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池杨万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晴柔指的是晴天和风的轻柔。原句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出自杨万里的古诗《小池》。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2、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7、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0、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白居易《夏日》
1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20、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3、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2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2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2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7、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2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3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3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3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6、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4、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初探 冯伶萍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下面结合《古诗三首》的教学,谈谈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美激智的尝试。 一、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借助图画,再现美的情境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再如学习《小池》一诗,诗中初夏秀美的小荷花池,充满生机,引导学生自学,自读几遍,展开想象,画一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用自己的经验去丰富形象,表现诗中优美的意境和活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运用语言,领悟美的境界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想象,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桔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的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在学习"树阴照水爱晴柔"时,组织语言启发学生想象:"让我们想象一下,清清的小池边,新长成的树叶连成片片树荫,树荫映照在水里,好像也非常喜爱这柔美的风光。"随着老师的描绘,学生眼前浮现出初夏小池柔美的景象,领悟初夏生机勃勃的意境。 四、充分地读,感悟美的韵律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指导学生,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反复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小池》可指导学生多读,在学生感受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勃勃生机,进而介绍杨万里的另一首写荷花的诗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分别写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小池,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感悟诗的和谐的韵律。积累消化,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 五、进入角色,体会美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结合简笔画画面说出彩云之间的白帝城,地势高、美,"千里"之遥,"一日"之短用夸张的手法点出穿行速度之快。两岸猿的叫声不间断,轻快的小船已穿过连绵不断地群山,这时,老师接着说:"在这样的画面中,假如你是坐在小船上的诗人,你会怎样来吟诵这首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这时老师播放诗人翘立船头,顺流而下的动画课件,再配上古筝曲的轻松明快的曲调,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带着这种感受练习朗读。凭着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吟诵时就会去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课堂上,学生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品味。每当听一个学生读完,老师针对情况称赞:"真是入情入境了!""真有些诗人的气质!"鼓励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自主、自悟地学习。
18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8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18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8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8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8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18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189.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19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91.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92.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19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9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9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9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9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19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