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洛阳女儿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吴钩》,作者是沈纯;
2、《千门》,作者是方白羽;
3、《武林客栈》,作者是步非烟;
4、《华音流韶》,作者是梵花坠影;
5、《昆仑传说》,作者是枭卿;
6、《洛阳女儿行》,作者是小椴
7、《长安古意》,作者是背静;
8、《刺》,作者是初步合;
9、《迷侠记》 ,作者是施定柔;
【关键词】:古诗英译文化信息遗漏
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要传递的不仅是出发语的语义信息,还要传递其所附着的文化和语用信息。但是以出发语作为母语的诗人在创作时其意向读者,通常不包括外国读者,尤其不包括非本族语的读者。因此在本族语交际双方认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其他文化的读者来说却常常不知所云。诗歌是语言最凝练、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积键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别这就往定了英译诗歌时必然会文化信息的遗漏。文化信息遗漏,是指翻译中由于文化因素所引起的某种文化中的文化形象,文化涌义等的损失。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因而,在文化进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信息遗漏的现象。本文将就唐诗宋词英译中出现的这类现象通过实例进行探讨,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力求在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一、归化造成的文化信息遗漏:即以读者为中心,直接用目标文化来取代出发文化
这种翻译虽然有助于给译文读者在理解上扫清障碍,但是由于翻译尤其文学翻译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文化交流,所以一味归化势必靓弱文本的文化魅力,限制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视野。请看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对《好了歌》第一小节的处理:
世人都晓神仙好,MenallknowthatSalvationshouldbewon,惟有功名忘不了。Butwithambitionwonthavedone,古今将相今何在,Where二thefamousonesofdaysgoneby,荒象一堆草没了。
IngrassygravesTheylivenow,everyone.《好了歌》主旨是,凡人只有看破了红尘,当了和尚或道士,修成正果,成了神仙,才是最自由快活的。第一小节是要人们看清功名利禄到头来全都是一场空,这体现的是道家“虚无”“无为”的观念,完全符合玻足道人的身份。但是英译过后西方读者看到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基督文化,承认“原罪”,执着于精神就赎。因此在英美读者那里本来完全不同的两种宗教如今成了“同门”,归根结底这都是归化惹的祸。
二、删译造成的信息遗漏:即有时译者为了语篇连贯,故意删除一些文化信息
汉诗颇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有些译者由于不能识破和把握其中奥秘,冒然侧除相关的文化信息造成文化缺失。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一句“霉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HerbertAllenGiles把它翻译成"Thecrystaldewisglitteringatmyfee.Themoonsheds,asofold,hersilverylights这里Giles将“今夜”“故乡”剐去,看似损失的只是一两个字,而实际上却丢失了源语言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今夜”点明了时令,指出写诗的时间是在白霉节的晚上“故乡”突出了作者对月亮的主观感受,进一步衬托出思乡之情。所以这两个词理当译出。同样,许渊冲对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翻译也进行了剐译:"Dimmorningdreamtobebutterfly,Pamorousheartpouredoutincuckoo’scry."许译明显剐去了两个体现中国鲜明文化特征的文化主角。读完译诗英美读者可能会迷惑,是“谁”晓梦迷蝴蛛,是“谁”春心托杜鹃。原诗因为用典凸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浩叹;通过庄生(哲学家的迷惑)望帝(封建帝王的悲哀)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的出场,阐明了人生无常,梦幻飘渺的道理。但如果译者只是空洞的向译文读者呈诉两个没有主角的事件,他们则很难发现这两者有何关联,甚至还可能对几百年前中国诗人的逻辑思维质疑起来。
三、意译典故造成文化背景的信息遗漏请看下面一段秦观《踏莎行》的翻译:
雾失楼台,thetowereachlostinthemist,月迷津度,theferryveiledbythelunarlight,桃园望断无寻处。’fheancientidyllichavenisentirelyoutofsight.可堪孤馆闭春寒,
howcanIbearspringcoldinalonelydwellingroom,杜鹃声里斜阳暮?Hearingthewanderingcuckoo’svoiceinthesundowngloom?释寄梅花,Mumeflowerssenttomeposthaste,鱼传尺素,
andletterstoofromkinsfolkandfriend,砌成此恨无重数。pileagonyonagonywithoutanend.郴江幸自绕郴山,ChenriveryoualwayspassMountChenwithyourwindingflow,为谁流下萧湘去。
ButwhereforeshouldyoufallintotheXiaoxiangbelow?这首诗有一些关键词如“津度”、“桃源”、“释寄梅花”、“鱼传尺素”都蕴涵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涉及到中国佛道文化和文学故事。但是翻译时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只能采取意译即译出诗人的本意,向译文读者隐瞒与此相关的文化背景,这样做当然会削弱原诗含蓄式的审美效果,但是依笔者看来这却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就拿“津度”这个词来说吧,它本来是一个佛家术语,佛语称普渡众生为济水的津梁,津度也就是指获得救赎的渡口,所以诗人暗用短短两个字的典故所表达出的迷茫和仿徨的心境决不是一个“ferry”就能替代的。原诗中“桃源”一词能让读者迅速地联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所虚构的那个世外仙境,以及自然地想起那脍炙人口名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口口”,意译成“theidyllichaven”之后,译文读者当然就不会知道秦观在这里提到桃源一方面因为它是避难之所,另一方面还因为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今湖南郴州市)很近的缘故。至于原诗中的“释寄梅花”和“鱼传尺素”分别涉及到两个历史故事。如果直译读者则不得要领,加注解释又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不得不意译,但降低了译诗的文化含量。
四、对文化信息遗漏现象的处理方法
对遗漏文化信息的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尽力在目标语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展示来源语文化,但同时也要承认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可译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不得已要“忍痛”舍去一些东西。这种情况下的“舍去”并不意味着胡乱删去或抛弃原文中的文化形象和涵义,而是为达到翻译的目的,即实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采取的文化亏损处理。
根据文化信息遗漏的不同原因,本文将分三部分来介绍其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针对由对同种事物不同称谓所引起的文化亏损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迁就目标语,采取“舍”的方法。例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鹊桥仙》
Cloudsfloatlikeworksofarts;
Starsshootwithgriefatheart.
AcrosstheMilkyWaytheCowherdmeetstheMaid.
在这个例子中对“银汉”(即银河)的翻译为“MilkyWay",是迁就了目标语的说法。当然,译文中出现了文化信息遗漏,因为“河”与“路”还是有区别的。但是译文已经将原文的大意传达出来了。如果一定要把银河译作"SilverRiver",那么就一定要加注释进行解释,否则英美读者就会不知所云。
第二种是针对同种事物不同涵义所引起的文化亏损进行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也是以“舍”为主,只要将其意译出即可。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此涵义对全诗起较大作用,可以在译文中保留原来的形象,然后通过加注释进行说明。例如: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王维:《洛阳女儿行》
Hecherisheshisdarlinglovesomuch
Ashimselftoteachherdances;
Andgivesawayhiscoralinsheerspite
Sincehisemeraldentrances.
InChineseliterature,an"emerald"connotesagirlofgreatbeautybut(Alas!)
fromalowlyfamily.
王维的《洛阳女儿行》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嫁入豪门的故事。在诗中,“碧玉”指的是小家碧玉,即出身不高的美貌女子,这是来源语读者很容易领会的,而“碧玉”一词在目标语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涵义,然而这个词在诗中起着较大的作用。因此译者则将这个词保留在译文中,然后再通过注释来使译文读者易于理解领会。这不失为处理这类文化亏损的一种好方法。
第三种是针对由典故所引起的文化亏损的处理。由于由典故引起的文化亏损较多,对其处理方法也可分三类:保留形象加注释;用意译而舍弃其形象;通过同位语等方法既传达其义又保留其形。
第一类方法,即保留文化形象,然后再通过加注释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是一种以“取”为主的处理方法。请看下例: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镇:《》
AroundthecottagelikeTao’sautumnflowersgrow;
Alongthehedge1strolluntilthesunhangslow.
Tao你an(365-427)wholovedthechrysanthem.
以上便是第一类方法的例子之一。此诗中出现了一个典故“陶家”,在翻译中如舍去则会破坏原诗的意境,然而用意译的方法又较难处理,很容易破坏原诗的整体的形美和音美。因而译者采取了这种方法。
第二类方法,即采取意译的方法而舍弃原来的外形,是一种以“舍”为主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译者对原诗词有一个较深的理解,能较好地把握诗词中典故的用意及其精髓。不然容易造成既失其形又损其意。当然,运用此方法而取得较好效果的例子也有很多。请看下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Wheresongstressknowingnottheefofconqueredland,
Stillsingsthesongscomposedbyacapturedruler’shand.
《花》指的是南朝陈后主叔宝所作的艳歌《玉树花》,后来通常用来指亡国的靡靡之音。译者虽然舍弃其原来的外形而采取意译,但是已经较好地将原诗作者的意思,心情和意图表达出来。
第三类方法,即保留其原形又通过同位语和介词短语等方法来传达其意的方法,是一种以“取”为主但同时兼顾译文读者的理解感受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加注释,“最好能做到使读者不看注也能看懂大意,读了注可以加深对我国一些人名、地名、历史、典故的了解。”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由典故引起的文化亏损的方法。请看下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Whyneedthe伍angfluteplaininasongofPluckingWillow?
SpringbreezeswouldnotbewaftedouttheJadeGatePass.
诗中提到的“杨柳”指的是古代歌曲“折杨柳”,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杨柳树。译者采取了这种既保其形又传其意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来的文化形象,又使读者明白其所指,不至于将一支曲子误认作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