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朦胧诗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他,就是陈龙辉先生――广西德胜环球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菱柏集团亚太区总裁。
作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在国外高等学府进修并取得高学历的专业水平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后,他并没有留在国外,而是选择学成回国,将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悟带回国,尽管那时的国家建设相对落后。
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时时把责任二字挂在心头,在决定接管并重组当时处于严重亏损状况的国有企业――广西德胜铝厂的那一刻起,他投入的不仅是大量的资金与精力,更有一并坚持的执着、诚意与信念:将广西德胜环球铝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世界级的梦工厂,力求创造最大利润,造福乡亲,让更多未能完成梦想的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即便这个过程还需要十年时间,都值得去守候。
【社会篇】
学成归国热忱奉献
出生于香港的陈龙辉先生,很小就移民加拿大接受西方教育,并于1984年毕业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保系,获得环保学学士学位。为了积累更丰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陈龙辉先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参与负责了兴建污水处理厂,并在当地卡城市参与新市镇建设,在离卡城约120公里外的郊区参与兴建现时加拿大最长的运河sherness canel。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陈龙辉先生都把它当成是一种历练的机会,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令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趋于完善。
多年来在国外的学习与工作,虽然见识与能力渐长,但对陈龙辉先生而言,心中那份对祖国的牵绊却时时萦绕心头。1989年,他回到了香港,加入了香港德利测量师行有限公司,并出任地产顾问和项目经理职位,也曾参与负责港九旧区收购和重建项目,为香港的城市规划建设尽献心力。
陈龙辉先生坦言年少时期对祖国的了解不深,只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自回国以后,更希望能在自己国家的热土上开创一番事业。“1996年,与香港朋友及美国伙伴携手合作,成立菱柏测量师行有限公司,早期业务以提供公正的估值和优质测量事项为主,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现已发展成能够为社会人士及其它公司提供全面性专业地产服务,计有估值测量、投资/地产顾问、物业管理、发展顾问、项目策划及海外发展等等。”问及菱柏测量师行有限公司的创建历程,陈龙辉先生解释道。
2003年,当陈龙辉先生受邀参加南宁首届东盟会来宾式时,他奔赴内地的脚步便再也没有停下来。虽然当时国民的经济水平仍然不高,很多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非常困难,但随着对国家的不断深入了解,陈龙辉先生对投资内地的信心亦与日俱增,想要为更多人带来帮助与财富的信念开始在心间发芽。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介绍下,陈龙辉先生走进了广西,站在资源辽阔的河池境地,在惊叹景色的秀美之余,却发觉毗邻的德胜镇上已停产的德胜厂房的冷清与不协调。唏嘘之余,陈龙辉先生更满怀喜悦地发现了一个商机,一个刚好与心中梦想相吻合的商机,重组德胜铝厂,将其打造成全世界都知道的世界级工厂与环保生活小区。
梦想一旦成型,即便遭遇再大的坎坷与挫折,都没有什么力量能将其打破。而在打造世界级铝厂的道路上,陈龙辉先生要做的还有很多。
【创业篇】
树企品牌责任为怀
河池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山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成就了河池境内大大小小的众多金属加工企业。广西德胜环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广西德胜铝厂就是其中的翘楚。德胜铝厂曾是一家国有企业,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令这样一家拥有3亿固定资产的河池市支柱企业蜕变成一片“废墟”竟是从一次国有企业改制开始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05年11月,公司领导班子宣布企业全面停产,停产后的数年时间里,企业为了还债而变卖了多个分厂的机器设备,导致所有车间出现空空如也的状况。
2006年,陈龙辉先生在友人的介绍下,开始与德胜铝业接触。“这是一块美丽的土地,这里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德胜铝厂身处其中定有很好的发展,但由于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当它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的时候,我希望能给它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令它恢复往日的顶梁柱作用,更焕发出它本身就应有的精彩。”谈及当年选择德胜铝业的初衷,陈龙辉先生回忆道。
陈龙辉先生进一步解释说,“我国存在很严重的贫富差距现象,在众多的偏远山区,医疗环境差,教学水平低下,没有联通网络,没有便捷实用的交通设施,根本没有办法跟外界及时联通,他们似乎是被隔离的群体,但他们绝不是被遗忘的一群,他们更应该得到关注与关心。所以我计划将德胜铝厂建设在河池与宜州两地之间,占地面积一千六百亩,提供工作岗位五千以上,年产量达20万吨,开发旅游度假村,安装卫星数码系统,使居民也能享受普及的网络,我不仅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世界级工厂,更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活跃的卫星环保城市。使这里的人们能自给自足,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一个成功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赢取收益,更能成为行业里正面积极的楷模、排头兵;而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能将企业做强做好,而心中那种时时刻刻将社会利益摆在重要地位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能令人为之动容。
陈龙辉先生就是那种极富社会责任感的人,当他亲眼看到铝厂里的工人在酷暑难当的季节里,赤膊上阵拚命工作时;当他看到没有戴口罩的工人们在灰尘满屋的工作间里挥汗如雨时;当他看到当地的小孩无法接受教育,甚至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时;当他看到人们长期饮用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染水源却毫无警觉时,他感到了阵阵心疼与担忧,那种发自内心的揪心更变幻成一种动力,时刻提醒他要为这些人们做点事。所以,那种要将环保、旅游、通讯科技等多种元素引入这个小城镇的信念,那种要让其成为一种活跃的生活小区的梦想,那种想让当地居民以至更多人们能自给自足,生活有保障的责任感,一并烙印在他心头。
“工厂计划2009年6月份开始正式动工建造,要完成既定目标估计要花费十年时间,不过没关系,我有信心。”从陈龙辉先生的眼里,读到的满是决心与希望,责任与憧憬,然而,对于收购这块土地的背后所付出的长达两年多时间的那份等待与坚守,他却澹然地一笑带过。“这块土地有它本身所具备的潜力与价值,我有信心能让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与魅力,即便在此过程中,遭遇很多阻碍与困难,我都会努力地跨过去,将梦想坚持到底。”
【生活篇】
回馈社会收获快乐
祖籍广东的陈龙辉先生深爱着自己的家乡,但问及为何不选择在广东开办铝厂回报家乡时,他笑笑说:“广东很多城市的生活水平与城市规划建设已经走在了诸多城市的前列,发展也相对成熟。而对于广西来说,它就像是一个正处发育期的少年,需要有更多营养的补给与提供,才能更茁壮地成长,它更加需要机会。我热爱着我的家乡,同时我也深爱我的祖国,所以我会更客观更平等地为国家的整体繁荣而尽己之力。”
除了投资企业兴建工厂,陈龙辉先生更积极参与社团工作,自2005至今,担任了美国城市规划协会、美国市区土地学会、国际设计师协会以及香港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等。“我是一名规划测量师,我希望香港的城市规划师能达到国际水平。”陈龙辉先生笑道。而在推动绿色建筑,环保设计美化社会的路途中,他仍在踏实前行。
问及陈龙辉先生的业余爱好,他说是看电影、看书和打球。平常一周会有五天的时间去做运动,但由于工作的繁忙,而今鲜有时间,不过对爱好的浓厚兴趣始终不减。他更打趣地说:“若遇到繁重的工作压力无法解脱或是感觉很累的时候,只有两个地方能找到我,一是在唱片行,一是在书店,在将自己沉浸在音乐或光影人生中,我会顿时觉得轻松不少。”在亦动亦静的氛围中,陈龙辉先生享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轻松。
勤能补拙。这是陈龙辉先生的人生信条,想必亦是他向着梦想不断前进不断跨越的不灭斗志与成功的秘诀!
【论文摘要】近期以来,人们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反思愈加深入了。对80年代的“朦胧诗”冲击波的反思是百年文学反思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这一话题又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本文从“朦胧诗”和“朦胧诗派”、“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正确评价“朦胧诗”三个方面对“朦胧诗”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一、“朦胧诗”和“朦胧诗派”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是经由新诗潮而得以产生的,“朦胧诗”是它的第一批文学作品。从60、70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朦胧诗派”迎着热风冷雨,直到被社会普遍认可与接受,其生长和发展的不寻常历程,可以说是相当辉煌的。然而,到了文学多元化的80年代中后期,“朦胧诗”则开始淡出。“朦胧诗”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对“”神本主义思想文化统治的胜利而告终,这个胜利也是人本主义文学对“”文化专制的胜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而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朦胧诗”不应被看作是一个诗歌流派,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在文学上形成的一种思想潮流。一种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总要同旧的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因此,在“朦胧诗”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就有了新诗潮诗歌运动。
“朦胧诗派”崛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主要有舒婷、北岛、顾城、杨炼、江河、多多、食指、芒克等。舒婷的《致橡树》、《中秋夜》、《四月的黄昏》,北岛的《回答》、《冷酷的希望》、《结局或开始》,芒克的《天空》、《十月的献诗》、《心事》,食指的《相信未来》、《命运》、《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江河的《祖国啊,祖国》、《没有写完的诗》、《星星变奏曲》,顾城的《简历》,杨炼的《乌篷船》,方含的《谣曲》等。其中,不少后来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首《一代人》作于1979年,这首诗是“朦胧诗”创作中最经典的名篇之一。舒婷的《致橡树》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这首诗热烈歌颂了诚挚、坚贞的爱情,当年曾脍炙人口。
虽然“朦胧诗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群体,但这些诗人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诗歌艺术技巧,所创作的诗作呈现出理性的思辨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忧伤而不悲观、真挚而又沉郁,既有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又有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强烈的个人理性精神都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
二、“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
(一)“朦胧诗”的产生
“朦胧诗”的崛起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它自1979年3月浮出水面,能在两三年内迅猛崛起,遍地开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前后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得益于举国上下痛恨“”渴望新生的政治热情。伴随着当时整个社会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例如,顾城的《一代人》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而喻的。《一代人》只有短短的两行诗句,以三个单纯的意象概括了生于逆境却始终不失信念的一代人异常复杂的心理经验和精神特征。《一代人》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是在不断地受伤害中经历成长,苦难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寻中战胜苦难。他们用诗歌表达了了“一代人”历经黑暗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
朦胧诗潮的社会起源和个人起源都与这一代人在“”中的个人经验有关。这些年轻诗人都有一个由信仰的狂热到理想破灭后坠入绝望的共同的“”经历,他们是这一代青年中最早觉醒并进行反思的一群。这群“”后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并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朦胧诗人”们从自我的心灵出发,谱写出一曲曲“心灵的呼告”,我们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二)“朦胧诗”的衰减
“朦胧诗”在“”期间以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主题宣告其诞生,在经过近20年的坎坷历程之后,又以“提供历史的见证”这一主题宣告其消隐。至此,新诗潮诗歌运动也拉下了它的帷幕。在“朦胧诗”受到猛烈讨伐的1983年,“朦胧诗”的势头已衰减。衰减的原因,部分在于“朦胧诗”影响扩大所带来的模仿和复制;而“朦胧诗”过早的经典化也造成对自身的损害;加上艺术创新者普遍存在的时间焦虑,加强了他们尽快翻过历史这一页的冲动。对中国新诗有更高期望的“更年轻的一代”认为,“朦胧诗”虽然开启了探索的前景,但这不是终结,他们需要反抗和超越。
新诗潮的大多数后续者大多生于60年代,他们获得的体验和“朦胧诗”所表达的政治伦理判断不尽相同,也不大可能热衷于“朦胧诗”那种雄辩、诘问、宣告的浪漫模式。此时,社会生活的“世俗化”的过程加速,公众高涨的政治情绪、意识已有所滑落,读者对诗的想象也发生变化。国家要求诗承担政治动员、历史叙述的责任的压力明显降低。在80年代中期前后,“纯文学”、“纯诗”的想象,成为文学界创新力量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种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即带有“对抗”的政治性含义,也表达了文学因为“政治”长久过多缠绕而谋求“减压”的愿望。回到诗歌自身,回到语言,回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生命意识,成为新的关注点。
三、正确评价“朦胧诗”
新时期诗坛上所出现的“朦胧诗”创作潮流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信号,也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朦胧诗”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独到的人文审美价值及其历史贡献。要想对“朦胧诗”做出合理的评价,我们不能仅仅从它的艺术创新方面来判断其意义和价值,我们更要把它纳入整个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把握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对“朦胧诗”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本质上也便是对新诗潮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
(一)“朦胧诗”的诗学贡献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其独特的诗质、题材、意象与语言是变革时代的诗歌特色的突出体现。“朦胧诗”强化了新时期诗歌的文本特性。诗歌是一种语句上分行排列、侧重抒发激情的文体,它特别讲求诗意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时期,对诗的文本特性的扭曲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在今天,新时期诗歌之所以能称得上“新”,从根本上说就是诗的文本特性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在其自身发展中得到了强化。“”的特殊的时代氛围造就了“朦胧诗人”独特的思维模式,而他们的创作实绩则体现为对诗歌新的范式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更多地感谢“朦胧诗”以及稍后的现代主义诗流,它们在恢复和强化新时期诗歌的文本特性方面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二)“朦胧诗”的时代意义
“朦胧诗”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流派,但这些诗人在诗歌精神和探索的主导意向上具有共同点。“朦胧诗”在开启新诗那些被长久封闭的空间上,在激发诗歌探索的激情与活力上,在推动当代诗歌艺术视野的拓展,寻找与人类广泛文化积累的对话,以及发掘现代汉语的诗歌可能性等方面,都有难以忽视的功绩。在精神向度与诗歌写作上,“个体”精神价值的提出与强调,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点。至于说到“朦胧”,也应该是诗歌语言变革的重要一项。“朦胧诗”与当时“环境”构成的紧张冲突,根源于它的语言的“异质性”,它表现的某种程度的“语言的反叛”。因而,“朦胧诗”这一称谓虽受到不少质疑,却不一定就是十分离谱。
(三)“朦胧诗”的历史贡献
“朦胧诗”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朦胧诗”影响着新时期诗歌的发展方向。在新时期诗坛多元并存、竞相争妍的诗流中,“朦胧诗”可以说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支劲旅。在新时期,没有哪一种诗歌、哪一种诗派能像“朦胧诗”那样如此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着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持续的震荡,引发出关于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诸多深刻的话题。自“朦胧诗”诞生后,它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时期诗歌的发展方向——返归诗的本体,注重审美追求。事实上,“朦胧诗”的出现正是诗歌自身审美价值凸现的一种表现,诗的文本特性受到最大尊重的一种选择,它是一种不可扼止的体现着一代诗人强烈创新意识的现代诗流。
四、结束语
“朦胧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诗界奇观,它作为一种崭新的诗歌思潮,以其清新蓬勃的诗风,奏响了中国诗歌现代化探索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纵观“朦胧诗”走过的短暂而光辉的历程,它无疑是中国文坛的一次革命,其突出贡献是对文学本位的捍卫和诗歌范式的变革。为了尽可能对“朦胧诗”做出公允的评价,本文试将其放在当代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考察,确认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对“朦胧诗”做出合理的评判。
【参考文献】
[1]卢志杰.二十年沧桑再看“朦胧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增刊
严格地说,第三代诗人不是属于某一个诗群的流派而是泛指前朦胧诗人之后出现的一大批诗人,又称“新生代”,以1986年10月的“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为结体标志。
第三代诗人是在82年以后与朦胧诗人脱离时逐步形成起来的;他们在诗歌的创作手法上依然受到前朦胧诗人的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后现代主义的写作原则,反英雄反崇高及平民化是他们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
他们人物众多、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他们往往以集团利益的群体出发尔后又反代、反集团,或努力在个体上趋于成熟后的独立和孤独,或游离于一切社会、文化意义,但他们的统一大旗一直是生命意识即强烈树立个体的趋于完全向内转的本体价值建构文学,是从反民族传统劣根性开始的深层次反文化的泛文学本体思想,是较之前朦胧诗人更加现代意识的本体论上的诗歌革命运动。他们开始以“后文化实验诗”进行实验、反叛,尔后牢固确立了终极生命边缘实验诗歌立场和态度,即先锋诗歌,因此他们是前卫诗人。
第三代诗歌流派人数十分可观,团体组织数目众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化出更具体的诗歌流派。
发动这场运动的领潮人包括“非非主义”、“他们”、“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现实主义等的一批具有社会实力的新生代诗人和评论家。
从一九七六年底开始,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诗创作,也走上了一个与前二十余年既有联系,但也有不同的新阶段。“朦胧诗”的出现就在这一阶段。一九八零年《诗刊》八月号登出《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其作者把自认为“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的诗姑且名之为朦胧诗之后,朦胧诗就被大家接受下来并叫开了。然而关于这一类诗的争论也一直未停,也一直未能有人阐述这一概念完整而准确的内容。喻大翔先生编书时采用的标准则是取那种“诗歌的一种意会,只能感觉,不好说出”的诗。据我看来。这种编选的态度是不大严肃的。若按他的标准,那么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当你评论这类诗时,这种不好说出的感觉,你到底说还是不说?其实,对于朦胧诗这一要领的阐述,我倒同意《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书对朦胧诗的看法:所谓朦胧诗应该是指那类具有强烈主观性和象征性,中心意象呈现多元化的诗。真正作为区别朦胧诗的关键应该不是中心意象的多元化。
现在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往事二三》。但分析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因为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必定有着作者本人生活的远距离投射和时代生活折射的色彩。舒婷,一九五二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的生活道路比较坎坷。她从小喜欢朗诵诗歌,《往事二三》便是舒婷在后说出的别人未写出的话。当然,这首诗摒弃了对思想观念的直接图解和阐释,诗人注重以客观的外物来凸显诗人的内心隐秘和感情内涵,追求外物与内心的撞击、互相参透而形成的意象,呈现出诗人情感、意志的诗的世界,成为一个有自己秩序的、有具体形态的客观性世界。
《往事二三》写于一九七八年,这一时期随着广大群众思想觉醒的逐步深入,一个以全面审视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波及到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各个方面。思想解放运动拓张了人们的胸襟和视野,动摇了束缚、禁锢思想的栅栏,解放了长期被压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昔日许多被确认为是“永恒真理”的观念,在人们的重新审视中受到检验,受孕于社会思潮的这一转变,诗人们也开始寻求用诗来表现历史的道路,自觉思考人生的思想历程。舒婷就是这些诗人中极为突出的一个。
《往事二三》全是分三节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枝映山红
这是诗句的第一节,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诗歌特点,我们是很难理解的。然而现在联系舒婷诗歌的特点(她的作品主要成分,就是自我情感和心理过程的揭示和呈现)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两年正是诗人审视自身创伤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一节的象征意象了。
这一届里有四个意象,“酒盅”,“石路”,“青草”和“映山红”。“打翻了的酒盅”和“月光下浮动”的“石路”象征的是动乱的颠倒的年代。被“压倒”的“青草”则象征成长生活于时代里的青年的不幸人生。“映山红”象征的则是青年追求光明的理想。
桉树林旋转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这一节里的象征意象也有四个:“桉树林”、“繁星”、“铁锚”和“天空”。“旋转起来”的“桉树林”和“拼成了万花筒”的“繁星”,象征当时纷繁芜杂的种种社会现象。“生锈”的“铁锚”则承上两个意象,象征中被锈蚀了的青年的心灵。“晕眩的天空”象征一代青年对当时现实生活的迷惘。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这一节里,严格地说只用了两个象征意象,“书本”“烛光”。“竖起的书本”在这里既可以理解为青年自觉设置的对外界不合理现实的逃避方式,又可以理解为一代青年想通过对知识的追求来理解社会,把握社会。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烛光”似乎不应理解为通常惯用的“光明”的载体,而应看做是披着红色外衣的“浑浊阴暗”的象征。这节的后三句以两个动作――手指衔在口中和做梦来表达这代青年开始停止毫无意义的大批判的大喊叫,开始静下心来思索现实。尽管他们还不能完全释清对现实社会的迷惘――“梦”是“半昧”的,但他们毕竟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光明――“梦”是“半昧”的。
舒婷曾在八十年代初引用诗人契斯华夫・弥沃舒在《献辞》中的一句话:“我发誓,我的文字并没有巫术,像一片云,一棵树,我用沉默对你们说话。”这里的“沉默”也许可以理解为对直接陈述、说明的回避,诗人的感触、情绪、意念、将靠可感的形象(如弥沃舒所说像一片云,一棵树)来加以展现。对《往事二三》进行分析后,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这一艺术追求,她是在使无形的思想感情得到控制、凝定和形象化上。
2007年,新诗90华诞。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盘点将成为这一年诗歌的重要话题。诗歌在2006年经历了“梨花体”、“裸诵”等风波,在2007年初始又迎来了“排行榜”、“公约”等事件,这些,都是中国新诗一路走到现在的悲喜剧。在这些激进的事件中,诗人一改以往的矜持,在主动或被动中以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声明着他们的诗歌理想,而这却让大众再次迷失,对于诗歌的理解,对于诗人的认识,宛若陷入了迷阵。
诗为天地立心,它永远是人类盛放心灵的容器。中国新诗经历了90个春秋的磨练,是是非非,诸多曲折,但它无可争辩地仍旧包含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之中,参与着中华文明的建设和传递。在新诗90年之际,诗歌和诗人在远离公众多年之后突然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被推到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似乎是某种巧合或暗示。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就让我们用一种新的姿态和角色温习诗歌,试着回忆或总结中国新诗90年的历程。我们是谁?诗歌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一、创诗纪:第一首新诗的诞生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第一首白话诗《蝴蝶》
1917年2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的这首题为《蝴蝶》(原题《朋友》,写于1916年8月23日)的诗,这被看作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这些诗带有明显的新旧“过渡”色彩,甚至有点“四不像”,但在文学史意义上,艺术价值的粗陋不能掩盖重塑民族文化的勇气。),从此之后,一批一批的诗人成为了他们所处时代的记录者、专注于灵魂的观察家、语言的历险者。有人因此称道,这“两个黄蝴蝶”,把中国的诗歌带入了另一片花园。
在当时提出了新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话俗字。后来,又发表了有具体主张的《谈新诗》。应该说,这些都是点亮中国新诗的智慧之星火。但就艺术表现力而言,那8首发表在90年前《新青年》杂志上的白话诗,同时,包括他在1920年3月出版的“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今天回过头去看确实有些单薄、粗陋。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在那个深深困囿于古板语境的时代,那种在语言和形式上的大胆尝试、革新的气势和精神,对我们现时的诗歌写作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尝试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是“白话文运动的最后一役”,向诗人表明用白话文作诗是可能的,正如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所说的:“它只有宣言的价值,你现在再看看它,根本没法读,于美感上太粗糙。”
实际上,文学的每一次变革,不仅是因为文学本身的需要,也或许还有对现实与人生新的发现与体验,的“诗歌革命”是否也即如此?
任何―个新生物的出现,都会在前所未有的激情中蔓延。那些有着共同的诗歌理想的诗人们,便聚集起来讨论诗歌,于是出现了各种或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新诗社团和各类提出各自主张的新诗派别。1921年初,在杭州成立的“新诗社”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主要的组织者有朱自清、俞平伯、叶绍钧等,其创刊的《诗》月刊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份新诗刊物。从此,中国新诗的各类思想主张也就进入了互相交流探讨之中,互相争辉斗艳。
而今,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和诗歌,都不可能回到90年前所处的那个时代了,但无论是诗,还是生活,仍如90年前那般在持续变革。
二、检阅:90年人物谱
1917年,中国新诗完成了它的一次同中国传统诗歌的“断裂”。2007年,是中国现代新诗诞生90周年,“蝴蝶”飞走了,“鸽子”也远去了,但中国新诗这条“小河”自它的发源之日一直流淌到今天,并且,还会一直流淌下去。那么,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又该记住哪些人,哪些诗?
代表作:《蝴蝶》
他带来了汉语诗歌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1920年以前,中国只有一种诗歌形态,而在此之后,仿佛忽然就有了另一种与古典诗歌泾渭分明的诗歌形态。这是两千年以来中国诗歌形态发生的最大的变化。
周作人代表作:《小河》
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从周作人开始,或者说,从《小河》开始,中国新诗有了最初的美学风格,摆脱了旧体诗的限制,不再追求格律韵脚,完全使用自然的音节。
郭沫若代表作:《女神》
郭沫若作为“五四”时期的伟大诗人和英勇战士,是在追求自由理想,创造新世界的崇高信念下从事创作的,这一切都体现在他1919年至1920年之间创作出的《女神》中,让人们坚信:新世界的即将诞生,同时,亦开创了新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冰心代表作:《繁星》《春水》
在20世纪初就出版了《繁星》和《春水》,北大教授洪子诚对其的评价是,“成为以来女性诗歌的惟一收获。”
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的诗歌是为时代立言、为人民请命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不但能令人愉悦,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读者投入到火热的哪怕是危险的斗争中去。诗人穆旦说:艾青的诗“会摇起你年轻的精力,鼓舞你更欢快地朝着斗争,朝着光明”。
徐志摩代表作:《再别康桥》
他为新诗“创格”功效卓著,开创了中国新诗格律化的新格局。
臧克家代表作:《有的人》
臧克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的作品也是中华民族这一段沧桑历史的缩影,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卞之琳代表作:《断章》
回首“五四”,多少人感怀怅然,不说别的,在文学的视野里,那是一方自由晴明的天空,卞之琳那么幸运地生活成长在那个诗意的时代,和他的老师徐志摩一起,编织“新月”的诗意。
戴望舒代表作:《雨巷》
提起戴望舒,无人不会想起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在中国诗坛的成就,远非“雨巷诗人”所能锁定,他曾用笔,确切讲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的灵魂。
郭小川 代表作:《投入火热的斗争》
他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至“”时期,他的一系列优秀诗作都记录了时代的痕迹。
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北岛代表作:《回答》
在北岛早期的诗作中,美学的叛逆与时代的投射混合在一起,成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代精神的表征。
海子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被认为是80年代中后期非常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诗歌个案,他努力不懈地重建着理想中的“神性的史诗”,他是离上帝最近的诗人。
顾城代表作:《一代人》
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有时是远古的神明,有时是黎明的鸟叫。从他的诗里,我们依旧可以听到他从走廊尽头跑来的脚步声,他推开门,他推开门,推开一重重厚重的门……
舒婷代表作:《致橡树》
舒婷是“朦胧诗”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的浮沉最能体现“朦胧诗”在这个时代的位置变化。朦胧诗后群体代表人物:韩东、于坚、柏桦、翟永明、李亚伟、阿斐
在“朦胧派”退潮后,诗坛又涌现出了一次诗歌浪潮,一些比舒婷、北岛、顾城等人更为年轻的诗人,他们不为主流文学所接纳,便成群结队,自办刊物,高喊“pass北岛”,彻底抛弃“朦胧诗”表现的愤懑、哀怨和寄托,痴迷于人的内心体验。这些诗人的作品虽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不可忽视的是,从他们开始,中国诗歌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个人写作姿态。
三、诗生活:生活的变化与诗歌的困境
从1917到2007,9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中国新诗没有“飞”多远,但也没有在纷繁的事物更迭中消失。不管是“朦胧诗”还是“口语诗”的偏好,还是“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争论,90年刹那,或疏离,或密切,它仍然以自身的方式与力量,锲入生活的内部。
“两只蝴蝶”飞上中国天空大约50年后,有关诗歌从语言到形式解放的革命所带来的冲击在逐渐消隐。而诗歌自身的表现力和独立性的缺失,正在暴露出它们疲软的病态。
[朦胧诗群的崛起]“我”成为主体的自由写作
“朦胧诗”始发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北岛、顾城、食指、芒克、江河、多多等诸多诗人与这一诗潮发生了紧密的联系。1978年12月23日,北岛与芒克创办民间诗刊《今天》,并执笔发刊词:“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这本印刷粗糙、发行有限的民刊记录了一些来自“地下”的声音,并像磁铁一样迅速吸引了一群青年。欧阳江河当年就将《今天》当作诗歌写作的“启示录”,认为它“带来了异端思想和怀疑精神”。 在朦胧诗之后出现的诗人钟鸣,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着这场遍及全国各地的“诗歌运动”:“在北京的院落里,在白洋淀寂静的村庄,在贵阳某基督教堂的凋敝的楼上,在四川由门板房衔接的小巷子里,在云南的橡胶树下,在北大荒的原野,在广州装饰的珠江大桥边,在上海的苏州河边……一些敏感的人,一些美学幽灵,开始发动诗歌昆虫的翅膀,好像有个更深,更微观的世界正在敞开,蜜蜂嗡嗡,最先从钢铁的碾轧获得忧伤的韵律。”
相比于半个世纪前,内心更多的禁忌被消除,更多的坚冰被摧毁,新的诗歌美学正在建立,词语悸动如新芽,在内心的墙壁上开出绚烂的花朵。“童话诗人”顾城曾谈到“朦胧诗”的特征,“还是真实,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而这一切,又纠集在当时沉闷、压抑的特殊历史境遇里,所以,他们的诗歌读了以后“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臧克家坚决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艾青也陈词严厉地说其“把‘我’扩大了遮蔽整个世界”。这样的诗潮,如时代一样,在当时产生了广泛、激越的争论。
事实上,“朦胧诗”承接了“五四”的新诗传统,而在美学上则显得更为自觉。让诗歌回到本体,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使“我”成为了主体,这是“朦诗群”带来的显著“贡献”。
[第三代诗歌运动]向“下”的写作,向“在”的写作
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推出“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展示了64个诗歌流派和社团。这次大展后来成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影响到了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诗歌写作。
据主要策划者、诗歌批评家徐敬亚统计:到1986年7月,全国共有非正式出版的打印诗集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同仁诗刊和诗报22种,遍及全国的诗社多达2000余家。而这个时期的青年诗人对正式的诗歌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与抵抗,认为诗歌探索的真实面貌并没有在正式的诗歌刊物上得以体现,只能依靠“非主流”的传播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写作,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众多诗人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走上了一条相对于“朦胧诗”更纯粹的道路。他们以一种“玩世不恭”、黑色幽默式的姿态消解了北岛那一代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气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味”的平民气息,自然、随和的口语化写作。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1982年)便被视为从朦胧诗转型为“新写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这种“第三代诗歌”写作,更自我,语言、形式更自由,主张诗歌与“生命”联系。韩东认为“诗到语言为止”,显示出“反文化”、“反意象”、“反英雄”的诗歌倾向,于坚则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有人说,正是这种过分自由和口语化的随意性,给“一个恶搞诗歌的时代”埋下了伏笔。
[网络时代下的诗]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
时光流转到1999年。
这时,距1917年已82年。这年4月,在北京的“盘峰诗会”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间的矛盾推向了前台,后者大力倡导民间的、与日常生活和现实语境发生密切关联的“原创的”、富有活力的口语性写作,批评过分依据知识优势的、以翻译诗歌为写作资源的“让人头晕”的“知识分子写作”。
是年,王家新提出以“后朦胧诗”取代“第三代诗歌”的称谓,极力批判所谓“民间写作”。于坚反击:“第三代诗歌并非所谓后朦胧……后朦胧诗在80年代张扬的是‘文化诗’,到了90年代则变成了t知识分子写作’……”
于坚如今没有了当年的“激烈言辞”,“我是出于对母语的敬畏,希望能警醒人们汉语在衰颓,你把我那些激烈的措辞抛开,你会发现什么?我听说一个美国研究者就比较理性,他说‘盘峰论争’是中国诗人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的标志。”
而在此前后,“暗地病孩”、“下半身”、“橡皮”、“唐”等不计其数的
诗歌社团,借助网络的平台先后进入视野。竖、朵渔、沈浩波、尹丽川、阿斐、AT、春树等一批出生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诗人,以各为不同的、新的写作姿态出现。诗歌之外,他们中的一些则是新锐摄影家、插画师、图书出版人、业余乐手、广告业中的老板、职业发呆者、计算机专家、网络编程高手等。而诗歌之内,他们继承了第三代诗歌或其他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同时,面临着更为开阔、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从根本上为诗歌注入了新的元素。
其实,这些年,这场争论仍在以各种形式继续,“民间立场内部争论”、“下半身写作”、“垃圾诗派”,到恶搞赵丽华的所谓“梨花体”,到“裸诵事件”,再到“文学已死”的讨论……闹剧从未中止。欧阳江河认为,这是在“抢占谁是诗歌主流的话语权而已”。
这些事件娱乐化地出现,不由得引起发问:网络时代是否加剧了诗歌困境的扩大?读者需要的是经典作品,而诗歌呢,又如何面对网络文化、商业文化的冲击?洪子诚在2006年的新诗学术研讨会上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现在的问题和整个诗歌环境有关,和诗人本身有关。……太大众就变成流行文化就没有多少价值,诗歌和流行文化之间应该区分他们之间的责任和读者。”
[青年诗人的现状]散居在远方的部落
(文/肖水)
1980年后出生的诗人,被习惯地称为“80后诗人”。于年龄来说,他们是真正的“青年诗人”。然而,在当今中国的诗歌景观里,真正呈现“青年”面貌的并非是在面目上青春年少,而在内心世界壮怀激烈的他们。
在2003年轰轰烈烈的“80后诗歌运动”之后,80后诗人在整体上消失了。这是一个忽然消失在云端的庞大军团,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孤军奋战的倔强斗士,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一群被时间抛弃的散兵游勇。
A.上海和杭州的“face”诗歌群体
“face”诗歌群体以“face沙龙”为纽带,聚齐了居于上海和杭州两地的陈错、肖水、谷雨、清水、余西、蒋峰等最重要的80后诗人,以及茱萸、洛盏、叶丹、余味等当今最活跃的大学生诗人,更团结了长三角地区的一批年轻学者和作家,人数众多,交游密切,当为现今最活跃的80后诗歌群体。他们在为生计奔忙的同时,仍然坚持着对诗歌的热爱,仍然坚持着诗歌创作,其诗歌和诗歌评论作品某种程度代表着80后诗人的最高水平。
B.北京的“秦”诗歌群体
“秦”诗歌群体以“秦论坛”为纽带,聚集了一批主要从东北来到北京的优秀80后诗人,其中以小宽、木桦、土豆、鬼鬼为代表。鬼鬼现主要进行小说创作,土豆转向报刊的编辑事务,木桦一边写作,一边拍独立电影。小宽在做美食记者的同时,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写作。
C.广州的岭南诗歌群体
岭南地区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阵地,一批80后诗人也活跃于此。在广州,重要的80后诗人有唐不遇、阿斐、AT。唐不遇是80后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不重修辞,长在思考。被称为“最早的80后诗人”的阿斐虽然不甚活跃,但仍有作品问世。AT的诗歌短小,意象复杂,独具象征性特色。
D.北京大学诗歌群体
在浓郁的学术氛围熏陶下,北京大学诗歌群体成为80后学院派诗歌的代表。其主要人物有王璞、小鸭、张力、吴向廷。这个诗人群体不事张扬,安于校园,但以高质量的诗歌令人仰佩。
附:“811后”代表诗人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1.唐不遇,《珠海特区报社》编辑,代表作:《魔鬼的美德》。博客:http://省略/PoetColumn/tangbuyu/index.asp?vAuthorId=tangbuyu
2.陈错,《每日商报》记者,代表作:《第二十二年》。博客:http://chencuo.省略
3.肖水,复旦大学研究生,代表作:《文森特》。博客:http://amsterdam.省略
4.小宽,《新京报》记者,代表作:《游戏会》。博客:http://省略/blog/user1/201
5.余西,华东师大研究生,代表作:《含糊之诗》。博客:http://ivy06.shineblog.tom
6.谷雨,《杭州日报》记者,代表作:《狐狸踏雪的三种可能》。博客:http://lamp.省略
7.小鸭,北京大学研究生,代表作:《一觉》。博客:http://hqqq.blogcn.eom
8.木桦,自由职业者,代表作:《我在哭》。博客:http://muhua.省略/
9.蒋峰,浙江湖州公务员,代表作:《白毛鸟》。博客:http://blog.省略/jfhuzhou
10.清水,《南方周末》记者,代表作:《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博客:http://airfish.省略
11.土豆,《新京报》记者,代表作:《孤独的红桃A》。博客:http://yuchy.省略
12.鬼鬼,青年作家,代表作:《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大熊山》。博客:http://blog.省略/guiguixb
13.阿斐,《南方都市报》记者,代表作:《与谁对饮》。博客:http:///lifeihui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