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陈欧广告

陈欧广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陈欧广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陈欧广告

陈欧广告范文第1篇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 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规则 我有我的选择

你否定我现在 我决定我的将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 不配去爱 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 我们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 也要活的漂亮。

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

you only smell my perfume, but didn't see my sweat. you have your rules, i have my choice. you deny me now, i decide my future. you laugh at i havenothing,notqualified to love. i have mercy on you always waiting for. you can look down upon our young, we will prove that who is this era.

the dream is doomed lonely journey,

the road with question and ridicule,

but so what?

陈欧广告范文第2篇

>> 陈欧:另类电商的成功之路 陈欧 “村儿”里出来的电商新贵 陈欧真的错了吗? 陈欧:10个亿之前的故事 陈欧 创业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陈欧:男人卖化妆品的故事 陈欧 为女性而生的聚美优品 陈欧:美妆世界的“明星CEO” 法国32岁百万富翁欧利维埃.塞邦的成功之路 陈伟能:自强筑就成功之路 陈欧:高富帅的脸,丝奋进的心 聚美优品陈欧背后的3个中关村男人 又一个80后新贵:聚美优品陈欧的创业 四年赚下百亿身家 最年轻的造富者陈欧 陈欧 创业,很多事情是靠熬出来的 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纽交所史上最年轻的CEO 聚美优品陈欧的新豪赌 充满争议背后有何考量 陈欧 假货危机 陈欧:我是怎么从一个个坑里爬出来的? 陈欧 滑铁卢滑出重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陈欧:另类电商的成功之路 陈欧:另类电商的成功之路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口述/陈欧")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本组摄影 / 程泉

陈欧的成功,始于一次速败。

2009年7月,陈欧回国创业。在拿到徐小平18万美元天使投资后,他开始集中精力做游戏广告平台Reemake的开发。这是一次水土不服的尝试――网站在2009年8月上线,但到2010年3月,公司即已面临发展困境,生死只在一线之间,账面现金仅剩30万元。

活下来要紧。焦灼之下,被迫转型。化妆品团购当时被认为离钱最近,成为Reemake之后陈欧团队的新选择。而团美网的火速上线,最终让公司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2010年9月,团美网由团购网站变身为化妆品B2C特卖平台,在此基础上,聚美优品(下称聚美)正式成立。

在业务稳步推进的同时,融资成为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在徐小平之外,陈欧最重要的两笔投资分别来自险峰华兴和红杉资本:2010年5月,险峰华兴向聚美的前身团美网注入了一笔天使投资。2010年8月,陈欧开始与VC密切接触,但直到2011年3月,红杉资本650万美元的A轮投资才刚刚到位,这也是聚美唯一一轮风险投资。

无论对聚美,还是对陈欧个人,加盟《非你莫属》节目的录制,都是标志性事件。2011年3月27日,陈欧首度出现在天津卫视人才招聘节目《非你莫属》。此后,他几乎期期不落地参与。至此,大量报道开始见诸各类媒体,陈迈出了CEO自我营销的第一步。

2011年8月,陈欧第一版“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面世,聚美超越竞争对手乐蜂网,自称化妆品垂直电商第一名。按照陈欧的说法,到2012年初,聚美规模已是乐蜂网的2倍。而2012年4月,乐峰网成功融资4000万美元,聚美、乐峰苦战打响。

2013年3月,借新版“我为自己代言”,“陈欧体”火爆于各大社交网站,聚美迎来一个发展高峰,但也同时遭遇迄今为止公司发展史上的最大困境,以至于在随后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不得不进行战略重整。再度起程的聚美,2013年实现销售总额30余亿元,坐稳行业龙头老大位置。

2014年5月16日,聚美成功登陆纽交所。根据首日收盘价24.18美元计算,公司当日市值约34.33亿美元。而持股40.7%的聚美创始人陈欧,成为纽交所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中国CEO。 迫于生计的转型

2009年,我拉了好友戴雨森、刘辉回国创业,做游戏广告。当时照搬的是美国模式。但做了几个月,发现走不通。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差异,让我们很快认识到,在中国做B2B,我们几个小孩是搞不定的,应该转型做B2C。

就地转型既是求生本能,也是经验使然。很多创始人都在讲坚持,大佬们也总说坚持、坚持、再坚持,但我愿意否定自己,游戏是我喜欢的东西,但喜欢的东西未必就能做成功。

我们当时就一个想法,公司不能崩盘,要不然就完了。所以转型时,我们选择了离钱近的电商,打算先把公司养活。

我对创业团队也进行了重新考量:戴雨森能做设计,刘辉可以写程序,但我们没有人脉,没有电商经验,也没有零售经验,这样的团队能够做的事情比较少。幸好,还有30万元现金,还有机会尝试。

只花了两天时间,我们就上线了团美网,开始做化妆品团购。最初的网站页面很简陋,但很快就有用户进来了,然后就有了订单。我们发现,这个商业模式是对的。

化妆品是好的标品,网上有很多数据,比如淘宝指数、百度指数等,什么好卖一目了然。当时很多社区都在用团购的方式卖化妆品,只要价格便宜又保真,服务还比别人好、专业,消费者就认可。

当时我们每天只卖一款产品,操作方法很简单:雨森负责产品编辑,他另去人人网注册了几百个账号,发帖吸引用户。有了订单,我们就去专柜把货买回来,在办公室把货发出去。那时我们人手少,全公司就3个创始人加1个行政,招人也招不来。我记得,有个实习生要走,我说给他5%的股份,人家根本不理我。

过了两三个月,我发现特卖这块业务越来越靠谱。到2010年6月,我们就已完全往这上面靠了,更多的数据也证明,这个事情是对的。从2010年8月到次年3月,是聚美发展的甜蜜期,每个月的业绩都在增长,现金流也足够支撑公司运转。

痛苦也随之而来:首先,那时我们不知道团购模式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业绩增长很快时,只要稍有停滞,我就开始怀疑它是不是到顶了;其次,我们的供应链太弱,远远满足不了业务发展的要求;再次,创业初期我拿了徐小平的钱,结果第一个事情没做好,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后来我决定跟徐老师提出转型去卖化妆品时,很为难,因为我害怕辜负他。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给自己打气,将目标设定为中国化妆品团购老大。聚美当时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看着公司每天都在成长,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2011年,我们去唯品会拜访。作为南派电商的代表,他们不常在各种电商大会上抛头露面,只低调把事做好,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更重要的是,唯品会的成功让我们坚定了走特卖这条路。

一个公司能赢,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更好地把握住了用户需求。在我看来,中国最好的企业家都是知人性、懂用户的。而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有信心。 背靠电视营销的逆袭

创业初期,我们的对手乐蜂网规模庞大,营收达五六千万元。他们既有媒体资源,又有资本注入,后面还有大企业家背书,优势明显。

反观聚美,当我们决定融资时,风投却对我们颇不信任。红杉的投资,是从2010年8月谈到次年3月才最终确认的,而这时,我们的月营收规模已从500万元增长到了2000万元。

那时我们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包括仓储物流、服务等,而竞争还没有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

我也曾想在营销上砸一把。红杉的650万美元进来后,我给了董事会一个3000万元的毛预算,他们同意了。我的直觉是,营销就应该花大钱。但到真正出手时,我又有些害怕了,思来想去,将这一预算缩减到了1000万元。

当时别的团购网站,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广告投入。聚美融的钱不多,我们之前没投过广告,怕打了水漂,但不砸钱又容易被淹没掉,很纠结。不过当时聚美的现金流还不错,我估摸着1000万元应该有。

钱少怎么做创新?这是我要思考的。上《非你莫属》前,我已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觉得可以做点文章。一个同事推荐我过去,当时我也没什么事,就去了。后来发现自己还挺受欢迎的。

参与这一节目,让我了解了电视媒体,知道了说什么话观众会去传播、什么表现有可能带来较高的百度指数。借着上电视积累的经验,2011年8月,我们做了第一版“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学习对象是“凡客体”。

当时,我对“凡客体”的理解是,共鸣导致传播。我也曾去凡客拜访,虽然他们没有把细节说得很清楚,但我捕捉到了这两点:1.他们的投放渠道是公交和地铁;2.广告是被传播带起来的。

“我为自己代言”,也是希望引起共鸣。这段广告抓住了当时的几个热点:80后、蜗居、奋斗、裸婚等。第一版广告,文案是我写的,后来多次修改,不停地录。有一天,在棚里看过改完的文案后,我哭了。我想,能打动自己的内容,也一定能打动别人。

后来我们请来韩庚,花了几百万元的代言费。准备投放时,我突然觉得压力好大。虽然只是1000万元,我还是很害怕。因为如果广告没有效果,哪怕投资人不炒我,也难免会被同事们骂,这样一来,我CEO的威望就没有了。

但只能硬着头皮上。1000万元的广告在一个月内全部投完了,包括地铁、公交、电视等。结果,聚美仓库爆仓,而且持续了四个月。

那段时间,我每录完《非你莫属》,就去打吊针,然后去仓库看,一直在那儿待着。当时聚美正准备融B轮,投资人过来找我谈,我说没时间,对方还不信。我说,你自己到仓库看看就知道了。

就是靠这个广告,聚美的月营收从4000万元上涨到8000万元,一举超越乐峰网,成为行业第一。

事实上,最初在董事会内部就“CEO该不该介入PR”这一问题,存在很大分歧。徐小平老师希望我出来,他觉得,该宣传还得宣传。一开始我也不愿意出来,后来上了电视,发现效果很好,这才做了“我为自己代言”这个广告。

时间到了2012年,聚美的规模已经是乐蜂的2倍。但那年乐峰拿到了4000万美元的融资,且有自己的品牌,他们一方面拼命砸广告,一方面打价格战。我们紧张得不得了。因为聚美刚刚实现盈亏平衡,而我又不想再去融资,如果真的介入价格战,大肆烧钱,对聚美来说很危险。

为应对竞争,我们一方面在思考如何做出传播效果更好的广告,并在价格战上咬紧对手,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创立自有品牌。我从世纪佳缘挖来了好友刘惠璞,拿出1000万元,让他去做自有品牌。刘惠璞的工作很快有了起色,为聚美带来了更多利润。

第二版“我为自己代言”,拍摄于2012年9月。因为是第二版,需要差异化,而且要超过第一版,难度很大,文案前后改了两个多月。广告播出后,迅速引起爆发性讨论,网友争相模仿“陈欧体”。

我们赢了。 短板反思

我们一直在研究凡客,特别是研究它后面出现的问题。

我们看到,凡客融了太多钱,在资本的压力下,产品大量生产,但生产后卖不掉。另外,凡客的流量有限,它需要不停地买流量、做促销,久而久之,对品牌造成了伤害。

乐峰正是犯了类似的错误。而聚美有一个最核心的价值观――谨慎。我们不急于求成,而且要求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就广告来说,各公司的线上传播手段差别不大,无非就是买个位置,但每个公司的线下玩法则完全不同。

因为我害怕公司死掉,所以每一笔支出,我都得想清楚。也正因此,聚美的线下营销能力比对手强了很多。不论是我上电视参与节目,还是我做“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我们花的钱都比对手要少得多,但每一次,我们的广告内容和传播效果,都比对方要好得多。

线下营销不是靠广告,而是靠口碑。广告在媒体上投出来之后,只有人人相传才能算成功,这取决于你的广告力量是否足够强大。

制造一个话题难度很大,唯一能做的是把内容做好,好内容不需要引导。比如,当网上有人觉得用“陈欧体”写的段子能够获得更多转发和评论时,他自然就有动力去写。反之,如果内容不好,你给他钱,他都未必愿意参与。

垂直平台的用户获取成本很高,在化妆品领域就更甚,按常规方法是很难做起来的。这是因为:第一,用户对化妆品电商存在着固有的不信任感;第二,关键词又少又贵,一般是两三块钱一个。

总结而言,聚美的做法是,通过营销拉动规模,通过规模拉动供应商,最后供应链上的品牌越来越多,再通过供应链反压成本。

不能不提的是,2013年,聚美遇到了公司发展历程中最大的两个困难:一个是“301事件”,一个是“315事件”。

这两个事件对我们伤害很大,直接导致聚美在2013年第二、第三两个季度进入了一个衰退期。公司当时没死,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是把对的人放在错的位置上导致的问题。在聚美,我们三位创始人各司其职,雨森负责产品和运营,刘辉负责技术和物流,而物流一直是我们的短板。我们一般一年做一次广告,紧接着就是一次爆仓,而且持续好几个月,已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的增长。

公司快马加鞭前进的时候,我自然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好。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跟得上公司的发展节奏,这很现实。在物流和仓储方面,我们人手、经验都不足,最可怕的是每年的爆仓。

出了事情,我特别害怕去责难谁,这对我来说很痛苦。很多CEO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而撤换高管存在风险,尤其是联合创始人,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连兄弟都做不了了。

聚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以刘辉离开公司作为结尾。但至今,我们还是好朋友。

回过头来反思整个处理过程,我觉得,一个CEO,在每一阶段都应该选用最合适的人,而不应只顾及兄弟感情。出于私心,我当然希望公司核心高管都是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人。但再熟悉的人,也有可能掉队,甚至会成为公司整体利益的绊脚石。

陈欧广告范文第3篇

黑色礼服套装: Joop

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陈欧的出发点永远是「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有什么资源。

「玩出一个创业者

出生于1983年的陈欧,在扮演聚美优品CEO的角色时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理智。16岁时,陈欧便独自一人远赴新加坡,到南洋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那时的陈欧和很多大学生一样爱玩游戏,但唯一不同的是,「我玩游戏是因为有钱、有奖金,我觉得这是挣小钱的一个渠道。也因为爱玩游戏,2005年刚毕业的时候,陈欧靠自己省下的奖学金和一些打游戏比赛赢的奖金,在家中自己写程序、自己画图,创办了在线游戏平台Garena,彼时Garena的用户数量超过2000万。因为这段经历,陈欧被冠以「少年天才的名号。

在读大三大四的时候,每个人都面临着下一步的选择――是继续读书还是就业。有段时间,陈欧突然觉得很迷茫,他不想再读博士了,他说那不是他的性格。如果选择就业,在当时新加坡的环境下,人人推崇的行业都是做金融。他自己算过一笔账,一个做金融的本科生工资是其他行业的两倍。「但我并不爱好这个东西,我觉得我不能为了钱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要是做一个程序员的话,我觉得特别没前途。陈欧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与其把命运赌在别人手里,还不如赌在自己手里。

当他的在线游戏平台Garena即将爬上顶峰的时候,一向强势的父母告诉陈欧,希望他能继续深造。直到有一个去斯坦福读书的机会,父亲的态度更加强硬。斯坦福的学习机会多少也让陈欧有些心动,「我算过,如果去斯坦福读书,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平台,更有助于做好自己的公司。陈欧的人生目标一直很清晰,十分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想清楚之后,陈欧放下了可以证明自己的那第一份事业,毅然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父亲对此很高兴。对于久负盛名的斯坦福来说,则迎来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MBA学员。

「不靠谱的成功转型

在美国,陈欧看到了无数的机会。「当时在美国有一家很成功的游戏内置广告企业,在一年内就实现了年销售额两亿美元的业绩。这让陈欧觉得很酷,创业的梦想再次被激发。于是,他说服了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刘辉、戴雨森回国创业,希望把这种前沿的游戏广告模式引入国内。2007年,陈欧经斯坦福校友介绍,认识了徐小平。两人在北京翠宫饭店喝了一次茶,徐小平便决定投资他的游戏对战平台。

然而,国内外互联网市场的巨大差异,让陈欧完全拷贝美国模式的游戏广告公司吃了一些苦头,「忙了一个月,公司收入只有3000块钱,80%还得付给游戏公司。这次挫败让陈欧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规则的力量,也开始重新审视和寻找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和团购的大热,让陈欧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陈欧的出发点永远是「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有什么资源。他说,在中国做事,一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陈欧与合伙人经过大量的市场观察和定向分析,发现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惊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市场2010年的市场规模达到近1300亿元,是全球第三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对此,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发现中国的广大女性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信心不足,线上化妆品行业没有领头羊企业存在。对他来说,化妆品就是新大陆。他总结出了三个「可行条件。首先,电子商务在中国正在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化妆品需求很大,但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可信的化妆品购物网站;最后,这个别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业反倒给了自己机会。

做化妆品团购网站,这对于当时不懂女性消费体验,不懂化妆品,不懂零售,不懂电子商务,也不懂仓储物流的陈欧来说,无疑是一次痛苦的转型。

学IT出身的陈欧,似乎与化妆品这个行业有着千差万别的不搭。做化妆品是在卖「美丽,并且这个市场潜力巨大。进入化妆品市场,令陈欧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带有艺术性的感性的生意。「做美丽的生意不仅自己会感到享受,也能让大众享受到美好。

凭借陈欧超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不断的自我鼓励,2010年3月,聚美优品的前身「团美网正式上线。陈欧买断商的货物后,储存在自己的仓库里,以限时售卖的模式卖出,价格是专卖店的5〜6折,毛利率保持在 20%〜30%。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陈欧关掉原来的网页游戏内置广告业务,于2010年5月全力转向化妆品电商业务。徐小平追加了200万元的投资,这让陈欧充满了无限感激。

在很多时候,得到了一些就势必会失去一些。为了创业,陈欧牺牲了大量的时间,牺牲了情感,牺牲了外出旅游和自己喜欢的生活,同时也放弃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与其说牺牲,不如说是选择,这就是我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陈欧找到了自己更多的存在感。

让用户开心,所有风险自己扛

在谈到创业团队时,陈欧表示,为了一起创业,刘辉放弃了在新加坡的高薪和期权,戴雨森从斯坦福退学。「别人没法儿理解,觉得我们疯了。但我们知道,这样选择才会每天都快乐,因为我们做的是自己。陈欧总结他们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看重钱。「我们是靠成就感驱动的人,而不是靠金钱驱动。刘辉曾经说过一句让陈欧很感动的话:「我宁可错过拥有金钱的机会,也不能错过和陈欧一起创立伟大公司的机会。

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更名为聚美优品,寓意为「聚集美丽,成人之美。

在聚美优品正式运营后,陈欧首先想到的是要把服务和体验做得更好才有生存的可能性。他在创业第一天就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并且拥有自己的买手和商品质检团队。初期的物流体系建设和买手储备行为,为聚美优品的转型奠定了基础。这些传统B2C企业才有的元素一直都渗透在聚美优品的血液中。「我们对于买手和质检团队的要求也很专业,我们有这样的规定,质检人员一旦发现所购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得到高额的奖金。为了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安全感,聚美优品提出了「30天拆了也无条件退货等服务条款。

第一次和投资人交流时,这让投资人大吃一惊。陈欧自己也清楚,这在商业上是很愚蠢的行为,但他看重的是其背后的价值,「我希望教会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让他们更容易信任我们。陈欧表示,这个政策后面显示的是聚美优品的价值观:真正让用户开心,把所有风险自己扛。重视服务,重视每个用户。真诚地去为每一个用户服务而创造价值,这是陈欧所看重的立足的根本。

陈欧早期很介意负面新闻,因为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到后面的时候,他逐渐想通了。中国有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聚美优品做得好,陈欧走在前面,肯定会遭到一些非议,最重要的是心态好,清者自清,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我相信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永远会比中伤我们的更多。

让用户获得最好的购物和服务体验一直是陈欧最大的目标。为此,他要将最容易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的仓储物流和客服环节都由自己把控。因此,聚美优品也成了团购行业内唯一一家自建物流仓储和客服团队的网站。今年,陈欧还计划在全国二三线城市建立分仓,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事实证明,诚恳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会赢得别人的认可。看似要「赔血本的极端做法,不但让少数「极端用户被感动,更是以诚恳和诚信打动了无数本身对网购化妆品没有信心的用户。

从上线至今,仅仅16个月的时间,聚美优品已拥有300多万名注册用户,每天的活跃用户为60万,每天新增用户2万多。从当初的月销售额不足10万元到如今每天近500万元。2011年11月份的高峰时期,已销售额更是达到将近1000万元。如今,聚美优品的月销售额已突破亿元。这样的数字令全国5500家团购企业无不望洋兴叹,这个结果就是陈欧给自己最好的证明。

如今,得到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和红杉资本总共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之后,陈欧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我希望聚美优品能为女性的美丽做延伸。今年,他计划将化妆品、奢侈品、箱包,这些与女性美丽相关的东西丰富起来。让每个爱美的女性,都能感受到美丽和希望。让中国女性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力量,这是陈欧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给聚美优品铁杆粉丝们的最好回报。

CEO的个性与品牌完美融合

2012年,韩庚在央视春晚亮相,这一点,让陈欧很自豪,这意味着自己选择让韩庚作为代言人没有错。陈欧称,韩庚的形象很符合聚美优品的定位,年轻,时尚,振奋,阳光,拥有正义感。再有就是,他非常看好韩庚在演艺圈的发展。

当初请韩庚来做代言,很多人说聚美优品是在砸钱。然而,陈欧却说:「错了,我们是没钱。没钱,所以才能把创意做到极致。因为没钱,所以精打细算,要让每分钱收到的效果比别人都好。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陈欧还不能一下子买很多广告位,能买的广告位是有限的,得到的机会是有限的,所以打营销战一定要做到精准。

即使是每天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在公众场合,陈欧也从不露一丝倦态。见到了我们工作人员会热情地打招呼。拍照时,他与摄影师的配合相当到位,他随时都可以轻松自如地摆出各种动作和神态。眼下,这位炙手可热的CEO除了了解资本、市场、产品、团队,还在为公司的宣传亲力亲为。模特儿当多了,陈欧已经知道,拍照时,自己的左侧脸更好看。

2011年,满世界都在寻找明星代言的时候,地铁里,大街上,突然有个人站出来说,我为自己代言。

在当时,董事会一起开会讨论陈欧自己到底要不要站出来做「自我营销,他是想低调一点,并不希望自己站出来。因为陈欧知道,要做公众人物,对私生活的影响很大。成了还好,败了,就是个笑话。是陈欧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鼓励他,最终他决定「舍身一试。

陈欧没有想到,作为聚美优品创始人的他,亲自出镜的一段视频会如此受网友热捧。虽然视频片长仅30秒钟,陈欧还是拉上了自己的创业伙伴――聚美优品的高管团队,包括戴雨森、刘辉、叶飞等,为网友讲述了一群为梦想和未来奋斗的「80后的创业故事。

此段视频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多强调产品和品牌,但道出了当前「80后年轻人所遇到的困难,也展现了年轻人的理想与憧憬,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视频播出之后,网友将这种模板称为「聚美体,并纷纷套用这种模板,仿造出各种各样的「聚美体,成为网上热议的新话题。

广告画面上的陈欧很精神,但其实陈欧在平常的时间里,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外貌,平时绝不刻意打扮自己。但代表公司出镜时,他就会力争展现给大家最好的一面,这是陈欧的职业道德。「投资人对我有那么多期待,团队对我有那么多热爱,要是我不修边幅,岂不是害了团队?这事儿我做不来。之前,陈欧有一次不修边幅地参加活动,投资人看到他之后开玩笑说,如果他不在意自己的形象的话会影响公司的估值,让他感到压力很大。陈欧非常希望女性多化妆,让自己更加美丽。「中国男生喜欢看韩剧、日剧,觉得那里面的女明星都很漂亮。我觉得要更加努力,让中国女性变得时尚、美丽起来。陈欧说这是个任重道远的责任,一定要加油到底。

对于创业型公司,CEO的个性和DNA会直接融入到公司里面。陈欧是个有个性的人,是一个敢拼的人,是敢作敢为的人,为自己代言就是要体现「80后的激情,张扬,爆发力。

说起这点,陈欧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北京地铁每天有几百万的客流量,我站出来为自己代言,别人关注到了,你也关注到了,这事儿就已经成功了。

走娱乐化路线「营销自己

与不少创业者和公司老总的低调相比,陈欧可谓赚足了眼球。微博,各种娱乐节目、职场节目及大幅广告板上,几乎都能找到陈欧的身影。随着品牌的不断壮大,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他相继参加了一些商业及娱乐活动。做客《最佳现场》,《天天向上》,《高朋满座》,旅游卫视的庆典活动等等。主要是对公司和品牌的宣传。陈欧认为,娱乐营销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方式,能够真正快速地让消费者了解聚美优品。「我们做化妆品,本身是时尚圈的东西,化妆品属于时尚圈,时尚和娱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营销的大策略而已。

说起陈欧和他的聚美优品成名的经过,有一档职场类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功不可没,在这个平台上,大家认识了正直的陈欧,热血的陈欧,直来直往的陈欧。在这档节目中,一个名为「旅游体验师的职位长期以来颇受争议,当问到陈欧如何看待这种职业时,陈欧说:「我不能说不靠谱。但这是一个分享型的职业,如果我是一个毕业生,我不会选择,因为我无法明确这个职业两三年内的走势,心里不踏实。我更会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东西。陈欧坦言,在职场中,他是个对自己非常狠的人,有时是接近于苛刻。因为如果不这样要求自己,就没有资格去要求别人。

如今,聚美优品市场部的大部分员工都是通过《非你莫属》节目招进的。有些人并没有工作经验,对此,陈欧丝毫不会担心。他坦言:「相比电商的前辈们来说,我也没什么经验,我是个门外汉。像这种创业型公司的市场人员,需要的是学习能力快的,学习能力强的,工作能落实到实处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年轻,有思维,有冲劲,有创造力的人来做事。而事实证明这些年轻人做事是非常棒的。这是陈欧大胆启用年轻人获得的最佳印证。

陈欧对外是个随时能「hold住的状态,但对内会有点强势。他本身就不是一个中庸的人。但他的强势表现在规则和企业价值观的推进上,而且非常讲道理。

聚美优品的团队核心成员极为年轻,大多在1985年前后出生。陈欧负责战略方面的大方向,包括品牌的塑造及市场公关;戴雨森主要负责产品的设计、公司内部运营以及客服;刘辉主管技术。为了弥补经验欠缺的劣势,作为完美主义者的陈欧和戴雨森对执行能力的要求近乎苛刻。陈欧很强势,一旦下属承诺的事情没有做好,陈欧会发火,斥责下属。「在创业早期,我特别不能容忍错误。我是非常注重结果导向的。向我承诺了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做到,会受到我的严厉批评。

陈欧这个人有「道德洁癖,很在乎价值观。在他的团队里,要求大家有话就说,并用事实说话,不去追求所谓中庸的状态。

当初选择创业,就是希望过不一样的生活。陈欧有的是激情和执著,并愿意奋斗,如果中庸了,他可能根本不会走创业这条路。当他看到自己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创造了很多价值的时候,他倒觉得自己的「洁癖是种好习惯。

专注做品牌,提升幸福感

在聚美优品,陈欧努力打造一个扁平化的沟通氛围,每个人都可以找他聊天谈话,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说出来一起讨论。同时,每个人的岗位权责都异常清晰明确。从创业最初自己当伙计,到公司高速发展后适当放权,一向是考验一个创业团队的重要体现,陈欧谈起来有自己的心得:「放权是让他能犯一个可以扛得住的错误。作为管理者,需要做的是制定规则,让每个人的岗位能承担一个扛得住的风险。

在每一个午后,聚美优品办公室里的员工们都会边做着午间操,边嘻嘻哈哈地随意聊着。既解乏,又提升活力。这种氛围很容易让人感到温暖,陈欧更是在团队气氛的建设中强调了职场中颇为流行的「幸福感。员工为他过生日,素未谋面的朋友送来贴心小礼物,这些都会让他感到无比幸福,并充满了无限斗志。

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聚美优品的幸福感不是福利,而是提供公平的机会,真正追求自己的梦想。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公司正在改善着很多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也因此,陈欧希望自己的下属都是能够独当一面也勇于承担的精兵悍将,聚美优品里没有来养老的人,都是想实现自己价值和梦想的人。这也正是他骄傲的地方,聚美优品可以用吸引力不是很强的薪水请到好的人才,也正是源自这个平台的吸引力,与之相对的,「福利只是实现梦想后的附加值。

从创业至今,陈欧工作的脚步从没有停下来过,然而,在闲暇之余享受生活也是他推崇的。每天清晨,他都会边听音乐边健身,这样会让他整个人充满能量。他对于奢侈品的消费态度是又爱又恨,既爱它们的品质和内涵,同时又恨高高在上的价格。他希望聚美优品能够借助网购的优势,以更合适的价格让奢侈品流行起来。他也努力在这样做。休息的时候,会约上好友去滑雪。他将滑雪看做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如果有一个很长的假期,他每天都会去滑雪。一个29岁就支起了一大摊子买卖的人,多半是争强好胜的。陈欧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是对他有帮助的,旅行也是一样。即使滑雪会遍体鳞伤,他也会很开心,因为他的技术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他是一个太需要成就感的人。

陈欧广告范文第4篇

2014年5月16日,聚美成功登陆纽交所。根据首日收盘价24.18美元计算,公司当日市值约34.33亿美元。而持股40.7%的聚美创始人陈欧,成为纽交所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中国CEO。

陈欧的成功,始于一次速败。

2009年7月,陈欧回国创业。在拿到徐小平18万美元天使投资后,他开始集中精力做游戏广告平台Reemake的开发。这是一次水土不服的尝试――网站在2009年8月上线,但到2010年3月,公司即已面临发展困境,生死只在一线之间,账面现金仅剩30万元。

活下来要紧。焦灼之下,被迫转型。化妆品团购当时被认为离钱最近,成为Reemake之后陈欧团队的新选择。而团美网的火速上线,最终让公司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2010年9月,团美网由团购网站变身为化妆品B2C特卖平台,在此基础上,聚美优品(下称聚美)正式成立。

在业务稳步推进的同时,融资成为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在徐小平之外,陈欧最重要的两笔投资分别来自险峰华兴和红杉资本:2010年5月,险峰华兴向聚美的前身团美网注入了一笔天使投资。2010年8月,陈欧开始与VC密切接触,但直到2011年3月,红杉资本650万美元的A轮投资才刚刚到位,这也是聚美唯一一轮风险投资。

无论对聚美,还是对陈欧个人,加盟《非你莫属》节目的录制,都是标志性事件。2011年3月27日,陈欧首度出现在天津卫视人才招聘节目《非你莫属》。此后,他几乎期期不落地参与。至此,大量报道开始见诸各类媒体,陈欧迈出了CEO自我营销的第一步。

2011年8月,陈欧第一版“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面世,聚美超越竞争对手乐蜂网,自称化妆品垂直电商第一名。按照陈欧的说法,到2012年初,聚美规模已是乐蜂网的2倍。而2012年4月,乐峰网成功融资4000万美元,聚美、乐蜂苦战打响。

2013年3月,借新版“我为自己代言”,“陈欧体”火爆于各大社交网站,聚美迎来一个发展高峰,但也同时遭遇迄今为止公司发展史上的最大困境,以至于在随后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不得不进行战略重整。再度起程的聚美,2013年实现销售总额30余亿元,坐稳行业龙头老大位置。

下面,且听陈欧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创富思想。

迫于生计的转型

2009年,我拉了好友戴雨森、刘辉回国创业,做游戏广告。当时照搬的是美国模式。但做了几个月,发现走不通。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差异,让我们很快认识到,在中国做B2B,我们几个小孩是搞不定的,应该转型做B2C。

就地转型既是求生本能,也是经验使然。很多创始人都在讲坚持,大佬们也总说坚持、坚持、再坚持,但我愿意否定自己,游戏是我喜欢的东西,但喜欢的东西未必就能做成功。

我们当时就一个想法,公司不能崩盘,要不然就完了。所以转型时,我们选择了离钱近的电商,打算先把公司养活。

我对创业团队也进行了重新考量:戴雨森能做设计,刘辉可以写程序,但我们没有人脉,没有电商经验,也没有零售经验,这样的团队能够做的事情比较少。幸好,还有30万元现金,还有机会尝试。

只花了两天时间,我们就上线了团美网,开始做化妆品团购。最初的网站页面很简陋,但很快就有用户进来了,然后就有了订单。我们发现,这个商业模式是对的。

化妆品是好的标品,网上有很多数据,比如淘宝指数、百度指数等,什么好卖一目了然。当时很多社区都在用团购的方式卖化妆品,只要价格便宜又保真,服务还比别人好、专业,消费者就认可。

当时我们每天只卖一款产品,操作方法很简单:雨森负责产品编辑,他另去人人网注册了几百个账号,发帖吸引用户。有了订单,我们就去专柜把货买回来,在办公室把货发出去。那时我们人手少,全公司就3个创始人加1个行政,招人也招不来。我记得,有个实习生要走,我说给他5%的股份,人家根本不理我。

过了两三个月,我发现特卖这块业务越来越靠谱。到2010年6月,我们就已完全往这上面靠了,更多的数据也证明,这个事情是对的。从2010年8月到次年3月,是聚美发展的甜蜜期,每个月的业绩都在增长,现金流也足够支撑公司运转。

痛苦也随之而来:首先,那时我们不知道团购模式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业绩增长很快时,只要稍有停滞,我就开始怀疑它是不是到顶了;其次,我们的供应链太弱,远远满足不了业务发展的要求;再次,创业初期我拿了徐小平的钱,结果第一个事情没做好,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后来我决定跟徐老师提出转型去卖化妆品时,很为难,因为我害怕辜负他。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给自己打气,将目标设定为中国化妆品团购老大。聚美当时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看着公司每天都在成长,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2011年,我们去唯品会拜访。作为南派电商的代表,他们不常在各种电商大会上抛头露面,只低调把事做好,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更重要的是,唯品会的成功让我们坚定了走特卖这条路。

一个公司能赢,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更好地把握住了用户需求。在我看来,中国最好的企业家都是知人性、懂用户的。而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有信心。

背靠电视营销的逆袭

创业初期,我们的对手乐蜂网规模庞大,营收达五六千万元。他们既有媒体资源,又有资本注入,后面还有大企业家背书,优势明显。

反观聚美,当我们决定融资时,风投却对我们颇不信任。红杉的投资,是从2010年8月谈到次年3月才最终确认的,而这时,我们的月营收规模已从500万元增长到了2000万元。

那时我们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包括仓储物流、服务等,而竞争还没有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

我也曾想在营销上砸一把。红杉的650万美元进来后,我给了董事会一个3000万元的毛预算,他们同意了。我的直觉是,营销就应该花大钱。但到真正出手时,我又有些害怕了,思来想去,将这一预算缩减到了1000万元。

当时别的团购网站,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广告投入。聚美融的钱不多,我们之前没投过广告,怕打了水漂,但不砸钱又容易被淹没掉,很纠结。不过当时聚美的现金流还不错,我估摸着1000万元应该有。

钱少怎么做创新?这是我要思考的。上《非你莫属》前,我已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觉得可以做点文章。一个同事推荐我过去,当时我也没什么事,就去了。后来发现自己还挺受欢迎的。

参与这一节目,让我了解了电视媒体,知道了说什么话观众会去传播、什么表现有可能带来较高的百度指数。借着上电视积累的经验,2011年8月,我们做了第一版“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学习对象是“凡客体”。

当时,我对“凡客体”的理解是,共鸣导致传播。我也曾去凡客拜访,虽然他们没有把细节说得很清楚,但我捕捉到了这两点:1.他们的投放渠道是公交和地铁;2.广告是被传播带起来的。

“我为自己代言”,也是希望引起共鸣。这段广告抓住了当时的几个热点:80后、蜗居、奋斗、裸婚等。第一版广告,文案是我写的,后来多次修改,不停地录。有一天,在棚里看过改完的文案后,我哭了。我想,能打动自己的内容,也一定能打动别人。

后来我们请来韩庚,花了几百万元的代言费。准备投放时,我突然觉得压力好大。虽然只是1000万元,我还是很害怕。因为如果广告没有效果,哪怕投资人不炒我,也难免会被同事们骂,这样一来,我CEO的威望就没有了。

但只能硬着头皮上。1000万元的广告在一个月内全部投完了,包括地铁、公交、电视等。结果,聚美仓库爆仓,而且持续了四个月。

那段时间,我每录完《非你莫属》,就去打吊针,然后去仓库看,一直在那儿待着。当时聚美正准备融B轮,投资人过来找我谈,我说没时间,对方还不信。我说,你自己到仓库看看就知道了。

就是靠这个广告,聚美的月营收从4000万元上涨到8000万元,一举超越乐蜂网,成为行业第一。

事实上,最初在董事会内部就“CEO该不该介入公关”这一问题,存在很大分歧。徐小平老师希望我出来,他觉得,该宣传还得宣传。一开始我也不愿意出来,后来上了电视,发现效果很好,这才做了“我为自己代言”这个广告。

时间到了2012年,聚美的规模已经是乐蜂的2倍。但那年乐蜂拿到了4000万美元的融资,且有自己的品牌,他们一方面拼命砸广告,一方面打价格战。我们紧张得不得了。因为聚美刚刚实现盈亏平衡,而我又不想再去融资,如果真的介入价格战,大肆烧钱,对聚美来说很危险。

为应对竞争,我们一方面在思考如何做出传播效果更好的广告,并在价格战上咬紧对手,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创立自有品牌。我从世纪佳缘挖来了好友刘惠璞,拿出1000万元,让他去做自有品牌。刘惠璞的工作很快有了起色,为聚美带来了更多利润。

第二版“我为自己代言”,拍摄于2012年9月。因为是第二版,需要差异化,而且要超过第一版,难度很大,文案前后改了两个多月。广告播出后,迅速引起爆发性讨论,网友争相模仿“陈欧体”。

我们赢了。

短板反思

我们一直在研究凡客,特别是研究它后面出现的问题。

我们看到,凡客融了太多钱,在资本的压力下,产品大量生产,但生产后卖不掉。另外,凡客的流量有限,它需要不停地买流量、做促销,久而久之,对品牌造成了伤害。

乐蜂正是犯了类似的错误。而聚美有一个最核心的价值观――谨慎。我们不急于求成,而且要求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就广告来说,各公司的线上传播手段差别不大,无非就是买个位置,但每个公司的线下玩法则完全不同。

因为我害怕公司死掉,所以每一笔支出,我都得想清楚。也正因此,聚美的线下营销能力比对手强了很多。不论是我上电视参与节目,还是我做“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我们花的钱都比对手要少得多,但每一次,我们的广告内容和传播效果,都比对方要好得多。

线下营销不是靠广告,而是靠口碑。广告在媒体上投出来之后,只有人人相传才能算成功,这取决于你的广告力量是否足够强大。

制造一个话题难度很大,唯一能做的是把内容做好,好内容不需要引导。比如,当网上有人觉得用“陈欧体”写的段子能够获得更多转发和评论时,他自然就有动力去写。反之,如果内容不好,你给他钱,他都未必愿意参与。

垂直平台的用户获取成本很高,在化妆品领域就更甚,按常规方法是很难做起来的。这是因为:第一,用户对化妆品电商存在着固有的不信任感;第二,关键词又少又贵,一般是两三块钱一个。

总结而言,聚美的做法是,通过营销拉动规模,通过规模拉动供应商,最后供应链上的品牌越来越多,再通过供应链反压成本。

不能不提的是,2013年,聚美遇到了公司发展历程中最大的两个困难:一个是“301事件”,一个是“315事件”。

这两个事件对我们伤害很大,直接导致聚美在2013年第二、第三两个季度进入了一个衰退期。公司当时没死,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是把对的人放在错的位置上导致的问题。在聚美,我们三位创始人各司其职,雨森负责产品和运营,刘辉负责技术和物流,而物流一直是我们的短板。我们一般一年做一次广告,紧接着就是一次爆仓,而且持续好几个月,已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的增长。

公司快马加鞭前进的时候,我自然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好。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跟得上公司的发展节奏,这很现实。在物流和仓储方面,我们人手、经验都不足,最可怕的是每年的爆仓。

出了事情,我特别害怕去责难谁,这对我来说很痛苦。很多CEO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而撤换高管存在风险,尤其是联合创始人,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连兄弟都做不了了。

聚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以刘辉离开公司作为结尾。但至今,我们还是好朋友。

陈欧广告范文第5篇

来自邻居的压力

欧瑞莲在2006年获牌后,才正式启动中国市场,相对于其在亚太地区的其他市场,中国市场不但年轻,也缺乏亮点。

欧瑞莲1996年进入印度,2001年并购了位于印度新德里的生产工厂。印度市场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保持以40%增长。到现在印度欧瑞莲已有15万销售人员,是欧瑞莲在全球的第五大发展市场。

在2010年的发展计划中,印度还将再增加5万销售人员,最近才上任的新任总经理马库斯桑德斯卓姆表示,预计印度十年内将成为欧瑞莲最大的消费市场。

而欧洲和拉美市场一向是欧瑞莲的重要业绩贡献地,比较而言中国市场更显得乏善可陈。据欧瑞莲全球首席执行官马博朗透露,在中国的销量目前只占欧瑞莲全球销量的1%。

邻近市场的硕果累累自然变成中国市场的巨大压力,玫琳凯等同类直销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绩证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值巨大,但欧瑞莲却一直没能将潜力开发出来,这必然会引发焦虑。

在欧瑞莲中国已因业绩和管理问题离职一位管理者的情况下,接任的斯荣博格并没有让欧瑞莲翻身。今年,马博朗亲自上阵,频繁出席欧瑞莲中国的活动,接触中国媒体,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极大关注。

欧瑞莲开始了挖掘潜能、突破市场瓶颈的各种尝试。

开发潜能

首先在品牌宣传方面,欧瑞莲借助上海世博会,成为瑞典馆的赞助商,并成为上海世博会瑞典馆的惟一使用化妆品品牌。欧瑞莲负责瑞典馆65位导游的彩妆培训,并为她们设计妆容,另外还为导游们提供护肤品、化妆品和个人护理护发产品等。瑞典馆的导游们成为了欧瑞莲品牌的活动广告,每天超过16000人次的瑞典馆游览人群都将接触到欧瑞莲品牌。

欧瑞莲中国市场总监叶丽燕和全国销售经理都现身世博会,为此次品牌宣传发力。“以往很多经销商抱怨欧瑞莲很少在品牌宣传上做功课。”山西太原的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今年看来公司确实在改进,进入世博会可以说是历年来的高峰。”

“公司的做法很巧妙,世博会的影响力非常持久,这比以往的宣传要有力得多。”欧瑞莲的高级经销商王先生说,“实际上今年欧瑞莲在品牌宣传上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效,在进入世博会后的一个星期,就有20多人加入到团队里。”

“当我告诉客户这是世博会瑞典馆指定的惟一化妆品品牌,比我以往的任何解说都来的有效。”另一个高级经销商也很满意这次欧瑞莲的品牌宣传。“而且,欧瑞莲还有投放电视广告的计划。”

据马博朗透露,当欧瑞莲的产品目录印到1000万到1500万份的时候,将会投放电视广告。

而在产品方面,欧瑞莲开始加大营养品的份额,计划同时抢道保健品市场,拓宽市场面。今年4月上市的瑞尔姿系列营养品只是一个序幕,马博朗表示:“营养品系列在欧瑞莲所有的业务中,计划将占到5%~10%。”

“欧瑞莲今年将有200多种新品推出。”山西的店主告诉记者,“其中健康减肥的营养品非常出色。”无疑营养品将是欧瑞莲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欧瑞莲“坚持就是胜利”的长期投资发展路线中,让经销商保持足够的兴奋仍然很重要,因此,欧瑞莲突破瓶颈的第三步,就是持续推出激励政策,保持业绩稳步上升。

相关期刊更多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署

预应力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