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朱自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3、《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5、“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6、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7、“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8、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9、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0、《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朱自清《春》读后感
春天是一个温馨浪漫的季节,它会给人带来焕然一新的惊喜。在众多赞美春天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散文《春》。它那淡雅的风格、清新的文字,令我深深地陶醉,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展现在我的眼前。
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从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开始了,山醒了,水醒了,小草醒了,花儿醒了,还有和风、细雨和城里乡下的老老少少,组成出一幅幅美妙的春景——春草报春、春华闹春、春风鸣春、春雨润春,春人迎春描绘得淋漓至尽,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中春天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散文中我最欣赏的句段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绿色,寓意着复苏,象征着希望。我们热爱春天,赞美春天,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秋天才会有丰收的果实。小学生的时代就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春天,同学们,珍惜这美好时光,努力的读书吧!迎着春天的朝阳,走向人生的灿烂辉煌。
近日来我总在闲暇之余拜读先生文字,心中的浮躁焦急之感随之消除。细细品读便愈发感叹先生的清雅、淡泊。几笔就可勾勒出一个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先生文字功底好,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字虽朴实,却感染力极强。写时间流逝的迅速,我便也会在呆坐窗前的时候,抬起手来感受指缝间逃去的时光;写荷塘在夜色里的静美,我便也会在夜间突发奇想地去公园散散步,去池塘旁走走;写春天里生机盎然的朝气,我也会在春雨里,吸取空气中的春意。先生的文字美入人心,我总会记得那么几句话,反复咀嚼,尽管读了不知多少遍,每一次都能感受到丝丝的清凉。
其实先生文章每篇都堪为精品,但不知为何,《给亡妇》却令我念想最久。我猜想着先生写这文章时一定眼里含着泪,嘴角带着笑,因为想起了原来的那些日子,不管是甜蜜的,苦涩的,它都勾起了内心深藏的感情。您就那么写着,对我们诉说亡妻的许许多多的小事,她对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孩子,对整个家庭的关心,她关心着家里每个人的事,却总是强撑起自己的身体。她是如此深爱着您,深爱着这个家庭。而先生也是这般爱着自己的亡妻,您不直说,但我都体会的到,记得这些点滴,记得这份恩情,难道不也是因为深爱着对方吗?
但先生的经历却不如文字一般雅静,这也是情感中总有些许凄凉之意的原因吧。先生一直都饱含一颗爱国心,这从您积极参与爱国运动便看得出,自起便是,您一直用您的方式热爱自己的祖国,后又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撰写著作,还曾漫游欧洲五国,不断深入研究,努力丰富自己。爆发后,先生虽然没有办法上前线奋战,但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在那艰苦的日子里,持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文学研究。抗战胜利,内战却又来了。在经历好友被枪杀等一系列黑暗的事件后,您没有向敌人投降,却愈挫愈勇,甚至在重病,饥贫时都拒绝美国给予的食品援助,始终保持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虽知此番文章您是看不到了,但我却饱含着真情写下这一字一句,为先生的文章,为先生的深情,为先生的气节。
戴学诗,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指导老师:陈秀芳
不独在1927年写作《荷塘月色》的那几天心里不宁静,其实,在此后的数年,朱自清的内心也从未真正宁静过,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得到证实。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位才子不止一次梦见自己因学识不足而被清华大学解聘教职。梦境分别记载在1931年12月5日、1932年1月11日和1936年3月19日的日记中,其中,1936年的那篇最为详细,他写道:“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大钟寺,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梦,是潜意识的一种反映。相似的梦反复出现,说明在朱自清的潜意识里,总担心自己的学术能力不够而被“炒鱿鱼”,这种担忧已然成为他的心病。
那么,1936年之前,朱自清的实际成就如何呢?事实上,在第一次做噩梦之前,他已经出版了《雪朝》(1922年,与他人合集)、《踪迹》(1924年)和《背影》(1928年)等三部文集;创作了300行长诗《毁灭》(1923年)、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背影》(1927年)和《荷塘月色》(1927年)等享誉文坛的名作,可以算得上硕果累累。这样的成就,假如搁在今天的某个人身上,不难想象,那一定会被拿去作为吹嘘的资本。但是,在朱自清那里,这些成就显然没有促使他内心膨胀,甚至没有帮助他树立自信,否则,他不会被那样的噩梦纠缠着。或许在他看来,那些文集或名作代表的不过是一点勤奋和天赋而已,与真正的学术研究能力存在差距;抑或在他看来,一个好教授可能成为好作家,但一个好作家未必能成为好教授。
这应该是朱自清对自己学术短板的清醒认识。1925年,他凭着文学创作成就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并确定古典文学研究方向,这就好比让一个枪法精准的猎人去研究和讲解射击原理,看似相通,实则跨界。在那时的大学里,一个学术能力不强的人往往会遭到蔑视。关于这一点,从那个时代的教授对教授的态度可以得到证明,比如:教授刘文典对教授陈寅格“十二万分”地敬佩,却对教授沈从文极度轻蔑,盖因陈教授是学问家,而沈教授只是新文学作家。朱自清未必直接受过这种学术歧视,但这种氛围他应该能感受得到,所以,在当教授之后的十年里,朱自清的压力是巨大的,哪怕是在1931年8月到1932年7月留学和漫游欧洲时,这种压力依然存在,甚至更甚,他所记录的三个噩梦中有两个是在这个时段里。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美
一、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他的语言中或许有警句,或许有妙语,或许有精彩的比喻。但都掩藏不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种朴素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消除了文学与普通民众的隔阂。如《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着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段文字平易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人与物。
除此以外,语言的朴素自然还体现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提倡“谈话风”,像“寻常谈话一般,读来亲切有味。”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谈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而他所用的口语又不是随意生涩难读,而是在方言,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普通话的北方方言,读起来生动活泼,自然流畅。
二、修辞的多样美
古往今来,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的语言虽然朴素自然,但却优美生动,多数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优美生动的音韵美。这些都是因为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上发挥想象,运用高超的修辞技巧,使得句子不仅是“下里巴人”,而且同样具备“阳春白雪”的优雅动人。
比喻、拟人是作者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春》这篇精心编撰之作,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一番斟酌锤炼。比如他不说春风拂面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春风同其他季节的风区别开来,同时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叠字、叠词、叠句的大量运用,也是他散文的独特标志。在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统计了一下,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有白花。“田田”写出了叶子紧挨着的样子。“脉脉”的流水赋予了流水感情。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这段描写有近有远,错落有致,极富层次美。很多这样的叠词运用在了写景状物的过程中。不仅使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语句更具有节奏感音乐美。
三、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不管是朴素也好,富有高超的修辞技巧也罢。他的这些语言最终都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有生活场景,有自然风景,还有异国风情等等。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描绘生活场景的,在《荷塘月色》中我们看到。在开头和结尾处作者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是作者用语言来给我们描绘的一个场景。通过他的语言看到了他的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除了这些生活画面,作者还描绘了风景图: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物之中,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漫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是用语言编织成的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啊!你可以看到乡村的景物,更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语言同样可以作为画笔为读者勾画出优美的图画。
四、语言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上面说过,朱自清的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散文语言既写得朴素自然,又富于蕴含诗意美感。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诗“眼”和文“眼”)的安设。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都是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词汇,负载着蕴蓄着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还能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使人在“看似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春》,乍看一时还找不到它的“眼”。但细看加以体味,就会觉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对春天的希望。可见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更没有粉饰字句,显得平易,自然,和谐,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语言中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只有从语言入手,才能体会到朱自清的散文是如何优美动人,引人入胜。只有细细的去感受和品味语言,才能更好的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是我们时代的标志。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素自然,贴近我们的生活,口语化的运用,生动活泼;比喻拟人的运用之精湛,叠字叠词的运用之精妙,让我们为之震撼;语言编织的画面立体真实,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诗意的阐述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技巧展现。所以说朱自清不愧为我国散文创作的艺术大师,其散文语言之美是人人所共知的。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关于写作(《朱自清散文名篇》)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3]王瑶《念朱自清先生》(选自《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