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郑人买履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单纯看这个故事,这个郑人确实愚蠢而荒诞。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嘲笑郑人,却没有反思自己注重实际不注重提炼、注重经验不注重数字、注重灵活不注重规范的行为习惯。
试想如果郑人买的不是一双鞋,而是一艘船,有关的数字不是一个而是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数字,假如忘了带“度”的话,他还能通过现场试验来决定购买与否吗?又或者他要买的不是一个人的鞋而是几万人的鞋而把“度”给遗忘了,那几万人现场试验的成本又要多高?
有人可能会辩解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买一双鞋的时候可以灵活一点,数量多了再规范。但实际上一个人深层次的行为习惯形成之后,往往很难改变。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员工个体认为通过“试”一下就可以低成本灵活解决的问题,放到企业整体的层面上,就可能变成成本庞大到难以统计的问题。
沃尔玛作为全球连锁零售的老大,一直把“天天低价”作为自己的品牌口号,其背后发挥支撑作用的是遍布全球的高效供应链,但跟沃尔玛打交道的供应商对沃尔玛的普遍印象却是死板、教条,颇有“宁信度,无自信”的风范。前两年媒体报道过一个沃尔玛的事件,说一个供应商给沃尔玛供货,仅仅晚到了一分钟,明明“变通”一点直接入库就OK了,沃尔玛偏偏要求这个供应商必须重新另外安排时间,重新走流程。按我们嘲笑“郑人买履”的思维,觉得沃尔玛未免小题大做,店大欺客,甚至一些管理专家对沃尔玛的做法也颇有微词。
但实际上想想就可以清楚,沃尔玛节约了这个具体事件上的成本,随之而来的整体成本的增加将难以想象。灵活本身就具有自我膨胀的特征,迟到一分钟可以,那么两分钟、五分钟是否可以?这个口子一开,可以想象,慢慢就会形成迟到半小时的事情都会被“灵活”放行,建立在流程上的供应链效率就会越来越低。我们很多企业之所以规章制度会形同虚设,其实就是被“灵活思维”慢慢腐蚀掉的,最后成为大家都不当回事的纸上条文。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上ERP等信息系统,但大部分企业实施的效果又都不理想,甚至在上线的过程中就会遭遇到强大的阻力,原因就在于员工站在个体或者小团体的角度,会认为按ERP的“度”来做事,不但没有提高效率,反而降低了效率。本来两个人、两个部门之间一句话的事情,用了ERP就需要一套复杂的转换程序之后才能执行,这些员工习惯于按原来直接、简单的方式延续做下去。结果ERP带来的整体效率的提升还没有体现出来,就在个体的变通中给消磨完了。
笔者认为寓言的朗读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朗读时语气要亲切、自然,语调要鲜明突出
寓言富有趣味性,同时蕴含着某种深奥的道理。为了迎合儿童少年的好奇心理,吸引他们聆听故事,听好故事,教师在朗读寓言时就应该面对学生,做到亲切、自然,热情大方,娓娓动听。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新奇的情节及细节,在朗读时应给予突出的渲染强调,以引起学生的密切注意,达到朗读的目的。
例如教学《矛与盾》这则寓言(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教师在朗读时,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点外,还应该注意语气和节奏,在语调上加以渲染强调。
二、充分发挥想象,进入情境
寓言往往出现一些新奇的,儿童少年从未见过、听过的形象、事物、情节等,然而,孩子们是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教师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听好故事,明白寓意,接受教育。这就要求朗读者,要进行具体生动的想象,激起内心的波澜,使自己的脑海浮现出具体清晰的各种情境画面,然后运用朗读的技巧,并借助适当的表情、眼神及手势动作,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进入情境中来,接受教育。
例如教学《矛与盾》这则寓言时,就应抓住重点词句,借助表情、眼神和手势动作,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唤起内心的激情。在眼前呈现出卖矛与盾的那个人的形象,旁人问他答不上来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这个情境之中,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掌握寓言中各种角色的特有属性及具体特征
虽然寓言里的任何角色都被确认,但是在寓言中,它毕竟不是具体的事物出现,而是经过拟人化了的,那么客观上就存在着角色本身的属性,因此,教师应掌握各种人物形象本身的情形,朗读的时候,才能按其本身的情形,自觉有效地强调某些词语,对某些情节、细节,就能够准确无误,鲜明生动地朗读好。
例如教学《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时,就应该掌握郑国人买不着鞋的原因是什么?文中讲到,郑国人到了集市而忘记拿尺码,这是原因之一,最后又讲到:宁可相信尺码,也不可相信自己的脚,这是原因之二。
一、寓言故事寓意现实化的教学策略
之所以称之为寓言故事,是因为其寓意。但是中国古代的很多寓言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很难被幼儿理解,对幼儿不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挖掘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使其寓意现实化是寓言故事教学的重点。比如,《拔苗助长》原本的寓意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然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班幼儿来说却难以理解。因此我把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重点放在做事“不要着急”上,这对中班幼儿来说就相对简单多了。
二、寓言故事情节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有了现实化的寓意之后,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内化吸收是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所在。比如,在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中,当幼儿了解了做事不能太着急后,我就将《拔苗助长》的故事情节进行情境迁移。在幼儿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事情是因为着急了而做不好的。比如,穿裤子太着急了就容易把裤子前后穿反。又如,说话太着急了,说得太快了别人就听不懂。这些经常会发生在幼儿身上的着急事件会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当幼儿着急的时候。教师不妨用“拔苗助长”暗示一下,幼儿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发挥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三、寓言故事语言原汁化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的原因在于其语言的简单精炼,一件事情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是现代汉语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幼儿理解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我们要尊重原创,让幼儿感受原汁原味的寓言故事的语言文化的优美,从而为后续自主阅读寓言故事奠定基础。比如,《掩耳盗铃》《郑人买履》等寓言故事用语对仗工整、平仄有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释这些字、词的具体含义使幼儿理解。但不要刻意修改寓言故事的名字和其中的内容。使幼儿失去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机会。
四、寓言故事内容画面化的教学策略
始终认为,语文老师,就要用语文本质的力量为学生生命的每一次新的进步和发展助力。始终认为,语文的核心价值之于儿童的言语生长就如同一层厚厚的“植被”。于是这堂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展开愉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一则寓言走进一片语言丛林,由一则寓言追寻一段生长历程,用一则寓言留下一个语文印记,去积累更为丰富、饱满的言语智慧。
【教学目标】
1.学习“寓”“焦”等生字,注意字的关键笔画,能正确、规范书写。
2.读懂故事梗概;学会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清楚,并尝试在关键处逗留,丰富故事内容。
3.在讲故事的学习情境中,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纳闷”等词,并体味在故事里的表情、行为和情感。
【教学过程及意图】
课前活动:猜图导入
1.老师带来了几幅好玩的画,想看吗?
2.学生根据图画猜寓言故事。
【“猜寓言故事”,一是循着儿童原有的阅读经历,用“寓言故事”之门把他们引向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林。二是唤起儿童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经验,如藏有《亡羊补牢》等故事的图片,对故事里农夫“傻”样的呈现,本身就有一种漫画式讽刺的效果。课开始之前,形象化的方式,贴近儿童经验的起点,为课堂的整体立意进行了悄然铺设。】
一、揭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寓”是个生字,这个字,最关键的是竖(红笔描),要一直写到底。伸出手指写一写。
2.一起来学习第一则。这个字读“yà”,题目连起来,读――揠苗助长。
3.“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它成长。)
4.“揠”指的就是――(拔),所以故事也叫“拔苗助长”。
5.题目再一起读。
【课的导入要“轻”,意味着要简明而不烦琐,抓住一字的“一笔”“一音”,扣住一字一词之义,简洁明快;课的起步要“浅”,意味要简单而不繁难,无非是写写、读读、说说。然而,“轻”和“浅”,却蕴含着“准”和“要”。推敲“寓”最为关键的笔画当属“竖”,明白这一关键处,上下部分和最后三笔都不会写错,此“竖”牵“寓”字全局。课题揪住“揠”字的读音和含义,其含义则来自学生对“揠苗助长”故事含义的原有经验。】
二、读懂梗概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放声读这个故事,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课文都能读准了吗?好,请四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讲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巴望”,学生在书上圈出。)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谁来读?
第三自然段?
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讲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拔苗”,学生写在第二自然段旁边。)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结果是――禾苗全都枯死了。
(教师板书“枯死”,学生圈出。)
3.来,看黑板,谁能把这3个词连起来,简单地说一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阅读寓言故事第一步为“读懂”。“读懂”有两个要素,一为内容:故事大意,在于找到线索,线索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二为方法:根据线索简单说说大意,这是语文方法或能力,本课授予学生的是“关键词”串联法。找出每个部分的关键词,聚焦在农夫“想”――巴望,农夫“做”――拔苗,结果――枯死。找出关键词,串联概述,读懂故事,读薄故事。】
三、故事情境
故事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讲,讲故事可是大有学问的,怎样才能讲好呢?
哦,一讲清楚,二讲生动,才能吸引人,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农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一)读讲“起因”
1.先看故事的起因:农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出示第一自然段)
(1)“巴望”一词变红,读这个词,“巴望”是什么意思?
(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在“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呢?
2.师生对话交流。
引导抓住“天天”一词进行体味。
(1)天天去看,你仿佛看到农夫什么样子?
(2)读好这句话。
引导抓住“焦急”一词进行体味。
(1)十分焦急,他会怎么想?
(2)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故事情境:你就是农夫,注意下语气,再来说一说。
(3)出示图片:“焦”字下面的四点像什么?
小结:哦,汉字带给你们这么丰富的联想!古时候它是这么写的,下面的四点其实就是有一团火在烧,农夫的心里也像是有团火在烧,可真够急的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3.谁来讲讲故事的起因?
关注三个坡度,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发展区更上一层楼:(1)短短几分钟,就把起因讲出来;(2)能注意讲的语气,有讲的味道;(3)能把十分焦急会怎么想也讲出来。
【讲故事的起因,在每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大体表现为三种坡度:照“文”背;照“文”讲;讲丰富。从“巴望”到“天天看”,至“十分焦急”,要引导学生做停留,去想象样子,揣测心理活动,可以说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加深对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情感等的体会,另一方面也在为学生能把起因讲好做铺垫。而当学生无法领会这种铺垫时,还需通过“有点遗憾,要是能把农夫十分焦急时会怎么想也讲出来,我们就更爱听了”等评价语让学生顿悟,促进其从讲故事的第一坡度,登上第二、第三坡度。】
(二)读讲“经过”
1.讲好故事的经过是关键,我们接着往下看。
2.这个农夫是怎么拔的?自己先读读第二自然段。
3.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是像我们平常拔草一样拔吗?
学生体验活动,引导理解体会“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怎么拔的?来,请你,请你,请你们三个小农夫来拔拔看。
相机追问:你怎么拔的?农夫拔的时候,为什么既要用力,又要这么小心?
4.就这样,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拔呀,拔,拔了多久?多久?(引导理解体会“筋疲力尽”一词。)
(1)累得怎么样?(筋疲力尽,累成什么样了?)引导学生做做农夫筋疲力尽的样子。
(2)读好“筋疲力尽”(变红),并读好句子。
5.谁来讲讲第二自然段农夫拔禾苗?
关注三个坡度:(1)能完整地讲下来;(2)讲得味道较浓;(3)能用动作为讲加分,让我们看到了“筋疲力尽”的样子。
6.经过还有一段,老师不教,不讲,你们能讲好吗?还是先练一练。
(1)指名讲。
(2)你们觉得他讲得好不好?
(3)怎么才能讲出“兴致勃勃”的味道呢?
演示“勃”字,右边是个“力”,农夫的话就要讲得响亮、有力,浑身都是劲。
(4)哪个小农夫,再来兴致勃勃地说一说?
【在故事情境中,“拔禾苗”是农夫的“显性动作”,反映的是“隐性心理”:有良好的出发点,自以为很有方法,有勤劳的付出,然而其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因此,“拔禾苗”这一体验活动是在为学生领会与表达寓意进行铺设。“筋疲力尽”会累得怎么样?让学生展开想象,做做农夫的样子,则也是帮助学生在讲故事经过时,尽可能达到第二、第三坡度。经过的第二部分,由扶到放,只抓住“兴致勃勃”一词,加以引导,通过“勃”字形的辨识,领会农夫“兴致勃勃”地说时有力、有劲的情态,帮助学生突破原来的语文高度。】
(三)读讲“结果”
故事的结果很简单,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引导讲好“很纳闷”:教师做纳闷的表情,问:他在想些什么呢?
2.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都枯死了:看到这个情景,儿子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想象儿子的动作、表情。)
3.再一起讲讲故事的结果。
【故事的结果很简单,但故事情境却很丰富,从“纳闷”铺开儿子的不解、奇怪之情,从“枯死”铺开儿子的难过、吃惊、捶胸顿足之状,在前两部分讲故事的基础上,只需淡淡处理,学生自然就会有所领悟,自然朝着生动精彩的方向而拔节。】
(四)完整讲述
1.一段一段会讲了,谁能连起来讲讲这个故事?看,这是根据故事而画的连环画,谁能来配音?要把你讲故事的本领尽情地表现出来哦。
2.指名学生上台讲。
关注学生能达到的最佳表现:(1)评价和自我评价;(2)推动自我提高。
【完整讲述故事,不是某个语言表达优秀的学生的“表演”,而是对每个学生讲故事能力的一个综合促成环节。重点在于对讲故事学生的“评”和“推”。学生讲完,让其自我评价,但这不够,教师要给力,引导其发现优点与缺点;教师要助力,帮助其补“缺”和提“优”,这样,指导和评价的是一个学生,然而面向和指向的却是全体学生。】
四、揭示寓意
1.你们觉得故事里的这个农夫怎么样?
2.你想对他说什么?
(1)引导学生从农夫的“急”、禾苗的生长规律、农夫的愿望和结果等方面展开自由表达。
相机板书:急于求成 违背规律 适得其反
(2)引导生本对话。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禾苗一点儿都没有长,其实――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想出的是一个好办法,其实――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力气没白费,其实――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是在拔苗助长,其实是在拔苗助――死啊!
(3)小结:笑声中,我想你们都明白了。(指板书)赶紧把三个词记在题目右边吧。
(4)明白了故事里的道理,你想把它讲给谁听?为什么?
3.简短的故事,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请拿出课桌里的故事纸,轻声自由读读,再去感受一下。
(1)学生自由阅读《此地无银三百两》《掩耳盗铃》《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买椟还珠》寓言故事。
(2)阅读分享:告诉大家,你读了什么故事?简单说说你的感受。
(3)读了听了这类古代寓言,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对,故事里都有个“蠢人”,做的都是“蠢事”,这类中国古代寓言,用“蠢人蠢事”给我们启发,真是耐人寻味。《寓言两则》中的另一则故事《鹬蚌相争》,就又是一种味道了,下节课,也这么去读读、讲讲。
【从一堂课的结构来说,这是重要的第二板块,就是对寓意的领悟。此环节以清浅的问题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即“你想对农夫说什么?”“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读了这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什么发现吗?”三个问题,形成学生思维的三个坡度。其一,对故事中农夫形象的思辨,在师生对话中初步建立对寓意的理解;其二,由故事中农夫,到现实生活中农夫这一类人,运用寓意进行理解与表达;其三,由一则故事,一个蠢人,到多则故事,多个蠢人,发现一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以“蠢人蠢事”进行讽刺、启迪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语文实践活动:
1.必选:将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一听。
关键词:语文;读读背背;成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84-01
苏教版语文非常重视语言积累,多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很多老师单纯地按题目要求进行教学,先读后背。这样的教学枯燥乏味,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厌学,遗忘就快,达不到大量积累的目的。教好读读背背这一内容,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挂钩课文,触类旁通
读读背背的很多成语不是突兀地出现于教材里,其中一类成语与单元课文有关。以三下练习三成语为例,这组成语为:风华正茂、出类拔萃、才思敏捷、后生可畏、文思如泉、手不停挥、笔下生花、力透纸背,是对单元课文《少年王勃》中王勃的赞美……教学此类成语,可以联系课文。教学时,让学生说说成语与课文的联系,如“笔下生花”是指王勃所写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轮美奂,意境深远;“才思敏捷”是指王勃写文章时“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风华正茂”指谁也不敢答应都督的要求时,年少的王勃却胸有成竹地应承下来,很快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文《滕王阁序》。
学生把成语与课文挂钩,由课文想到相应成语,对成语了解得更透彻,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加了学习趣味。
二、联系生活,一举两得
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尽量兼顾课文,但不可能每一个练习都如此。如三下练习七成语: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游人如织、谈笑风生、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这组成语描绘了海边景色,但该单元中与海有关的只有《海底世界》一文。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1.提问激趣:学习了《海底世界》,我们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那么海面和海边呢?你又能从海面和海边想到哪些成语?学生由“浩瀚的南海,浪头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地涌向海边”想到“烟波浩渺”;从“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片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想到“一碧万顷”;“人们都到海边来游玩,有的戏水,有的踏浪,有的玩沙,有的晒太阳,有的捡贝壳”想到“游人如织”;“ 洁白的海鸥在蓝色的大海上自由地飞翔,给大海增添了无穷生机”想到“鸥水相依”。2.用这些成语写海边景色。有学生写道:辽阔的大海一望无边,洁白的浪花轻轻吻着沙滩,真是(烟波浩渺)。远望,海是蓝色的,天也是蓝色的,视线内(一碧万顷)。金色的沙滩上,(游人如织),人们(谈笑风生),享受着夏日的阳光。傍晚,海面上一丝风也没有,(风平浪静)、(海波不惊),海鸥贴着海面飞行,(鸥水相依),真是人间仙境啊!
成语学习既与生活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三、展开想象,朗读感悟
读读背背中另有一类成语很有特征:美感、押韵,如三上练习六成语: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呼风唤雨、栉风沐雨、未风先雨、见风是雨、凄风苦雨、暴风骤雨,教学这类成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如教学X风X雨,出示相关画面,让学生体会、想象在此风雨中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也许学生还不能很准确地用语言描述成语意思,但能用声音、情感表达出来,也是理解、记忆成语的方法。
大致了解成语意思后,来个成语串联:春天来了,春姑娘用(和风细雨)唤醒了万物,人间充满生机;老师的话语犹如(春风化雨),滋润我的心田;《西游记》里的龙王能够(呼风唤雨),过去人们求雨都到龙王庙;爸爸在外地(栉风沐雨)、不辞劳苦地工作着,我要给爸爸一个满意的成绩;小蒲公英暗暗地想:在这黑黑的泥土里难免要承受(凄风苦雨),不如到金光闪闪的沙漠,做个大富翁。
四、阅读故事,了解来源
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很多成语包含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学生最爱读故事,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读故事学成语,学生会乐在其中。如三下练习八成语:揠苗助长、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鹬蚌相争、郑人买履、叶公好龙、狐假虎威、黔驴技穷。这组成语出现在课文《寓言两则》之后,寓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寓言隐含的道理,对寓言有浓厚的兴趣。练习八中成语都来自寓言,学生查查相关故事,比比谁讲得最生动。想要讲好故事,学生先得做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成语就这样深入了学生的心田。此举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还阅读了更多经典,了解了成语来源,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之情。
成语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种,教师要善于发现成语中的联系,挖掘出学习成语的乐趣,采用多种策略教学,就会使学生爱上成语,爱上“读读背背”这一教学内容,爱上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