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敲的典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文本细读 诗词细读 细读语言 阅读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文本细读”,如孙绍振教授著书《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对大量经典篇目进行微观分析,王崧舟老师等优秀语文教师积极在教学中实践探索。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语文阅读教学指出了一条重要途径。
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就是精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逐字逐句地摸索。中国古诗词语言凝练,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须细细推敲,方能解其中之味。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来说,“文本细读”更适合应用于古诗词教学。
1.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中国古诗词富有节奏和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如果误读字音,就会破坏诗歌的格律美,更可能成为理解诗意、体验感情的障碍。字正腔圆的诵读会带领学生开始美妙鉴赏之旅。简单归纳误读原因,常见的有古今异义、古今异音、通假字、多音字、不符合平仄音韵等。
古今异义如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扁”,古意为“小”,读音为piān;《将进酒》中的“将”,古意为“请,请求”,读音为qiāng。
古今异音如韩愈诗句“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胜”,旧读shēng;杜牧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旧读xiá。
诗句中如果出现了通假字,读音就会发生变化。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通“现”,显现之意,故读音应为xiàn;《鹿柴》的“柴”通“寨”,指村寨,“鹿柴”是地名,故读音为zhài。
至于诗句中的多音字读音判断比较简单,遵循“多音字从义”的原则。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花重锦官城”描写春雨后花儿“红艳艳、沉甸甸”的娇艳欲滴之态,所以句中的多音字“重”读音为zhòng。
格律诗是按照一定平仄和押韵要求把诗句格律化。有时还需要从平仄音韵上判断读音。如李商隐的《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一句押的是平声韵,所以“看”应读为kān,如果读成去声就不押韵了。又如王昌龄《出塞》中“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应该如何确定读音呢?这句平仄规律明显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教”是平声,不可能读第四声,应读jiāo。
2.咬文嚼字理解语义
咬文嚼字准确理解语义,是细读古诗词的最根本的基础。这个环节一旦有疏漏,就会出现望文生义、主观臆断的情况。如果说学生分不清“东风”与“冬风”、“小燕子”与“鸿雁”、“山重水复”与“山穷水尽”的话,更遑论对诗词进行艺术分析。那么,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哪些方面的字词语义呢?
首先,注意那些经过历代诗人反复运用而产生特定含义的字词。如“鸿雁”、“鹧鸪”传达思乡之情,“东篱”代表超凡脱俗之境,“”折射高洁品质,“杨柳”抒写离人依依惜别。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的经典之作,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向之间似乎没有确定的联系。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西风,就是秋风。肃杀的秋风和古老的驿道、旅途劳顿的瘦马组合在一起,就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其次,要注意使用典故的词语。诗词用典,指诗人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等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归后的感受。句中“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怀念而已。“烂柯人”指传说中的人物王质。诗人以王质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诗人抒写了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像这样使用典故的古诗词很多,给学生阅读制造了障碍,需要细读弄懂,才能理解诗人的深意。
第三,关注词语的象征意义。象征指通过某一特定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如杜牧的《赤壁》用“二乔”这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又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用“浮云”象征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象征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象征意义往往是理解古诗词的关键,言简而意深,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层意义向深处发掘,方能发现一个全新境界。
3.反复推敲走进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用字讲究“准确传神”,要求描摹物态能抓住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心绪,描绘情景能使人身临其境。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炼字佳话一直为人津津乐道。阅读古诗词的时候,对某些字词的反复推敲是走进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
孙绍振教授细读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首先推敲“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怜”字。“怜什么呢?从句法来说,怜的对象是屐齿,但是,屐齿有硬度,大概不用太多怜惜。怜的对象应该是‘苍苔’,它是屐齿‘印’的对象。路上有苍苔,应该是人迹长久不到的结果。但,怜惜的是苍苔,还是园子内外人迹罕至的宁静呢?从这个‘怜’字透露出诗人的心理特征:这是一个外部感觉很精致、内心很敏感的人。”孙教授还推敲了“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关”、“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出”,就这样慢慢带领我们走进了诗的意境,可以看到诗人在耐心扣门却久扣不开的情况下,突然发现了红杏一枝,于是对春色之美惊异激动,并从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
人生的标点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
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答: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答:
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答:
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答: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答: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答:
参考答案
1、句号“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2、善,信,顽强,进取,创造
3、“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
4、比喻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
方法一:古诗阅读鉴赏“三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欣赏的前提。因此,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诗歌应把“读”作为突破口。不过,读的时候要带着任务去读,要边读边思考,反复推敲,融会贯通。其方法步骤归纳起来有:
(一)读懂。就是读懂诗意。其过程是:
1.读标题。从体裁或题材、题眼或关键词等方面推知全诗内容。如《秋思》《越中览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读注释。或题意解说,或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或诗文生词、典故解释,等等,都可成为我们对诗歌全面、深入解读的“钥匙”。如2006年辽宁卷考苏轼《东坡》就有两条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仔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题意和诗意,进而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读诗文。一是抓关键词(情词/诗眼),二是抓关键句(情句/诗骨)。据此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读透。就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了解作者。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推知本诗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点等。
2.知晓典故。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此为直接寄托。如果作者正面直接引用故事。李商隐“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就是借庄周、望帝来写自己。杜甫“出师未捷身长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里写的不仅是孔明的丰功伟绩,更是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感慨。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典故的内涵以及诗人运用的意图。
3.体味意境。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在指导古诗阅读鉴赏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而“意”往往蕴含在“境”之中,因此,我们就要随流溯源,引发想象,进而悟出其中的意境美。
(三)读化。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诗歌中的境界化为鉴赏者心中的境界,“置身诗境”,融会贯通,并突出表现为完成鉴赏文字的表述或鉴赏题的解答。具体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1.入“境”。就是进入诗境,“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诗中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而且,要学会总结、归纳,举一反三。
2.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了解古人和今人在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作者比较,比较不同诗人在背景、经历、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其作品内容、情感和风格的变化;作品比较,比较不同作品在题材、主题、技巧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方法二:古诗篇章结构“四看法”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诗歌(尤其是律诗和绝句)的“起承转合”。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的领悟。在方法运用上重点要注意“四看”:
一看内容――抓“起”与题目。看诗歌的开头是如何联题起事的,进而推知要写的内容。例如:《悯农》起句“锄禾日当午”,其“农”可“悯”――既扣题,又可推知诗的主题;承句“汗滴禾下土”,其情可哀――承接起句,并有扩展,从而引出后面的主旨。
二看主旨――抓“转”/“合”。“起”“承”往往是铺垫、引起下文的,而“转”“合”则往往是作者情感所向、诗歌主旨所在,此所谓“卒章显志”法。例如:“谁知盘中餐”,诗人便从田野转到家中餐桌,转到人心中去写;而“锄禾”到成熟的“粒粒”,辛苦是贯穿全过程的――合题。因此,我们通过细读并认真分析“转”“合”两部分内容就能推知诗歌的主旨。
三看意境――抓“起”/“承”。诗歌当中不同的意象往往表示着不同的情感,尤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意象。因此鉴赏诗歌必须看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即意境,这个画面(意境)有什么特点,对中心p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四看技巧――“起承转合”都有。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而诗人总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技巧。譬如,开头的“起”“承”部分多为写景或叙事,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描写和叙述,表现手法多为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虚实结合、融情于景以及比兴、烘托、渲染、衬托,等等;而“转”“合”部分多为总结或点题,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议论或抒情,表现手法则多为托物言志、借史咏怀、卒章显志等。
方法三:古诗鉴赏意象“五析法”
阅读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而要领悟意境就必须从分析意象入手。客观的物象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意念、情感倾向,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形成一种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成了意象;意象的精心建构便形成了意境。因此,运用意象分析法指导诗歌阅读鉴赏更能让学生“置身诗境”,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蕴。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入手:
1.析“象”。诗歌中“象”繁富众多,但主要的是客观实在的物象,在诗歌中表现为景物或景象;其次包括一些“虚在”的或心理上的“象”。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是把这些物象找出来,然后思考分析这些物象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选它们。如阅读马致远的《秋思》,我们就应首先找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物象,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即可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色调灰暗阴冷,意韵苍凉孤寂,而这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恰好吻合。由此,我们就可理解诗人为什么会精选这些物象,同时也能理解这些物象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富有特定意味的意象。
2.析“意”。“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诗歌中的物象附着有诗人的主观意愿和情感,也就是已经成为了意象。譬如,《秋思》,制约全诗的“意”为“断肠人在天涯”,这便决定了诗人所选之象必然带有因“秋思”而“断肠”之人的感伤痛楚的色彩;同时,单个的意象中,我们仍能“看”得出诗人“刻意”追求的“意”之所在。
3.析组合。单个孤立的意象是难以形成意境的;意象只有通过作者精心的建构(组合)才能形成画面,才能形成意境。譬如,《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诗人精选了9个名词性意象,但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形成意境;诗人在此将众多的意象巧妙地叠加在一起,画面感更加鲜明突出,意境更加深邃沉郁。
我们历来提倡写短文。写短文,当然首先要求内容充实,但文辞则要求精粹,并非越短越好。写短文,我以为应该注意两个字,一曰“洗”,二曰“炼”。洗,就是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洗刷净尽;炼,就是锻炼字词,使之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不妨结合几个文学故事谈谈这个问题。
宋朝有个欧阳修,是大家熟悉的。《朱子语类》载:“欧公文多是修改到妙处。顾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醉翁亭记》主要是写亭和作者的活动,自然要说明亭的所在,但若用数十字铺写那里的山水,就有点离题太远,那数十字就是不必要的,所以欧阳修加以洗刷,只留五字。这样一删减,不但无损于本文,反使本文更精炼,题旨更鲜明了。
洗,也该包括“剪裁”,即裁汰冗意。以诗为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以“孔雀东南飞”起兴,初叙“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次写兰芝被迫改嫁,又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最后写“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清朝沈归愚评论说:“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身世,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此诗长达一千数百字,由于裁去多余的叙述,仍是精炼的。鲁迅先生谈自己的创作经验,也曾说过:“写完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编成sketch(即‘速写’,编者注),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
但是也要注意,洗刷剪裁都是有限度的,限度就在于是否更好地表达内容。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记了一个故事:“穆修、张景尝同造朝,待旦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论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洪迈评曰:“二人之语皆拙涩。”不消说,穆张的造作,筒则简矣,但都把事实弄得胡涂不清,反不如“有奔马践死一犬”干净利落,这样的造句,只能叫做“拙涩”。
鲁迅也举过一个例子:“班固先生的‘紫色之声,余分闰位,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就将‘动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班固、扬雄把字句缩减到令人难懂的地步,固不足为法;那塾师的诗,上句意思是儿媳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句是说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连花带罐一起打碎。这简直不成诗,而成笑话了。
讲到“炼”,不禁使我们想起那个“推敲”的故事。《隋唐嘉话》载:“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这段嘉话,后来竟成了典故,直到现在,我们斟酌字句叫“推敲”,研究问题也叫“推敲”,可见,如何深入人心。
贾岛这诗不过是要写出一个幽静的意境。敲字为什么比推字好呢?据傅庚生先生(他有《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一书)说:“推字音义均嫌浊重,而敲字则较清灵。”其实尚不止于此,盖敲字能说明僧人自外而入,敲门有声,惊动宿鸟,乃知鸟宿于树,这样,意境就融成一片了。但是王夫之反对这样炼字。他说:“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谈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地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生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姜斋诗话》)
王夫之是主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进行琢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成为妙手,也必先下锻炼功夫,不然写文章先起草干什么?他的主张未免太偏颇了。试再举几例:《容斋随笔》:“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闯,锺山祗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里若照王夫之的说法,则作“到”字就行了。但是如果那样,未免简率。全诗在暗写一个“望”字,绿是目中之色,不是写景写得更具体,更贴切吗?哪能看作是“谈他人梦”呢?
《唐诗纪事》僧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拜伏。”这里若依王夫之的主张,则“数枝”改为“一枝”也是没有必要的,但用数枝来写早字,的确是很欠火候。树之一枝数枝,原是难说的,一大枝便有许多旁枝,所以改为一枝,也并不违背事实;然而却更好地写出了早字,何以不算“自然灵妙”?
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儒释道,太极,君子六艺,历史典故,都可以因古琴而串起来,并依此传承。
一壶茶,一炷香,一曲幽兰古韵自七弦琴上飘来。孙海滨现在每天到公司,硕大的总裁办公室空着不坐,却一门心思钻进了由杂物室改建的书房,悠悠扬扬,弹上几曲。员工们新奇发现,居然连日常会客,老板都安排在书房,无需多日,一个个前来拜访的生意朋友都成了孙海滨的“门徒”,往来日益频繁,附庸风雅的政府官员们,也对此趋之若鹜。前不久,居然还在此成立了一个民间雅聚组织。
该组织刚被相关部门批下来,名为“沙洲琴社”,由孙海滨创立,他是张家港一家服装外贸公司滨斯达的总裁,根据地便是公司里的书房,取名“石上小居”。孙海滨是个充满活力、为人儒雅和善的年轻商人,公司麾下员工一百多人,都知道老板的QQ名叫做“沙洲石上”。“张家港古时候被称作沙洲,历史上说这里是长江出海口泥沙冲积出的,那么我就在这堆滩涂中比较坚硬的石头上站着或坐着弹古琴,表达的是一种宽宏气度和孤傲意境。”这些本该属于苍老灵魂的言语,从一张有着些许细纹却热情的脸上说出,让人恍如梦境。
古琴止欲开智
张家港受苏州管辖,临江的港口工业城市,每天都验证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暴发传奇。整个城市几乎看不到任何实在的人文古迹或是虚幻的创意设计,旅游局抓破脑袋才编出一个值得推敲的“鉴真和尚东渡起航点”,还有一个更为扯淡的“西施洗脚处”—香山。或许是政府为吸引外资所做举措,也不知是否因政府有着热爱园林规划的传统,张家港令人意想不到地被规划成森林卫生城市,街上道路宽阔整洁,绿化清新苍健。
年届不惑的孙海滨驾驶着刚创业时购买的手动波福特蒙迪欧,不紧不慢地驰骋在路上,去西边上到香山顶上时,还因为挂不来挡位,险象环生。像孙海滨公司这样年营业额达到一两亿的民营企业,张家港比比皆是,不过在路上很少见有豪华汽车,孙海滨也并不打算购买更好的车,“代个步,因为做外贸,出国多,和老外们常打交道的,见他们也都简单随意的。朋友间这些东西似乎也没有攀比的风气”。这与邻近的浙江省许多以工业发展为重的三线城市相比,几乎完全是反的。
认识孙海滨,是在上海飞往深圳的春秋航班经济舱里,与之邻座,见他手捧古卷虔诚细读,不免窥探,原来是古琴减字谱,他一年多次往来香港,欧洲公司设在香港的办事处,是他经常要去拜访的,按照大城市“穷人摆谱,富人摆阔”的常规逻辑,孙海滨的这一行为是说不通的。“无欲无求”这个词语,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和所有白手起家的穷小子一样,刚来张家港打工糊口的孙海滨,也做过发财梦,在发财之后,也经历过一段忘乎所以的日子。机缘巧合让他认识了古琴,于是,就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人。
“古琴让我更聪明,也让我更有智慧。它能止欲,更能开智。对企业管理也有益处。”拜师扬州广陵派传人马维衡后,孙海滨不仅整天研习琴技,每个音不断推敲琢磨,古琴跟前一坐便是五六个小时,马维衡的至理名言“雅虽未至,俗已远去”,也成了他的座右铭。从小就对所谓的“雅”有追求,孙海滨不嗜烟酒不好应酬,却对诗词歌赋一直情有独钟。“古琴只是一个载体,是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集中呈现载体。马老师教会我一个建立‘雅致’的框架,我们自我修行,就是往里填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儒释道、太极、君子六艺、历史典故,都可以因古琴而串起来,并依此传承。”
他因此着迷,每天在这些文化境界中遨游,因《凤求凰》追寻文君相如典故韵味,或在《渔樵问答》中思考自我位置与价值。不管是右手的各种挑、勾、抹、剔、打、摘、托、劈,还是左手的各种吟、猱、撞、绰、注,孙海滨都乐此不疲,每首曲子照他的研习心得是“起码练习1500遍,方能掌握初步的轻重缓急”。“有时候弹了一阵子,觉得声音更通透了,心里喜悦,可过两天发现似乎在某方面依然停滞不前,又感到迷茫,古琴的学问太深太深,我才学了三四年,只能略微感觉到手上的触感和耳朵听到的音乐呈现感,在不断研习后交替成长的过程。这东西没办法一蹴而就,只能慢慢地,再慢慢地摸索。”
传承百家之长
在书房中,孙海滨也安置了案几,专用来练习书法,墙上也挂着刚从朋友这里购得的古韵扇面,此外,他还与琴社的好友们一起研究太极,了解一些柔中带刚的元素,各位朋友如果有一点禅意或信仰感悟,都会乐于与孙海滨分享。孙海滨也借此,不断去研习各类传统文化在古琴演绎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的人对书法有研究,就会在弹奏过程中诠释出笔触的感觉,琴曲也有画面感强烈的作品,那么他们就会比较明显地展现出留白、浓墨等特色;戏曲对古琴影响是比较直接的,马维衡老师就是学昆曲出身的,戏曲的韵律及形体演绎,在古琴演绎中的妙处是非常多的,吟唱感觉会让人迷醉;信仰佛教的朋友,会追求禅意,禅意是什么?这就玄乎了,很多很多的意境只能意会了。我们经常坐在一起对弹,其实就在这么多禅意中获得互相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