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电站爆炸

核电站爆炸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电站爆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核电站爆炸

核电站爆炸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扑救;防护

随着科技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与开拓当中,尤其是核物质的开发与探索。核电站的建设则成为了核研究的重点任务之一,只有将基础建设把握住,才能使得地震发生时不会对核电站造成太大的影响,也不会因此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核电站次生火灾的影响

谈到核电站,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至于深层次的了解便是一无所知了,但是说到地震,大家都会畏而远之,也深知它的危害,同样对于核电站而言,地震是最具威胁性的灾害之一,因此只有对地震给核电站带来的危害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有效地避免核电站在地震时遭受更大的损失。

1.1核电站

核电站又称为核电厂,是用来实现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之后通过释放的能量收集电能的场所。目前,我国的核电站一般都是以商业价值进行建造和开发,利用核能的运转进而达到发电的效果。核电站由于其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高爆性,所以一般建立在荒无人烟的场所,因其内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结合体,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因此在建造时都要做出严格的防护和隔离[1]。

1.2地震对核电站的危害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简单了解核电站的性能以及危险性,那么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是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由于震动可以使聚集的微量元素产生能量,因此在地震时,地震波很可能通过空气效应,致使核电站中的反应物质发生强烈反应,裂变时还要释放较大的能量,加上外界空气的震荡,很可能导致反应堆失去控制,最终导致爆炸。核物质是一种复燃性有氧物质,爆炸之后,如果不及时将火灾或者火灾隐患进行扑灭和清除,将很可能引起二次燃烧,甚至是爆炸。

1.3事实分析

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核电站发生火灾远比一般火灾危害大得多,除了会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外,更可能造成化学物质泄漏,甚至是放射性污染。尽管核电站的选址已经综合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在设计、施工阶段都充分进行了抗震考虑,但不能保证核电站所有地区不会发生地震或者发生地震概率很低,比如:2007年,日本千岛群岛发生地震,由于地震震源较深,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因此波及到了日本刈羽核电站变电设施,直接造成了核反应堆泄露,引起火灾,最终核电站附近同时遭受大火侵袭,发射性物质污染了整个地区,由此可见,地震次生火灾可以给核电站带来的多么大的影响和后果。

2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特性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避免核电站受到地震次生火灾的波及和影响,首先就要对核电站内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特性、特点以及原因等因素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认识,才更加有助于地震次生火灾发生时及时进行扑救和预防。

2.1起火原因

2.1.1内在原因根据了解得知,大多数核电站在地震之后产生次生火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潜在火源没有彻底排除,进而火灾在某种条件下再次发生。地震之后潜在火源会有很多,尤其是对于核电站来说,大多是在由于震荡引起的物质冲击等,比如说地震可以导致氢气运输管道或者是发电机冷却系统受到破坏,导致气体泄露,最终引发火灾,另外在地震的强作用力下,可以使得核电站内设备短路、断路等情况的发生,这些都是属于震后潜在的引火源之一。2.1.2建筑物遭到破坏核电站内建筑物被地震破坏这是作为引发次生火灾的另一种原因。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建筑物发生形变、移位,甚至是倒塌,这样就会间接的造成内部设施、管道、线路的损坏或者是交联,一旦遇到可燃性条件,就会发生火灾,严重时会发生爆炸。

2.2火灾特点

经过对各类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事故的归纳、分析得出次生火灾的发生特点主要有:(1)一触即发,一点起火,多处同时发生火灾;(2)地震之后,由于核电站建设厂房较为密集和复杂,出现火灾后,会连带周围陆续起火;(3)由于地震具有强大的破坏性,所以消防系统都会遭到强烈损坏,当火灾发生时,消防设备起不到灭火的作用,致使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的扑救与预防

对于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而言,破坏性和影响力是极其恶劣的,只有对核电站次生火灾掌握一定的扑救方法,进行一些有效的、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次生火灾的再次发生。

3.1次生火灾扑救原则

3.1.1先重点,后一般为了避免次生火灾对核功能造成更大影响,当火灾发生时,首先就要对核安全系统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切断一切核系统相关设备电源,对核反应堆实行停堆处理,如果发现核安全系统已经遭到破坏,并且有核物质泄露现象发生,灭火行动要以控制泄漏物质为主,对周围人员进行迅速疏散,确保核系统不会发生更大的事故。3.1.2先隔离,后扑灭发现次生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就要对核反应堆以及核安全系统实行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情况下应该采取采取隔离的办法,对气体运输管道、液体油、电气电力系统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切断一切运行电源之后,然后实施灭火[2]。

3.2次生火灾的预防

3.2.1提高防火系统抗震等级要想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得到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最重要的就是对防火系统实行等级式管理,提高防火系统的抗震强度,增设气压水喷淋系统、雾化喷头灭火系统、泡沫喷射系统,并且要在消防死角布置最为直接有效的消防设施,只有对防火系统进行加固,才能在次生火灾发生时对火灾进行更好的控制和扑救。3.2.2开展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起火原因复杂,光靠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还不够,必须有广大职工参与。所以,应扎扎实实地搞好宣传,普及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的科学知识,使广大职工了解和掌握震前、震时、震后的防震、避震和火灾防救知识,举行有广大职工参加的模拟实地防火救灾演习,提高群众综合防震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生地震次生火灾,能够从容应震,同时迅速扑救火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结合的,只有对次生火灾进行及时的预防和准确的管理,才能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实现核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权,马宗晋,苏桂武,周锡元.国外几次震后火灾的对比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9(3).

核电站爆炸范文第2篇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通常称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核辐射主要是指α、β、γ 3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灼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核辐射效应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的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波长短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指每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一焦耳射线能量的吸收剂量)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作用下会引起瞬态干扰和永久损坏;瞬发γ射线可引起核电磁脉冲、内电磁脉冲和系统电磁脉冲;中子还会使某些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γ射线会产生摄影胶片感光、光学玻璃变暗等效应。

核辐射对生物体的伤害

核辐射对生物体的伤害是怎么造成的呢?生物体内有大量的各种分子,分子内部的化学键一般键能为2到10个电子伏。核辐射的各种微观粒子带有的能量都比化学键的键能高,因此有可能破坏生物体内分子的化学键,造成分子性质改变。大部分情况下,细胞内的个别分子被破坏而失去生理活性或者整个细胞受损死亡后,会很快被人体分解吸收,重新利用,不会造成重大伤害。然而,这种伤害也有可能导致正常的体细胞基因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能修复并且细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不受控制地进行复制,变成癌细胞。因此,长时间接受较高强度的核辐射是有致癌的可能性的。

核辐射效应的应用

核辐射在食品生产中可用于常温杀菌。食品经过高强度的射线照射之后,可以保证大部分细菌被灭杀。

治疗癌症的放射疗法(放疗)是核辐射的另外一种应用。通过对癌变的部位进行高强度的辐射处理,使得癌细胞(也包括正常细胞)大量死亡,达到抑制癌细胞的目的。

辐射育种。核辐射可导致细胞内染色体基因发生变化,如果恰巧是生殖细胞的基因被改变了,那么如果能够产生正常的后代,就有可能获得一些新的性状。辐射育种就是利用高强度的辐射处理种子,然后从这些受到高强度辐射之后还能够发芽的种子里面筛选培育,获得性能比较好的新品种。

因为天然辐射而产生的新基因、新品种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维持一个低水平的辐射对生物种群的进化和发展是有好处的。

不必谈“核”色变

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3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希/年;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辐射照射剂量;乘飞机旅行2 000公里辐射照射剂量约0.01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辐射照射剂量;一次X光检查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1毫希等等。

正常运行中的核电站给人们带来的放射性也是很小的。以秦山地区居民为例,当地居民接受的天然放射性本底是0.24毫希/年,而一座百万级核电站周围的居民接受的放射性约为0.048毫希/年,与每天抽一支香烟的辐照剂量相当。

居里夫人因白血病去世,邓稼先因直肠癌去世,这可能和他们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关系。人类是不可能与核辐射完全隔绝的,这样的危险总是难以避免,但没有必要过于恐慌。只要尽量避免接触强的核辐射就好了,比如说小心放射性超标的大理石地板、避免直接接触核材料等。

核电站并非核武器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之后引起了普遍恐慌,主要是因为人们联想到了核武器爆炸。核武器爆炸的毁灭性让人们不寒而栗,不过核电站与核武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无论是核电站还是核武器都会使用到一种放射性元素――铀,铀元素包括铀-234、铀-235、铀-238等。铀-238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大概占到铀总量的99%。而通常我们说的核武器主要使用铀-235,它只占铀总量的0.7%。

铀-235能够通过裂变产生巨大能量,这就是核武器的由来。核武器使用的铀-235的浓度达到90%以上。以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为例,60 公斤的铀-235中有约1公斤在爆炸中进行了核裂变,当时造成了7万人死亡。但核电站中使用的铀-235浓度只有3%,这样的纯度,即便反应堆失控也不易引起核爆炸。

当然,即便核电站不是核武器,如果发生大型爆炸,也会造成巨大危害。比如在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反应堆爆炸造成了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320万人受到辐射,污染范围6万多平方公里。目前,日本共有55个核电站,分布在17个市县。假如切尔诺贝利惨剧再次上演,遍布日本各地的核电站同时爆炸,日本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会全部遭受污染,其他国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历史核事故一览

1957 年9 月29 日: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65 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迫使前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11 000 名居民。

1957 年10月7日: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的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这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 39 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 65 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拉察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9 000 名居民。

1971年11月9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北方州电力公司”的一座核反应堆的废水储存设施发生超库存事件,结果导致5 000 加仑放射性废水流入密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圣保罗的城市饮水系统。

1979 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反应堆因为机械故障和人为的失误致使冷却水和放射性颗粒外逸,但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1979 年8月7日:美国田纳西州浓缩铀外泄,结果导致1 000 人受伤。

核电站爆炸范文第3篇

连日来,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升起的烟云,再次搅动人们意识深处对核辐射的恐惧,像一场心理“海啸”,迅速波及世界各地。人们以不同方式作出反应,有上街示威,反对核能的;有口诛笔伐,主张改弦易辙的;有采取措施,进行自防自救的……虽说形式各异,但提出的问题却是相同的。“我周围的核电站安全吗?我们是否需要核电?”成为当今全球讨论的焦点。在作出回答之前,不妨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历史。

核电的诞生

作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里程碑,世界第一座核电站运行近半个世纪才安全退役,堪称典范。

早在二战结束前后,科学家就已考虑和平利用核能的课题。1951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在爱达荷国家反应堆试验中心,生产出100千瓦核电,迈出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第一步。1954年6月27日,莫斯科广播电台的一则新闻震惊了世界:“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5000千瓦核电站,已开始向农业项目供电。”这个名为“第一核电站”的项目,当时属于最高机密,连建设工地上的工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建什么。这座位于莫斯科近郊奥布宁斯克的核电站,从方案设计到竣工运行仅耗时3年,创下了核电站建设的速度之最。按设计,该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寿命为30年。据此,苏联于1984年决定将其关闭。后因种种原因,核电站的关闭计划一推再推,直到2002年4月30日俄罗斯原子能部宣布将其正式关闭。核电站从投产到退役,安全运行了近半个世纪,堪称世界核电站的安全典范。核电站规模虽小,但它被公认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里程碑。退役后,已更名为“奥布宁斯克科学城”,要改建成科技博物馆。

与此同时,世界各科技强国和平利用核能的科研工作,也在突飞猛进。1956年,美国、英国先后建成核电站;进入20世纪60年代,核电国家的名单上又增加了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从1954年到1965年,全球有38个核电站投入运行。其中苏联采用的技术是石墨沸水堆;美国采用的技术有沸水堆和压水堆;英法则选择了不使用浓缩铀,只使用天然铀的石墨汽冷堆;加拿大走的是天然铀重水堆发展之路。上述核电技术,为后来核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业内,被视为早期原型反应堆,即“第一代”核电技术。

经过多年安全运行,核电技术日趋成熟,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更成为推动核电发展的强大动力,核电的经济性受到空前推崇。如果说,此前核电技术还处于开发和试运行阶段的话,七十年代则成为核电迅速发展的时期。到1980年,全球新增核电站242个。从1970年到1982年,美国的核电产量增长12.8倍,核电占电力产量的比例从1.3%增加到16%;法国的核电产量增长了20.4倍,核电比例超过其电力生产的40%;日本的核电产量增长了21.8倍,核电比例达到20%。期间,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步入核电国家的行列。

核电的挫折

接连出现的核电站事故,让世界核电工业徘徊不前几十年。

然而,正当世界核电工业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遭到了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的当头一棒。这是一座95万千瓦的压水堆电站。事情发生在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半。该电站2号反应堆主给水泵停转,辅助给水泵按预设程序启动。问题出在辅助回路中有一道阀门在此前的例行检修后没有按规定打开,导致辅助泵的冷却水不能按预设程序进入,反应堆温度迅速上升。当操作人员发现问题时,已有47%燃料棒熔化并发生泄漏。这是核电站历史上第一次发生燃料棒熔化事故。虽说事故并没有因核泄漏直接导致人员死亡,但却引起了人们对核电站安全的警觉。美国政府撤回了67座核电站的订单,发展核电的计划至少搁置了30年。

那几年,世界核电工业正像“屋漏偏逢连阴雨”。三哩岛核事故的阴影还没摆脱,又一场史无前例的核电站灾难袭来。那是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原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大量高辐射物质进入大气层,造成大面积辐射污染。当时,有33.6万居民从核电站周围撤离,辐射物质随风飘到数千公里之遥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东部地区。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受到严重污染。据2005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报告,有47名救灾人员和9名儿童直接死于辐射;有60万人受到辐射污染;造成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关于事故起因,1986年8月公布的说法,把事故责任推给核电站操作员;1991年的说法,则认为是反应堆设计缺陷所致。与美欧的反应堆设计不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没有防护罩,一旦发生爆炸,就会造成大量高辐射物质泄漏。政府在事故后已下令停建同样类型的核电站。

受这两次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全球“反核”呼声此起彼伏,人们一度“谈核色变”,许多国家出现了以反核为己任的“绿党”。在这一背景下,可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上世纪末,是世界核电发展的徘徊期,也是核电工业在安全方面不断反思、改进的时期。

核电的未来

人类进入新世纪,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使核电再度焕发生机。

世界核电工业重现复兴,是在人们迈进21世纪之后。据世界核能协会今年3月的数据,全球有443座核电站在运行,有62座核电站在建设,有158座核电站在设计,有324座核电站在办理申请手续。甚至有人视21世纪为“核电世纪”。

人们之所以将目光再次投向核能,并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因为能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专家指出,目前世界人口为66亿,到2050年可能超过90亿。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担当主角的石油、天然气、煤等矿石能源的资源是有限的。按目前的开采量,石油资源只够开采70年,油价已经涨到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供需矛盾日趋激烈。而生产核电所需的铀、钚、钍等资源又相当丰富,仅铀的储量就有约417万吨,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多万倍,可以长期提供低价电力。

其次是人类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在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社会提出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控制全球气温上升的一系列措施和目标。核能不仅在生产过程中“零排放”,也能大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排放,因而被欧盟、美国、亚洲的许多国家列为“清洁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1000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一座100万千瓦的煤电厂,每年需煤300万至400万吨,还要产生大量灰渣,而相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只需含量为3%的低浓缩铀28吨。

还有,经过几代科学家的持续努力,核电站的安全性取得了重大进展。依据不同类型反应堆已累计运行上万年的经验;结合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几次重大核电站事故的教训;参照“9・11事件”、地震、洪水、海啸等重大灾难对核电站安全的挑战,核电技术的安全性能在不断提高。科学家早就将防止“燃料棒熔化”锁定为核电站安全的关键,并找到了目前看是较有效的应对方法。核能专家指出,从三哩岛、切尔诺贝利到福岛核电站事故,都是因为在需要冷却的时候不能冷却,导致燃料棒熔化造成核辐射。这是因为目前在全球运行的核电站技术都属于“第二代”。虽都有辅助冷却系统,但启动这些系统需要动力。福岛核电站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动力来启动辅助冷却系统。

现在的“第三代”技术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如AP1000技术将很多大水箱放在厂房顶上,水箱表面是一层胶制的膜,一旦出现燃料棒熔化,温度升高,膜就会熔化,水会把厂房整个淹没,不需要任何动力。专家认为,如果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是“第三代”技术,情况会好许多,至少不会波及周围。在设计上,第三代反应堆加了自动卸压阀门,安全壳也比较结实。有人计算过,第二代核电站出现燃料棒熔化的可能性是万分之一。对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要求是,燃料棒熔化的概率不得超过十万分之一。科学家已开始研究下一代核技术,要利用核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发电、供热、生产氢气、进行海水淡化处理等,让核电更好地造福人类。

核电站爆炸范文第4篇

在日本参议院会馆,面容清瘦的山田恭晖先生宣布,将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扑灭核泄漏。“我们都已经是老人,不再担忧核辐射问题,我们将尽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扑灭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作最后的贡献。”

他是这支“老人敢死队”的领队和组织者。当他对着世界媒体侃侃而谈后半生“理想”时,显得那样的意气风发,丝毫看不出他已有72岁高龄。只有他左边额头青黑色的老人斑,是遮不住的岁月痕迹。

对“核”感情复杂

像很多上个年纪的日本人一样,山田恭晖对“核”始终有着复杂的感情。当美国人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时候,他虽不在日本,而是在韩国汉城,但这同样给他带来了儿时的心理阴影。

在东京大学求学期间,山田加入了左翼学生运动团体,经常参加反对核武器的示威游行,还担任其中的领头羊角色,这使他甚至被警察逮捕过。

1962年大学毕业后,山田进入住友金属公司工作,这是全球五大钢管公司之一。在那里,山田担任精英工程师,一工作就是28年。工作期间,山田始终没有放弃对核问题的关注。每当右翼试图修改和平宪法,违反无核武器三原则的时候,他都会随同人群上街表达抗议。

日本地震发生后,山田先生在电视上和电脑上反复观看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及核泄漏的画面,对核电站的未来忧心忡忡。当看到年轻的工作人员忍受着高辐射从事维修工作时,一个念头在山田心里逐渐成形。“看着孙辈们冒险,自己却什么都不做,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干,”他对自己说。

今年4月,山田先生自己制作并成立了一个名叫“阻止核电站爆炸”的网站。他向2500多位同龄人发出邮件和电话邀请,希望他们加入。这个网站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公开招募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从事抢修工作的“老年行动队”志愿者――以此为标志,“老年行动队”逐渐成型。

获得福岛“入场券”

“老年行动队”招募到400余名志愿者,他们中有大学教授,也有消防员,年龄从30岁到82岁不等。按照山田先生的想法,老年行动队主要面向60岁以上的技术人员,其他年龄层的志愿者不会进入核电站。

山田介绍说,他们都是志愿者,不要政府和纳税人的一分钱,做这件事纯粹出于良心。由于看到核电站的危险,以及最近地震、海啸接连发生,经济一直没有复苏动力,山田先生感到十分痛心,他说:“这里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安心养老的国家了”,所以想着要为社会发挥一点“余热”。

根据计划,他们将选择5人组成一个“福岛核电站调查团”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现场调查,之后再根据情况,将志愿者们分成小队,轮流在核电站里实施抢修等技术性工作。

调查团队囊括了众多专业人士,他们退休后,依然选择发挥余热。

石田和彦,是来自滋贺县的63岁建筑工人,曾参与了建造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核反应堆的外壳。他说3月11日地震和核电站反应堆爆炸那一刻,自己感情非常复杂。此后得知山田先生的团体后,就决定加入。

石田和彦回忆作出决定的那一刻时说,“我告诉妻子我想去现场抢修,妻子说那就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吧。”

除了专业技术人员、核电站前工作人员之外,山田先生的团队里还有很多纯粹的业余人士,比如1名酒吧歌手、2名厨师。

山田先生利用网络招募的一些志愿者,都是专业的退休人员,有的有一辈子的技术经验,所以“用这样的团队去进行修复工作的话,我觉得不会比现在的差。”

行动感动日本政府

对于这支民间力量,日本政府的态度也在转变。

当山田先生刚刚招募“老年行动队”队员的时候,首相菅直人助理细野豪志将其称为“决死队”,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山田先生本人曾多次表示,自己并不是带着自杀使命组织这个“老年行动队”的,他只是想到了最坏的结果而已。他说:“行动队的队员们都会尽全力保护自己,要活着回来。”

当5月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出现中暑和受到核泄漏污染的状况后,细野豪志对山田先生的建议逐渐认可。他在一个记者会上赞扬道:“就算可能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愿为国家做贡献,这种精神是十分宝贵的,不过首先我们要对他们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不会轻易受到辐射影响。”

6月初,负责核安全的日本经济财政大臣海江田万里还专门和山田先生举行了会晤。山田说,海江田万里也支持老年行动队。

东京电力公司和相关专家们曾预测,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整个维修计划或许长达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才能基本上消除。山田先生也按照这个时间表来规划“老年行动队”的未来。

他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几乎将自己后半生的生命时间都计算的一清二楚,并且和福岛第一核电站联系了起来。他说,之所以承担这项任务是因为年纪很大了。“我现在72岁,根据日本平均寿命,我还有13~15年的生活。”因此虽然泄漏核电站里高辐射性的物质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乃至患上癌症,但他却说:“癌症发病要到20~30年左右,或许得癌症之前,我就已经死了。”

核电站爆炸范文第5篇

2月7日,一份《关于请求停止江西彭泽核电厂项目建设的报告》的文件在微博上引发热议,该《报告》的发文单位为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人民政府。《报告》直指江西彭泽核电厂项目在建设前期以及项目建成后存在的各种问题或隐患。

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彭泽核电厂项目所在地半径10公里人口密集,在20万以上,二是核电厂所处的江西九江位于“九江一靖安”断裂带上,地震较为活跃。

生活在高风险技术时代

高风险技术是指容易出现危及人类、生物和环境的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核电站,其他还有可以引起严重污染的化工(技术)企业,如化企业和重金属冶炼企业等。这些技术在造福于人类时,也可能危及人类。核电站的风险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得到体现。化企业造成的风险以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部的博帕尔事件为代表。当时,该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发生特大事故,造成2万多人死亡,5万多人受到伤害,20多万人受到波及。而重金属危害以20世纪初日本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为代表,该病持续几十年,导致20多人死亡,数十万人受到影响。

今天,核电站遍布世界各地,总共有428座,中国有11座。如果以核电站方圆30公里为来计算,目前全球约有9000万人生活在有潜在核风险的区域内,中国、德国和巴基斯坦有超过900万人面对核风险,印度、中国台湾和法国则有500~600万人面临核风险。如果扩大至核电站方圆75公里,则全球有多达5亿人生活在核威胁下,其中以美国受威胁人口最多,超过1.1亿人。中国有多达7300万人受到威胁,印度有5700万人,德国与日本则分别有3900万人和3300万人居住在核风险区内。

最令人担忧的是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核电站,虽然这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核电站,所生产的电力只有125兆瓦,可是方圆30公里却住着超过800万人。中国台湾的国圣核电站和金山核电站分别能够生产1933和1208兆瓦的电力,但这两个核电站方圆30公里地区的人口相对于卡拉奇核电站较少,各有500多万人。以核电站方圆75公里来看,受核威胁人口最多的要数中国广东核电站与岭澳核电站,这两座核电站分别有超过2800万人居住在“危险区”。

然而,要对核电站周边范围的潜在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几乎是不可能的,核电站周围的人口集中程度也不能作为危险的唯一测评因素。这是因为每个核设施都具有独特的风险因素,包括地震风险、维修的质量、监督疏忽和设施内辐射性物质的数量等。

如何与高风险技术共存

由于核电被视为是清洁能源,因而现代社会不可能完全与核电站分手。同样,由于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高风险的化工企业等也不可能完全关闭,因此,人类必须与高风险技术共存。

美国耶鲁大的组织社会家查尔斯-佩罗认为,既然是高风险技术,就意味着会出事故。而一些事故并非人们以前所估计的那样可能只是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因为高技术复杂系统出事故的概率会比人们原先估计的要高得多,而且设计来保障安全的措施自身也会出故障。

例如,早在1984年佩罗出版《高风险技术与“正常事故”》一书时,只发生过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1979年)。但是当时佩罗预言,也许10年内还会出现核电站或其他高技术事故。果不其然,1986年4月26日就发生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更是对佩罗观点的验证。日本人建造福岛核电站之初,也信誓旦旦地称,核电站能抗百年一遇的地震。然而,自然却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它不会轻易听从人的意志并就范于人。尽管日本修建核电站根据以往的经验能抗8级地震,但是2011年3月11日却发生了500年不遇的9级地震,同时还引发了千年不遇的特大海啸,从而导致对核电站的供电停止,使冷却系统(这就是设计出来保证核电站安全的技术)失去功能,结果核燃料持续燃烧升温,造成核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

所以,如果人类需要从事高风险技术并从中获利,就需要会与高风险技术系统共存。其中一个关键点是,认同一个生活和经济观点: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就能分散风险。对此,需要对高风险技术进行分散化、多元化和建设后备设施的防灾准备。

中国的《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86),对核电站的选址、建设期间环境影响、运行期间的污染(主要是核辐射的影响)防治措施、环境监测系统的配置、核电站的三废处理系统(废液处理系统,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核电站的纵深防御机制、核电站(厂)址周围的人口、交通、通讯等分布情况等都提出了要求,其中在选择核电站地址上有人口密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