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忘情酒

忘情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忘情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忘情酒范文第1篇

如杨,有向天歌的爽朗

如梅,有弯曲酸涩的忧伤

我叫杨梅,却没有

杨挺拔的身姿,梅绚烂的花事

我非杨,也非梅

叶叶碧绿的信念经冬不凋

绿得任性,素面朝天

笑看变幻的风月

犹如淡定的大仙

春风化雨,也不急着

让星星点点的心花大声绽放

黄梅时节,梅雨飘飘

我红得发紫的心愿

让你尽享舌尖上的美妙

云里雾里的太阳醉入我的绿叶

散落成一颗颗红宝石,深藏不露

就在这烟雨江南

你途经我,途经一片

静美的陡峭

草 滩

我愿意,就这样

在这块草滩沉醉

名叫永安的溪水躺在河床

缓缓流过耳旁

落叶的枝梢上

倾洒温暖的阳光

仰卧,如放松的溪流

碧海似的天空

飘过几朵冥想的白浪

我愿意,这样迎春

在这片草滩纵情翻滚

俯身亲吻一棵棵绿草

我愿意,在草滩上

站成一棵最坚定的树

放飞开春的燕子

迎接世上最美的芳菲

萤 草

无论那些树枝多么高调

无论百花多么喧闹

你总是那么静,那么低调

低到角落低到墙脚

甚至低入泥沼

像节节竹叶,自在地绿

如片片乡愁,在心底里唱

直到叶丛飞花,闪亮蓝幽幽的萤光

直到夏夜,萤火虫飞舞起童谣

此刻,你是惊艳的青衣

令人刮目相看凝神静气

蒲 花

在如水的月光下

开放成月白

纯洁的爱

良宵般短暂

酷热的夏日

爬山虎一样顽强

卷须的脚掌

将小葫芦挂上门墙

瓠、匏从诗经里走来

一路蔓延成蒲瓜

任凭月色轻抚毒日烤晒

总是不说一句话

装着日月佳酿

闷葫芦酒葫芦走遍天涯

葫芦里装着福禄

葫芦里装着温馨的家

直到剖成蒲瓢

盛满的水尽情倾洒

老鹰的重生

衰老,终于来临

鹰喙弯曲,已穿不透猎物的咽喉

鹰爪疲惫,已抓不住致命的绝壁

曾经雄风万里

却再也托不起厚重的羽毛

然后是狠命地击打,无休无止

鹰喙击伤悬崖上呜咽的风声

想起,四十年前悬崖峭壁上嗷嗷待哺

被雄鹰母鹰狠心摔下

犹如破釜沉舟,开始第一次飞翔

用锻打出的利喙再逐一拔去指角

然后一一再生出铁爪

锻打出的利喙又逐一拔去羽毛

然后又一一重生

不为寿比南山,只为之后三十年长空呼啸

直到,最后一口气

留在无人能及的峭壁洞窟苍天云霄

牡 蛎

当大雾的迷魂阵散去

艳阳撕下阴雨的面具

小雪穿上魅惑的超短裙

阴差阳错颠倒了冬夏节令

她不管这些

依旧贴紧风浪打击的礁石

她只是其貌不扬低调的牡蛎

粗砺的外壳里

装着柔软的心地

仿佛一个渔妇

无怨无悔,扎根东海岸

心头蓄满海风、船歌和潮汛

默默一生。直到被光阴

掏空了心。掏空了心

也要将躯壳留在海岛

向大海奉上灵魂

你的素描

这清秀的永安溪是你吗

这溪边披着彩霞的燕子

真的是你吗

那一年遇到藏香猪

我在尼洋河边惊呼,野猪,一只小野猪

它在树丛中出没

一身耸立的猪毛刺猬一样

河里的天水向南奔流,一河的碧玉

仿佛提升了海拔和落差的永安溪

溯流而上的僧侣五体投地,磕着长头

人想出走,燕要高飞

我犹如一棵菩提树,醉立河边

左手流淌成一首情歌

右手翻涌着朝圣的梵唱

尼洋河,藏香猪,朝圣者

是不是你

永安溪流向东海

尼洋河你去哪里

那一年我在尼洋河边,想起东

现在我在永安溪畔,想到西

日落永安溪

光阴的大幕就要揭开

我的结局。冬至的风

扑打,一阵阵寒颤

亲爱的白鹭,你来吧

我彤红的老脸,红过初恋

一生的秘密,洒落

溪面。我终于将心和盘托出

在溪流中壮美绚丽

在远山上熄灭圆满

我早已设想这样的谢幕

让小伙伴们惊呆

让小翠鸟小麻雀惊呼

落日! 落日!

曲院风荷

我是风

一千年,一万年

经过了人间

吹啊,吹向一生的秋晚

你是亭亭的荷花

越过春天,在初夏

我禁不住回头,吻你

燕子呢喃,一阵清香

我想你,写你

将你写成一曲宋词

你我,如诗的曲院

贮满酒香荷香

你是湖边的西子呀,而我

忘情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分类号 B849

1.引言

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均有发生。欺负在中小学生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且它给卷入其中的学生和校园环境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与危害,欺负现象也成为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欺负的形式包括言语欺负、关系欺负和身体欺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欺负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网络欺负(cyberbunying)。多项研究发现,4%-5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网络欺负,网络欺负行为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学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以往学校教育更重视对传统欺负的预防与干预,而忽视了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网络欺负现象。近十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欺负,对网络欺负概念界定、普遍率、与传统欺负的联系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究。在国内,关于欺负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传统欺负领域。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网络欺负的概念、特征、危害及其影响因素,评述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走向,为制定有效的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网络欺负的概念及特征

2.1网络欺负的概念

最早专门研究欺负行为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g提出,传统欺负是指带有目的性、反复性,同时欺负者和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不平衡性的一种攻击行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日益普及,网络欺负作为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出现,它是指个体或者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方式,多次重复性地伤害不容易自我保护的个体的攻击行为。实施网络欺负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通信设备。可以看出,网络欺负是传统欺负在电子通信平台上的一种延伸。

2.2网络欺负的特征

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一样,包含有三个特征: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然而在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上,网络欺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欺负的表现方式。首先网络欺负的反复性,在网络欺负者发送大量的恶意短信或邮件给受欺负者时,体现得很明确。但是在网络环境中,欺负者的一次攻击行为也可能被他人重复实施,如上传的令受欺负者难堪的照片会被多次转发,使得受欺负者反复遭受伤害。如果这种重复行为不是由欺负者实施的,这种行为还算是网络欺负吗?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认为一次网络攻击行为就足以被界定为网络欺负行为,特别是这种行为会引发一系列线下的欺负事件。Fauman也认为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被广泛地传播,欺负者行为的反复性可能没有在传统欺负行为中那样重要。因此网络欺负的反复性不仅体现在欺负者的行为次数,还体现在受欺负者实际遭受到的欺负次数。

其次,就力量不平衡性这一特点而言,网络欺负行为中欺负者强健的体魄并不是必要条件,网络欺负中的力量不平衡性,体现在技术使用能力、匿名性两个方面上。在线关系中,掌握更多先进通信技术的一方,更具有优势。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发现懂得更多网络使用技能的小学生更可能参与不正常的网络或手机活动。相比于没有实施过网络欺负的人,网络欺负者更多地会将自己定义为网络专家。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中小学生经历的都是短信或网页欺负,所需的技术技能很少。除了技术的使用能力外,匿名性也能导致欺负者与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的不平衡性。大量研究表明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的身份,这就使得他们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对遭受到的欺负行为进行有效的回应。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在对受欺负者的访谈中也发现,是信息的匿名而不是信息的内容,让他们感到威胁。

由此可见,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可能导致两者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也启示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制定关于网络欺负的干预措施。

3.网络欺负的危害

所有形式的欺负行为都会对受欺负者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带来的伤害类似,遭受到网络欺负后,受欺负者也会产生情绪上的痛苦、生气和悲伤,出现社会焦虑和自尊心的降低。但是与传统欺负相比,网络欺负对受欺负者心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在网络欺负中,两者虽然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但是受欺负者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能收到恶意的短信、邮件、视频等,这种持续不断又无法躲避的欺负行为,会给受欺负者带来更严重的心理折磨。Perren等人就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抑郁水平上的得分比传统欺负中的受害者要高。网络欺负的匿名性也使得受害者可能永远不知道谁欺负了他,也就无力反抗,由此可能对青少年情感的发展及其幸福感产生更大的影响。

网络欺负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会进一步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给青少年的教育带来新的难题。研究表明,网络欺负者的学业成绩会下降,同伴关系不和谐,存在吸烟、饮酒甚至药物滥用等问题行为。反复遭受网络欺负的个体也会出现学业成绩的突然下降,逃学旷课次数增加,甚至会选择辍学,开始认为学校不再安全。网络受欺负者还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其自杀的可能性也会提高。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快而广,大量的网络旁观者会浏览到针对网络受欺负者的不良信息,并可能将其转载扩散,进而在线上造成对受欺负者的再次伤害,同时这些旁观者也有可能在线下对受欺负者做出嘲笑、辱骂等欺负行为。有研究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受到欺负。这种线上和线下的双重伤害,可能使网络受欺负者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例如:Ybam等人的调查发现,网络受欺负者携带武器到学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8倍。

由此可见,若不及时干预网络欺负行为,校园环境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就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而言,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教育外,更应当重视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网络受欺负严重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减少或防止网络欺负行为。另外,网络安全教育也不能忽视,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4.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

4.1个体因素

网络欺负有可能和传统欺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频率越来越低,以12-20岁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就发现网络受欺负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10-15岁的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大,遭受网络欺负频率越高。Williams和Guerra进一步将被试按年龄段分为5、8和11年级三组,发现5年级学生受欺负的比率最小,只有4.5%,8年级学生受网络欺负的人数比率最高,达到12.9%,到了高中这个比率就下降到9.9%。由此他们推测,年龄和网络受欺负的频率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网络受欺负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在7-8年级。纵观上述结果,有关网络受欺负与年龄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研究者们选取的被试年龄阶段存在不同,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要考虑到所选样本的年龄跨度。明确网络欺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能为学校重点针对哪个年级实施干预提供依据,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传统欺负中,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可能成为欺负者及受欺负者。然而目前有关网络欺负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不一致。Calvete等人发现和传统欺负一样,男性实施网络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但是大量研究也表明网络欺负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传统欺负中,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而男生则更多地进行身体欺负。由于网络欺负中的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更多地与言语欺负类似,且不同于身体欺负,这就可能使女性会像选择言语或关系欺负一样,更多地选择网络欺负。同时网络空间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实施攻击的途径,而不需要她们使用身体暴力。因此,在制定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时,不能忽视女生群体。

4.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小时候曾受到家庭成员不良对待,如遭受虐待、忽视、冷落等,或者家庭环境差、成员关系不和,都会使儿童日后成为群体欺负、攻击的对象。传统欺负中,亲子关系不和谐会使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欺负者。同样在网络欺负中,欺负者的行为与其亲子关系质量存在相关,自我报告亲子关系较差的青少年会参与更多的网络欺负事件。

另一方面,父母调节也可以在青少年网络使用过程中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父母调节是指父母为了保护孩子,避免网络危险而采取的活动。已有研究表明,长期上网的青少年更可能遭受到网络欺负。同时青少年频繁使用在线应用程序,特别是在线聊天工具,会提高他们遭受网络欺负的风险。因此,如果父母更多地参与到青少年的上网活动中去,则受到父母监控和限制的青少年会较少地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邮箱地址等,也会更少地访问不良网站、约见网友。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制定的关于网络活动的规定会降低青少年在网上遭遇危险的可能性。所以今后在对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中,需要父母更多地参与进来,采取适当的限制性措施,降低青少年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4.3社会环境因素

近年来,受社会生态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对欺负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显示,学校整体氛围影响欺负及与攻击相关行为(如对抗行为、伤害老师行为等)的发生,积极的学习氛围与欺负相关行为的降低有关。而网络欺负同样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Calvete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欺负行为和暴力环境因素成正相关,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成负相关。青少年感受到的学校环境越是处于信任、公平和愉快的氛围中,他们实施网络欺负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而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越少,青少年越可能实施网络欺负行为。Williams和Guerra也指出,感知到同伴是可信任的、关怀的和有帮助的青少年,存在更少的网络欺负行为。由此也可以推测,孤独感和社会关系的缺乏可能是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还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Li分别选取加拿大和中国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两国的青少年在传统欺负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网络欺负行为上,加拿大的青少年会比中国的青少年更多地实施网络欺负,而中国青少年中网络欺负的受害者和旁观者,则更可能将所发生的网络欺负事件告知成年人。并且,中国学校里的成年人在得知网络欺负事件后,会更多地进行干预。欺负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是个体与其社会生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由个体或外部环境的某一种或几种因素所决定。因此,未来研究需要综合性地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网络欺负的影响,以期制定出更全面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5.研究展望

国外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网络欺负主要采用的是以问卷量表统计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针对网络欺负事件,心理测量固然可以测出研究样本的一些症状,但其缺点在于很难触及受欺负者的内心世界及真实想法,有些问题是仅凭测量难以发现的。而质性研究则是一种更人性化、更贴近实践生活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兼用质性分析去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同时,综合考虑同伴、父母或老师的报告,可以获得更接近真实情况的信息。

目前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多是采用横向研究,难以检验网络欺负与其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关于社会心理问题是使个体遭受更多网络欺负的前提条件还是网络欺负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结果,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获得纵向研究数据,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网络欺负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二,就研究对象而言,大多数研究选取青少年作为被试,限制了相应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已有研究表明,17%的教师曾遭受过网络欺负。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网络欺负研究对象的范围,从而丰富网络欺负领域。Kowalski和Limber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网络欺负事件中也存在着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以及未参与者四种角色。在网络欺负事件中的每一种角色的人格特质、同伴关系、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在网络欺负事件中所遭受到的危害和影响等,均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

忘情酒范文第3篇

一、锅炉清洗方法

(一)碱洗法

目前碱洗法主要包括烧碱喷射法和碱煮法。其中烧碱喷射法主要是将质量分数在50%―60%的烧碱溶液加热至80℃左右,然后采用喷雾装置将其喷射到锅炉壁和管道内,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复进行一次,直至水垢脱落。碱煮法主要是利用质量分数在3%左右的烧碱溶液,通过加热和提高压力等方法对锅炉内的水垢进行处理。该法操作简单,费用低,但比较费时。目前国内已鲜有采用此法对锅炉进行清洗的事例。

(二)酸洗法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的是酸洗缓释剂,其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845年。至今,各种各样的酸洗缓释剂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酸洗缓释剂中的酸主要有:盐酸、硫酸、硝酸、氨基磺酸、磷酸、甲酸、乙酸、柠檬酸等,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盐酸。随着设备性能的提高,对于酸洗缓释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酸洗缓释剂就应运而生。如:敖建平等采用由含氮脂肪胺、芳香胺等多种常用有机缓释剂复配而成的DSCH―1缓释剂。该缓释剂在硝酸中对20#锅炉钢和紫铜的缓释效率可达99.7%以上;在不同组成的盐酸中对20#锅炉钢的缓释效率也可达98.5%以上。但它受Fe3+浓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该缓释剂可以作为硝酸和盐酸酸洗缓释剂使用,但应该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Fe3+浓度的变化情况[5]。由内蒙古山源非金属物料公司开发的新型锅炉除垢剂,以腐殖酸为原料,添加纯碱和特殊的活化剂,使其分子链变短,更易于与钙、镁、铁离子进行螯合和络合反应,形成不规则的、无附着力的有机盐,随锅炉排污水排出炉外,长期使用该产品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6]。

二、目前锅炉清洗中存在的问题

(一)清洗循环系统设计不合理

在清洗过程中,使用清洗泵或泵站进行强制性循环,是提高清洗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某些施工单位在清洗过程中采用浸泡的清洗方式,或采用人孔进液、锅筒排污出液等简单的循环方式,从而导致在清洗过程中各被清洗部位清洗液浓度不一样,设备内部结构清洗不彻底。最终导致清洗前锅炉还好,清洗后发生锅炉“爆管”事故。

正确方法是,采用下进上出或上进下出的循环模式对设备进行清洗,并采用安装临时清洗循环管线的方式,对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清洗,使清洗过程中产生的不溶物在清洗结束后及时排出设备外,进而避免所产生的大量脱落污垢堆积导致的锅炉“爆管”事故。

(二)清洗废液的乱排放

化学清洗包括碱洗、酸洗、漂洗、钝化等过程,从而直接产生过了相关的酸碱废液,废液如果不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导致对环境产生污染。但由于处理废液成本较高,不少施工单位和工程单位都不愿承担这一费用,清洗后废液直接排入地沟现象,严重污染环境。

正确的方法是,化学清洗后产生的酸碱废液及钝化废液,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相应处理后排放。

(三)锅炉加温方式不当

冬天施工时,由于气温较低,某些工程单位用点炉给酸液加热的方式对锅炉进行酸洗,由于局部温度过高,往往造成炉管严重腐蚀并泄漏。除此外,在清洗过程中使用的缓蚀剂也有使用温度限制,如超过温度限制,不仅会使缓蚀效果降低,而且会增加酸液的腐蚀性能。

正确的方式是,将锅炉内水加热至合适温度,顺序投放缓蚀剂、酸等进行清洗。

(四)化学清洗完毕后不进行钝化

化学清洗完成后所用的钝化过程其本质是将干净的锅炉本体表面与钝化剂重新反应。如果控制不当,钝化就会失败。某些清洗公司为追求利润,在酸洗完成后只进行简单的化学中和,就结束清洗。这会导致被清洗干净的锅炉表面产生二次浮锈,使锅炉的阻垢能力下降,再次产生锈蚀。

改进措施是设备酸洗后,进一步进行漂洗钝化,在漂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总铁离子的浓度。并在漂洗完成后进行铁离子检测,达到要求后把pH值调到9―10,再加入钝化剂,并进行升温钝化。

三、锅炉清洗展望

(一)研究开发高性能、低毒性的化学清洗工艺和化学清洗过程中使用到的缓释剂、钝化剂,并对化学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液进行相应的处理或回收利用。

(二)对于目前出现的有新材料制成的新设备,进行化学清洗时积累相应的清洗经验,并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

(三)在目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研究和开发在设备不停机状态下的清洗工艺。

参考文献:

[1]刘炀.化学清洗废液的现场处理方法[J].清洗世界,2007(10).

[2]窦照英.实用化学清洗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二版),1998(一版)

[3]焦庆祝,李杰兰,王佳等.锅炉清洗过程中的腐蚀防护措施[J].高师理科学刊,2002,22(3):58~59.

[4]任建新.化学清洗[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忘情酒范文第4篇

是恁,用凤凰花般火红的热情,携我走进知识的殿堂;是恁,用骄阳般火热的衷肠,将新生的蓓蕾催放;是恁,用火焰般的生命之光,将我的青春从此点燃。

九月,我申请地凝望,凝望作业本的第一笔批注,凝望着那一个个红色的字符。这哪里是批注啊,这分明是恁那颗跳动的心,分明是恁用血谱就的生命华章......

九月,我深情地凝望,凝望恁那默默的身影,从恁的身影中,我读出了一种难以言状的坚毅与伟岸。它浸透着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在我凝望的双眼中,我看见恁瘦了。在孤灯清影的深夜,恁瘦成那一弯清癯的新月,深情地注视着大地,为黎明作序,恁无悔。

我看见恁笑了,在这方温馨的港湾中,恁驾驶的那艘知识船上,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明日搏浪前进的水手或船长,恁自豪。

我看见哪哭了,在窗前那盆葱翠的吊兰中,恁那只曾不听话的小鸟,不知何时悄然衔来一叶忏悔和思念,恁感动。

恁说恁不是蜡烛,可恁却点燃燎原之火;恁说恁不是春蚕,可恁却织出了锦缎般的奇彩绚丽。

忘情酒范文第5篇

空调滤网脏了耗电吗

空调滤网脏了肯定是耗电的。因为滤网长期不更换或者清洗的话,工作中堆积的灰尘之类的脏东西就会越来越多,空调为了达到平时的正常工作效果,就会超负荷运转。

因为空调过滤网在进气口,如果过滤网脏的东西多,进去的风就少,所以室内空气流通缓慢,于是出风口的风量体积小。空调内机的蒸发器因为冷量散不出去,压力也越来越高,导致外机散热器热量越来越大,压力不断上升,因为冲击压缩机的电流也不短的增大,所以攻略很脏的时候往往制冷情况也不好,因为制冷量下降了,但耗电量却是增加的。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滤网也是一样的道理。

除此之外,空调滤网一年不清洗,积累灰尘里的细菌、致病菌也是超级多的,每平方厘米就接近10万个,可以说比马桶还脏。所以出于节省能源和家庭成员的健康,一定要定期清洗滤网。

空调滤网不清洗耗电多少

空调过滤网不清洗的话耗电量会增加20%左右,清洗之后耗电量会恢复正常,主要还是看空调自身。因为长期不清洗,空调里面进气量和出气量会变小,以前可能开机20分钟就能达到设定温度,但现在需要开机40分钟才能达到,这种耗电量就增大很多了。

以海尔自清洁空调为例,空调清洁后一天8h省1.52°电,按0.6元-1元/度,一年可以省300-500元左右电费。

空调滤网多久清洗一次

空调滤网最好每年冬夏季用空调之前清洗一次,一般公共场合最好一星期清一次,如果滤网脏了厉害了,内机风量明显就小了,影响了内机热交换,影响制冷效果。滤网脏了也会引起内机噪音大,耗电大,所以有条件还是经常清洗一下。清洗之后可以把空调滤网的活性炭在太阳嗲下晒一晒。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体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