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持之以恒;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55-0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于口语交际”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科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如何让每一节的语文课都吸引学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也曾经在这方面做过尝试,以下谈谈一些看法。

一、往常状况

以往,有时上课铃声已响,还有一些学生不紧不慢地走在后面,老师在上新课之前就先针对这种现象进行思想教育,老师讲得严厉些,这一节课学生就以沉默来代替回答,久而久之,再生动的课也成为一种负担,师生皆累。另外有不少的学生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两个人说话,真可谓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面对比较多的人或于大庭广众时,他们就“噤若寒蝉”,“三缄其口”了。

二、初步改革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教研组认为一定要在课前5分钟上下功夫,扭转这种局面。具体做法是:每节课课前由值日生在上课铃响后检查人数,记录迟到名单,然后到讲台进行演说,演说内容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师生听完后要进行点评,并背出听到的一些精彩句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按时回来上课,杜绝了拖拉散漫的现象;值日生更是觉得身负重任,要未雨绸缪,非常勤快地去阅览室或图书室看书了;一个段时间下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听说能力水平有一定提高,上台也不面红耳赤了;学生对语文课也充满了期待,老师再也不用在课前进行思想教育。

三、遇到的困难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部分同学的自主意识较淡薄,开始学生非常喜欢,感到非常新鲜,但久以久之,就视为负担,以致敷衍了事,特别是班内有些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只是到了值日前才找同学借一本书,草草一看,甚至拿书本到前面照本宣科。因为这本书在这个同学讲之前早已传阅过了,所以除了老师听着新鲜外,大多数同学对它失去兴趣了。

四、查找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教研组专门召开了几次讨论会。七年级的科任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较浓厚,但是讲得太少,无话可说;八年级的科任反映,学生胡乱讲,没有主题;九年级科任说,学生认为负担重,提不起兴趣。经过充分讨论,我们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不能强求一致,另外也暴露出了我们在设计课前5分钟活动的内容时,没有能针对学生的兴趣来设计,具体要求也不明确。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学生调查问卷,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设计课前活动。

五、活动内容

1、讲名人故事、说名言 学生讲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名人的故事或说出一两句有关的名言,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这样一来,值日生还真是挖空心思,不讲大家众所周知的内容,而是另辟蹊径,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

2、歌名大家猜 学生唱一两句歌或朗读一些歌曲的歌词,让同学们猜猜歌名。因为这一项和当下电视节目有类似,学生兴趣高昂。有一位同学就读了这几句: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几位喜欢听周杰伦的歌的同学一下就抢答出来了——青花瓷。因为这样练习,有不少同学写作时还引用了歌词,语言增色不少。

3、成语接龙 由值日生起头,全班有次序地进行成语接龙,全班热闹非凡。如九年级潘丹莹同学发起的成语接龙:从容不迫 迫不及待 待机再举 举世闻名 名扬四海 海波不惊 惊世骇目 目瞪口呆 呆若木鸡 鸡犬不宁 等,这一类对七年级的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也能促进大家多多积累词语。

4、新闻联播 学生用周末或课间收听新闻联播,然后模仿电视中新闻联播,有时还插播天气预报呢。

5、提出观点或征集论据 到了九年级进入了议论文教学,我们又设计了由值日生提出观点或摆出论据,下面同学收集论据或提出论点这一环节,这时台上台下,热闹非凡。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教师;阅读指导;激发兴趣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下面,笔者从学校与教师这一层面来谈谈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这一问题。

一、学校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是前提

1.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学校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必须首先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书籍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2.建设一个符合标准的图书室

农村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看书,不爱看书,而是因为他们受客观条件所限无书可读。所以,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投入,建设一个藏书丰富、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要的图书室。同时还要保证图书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借阅服务,从而解决学生课外阅读书短缺的问题。

3.开设阅读课程

学生没有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学生在学校的课外阅读时间没有保证。一周专门设置一节阅读课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能看出学校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能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起到鼓励作用,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多阅读。

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关键

1.注重学生的兴趣化阅读

阅读的初期阶段,允许学生不求甚解,先培养学生对书的亲近感。随着学生对书的兴趣日益浓厚,教师再适当加以指导,如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讲座和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课等多种形式,通过人物分析、情节欣赏、语言品味和写作特点等方法来引导学生与经典对话,学会深层阅读。

2.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可以在班级里定期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互动式经验交流会等等。学生对这种带有竞争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欲望。

3.开展表彰奖励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评选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王”“阅读小明星”“书香班级”,获奖的学生和班级在全校进行表彰,并以学生喜爱的书籍作为奖励。

三、教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科学指导是重点

1.推荐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建议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籍,避免学生盲目选择没有什么营养的网络小说等。

2.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挑细选,所以方法指导特别重要。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提醒他们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圈点批注,要做读书笔记。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有实效。

3.以写促读

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教师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阅读。

四、检查学生课外阅读落实情况是保证

1.课前3~5分钟演讲

课前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读、说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每一轮课前几分钟的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每节课前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定期举行好书推荐会

好书推荐会是学生就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交流与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学生在推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心得,也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一些好书的信息,扩大他们的阅读源。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量必然大增,也有利于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举办手抄报活动

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

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它对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农村中学可以广泛地开展。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抄报,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总之,只要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足够重视,并努力从各个方面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提供指导,那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完全可以的。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范文第3篇

“生命在于运动”是众所周知的名言。它说明了一条真理,即人要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运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又是锻炼身体者的座右铭,它说明了锻炼应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都希望多活几年,所以锻炼的人也日益增多。锻炼者一般都喜欢起早,以为起得早,空气好,对身体有利,有的人甚至在凌晨4时左右,就起身往公园里,或在树木丛生的树荫下伸拳踢腿起来。其实这观点是片面的,更不是绝对的;起早锻炼,亦要因时而宜,起早更不是越旱越好。冬天锻炼就要注意三点,即忌早、忌寒风、忌雾气。

为什么要忌早?这是由于季节气候特点决定的。《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忧乎阳。”意思是说冬天气候寒冷,河水成冰,地面冻裂,在这样的严寒气候中,宜保护好人体的阳气。因此不能过于起早,适宜的时间,应该在日出之后,故《内经》接着说:“早卧晚起,必待目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现代有人研究亦指出,清晨的空气并非最清洁,因空气中的污浊物总是随着上升的空气带到高空稀释。而当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时地面空气容易上升,则空气中污浊物随着上升的空气被带到高空加以稀释。但冬天的清晨。地面温度低于高空,这样地面上的空气中污染物就不能上升,所以这时空气并不清洁。

为什么忌风?忌风也就是避风的意思。冬天的风,人们常形容为寒风刺骨,或北风凛冽。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则更不宜外出锻炼,特别是清晨。若不注意,轻者感冒,重者伤寒。关于防病的重要性,在《内经》中亦早有论述,说:“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勿能害。”说明对不正常风气,感时注意回避,所以有高度养生修养的人,对不正常风气的回避,要像躲避箭、石一样,这样邪气就不能为害。故在冬天对寒风的回避也同样重要。寒风的侵犯,常通过鼻腔和皮肤影响到肺系,因鼻为肺窍,皮肤内合于肺,清晨冒风,除易犯感冒外,还易诱发气管炎、哮喘、冠心病等。

为什么要忌雾?因雾露之气,也易伤人身阳气,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对阳气的保护曾有“无见雾露”的论点。从中医病因学来说雾露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吴又可《瘟疫论》中就记载有冒雾早行致病的事例:说有三人冒雾早行,一人饱食,一人饮酒,一人空腹,结果饮酒者病,空腹者死,饱食者则无恙。从这个事例中,一方面说明人体的正气具有抗病能力,但另一方面又说明了雾气是致病因素。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雾是由大量潮湿的空气和大气中的烟、尘凝聚而成,且有不少的致病细菌混杂其中。英国的伦敦,曾是世界上有名的雾都,雾气严重的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史料记载在1953年,一场大雾不仅使伦敦的交通陷于瘫痪达4天之久,还有4000多人死于因这场大雾而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

综上以观,冬日锻炼的三忌确是有科学道理的。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范文第4篇

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是为作文提供内容的活水源泉。有了这股活水,不愁没有好素材。如史铁生等一些经历型作家,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写作学习,甚至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厚重的情感体验,再加上自己广泛的阅读,厚积薄发,写出了许多感人的作品。

一、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

老师要求学生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用情去体会。只有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把经历的一切都当成是一种享受,才能感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在文章中反映生活。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要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性不同,见解不同,那么我们从生活中观察得到的就不完全一样。而这些不同的观察所得就是写作时直接材料的来源。

二、观察生活,书写生活

日记不强求天天记,写可写之事,激发写作灵感。在日常教学中,还经常提醒同学们注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例如让学生观察校园四季的变化,观察自己家乡的田野风光、山水美景、牧区新居等。还让学生多参加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公益活动、各类比赛等开拓材料来源。而且,我还会布置一些能督促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素材的作业,如周末让他们到街上观察行人,描写三个不同职业的人,或是观察逛书店的人和逛超市的人有什么不同,又或是记录商贩们推销的手段等等。这样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又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时践中储存起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书要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作文时,自然不怕没的写,内容会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材料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教师还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流动图书室”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丰富心得或方法。因此,平时让学生坚持阅读,从书中汲取广博丰富的间接材料,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指导,不能放任学生想读什么读什么,抓到什么读什么。否则学生就会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读书面狭窄的结果,不利于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我在教学中,会每隔一周布置一个读书的范围,例如科幻类的、环保类的、人物类的,或是确定一个读书的主题,如以友谊为主题、以亲情为主题、以爱为主题、以成功为主题等等。

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范文第5篇

五年级语文学困生辅导工作总结

转眼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本期所带班级学生由于来源以及所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我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了辅导。

1、带着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我觉得爱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学困生会受到周围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平时让学生深深感到老师是始终如一地爱护着自己,为自己操碎了心,费尽了心血,再不努力学习实在对不起老师,从而使这一小部分学生慢慢在学习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作为教师的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励他们上进。对于学习品行均落后的学生,除了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找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2、发掘特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们学好功课的信心。

3、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为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我把学困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去转化个人。

4、主动与家庭、社会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不调。

5、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困生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我是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通过努力,我班的特困生,如:韩嘉进、卢潼亮等有了很大进步,原来张三丰写字的速度相当慢,字迹潦草,近两个月以来,他们的书写工整了,速度也逐渐快了些,还改变了不讲卫生、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我经常在班上表扬他们,使他们学习越来越起劲。

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学困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起色。我坚信,只要不断地给予诱导帮助,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加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找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五年级语文学困生辅导工作总结3

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差、道德行为也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现在在我们班上,也存在着一部分学困生,他们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因此帮助教育好这些学困生,促使其由学困生转化为优等生,但是,要教育转化学困生,必须从实际出发,善于总结,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情感理论做指导,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从要本上扭转教育转化学困生工作的被动局面。

一、重新认识学困生

首先要求我们全面正确地了解认识学困生。不带有色眼镜,片面地放大学困生的缺点,抹杀学困生的闪光点。学生交朋友,特别是学困生,教师只有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以心换心,得到他们的信任,他们才愿意暴露灵魂深处的秘密;教师深入了解学困生的意义,还在于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抓往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二、主动接近学困生,强调师生互动

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工作,就必须要求先接近学困生,让学困生接受您,这就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育转化学困生,为此班主任更应采取主动方式去接近学生,更应平等地甚至更偏心地接近和关心学困生,让师生关系在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交往中进行教育,在交往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呼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爱”字当头,信任学生

教育就是信任,教师在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实践中对学困生表现出来的信任感,是激励学困生上进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学困生克服缺点,进行自我教育,特别是毛病比较多的学生,教师的“信任”,往往能激励他们克服缺点的勇气,促使他们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学困生的不良行为是由自身的错误观念和外部的各种诱因所引起的,学困生在转变阶段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这要求班主任在教育学困生的整个过程中,具有耐心的教育艺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疏通引导,启发自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知理、明理、讲理,打通思想疾恶从善,改过从善,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五、找出病症,对症下药

因此对于不同的学困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在教育转化过程中,还应及时掌握后进行的思想动态、行为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因材、因时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六、联系各界,共同教育

在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单靠教师、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力量。

关于学困生的转化方法不胜枚举,如宽严结合法、正逆并举法、捕捉闪光点法等等。但是,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应充满爱心,应深刻领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您的教鞭下有瓦特,您的冷眼里有牛顿,您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五年级语文学困生辅导工作总结3

教师眼中的学困生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学困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学习习惯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经过一学期的师生、家长共同努力,加之开学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一学年来总体达到了开学初的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班级学困生许崇志的转化工作,使他们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有了一个大的提高,转化工作卓有成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一学期的学困生转化工作,与学生家长建立了长期联系机制,在转化学生的同时,也帮助了学生家长,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孩子教育观,对孩子有了长期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也培养了家长受益的教育方法,孩子管理方法,学习辅导方法等,从而减轻了教师自身以后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负荷,形成了学困生家校互动的转化模式,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的转化格局,效果喜人。

其次,我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和谐的培育条件

教与学的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互动的关系。表现为对学生的主动精神的认可与尊重,和对教育活动影响的自觉认识与细心把握。在和许崇志的交流中我发现他常常因为成绩差而遭受指责,久

而久之,他便将别人“你真笨“、“你不行“的看法,内化为“我笨“、“我不行“的意识,不敢正视自己,缺乏进取的勇气和信心。为了转变他的认识为了培养该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设法为他创造一种能使其产生内心需要的学习情境,让他有决心,有信心克服不良习惯,相信自己能够学得很好。

2、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学习好与差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有无计划。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就是荒唐。“有适用的学习计划,能统筹兼顾地安排好各科的学习,这是优良者的共同点。有了学习计划,学习活动就可以目标有序进行,检查和总结也有了标准和依据。于是我接着启发许崇志明确学习目的,试着制定学习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努力的目标及采取的措施。制定学习计划以后,同学们反映,和以前相比,他学习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知道主要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似乎知道劲儿往哪使了。

3、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之所以必须掌握,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学习,而在于这种学习习惯将会伴随人的全部生活。依据心理学原理,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习惯“,但它更多地体现在心智成分。如果将优良的学习方法习惯化了,那么,学生也就很好地掌握了学习方法。据了解,该生以前没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学习方法,更谈不上总结和运用了。于是我带着他学习有关的资料,复习学过的知识,让他了解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去,再把所用方法按操

作步骤进行记录,及时总结运用这些方法时的体会,吸取长处,屏弃不足,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活动程序。由此,该生逐渐明白了,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好,是与他们善于总结和运用这种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适合自身特点、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次实践、多次反馈、多次调节、多次改进,才日益成为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的。

4、实行良好的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