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第三代核电

第三代核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第三代核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三代核电

第三代核电范文第1篇

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孙勤也在同日宣布,我国决定在利用已经掌握的第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建设一批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的同时,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核电技术,建设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二个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

“我国把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作为重要能源战略,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千万瓦、在建容量1800万千瓦的宏伟目标。”孙勤说。

核电示范工程启动

我国在第一代、第二代核电建设中引进了法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技术,第三代核电技术目前是国际上最先进、最成熟的核电技术。

据了解,为加速中国核电工业现代化进程,在较高的起点上自主创新,我国从2003年启动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招标组织工作。2004年9月,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对外招标文件向国外潜在投标商正式发售。国际上多家厂商参与了竞标。

2006年12月,我国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约,以全面技术转让的方式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核电示范工程,共四台核电机组。这表明我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正式确定选用西屋联合体的AP1000方案,这两个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商业化运作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项目,计划将于2013年建成。

“四年多来,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围绕海阳核电厂址规划、审评、动迁、海域使用、土地预审和施工准备等,全力推进了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俞培根介绍,截至2007年3月底,海阳核电项目规划的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建设场地一次平整完成,护堤工程全部完工,进厂道路、供水、供电、供暖条件全部具备,主体工程施工配套设施准备全面展开。目前,项目公司正围绕核岛主合同谈判、常规岛采购招标和正式开工建设等全面展开各项工作,为顺利推进海阳核电建设积极准备。

据孙汉虹介绍,我国将会在前四台核电机组中逐步提高国产化率,平均为50%,从第五套设备开始,可以基本实现国产化,包括哈锅、上海电气、一重、大连起重、哈电机等有能力制造的国产化部件。

引进三代核电技术是加快我国核电自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不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原主任张华祝认为,在做好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工作的同时,近期内应加快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批量化建设,再安排一批二代改进型核电项目建设,以提升自主化能力,促进我国核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张华祝解释说,从世界核电机组的技术构成看,绝大多数在役机组属于第二代及第二代改进技术,实践证明这类核电机组的技术比较成熟,安全性能良好,经济上也具有较好的竞争力。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核电大国通过对运行核电机组的技术改造,增效延寿,普遍把原来40年的设计寿期延长到60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挖掘了核电机组的潜力,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的经济性。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新开工的项目还在继续选用第二代改进型技术,说明第二代改进技术在当前仍然具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俞培根也承认,AP1000采用非能动的简化设计,并通过设计改进提高主控室的先进性和大量模块化建造等技术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但世界范围内首次设计建造,尚无实践验证,在核电厂建设、运营中必定存在不确定因素。

山东海阳和浙江三门作为依托项目,在初次引进中直接采用非全交钥匙的合同分包采购、中外联合项目管理的模式,是核电建设的全新尝试。“项目设计、建造技术转让和自主化进程对国内外各参与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在风险是客观事实。”俞培根说。

能源结构需转型换代

2002年至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2398亿人民币上升至209407亿人民币,翻了一番。与此同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也从2002年的15179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6年的245669亿吨标准煤,也翻了一番。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维持在七成左右,以传统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并没有重大改变。巨大的煤炭产能和燃煤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有别于同等水平国家的经济特色,也是难以实现节能、降耗双减目标的体系性原因。

而从总的能源效率看,技术的落后也制约了效率的提高。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左右,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2.4倍、4.6倍、8倍和0.3倍。

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大致为:煤炭为68.7%、油气为24%,水电及核电为7.3%。能源问题专家武建东认为,我国能源结构需要彻底的转型换代。

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石侠民也认为,为了保证21世纪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核电是惟一可以大规模取代化石燃料的成熟的洁净能源。

“目前最好的替代品就是核能。”4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在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表示,世界矿产能源是非常有限的,石油和天然气只有几十年的使用时间,煤也就是150至200年。这就说明急需替代品,而核能有非常大的优点,它不排放二氧化碳,对环境保护有好处。

作为世界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以其清洁、高效、安全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核电已经与火电、水电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截止2005年底,全球在役运行的核电机组443座,核电年发电量超过2.98万亿千瓦时,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西欧OECD国家的电力有43%来自核电。

2006年3月,国务院审议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中国的核电装机总量将从现在的870万千瓦提高到4000万千瓦,也即今后每年需要开工建设3-4座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静态投资超过3000亿人民币。武建东认为,我国将是亚太地区一个巨大的核电市场。据悉,美国西屋公司、法国阿海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等都在争抢这块市场。

自主研发能力形成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已经确定了核电发展技术方向。”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张禄庆介绍,我国通过对当时引进的二代法国压水堆技术的消化吸收,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自主实现了60万千瓦压水堆机组设计国产化,基本掌握了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的设计能力,自主研发CNP1000和对法国M310技术的改进。

2006年,我国在役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发电量达548亿千瓦时,全年平均负荷因子达到88%,核电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孙勤认为,在核电建设中,我国已成功地解决了不同核电技术和管理方式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在吸纳国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核电发展道路正在形成。

2006年4月28日,我国首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工程1、2号机组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同时,二期扩建工程3、4号机组正式开工,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第一个开工的国产化核电项目。

据国防科工委介绍,秦山二期工程是中国核电自主化发展的成功典范,以此为基础改进建设的二期扩建工程,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商用核电机组CNP600已经成熟,具备了批量建设的条件和能力,对推动我国后续核电项目自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计划局原副总工程师温鸿钧介绍,在设计技术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西屋公司研发AP600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究了AP600的设计方案,并针对其缺点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定名为CAP600,即中国的AP600,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同行的好评,西屋公司把此方案纳入其系列,称为AP600C,即AP600的中国方案。目前,西屋公司AP1000方案两个关键验证试验:水力流致振动试验和水力模拟试验尚未完成,西屋公司已经同中国核动力院商议,上述两个关键验证试验将交给核动力院代为完成。

“由此说明,中国核动力院具备了核电机型设计相当的设计能力。”温鸿钧介绍,我国核工业二院和上海核工程设计院在核电站电厂设计上也有相当的能力。我方设计院在招标工程设计建设中,有能力较多地参与。当然,参与要在不影响由美方负总责的前提下进行。

据悉,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电气集团今年6月将在临港基地建成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形成具有承制年产2套1000MW级压水堆的核岛主设备(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等)、1700MW第三代压水堆常规岛半速机组和195MW高温气冷堆压力壳、蒸发器等关键设备的能力。到2008年底,总投资60多亿元的上海电气核电制造产业链将全面建成,成为中国投入最多、设施最集中、专业化能力最强的核电设备制造新基地,这也将使上海成为我国唯一拥有核电成套供应能力的大型基地。

不过,在引进消化技术的同时,经营核电的体制也应当抓紧改革。武建东表示,我国经营核电的公司主要有三个,即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广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种类似专营权的经营体系,仍然有着计划经济的思想,并不有利于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武建东建议,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和重点产业,大力推进中国核电立省、核电立市、核电立厂的全新战略。

事实上,发展核电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据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汪兆富说,从我国核电发展历史来看,核电项目会从经济、税收、教育、三产服务等方面极大地拉动项目所在地的发展。

汪兆富说,核电属于高科技产业,核电站的建设技术复杂,投资量大,资金密集,参建人员多,建设工期长。每建造1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就需要投资人民币100亿元左右,如此巨大的投资,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

汪兆富认为,秦山核电站所在地浙江海盐县的发展历程充分验证了这一点,目前秦山核电站5台核电机组创造的效益占海盐县GDP的1/3左右,“海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到连续几年跻身全国百强县之列,核电站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

■相关链接

一、二、三、四代核电

一代: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五千千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九万千瓦的希平港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二代: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试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可与火电、水电相竞争。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三代:上世纪90年代,为消除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后果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防范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满足这两份文件之一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对第三代核电机组,要求能在2010年前进行商用建造。在国际上,目前已比较成熟的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有AP-1000、ERP和System80+三个型号,System80+虽已经美国NRC批准,但美国已放弃不用。

第三代核电技术问世以后,受到全球核电用户的普遍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核电业主已经选用或准备选用更安全、更经济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进行新的核电机组建设。

第三代核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第三代核电站;风管漏风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 TK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165-01

风管漏风量是指单位面积的风管在一定时间内泄漏的风量容积,风管漏风量检测是在风管安装阶段进行的风管严密性检测,它是验证风管系统预制和安装严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核电工程通风系统施工过程中,风管漏风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传统M310核电站在风管安装阶段的严密性检测是根据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相关规定执行的,相比M310核电堆型,第三代核电在风管漏风量方面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第三代核电设计规范根据HVAC系统设备等级的不同,将HVAC系统分为2个泄漏等级,制定出不同等级风管及壳体的漏风量限值,并规定了漏风量检测的具体要求。

1 第三代核电和M310核电堆型漏风量设计要求分析

1.1压力等级

三代核电设计规范将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划分为4个等级,比M310核电和GB50243-2002规定的风管系统均多出一个压力等级范围,具体压力等级规定见表1。

1.2 泄漏等级

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规范将通风系统的泄漏等级划分为泄漏Ⅰ级和泄漏Ⅱ级,根据不同的泄漏等级,确定系统容许泄漏率(占系统额定流量的百分比)数值。通风系统的泄漏等级与系统的设备等级(不含D设备等级)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泄漏Ⅰ级的风管系统均为R设备等级,该部分风管系统主要为空气净化系统,要求空气洁净,无放射性污染;泄漏II级的风管系统为L设备等级或R设备等级,该部分风管系统主要用于一般要求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

1.3 漏风量检测要求及分析

M310核电堆型在风管安装阶段进行的风管严密性检测遵照GB50243-2002规定要求。GB50243-2002对风管漏风量检测要求是在漏光法检测的基础上提出的。规定指出:低压风管系统漏光检测不合格后,按照5%的抽检率进行漏风量检测。若合格,则不需要进行漏风量检测;中压风管系统漏光检测合格后,按照20%的抽检率进行漏风量检测;高压风管系统不做漏光检测,应全数进行漏风量检测。

三代设计规范对处于正压和负压的风管系统均要求做正压检测。试验时,可以整个系统做检测,当系统不具备整体检测条件时,也可以分段进行检测,实际施工中多分段进行漏风量检测。规范要求对L设备等级的风管系统进行定性试验,对R设备等级的风管系统进行定量试验。

定性试验的试验压力为压力等级范围的上限,见表1。对于X压力等级的风管系统,由设计给定试验压力值。定性试验的验证方法采取泡沫检漏法或音响检漏法,其优点是不需要进行详细数据的计算,只要找出漏点的位置并进行密封处理即可。其不足之处主要有2点:一是对泡沫溶液质量要求高,溶液涂抹要求均匀且容易产生气泡,微小气泡不容易观察。若采用音响检漏法,则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实际施工中很难达到;二是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检漏方法,都需要有足够的操作及检查空间。

定量试验方法有2种,一是压力衰减法,二是恒压法。压力衰减法的试验压力要求为压力等级范围上限的1.25倍。恒压法试验压力为压力等级范围上限,对于X压力等级的风管系统,同样由设计给定试验压力值。定量试验只需将实际泄漏量与设计允许泄漏量比较,若在允许的泄漏量范围内,则合格。反之,则需要按照定性试验中查找漏点的方法进行查漏处理。三代核电设计规范允许用定量试验代替定性试验,实际施工中的分段定量试验验收标准见公式(1):

公式(1)是针对面积为a的风管试验段,计算的最大允许泄漏量。为了进一步与国标中最大允许漏风量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将Ls转换为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最大允许漏风量并统一单位,见公式(2):

比较公式(2)和公式(3)可知:三代设计规范对风管系统最大允许漏风量的计算取决于系统的额定流量和额定面积,与工作压力无关,而国标对风管系统最大允许漏风量的计算取决于系统工作压力。

第三代核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有色金属 地质条件 .成矿区预测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与老爷岭地块接壤地带,张广才岭―太平岭边缘隆起带南西缘,依舒断裂东侧。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二叠系上统、侏罗系,侵入岩则广泛分布,主要有张广才岭期、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及燕山中期岩体;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

1成矿地质条件

1.1区域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张广才岭群新兴组、红光组,一面坡群固安屯组、额头山组,总体呈北东向展布。二叠系上统五道岭组,呈零星不规则状及长条带状分布。侏罗系下统南楼山组、二浪河组、中统太安屯组、侏罗系上统帽儿山组,总体东西向展布,多呈不规则状覆盖在侵入岩体之上。

区内侵入岩分布较广泛,。以岩基产出的花岗岩类为主,另有呈岩株产出的超基性、基入体,亦有少量脉岩产出。

区内出露的侵入体主要有晚元古代、华力西晚期、印支晚期、燕山期的岩体,另有少量脉岩出露。

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其次为褶皱构造。断裂有冲河断裂、三家子东西向断裂、三合屯-苇河断裂、大顶子山断裂、沙河断裂、苇河断裂,褶皱构造为贾家店向斜。

区内为伊春-延寿成矿带南段,矿化点分布较多,主要有新村铁矿点、宝龙殿砂金矿点、三家子砂金矿点、三合屯银金矿点、榆林银铅锌矿化点等。

1.2地球化学特征

上元古界额头山组的特征为地层中Au、Cu、Mo低于黎氏值,Sb接近黎氏值,Ag、Pb、Zn、As、Bi高于黎氏值16倍。其中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变质流纹岩中Au、Ag、Zn、As元素平均含量均较高,该组地层中Ag、Cu、Zn、As、Bi变异系数均大于1,富集趋势较明显;上元古界固安屯组的特征为该组地层中Au、Cu低于黎氏值,Mo接近黎氏值,而Ag、Pb、Zn、As、Sb、Bi高于黎氏值1~15倍。其中变质砂岩中Au、Ag、Cu、Pb、Zn、As、Sb、Bi、Mo含量最高。地层中Au、Ag、Cu、Zn、As、Sb、Bi、Mo离散程度较大,变异系数在1~2之间,属强分异型元素,存在局部富集,有利于成矿;中侏罗统天平屯组地层的特征为该地层中Au、Cu低于黎氏值,Zn、Mo接近黎氏值,而Ag、As、Sb、Bi高于黎氏值1~12倍;上侏罗统帽儿山组地层特征为该地层中Au、Cu、Mo低于黎氏值,Ag、Pb、Zn、Bi接近黎氏值,而As、Sb高于黎氏值1~4倍。

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为:中生代燕山早期侵入岩主要岩性为正长花岗岩、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元素含量与黎氏值比较,Au、Cu低于黎氏值,Pb、Zn、Mo、Bi接近黎氏值,Ag、As、Sb则高于黎氏值。其中Cu、As、Mo变异系数均大于1,表明这几种元素有富集趋势;中生代印支晚期侵入岩体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组成。其元素含量与黎氏值比较,Au、Cu、Mo低于黎氏值,Pb、Zn接近黎氏值,Ag、As、Sb、Bi则高于黎氏值;古生代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其元素含量Au、Cu、Zn、Mo低于维氏值,Ag、Pb、Sb、Bi接近黎氏值,As高于黎氏值;万元古代侵入岩由花岗岩、辉石角闪岩组成,其元素含量中,Au、Cu、Mo低于黎氏值,Zn、Bi接近黎氏值,Ag、Pb、As、Sb则高于黎氏值。其中Au、Ag、Cu、Pb、As、Sb元素变异系数在1~4.6之间,富集趋势明显。

2.成矿区预测

2.1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划分原则

Ⅰ级成矿远景区:Ⅰ级成矿远景区主要以能反映区内已知矿床、矿点的异常为主,多为甲类或乙异常,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元素组合齐全,浓集中心明显,主成矿元素具明显的水平分带性,成矿远景区内具有利成矿的地层、侵入岩、构造条件。在该成矿远景区内具已知的矿床或矿点。

Ⅱ级成矿远景区:具有利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及矿(化)点或较好的矿化线索,并有可能形成大、中型矿床的远景区。区内异常以乙类异常为主,主成矿元素异常分布范围、规模、强度均较大,伴生元素组合较好,且成群出现。

Ⅲ级成矿远景区:区内地质条件对成矿有利,并有某些找矿线索。主成矿元素异常规模较小,强度不大,多呈带状分布。

2.2成矿预测区

三合屯Ⅱ级成矿预测远景区: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固安屯组板岩,侵入岩为晚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该区处于区域性北东向断裂构造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次级构造发育,成矿构造环境有利。岩浆期后热液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物质成矿来源。区内石英脉发育,矿化蚀变较强,石英脉内可见致密块状毒砂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石英脉两侧及板岩裂隙两侧硅化较强。地层与岩体接触带上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发育强烈。

区内为Au、Ag、Cu、Pb、Zn、As、Sb、Bi高背景区,异常元素组合较全,Ag、As具外、中、内三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明显。处于固安屯组地层与晚元古代花岗岩接触带上。该区是寻找构造裂隙充填石英脉型或接触交代型银金铅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贾家店Ⅱ级成矿远景区:区内地层为上元古界额头山组变质流纹岩、变粒岩、板岩;北部为晚元古代细粒花岗岩。

区内形成Au、Ag、Cu、Pb、Zn、As、Sb、Bi、Mo高值区,圈出水系沉积物异常,异常元素组合齐全,具一定浓度分布,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套合好。多元素的高背景带展布方向与额头山组地层吻合,表明该套地层中Au、Ag、Cu、Pb、Zn元素丰度较高。异常长轴方向与构造线一致,明显受构造控制,反映了区内地层在北西向构造活动影响下,有后期热液及矿化作用的成矿地质背景。该区是寻找岩浆热液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银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前三家子Ⅲ级成矿远景区: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额头山组变粒岩、砂板岩、变质流纹岩。侵入岩为晚元古代细粒花岗岩、辉石岩。有硅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等蚀变现象。

区内为Au、Ag、Cu、Pb、As、Sb、Mo高背景区,分布有4处水系沉积物异常,异常以Au为主,伴有Ag、Pb、As、Sb、Mo异常。本区寻找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金多金属矿床有一定的远景。

榆林共区Ⅲ级成矿远景区:分布有上元古界固安屯组斑点板岩,侵入岩为华力西晚期二长花岗岩。次级北西向断裂及节理裂隙发育,且有石英脉分布,石英脉内见毒砂矿化、兰铜矿化、闪锌矿化。

区内为Au、Ag、Cu、Pb、Zn、As、Sb、Bi高背景区,分布有2处水系沉积物异常,推测可能由石英脉引起。从异常元素特征及矿化特征看,本区以Ag、Cu、Zn等中低温热液矿化为主,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是一处具找矿前景的找矿远景区。应注意寻找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及构造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银金多金属矿床。

3结论

第三代核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华龙一号;核电站;FCD

1 概述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核电堆型,凝聚着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三代核电的技术空白,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首选堆型,其首堆建设质量的优劣对后续国内核电建设和核电出口产生重要影响。

2015年是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产化的元年。在2015年,国务院核准了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在福清核电基地落地,福清核电5、6号机组作为“华龙一号”国内首堆示范性工程,全球瞩目的“华龙一号”FCD(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核电机组开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将“华龙一号”FCD顺利实施,核电建设者进行了精心策划。

2 工程概述

福清核电5号机组的FCD根据现场实际安排确定为5RX反应堆厂房B层混凝土的浇筑,为圆形结构,预计浇筑9200m3,钢筋用量为1687.8t,厚度最大为4.55m,为中核集团核电站反应堆建设史上一次混凝土浇筑量之最,由于该堆型为出口主力堆型,故其施工策划为后续华龙一号核电站FCD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3 关键路径策划

在华龙一号FCD时,其形象进度和关键路径的策划非常重要,经过现场实际考虑并经上级批准,确定福清核电华龙一号FCD的形象进度为5RX厂房B层具备浇筑条件、5KX燃料厂房筏基第一阶段混凝土、5SL/SR厂房第一块筏基施工完毕。

根据形象进度深入研究后确定的关键线路为:基坑验槽廊道防雷接地廊道填平补齐廊道底板防水廊道底板施工廊道环墙施工廊道环墙防水施工廊道外侧回填堆芯替代混凝土堆芯防水及保护层施工A层钢筋绑扎模板支设A层混凝土浇筑B层钢筋绑扎模板支设B混凝土浇筑FCD。

该形象进度和关键路径是经过详细策划并经本次FCD验证未出现重大偏差,可以作为后续华龙一号FCD施工形象进度和关键路径的标准。

4 组织机构策划

为确保华龙一号FCD实施顺利进行,成立以工程公司项目经理为组长,包括福清核电、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专项组,每周一次专项例会,关键问题和紧急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统一负责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同时各单位在内部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组织机构,涵盖物资、技术、质量、安全、机械、进度协调、现场指挥、搅拌站、试验检测等方面,确保各个方面均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人协调。

专项组的成立为确保华龙一号FCD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保证各单位之间顺利及时的沟通和协调。

5 技术策划

技术策划以施工方案为核心,在施工方案中详细策划了施工准备、总体思路及部署、主要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安全防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职业健康措施等。

华龙一号5RX大体积施工方案在基坑验槽之后就开始策划编制施工方案,并经过了专家论证,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重点策划人员数量及交接班的制度、机械设备的站位布置、温度应急的计算监测和应力调整方法、浇筑能力分析、高大单侧模板加固方案、物项保护措施、七个浇筑区的划分和顺序、养护篷的搭设要求、质量和安全风险管理、交通路线、危险源及预防措施跟踪、庆典准备等等,在施工方案中进行了详细考虑和策划。

另外一项重要策划就是现场验收策划,由于钢筋数量巨大达到1687.8t,钢筋非常密集且不规则,在验收过程中逐层进行验收,按照每层形成验收检验批,确保钢筋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筏基面层预埋件达到500块,由于为安装钢衬里所用,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完毕后逐个进行标高和位置复测,保证预埋件安装进度。

由于华龙一号FCD前需要经过核安全局的专项检查,福清核电、工程公司和监理公司应在核安全局检查前对施工单位进行质保检查,同时开展自查并向核安全局提交自查结果并接受核安全局检查,对于核安全局提出的问题,在FCD前应预留至少一周的整改时间。

6 应急预案

由于华龙一号反应堆底板浇筑混凝土量大,施工时间长(预计60h且不能中断),施工物项重要且关注度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及突发问题应予以提前考虑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为保证应急预案全面且切实可行,在应急预案编制完毕又进行了同行专家评审和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中确定应急组织机构,由各参建单位主要成员作为应急领导机构,分为质量检查组、应急协调组、搅拌站组、混凝土泵送组、混凝土浇筑组、水电气保障组、安全检查组、物资保障组、技术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各组,设立组长和组内成员,详细列明各小组组长和成员的通讯联络方式。同时对筏基浇筑的突发事件确定应急级别并制定应急处理流程。

梳理所有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分别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包括水泥供应不足(设置中转库)、粉煤灰供应不足(罐车待命)、用水供应不足(蓄水池和运水车备用)、异常天气情况(7天滚动播报)、供电不足(场外双回路及核电应急柴油机、现场两台柴油机)、夜间照明不足(备用镝灯)、搅拌机出现故障(搅拌机组生产厂家驻场)、搅拌车出现故障、混凝土布料设备出现故障(增加备用+双管线泵管)、混凝土振捣设备损坏、模板涨模、消防应急、人员应急、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突发治安保卫事件、其他应急等。

7 先决条件检查

为确保所有物项施工完毕及浇筑过程顺利进行,监理公司牵头各个参建单位对FCD的先决条件进行了全面检查,此先决条件确认表作为核安全局放行FCD监督点的条件,所以格外重要。

FCD先决条件检查共检查了10类130项,包括主要劳动力配备(23项)、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及设备(12项)、混凝土浇注设备及应急措施(10项)、现场主要机具材料(25项)、技术准备(11项)、综合隐蔽(9项)、测量及爆破(3项)、安全文明(8项)、钢结构及焊接(23项)、CIM永久性仪表(6项),检查完毕后又各方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8 FCD全过程演练

在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在FCD前两天,基本具备了FCD的条件,为确保FCD的顺利进行,参建各方对FCD全过程进行了演练。

全过程演练分为11项内容,包括:对讲机口令演练、罐车行走路线演练、布料设备路线演练(7个阶段8个布料点)、伤亡应急演练、地泵及泵管切换演练、搅拌站水电应急、应急电源切换演练、防台防雨演练、布料设备故障演练、人员交接班演练、现场照明验证及振捣棒演练等。

FCD全过程演练完毕后,参建各方对演练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馈,对于演练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逐项分析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为华龙一号FCD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9 结束语

第三代核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事故;核电;不能;放弃

一、背景

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核电,在三大核电公司积极抢占核电资源,五大发电集团也跃跃欲试欲涉足核电,甚至全世界都沉浸在核电美梦中的时候,一场梦魇悄然而至――日本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泄漏了,这引起人们极度恐慌:“核危机来了”!这不仅是日本的地震,更是全世界核电行业的大地震。让人们不得不再次联想起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这座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却由于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当年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事故已导致死亡人数9.3万人,致癌人数27万人。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核电站真的安全吗?核电站非建不可吗?纵使核电站在设计上已非常成熟,但天灾人祸是防不胜防的。据称智利大地震还可能移动了地球形状轴,改变了整个地球质量的平衡。这似乎可以理解为以前的地质资料已不再可靠,仅参考之前若干年的地质资料做核电站选址依据已不再充足。

另外,核电站也和水电站一样具有对战争、恐怖袭击、强震的不可抗性。还有一个与核安全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核电站退役以后含有高放射性的乏燃料的处理以及核电站本身的处理问题,这将是我们不久就要面临的问题。

二、世界各国对福岛核事故反应

继日本福岛核电站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引起核泄漏以后,世界各国对核电站反应不一:

德国5月30日宣布,将于2022年前关闭国内全部17座核电站,成为“无核化”工业国家。

法国已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建设新一代核电站的计划。

英国称,没有必要削减核电计划,并针对新核电厂兴建计划提出26项“建议”。

与此同时,欧盟决定提高现有核电站的安全标准。从6月1日起,欧盟委员会开始对成员国核电站进行“压力测试”。测试内容除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外,还包括恐怖袭击、飞机坠毁等人为因素。

美国称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继续坚持核能。

俄联邦原子能机构表示,将建设全球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并在浮动核电站领域开展同其他国家的合作。

而至今尚未从福岛核事故中走出来的日本,却发出“不会停运全国核电站”的信号。

面对各发达国家对核电站态度的强烈分歧,3月16日国务院称“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暂停审批核电项目。”的确,在核电站的安全性未得到充分论证之前,谁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国家装上“核炸弹”!

三、我国的电力构成及现状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我国201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已达9.62亿千瓦:火电7.07亿千瓦占73.41%,水电2.13亿千瓦占22.17%,风电3107万千瓦占3.23%,光伏发电60万千瓦占0.06%,核电1085.4万千瓦占1.13%。世界核电平均比例为17%;法国80%;韩国35%;美国30%;德国26%。相比较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核电比例还有待提高。

我国火电比例的偏高决定着我国对火电的过度依赖,一旦发生供煤紧张,则对全社会用电都将产生极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近几年来电荒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国情是“少油、缺气、贫水”,随着一次能源的快速消耗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供电紧张将会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能源供需缺口加大,石油、天然气后备资源不足,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严重污染三大矛盾,迫切需要快速发展清洁能源以缓解供电压力。目前国内各种电源经济效益对比如下(仅供参考):

单位千瓦造价(元/kW):水电4000~20000、火电3500~5000、风电8000~15000、核电12000~14000;

最大单机容量(万KW):水电80、火电100、风电0.15、核电175;

年利用小时数(h):水电3700~4400、火电5000~5500、风电1800~2800、核电5600~7900;

运行成本(元/kW•h):水电0.04―0.09、火电0.25~0.35、风电0.1~0.2、核电0.2~0.3。

虽然水电运行成本较低,但目前国内大中型水电资源已开发殆尽,不少待核准项目估算单位千瓦投资都已接近2万元左右。此外,水电站会带来大量的征地移民、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泥沙淤积等负面影响,并且一旦大坝遭遇战争、恐怖袭击或者强震发生溃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1938年为阻日军下令炸开黄河大堤,顷刻之间89万百姓命丧洪水的惨痛历史,至今仍触目惊心。

风电虽在环保上占了优势,但其是间歇能源,接入电网在技术上有瓶颈。当前已投入运营的风电机组多数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系统电压降低时容易脱网。光伏发电也具有与风电类似的问题存在。

这些都表明我国在其它能源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环保的角度看,对比各种发电能源,核电基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零排放。以在建的浙江三门核电为例,据测算,一期工程(2台单机125万千瓦)与建设相同发电能力的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相比,可以每年减少500万吨优质动力煤(从北方产地到浙江)的运输量、1149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908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345吨烟尘排放量。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十二五”主要目标中,有关电力的核心内容和节能减排目标是:

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2.到2015年底开工建设核电4000万千瓦。

这些信息表明,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中,核电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我国将建设“更安全” 的核电站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上陆续建成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400多台机组大部分在这段时期建成,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福岛核电站是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也属于第二代核电站,其反应堆是沸水堆。第二代核电站的缺点是应对严重事故的措施比较薄弱,在设计上并没有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必须满足的要求。第三代核电则把预防和缓解堆芯熔化作为设计上必须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据以建造的第三代核电机组的设计主要有:美国的AP1000(压水堆)和ABWR(沸水堆),以及欧洲的EPR(压水堆)等型号,它们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均比第二代核电机组小100倍以上。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已投入商业运行核电机组13台,在建28台。

与福岛核电站沸水堆不同,我国核电站都采用了世界上较先进的反应堆型,多为二代改进型机组,有的甚至接近第三代技术水平。安全性能优于福岛。并且我国核电站都吸取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教训,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更为严格的标准。

在建的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则引进了美国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是一种先进的“非能动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汤紫德受访时表示:“这种‘非能动’安全系统,是靠自然力驱动和维持安全系统运作,即使失去动力,安全系统也可以自动启动,不受影响;能将堆芯熔融物保持在压力容器内,使大规模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的概率比现有的第二代核电机组大约低100倍。”即使遇到地震和海啸的双重叠加作用,也不会产生类似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

我国将通过在建的4台AP1000核电机组来引进、消化、吸收最先进的核电技术。CAP1400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再创新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