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绘画艺术;统一;理论依据;推动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它是以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为研究对象。唯物辩证法最早由马克思提出,后来经过恩格斯,列宁,等者的逐步研究与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部分。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是一切学科的方法论。那么它与绘画艺术必然紧密联系。它的观点与原理必然适合绘画艺术的理论与发展。深入的研究唯物辩证法与绘画艺术的统一性,势必对绘画艺术有着良好的认识和推动作用,换而言之唯物辩证法是绘画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绘画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绘画是一种以手工方式在二维的平面上临摹自然的艺术,它是一种人类行为,是源于自然的产物。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依靠两个基本特征而存在的:第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以这种观点来观察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既无法脱离与自然万物的联系,绘画艺术又是永不停滞不断发展的,它来源于自然却又总与自然有着各异的差别。它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论调。绘画艺术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工具与方法而出现,它是以记载为任务的一种人类行为。人们用描摹自然场景的方式,记录一些重要的或不愿遗忘的事物与事件。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所谓矛盾,在辩证法中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可以说绘画艺术完全绝对的脱胎于自然,但是经过人类的主观意识与能力,甚至是原始懵懂的个人审美,它又与真实的自然拥有着不同的形象。这是一种绝对的对立统一。人们以自然为素材进行绘画活动,又因诸多的因素而创造出不同于真实自然的各异形象。这些形象不断地对比和挑战自然,形成了永恒的发展。可以说整个人类绘画史,都是在这种与真实自然的和谐与较量中不停的发展的,从未止步。这也是绘画艺术从简单到复杂,从共性到个性的伟大蜕变的源源不绝的动力。
二、画面中的唯物辩证法
从绘画艺术诞生开始,绘画作品所呈现的内容无一脱离唯物辩证法。原始的绘画记录自然,它们的内容多是自然事物,但是同时人类的想象力又赋予了绘画一些不同于自然的内容,比如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凤,麒麟,这些看似与自然生物相矛盾的动物,其实也脱胎于自然生物,它们是人们以蛇,鸟,马,鹿等等生活中可见的动物加以联想并赋予美好的意义而产生。这就是不同于自然又产生于自然的矛盾与统一。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光怪陆离的绘画内容,看似与自然毫不相干,单深究之下便能发现它们的根源一样来源于自然。从绘画作品的创作意识来讲,人们也善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画面中有黑就有白,有光就有暗,有繁就有简,有主就有次。同时,这些看似对立的因素,又巧妙的统一在某重大的关系之下。一切都体现与说明了美好艺术的产生,必然在唯物辩证法矛盾与统一的理念之中。
三、唯物辩证法与绘画艺术发展史的统一性
在中世纪的欧洲,绘画基本就是模仿自然。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得越真实技术越高超。在这种崇尚接近真实的理想驱使下,那时的绘画艺术似乎统一大于对立,顺从大于抗衡。很多特性被压制,很多异类被剔除。似乎朝向天下大同去发展。但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宏观的观察,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个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由平衡到新的不平衡,又由新的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进、循环式上升的过程,而一个个有限的发展过程就组成了无限发展的世界。果然,20世纪的摄影技术很快打破了这种旧有的平衡,甚至有人开始宣布绘画艺术的死亡,因为灵巧的双手,再敏锐的双眼,似乎比不上相机的快门轻轻按下。然而绘画并没有死亡,而是顺应了唯物辩证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规律,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于是,经历了一段消沉之后,绘画开始逐渐转变为一个捕捉、记录和表现不同创意的全新艺术形式,从事绘画艺术的创作者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因为它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绘画的种类丰富了起来,可以是自然及具像派的,如静物画、风景画、抽象画、影像绘画、叙事性的、象征主义、情感的或政治性的。而且,依据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矛盾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摄影艺术没有杀死传统绘画,而渐渐与绘画艺术相互影响互为助力。摄影借鉴绘画的审美形式逐渐从单纯的纪实发展出更重视视觉效果和理念传达的艺术摄影,它参考了传统绘画的构图,题材,光影等传统因素,加上自身比绘画更真实的特征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直到今日还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摄影的出现也有利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在摄影出现之前,绘画受很多外界因素制约,基本以现场写生为主要手段,一幅风景作品会受自然变化的影响,人物和叙事性题材的作品有需要长期的面对模特或繁杂的实物参考对象,这些都大大加强了绘画作品完成的困难程度,而摄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定难题,画家可以把想画的题材内容拍摄成照片来作为绘画的参考,而不再需要每天在特定的时间翻山越岭走到自然面前。这虽然未必是件有积极意义的事,但确实方便了创作者,也催生了更多的绘画作品诞生。至此,绘画艺术脱胎换骨,真正成为百家争鸣的个性艺术,它从现实工具发展成为精神食粮,依旧遵从着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但强烈的对立,大胆的挑战显然已经使绘画艺术升华为更具包容性,更具革命性,更加自由与开放的综合学科。人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更多的是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个人精神世界。这见证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折射出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绘画艺术时至今日已经达到空前繁荣的状态,流派之多,表现手法之不同,主题观念之各异,不同价值之体现,包括绘画艺术的追随与崇拜者,一切都堪称历史之最,绘画艺术似乎达到了顶峰,在今天很难想象绘画还能有什么样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但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是不会停止它发展的脚步的,也许明天,在新的历史变革与人类发展的推动下,绘画艺术又会脱胎成崭新的面貌,然而它不会脱离自然的基础,也不会失去人类的个性。它会一直作为我们宝贵的财富,鉴证我们的发展,伴随我们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艺术哲学》. 法国.丹.纳.著. 江苏文艺
出版社2012.
[2]《辩证法的逻辑基础》.中国.杨武金.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2008.
[3]《外国美术简史.中国.中央美院.著.中
国青年出版社.2007.
[4]《中国美术简史》.中国.中央美院.著.中
众所周知,哲学本身是属于政治理论课范畴,那么如何理解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哲学思想呢?这主要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考核方式都不同与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但哲学是揭示支配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因而它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具有最高层次、最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哲学理论的指导,这是科学确定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正确地选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有效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可见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
一、唯物论思想
哲学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实,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具体表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包括思想实际、学识水平实际等)制定教学计划,采取教学方法。就拿哲学课来说吧,从内容上看,它大都是理性思维的东西,逻辑性较强,较之于其他学科它更抽象、深刻、概括得多。而且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又较弱,因此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进度、作业计划等)都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也应能最大限度的适合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可采取多种教法相结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综合训练等。其次,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中,由于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又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以哲学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能够用立场、观点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过程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同时要摒弃其他的错误思想,克服大家在遇到挫折时产生的悲观论,更要消除在重大挫折面前以为生命无法控制、自身不能驾驭的宿命论和唯心主义观点。
二、辩证法思想
唯物辩证法内容极其丰富,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首先是全面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辩证法强调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研究分析事物,这就要求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使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影响教学对象思想道德形成相互关联的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种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因此我们要把家庭、社会力量与学校联系起来,调动并凝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这样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二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施加相互联系的教育内容。人的思想与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时,不能割裂这些联系,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贯彻变化发展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要顺应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不仅要看到他们的思想现状,而且要了解他们的思想过去,预见他们思想发展的趋势,从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把握他们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学工作的前瞻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二是要如实地把教学对象的学习思想状况看作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看到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学生表现出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又要看到他们是一个绝对运动的过程,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推动起其思想道德认识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三、认识论思想
哲学认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辨证过程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主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认识辨证发展的规律,具体地说就是:一是教学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政治理论课各科知识的结构都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同时,学生的认识也是有顺序的,是由已知认识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既符合科学知识本身的“序”,也要符合学生年龄和认识发展的“序”。我们可以通过例证、演示等具体方法让学生了解感知基本概念、原理,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引导学生把握它们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这样由浅入深从而实现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当然以上只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真正认知应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二是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就是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教育对象个体的学习、思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从个别研究中总结一般规律,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再从一般规律研究个别情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一、“导言”要简洁凝练、点到为止
第一单元作为整本教材的“导言”部分,是帮助学生解决“哲学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的哲学”问题的。其中第一、二课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哲学是什么”。而第三课的内容编排则值得商榷:首先是第一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相关表述过于“专业化”且论证也不够严谨,而这部分内容其实在第一课第一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中都有涉及且点到为止,表述更“生活化”,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是第二框第三目“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把“”与“哲学”简单等同起来应该说是不严谨的,而且这部分内容也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教材的相关内容大篇幅重复。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把第三课删掉,其中“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部分可压缩,保留基本观点整合到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基本形态”第三个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文后面以“专家点评”的方式呈现。
二、“原理”要删繁就简、贴近生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其中哲学原理及基本观点则是哲学的精华。那么,作为入门型、常识型教材的中学哲学教材应该以什么标准选取原理呢?笔者觉得应该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标准。然而,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在哲学原理的取舍上不仅没有突出其“生活化”的理念,反而是倒退了。这尤其体现在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上,具体体现在新教材删掉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当密切的原理:系统优化、辩证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等。
对此,笔者认为,本着删繁就简、贴近生活的要求,可对这部分内容作如下处理:(1)压缩“系统优化”部分,作为“专家点评”附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之后;(2)联系观中的“因果联系”、发展观中的“内外因”重新“回归”,按新课程理念重新编写;(3)单元综合探究只保留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观点的内容,作为“专家点评”附于第九课最后。单元综合探究整体替换为重新编写的“创新意识”部分,这样更加突出“创新意识”,并体现其综合性、探究性。
三、“编写”要尊重体系、便于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是新《哲学》教材部分内容的编写却背离了这一要求,不仅学生看不懂,就连我们教师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尤其体现在第九课《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中。其一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该原理应为矛盾观的总原理,理应突出,但教材对于其方法论仅突出了“要承认矛盾,不能掩盖矛盾”,而淡化了在生活实际中以及答题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其二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原理的世界观部分紧跟在“矛盾的普遍性”后面,但方法论部分却被生生分开放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后面。其三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对此,笔者认为,为了便于理解、便于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处理:(1)把“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压缩前移至矛盾的含义前作为导语,方法论增添“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一并置于矛盾两个属性之后作为第一框,以突出主原理。(2)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移至矛盾特殊性含义表现后面,构成完整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并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部分单列为第二框;(3)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增添各自的方法论,与总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共同构成第三框。
Abstract:Structuring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sm is a important strategy policy maked out by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to harmon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ories therefore both have an epochal character, and have reality. Several requests suggesting worked out from this have important realistic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people's job and social practice.
关键词:和谐 矛盾 回避
Key words:Harmony ContradictionAvoi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后为了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几年来的社会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重要历史时期所作出的这一战略决策既是必要的,成功的,也是英明的。然而就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笔者认为我们依然有必要弄清究竟什么是和谐?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就盲目地、简单地、直接地去凭空构造想像中的和谐状况,不但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反而会更加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也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去为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出力。
那么,到底什么是和谐?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呢?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和谐就是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然而,这只能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理论中的状态,在现实中这样的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当我们把事物看做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相互并列或前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我们在这里看到某些特征,这些特征,一部分是共同的,一部分是相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是分布在不同事物之中的,所以它们内部并不包含任何矛盾。如果限于这样的考察范围,我们用通常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就行了。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恩格斯曾经说过:“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因此,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在事物和过程本身中客观地存在着,而且可以说是见诸形体的’矛盾。”②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与外部普遍存在的矛盾和矛盾运动,才促使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由此可见,要创造和谐,就必须正确地去对待矛盾的存在,去正视矛盾,进而去解决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或者是调和矛盾。因为回避矛盾,就会使矛盾因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更加激化,最终导致更为突出的不和谐;调和矛盾,因矛盾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还会不断激化,最终还是要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和谐局面的出现,有时甚至会阻碍事物继续向前发展的进程。尽管这些道理似乎是尽人皆知,但在现实的社会实践当中,有不少人为了营造所谓的和谐局面,或者维持眼前现存的和谐局面,不敢去正视矛盾,往往对新生矛盾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是尽可能的去调和、转移或掩盖矛盾,结果是不但和谐局面没能维持多久,反而把事情搞得一发而不可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总结当中,笔者觉得要避免类似的情况的发生,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理论认识水平,正确地、深刻地认识事物
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而要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足够的理论和认识水平是不行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性现象日益纷繁复杂的今天,要想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充分认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准确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否则,我们办的事情就会事与愿违。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由于过去我们对人类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自然加以改造,而自然总是要把人类改造自然的痕迹消除这一规律认识的不够,因此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上就吃了不少苦头,走了很多弯路,有时还受到了自然的严惩,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建国后,我们的党和国家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在深刻认识社会普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如在建国初期所写的《论十大关系》和党在“十六大”后提出的“五个统筹”指导思想等,就为我们树立了许多这方面的光辉典范。现在,我们更要加强学习,既要借鉴古人对待世界的态度,又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提升我们的理论认识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进行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视理论武器的重要性,加强理论学习,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提高认识水平。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只有理论水平提高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准确,更加深刻,从而更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2、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学习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理论的来源问题。恩格斯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③,“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④。同时,也只有坚持从实践中学习理论,才不至于使理论停滞不前,并得到不断的完善。
二、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探讨解决矛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正确区分我们所遇到的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不断探讨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时代不同,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思路和方法就应该有所区别。因为时展了,事物矛盾因素的构成也就随着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和矛盾因素构成需要我们有解决矛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掌握科学技术的新技能。要不然,矛盾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的。
1、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面对矛盾
坚持对矛盾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首先就是要承认矛盾,正视矛盾。既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充分认识矛盾的多样性和不可避免性,又要用发展的观点充分估计矛盾的复杂性和可应对性。对矛盾的多样性和不可避免性认识不够,就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不能有积极的态度,表现在现实社会实践当中就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总幻想着要保持一团和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作为。对矛盾的复杂性和可应对性认识不够,就会导致人们在遇到问题时,顾了前顾不了后,束手无策,最终会因陷入重重被动的僵局而悲观失望。只有当充分认识到了矛盾的不可避免性、多样性、复杂性和可应对性时,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面对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2、要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本质,善于解决矛盾
在解决矛盾问题时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在实践中善于综合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以及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前面说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形形的矛盾。而在具体解决这些矛盾时,又不能搞一起上,一刀切,平均用力。必须要分清主次 ,抓住重点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那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来。并在解决某一具体矛盾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曾经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⑤,“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⑥。战争的事情是如此,矛盾问题的事情亦是如此。而且战争是矛盾运动的极端形式。能够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手段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对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根本领会和正确运用。
三、要善于在矛盾不断解决和产生的运动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动态的和谐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恩格斯也曾说过:“‘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⑦在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断新生的矛盾及时得到解决,不使其发生激化和尖锐现象,这就是和谐。由此可见,和谐只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一般说来,这种动态过程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相继性。这就是说,这种动态过程要首尾相连,前后相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新的矛盾产生必须是以一个旧的矛盾被彻底解决或基本解决为基础,不能是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而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最后是积重难返。2、平稳性。这是说这种动态过程在总体上要保持平稳,不能大起大落,当一个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必须把它解决掉,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以至于发展到鱼死网破的境地。有些可以控制的矛盾,从一开始就要加以控制;有些可以随时解决的矛盾,就完全可以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3、发展性。这是指这种动态过程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任意一个矛盾的解决都必须是对这个过程的向前推动。不能总是站在原地走老路,不断地去重复过去发生的事情。总之,我们必须要从思想上明白绝对静止的和谐局面是永远也不可能长期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在有效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去构建和谐。否则的话,真正的和谐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事物也是不会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它需要人们世世代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毫不动摇地以为指导,批判地继承,科学地扬弃,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浩大的社会实践工程当中,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159页.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160页.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307页.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308页.
[5]:《选集》第2卷,1991年6月第2版,人民出版社,第509页.
【关键词】辩证;思维;品质;初一
辩证思维是指能运用辩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
思维能力是人们认知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由于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的认识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加快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进程。发展心理学一般将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一阶段叫做青少年期,通常这段时间是在中学度过的,因而也常称为中学期。中学期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它意味着从一个完全依赖于成人生活的孩子转变成独立生活的成人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在个体一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认知方面,辩证思维开始形成,而这在创新性思维,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的创新思维中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为了学生目前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发展,辩证思维的培养都是极其重要的,下面,我就在初一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浅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
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对初一学生而言,辩证思维开始逐步形成,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自觉、不系统,学生尚不能有意识地加以自觉应用,认知往往具有较大的片面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指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逐步形成全面认识事物的观点,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中有关山区开发与建设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师:请同学先看一看教材中两位同学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山区,你同意谁的看法?
生:我同意小明的观点。
生:我同意小玲的观点。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认为他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
师:大家觉得小明的说法对吗?
生:对。
师:那小玲的说法怎么样?
生:也有道理。
师:由此看来,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一定道理,大家是否这样认为?
生:是的。
师:山区树林茂密,那意味着什么呢?
生:有许多野兽。
生:有许多植物,如蘑菇,木耳等。
生:有许多中草药。
生:有很多珍稀的动物和植物。
生:景色优美。
师:山区水质好,空气清新,加之树林茂密,适合发展什么产业?
生:旅游业。
师:山区道路比较差,会有什么影响?
生:交通不便。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小明主要提到了山区自身的有利条件,如空气清新,水质好,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等。而小玲则提到了山区的……
生:不利条件。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山区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
生:自身的劣势。
师:所以,我们对山区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什么叫全面呢?就是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看到劣势;既要看到长处,也要看到短处。既要看到有利的因素,
……
生: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首先让学生谈论教材中两位同学的观点,组织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会发现两位同学说得都有一定道理,老师可以总结:小明主要提到了山区自身的有利条件,如空气好、水质佳、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等。而小玲则谈及了山区有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老师的提示、小结,学生可以初步体会到:山区既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身的劣势和不足,从而学会初步的辩证思维。老师可以进一步阐明:对于经济活动来说,大部分自然要素既有它有利的方面,又有它不利的方面,没有绝对好的自然环境,也没有绝对不好的自然环境,从而让学生在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老师在教学季风的功劳时可以这样阐述:季风使中国南方珠江流域成为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富饶宝地。而相同纬度的西亚却是沙海连绵,荒漠广布。对这种差异的形成,季风起了巨大的作用。至此,教师可以设问:季风带给我们是不是只有有利的影响?它有没有不利的影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相应内容并思考。经过阅读和思考,学生会认识到,季风有着很大的功劳,也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会导致我国季风区洪涝或干旱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锻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学生的辩证思维就会得到较好地发展,能够自觉地用全面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认识事物。
二、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
联系是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如在《气象万千》这一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作如此引导。
师:请大家看图2-15地中海之滨。为什么这个英国小伙子喜欢夏天到地中海沿岸来度假?
生:因为地中海沿岸夏天炎热干燥。
生:因为英国经常出现阴雨天。
师:那么英国是什么类型的气候呢?
生:(读图2-14)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这种气候特点是什么?
生:夏天凉爽,冬天不冷,全年降雨较多,比较潮湿。
师:我们从图2-14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和北部是什么气候?
生: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对于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来说,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晴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
师:而夏天,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对西欧和北欧的人们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所以,欧洲地中海周边地区成为了著名的……
生:旅游胜地。
师: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对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大家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
……
以此为基础,学生经过对《地中海之滨》、《中国海南的椰林》和《格陵兰岛的房屋》这些图片的阅读和观察,学生会发现气候对旅游业、农业、建筑的影响,感受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对阅读卡《从动植物看气候》的学习,也会感受到植物和动物对于当地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此基础上,当学生学习《风光迥异》这一框时,会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去分析造成各地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这说明,如果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是完全可行的。教材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训练素材。如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等,教师需要作有意识地引导、提示和总结,以便使学生体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方面的联系,从而有利于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古人遗留下来的许多成语如“刻舟求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无不反映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训练。而教材提供了许多极好的素材。如在学习了历史上的太湖周边城镇后,学生会感受到太湖流域众多城镇的古今变迁。只有在对它们的形成和往日的繁华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才会对水乡的现状与发展有更深刻的体会。对这块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系统的思维训练,学生会逐渐体会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并会在学习中初步运用这一思维方法……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如学生会感受日本渔业的发展,威尼斯水城昔日商业的辉煌与今日旅游业的繁荣,学生也会体会到中国青藏牧区的发展变化与内蒙古草原人力到机械化的发展等。以石油的开采给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国家带来的变化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
师: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气候极为干燥,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绿洲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贫困。自从发现石油之后,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生:农业用水效率提高了。
生:农田面积扩大了。
生:建起了多座海水淡化厂,日常生活用水多了。
生:城市更漂亮了。
生:生活水平提高了。
师:大家说得很好。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说明事物是怎么样的?
生:……
师:事物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不是的。
师:这说明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
通过让学生对比波斯湾沿岸国家以前与现在的巨大差异,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时提示、小结,学生就会感受到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以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去认识世界,看待事物,虽然,这三个观点各有其侧重点,但在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从观察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也要注意这一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着眼于整体,顾全大局,又通观全局,重视局部。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们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由此,我们只有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观点。这说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及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这三者之间是并不矛盾的。恰恰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都指向一个目标,即辨证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此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辩证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于学生目前和后续的学习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思维能力不能简单地由教师“赐予”,它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材内容等。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和学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因为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一把学习知识、认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这大概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吧!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第494页;
[2]张明、刘晓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57-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