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酒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春运 服务质量 重要度 满意度
1.项目背景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省人口流入珠三角地区,导致珠三角地区人口高度聚集,春运期间客流集中且单向系数超高。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一般人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因此春运期间,大量人口流出珠三角地区,而在春节之后,大量人口流入珠三角地区。受年假所限,几千万人次的客流在短时间内集散,给广州各枢纽带来严峻挑战。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广州地区春运期间客流组织的效率,并提高旅客τ诖涸俗橹工作的满意度,需要对广州地区春运公路客运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本文基于此,对广州市春运期间公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研究。
3.问卷设计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客对春运期间各大站点服务水平的满意度,专门针对选择公路出行的旅客设计了三类调查问卷。问卷主要针对广州市各大客运站点的旅客,收集其对春运期间广州市各大站点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反馈,以及旅客对各大客运站点服务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问卷的影响因素部分选取了共17个因素,分别是:(1)春运期间该车站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2)春运期间该车站的投诉系统运作情况;(3)春运期间该车站的安保措施状况;(4)春运期间该车站的候车环境;(5)春运期间对旅客的线上(网站)和手机的车次信息更新情况;(6)春运期间该车站场站车次信息情况;(7)春运期间该车站购票难易程度;(8)春运期间该车站退票难易程度;(9)春运期间驾驶员开车(尤其长途)的状况;(10)春运期间与该车站衔接的地铁乘坐感受;(11)春运期间与该车站衔接的公交尤其是高峰时段的供应情况;(12)春运期间在该车站打出租便利情况;(13)春运期间出租车拒载、乱收费等情况;(14)春运期间车站附近的停车指引措施做的如何;(15)春运期间车站站场秩序情况;(16)春运期间车站上车效率情况;(17)春运期间应急处理及预警状况。
对于每种因素都要采集旅客的3类评价,一是对于该项的满意度程度,二是认为该项因素相对于整体满意度的重要程度,三是该项因素相关的工作近年的改善情况。对于评价标准,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满意度分为5个等级,1分表示很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很满意。重要度分为5个等级,1分表示一点都不重要,2分表示不怎么重要,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比较重要,5分表示很重要。
4.模型分析
针对广州市各汽车客运站共计发放1500份,有效问卷721份。利用IDS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表1的结果。根据表1,制作出了公路客运站重要度-不满意度模型图,如图1。
在该表中,将重要度、不满意度以样本的平均值为界,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等待观察区、优先改进区、竞争优势区、保持现状区。
由图可见,调查的17项因素中分别分布于上图的四个区域内。由上表可知,目前广州市各公路汽车客运站中,旅客感到比较满意的共计9项。下面先对旅客感到较满意的9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他们分别位于X坐标轴的下方。这9项影响因素按重要度分类,又可分为两大类别,如表2,在上图中表现为:竞争优势区与保持现状区。
参考文献:
[1]黄乐.基于顾客感知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矫丽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测评与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3]崔素萍.基于旅客满意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4]张建平.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 概述
种衣剂(Seed Dressing)是在原有农药剂型(如SC、EW、DF、WP、CS、SL)基础上,辅之以成膜成分,并根据需要添加如微肥、激素等成分制作而成。种衣剂作为用来给农作物种子包衣的一种农药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甲拌磷、克百威由于具有较高毒性,用于种衣剂制作对人、畜安全威胁很大。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毒化低,属于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杀虫杀螨剂,是剧毒农药克百威的立项替代品,对作物无害。而且还有促进作物生长,提前成熟等积极作用。戊唑醇(Tebuconazole)属于三唑类的杀菌剂,是甾醇脱早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有特效,因此被广泛用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拌种使用。两者复配,一方面可以对地下害虫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另一方面药效的发挥对农作物防病也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7.6%丁硫克百威・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方法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
2 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3 检测技术指标
3.1 成分结构式及物化参数3.1.1 丁硫克百威
ISO通用名称:carbosulfan
化学名称: 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甲基氨基甲酸酯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380.55
生物活性:杀虫
沸点:(124~128)℃密度(20℃):1.056溶解度:几乎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有机溶剂。
稳定性:在酸性介质中,N-S键断裂而转化成一定数量的互变异构体,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稳定,高温时部分分解。
3.1.2 戊唑醇
ISO通用名称:tebuconazole
化学名称:1-(4-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4,4-二甲基戊-3-醇
结构式:
实验式:C16H22N3OCl
相对分子质量(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323.5
生物活性:杀菌熔点:102.4℃
蒸汽压(20℃):0.013mPa
溶解度(mg/L,20℃):32
稳定性:在PH4、7和9时,在22℃条件下水解半衰期>1年。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个月。
3.2 检测材料
3.2.1 仪器及试剂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具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色谱工作站;色谱柱:150mm×6.0mm(id)不锈钢柱,内装Shimpack CLC-ODS填充物;超声波清洗器。试剂及溶液:甲醇:HPLC;水:二次蒸馏水;丁硫克百威标准品:≥98.0%;克百威标准品:≥98.0%;戊唑醇标准品:≥99.0%。
4.1 测定方法
试样用甲醇溶解,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以Shim-pack CLC-ODS 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和紫外可调波长检测器,对试样中的丁硫克百威、克百威、戊唑醇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4.2 测定步骤
4.2.1 标样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丁硫克百威标准品50mg及戊唑醇标准品30mg(准至0.2mg)于同一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80mL甲醇,用超声波清洗器振荡10min,使其完全溶解。取出放至室温后,用甲醇定容,摇匀备用。
准确称取克百威标准品30mg(准至0.2mg)于另一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80mL甲醇,用超声波清洗器振荡10min,使其完全溶解。取出放至室温后,用甲醇定容,摇匀备用。
4.2.2 试样溶液的配制
将样品混匀后,准确称取1.5g(准至0.2mg)样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80mL甲醇,用超声波清洗器振荡10min,使其完全溶解。取出放至室温后,用甲醇定容,摇匀。将部分溶液转移至10mg离心管中,用2000r/min的速度离心至澄清,备用。
4.2.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待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小于1.5%,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5 结果
5.1 有效成份及杂质的测定
有效成分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及杂质克百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用甲醇溶解,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以Shimpack CLC-ODS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和紫外可调波长检测器,对试样中的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和克百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由表1、表2中数据可知,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6%丁硫克百威・戊唑醇悬浮种衣剂中丁硫克百威和戊唑醇的含量,回收率试验数据和精密度试验数据均符合常规要求。5.2 杂质克百威的测定:
杂质克百威含量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同时进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用甲醇溶解,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以Shim-pack CLC-ODS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和紫外可调波长检测器,对试样中的克百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5.3 计算
有效成分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及杂质克百威的质量百分含量X1按式(1)计算:(式1)
式中:
A1――标样溶液中,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克百威)峰面积的平均值;
A2――试样溶液中,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克百威)峰面积的平均值;
m1――标样溶液中,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克百威)标准品的质量;
m2――样品的质量,g;
P――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克百威)标准品的百分含量,%。5.4 允许差
二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丁硫克百威应不大于0.4%、戊唑醇应不大于0.05%、克百威不大于0.01%。
6 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7.6%丁硫克百威・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中某一色谱主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中丁硫克百威、克百威、戊唑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在1.5%以内。本鉴别试验可与有效成分丁硫克百威、戊唑醇及杂质克百威含量的测定同时进行。
《小东的一天》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一节巩固练习。
背景:
通常的练习课都是老师问、学生答,然后是一轮接一轮的题海练习,学生感觉枯燥单调,也容易疲劳。那么如何让学生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对练习内容感兴趣并积极学习呢。于是趁本次萍乡市送培下乡活动我设计了本节课。
主要流程:
在本课里以“小东的一天”为主流程,设计了:读古诗说分数、看成语猜分数、看电视造句比赛、家庭作业、巧分西瓜、数学日记几个环节。以孩子们的平常生活为背景,构建了一个虚拟人物“小东”为导线,设计了本节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巩固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推测、分析、发现能力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重点:
对分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正确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题质疑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生:想知道小东是谁?
他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
师: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一天活动展现
1.读古诗说分数〈意义性质复习〉
小东:哈哈,大家好,我是小东,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又不在家,我可以玩个痛快啦!〈课件配音〉
师:小东首先打开他最爱看的一本《趣味数学》,嘿,一道有趣的题跃入他的眼帘:
《春》这首诗共30字,其中“春”字出现得特别多。请问:“春”的字数占全诗的几分之几?
春水春满池,春时春草生。
春花绽春蕊,春雨伴春风。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师:同学们你知道答案吗?
师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请大家观察这几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可先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再说给大家听(分子分母不同、分数值相同、分数单位不相同等)
师:能具体说说这几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吗?
他们的分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分数单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说这几个分数的大小相等?根据是什么?
师(小结):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会变,分母越小,分数单位反而越大。(板书:分数值不变,分数单位变了)
2.看成语猜分数
师:古诗里竟然也有数学知识,接下来又有什么有趣的题目呢,让我们和小东一起继续分享吧:
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成语吗?
十拿九稳、百发百中、七上八下、百里挑一、九死一生……
师:猜谜,大家会吗?好――看成语猜分数
3.造句比赛
师:同学们真聪明,看来猜分数难不倒你们,此时电视节目又吸引住了小A,节目里呀正在举行造句比赛,语文课上的造句,同学们想不想在数学课上露一手呢。(规则:关键词出现后,同学们抢答,集体评判。)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整数”、“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话描述了这几种数的有关信息,如果我想将这几种数的归属关系用这种表格表示出来,你会填吗?
4.考考你〈习题〉
师:这时候,妈妈回来了,还抱回一个小东最爱吃的大西瓜。可是她一定要小东先做完作业再吃”。同学们,咱们帮帮他吧。(不抄题,只在稿纸写答案)
(1)看图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
〈略〉
(2)我们班有男生()人,女生()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3)2读作,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能变成整数。
(4)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5)a是自然数,如果是假分数,是真分数,那么a是。
(6)分数和相比较,的分数单位比较大,
的分数值比较大。
5.巧分西瓜
师:感谢同学们的帮忙,小东终于顺利完成作业,他很快就将西瓜平均分成四大块:妈妈一块,妹妹一块,自己一块,留一块给爸爸。不料小妹死活不肯,她硬是要三块,怎么办呢?这可急坏了小东,同学们,在每人分得同样的前提下,请你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小东想个办法好吗。(小妹可分得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6.数学日记〈找错并合理安排〉
师:小东顺利完成了作业,又吃上可口的西瓜,这心里呀非常舒坦,于是高兴地写了篇日记,请看:
2008年4月27日 星期天 晴
这个星期天我过得真愉快,你想知道我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吗?我呀――在()的时间里看了我爱看的课外书;在()的时间里欣赏了我喜欢的少儿节目;在( )的时间里我按时完成了作业;还有( )的时间嘛,当然就是吃东西和睡觉啦!
师:同学们,看了小东的日记,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跟同学交流再发言,假如你是小东,你会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呢?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小东一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数学知识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怎么去发现、运用和解决它了。下课
教学反思: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
我们常用的情境有童话情境、生活情境和游戏情境等,在本课里我是围绕“小东的一天”模拟了一个学生平常的生活情境。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环节的设计没有定论,但是一定要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充满激情地去解决问题。在本课里以“小东的一天”为主流程,设计了:读古诗说分数、看成语猜分数、看电视造句比赛、完成作业、巧分西瓜、日记合理安排一天,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运用并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
3.精心选择习题
现代课程模式由传统课程模式的过于偏重结论性、知识传授、概念系统知识的掌握运用,向过程性、问题探究、情境建构、学会学习转变。“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强调“能力”“意识”“视野”而不单单是“知识”。观念决定行为,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在教学中贯穿三个基本环节: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策略。教师要做的不是控制学生,而是努力呈现感悟的课堂,做学生生命的牧者:解放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悟意审美;汲取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生命人格的发展。
一、质疑促思,自主探究
当代课程改革的理念由传统的教师组织学习内容向设计学习经历变化,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学习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而非居高临下的概括灌输。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思考、对话、自主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智力,解放他们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让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合作交流,变“学会”为“会学”。而主问题的设计和板块思路不失为一种质疑促思,自主探究,生成课堂感悟的好手段。
主问题的设计。美国Merrill博士的“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当激活已有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够促进学习。”教师可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新颖的激疑性、探究性、发散性的主问题,激发高层次的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促使人们进行对比的问题:“同样写水清澈,柳宗元和吴均有何不同?”要求人们综合性思考的问题,如教学《最后一课》呈现:我不喜欢小弗郎士——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他贪玩、总迟到、不爱学习,还不关心自己的国家……我也不喜欢韩麦尔先生———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好老师,他体罚学生,拿戒尺打学生;还叫学生替他浇花;甚至他干脆给学生放假,自己去钓鱼,还不认真讲课。这是我的看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小组读课文,勾画批注,讨论)。要求做出评价的问题,如《蚊子与狮子》的课尾设计:假设你是一只老虎,是森林公司的老板,因公司发展的需要,要招聘一些公司职员,正好有蚊子、狮子、蜘蛛来应聘,请问作为老板的你,你会招聘谁呢?你又会放弃谁呢?说出理由。学生回答会异彩纷呈(招聘蜘蛛:技术性人才;招聘狮子,狮子有绝对的实力,有正义感,可做公司的形象大使;招聘蚊子,因为社会需要敢于挑战的人;三个都招聘,它们各有所长。绝对不会招聘狮子,会威胁老虎的地位;不会招聘蚊子,因为会捉弄老虎;不会招聘蜘蛛,它只会等待,机会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巧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思维火花,使大多数同学跃跃欲试。当然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产生洞察力,而不是分享信息。所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开放式问题,要求经过一番深层思考后才能回答。在教学中,也要教给学生在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技巧,鼓励质疑文本,并引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的合理解读。这些质疑的过程,就是按照学情和时空推进的激活思维,推进生命的过程。
板块式设计。由于学生的兴趣有别,个性特点不尽相同,教师既要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伙伴、或者自主选择他们所习惯的方式呈现阅读体验,如朗读、表演、表述……也要善于根据不同文体和自己的风格选择恰当形式引领他们阅读体验。例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沁园春·雪》的板块式思路设计,精简、优化教学环节,精妙的分层朗读指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竞技者、表达者、展示者,是以“学”为中心的生动的课中活动:1.读出字词句的力度。(上阕)2.读出若干字的长度,如“望”、“惜”、“须”、“妖娆”、“俱”、“数”。3.读出几个句子的高度(学生找出并齐读下阕)。层次简练,美轮美奂,给学生一种渐入佳境的朗读感受,学生在吟咏之间领略到“吐纳珠玉之声”,在展示之时体验“舒展风云之志”。又如《女娲补天》,以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沟联西方《圣经》上帝用土造亚当。使学生能够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和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
充分时间思考。李希贵老师曾告诫过:“不要经不住课堂上的沉默,只有活跃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的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教师提问必须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中途不要有任何插话或干扰。不要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教师的喋喋不休、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带来的只能是学生的失语、人文的失落,也就听不到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教”不仅仅意味着“先声夺人”的积极介入,还意味着“欲擒故纵”的延迟介入,甚至“放虎归山”的不作介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时要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要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对话互动,悟意审美
新课改迫切要求教师改变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向交往互动的对话式教学转变。“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应把它看作一种阅读态度,一种研读的方式,也是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余映潮老师认为,阅读教学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就是“美”的发现,“美”的感悟过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思考,如何把孩子们眼中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还原为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让他们在拥有险境跋涉的艰难之后,终于看到风景。“学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对话,贵在引导深入探究文本内涵,悟意审美,继而发现世界,通达自我的过程,而非结论。
文本细读,深度挖掘内涵。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王君说:“文本的细读,是一种在混沌中出生入死冲杀突击,历经了脱胎换骨的灵魂历练的生命之旅,非有九死一生执着不悔的精神不能开掘出语言的通途。”教学中要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从体验语言入手,由一个字的推敲、斟琢、熏陶、感染,引导学生体悟到一个字背后的情感容量,把课上到学生的心灵里去。如《那树》,树被砍倒下时人们“只知”马路上的路灯变得更宽阔了,却“不知”什么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出人类的盲目、愚昧、无知、妄为,感悟到语句意味深长,感情凝重,揭示了作者深深的忧患。再如的《我的母亲》一文,语言平白如话,不加丝毫雕琢,但质朴和平淡之中笔笔深情,副词的运用更是平中见奇。除了仔细体味母亲三次催人泪下的“哭”的细节,更要在“刚、就、真、实在、悄悄、最”和六个“从不”(从来没有)等副词表达效果上重锤敲打,体会作者强烈涌现的至真至纯的爱母之情、敬母之意。微言之处有大意,寻常之处见匠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文本探宝、寻宝的对话感悟过程,从而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于无声处听惊雷。教师挑战的不仅仅是文本,不仅仅是课堂,更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还有生命境界,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砥砺和修炼。
互文解读,体味人文精神。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从语言中品悟,在阅读中思考,让课文里的人文精神自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营养。例如杨聪执教《杨修之死》,当课堂上学生对“杨修之死”的认识倾向于杨修本身的恃才自傲,自取灭亡时,教师引导学生重新看杨修,屏幕出示李敖说的一句话。又四次展现相关资料,与课文进行了互文解读,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作者罗贯中在杨修身上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悲,人才遭弃之痛,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文化心态:我们可以选择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然而我们不应该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杨聪老师提供与文本相匹配的学习材料,选择恰当的时机呈现,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步步推进对话与“交流”,让学生自学、自探、自己重新修正观点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就像是站在那塞林格笔下的“麦田”的悬崖边,不让学生迷失方向的守望者。这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是从教学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成长,是依照学情和时空推进的激活思维,感悟生命,浸润生命的历程。
假设重构,形成价值取向(批判或倡导)。教师在对话中引领学生假设重构,形成价值取向,其方式有文本角色体验、角色内省、角色评价等。如全国一等奖的课例《小石潭记》: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在文中找出融情于景的文句,与柳宗元对话。教师深情示范后学生思维活跃:伐竹取道——寄寓与世隔绝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忧伤;空游无所依——寄寓贬官永州报国无门的苦闷;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寄寓一生坎坷,前路渺茫;犬牙差互——寄寓仕途艰险......再如《春》,只有引导学生贴近儿童时代的自我,用纯洁的儿童的眼睛和天真的孩子气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独特的童真、童心和童趣,读懂文中富有江南气息、充满古典诗情画意的春之情趣美。教学《故乡》:如果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和哪位小朋友交友呢?再如教学《老王》:你认为,在与老王交往中,“我”怎么做,日后才不会愧疚?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更高的热情和意愿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实现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个体生命在对话中绽放出五彩光芒。
三、建构体验,蕴情感怀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于漪言,“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新课程强调情景建构,注重孩子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独特感悟,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学为中心的感悟课堂,通过诵读体验、品味涵泳、联想与想象、咀嚼与回味,从而拨动心弦,形成追求充满人文情怀的、闪烁智慧光芒、荡漾融融爱意的美的教育境界。
美读、演读,体验情感的醇厚。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了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诵读是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文学作品是生命张力的载体,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根基乃至生命基因。教师只需督促诵读,“放牧南山”,非诵读不足以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非诵读不足以让学生感悟到这些美文本身情感的温度、深邃之意。有些散文如《那树》的第八段:“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美文本身创设庄严、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悲剧色彩。再如王君教授《老王》时认为《老王》其实是很难读懂的,那压抑在文字中的躲躲闪闪,那缠绵在语言深处的欲说还休。为此,她针对五处语言点,设计了五个多样化的诵读情景,努力化平淡为神奇:1.自述身世,理解老王被社会遗弃的痛苦。2.饰老王,创造性对话,理解老王没有家人的孤苦无依。3.饰看客,“演说”社会闲人对老王的挖苦讽刺,理解社会对老王的凉薄。4.演读老王和杨绛的对话:理解老王有“房”无家的痛苦。5.诵读文中反复出现的“只”字,感受老王的走投无路。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富有探究、充满乐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心灵的理解、震憾。引领学生在演读中体悟到最浅淡的文字,却承载着一代精英知识分子对灵魂的叩问,从而对淡朴的文本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
感性唤醒,建构人文情怀。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有位老师教学《归园田居》,导入时播放了羽泉演唱的《归园田居》歌曲,并展示歌词,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情感走向,激发了下文的深入探究。在课快结束时,此老师又展示了一系列材料:“‘开心农场’的游戏”、“农家采摘游图片”、“英国女王的‘后菜园’”、“美国奥巴马‘有点田’”、“北京现实版的‘开心园’”,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到了田园生活别样的魅力,从而更好地领悟了陶渊明的情怀。又如《聊斋志异》设计结语:尝尽世间辛酸,识遍人间艰辛,阵阵风霜化神奇,片片丹心寄聊斋。狐仙花妖亦懂情,一哭一笑皆醉人,最是书香能致远,痴心浩荡铸经典,人鬼情未了,《聊斋》成了我们的、也是世界的《聊斋》。同学们抽空到“聊斋”坐坐!这样的一些教学语言,不但能显现出一种教学艺术,营造情感氛围,还能促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此种种,诗意的课堂,精神的沉淀,情感的语文,才能培养出有思想高度,语言深度的文化人,真正实现语文的终极目标。
再如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文眼“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蕴意,课件出示琦君其他文学作品资料。这些文学作品的植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归到文化的大背景和传统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之中。这是借助感性材料,建构情景,巧妙无痕地帮助了学生深切体悟到琦君特殊的乡情。
语文教师,呈现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让学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我,感悟自己,感悟人生。关注学生感悟是新课程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教师应以“学为中心”,努力呈现感悟的课堂,做学生生命的牧者。就像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所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知识的“纤夫”。当然,这并非是对我们当前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阅读教学作出的必要调整、完善和发展。几点粗鄙看法,惭愧贻笑大方之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