事件,用不一样的观点去观照理解,就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民生新闻还要把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纳入报道范畴。让权威与民生牵手,使国家大事与“柴米油盐”挂钩,尤其是本土报纸需要把报道的视野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身上。
其次,选好主题,做深报道。时政新闻常常陷入形式化、缺乏实际内容,模式化,机械而无实质内容,这样的新闻做久了,做多了,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在一些领导或部门的潜意识中,不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取舍,有关部门就可能打电话问责,为什么漏了几点,哪些没有说,哪些说得不对。把新闻报道等同于工作布置或机械传声筒,于是新闻就成了面面俱到的文件、讲话的翻版,受众自然不会喜欢。民生问题乃国家大事,通过报纸媒体报道,传出民众的心声、企盼和希望,可使决策层了解百姓的困难,制定出更多惠民政策。作为报纸民生新闻,反映民生、民心、民声、民意,是我们的首选,但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记录民生生活的符号。有些民生新闻栏目走入了误区,内容上堆砌琐事、鸡零狗碎,人们看过后,没有留下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报道选题确定后,如何去表现选题,表现什么内容,即如何确定和把握报道的主题,是报纸民生新闻记者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主题对报纸民生新闻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在读者眼里,报纸民生新闻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大都与“俗”有关,报道的内容“平”、“偏”、“奇”,有时也不能体现创意和新意。因此,它的主题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去观察体会,思考问题,收集资料,组织报道。
新闻本身就应该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内容,需要记者从中发掘与发现主题、意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很多记者往往是摘文件、抄讲话,满足于不遗漏基本内容,一二三四依次罗列。看似面面俱到,其实是找不出重点,似乎是要让受众自己去选择,去提炼,把有价值的内容埋没于一大堆作用不大的材料中。如果做个试验,很多这样的报道,一旦把程序性内容抽去,剩下的内容就寥寥无几。在实际工作中,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并把事件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加以分析解剖,对其价值加以提炼。只有立意高,报道才能脱俗出彩。
第三,平民视角,突出“本土”当今社会,信息渠道很多,要想准确引导舆论,在多元化的社会舆论中形成主流舆论,就必须讲究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居高临下只能适得其反,板着面孔也会无人理睬,即使是态度平和,如果只是站在领导者的角度表述,人们不一定买账。所以,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必须从市民关注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释疑,群众才会欢迎。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新闻不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揭示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本质,更要挖掘民生新闻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以及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干预社会生活,引导社会舆论。例如报道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大接访、下访工作,要立足“事要解决”,发挥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民生新闻要真正做到“与生活同源与百姓同心”,就要贴近百姓生活,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关注民生问题,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看待百姓,更多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这就意味着记者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心态,站在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上,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放下架子,走进百姓生活,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体现出民生视野、民生态度和民生情怀。同时注重受众的参与和双向交流,注意探究新闻背后的新闻,提升新闻的品位,既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又找到与百姓需求契合的点。
关键词 时政新闻 城市台“大新闻”平民视角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在各个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观众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个电视集团的竞争却是越发激烈。在中央和省级频道的夹击中,城市台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凭借地方新闻节目的地缘性和贴近感,城市台创造了央视、省级卫视所没有的、专属于城市台的独有资源与发展空间。
在所有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一直都是“重头戏”,其承载大量的政策和信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因此,时政新闻是城市电视台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时政新闻这一个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城市台抢得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厦门广电集团《厦视新闻》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
《厦视新闻》是厦门电视台建台以后自办的第一个新闻栏目。在以往的操作中,《厦视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厦视新闻》的收视率与其他新闻栏目相比,始终未见优势。2008年3月31日,栏目进行改版,时长从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并且对其标识、色系、标题条、字幕等全部重新设计,同时在报道领域、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均进行了调整。2009年在新闻栏目群的收视数据呈整体下滑趋势,《厦视新闻》却逆势大幅上扬。2009年的市场份额为8.63%。改版收效成绩不俗,笔者认为,《厦视新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拓宽报道领域,树立“大新闻”意识
一直以来,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容易出现领域固定、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报道、会议报道、成就报道、典型人物报道、重大节日报道。枯燥、乏味的报道不免使观众收视兴趣淡然。
《厦视新闻》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时政新闻关注点除了领导动态和会议报道,还可以是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发展各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冲撞与突破、经济、文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问题以及市民生活的新动态等等,特别是要抓住当地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为观众提供更有效更具可看性的新闻,并集中时间、力量、篇幅报道,形成声势,使之成为舆论热点和新闻亮点。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厦视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社会热泌话题等等。2008年,厦门确定援建四川彭州四镇之后。新闻中心主动联系厦门前方指挥部和彭州电视台,组织精干队伍前往彭州采访,推出系列报道“挺起彭州”,这组报道延续至今,反响不俗。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厦视新闻》推出“东进新曲”大型组合报道,反映厦门环东海域开发的新成就。新闻、深度报道、评论、言论多种体裁并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两大背景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振信心的力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流媒体的地位得以彰显。
二、调整报道角度,体现时政新闻的权威价值
观众之所以对时政新闻提不起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报道的切人点没有选择好,这让本来关乎民众的新闻看起来只是政府在自说自话。只要调整报道角度,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寻不少新闻点,也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1、新闻报道中突出“贴近性”,实现平民化视角
时政报道在操作中需要认真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收视心理,在党委、政府要传达的内容和观众感兴趣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来处理。大体说来,时政报道切人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由热点问题与本地的关注点切人;由新闻背后的故事切入;由事件引发的反思切入;由社会健全发展的关系切入……切人的角度很多,关键是要从民众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在具体操作上,着力调整电视新闻的报道视角,重点选择“党委政府重视,民众关心”的事进行报道。比如,市政部门经常会举行各种新闻通气会,介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或者工作重点,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民众比较关注的兴趣点: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新建道路等等,一个工作简报因此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比如,在厦门人民面对交通难、就医难、就学难的时候,《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厦门模式再解读”,介绍厦门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破解“就医难”方面的做法。分别以厦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一老一小”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蔚然成形;社区医院“变身”,民众心态“转型”等为题目制成系列报道,通过这一系列报道给市民全方位地介绍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方便市民得到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救助。这一变化使新闻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以与人为善的姿态,建设性的思路出现在观众面前。
2. 挖掘观众深层需求,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价值
除了在选择新闻时要严格按照新闻价值来进行选择以外,时政新闻不能停留在仅仅满足观众需求的层次。很多重要问题,在它的初发阶段很难引起观众本身的主意。观众没有显示出强烈的需求,没有在社会上形成热点、难点、焦点,这些问题就形成了观众的隐性需求。所以,要保持时政新闻类栏目在电视新闻中的主导地位,就要高瞻远瞩,深入报道,发掘难点热点,担当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民众普遍对经济类新闻提升了关注度,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将镜头对准我市上上下下应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促发展的生动实践,并在《厦视新闻》栏目中开辟“坚定信心促发展”专栏,从政策解读、行业逆势成长透析、以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投资片区建设情况等多角度人手,为广大市民和企业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和厦门建设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厦视新闻》通过“98贸洽会”、教师节、中秋节、爱牙日、无车日等等节日为由头,制造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新闻,通过爱牙日、无车日等纪念目的新闻来关心平时容易被忽视的话题,有益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生命的关爱。
三、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时政新闻的活力
当前,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固定、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这不但直接损害了时政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而且在观众当中也引发了或轻或重的逆反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档节目的收视率。因此,不妨把时政新闻做“软”一点,在报道方式上尽量地人性化、趣味化、形象化,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
1、缩短新闻篇幅,将几条会议精炼出最主要的内容,缉合成一组,以“要闻快报”的形式集中播发。如此处理,既避免节目出现拖沓的现象,节目的信息量也得以增加。
2、采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丰满新闻内容。如对某些有特点的、重要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对某些消息里面容纳不了的内容、不便容纳的信息,除了正常消息报道以外,就应该运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予以锦上添花,从而形成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立体的整体宣传效果。2008年中,厦门市委首次赴台湾参访,除了完成在台湾的报道之外,节目还主动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同行联系,请他们采访当地台商、专家、市民,收集他们对厦门市委参访活动的评价,并在节目中及时播出。这组报道极大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新闻的辐射强度。
党报的优势何在?时政新闻是党报最大的优势。
如今,由于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认识不足,思想不够解放,多年一贯制,处于应付状态,主动出击少等原因,致使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僵化、内容狭窄,从而在公众甚至报业同仁中产生一些误区。
误区一:时政新闻读者少
党报时政新闻的读者确实不多,但不能因此就断言公众不喜欢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联播和电台新闻联播的内容大都是时政新闻,很受观众和听众的欢迎。笔者常见,许多人边吃晚饭边看新闻 ;也常见,许多人为了看电视新闻联播而推迟吃饭时间。这足以说明公众关心时政新闻。
报纸的时政新闻之所以读者少,一个原因是,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晚于电视、电台的新闻节目,读者看到报纸时已经知道了这些时政新闻,当然不再感兴趣。
另外一个原因是,报纸的时政新闻与电视、电台的时政新闻内容一样,没有更多的信息量,反而没有电视直观。
读者所需,就是我们报人努力的方向。党报要发挥出时政新闻的优势,就必须深入挖掘,要把同一条时政新闻写得比电视和电台有更多的信息量。
有一次,林廷生副省长会见一位院士,笔者前去报道。整个会见过程像绝大多数副省级领导同志的会见活动一样 :亲切友好地介绍了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等社会资源。但是就在正式会见结束、双方步入宴会厅时,双方交头接耳说道:将于当晚公布的新院士名单中,又有好几个人是山东的。笔者立即将这条信息告知夜班领导,得到支持,迅速搜集了这几个新院士的有关情况,配合新华社公布的新院士名单一起发了,效果很好。
按照现行的做法,正省级领导的会见活动稿发一版,字数六、七百;副省级领导的会见活动稿发二版,字数300左右。其实,根据笔者多次采访会见活动的情况看,省委书记、省长的会见,内容大都很丰富,但也有例行公事的,在报道上不应固定字数,应当按照信息量的多少,可长可短,这样做也没有攀比的 ;副省级领导的会见活动,大都信息量少,写成300字左右也常常是记者们自己在找些套话来硬凑,完全可以在二版上方突出发成一个标题加一句话的简明新闻。这样做,既突出又节省版面,领导同志也不会有意见,因为领导同志关心的是突出地发了他的活动,至于他讲的内容倒并不关心,甚至他也知道报道出来的内容中有很多都不是他说的。
时政新闻报道必须讲政治。讲平衡是讲政治的一种具体体现。时政新闻的主角大都是领导同志,对于同一级别的领导同志参加的活动,必须在报道数量和版面安排上讲平衡,这是宣传纪律,必须遵守。
那么,同是副省级领导同志参加的活动,如果有的信息量大,有的信息量小,如何处理?
这似乎是个难题,其实也不难。如果报社经过请示后作出规定 :副省级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见活动都在一版或二版发简明新闻。那么,从会见活动中挖掘出的其他信息可以单发成新闻稿件。如此,便既保持了平衡,又不至于因为字数所限挤掉了新闻。
误区二 :时政新闻只是会议会见和讲话
无论是在党报还是电视、电台的新闻中,时政新闻的绝大多数都是会议、会见、领导活动和讲话。时间久了,许多人包括新闻同仁也误认为,时政新闻就只有这些。其实不然。时政新闻的内容很宽泛,可以挖掘的领域很广,还应包括政策规章、法律法规、人动,等等。
仅就会议而言,在常规的会议报道之外,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报道,例如,会议的背景、讲话中的所指,大都为读者所关注,都可以挖掘开采。
在报道形式上,除了直接的报道,还可以采取间接的报道,例如,根据会议精神或会上领导讲话精神写成社论、评论或者权威人士吹风等等。
过去,党报对法律法规的报道,大都只是遵照规定在法规通过后全文刊登。其实,很多法律法规都是社会的热点,为广大读者所密切关注。今年,笔者得到总编室的支持,在报道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法规时,进行了深入挖掘,从制定该法规的背景、审议修改过程、法规内容解读到出台后对公众的影响等,跟踪报道全过程,赢得了大量读者,也受到读者好评。当然,由于版面限制和笔者自身水平所限,还有很多该挖而未挖、该报而未报的。
误区三:高层人动只能发简历
人动,尤其是高层人动,历来是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当然也应当是党报报道的内容。但是,按照几十年来形成的惯例,地市委书记、市长、厅长的变动由于级别不够,省级党报是不发简历的,只有副省级以上的领导变动才发简历,并且,副省长只发100多字,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以至于有人动时,街头巷尾传播着道听途说的错误消息,社会效果很不好。
既然读者有需要,党报作出权威的报道还可以堵塞小道消息,避免以讹传讹,党报为何不多做报道呢?原因是几十年来的惯例。
其实,组织部的同志讲,他们也希望多介绍一下新领导,但是怕报社不愿意比往年多给版面。本可能是两相情愿、皆大欢喜的好事,由于缺乏沟通,党报的权威性和热点新闻就这样年复一年的漏掉了。
前段时间,《南方日报》率先打破惯例,对新任的中央几位部长大篇幅地做了介绍,一时间,洛阳纸贵,读者争相传阅。至今也没有听说该报受到批评。
据笔者多年来随同领导同志活动发现,很多报道上的惯例,其实都是党报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自己给自己做的套子。如果党报要求突破,请示一下领导同志,基本都会获得批准的。
一、秸秆作物的特性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秸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中,纤维素含量最大,占细胞干质量的30%~5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较易被生物降解,而木质素成分较难分解并阻碍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木质化纤维素材料的消化率一般与秸秆中木质素的百分含量成反比。秸秆中的纤维素有着复杂的超分子结构,葡萄糖分子链内和链间通过氧链缔合成原纤维。原纤维内部分子密度大的地方为结晶区,而相对松散的为无定形区。且纤维素的结晶程度影响着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解速率,结晶度越大,越难被降解。由于秸秆中粗蛋白含量约4.5%,直接作牲畜饲料是不够的,因此,秸秆常要与一些高蛋白物质如豆粕或棉籽饼等一起喂养。即使对反刍动物来说,秸秆的适口性也很差。因此,如果秸秆用作动物的唯一营养源,就必须补充蛋白质、磷和钙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以添加尿素、豆饼、糖蜜和矿物质的形式来提高秸秆营养成分含量,并已经进行了各种成功的尝试。
二、秸秆饲料化处理方法
据统计,在国内用于牲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中有近16%的秸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用于饲喂,为此农作物秸秆饲用处理的研究有极强的开发潜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青贮技术
秸秆青贮是把新鲜的秸秆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的营养、调节季节粗料余缺的目的。青贮既能保持青饲料的营养价值,又能改善适口性,且易被消化吸收,并可调节青饲料的均衡供给[41。在我国,主要的青贮材料是玉米、高粱和黍类作物的秸秆。以玉米秸秆为例,全株青贮玉米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适口性好。据实验,使用青贮玉米饲喂的奶牛比常规饲喂的奶牛日产鲜奶量提高8%~lO%t~。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将青绿玉米秸秆切成长度为13cm的碎块,放人事先准备好的窖中,每装20cm~25cm的厚度,人工踏实1次,不留空隙,依次进行,直至装满(高出窖面0.5~1.0m),然后严密封窖(在原料上覆盖塑料薄膜,在其上压30cm~40cm厚的土层,封顶,但不允许有漏气现象)。一般6~7周即可开窖利用。
第二,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饲料氨化是指用液氨、尿素、碳铵作氨源,处理玉米、稻草、麦草之类的农作物秸秆等低值粗饲料,使秸秆木质素彻底变性。氨化后的秸秆质地松软,气味糊香。氨化改变了秸秆的组织结构,提高了其营养成分,使之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所消化,从而提高粗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改善其适口性,使其成为牛羊等反刍家畜的良好粗饲料。但要注意,氨化饲料在饲喂前应充分摊晾,使氨气挥发,以免对畜体产生毒害。
第三,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
秸秆微贮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并放入容器中或地面进行发酵,经过一定的过程,将秸秆转化为湿润膨胀、柔软酸香、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饲料基本无季节性限制,不易发霉腐败,能长期保存,而且其对粗纤维的降解率较青贮料高,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其制作方法及步骤与青贮料基本相同,但需要在装填的过程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且菌液的配制是微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配制好菌液后,将切短的秸秆铺在窖底,每隔25~30em均匀喷洒菌液1次。封口时,在最上面1层撒食盐粉,然后覆膜圈。
第四,制粒技术
秸秆制粒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机械加工揉搓粉碎后与精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制粒而成。并结合牛羊等草食家畜的营养特点及生产水平的实际要求,在充分利用秸秆的前提下,添加30%~60%的混合精料。这种方法容易将纤维素、微量元素、非蛋白氮和添加剂等成分强化进颗粒饲料中,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营养平衡,而且成本较低。
三、其他加工利用技术
主要包括秸秆气化、秸秆制炭、秸秆制酒精、麦秸种草菇技术等。还有人将玉米秸秆制成“菌糠”饲料,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秸秆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理化特性不同,可通过机械的方法将秸秆的叶、皮与瓤各部分进行分离,单独利用。分离出来的叶、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来直接饲喂家畜;秸秆皮部分营养价值较低,但木质纤维素含量高,可用于造纸、板材等工业。这样,从饲用角度看,无需进行氨化处理就能得到相当于优质牧草的秸秆饲料;而对于工业用途,秸秆皮部分又优于整株秸秆。
摘 要: 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多年已形成定式。新形势下,时政新闻报道的改进提上日程,回归生活常态、感染观众、批评报道应该是方向。本文也将从时政新闻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时政新闻的多元转化、时政新闻的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对于时政新闻报道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新形势;时政新闻;新闻报道;分析
一、时政新闻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1、时政新闻的特点
(1)政策性。当每一次国家发生一定政策变化或是发生一些影响比较大或者是一些具有突发性事件的时候,时政新闻就会充分发挥其本身固有的作用,将这些变化以及变动以报道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真实的呈现给读者,以求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正是时政新闻的真实、及时报道,才可以更好更快的将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社会,并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有些时候,一些人会对时政新闻产生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时政新闻所存在的重大价值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宣传政策方面,但是这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时政新闻的本质所在,通过时政新闻媒体可以更好的对重大政策变化和事件发生进行一些列的报道,可以更好的让报道内容丰富化和通俗化,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2)解惑性。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报道的很多内容都是和一些党报报道重点、与人们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等等相互联系的,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正确报道和解答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解除疑惑,这也是时政新闻具有很多的读者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时政新闻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的过程中,解惑性是时政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时政新闻应该避免报道一些空洞无谓的新闻,而是应多报道一些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问题、政策。从当前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的民生新闻主体颇受关注,为此时政新闻也应该及时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积极学习,在以后的新闻报道中应该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努力使时政新闻更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3)权威性。时政新闻本身的特点和报道的内容要求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因为时政新闻往往在一些党和国家的新闻报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 色。对于各级各部门所的政策法规是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而各省市党委主管的党报则是对媒体宣传工作的一种正确指引。通过时政新闻等新闻媒体可以更好的将党、政府的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时准确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这也就要求时政新闻必须必备一定的权威性。
2、 时政新闻产生的原因
(1)社会发展的需要。时政新闻的产生是具有很浓厚的政治原因的。在我国民主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面临巨大挑战的大背景下,时政新闻的存在具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社会的发展需要时政新闻进行切实准确及时的进行报道。当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形势却在不断变化,经济社会的改革也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很多的政治经济体制都面临着巨大的改革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对时事政治进行报道势在必行。另外国家的领导阶层也可以通过时政新闻及时掌控社会舆论方向,更好的保证自己的执政地位,利于政策、方针、路线的贯彻和落实。
(2)受众方面的原因。国家的和平稳定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公民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进而为时政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以往,普通的人民群众如果想参与政治的方式一般都比较单一而且阻碍性较多,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人们大众对于时政新闻的关注度的不断 提高,使得人们参政议政的方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每一年的“两会”期间都会有很多的大众参与到两会的互动,很多的“两会”最新消息以及政策变化都通过时政新闻第一时间的展现给了人民群众,同时通过网络的转发和互动也很好的听到了民众的声音。这些民众的迫切需求也正是时政新闻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目标。
二、时政新闻的多元转化
1、社会转型的相关理论 。“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 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里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要实现这种社会转型,通常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变革:即在经济领域要由非市场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在政治领域要由集权政治制度转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在文化领域要由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转向开放的、元的、批判性的现代文化。
2、时政新闻多元转化的标志 。时政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在新形势下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指导性转向选择性转变、从领导视角转向平民视角、从决定性转向商讨性、从可读性转向必读性。在这些转变中,更多的是相对积极的因素,在这些转变中,时政新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创新。但是时政新闻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三、时政新闻的社会责任
1、丰富报道内容,加大改革力度 。为了更好的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时政新闻在报道的过程中,也必须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也应该不断的丰富时政新闻的内容,不断的加大对其改革的力度。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倡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化和多样化,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比如在报道一条新闻的过程中,如果其发生的原因或是背景能够作更进一步分析或是进行跟踪报道的话,那么其吸引力也肯定会有所增加。而且很多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时事政治都应该进行准确负责报道,从大局出发,正确把控好报道的内容,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政新闻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的业务范围,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在创新业务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鼓励时政新闻朝着更加创新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2、增加报道手段,提升改革质量 。在加强时政新闻改革力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才去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改革的质量,其中增加报道的手段尤为重要。一是要打破惯性思维,创新思想,这是应对目前媒体新闻行业发展和激烈竞争趋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改变思想,可以更好创新新闻的报道形式,更好的满足其权威性和通俗性的特点。二是要注重平民视角,适应大众需求。社会转型之后的时政新闻报道更应该紧紧把握党性、党史、党纪,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从更贴民的视角去报道一些新闻,往往会收到新的效果。三是要积极运用多种题材、多种途径进行多向报道。其实这里强调的是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和报道手段的改变,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时政新闻的发展也应该和其紧密联系,加强创新,实现报网互动。
结语: 在当今娱乐信息至上的背景下,时政新闻还肩负着提升大众接受信息的品位,摆脱繁琐、杂乱信息的束缚的重任。时政新闻在充分报道国内外时事政治,为大众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的同时,还要把握好度,维持社会的安定结。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刘崇顺. 社会转型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思考[J]. 武汉学刊. 2008(04)
[2] 吴建群. 突破 创新 闪亮――201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评析[J]. 新闻战线. 2010(04)
[3] 谢金华. 以民生视角报道时政新闻――从“时政”与“民生”的对接点上找角度[J]. 视听纵横.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