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十九首全文

古诗十九首全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诗十九首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诗十九首全文

古诗十九首全文范文第1篇

本诗以牛郎织女为话题,叙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语文教学教师案例借鉴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语文教学教师案例借鉴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特点。

2、学习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思想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牛郎织女相思之苦及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

2、鉴赏叠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3、联系法:以题为纲,联系课内课外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明白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吗?关于七夕节有什么传说呢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补充资料: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感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感情传说之一。(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与范喜良、白素贞与许仙)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它又被称为乞巧节,相传七夕的夜晚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看,我们的祖先多浪漫啊,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就能创造出这么一段凄美的感情故事,其实,牛郎织女星起初只是自然界的星星,随着岁月的演变才有了一些情节,而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迢迢牵牛星》,对这个感情故事的情节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介绍《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男子从征服役,家庭破裂、夫妻分别,那些有抱负的文人也因混乱的时世不能实现自我的梦想。所以《古诗十九首》主要资料就是抒写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游子诗)以及离别相思之情(思妇诗),主题主要是感叹生命短促、坎坷和向往感情的忠贞,期望夫妻团聚,怨恨虚度青春。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无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这首诗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评价,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音节之美。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详见课文下注)

诗歌翻译参考: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纺织。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就像下雨。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距离又有多远?

隔着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四、层层深入,鉴赏分析

(一)基本资料

明确:本诗以牛郎织女为话题,叙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

(二)写作思路

明确:一二句描述环境,中间四句描述织女,最终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

板书:两星的形状(景)——织女的相思(人)——分离的痛苦(情)

(三)诗句鉴赏

1、鉴赏诗歌叠词之美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

板书:迢迢——距离之美

皎皎——星光之明亮

纤纤——手之修美

札札——织布之声

盈盈——河水清浅之貌

脉脉——相视之态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使诗歌更具浓郁的抒情性,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无论谁,其实一向都需要完美的感情。诗人用织女的意象来表现自我追求完美感情而不得的痛苦,我们因为有完美的感情,所以读了之后会深深的理解并同情。叠字是我们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它有着重重叠叠,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丽,一波三折而又回肠荡气,唐诗宋词元曲哪一页都有它的美丽。谁能背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篇几句?

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七组叠字写尽了易安居士国破家亡之恨。

哪位同学能模仿这句话给《迢迢牵牛星》的叠字作结。

答:《迢迢牵牛星》六组叠字写尽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

2、鉴赏诗歌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觉得此诗表达了相思之苦,全文哪里写相思了?我没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能够看出,这两句诗不仅仅写出了织女织布时动作的娴熟,织女的姿态之美,更写出了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擢”举起,“弄”是摆弄。因为思念而不能认真工作,以工作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也能够看出,她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写出了她相思的神态,后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他们两人一水之隔,却不能互诉衷肠,表达了那种相思之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件”也是!诗中揭示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河汉“清”且“浅”,人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更让人觉得悲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也能够看出,“迢迢”,遥远的样貌。牛郎织女相隔天涯,那里正是以织女的口吻表达对牛郎的思念。“迢迢、皎皎”就是从环境上渲染了星空广阔、相爱之人远隔天涯的悲凉气氛,让人联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这首诗,没有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写相思!这就到达了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效果。(板书:环境渲染,情感刻画,动作描摹——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

那么,诗中写得这种思念仅仅是天上才有得吗?

不,是人间离情的写照。“一曲天上悲歌,一绪人间离愁”(板书:天上悲歌,人间写照)

五、拓展迁移:

(一)

宋朝的苏门四学子之一,秦观也写了一首“鹊桥仙”来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那里写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就是说忠贞的感情又何必在乎是否日夜的厮守呢?虽然他们只能在七夕相会,但只要他们忠贞不二、心心相印就足够了,同学们怎样认为呢?

语文教学教师案例借鉴二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资料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并能熟读成诵后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歌资料,感受诗歌画面美。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意美。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掌握鉴赏此类诗歌的技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懂得古情今懂,古为今用。

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理解诗歌,感受到音韵美和画面美,这是第一层次的学习,真正能让诗歌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到达诗歌文化的传承,这才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背景

1.出示图片,重温牛郎织女民间故事。

星空广阔而神秘,关于星空也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奶奶和外婆都讲过的这个神话故事。(学生简述)

今日我们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这动人的传说,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

2.了解来源《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都是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冕",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下头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读后点拨字音。

2.学生自读,读通顺,读准确,读出节奏;指名读,同学互评。

3.师生配合读。(教师读上句,注重强调出叠词和节奏,让学生在接读时,自然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三、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1.借助注释和结合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理解诗意。

2.交流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牵牛星在遥远的银河对岸,织女星明亮而皎洁。织女摆动着纤细雪白的手,“札札"地穿梭织布。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帛,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既清且浅,他俩相距也没有多远,仅有银河相隔,却只能含情脉脉相望,而不能互诉衷肠。

3.再读诗歌,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美感。

四、理解诗歌,评析感悟

1.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织女对勤劳善良的牛郎的相思之苦。)

2.全文没有一个“思"字,诗歌借助哪些诗句传递了这份相思的哀怨与痛苦呢?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是遥远的地方,这与诗中的哪句诗矛盾?“河汉清且浅,先去复几许。”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有王母娘娘这样强大的势力阻隔,它们很难相见,相望而不能相见更能让人感觉遥远,心生思念。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是织布最好的神仙,所以,取名“织女”,为什么会“不成章“呢?一个“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伸出素手,但无心织布,只是抚弄着机杼。这动态的描述,写出人物内心悲苦。“零如雨",思念的泪水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呢?这夸张和比喻的修辞,直接写出了织女的相思之苦。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水盈盈,泪水也盈盈,只是深情的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出话来,近在咫尺,若隔天涯。这句诗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相思之苦。

3.诗中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织女对牛郎的思念,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出这离别的哀怨,相思的痛苦吧!

4.小结: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感情杯具,而实则是人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荡时期,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的局面,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妻久别是他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他们的心声,夫妻团聚成了他们的向往。

五、诗文迁移,领会技巧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织女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主要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节描述,这样生动细腻的描述,把织女这样一个寂寥愁闷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纤纤"“素手”一一外貌描述。

“擢"“弄"“一一动作描述。

“泣涕"“脉脉"一一神态描述。

运用描述方法把人物形象写传神,这在我们平时作文中也能够用。

六、诗词拓展,品味语言。

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间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这样的浪漫不仅仅在资料,还有他的语言形式上。

1.找叠词,谈感受

诗歌中用了很多的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让我们把他们找出来,读一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叠词的加入使诗歌准确而生动,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2.诗词拓展,品味叠词。

你还读过哪些使用叠词的诗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一《诗经》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诗经》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七、课堂练习,背诵古诗,吟唱古诗。

1.课堂练习

填空。

诗中写出了织女因感情思念而受到折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练习背诵古诗,吟唱古诗。

板书:

两星的现状

迢迢牵牛星织女的相思离别之思

古诗十九首全文范文第2篇

一直觉得,《红楼梦》里贾母关于戏曲小说的一番议论误人颇深。窃以为中国古典文学固然惯常以才子佳人为题,又偏好大团圆结局,但设若以此便断言中国从无“悲剧”,甚至直称中国文化为“乐感文化”,到底还是失了些公允。小到悲秋之情、凋零之气,大至天道无亲、岁月掷人的感慨,中国文化里悲怆的一脉自老庄或屈子或陶翁便也早已注入。又有我最爱的古诗十九首,在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依旧肃穆悲怆。更不必提那一句妇孺皆知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人一生得此一句也可名垂千古。于是再读古典,心里总要藏几分揪然,竟非但绝无乐感,还时常品出十分的悲情来。便如《牡丹亭》这样的故事,更觉得哪里是在讲男情女爱,而切切真真是一个落寞的故事,唱出了几世的苍凉。

宝黛读西厢一图流传太广,以致人倒要忘记了林妹妹联句时情不自禁脱口的却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感慨的亦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甚至群芳宴上,黛玉抽得芙蓉,题辞“莫怨东风当自嗟”,取的也是丽娘自绘容颜时的词句“待东风立细腰”。得了林妹妹芳心的,又怎可能是所谓欢喜文章?

便在那一刻,丽娘款款上台,立时掌声如雷,我却突然鼻子发酸。

古诗十九首全文范文第3篇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前言】

《陇头吟》是唐代诗人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把“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三种类型的人物,以及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三种边塞生活场景集中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艰苦的边塞生活,表现了老将功高而得不到封赏的悲愤之情。全诗基调悲怆郁愤,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注释】

⑴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⑵长安:一作“长城”。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韩非子·五蠹》:“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⑶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太白:太白星,即金星。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

⑷陇头:陇山。借指边塞。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迥(jiǒng):远。

⑸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⑹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

⑺驻马:使马停下不走。唐蒋吉《高溪有怀》诗:“驻马高溪侧,旅人千里情。”

⑻麾下:即部下。《史记·秦本纪》:“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偏裨(pí):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汉书·冯奉世传》:“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裨,到陇西,分屯三处。”

⑼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

⑽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汉书·苏武传》:“(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一作“海南”。

【翻译】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关西地区来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赏析】

此诗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非常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

古诗十九首全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堂语言;审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68-02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要让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实施高效有力的审美策略非常有必要。

笔者以特级教师董一菲的几节课堂教学实例为抓手,浅谈她的课堂中所渗透的审美策略,意在脱离机械式的活化模仿,提升老师课堂驾驭文本的能力并学以致用。

一、文本解读的审美能力

以董老师的《迢迢牵牛星》课堂实录为例。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表现爱恨情仇的著名诗篇之一,具有“五言诗冠冕”的美誉。诗歌不仅难学,诗歌更是难教,如何让诗歌的教学变得有趣味,学生学习诗歌后有收获?教者是需要动用巧心思的,如何巧妙设计把诗歌意象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是很考验教者功底的。董老师的导入直奔主题后,诵读感受诗歌,抛出讨论问题:

体会六组叠词的作用

体会“河汉女”形象

与秦观的《鹊桥仙》作比较体会“牛郎织女”形象

仿句练习

董老师的四个问题架构起文本的整体框架,再填以大量的文化资源,将富有审美趣味的优美诗句加以指点,既激发了审美想象、拓宽了思维空间,更多的是让学生有了文化的浸润。董老师一开始就从中国经典的古代神话发问到《聊斋志异》《西游记》的经典小说,再到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学生有了一个认识:神话是民族的童年梦想,是民族文学的艺术土壤。接着,与韦庄的《鹊桥仙》对比引导学生从主题、风格、表现手法、语言表达来解读本诗。最后,借助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对文本进行再次解读和创造性应用。

课堂环节环环相扣、逐层深化,又能够各自独立突破教学重难点,从人性、民族审美、写法技巧对文本进行解读,体现了一个教者文本解读较高的审美能力。

二、遣词造句的审美敏感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他们的魅力往往在一字或者一词上,一字尽得全文之风流。这些字词或者以诗眼或者以文眼呈现,一目了然。而很多的同样具有独特表现力的字词,却需要教者的独具慧眼,还有咬文嚼字的敏感度,并把这些词语背后的温度传达给学生。

例如:在《迢迢牵牛星》一课中,学生有了对叠词直接的感悟后,教者加以与《诗经》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相联系,提炼出叠词“重重叠叠,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丽”,进而促使学生悟出叠词的作用是写尽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

对于“盈盈一水间”的“盈盈”一词,学生明确是侧面描写,董老师更敏锐地用文学故事来对“侧面描写”形像地诗意注解:杨贵妃的美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夫人的美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海伦的美是长老们的慨叹“为这样的女人,再有十年战争也值得”。也只有董老师才能这样潇洒自如、诗情画意、诗意盎然地用诗意的语句来诠释侧面描写这一写作技巧!

我们常用如诗如画来形容好的散文,但又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文字表现的如画般的色彩美,不仅是独具慧眼的发现,还要有精准解读。董老师在《秋颂》中对“酡”的解读可见一斑:“酡”的偏旁“酉”和时间有关系,“那是酿造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是岁月的沉淀和淘洗”。董老师跳出了汉字教学音形义的表层解读,引领学生去I略汉字的诗意之美。

再如,对“纤纤素手”中“手”的解读,董老师是信手拈来:韦庄《菩萨蛮》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杜甫《月夜》中“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诗经》的“手如柔荑”;《孔雀东南飞》的“指如削葱根”;陆游的“红酥手”。

学生品悟到中国的汉字是有风情的,汉字蕴含的精深文化之美,一字尽得文化之熏陶,文化之浸染,学生怎能不爱祖国语言呢?怎会不爱语文呢?

这样的课堂,既有语言的成长,又有精神的润泽。学生的心灵怎么不会被照亮唤醒,不被感动丰盈?要知道,“文化”这个深厚而广大的话题,是要避免“标签式”的灌输。文化的传承是潜移默化,是润物无声,是春风化雨,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是教师和学生的诗意对话,是师生在多重对话中的碰撞交融,是直抵灵魂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的。

三、自身素养的审美提升

无论是从谋篇布局的提纲挈领,还是对段落、句子、字词的敏感都体现出董一菲老师的整体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对美的触摸,对美的感悟有一种不同凡响的生命体验。就像董一菲老师说的那样:“老师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素养”。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自身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人格魅力的绽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审美影响。

看看董一菲老师极富诗意的点评语言吧。当学生不能大声表达的时候,她这样鼓励学生:

“你们的朗诵多么动人,有这么一句话: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籁便是那青春之声,便是那童音。”

――《秋颂》实录

又如这样的对话:

生:我用的词是白色泪滴。

师:这个泪滴什么颜色都有了。《红楼梦》中是红色泪滴,林黛玉叫绛珠仙草,绛是红色,是相思泣血泪,林黛玉有滴不完的相思泪。请你解释一下白色的泪滴。

生:白色象征纯洁,泪滴是蕴含人生悲伤的感情结晶,所以是白色的。

师:用得好,注释了色彩与感情的意义,

――《张爱玲的及其他》实录

再如这样的赞词:

师:说得好!文化具有传承性,如果说《诗经》是叠词的滥觞的话,那么《迢迢牵牛星》就是很好的继承和光大,叠词是我们汉语言独有的语言现象,他有着重重叠叠,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一波三折有回肠荡气,唐诗宋词元曲哪一页都有它的美丽。

――《迢迢牵牛星》实录

教师的点评不仅是赞赏、鼓励,更多的是有价值的点拨、指引、提升。董老师的点评语言创设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引领学生进入诗意的境界,让学生深受感染,继而激活思维,产生出个性化的顿悟来。

董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是焕发文化审美的课堂。信手拈来的诗词佳句让课堂诗意飞扬,具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满足感。

在讲授《秋颂》中对“什么叫点秋江”引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境之美油然而生; 对“扰攘”二字的理解,引用司马迁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画面感十足,结尾不留痕迹自然引入刘大白的《秋江上的晚上》、杨万里的《秋山》、济慈的《秋颂》,让学生对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秋不仅只有悲凉伤感,还有刘禹锡的豪迈、罗兰的明澈、刘大白的情调。这真是一场秋之美的盛宴,更是一次美之体验之旅 。这样的课堂,教师的语言与作品语言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都是一种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之感,这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有文学底蕴的课堂,有文化传承的课堂。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指点、引领下通过鉴赏优秀作品,在阅读品味语言艺术的体验中慢慢积累丰富的情感,审美想象得到激发。作家作品甚至是教师的思想魅力以及人生哲理,逐渐渗透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中,学生进而逐渐学会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董一菲.醉美的秋景 唯美的颂歌[J].语文知识,2017,(2).

古诗十九首全文范文第5篇

2015年高考湖北卷“厚积薄发,方能成功”这篇满分作文就是典范:

厚积薄发,方能成功

一壶绝品好酒,总要经过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存放,方可称为美酒。新酿出的酒总带着丝丝涩味,就像未成熟的青苹果一样,涩口,酸牙。而存放一定岁月的美酒,香醇,味美,入口酒香四溢,激活身体的每一处细胞。正如一股涓涓细流,总要经过慢慢汇聚,方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这就是积淀的魅力,薄发的美丽。(素材运用亮点1:运用类比手法,以酿酒作比,材料新颖,扣题准确。)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成功需要积累,需要有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素材运用亮点2:引用华罗庚的名言,叙议结合,富有韵味。)

凭借《千山暮雪》走红的刘恺威的确有点大器晚成,他出道很早,在香港TVB当过替身,跑过龙套。从香港转到大陆发展,这其中的艰苦难以想象,艺人不怕没戏拍,怕的是一直拍戏却红不起来。熟悉刘恺威的人还可以说出他的几个代表作,不认识他的人甚至连他的样子都不清楚。现在他红了,看他的戏会觉得他的演技很扎实,塑造的每个人物都很传神自然。这可不是一日所得来的功夫,是他这么多年从幕后到幕前经验积累的结果,刘恺威就似一壶酒,是他用这么多年的积淀酿造出来的,散发着成熟的美,璞玉终成大器。(素材运用亮点3:巧妙剪辑材料,深入挖掘素材,让素材能充分论证观点。)

每遇挫折,一想起史铁生先生,便豁然开朗。这位坐着的巨人,比无数健全的人要高大许多,他那双锐利的眼睛,透过因疾病缠绕而痛苦的生命,看到了活着的真谛。这么多年来,他如勇士般熬过一次又一次的病痛,并努力将手中这支笔用心灵的力量去书写,去启迪更多人。2011年深冬,他这颗明星陨落,可在世人眼中,他的才华与毅力便是大器。(素材运用亮点4:引用史铁生的材料,点出贵在积蓄坚持的主题,事例典型。)

积累而成经验,修炼而成力量,耐得住寂寞,才会获得最终的美丽。追逐梦想不停歇的“渐冻人”杨学峰,追逐文学梦想永不放弃的草根“的哥”李强……正是这样一群普通人,用他们心灵开出的花儿灿烂了我们浅淡平静的生活。苦海无涯,历经漫漫岁月,备尝人世辛酸,静默修炼,凝聚精魄,大器终成。(素材运用亮点5:运用排比手法,列举热点人物素材,彰显时代风采。)

卡耐基说,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延续积累而成。我们只有不断积累,勇于付出,方能酿造出人生的“美酒”!(素材运用亮点6:结尾句式整齐,紧扣中心,点题升华。)

【评 析】

考生巧妙运用作为论据的素材是这篇文章出彩的重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1.注重剪辑,切中要旨。

在选择素材方面,作者开篇运用酿酒的素材,引出“积蓄沉淀”的主题,材料典型,入题新颖。主体部分精选华罗庚的名言素材,切中要旨。巧妙运用刘恺威、史铁生人物素材,简洁明了,素材典型。

2.深入挖掘,论证深入。

选用了刘恺威、史铁生等名人素材,让论证逐层深入,更加充分。作者运用了“以小见大”“求因溯果”等手法,围绕中心观点,让论据材料充分“燃烧”。

3.组合用材,形成合力。

围绕中心论点,组合用材,能形成合力,加强论证力度。文中围绕“厚积薄发”的观点,第三组材料组合用材,紧扣社会热点,彰显时代风采。

【素材运用技巧】

在议论文写作中,能否灵活运用“材”之道,决定了文章质量的高下。因为在议论文中,素材就是借以论证论点的论据,充当论据的素材运用恰当了,论证才更有力,论点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撑,文章才能更有说服力。

有的考生手握“雄兵”百万,却不知如何派上用场,是因为缺乏对素材的思考、筛选和优化。因此,我们还必须掌握素材运用优化的技巧。我们知道,新鲜的材料平庸地运用会使之黯然失色,陈旧的材料精彩地表述却会使之流光溢彩。那么,如何让手中的素材,通过精彩的运用而别开生面呢?

一、精心筛选素材,增强引人入胜、亮人眼眸的效果

俗话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框。”高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就应精心筛选素材,尽量选用新鲜的、热点的素材。因为,以新鲜的、热点的素材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往往具有时代气息,能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能给审美疲劳的阅卷老师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从而获得较高的分数。

比如,同是展现“不懈追求”的主题,我们可以放弃使用“司马迁”而转用“马云、俞敏洪”;同是展现“科技创新,造福世人”的主题,我们可以放弃使用“爱迪生”而转用“史蒂夫・乔布斯”;同是展现“爱国主义”的主题,我们可以放弃使用“屈原”而转用“顾维钧”,如此,等等。

2015年高考湖北语文卷高分作文《积蓄力量,完美喷涌》就是在精心筛选运用素材方面高人一筹的典范:

袁隆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实验田与实验室间穿梭,他咬紧牙关,默默坚韧地在失败与汗水之中搏击,终于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杂交水稻绽放了它饱满的微笑。正是袁隆平的默默坚持与不断蓄积力量,才迎来中国的荣光。

曼德拉总统从年轻到年老,终生为争取平等与自由蓄积力量;从青丝到白发,从未忘记为人们的自由而坚持斗争。终于,种族平等了,黑人再也不会像老鼠一样在暗无天日中过日子。正是曼德拉总统的默默坚持与不懈努力,才喷涌出全体黑人的幸福之泉。

尼克・胡哲身陷囹圄,没有自暴自弃,他坚信“受到打击了,不要垂头丧气,不要认为自己天生可以把每件事都做好,但要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到自己的最好”,他的静默和坚守换来了事业的绽放――两个大学的学位,两个世界公益组织的总裁。默默的坚守与蓄积,让尼克・胡哲创造了惊人的神话……

作者紧扣主旨,筛选并运用好这几则新颖的材料,使之形成合力,使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怎不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呢?

二、精当处理素材,展示活用变通、驾驭素材的能力

精当地处理素材,指的是贴着行文,顺着思想,素材运用不死搬硬套,能够变通活用。即把素材融化到自己的语言中,同自己作文的思考方向、议论角度与中心和谐地结合。灵活变通,精当处理、运用素材,这里主要介绍下面两种方法:

1.一般的文章可以使用简略的陈述性的素材,而文学性强的话题作文就可以使用抒情性的素材。

例如,2015年高考湖南语文卷满分作文《为自己开扇窗》(节选):

我无法拥有像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陶艳波那样的妈妈,她陪儿子读书十六年,成为儿子的同桌和耳朵,她让儿子感受到了这世界的轻盈和无声的爱。而我的妈妈,却只能在摆摊儿挣钱回来时给我带回来一本《安徒生童话》,也是这样一本书,使我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开启了我心中的一扇窗。从此,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文学。我庆幸我拥有虽然无法陪伴我,却时刻关心我的心灵的母亲;我庆幸我虽然没有正常人的听力,却为自己开启了文学这扇窗。

作者在这个文段中不是简单地概述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陶艳波的事例,而是根据自己文题的需要,使用较强的抒情性文字,将自己的感情融进文章中,让每一个文字都带有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渲染自己对陶艳波这则素材的感悟,在通过对比陶艳波和自己的母亲中,抒发了自己对母亲深厚的感情,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靠自己,为自己开扇窗”。可以说,这种精当处理素材、运用素材的方法,使文章角度更加独到。作者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唤醒了读者心中积蓄已久的情愫,进而带动了读者、感染了读者,收到了与概述性的文字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2.交替使用单个素材,深入挖掘;多个素材集体展示。

单个素材深入挖掘,是指作为例证的单个素材,通过深入挖掘其内涵,恰到好处地起到论证的作用,从而让读者获得新知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可读性;多个素材集体展示,是指对读者非常熟悉的多个事例用集体展示的方法,一般用排比句的形式一笔带过,点到为止,不多解释,更不详细叙述。如果说“单个素材深入挖掘”能让读者获得新知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可读性,那么,“多个素材集体展示”能彰显作者渊博的知识、纵横捭阖结构文章的优势,增加读者的认同感。这种写作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

(1)对同一个人的多个事例切入。

将单例成段的事例内涵用概括的笔墨、形象的文字,把生活的细节、丰富的感情流畅地表达出来,增大议论分析说理的空间,从而透彻地论证论点。写作所选的素材都是同一个人的,往往是从生活经历或思想认识入手,或截取画面,或分条总结,多方面、全方位地展现形象特点。简单地说,就是用丰满的人物形象去诠释深刻的文章主题。比如: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只是这天地逆旅中的暂住之客,我们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暂,无法重新来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对自我的生命心怀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对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个“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残疾作家史铁生,当他说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时,当他穷四年之功力用透析后的残存时间写下《病隙碎笔》时,当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出千弦弹断希望不灭的盲人琴师时,陈先生,希望您能够懂得,正像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让我们无悔此生。

此段落从三个方面阐述史铁生事例,用再现生活情景的方式充分地诠释了“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这一中心观点。

(2)对多个人的多则事例切入。

写作所选素材虽然是不同人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表现同一个主题。写作时,可以采用“排比事例”加“排比分析”的写法,也可以采用“事例”加“分析”双双排比的写法。目的就是为了用丰富的事例材料去表现文章中心,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为读者营造出进一步调动生活积累、协助作者再造氛围的艺术效果。比如: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想,如果我们还可以对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存敬畏,则我们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像尼采说的那样:“我的灵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如韩愈一般,为了天下苍生不受蛊惑,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仍“肯将衰朽惜残年”;如东林学派一般,为了黎元百姓乐于樵苏,发出正直的呼喊,惨遭屠戮却成为“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如新东方学校一般,为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费巨大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陈先生,相信您十分清楚,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他们都能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怀敬畏,方能普施大爱,让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此段落写了韩愈、东林学派和新东方学校三个事例,采用了“排比事例”加“聚焦分析点睛”的写法,即先事例排比,之后再分析归纳。这段文字,不仅事例典型精当,而且分析切中肯綮;不仅扣题十分准确,而且语言极具文采。

三、精确锤炼素材,揭示鲜明生动、深刻有力的主旨

所谓“精确锤炼素材”,是指不仅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概述素材的内涵,还要对所概述的素材作出准确而深刻的分析,即要用形象的说法,挖掘出素材的实质和内核,以让素材与论点产生必然的联系,起到它作为论据所应有的支撑和论证论点的作用。精确锤炼素材,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锤炼词语,字斟句酌,增强说理的感染力。

我们积累的素材往往多为事实、故事、寓言等,这些素材保留着它本身的语境,与我们写作的基调不一定完全一致,甚至有些素材具有多维角度,可以从多个角度阐发,如果照搬素材,只是原生态地运用材料,则难有自我的情感态度,那么就没有了写作者的立场。我们不妨在运用素材时,或通过精心锤炼色彩词,或通过进行精辟的分析,以达到或赞美、或讽喻、或鞭挞等不同的目的,如此运用素材,定能避免呆板枯燥,实现鲜活形象的表达效果。

如,以《在某些政治问题上持有与他不同看法的人都是“汉奸”吗?》一文中有关素材运用为例说明: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有相当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韩德强仅仅因与别人看法不同,就对八旬老人出手。其对交流、讨论、讲道理已经失去了耐心,转而寻求以暴力的方式强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是个十分危险的倾向。仅仅因为意见不同,就指责别人为“汉奸”,是一种粗暴的逻辑。未经法律审判,一个公民没有权利随便指责另一个公民为“汉奸”,更不消说因为对方的言论而对其进行暴力行为。韩德强此举,实际上已经突破社会底线、人伦底线。

以上片段在素材展示、分析过程中有些单调、枯燥、生硬,不够鲜活,可以通过锤炼词语、增加细节、强化情感色彩等手段,让素材呈现得更加有感染力,比如:

仅仅因为意见不同,对标语发了几句牢骚,韩德强却“义愤填膺”“义正词严”地用一顶“汉奸”的帽子“盖过去”,接着两个耳光“痛打”下去,俨然认定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在这正义的代言下,非我即是敌,是敌即可打。在这样的“理所当然”的思维下,他掌掴另一个人,犹如为民锄奸,正义凛然。外表斯文、身份高,行为却如此粗鲁暴戾,令人错愕不已。如此自认“理所当然”的逻辑,如此不讲理的“爱国”,如此不讲道德的“爱国”,如此践踏别人尊严的“爱国”,叫人如何消受得起?

修改后的片段,通过锤炼所用的事例素材,特别是通过四字或六字短语的运用,使语音铿锵有力、节奏感强,使素材在平庸的叙例中脱颖而出。如,“义愤填膺”“义正词严”“犹如为民锄奸”“令人错愕不已”等让情感色彩更加鲜明,词语“盖过去”“痛打”“正义凛然”形象地展示了细节,情感态度也表达得更加突出,这都是通过锤炼词语,让素材摇曳生姿的结果,因此,说理就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

2.巧引名言,引而有析,增强论证的权威性。

名言,即经典性的著作和著名的言论或话语,言简意赅,意义深远,耐人寻味。考场作文中不失时机地善引妙摘名言名句或哲理警句等作为论据,可大大增强论证的权威性,从而更准确、更有力地证明论点。

许多考生对于“引”颇费心机,但往往犯了“观点+引语”的毛病。其实引用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喜的,但论据只是材料,如果缺乏论证分析,势必造成文章油是油,水是水的结果,论证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列出理论依据之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阐述,要引而有析,讲清所引用名言的意思,阐明引用资料的目的,将其与观点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增强论证的权威性。例如:

古人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写的是沉醉灯影书乡的境界;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表达的是对书的情有独钟;(对引语加以评析)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还说“只愿我走到香丘尽处的那一天,有人放几本耐看的书在我棺材里,就是下地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见书是她生死相依的伴侣。(对引语进行点睛)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归纳前面两个引语所揭示的观点)

文段引用古今中外的诗词名言,阐述了“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的观点,做到了“引”而有“证”,“引”而有“析”,从而不仅提升了文段语言运用的张力,而且增强了论证说理的权威,同时也体现出考生广阔的阅读视野、良好的文学素养。这样“巧引名言”才能让理论论据(素材)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又如: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样样不如老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为老师,是错误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有所成就,不仅要有“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要有“输梅一段香”的雅量,放下架子,不耻相师。

在这段议论中,作者对引用的经典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作了诠释分析,使得论据与论点得以紧密结合、水融,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要‘不耻相师’”的论点。

3.妙用修辞,点石成金,增强说理的形象性。

足够的食物原材料摆在我们面前,但如果厨师组合运用不当,同样不能烹饪出佳肴。作文亦是如此,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素材,如果只是枯燥无力的议论、平铺直叙的记叙,是没办法打动读者的。巧扮花轿送新娘,而修辞是最好的“花轿”――素材运用要感染读者,就要善于使用各种修辞。运用比喻,生动、鲜明;运用比拟,形象逼真;运用排比,贯通一气;运用设问,发人深思;运用对比,形象分明……只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便能点石成金,营造氛围,彰显素材魅力。如《用坚守应对挑战》中的有关素材的运用:

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他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有了这样的坚守和坚持,中国预警机事业才有了长足发展。在王院士的精心筹划下,10多年后,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了预警机装备的跨越式、体系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历史应该铭记――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文中素材运用有事迹,有议论,整体符合素材运用写作规范,但因为写作者只是客观描述,缺少激情叙述,读者读来难受感染,总让人觉得是应付式的泛泛写作。倘或综合运用各种修辞,精心修剪素材,形象而又有感染力的表达效果则立竿见影:

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坚信”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正是这种坚信,为自主研制预警机注入了不竭动力;也正是这种坚守,点燃了自主预警机研制的星星之火;也正是这种坚持,国产预警机谱系的多彩蓝图才得以绘就!有这样的坚信、坚守和坚持,中国预警机事业能不长足发展?能不走出一条具有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历史应该铭记――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我们更应该铭记――坚信、坚守、坚持。

修改后的片段,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素材运用更加科学。开篇引用诗歌创设情境,快速营造“坚守”氛围,感动读者;中间排比句议论点睛,顺势推动,巩固情感;末尾反问句再次强调,将这种情感推向。全段既有对事迹的客观描述,又有多种修辞的综合渲染,更有力、更集中地表达了文章的观点,增强了其形象论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