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望的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摘要】文章在阐述体验性阅读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春望》、《望岳》两首古诗的教学为例,从初步感受,提出疑惑;以情入境,以读启思;紧扣意象,体会情感;知人论诗,知时论诗;发挥想象,感受意境五个方面探讨了古诗词鉴赏课体验性教学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课;体验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02-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阅读明确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博大他们的情怀,收益匪浅。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册教材第二、四单元分别选入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和《望岳》两首诗。杜甫是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大诗人,所以笔者把这两首古诗组合在一起来探索古诗鉴赏课体验性教学的一般方法。
一、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主体学习和发展为前提,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阅读情境创设和引导策略,使学生建构语文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获得创造性体悟,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语文教学模式。体验式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自主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成功欲望。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具有情境性、参与性、发展性、创新性的特征。
二、《春望》《望岳》两首古诗的体验性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提出疑惑。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古诗鉴赏课绝不能上成诗句的翻译课,据此,笔者布置学生在预习中利用书下的注释来思考理解和初步感受诗句,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上讨论时提出,由师生共同来解惑。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自主预习和问题意识的养成,还能给课堂互动增加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2.以情入境,以读启思。情境性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征之一,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导入情境:我很喜欢学者于丹对古诗理解的一段话,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时候,我们谁没有读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亮。长大一些开始学习工作,每当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诗意温暖了匆匆的岁月。其实,我们在初一就读到了古诗。古诗让我们静听古院钟磬之声,感受岳阳楼畔乾坤朗朗之气,体会游子的思乡之切,感悟月亮阴晴圆缺对人生的启示。原来,诗歌就是通过对自然情境寄予的无限深情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博大我们的情怀。那么有没有一种古诗,它蕴含的情境虽然早已远去,但是作家用热泪涤荡过的江山永在,它激发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和《望岳》就是这样的两首古诗。
通过这段导语的缓缓叙述,学生的心渐渐沉静下来,联系旧知,明确学习的新知,营造古诗教学情境。接着是初步朗读。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春望》就是在春天里望到的景象,继而就是反复诵读。期间可突出关键诗句,如第二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第四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在教师的范读下多读几遍,以初步体会到杜甫的爱国情怀。
3.紧扣意象,体会情感。接下来以问题为引导:“阅读书下的注释,感受诗歌的大意。思考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并写下来。”
该环节体现了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参与性特征。学生热烈地质疑、讨论,教师就较普遍的问题,如“深”“溅”“浑”等字的意思,做面上的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谈谈诗中蕴含的情感,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解读出这种情感是从哪些诗句里体会到的。学生慢慢领悟到破碎的山河、幽深繁芜的草木、花鸟、白头等景物都寄托着诗人丰富的情感,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出“意象”的概念。有的学生读出了杜甫的忧国之情;有的读出了杜甫的悲哀,不管是触景生情,还是移情于物,都表达了作者感叹伤心的感情;更有一些体验细腻的学生读出了杜甫对战争的厌恶、对在战乱中离散家人的思念,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当然,也有学生谈到最后一联中杜甫的忧虑,联系前文读出杜甫为国家命运担忧、为家人的安危担忧的情感。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初一学过的杜甫的《登岳阳楼》,背诵其后两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说明作者的感情是一脉相通的。
最后教师再次强调:古诗鉴赏一定要抓住诗中的山河、草木、花鸟、白头等景物来理解诗人的情感。这些寄托了诗人情感的想象就叫做意象,从而使“意象”这一难懂概念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有效建构。可见,紧扣意象、体会感情是古诗鉴赏的有效方法。
4.知人论诗,知时论诗。至此,教师才告知学生本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原来,756年6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攻下了唐朝都城,杜甫在投奔唐肃宗的途中被俘虏带回长安,《春望》就写于第二年的3月。这样结合写作背景就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是“知时论诗”“知人论诗”。这样做可防止学生先入为主,带着固有的思维定势去解读诗歌。联想到中考的诗歌鉴赏题也不会给出过多的背景资料,因为这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反而是一种牵绊和束缚。
体验性阅读的发展性特征体现在引导学生把掌握的古诗鉴赏方法迁移到解读《望岳》中来。对于首联,学生不难读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景象有一种浑然之感,举目四望,南方的鲁地和北方的齐地尽收眼底,绵延无尽,这样的开篇非常大气,能看出诗人的心胸开阔,充满自信。而对于颔联,也能说出其内涵是大自然聚集了最神奇秀丽的景象!同一个时刻,山南的青翠是明亮的,山北的青翠是沉郁的,那是什么原因呢?试想,这山得有多么遮天蔽日、高峻绵长啊!这神奇秀丽、高峻的泰山形象寄托了杜甫那凌云的壮志,远大的抱负!此时教师再补充:诗人写此诗时才23岁,正值意气奋发,全诗气象豁然开朗。
5.发挥想象,感受意境。针对颈联书下注释很少,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状况,笔者要求大家尽情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写杜甫当时的心境,这是体验性阅读创新性特征的运用。学生的想象是绚烂的,呈现的成果是丰富的。这时教师可点拨一二,登山在古诗中,大多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当杜甫与云朵、飞鸟、山峦都能融为一体时,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兴万丈。联系杜甫当时才23岁,那个充满朝气、期待攀登绝顶的杜甫同样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样在体验性阅读中又引领学生学会了“发挥想象、感受意境”的学习方法。
杜甫在23岁时写了《望岳》,在45岁时写了《春望》,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诗的风格也迥异。相信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但学会了古诗鉴赏的一般方法,而且体验到发挥想象、感受意境之重要。课的最后,笔者留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用今天所学的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来解读杜甫的另外几首代表作《登高》《蜀相》《登岳阳楼》等,还推荐了两本通俗易懂古诗鉴赏书籍,尤其是于丹的《最美古诗词》。以此打开学生课外阅读这扇广阔的大门,让他们真切体验古诗词之美。
总之,古诗鉴赏课“有规律可循”,体验性阅读教学“有方法可依”。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伴随学生终身学习的资本,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莫大的促进。笔者相信,师生在古诗词的体验性教学探索中定能共同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杨迪)
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获教育部认可
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安排,2015年7月5日至7日,教育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立英率检查组,对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5年来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7月6日,检查组分两组实地检查了武汉市东西湖区、黄冈市团风县两地,召开市县教育、发改、财政、编制、人社等部门座谈会,了解重大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实地考察了部分幼儿园、中小学,听取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7日,检查组在武汉分别召开部分高校和省直部门座谈会,听取下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对编制“十三五”教育规划的意见建议。
王立英代表检查组对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情况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她认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湖北教育改革发展有规划、有重点、有部署、有创新,进展顺利,成绩喜人。湖北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教育公平得到全面保障,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教育活力普遍增强。
1。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什么?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2.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现代汉语里则双音节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在把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原文中的好多单音节词需要变为双音节词,这就是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像“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了“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不难看出,“野”“产”“异”“蛇”“黑”“白”等都变成了双音节词。
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前缀)。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的“担”“骨”,就可翻译成“担子”“骨头”。
二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如“乃重修岳阳楼”的“重”“修”,就可翻译为“重新”“修建”。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于是”“虽然”“妻子”“以为”“交通”“可以”等。
3.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替换法?
文言文的词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有些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却闲置下来,还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需要用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文言文里的原词。
比如,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的是“书”。像“家书抵万金”(《春望》),“一男附书至”(《石壕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其中的“书”都是这种意义。
还有表示人称的词,古代远比我们今天丰富。古代表示第一人称的词有“寡人”“朕”“孤”(这三个是有特定身份的人才用的)“吾”“余”“予”等;现在,人人平等,都是一个“我”。
4.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保留法?
语言在变,但语言又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们在做翻译练习时,有时需要运用保留法,即原样照搬文中语词。这主要指:
第一,古今通用的词语。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长”“短”等。
第二,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我们在翻译时也应该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像《岳阳楼记》的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年号)、“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都属专有名词,翻译时照搬即可。
5.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删略法?
文言文的句首、句中、句尾往往用到虚词,它们主要起某种语法作用,或表达一定的语气,没有实在意义。这些词语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现代文中已经基本不用,也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对于这类虚词,我们在翻译时可删去不译。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的两个“而”。
需要注意的是,删略法适合于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如果把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语也删略了,那就是漏译。比如《捕蛇者说》最后一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以”“夫”和“焉”,都有具体的意思。“以”是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夫”是代词,译为“那些”;“焉”是代词,译为“它”(指这篇文章)。若将这些不该删去的词语也忽略不译,显然句子就不通顺了。
6.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增补法?
增补,指翻译时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省略某种成分,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既可以省主语、谓语、宾语,也可以省介词及介词的宾语。在翻译时,为了使译句完整、通顺,应将古文原句中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这个句子,就属典型的省略句。到底是谁“与坐谈”?跟谁“坐谈”?我们在翻译时都应补出来:(邹忌)跟(客人)坐下来交谈。
习惯上,增补的文字,翻译时应加括号。
7.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调整法?
调整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前面讲到的所有倒装句,还有未讲到的定语后置,以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量结构等。在碰到这些句子的翻译时,我们都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如“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就可翻译成“一天能跑千里的马”,“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比较性选择疑问句)可翻译成“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齐人三鼓”(动量结构)可翻译成“齐军击了三次鼓”,“吾妻之美我者”(“美”属形容词意动用法)可翻译成“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如20xx年广西南宁中考卷的翻译题:“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翻译时,我们得调整“所以”的语序: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20xx年贵州贵阳市考题要求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主要考查点就在“苦”和“劳”这两个使动词的用法上。全句可译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8.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意译法?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关键词】松尾芭蕉 春 秋 俳句 汉诗
松尾芭蕉擅长借景抒情,文笔清淡,格调高雅清幽,诗意隽永。由于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他被称为“俳圣”,也被赞为《万叶集》之后的“最伟大诗人”。很多学者对日本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发现从上代的模仿到近世,日本的和歌和俳句受到汉学的影响颇多。笔者研究能力有限,试通过对比分析汉诗和芭蕉俳句中的伤春悲秋的作品,来探究汉诗对芭蕉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蕉风俳句与汉诗的渊源
芭蕉有很高的汉诗文素养,他提倡庄子哲学的反俗精神,可以说对汉学的憧憬和崇拜是芭蕉文学创作的根源。很多学者指出,“蕉风”俳句与中国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有着深刻的渊源。在『奥の道的开头,芭蕉说道:“月日は百代の^客にして、行きかふ年も又旅人なり。浮生は簸稳簸贰!闭庥肜畎椎摹洞阂寡缰畲拥芴依钤靶颉分小胺蛱斓卣咄蛭镏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世若梦”相似。可见,芭蕉从自由奔放充满才气、具有卓越的想象力和伟大构思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中,学习到了“人生即旅途,旅途即人生”的道理。
另外,芭蕉的作品还受到中国“诗圣”杜甫诗歌的影响,芭蕉漂泊的人生也与杜甫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雪の朝 独り干qを yみ得タリ这首俳句是芭蕉当时困顿生活的写照,也是激励自己在生活的不安中前行的体现,这和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见,芭蕉的作品中,受到汉诗的影响因素处处可见,笔者将从芭蕉作品中遴选出几首与春秋相关的作品,具体地来分析汉诗对芭蕉俳句作品的影响。
二、与“春”相关的诗句对比
1.「象や雨に西施がねぶの花
这首俳句可以翻译为:象泻蒙蒙细雨,淋在合欢树的花上,楚楚可怜似西施。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汉诗中歌咏西施的作品很多,其中,李白的《咏苎萝山》中就有“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的诗句。
2.「行く春やB啼き~の目に泪
这首俳句是芭蕉创作《奥の道》,开始旅行之路之前的作品。作品中饱含了作者前途未卜的伤感之意。这与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模式如出一辙。
3.「さまざまな事思ひ出す@かな
这首俳句,是芭蕉回到故乡伊R时所创作的作品。实际上,两千多年前樱花已经在中国有种植的记载,汉诗中也有不少歌咏樱花的作品。其中,白居易的《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中便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描述。
三、与“秋”相关的诗句对比
与“秋”相关的诗句对比,笔者拟将杜甫和芭蕉的作品进行对比,因为在咏秋的作品中,诗人通常表示一种悲秋的感慨,在这方面,唐代的杜甫和芭蕉都以秋为命题,创作了大量的思考人生的作品。
1.「髭Lヲ吹いて暮秋@ズルハlガ子ゾ
这首俳句可以理解为芭蕉的自我描写,感慨“暮秋长喈吁,伤时叹世者谁子?西风掠髭须!”而杜甫在《白帝城最高楼》中,有“杖藜炊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的感慨,同样也是忘我中感慨人生之语。
2.「猿を人巫婴饲铯物Lいかに
这首俳句是描写,在听到悲愁的猿声之后,对瑟瑟秋风中被抛弃的孩子的怜悯之情。“猿”,做断肠之意理解,源自于中国故事中母猿被人掠走孩子之后发出悲切的哀鸣的故事,在很多汉诗中被引用到。而杜甫的《秋兴八首》中“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椿”就是引用了这一典故。
3.「野分して盥に雨をく夜かな
这首俳句是芭蕉38岁时所做,是其闲寂风格作品最初的代表,描述了其生活的窘况。作者在自我安慰中,联想到与自己境遇颇为相似的杜甫,在贫困生活中被放逐的经历。而杜甫在其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句子。
四、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芭蕉的作品很自然地参考了中国的汉诗,借用了相似的抒情模式,充满了汉文化色彩。芭蕉的“秋”主题作品一半以上都是借鉴了悲秋的抒情模式,诸如「野ざらしを心に风のしむ身かな「枯枝に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秋の暮「この道や行く人なしに秋の暮等作品,都充满了淡淡的悲伤。
总之,想要了解芭蕉俳句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就必须懂得鉴赏在其作品中汉诗的影响要素。对芭蕉作品和汉诗再进一步进行详细的研究,将对理解俳句的文学和文化的双重意义以及中日文化交流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关键词: 语文味 古典诗词 朗读 品析 穿越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可是在现实的古典诗歌教学中,要么一笔带过、浮光掠影,要么完全闲置、舍本逐末,只是要求读读背背以应付考试,以简单的作者介绍代替“知人论世”,以串讲和翻译取代了品词析句,这种没了“语文味”的课堂使得古典诗词的教学一步步陷入尴尬、低效的境地。如何还古典诗词课堂语文味?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朗读指导——变“囫囵吞枣”为“细嚼慢咽”,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读”和“背”,导致的恶果必然是把字写错,背过就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包括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
早读课是古典诗词诵读的最好时机,可是我们听到的“书声琅琅”中有多少朗读是读准了字音并读出了感情的呢?这种只求声音洪亮不重朗读质量的“囫囵吞枣“式的朗读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更别说体会古典诗词中的人情美和意境美了。“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它能够让学生从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而在这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教师的范读和导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了作者的情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理解了作者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在讲授《春望》的时候,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无非就是:“国家破碎了山河还在,城里长满了荒草,鸟鸣花落,一片破败的景象。战火连绵,久未和家人联系,家书特别珍贵,心中忧伤白了头簪子也插不住了。”学生只能从字面上大致感受诗人的感时伤世,却无法深刻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此,我进行了范读: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有意在“破”、“在”、“春”、“深”字上拉长音并重读,意在引发学生对“山河依旧国家却一片萧条破败,春天来临却看不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之景的想象与对比;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两字最容易让人想到鸟语花香,可是在这首诗里却是“花溅泪”和“鸟惊心”,于是该两字的拉长音调是一种暗示更是一种强烈的反差,而“溅泪”和“惊心”的重读则有助于学生对花、鸟的拟人化手法的理解;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延续了三个月,足见战争之惨烈;家书胜过万金,足见对家乡和亲人是否平安的牵挂之深,“连”和“抵”的拉长音调、“三月”和“万金”的重读,可以传递这种惨烈和牵挂;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感伤之情的强有力表达,动词“搔”和“不胜”的重读可以引起学生对诗人感伤之情的共鸣。
可见古典诗词的朗读,节奏的停顿和语速的快慢及字词的轻重读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二、斟词酌句——变“望文生义”为“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可见它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留给后人的不仅有艺术魅力,而且有人生的魅力。可是古典诗词教学却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教法单一且用读与默代替古诗词的斟词酌句,常见的教学流程是:读诗正音—作者简介—名句强调—串讲意思—分析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诗歌的教学变成了诗歌知识的教学,变成了诗歌内容的分析;诗歌作品自身的感人力量在教师自我陶醉的分析中随着横飞的唾沫星消失了,学生非但没有在教师的讲解中受到熏陶,反而增长了厌恶、反感情绪,进而排斥及逃避。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虽然现代诗派别纷呈,但是在艺术性、凝练性、音乐性、思想性等方面,无一达到古体诗词的高度,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抒情,都要有所领悟,必须溶进文本,斟词酌句,方能体味其中的妙笔妙味之所在。无论是余映潮老先生“解说注释—描述诗联—品析字句”式的教学思路还是胡立根老师的“物象—诗人形象—情感”式的品诗过程,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把品词析句作为古诗教学的重点,一言以蔽之,没有词句玩味的古诗词课堂是没有语文味的课堂。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1.换字法,即通过更换同义字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准。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钱塘湖早春充满生机的迷人景色表达诗人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其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最有代表性的早春之景,这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可是由于古汉语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望文生义,把“乱”理解为“杂乱”,把“没(mò)马蹄”理解为“马蹄不见了”,不但没有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诗意全无。于是我试着把“乱”字改为“杂”字,把“没”字改为“盖”字,让学生读一遍:“杂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盖马蹄。”学生经过这种比较能发现“杂”是多而乱之意,而“乱”是种类繁多之意;“盖”字没有生命力,只有“遮盖”之意,而“没”能体现小草萌芽绿黄一片刚好遮过马蹄的景象,两个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早春一派生机活力之景。
2.描述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在这几句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如果不介绍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则学生无论如何是体会不了这几句诗开阔而壮大的诗境的。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并展现了几幅大海的图片:有波澜壮阔的,也有风平浪静的,为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问学生:“该怎么用自己的话描述曹操的这几句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曹操此刻看见大海的心情是自豪的,他感觉大海的壮阔就如他的人生一样,虽变化莫测却前途不可限量。”还有的说:“曹操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他感觉日月在大海中穿行,银河的璀璨也点缀着大海。”诗歌的意境慢慢凸显。尊重学生的体验,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要求。
3.比较法,即通过同一诗人不同诗的比较异同,加深对诗人和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同样是体现词人旷达乐观生活态度并流传千古的哲理名句,前者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后者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又如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乃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前者虽然诗人此前考进士落榜,却依然豪情万丈,表现了希望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程万里的乐观和自信;后者是诗人“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字所作的,先感时,后念家,再及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怀。通过这种的比较,学生能更好理解诗词包含的深刻内容,进而再现诗词反映的厚重而广博的历史画面。
三、古今“穿越”——变“含英咀华”为“融会贯通”,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人情美。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等都属于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要在诸因素的互动中展开。要实现这些互动,首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而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借助古诗词与诗人古今“穿越”,就是“动”起来的一种有益尝试。
古典诗词不论是反映现实,歌咏志趣,还是抒写性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音韵、语言的享受,更有诗人的形象和情感的熏陶。可是时空的久远,严格的格律,极少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穿越”指不受地球的时间、空间与思想的束缚,请作者“来”到现代为自己的诗歌“代言”或让学生“回”到古代与作者“对话”—这种“来”与“回”,既是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又是阅读与写作的对接。当然在“穿越”之前教师必须提出要求:(1)符合诗歌的情境,想象要合理;(2)有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泛而谈;(3)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4)有理有据,感情真实诚恳。如学生在《读东坡诗,品人生路》中写道:“每次漫步惠州西湖,总能想像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自得与洒脱;当明月爬上窗棂,又总会托腮想象你欲乘风归去却留恋人间的矛盾与无助,今夜月圆,你与子由应该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吧?且让我为你唱一曲《我的好兄弟》,愿血浓于水的亲情都能如同你俩情比金坚!”
这种“穿越”集古典与现代于一身,是开放的课堂,既能缩短学生与诗人的距离,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近诗人,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又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克服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畏难情绪,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先生在《好课三味》中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录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使语文教学具有浓厚“语文味”的重要因素是课堂上要充满浓浓的情趣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情趣和氛围,需要教师营造,无论是朗读指导带来的音韵美,还是斟词酌句体验到的语言美和古今“穿越”产生的人情美,都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让古诗词课堂因老师自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而更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海天出版社,2006.8.
[2]李少勇.怎样读懂古典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8).
[3]赵红昌.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奏[J].学周刊·A,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