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细节感悟 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二、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你难忘?(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师: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2.引读第二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
问:大家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能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告诉大家吗?
设计思考:投影仪出示几幅与文本相符的农家菜园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品读课文美丽语言的同时,再从视觉上给予冲击,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3.自由读第13节。
师: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
师: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 ,要做什么,就 ,要怎么样,就 ,都是 。(引读)
设计思考: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品读和感受作者儿时的那份自由、天真、快乐。
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画下来。(学生画、读、议,教师巡视)接着,师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进行适当的句式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5.师: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唆?
设计思考: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品读感悟出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2.交流,品析,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3.小结: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无论我想怎样,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我完全是自由的。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指导读句子。
设计思考:通过一找一读,让学生感受到祖父是个和蔼可亲、慈祥、仁爱的人,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五)抒发对自由的渴望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乐引读)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愿意……就……想……就……)
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 。
设计思考: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作者的独特表达形式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突破难点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
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怀念)
2.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童年,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展示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七)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 勤劳 美不胜收
一、从内容入手,打开思路,解决写什么
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都是隐藏在内心的,它难以随机成为学生习作的表达需要。赞诃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产生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儿童化的、生动的语言。”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课堂对话交流等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唤醒内心情感体验,打开思路。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二《写童年趣事》时,上课伊始,我便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刚刚学完的一组教材,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一幕幕场景一定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写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正是我们童年的影子吗?童年是那会飞的梦,是那一串串有趣的“冰糖葫芦”上的笑声,是那一朵朵飘舞的雪花……充满快乐、梦想和追求,多么有趣,多么有意思啊!你们愿不愿意也打开记忆的闸门把它涌流于笔下?在启发谈话中,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使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来自生活。
在接下来的审题教学中我又做了如下教学设计:课件出示习作内容,再引导学生细心读一读“习作要求”,看了这个文题,你都明白了什么?(生1:本次作文写看图作文也可以写童年趣事。生2:写人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生3:写完后要与同伴交流,倾听意见进行修改。生4:因为是范围题,作文时要自己拟个题目。生5:写童年趣事,要突出“有趣”。生6:作文的中心应当是通过回忆童年趣事,表达出童年欢乐,有意思。)针对回答教师做好相机评价、补充:不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童年所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能留在记忆深处的事一定非同寻常,是你在乎的、珍视的、曾经震撼的,给你带来了什么或改变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因此,作文在中心的确定上,还可以通过回忆童年趣事,写出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就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或“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个中心,记童年趣事,好吗?紧接着师生进一步互动,围绕以下问题:(1)“趣”怎么理解呢?生:有趣,有意思……你还能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吗?(2)符合“童年趣事”这一要求的哪些事是趣事呢?生:可以是钓鱼、洗澡、滑冰、放鞭炮,可以是打扑克、打雪仗、堆雪人、做游戏,也可以是……说得太好了!符合我们农村生活的实际特点,符合我们的年龄特点,符合我们的心理特点,做出的那些幼稚的事、天真的事、傻事、异想天开的事都是趣事。指导学生理解“趣”字,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捕捉生活的有趣素材,使习作化难为易,使学生乐于习作。
接着,老师请学生拿出童年时的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物品,进一步提出要求:在头脑中过一遍“电影”,想一想,在它的前前后后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最想写什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再派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补充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帮助拓宽思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相互启发,确定了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了,这样学生就易于表达了。
二、从写法入手,读写联动,解决怎么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学生不仅能从读中移情、联想写的内容,积累好词佳句,还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因此,习作教学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光凭一个命题作文分析讲解是单一的,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读写联动,读中学法,写中用法,让学生在欣赏品评中解决怎么写的实际问题。
如,我在上习作教学“写童年趣事”指导课时,便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习作时怎样写才能写出有“趣”呢?其实啊,我们都很熟悉的作者林海音、萧红、陈慧瑛等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先来看几个片段,我们欣赏一下。(下面的片段叙述、描写有趣吗?为什么?)
(1)“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冬阳・童年・骆驼队)
(2)“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祖父的园子)
(3)“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我说是的。”(祖父的园子)
(4)“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什么稀罕的呢?”(梅花魂)
如此教学,学生自然悟出:写童年生活只要把我们真实的想法,犯傻的做法,天真、幼稚的话写出来,给人的感觉就会有趣。
不同体裁的作文,习得方法不同。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悟得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环境、侧面描写人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我们要让学生悟得通过抓住景物形状、颜色、味道、品种等特点的写作方法;悟得富有语言表现力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悟得展开丰富想象写等方法。
习作教学只要我们用心设计,坚持读写联动,读中悟法,读中学法,学生必然得法用法,有所收益。当然,我们更要鼓励学生不囿于读中学的方法,要结合自己的想法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从范文入手,知己知彼,解决布局谋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的学生不会写文章,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自己不会写文章。”叶老也说:“教作文的经常动笔,十分必要。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自己也要动笔,或写下水文,或写相关的文章。经常动笔,用打比方的说法,就是‘下水’。”由此说来,习作教学离不开范文,我们倡导教师写范文,写“下水”文,写同题作文,不仅是品尝作文的甘苦,更重要的是获取切实经验,知己知彼,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作文,影响学生作文。
如,在习作教学指导“写童年趣事”中,我便用事先写下的范文《“哈哈!想起来我就想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讨论研究: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从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等处品味到了语言特色,感受了有趣。从着笔墨的多少、结构安排上,感受到了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这样教,学生自然收获了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要详细写,特别有趣有意义的地方要作为重点来写。
范文引路,不仅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借鉴的范例,还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了写作的智慧,酝酿出写作的情趣,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因此而会布局谋篇。我们的教师深知习作甘苦,了解学生何处犯难,指导必然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言而有效。
叙事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要通过做加法将文本读厚、读深,补白性解读是常用的做加法的方式之一。具体说就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将文本中隐去的内容(情节、人物等)挖掘出来,填补上,以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悟。
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发现叙事文本补白性解读有四个常见的落脚点。下面结合具体课例来谈谈其运用特点。
一、落脚于隐性情节,以此读通叙事情理
情节是叙事性文本的重要元素,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贯穿作品始终。它一般是外在、直观、连续而又完整的。但有时为了给读者留悬念和思考空间,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断点和空白,形成外断内联的艺术效果。教者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在作品已知情节和其他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生活经验等,通过大胆想象,补出隐性情节,从而更通畅地理清故事发展路线,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关于情节的补白性解读方式主要有三种:“连接”,即补充内容,连接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断点或填补情节因跳跃发展形成的空白;“扩充”,即对文本简单处理的情节进行扩展和充实;“续写”,即遵循已知情节的思路,对情节做延伸。这三种具化、细化情节的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读通、读懂、读深文本。
比如《孔乙己》一文,孔乙己发完茴香豆,“一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后,他的故事也中断了。等到再见孔乙己时,其形象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情节之间留下了很大的空白。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内在的逻辑性,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孔乙己形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以激起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助酒客谈话内容里的信息,补写文本隐去的情节,连接断点。
有学生这样写道:
孔乙己被丁举人抓个正着。他指示家丁打了孔乙己大半夜,直到打折了腿。丁举人仍不作罢,还让孔乙己写了服辩。孔乙己在丁举人的咄咄之势下,颤抖着双手写下了让他耻辱的几行字。丁举人露出了让人难以察觉的笑……
这段描写充满了想象力,不仅让文本情节前后有了关联,而且丰富了故事内容。学生因为对孔乙己、丁举人两个人物形象把握准确,所以补写内容合情合理,人物形象之间对比也很鲜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补写情节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我又追问:丁举人为什么要毒打孔乙己?
师生讨论后明确:丁举人已从读书人转化为地方一霸,横行乡里,绝不允许百姓对他有不敬,可怜的孔乙己就是他树权立威的牺牲品;在丁举人看来,孔乙己竟也称读书人,这是对他的侮辱,所以必须教训他以泄愤。
丁举人本不在情节发展的主线上,通过连接断点、补写空白,他被推到了前台,更直接地反映了孔乙己在制度摧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的主题。
再看《曹刿论战》:
(屏显)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
师:这段文字反映的情节是不完整的,现在请大家补上。
(屏显)要求: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补写出战斗的经过。
(学生练笔,两分钟后交流。)
生:齐师见到我军,马上鸣鼓告诉将士们准备战斗,但是见我军迟迟不开战,担心会有埋伏,于是耐着性子等了片刻;一会儿齐军又鸣战鼓,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再等,最后齐军的将士们斗志下降,我军来了个突袭,杀得齐师大败而归。
由课例看出,学生显然运用了扩充方式对原文情节进行了补白性解读。他不仅对原情节省略的部分进行了补充,而且对简洁叙述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内容进行了描写性扩展,使情节内容更丰富和生动。解读过程充分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这一环节结束后,我提出新要求:
师:我们再换一种方式:从文中找出有关词句填在横线上,补出隐去的情节。(屏显)庄公____,鲁师____。
(学生思维再次活跃起来。议论后)
明确:庄公鼓之,鲁师一鼓作气。
这一解读训练的重点不在“扩充”,而在“连接”。曹刿说出可以作战到齐军大败之间的情节显然存在作战过程的空白。教师抓住这一特征,引导学生补出空白点,让齐鲁之战过程变得相对完整和情理相通,更利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而且进行连接式解读时,要求学生用原文中词语填空,思维训练的目标指向明确,语言运用特征也保持了原文简洁凝练的风格,同时还增强了解读的趣味性。
在以上两个环节之后,我结合情节又设计了一个活动:
师: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给故事补一个结尾。
(生准备两分钟后,交流。)
生1:鲁庄公听后连连称好,对曹刿赞赏有嘉,后封曹刿为鲁将。
生2:“曹刿!”那位乡人又出现了,可这回他是带着满面红光来的。说:“你小子真出息啊!终于给家乡人增光啦!”两人抱在一起,周围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实际上是一次续写性补白训练。学生l以鲁庄公的态度从侧面烘托曹刿的远见卓识,学生2不仅能从侧面表现曹刿的性格特征,而且照应开头,使故事浑然一体。续写内容都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推测情节的发展,给故事一个符合情理的结局,同时能为人物和主题服务。
二、落脚于隐性神态,以此读透人物心理
叙事性文本离不开人物对话。对话一般由提示语、说话内容和神态等修饰性描写构成。有的文章讲究对话的流畅性和连续性,常常省略神态描写,只交代谁在说话,这给理解留下了空白。教学时如果将它们补充出来,再以朗读、表演等方式去体验,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丰富,学生也能更好地走进对话者心里,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节选)主要写了“我”在园子中玩耍和“劳动”的情节,塑造了祖父和孙女鲜明的形象。其中有一段对白很朴实、流畅。某位老师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教学活动。学生因为没有把握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没有读出角色之间的差异性和各自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并不好。我启发这位老师,将隐去的神态补上去试试看:
(师生合作,对人物对话的神情做补充。)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笑眯眯地)问我:
“这是什么?”
我(理直气壮地)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强忍住笑)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不假思索地)说:
“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就(不服气地)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稳,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略显委屈地)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位男生扮祖父,一位女生扮“我”,另一位同学读提示语。请同学们朗读时尤其注意补充内容的提示。
(学生活动)
这位老师两次教学都运用了分角色朗读,但效果截然不同。缺少神态描写的对话因为不能直观反映出对话者的心理,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朗读处理方式也比较简单。补充神态之后,朗读有了明确的指引,学生能充分准确地运用语速、语调、语气变化等手段表现对话内容,色彩一下子丰富起来了。而且补写人物神态的过程,就是认真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祖父和善慈爱、“我”天真烂漫的形象以及两者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落脚于隐性人物,以此读厚文本情境
叙事性文本塑造主体人物形象时离不开陪衬人物,这些人物有的虽然隐藏在故事背后,但对推动情节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将其补充出来,走到前台亮相,会更有利于全面把握情节,理解主体人物形象特征,从而读厚文本的情境。
特级教师王君在文本解读时常常能发现故事中的隐性人物,并抓住这一点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产生让人意想不到却又令人称妙的教学效果。比如《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都说鲁迅先生的文字精彩,到底精彩在哪儿呢?原因很多。比如长妈妈的鬼故事中就大有玄妙。表面上是长妈妈在讲,只有一个叙述者,而事实上还藏着一个倾听者“我”呢。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原文略)
师:这段文字里藏着的“我”问了什么呢?
生:“我”问“后来呢?”
师:对!这是一种很高妙的写法。让“我”的表现若隐若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我们尝试着想象一下,把“我”的表现补充出来,你就更能够体会长妈妈鬼故事的精彩了。你不仅可以补充语言,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我”的表情动作等等。
(学生分小组自由活动,补充投影“我”的内容。)
师:好,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来做长妈妈,老师呢,就是文中的那个“我”,我们一起来演绎当时的情景。
长妈妈: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我”:天啊……(捂住眼睛,全身发抖)
长妈妈: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
“我”:啊!(惊讶失声,一把抱住长妈妈)
长妈妈: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我”:后来呢?(小声地,松一口气)
长妈妈: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我”(天真地,执着地):再后来呢?
长妈妈(严肃地):睡觉!
(师生演绎得惟妙惟肖,入情入境。大家都笑。)①
原文“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片段基本是讲故事人的单方活动,教师解读时往往流于简单。补出隐性人物之后,故事情境拓宽了,师生互动性也增强了。而且王君老师还引导学生补出“我”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这就丰富了隐性人物的形象,增加了文本情境的厚度。
四、落脚于隐性思路,以此读深文章主旨
许多叙事性文本线索清楚,脉络清晰,但流畅的思路中往往隐含了一些不易察觉的转折点,它们可以形成故事的突转,升华文章的主题。如果师生通过共同的解读将其揭示出来,文章主旨也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教学《月迹》,许多老师会设计这样的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月亮的踪迹在哪里了?
明确的答案一般是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河中月、眼中月,思路终止在“眼中月”上。这种解读过于表面化。其实月亮还有一个隐匿的踪迹,那就是孩子们在议月亮时,月亮实际上已经跑到他们稚嫩的大脑以及心里,形成有趣而纯真的认识了。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片段如下:
寻“迹”——镜中、院中、杯中、河中、眼中……
师:省略号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生沉默)
师:同学们看“沙滩议月”部分。孩子们是怎样议月亮的?他们认为月亮是什么?
生:月是我所要的。
生:月亮是印在天空上的印章。
师:孩子们对月亮都有新的理解。月亮不仅仅在镜中、院中……是可见的,而且跑到哪里看不见了?
生(齐):大脑里,心里。
师:对。月亮由镜中、院中、杯中、河中、眼中,最后到了心里。它说明孩子们想要将月亮永远地印在脑中、印在心里。这是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追求。作家写月迹由实到虚,由表及里,认识逐渐深入,体现了行文的逻辑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师适时地补出省略号的内容:脑中、心里)
摘 要:语文教材文学主题的文章较多,学生不仅要多涉猎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在作品解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性;人文性;主题探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31-01
由于不同地区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在教材中设计的儿童文学作品篇目也不同。很多教育工作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工作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教师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其他题材有什么区别呢?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天然性
儿童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接轨。学生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而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多变的题材构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自己的理解层次。童话世界是充满启发性的,教师不要低估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启蒙作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亲近学生实际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写成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学生往往会被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怀着一种好奇心去阅读,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去挖掘作品的内涵,把其中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章节进行整合,推动学生对教材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树木的一生》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过多地关注小树苗的生长过程和最终悲惨的际遇,而没有探究儿童文学作品揭示的主要内涵。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直接揭示文章主题,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l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多发现文中的重要段落和重要语句。在阅读中领略作品的真情实感,在有效解读中感悟作品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本质解读更加深入。
二、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
儿童文学作品的另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锻造。很多关于自然和成长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提升是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多注重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性,把固定主题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分明,人文性得到强化和重视。人文性的教育特点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所体现,教师要从具体选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进行筛选,秉持人文主义素养的教育目的,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第五册和第十册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关于自然的,如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和《冰花》等,二年级下册的《蚕姑娘》,三年级上《小稻秧脱险记》《东方明珠》,五年级上的《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六年级的《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些自然主题的文学作品解读起来十分轻松,学生可以从书面语言和教师的口头语言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自己学习和理解的层次得以深化。而在学习一些成长励志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如一年级下的《骑牛比赛》,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青蛙看海》和《梅兰芳学艺》,三年级下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年级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四年级下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更是加强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从一些具有强烈情感的文章中选取相关段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在五年级下《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主人公和祖父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作品欣赏中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于亲情的热爱。与此同时激励学生可以直面自己人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变成更加强大的人。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使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得以深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对语文教材文学主题进行探究能深层次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其中的文学作品对于早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寻找到最符合自己学习素养栖息的港湾,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上海师大文馨楼,有一种别样的诗意与期许。我带着一颗真诚而渴望的心,怀揣一份美好而执著的梦,狂风暴雨之后,我们开始了为期30天的上海异地取经之旅,开始了重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第二阶段的学习。
在上海的每一天,我学习着,思考着,收获着,充实着,感动着,快乐着――
一、专家引领、思想蜕变,掌声为智者而鼓
培训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许多著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吴忠豪教授的讲座,让我懂得了语文课是教语文,不是教课文,应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吴教授所讲的《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这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讲座,让我们长了见识,使我们明白语文课不只要注重理解,还更应关注表达。
吴忠豪教授对课程改革的思考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语文本体论更是对现有语文教学现状的种种弊端,提供了学理上的佐证。不管是观课评教的思维模式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还是实际课堂教学中课程改革方向的准确定位等都需要我们在已有的认知上重新建构新的认知,这就要求我们有新的态度:学习的态度,挑战自我的态度。
李海林教授所讲的《专业的听评课――类型、内容、流程与方式》。李海林教授深刻犀利的观点、时不时的冷幽默、极具专业的分析,给我们评课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专业指导;李海林教授的讲座,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进入教学高原期。我开始思考:自己应如何规划今后的人生目标、教育教学目标,快速进入第二次发展期?
见识决定了我们学习的态度,专业的人才要有专业的能力。观课评教,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之一,对我们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听了李海林教授的讲座,我们对观课评教有了新的认识,其类型、内容、框架模式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名师课堂、实践引领,眼泪为先行者而流
在上海的一个月里,我们走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们的教学课堂:蒋军晶、周益民、茹茉莉、岳乃红――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风采。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功底,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及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叹服!
贾志敏老师执教的《爸爸的老师》一课,真实朴实,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扎实到位。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的贾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听完他的教育故事,我流泪了,“大师兄”的故事由此定格在同学的脑海,在文馨楼里流传。
有幸之余,我们观摩了特级教师蒋军晶执教的示范课《祖父的园子》。蒋老师的课,无论是导入,还是重点部分的研读学习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蒋老师对文本解读深入细致,对学情、对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到位,教学环节的安排有序清晰……师生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兴致盎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四年级的孩子学习这篇人教版五年级的课文,教学效果却如此之好,确实让我们赞叹不已、深受启发。
三、集体备课、思想碰撞,争执为蜕变而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虽然我们各执己见,常常互不相让,甚而还有小的所谓的“矛盾”与摩擦,但我们在思想碰撞中开始了真正的反思和升华。
集体备课让我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会使我在课堂教学中少走弯路。每当我迷茫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头看看,虚心向同伴学习,互相帮助、研讨、交流,最后达成共识,找到方向。
对比以后的教学,集体备课还会使我们从繁重的写教案烦恼中走出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读书学习,钻研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