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绝世之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排球 时空知觉 运动知觉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1重视时空知觉、运动知觉的训练是现代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由于排球技术水平和竞赛规则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排球运动从娱乐形式转变为正式的竞技体育项目,并且在全世界的开展十分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技术和战术演变至今,正向着发球高点、大力、快速、灵活;扣球高、快、狠、变;拦网滞空时间长的方向发展。在现代排球的比赛中,不少队员都采用起跳高点发球技术,以达到破坏对方一传、争取主动的目的;二传手采用单、双手跳传,以争取时间,加快球速,获取进攻的速度。扣球从定位进攻发展到跑动进攻;从/时间差0、/位置差0发展到/空间差0;由前沿转入纵深,形成/立体攻0。拦网滞空能力好、时间长,手在空中能够移位拦阻对方的错位、交叉进攻。因此,人们对时空因素的重要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试图掌握/制空权0,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正由于排球运动这种新的发展,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和训练,除了学生本身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基本能力外,在排球教学中重视时空知觉、运动知觉的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时空知觉的训练,提高排球教学的质量
体育运动中的时间知觉是指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是一种感知时间的长短、快慢、节奏、先后的复杂知觉。空间知觉是物体的大小、距离、形状、方位等这些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排球普修课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种排球技术,而任何一项基本技术的完成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学生对时间知觉、空间知觉的理解差异直接影响排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因此,熟悉空间,把握时间,是提高排球技术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进行基本技术教学的同时把时空训练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贯穿于整个教学和训练全过程。
(1)加强学习传、垫球时的时空知觉练习传、垫球是排球运动最基本的技术,组成集体战术首先要以熟练的传、垫球技术作为基础。所以在学习传垫球时注重时空知觉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球教学中,通常可采用三人跑动转方向传球;五人半场四角跑动传球;二人全场跑动传球,来加强学生对传球时空知觉的判断能力。二人传好球的关键是手上控制球的能力,要能传出各种不同性能的球。在教学中常采用:抛不同速度、力量、不同距离、弧度、远近网等的球进行练习,如此反复练习,可以加强二传手对各种不同来球的时空知觉判断,把球传的更准确、到位。在垫球教学中,可采用两人一抛一垫的方法,先定点抛球、垫球,待动作熟练后,再用交换球的角度、方向,向练习者左右抛球、前后方抛球,同时抛球者还可以抛不同高度、距离的球进行练习,由此训练学生对各种不同来球和击球方向的时空知觉。
(2)加强扣球技术教学中时空知觉的练习在排球教学中,扣球是最难掌握的,由于扣球要在起跳前作好判断,起跳后在空中完成击球动作,要求判断准确,及时起跳,快速下手,击球准、力量大、技巧性高,而扣球是排球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得分手段,它要求人跳在空中,利用身体的爆发力和快速的挥臂来完成击球技术动作,因此空间知觉判断尤其重要。扣球者在空中要处理好人与球与网的关系,即人、球、网三者保持合理的空间位置。在教学中,可采用自抛自扣的方法进行练习,判断球抛起后的高低、远近,使跳起后有适当的空间位置,完成空中击球动作。也可采用不断改变抛球的方向,由近网抛球变成远网抛球,或由远网抛球变成近网抛球,让学生体会不同角度扣球的空间知觉,有意识加强扣球空间知觉的训练,以提高学生适应各方面来球的扣球能力,改进扣球技术、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
3运用运动知觉的训练加速排球技术动作的掌握过程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当前运动着的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位移过程的反映。运动知觉水平的高低与排球技术动作的掌握过程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论排球教学中时空知觉、运动知觉的训练运动知觉能力的训练,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运动知觉上而不是运动结果上。
3.1加强预判能力和反应能力的练习
运动知觉必须有视觉、听觉、肤觉的参与,其中以视觉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用手势、抛球等视觉来训练学生用眼观察,判断不同来球的空中运行轨迹。教学中通常采用看手势做前后左右的移动练习,抛不同弧度、距离、球速的球,要求学生根据信号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技术动作,以提高视觉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准确判断各种不同来球的方向、速度、落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反应。
3.2熟悉球性的练习
熟悉球性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让练习者以不同形式反复多次地接触球、观察判断球,尽快地通过不同感知觉对排球的各种属性和运行特点逐渐熟悉起来的过程。熟悉球性的练习一般是针对初学者而言,在每一学期初的排球授课时,教师遵循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先从熟悉球性入手,采用一些游戏性的练习,如把学生分成两到三排纵队站立,进行头上、胯下、左右体转传接球比赛,或采用两人一组的各种对抛球练习,使学生对排球的大小、重量、弹性、光滑度等属性逐渐熟悉起来。经过反复练习熟悉球性后,再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
3.3提高动作知觉的练习
改进排球技术动作知觉是一种由多种感觉的复杂知觉,各种感知觉相互影响。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效果如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练习者对球性和球运行状态的知觉;二是练习者的动作知觉和控制能力。在传球教学中,很多学生常出现拇指向前伸的错误动作,为提高他们保持正确手型、动作的知觉,可采用一些辅练习,如实心球的一抛一接练习,要求学生以正确的传球手型在额前近一球处将球接住,体会拇指接球时的动作感知。在扣球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击球时拖肘(击球点低,在耳旁击球,造成球扣出界)的错误动作,可以采用手击固定物体的挥臂练习,体会小臂后振时肘关节的动作感知。
文/凌云
第十一章:春回大地万物醒,爱在春城就此生
更新这一章的时候,距离写第十章的日子已经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也时常思考,时常凝望,时常落寞,因为我不知道这一章该如何写下去,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因为我不知道故事发展到这里该如何继续。
春天的昆明阳光依旧格外明媚,偶尔在黄昏时分会下起点细雨,却也很是温柔。滇池之畔的风轻轻吃过脸颊,带着一股海里的腥味,我和歆儿相拥而立,站在堤岸上。不远处有一个流浪的歌手,一边弹着吉他,一遍在唱歌,过往的人群中偶尔也会有些人会驻足,带着几分好奇的听这位歌手唱歌。
在距离歌手不远处,有一对中老年人在跳舞,伴奏的都是一些经典的老歌,引起不少70、80后共鸣一起唱歌,歆儿依偎在我的怀里,我们望着幽蓝的湖面在夜色中零丁的闪着光芒,像是一群调皮的小星星在眨眼睛。在湖的西面,是人们常去登高的地方,唤作西山。在夜色的笼罩下,沿着湖边一排长长的夜光灯,将西山的影子倒映在湖面,鬼魅一般诱人。沿着滇池的堤岸,我们走向了湖心的凉亭。
寻了一处没人的地方,我轻轻滴给歆儿唱着童年时代的歌谣。歆儿也会在处一起唱,以致于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我们才手牵手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歆儿像是童话里白雪公主一样,迎着晚风,翩翩起舞,走在前面,两岸的行人明显少了很多,散步纳凉的人群已经基本回家了,路过歌手的地方时,我忍不住地看了一眼夜色中的他,模样有些模糊,身影很单薄,但是我听的很仔细,他唱的每一句歌词都是那样沁入心脾,每一句歌词都唱的那么动情,我忍不住地上前在他的纸篓里放些点零钱。
次日是个礼拜六,天气格外晴朗,才是早晨9点时分,已是艳阳高照,一股暖洋洋的感觉扑面而来。我跟歆儿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去澄江的路。澄江是距离昆明市不远的一个内陆湖,听名字就知道,这个湖必定是清澈美丽,风景迷人。
刚出昆明市十几里公里后,我们下了高速,车子驶进了一条高低起伏的山路。沿着山路,我们蜿蜒而上,公路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丝带,紧紧的环绕着山梁,拥抱着上山的人群。在行了大约30分钟的时间,我们登上了山顶,接着又是连续的下坡,路的外面是陡峭的山崖,长满了各色不知名字的树木,但是却长得格外挺拔,叶子苍翠浓密,像是给这座山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让过往的旅客享受一份绿色与宁静。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像是过滤过的一样。沿着山梁,我们缓缓下行。大约过了20分钟,歆儿指着车外说,看,那就是芜仙湖!我顺势望过去,只见一片碧蓝的湖水几乎要淹没湖边的房屋,波涛闪闪的湖面,滑翔着羽白色的海鸥,红红的嘴啄,浅黄的脚趾,给这一望无际的湖面增添了生机的气息。
沿着歆儿指点的路径,我们顺利抵达了一处农家乐旅店。简单的吃了一点店家准备的菜肴,我就迫不及待的向湖边跑去。芜仙湖,又名抚仙湖,单是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湖与众不同,它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
远远的遥望芜仙湖,似乎是流动在地上的湖泊,可当我走近一看,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湖边的房子距离湖岸仅20多米,湖边的旅客游人往来不绝,波光粼粼的湖面停泊着些许供游客乘坐的小船,距离湖面不远的码头边,还停靠着一排整齐的山地摩托车,供游客乘骑,还有一些海鲜烧烤吧,冒着一股浓香的味道。
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我大声地对着湖面喊道:“芜仙湖,你好!澄江,你好!”歆儿看着我兴奋的笑着,我们牵手来到河滩上。软软的沙子在脚底轻轻的吸引着,让人不住想要脱掉鞋子跟它来一个亲密接触。清凉的湖风吹来,一股潮水悄悄的袭来,撞击在湖边的鹅卵石上,开出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凌云,快看,那是什么?”歆儿指着湖边喊我,我定睛一看,一只活波可爱的小海龟被浪花卷到了沙滩上,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冲上去抓住了它,高兴的不亦乐乎。
歆儿也赶过来,端详着我手里的小乌龟。拳头大小的摸样,斑驳的龟壳,小巧的爪子蜷缩在壳里,分外的惹人喜爱。“啊,不好,它受伤了!”歆儿惊呼,我猛的一看,是的,小乌龟的背上有一块龟壳明显的损坏了,露出血色的肉肉,看的人心疼。我立刻冲回车里,在后备箱里拿了一只水桶,去湖边盛满水,捡了一些漂亮的鹅卵石放在桶里,然后把小乌龟放进去了,像是照顾急诊的病人般,我们小心翼翼的照顾着小乌龟,然后把找一些消炎药,磨成粉,轻轻滴涂在上面,把它放在湖边的沙滩上,小心地逗玩着,歆儿则拿出相机,不经意间给我抓拍了好多照片。
看着清澈见底的湖水,我忍不住脱掉了衣服,跳进了水中。浅处是软软的沙子,伸手抓起一把,水底竟是小贝壳,黄黄的颜色,像是水里的小精灵,伴随着水面浮动,时大时小。我兴奋地拾了好些贝壳,放在水桶里,然后又顺着一条条长长的水草摸虾,歆儿也脱掉鞋子,跳进水里,寻找漂亮的水草和鹅卵石,一直玩到黄昏时分,湖边的人群逐渐的稀少下来,我们才依依不舍的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安德烈・戈尔兹《致D书:情记》
2007年9月22日,一位清洁女工在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安德烈・戈尔兹的门上发现了一张简短的留言条:“通知警察,不要上楼。”此刻,楼上卧室里,安德烈・戈尔兹和妻子多琳娜恬静地躺在床上,肩并肩,手挽手,双双服药自杀,两人神情安详而幸福。生命终结的那刻,他84岁,她83岁。床边桌上,放着戈尔兹与朋友们道别的信:“我们两人谁也不愿意孤独活在世上。我们彼此说过,假若有来世,我们还要共度。”
在稍许惊诧之后,熟悉戈尔兹和妻子感情的人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早在一年前,这位一生有着杰出成就的哲学家已经为他们的婚姻写下动人的墓志铭《致D书:情记》,这是一位满怀爱慕的丈夫写给病中妻子的情书,他们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可谓纯粹而完美……
身如浮萍,情爱有根
安德烈・戈尔兹原名杰勒德・希乐施,1923年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家庭里,母亲信奉天主教,父亲退伍后成为木材经销商。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月里,人们往往为填饱肚子而东奔西走。中学毕业后,戈尔兹来到瑞士,进入一家天主教学院学习。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思想之路。
生于战乱的戈尔兹目睹了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对人生有了别样的感受和看法,他开始热衷于研究思想和哲学。1946年,在瑞士举行的一个会议上,戈尔兹遇到了著名的法国哲学家、作家让・保罗・萨特和女权主义作家西蒙・波伏瓦。让・保罗・萨特当时崇尚,被称为“存在主义的鼻祖”,并且成为颇有影响的“左岸”知识分子中著名的中心人物,他后来更是由于1964年拒领诺贝尔奖而家喻户晓。三人一见如故,聊得十分尽兴和投机。相近的观点和共同的爱好使三人很快成为最好的朋友,并组成了“知识分子联盟”,这个没有祖国的奥地利犹太人开始在异国他乡研究起前途渺茫的哲学。
1947年冬天,24岁的戈尔兹来到了漫天飞雪的瑞士洛桑,这里,正举行着一个小型舞会。在喧嚣的人群中,他注意到一个白净的红头发姑娘。这个年轻姑娘的双眸像清澈的泉水般纯洁,配上一头红色的头发,浑身散发出令人无可抗拒的青春气息。
害羞、内敛的戈尔兹在瞬间喜欢上了这个女孩,他鼓起勇气邀请她跳舞。在舞池里,戈尔兹得知女孩叫多琳・基尔,英国人。一首舞曲终了后,腼腆的戈尔兹第一次大胆地约多琳出去踏雪。多琳愉快地接受了邀请。通过刚才的接触,她对这个腼腆而博学的年轻人有了不错的印象。避开众人的喧嚣,在茫茫无际的天地间,戈尔兹惊奇地发现眼前这个快乐的红头发女孩竟然有着曲折的过去……
多琳1924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很不幸,她是一个私生女,因此她在很小的时候便被母亲遗弃了。一名好心的教父收养了她,并细心地照看她,供她上学。若干年后,当成人的多琳得知教父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后,巨大的感情冲击使她心乱如麻。为了使自己脆弱的心不再受到伤害,她辞别父亲,开始四处漂泊……
在异乡瑞士回忆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此情此景勾起了戈尔兹一腔柔情。他轻轻地擦去多琳脸上的泪水,将她紧紧地拥在怀中,任凭漫天大雪飘然而下……
真爱澎湃,复苏成功
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年代里,相似的背景、相同的遭遇,使两颗年轻的心紧紧地靠在一起。虽然这时的戈尔兹一贫如洗,但有了多琳的陪伴,生活顿时充满了五彩斑斓的色彩。戈尔兹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幼年时的战乱造就了他不谙世事,为人羞涩谨慎的性格。他很少与人打交道,最大的乐趣是钻研他的哲学书籍,一位朋友称他是“图书馆里的老鼠”。而多琳则正好相反,她是天生的乐天派,脸上总是洋溢着春风般的微笑,有着聪慧敏锐的思想。两人迥然不同的性格并不妨碍他们的爱情,反而形成了性格上的互补,用朋友们的话说,多琳是戈尔兹“与真实世界的联结点”。
在戈尔兹早期的创作历程中,多琳成了他的档案员、研究员,他的对话者、第一读者、他唯一的评论家。两人在艰难的岁月里并肩战斗,彼此守护。
1949年,经过两年热恋,戈尔兹与多琳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戈尔兹对哲学的研究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与萨特和左派思想中心靠得更近,两人决定移民巴黎。按照法文的拼写,多琳改名为多琳娜,戈尔兹决定以笔名“安德烈・戈尔兹”进行创作。
在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是一个性的挥霍让爱情饥渴的时代,有情人是有身份的标志。拿戈尔兹身边的朋友来说,萨特与女作家西蒙・波伏瓦均有数目不等的情人,然而戈尔兹对这些不感兴趣,他和多琳娜彼此忠贞不渝,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思想上,始终如一。
有了家庭的稳定和妻子坚定的支持,戈尔兹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戈尔兹和妻子位于巴黎的公寓常常云集着学生、助手和同道的思想家。按照英国的习惯,这里必定有下午茶按时提供。夫妇两人的生活看起来清贫但不失优雅。处于这种宽松和思想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戈尔兹开始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哲学。由于生逢乱世,戈尔兹对战争持反对态度,尤其对核武力极为痛恨,他率先清晰地阐述了生态政治理论,写出了《环保与政治》、《环保与自由》、《无产阶级再见》等颇有影响的著作,因此被视为政治环保和反资本主义的思想家。
1964年,戈尔兹参与共同创立了著名的左派报纸《新观察家》,由于出色的报纸编撰和运营能力,5年后,他又接手了萨特与西蒙・波伏瓦1945年创办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随着这些成就不断地被公布于众,戈尔兹的事业和知名度如日中天。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思想动荡,戈尔兹与萨特的学术分歧越来越大,甚至经常争吵。终于,这导致了戈尔兹与萨特的关系永久破裂。多年的友谊瞬间失去,这使本来就不善交友的戈尔兹极为苦闷。他又何尝不想珍惜这份难得的友情,尤其是对萨特,这位启蒙他走上哲学之路的良师益友。然而,在学术的分歧面前,他又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抉择。
双双化蝶,绝恋永恒
1965年,多琳娜接受了例行身体检查,她的头盖骨及颈部里存有囊肿。这意味着在多琳娜的后半生里,她将不得不忍受剧痛的折磨。
此时的戈尔兹已经是研究领域的杰出人物,并享誉文坛,正处于事业顶峰。然而,在接受了多琳娜患病的事实后,他平静地告诉妻子:“亲爱的,在你的健康受到影响的这个时刻,事业已不再重要,我决定激流勇退,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你。”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琳娜的病痛越来越严重,后来甚至于卧床不起。由于两人没有儿女,戈尔兹承担了一切照顾多琳娜的工作。他常常迈着同样蹒跚的步伐为妻子买菜、做饭,用同样干枯的双手喂妻子吃饭。为了让妻子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舒心养病,戈尔兹将家从巴黎迁居到向东80英里外位于沃斯农的一所大宅里。
一天,在伺候完多琳娜吃饭后,戈尔兹深情地望着妻子。眼前的妻子,由于病痛的折磨显得干枯而瘦小。想到五十多年前瑞士那个飘雪的夜晚,活力四射的少女用爽朗的笑声敲开自己的心扉。两人历经战乱,几度背井离乡,妻子从来都与自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直至有今天的成就。眼前的往事历历在目,可如今已是风烛残年。想到这里,戈尔兹不禁潸然泪下。 他轻轻地提起笔,给妻子写下了一段话:“你就快到82岁了。你缩短了6厘米,体重不足45公斤,可你依然美丽优雅,令人爱慕。我们共度了58年时光,我爱你胜过从前。”他附在妻子的耳边,轻轻地将这段心语念给妻子听。病榻之上的多琳娜难抑激动之情,不禁泪雨纷飞。
从此,戈尔兹决定只为多琳娜一人写本书,以追述两人用五十余年寻唯一之爱情的历程。他把书名定为《致D书:情记》――一位满怀爱慕之心的丈夫写给病中妻子的长篇情书。
2006年4月,长达75页的《致D书:情记》封笔。多琳娜为丈夫的深情表白而一次次流泪。经过深思熟虑,戈尔兹认为这封信及两人的爱情应该广为人知,他希望将这封信印刷成书。多琳娜同意了丈夫的决定,但她要求信的英译本必须在她死后出版。
2006年7月,《致D书:情记》一出版便引起轰动,短短几周内便卖出两万册。在法国畅销书排行榜上更是节节上升。由于戈尔兹的非凡声誉和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本书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
人们说,戈尔兹一生的著作,抵不上他在生命尽头写给爱人的这一封博大、真诚的公开情书。这番热爱与感激的朴素告白,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但是这封信的的确确只写给一个人,它坦言,如果没有妻子,安德烈・戈尔兹,哲学家、思想家、作家、让・保罗・萨特的朋友――所有这些头衔都“没有意义,无足轻重”……
病痛的折磨使多琳娜越来越痛苦。终于,2007年9月22日,戈尔兹写下了最后一封给他的朋友、沃斯农市长埃利亚内・卡尔的信:“亲爱的埃利亚内,我们早就知道我们会一起结束生命,原谅我把这个不愉快的任务留给你……”封好信件,仔细地在门上别上留言条,两人躺下来。戈尔兹再一次挽起牵了半个多世纪的爱妻的手,双双安然离去。
一、 引言
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整体外观的需要,或使用功能的要求,经常在两栋建筑之间架设连廊或装饰架,作为连体,将两栋建筑联系起来。
针对这样的问题时,结构设计常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案:
1. 在连体与两侧建筑之间设变形缝,使连体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
2. 在连体与一侧建筑之间设变形缝,与另一侧建筑牢固连接,使连体成为单侧建筑的结构单元的一部分;
3. 连体与两栋建筑均牢固连接,将两侧建筑通过连体连成一个整体,称之为刚性连接连体结构;
4. 连体与两栋建筑均采用弱连接,连体结构仅向两侧建筑传递竖向荷载,不传递水平荷载和弯矩,称之为非刚性连接连体结构。
实际工程中,被连接的两栋建筑极少能做到在受水平力作用下,水平变形一致。因此,将连体与两栋建筑均牢固连接,一方面会造成连体难以承担两侧建筑的变形差,另一方面连体会对两侧建筑形成很大的应力集中,引起建筑的局部破坏。
而将连体与两侧建筑物用变形缝分开,则连体需要设置独立的支承系统。此时,很可能会影响连体下部的使用功能,作得不好,还可能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为此,我们希望还是将连体直接作用在两侧的建筑上,但采用可靠的连接节点形式,使连体能承受建筑的变形,且能减小对建筑形成的局部应力。
所谓可靠的连接节点形式,可以是一侧与建筑物采用固定铰支座,而另一侧采用活动铰支座的形式。
一般现场采用的土建支座或用钢材加工的支座形式复杂,安装繁琐。这里我们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支座形式--盆式橡胶支座。
二、 盆式橡胶支座
橡胶支座作为支座构件,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方面。橡胶支座可分为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等多种形式,其中以盆式橡胶支座的特点最为明显。盆式橡胶支座可适应的水平位移量最大。
盆式橡胶支座是由钢构件和橡胶构件组合而成的桥梁支座。它具有承载力高,水平位移量大、转动灵活等特点;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构造简单、高度低,加工方便、节省钢材、降低造价等优点,是适宜于大跨径桥梁使用的较理想的支座。其竖向承载力可以达到1500~50000KN,能满足国内大型桥梁建造的需要,使用寿命可以达到50年以上。
盆式橡胶支座有多种标准系列,如《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之GPZ系列、《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2331-2004)》之TPZ系列等。
以GPZ系列为例,可按性能将盆式橡胶支座分为三个种类:双向活动支座、单向活动支座和固定支座。
1. 双向活动支座:具有竖向转动和纵向与横向滑移性能,代号为SX。
图 1双向活动支座(横桥向)
2. 单向活动支座:具有竖向转动的单一方向滑移性能,代号为DX。
图 2单向活动支座(横桥向)
表 1单向活动支座规格系列参数(部分)
3. 固定支座:仅量有竖向转动性能,代号为GD。
图 3固定支座
表 2固定支座规格系列参数(部分)
4. 支座性能技术要求:
a) 竖向承载力:竖向承载力(即支座反力)分为31级,即0.8~60 MN。在竖向设计承载力作用下,支座压缩变形值不大于支座总高度的2%,盆环上口径向变形不大于外径的0.5‰,支座残余变形不超过总变形量的5%。
b) 水平承载力:固定支座在各方面和单向活动非滑移方向的水平承载力不小于竖向承载力的10%。抗震型支座水平承载力不小于支座竖向承载力的20%。
c) 转角:支座转动角度不小于0.02rad。
d) 摩擦系数:加5201硅脂后,常温型活动支座设计摩擦系数最小为0.03,耐寒型活动支座设计摩擦系数最小为0.06。
e) 位移:活动支座位移量可达到±50~300mm。
5. 支座安装:
盆式橡胶支座与连接结构上的预埋件直接焊接,也可用预埋螺栓栓接,安装方便。
三、 使用盆式橡胶支座的设计思路
建筑设计中连体支座位移量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建筑物在地震荷载、风荷载、温度荷载作用下以及施工期间连体支撑拆除的原因,引起支座间的相对位移差。
在地震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单侧建筑的位移量,在其结构整体设计中一般会被控制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各种结构类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e],支座位移与支座高度之比近似的按[θe]取值。允许位移量最大的多层钢结构[θe]为1/300,当建筑高度为24m时,建筑位移不超过80mm。
另外,温度变化可引起连体伸缩变形,特别是无外装饰连体,当产生温差较大时,其变形量会很大。如钢结构连体,当长度为35m时,昼夜温差15℃,就会产生35×103×12×10-6×15=6.3mm的变形。
施工期间连体支撑的拆除时,因连体构件间内力重新分布,也可能会产生连体支座的位移。
支座的位移量应能满足两侧建筑允许位移量、温度荷载作用变形以及支撑拆除引起变形的总和。
根据结构布置需要,连体支座一般一端选用固定支座,另一端选用单向活动支座。盆式橡胶活动支座位移量可达到±50~300mm,可以满足多层结构连体支座变形的要求。
四、 工程实例
如某工程一、二期分别建设两栋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厂房,厂房总高度19m,两厂房间距35m,在二期厂房建设时,建设单位要求,在两栋厂房之间设两座4m宽的连廊,将厂房二、三层连通。由于生产要求,不允许连廊设独立的支承系统,只能支承于两栋厂房之上。设计时,将连廊设计为二层钢桁架结构,连廊与主体之间采用盆式橡胶支座连接,其中二期厂房端为固定支座,一期端为单向活动支座。
图 3 连廊施工照片
经过计算得知,单榀支座最大轴力设计值为870kN,在连廊自重及使用荷载作用下,支座水平位移0.2mm,支座标高位于13m,厂房节点最大位移为水平地震作用下24mm,支座变形要求为24×2+0.2=48.2mm。
固定支座选用GPZ1GD,单向活动支座选用GPZ1DX,设计承载力均为1MN=1000kN,单向活动支座的顺桥向允许位移量为±50mm,满足计算要求。
该工程现已竣工投入使用,使用后尚未发现问题。
五、 结语
盆式橡胶支座有着承载力高、构造简单、安装方便以及活动支座位移量较大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非刚性连接连体结构形式。
盆式橡胶支座可以使结构设计铰支座和滑动铰支座的设计假定得以完美实现,即减小设计师关于节点设计的难度,同时减小了现场制作支座节点的尺寸,起到了美观的效果。
当然,将橡胶支座应用于建筑领域,还有其局限性。对于高层非刚性连接的连体结构,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支座滑移量应能满足罕遇地震下的位移要求,橡胶支座位移能力可能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另外规程还规定,8度抗震设计时,还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因此,使用橡胶支座的同时,还应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深挖中华文化精髓 “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成立4 uu
2016年10月27日,坐落于首都银街东单三友商场四层的“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正式揭牌,致力推广传统手工艺文化,复兴非遗手工技艺,拓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非遗产品,标志着“雪莲”品牌的产品线,又向文化创意提升、转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当日,雪莲集团与25位手工技艺大师签约,其中不少手工艺大师也是国家级的工艺传承大师。“雪莲”品牌跨界手工艺,其实并不突兀,若梳理“雪莲”的历史,便可知其与手工艺有着不解的渊源。据雪莲集团副总经理赵俊杰介绍,雪莲品牌最早起源可追溯至1919年的仁立商号,创办人是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周诒春,并与梁思成、林徽因等京城文化名人渊源颇深,曾生产手工地毯,经历“仁立毛纺厂”、“仁立麻纺厂”的时代,而后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研发生产出中国第一件羊绒衫??“这说明了在“雪莲”身上,从一开始就带有手工的基因。”赵总表示,从这种意义上看,创立仁立时尚手工坊本身就是一种对“雪莲”自身历史文化优势的回溯、传承与发扬。
非遗大师零距离接触
普通人大概很难想象,与非遗大师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声音,触摸他们的作品。而今“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的成立,让想象照进了现实。“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的非遗传承人,包括金丝镶嵌大师黄小群,景泰蓝大师张向东,陶瓷艺术大师赵传玉,画家程忠麟、王一茗,书法家范寅斌,当代油画家王洪旭,著名服装设计师王燕喃,剪纸大师陈玉梅、刘峥嵘,皮影大师赵翠莲,文彩绣大师高彩侠,柳编大师赵丽萍,内画大师张冰,十字绣大师文清,盘绣大师哈承清,新锐服装设计师巨菲菲,羊皮画大师吴勇等等。日前,记者走进“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对话非遗大师,了解这些传承人的从艺故事以及入驻“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的初衷。
景泰蓝大师张向东入行已有40年,据他介绍,一件景泰蓝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百余道工序。其中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为最具代表性的五道工序,称为“曼妙五部曲”。研习技艺的过程中,难免会手腕伤、颈椎病、网球肘等职业病,但依旧深深迷恋其中。张向东表示,希望通过签约“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能够促进景泰蓝技艺的传承,“我会一直守着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有人守着,就永远倒不了。”
金丝镶嵌大师黄小群同样已入行40载,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她成为国内最早“下海”的一批手工业者。金丝镶嵌艺术以金属丝展示金碧辉煌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经高温烧压,在灯光下呈现出闪烁的质感,魅力无穷,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完美统一的精湛手艺,让黄小群的作品一直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好评,但她表示,可探索的空间无穷尽,未来希望自己可以做出艺术价值更高能够流传下去的作品,培养出能够潜心钻研的传承人。
剪纸艺术大师陈玉梅表示,自己走上剪纸艺术之路缘于受到妈妈巧手的启蒙,过去“逢婚庆节日,妈妈都会被邻居请去剪窗花或喜字。”陈玉梅是家中最小的女儿,通常小孩子不被允许动剪刀,她却自小就挥着剪刀,随手拾起一张小纸片就剪得不亦乐乎。这也让陈玉梅打小练成了画稿在心中、脱稿即剪的手艺。在实践的过程中,陈玉梅不断将剪纸技艺精髓发扬光大,曾受奥组委委托设计制作剪纸作品。
据纹彩绣艺术大师高彩侠介绍,一件纹彩绣作品的完成要经过七八道工序,尤其当需要手绘和手绣时,就更加复杂繁琐,耗时也更长。产品高端的特性、自身资源的紧张以及工艺师人才的匮乏,致使商业化面临困难。高彩侠曾与一些演艺界的明星、设计师合作过,此次与“雪莲”合作高端定制产品,并进一步探索深度合作的模式。
工笔画艺术大师王一茗表示,自己从小喜欢画画,并为此考入正式院校,曾为了梦想来京自费学习三年。据她介绍,一幅工笔画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辛苦的付出,尤其是为了参加大型展览赶制作品。但就当下的艺术环境而言,工笔画家经常要纠结于选择生存还是执着于创作。而今与“雪莲”合作,王一茗还得到了一个独立安静的画室,“这为我静心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她表示,也希望自己能为“雪莲”设计出一些好的作品。
据另一位剪纸大师刘峥嵘介绍,剪纸作品的花样均为自己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此次与雪莲合作,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高级定制的尝试。“雪莲提供平台,帮助我们推广。”她表示,没了后顾之忧,自己便可以安心认真地做作品了。
受访过程中,多位传承人都坦言,当下面临招徒困难以及市场推广的瓶颈。而入驻“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后,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据雪莲集团副总经理赵俊杰介绍,非遗文化存在着“有技艺”但“无传承”、“无设计”、“无平台”的现状,“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的创立,正是致力于为传承人提供平台,搭建渠道,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化进程,从而实现传承与发展。
示范纺织产业转型提升
结合当前首都核心区的定位,“雪莲”以复兴民族手工艺、传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切入点,除了社会意义,更对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独特的先行示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