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资发展趋势

外资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资发展趋势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一、外商投资呈现新的特点

2006年,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多方式利用外资更为活跃,全年非金融领域(不含银行、保险、证券)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73家,同比下降5.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0.2亿美元,同比增长4.5%,连续第14年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中拔得头筹。外资的引进和使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日益呈现新的特点。

(一)直接投资比重逐渐下降,间接投资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不再是引入国际资本的惟一手段。国家和企业信用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和国内投资银行业的日益发展,为我国以多种方式利用外资、降低金融风险提供了条件。2006年,国内企业的跨国融资又有了新的发展,如中国工商银行海外首次上市即融资超过22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七大银行。这表明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越来越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趋势接近。

(二)制造业利用外商投资仍保持主导地位,但比重下降;新批项目投资规模扩大,结构有所优化。

2006年,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3.6%,比2005年下降6.8个百分点,新设立企业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也分别下降14.3%和5.6%,但单个项目平均规模增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

(三)亚洲十国(地区)和美国对华投资额下降;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增长较快。

2006年,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企业数同比下降6.5%,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4%,其中日本对华投资新设企业数同比下降20.8%,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9.6%;韩国对华投资新设企业数同比下降30.3%,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4.6%。同期,美国对华投资新设企业数同比下降14.3%,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6.4%。2006年,部分自由港对华实际投资增长20.2%,在中国吸收外资中的比重达25.3%,比上年增长3.3个百分点,速度之快尤为引人瞩目。

(四)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幅略低于全国水平,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贸易地位有所下降。

2006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5638.4亿美元,同比增长26.9%,比2005年下降4.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出口增幅(27.2%)低0.3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8.2%,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0.1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43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的76.5%,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二、国际和国内的主要因素

展望2007年,我国吸收外资总体上面临着有利于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但一些短期因素,如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加剧、“两税合一”、要素成本上升、能源资源制约等对外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国际因素

1.世界经济总体向好

2007年,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仍然存在,如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发达国家国内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通胀压力加大、加息预期上升等,特别是美国经济明显减速,对商业投资的增长可能形成压力。但是,综合IMF等国际经济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政府的预估,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趋势仍将向好,增长率仍将达5%左右。

2.国际投资仍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的大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日趋活跃,投资便利化政策的不断实施推动跨国直接投资继续回升。从2004年开始,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2005年、2006年以来并购投资的增长趋势也印证了这一判断。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的报告,2005年全球FDI流入916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9%。2006年全球FDI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2007年全球FDI将继续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上,跨国产业转移仍将处于活跃期,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份额会继续增长。

3.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酝酿,服务外包快速增长

近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增长迅猛,并以每年30―40%的速度扩张,预计到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的总数将达1.2万亿美元,超过全球FDI的总量。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将面临重新洗牌。全球新一轮国际投资增长中,以全球服务外包为特征的产业转移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我国提供服务存在着巨大的成本优势,尤其在开展服务外包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力,因此全球服务外包的增长前景对我国而言是个难得的机遇。

4.发达国家吸引FDI重新回升,美国国内政策调整使其对外投资规模持续下降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发达国家,尤其是主要对外投资国国内政策的调整日益成为影响跨国投资流向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中,来自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起伏不定,研究表明,某些偶然因素可以导致这种摇摆。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可以看到,2005年以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2005年美国对华实际投资下降22%,2006年1-9月下降14%),而跨国公司资本大量回流美国。2004年美国颁布了《就业机会创造法》,2005年又颁布了《本土投资法》,将针对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至5.25%。受这类政策调整因素影响,美国的跨国公司纷纷将留在国外的投资利润汇回美国。这种趋势有可能还将继续,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将受到影响。

5.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吸引力大幅增强

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吸引力大幅增强,特别是印度将有大幅提升,亚太地区吸引外资增长最快的泰国和印尼,2005年分别增长了159%和242%;2006年又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态势。周边国家的崛起对我国吸引外资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这两年日本企业到中国以外的其他新兴国家投资的趋势逐步扩大。根据日本外务省统计,2006年1-8月日本对马来西亚投资同比增长254%,对印度投资同比增长172%,而同期日本对华投资减少32%,预计全年对华投资将出现四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二)国内因素

1.成本优势继续减弱。

2006年以来,上海、广东、深圳、福建、青海等地相继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和建设用地的使用金额标准。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东部一些地区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价格都在上升,逐渐失去了成本优势,不少劳动密集型的外商投资项目已经或正在酝酿向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转移。

2.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外资利用的政策。

为了给内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2006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外资利用的政策,目的是在加强规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2006年7月商务部、建设部等6部委出台的《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8月商务部、国资委等6部委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对2007年外商投资房地产和外资并购都将产生直接影响。

3.国内两税合一政策的讨论,让一些原本有投资计划的境外企业转而采取观望态度。

近两年来,国内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呼声日趋高涨,而且实际立法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客观上使得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资企业预期投资收益出现下降,来华投资的步伐相应放慢。跨国公司在实现一体化扩张的过程中,最关心的因素是基础设施、工业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等,而不是优惠政策,所以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不至于会吓跑较大的外资,但小资本对优惠政策的调整比较敏感。

4.国内产业政策调整加速,在环保和能耗方面的投资门槛越来越高。

近两年,环保和商务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污染、高消耗的外资项目进入,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当地政府不仅不欢迎外资企业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而且明确鼓励已有的相关企业向外迁移,目前在广东、江苏等地已出现了一些低端加工产业由珠三角向粤西北、由苏南向苏北转移的趋势。

5.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出口型外资企业的市场预期。

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造成出口型企业的市场风险加大。而对投资制造业,并以出口为主的外资企业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国际竞争力。一些外资企业因此推迟项目投资。

6.民营资本不断壮大,国际融资渠道增加,部分领域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需求下降。

一方面,国内不少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外资在国内市场与民营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外资企业的盈利空间在缩小,立足和发展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企业的跨国融资有较快发展,如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等都成功进行境外发行股票,一些部门和金融机构也在境外融资,合资已不再是引入国际资本的惟一手段。

三、2007年前景展望

(一)总体趋势

自2005年开始,我国利用外资已经结束了快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了平稳、低速增长阶段。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幅度或许会有所放缓,但整体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将为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综合上述因素和2006年合同外资增长情况,初步判断,2007年来华外资总量仍将处于高位,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难于止跌回升,只能争取基本稳定,不再下滑,很可能大体保持上年的规模或略有下降。但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将趋于优化、合理,利用外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二)东中西部地区引资趋势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虽在总额上有所增长,但在全国所占比重没有大的改变,西部地区甚至一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外资进入的原动力不强,缺乏利益驱动。外资是否能够向中西部转移,关键取决于投入中西部的要素回报率是否能高于东部。从2006年合同外资增长情况看,如能采取更加有效的引导政策,进一步实施“万商西进”工程,虽然东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总体格局尚不会有根本变化,但差距将会有所缩小。

(三)主要行业引资趋势

随着后过渡期的结束,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将会进一步扩大,服务业领域外商投资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2006年增长15%左右,重点集中于运输业、计算机应用服务、分销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建筑业及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则会受到抑制。制造业合同和实际引资都将呈负增长趋势。广义农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有可能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外资来源地发展趋势

外资来源地预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亚洲地区仍是最主要的来源地。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的80%以上,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欧美投资的稳定发展势头,其中一个原因是,在金融、电信等关键领域我国的市场准入措施对外资的进入有所限制。但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欧盟、美国对华投资比重将会有所上升。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对美国在华企业的一项调查,90%以上的美国企业对今后五年在华业务持乐观态度。

(五)利用外资形式趋势

长期以来,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主要以绿地投资为主,单一的投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外国投资的进入。从全球跨国投资趋势看,资本流动的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在新建项目中使用的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少,更普遍地采取兼并与收购方式,证券资本在国际资本流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日趋增加。由于国家关于外资并购的法规逐渐完善,外资对我国未来长期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增强,一些重要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的投资价值充分显现,并购投资方式将继续增加,尤其是东部地区以节约土地资源为主要目的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为目的的并购投资将会有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外商独资企业的主流地位将会继续提升,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比重将会有所下降。

四、当前的热点问题

(一)从长远看外资增长下降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口约10%,如果考虑大量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生产配套所形成的间接就业,外商投资企业总的就业人数将超过1亿人。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7%,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6%。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趋缓客观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投资增长过快所带来的压力,因此,短期内外商投资增长趋缓或小幅下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如果这种下降趋势长期化,将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两税合一、要素成本上升、能源资源制约等对外资可能产生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外资的实际价值,特别是美元资本的价值;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也增加了出口型外资企业的市场风险;国内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立法工作已经开始推进,外资企业预期回报可能有所下降,尤其是对优惠政策比较敏感的中小外资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可能有负面影响;由于国内传统制造业投资已出现饱和趋势,要素成本的上升和能源资源的制约,将加大外商投资的成本。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

(三)制造业和外向型外资下降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外资企业出口释放了我国的生产要素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正如大量国际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流向一样,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已占据了我国对外出口的半壁江山,而且其对外依存度(1998-2005年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对外依存度平均为43%)明显高于国有企业的22%和民营企业的9%。因此,制造业和外向型外资下降可能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减少,继而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这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四)积极扩大欧盟、北美、日本等具有先进技术的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规模。

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占到全球跨国投资的80%以上,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吸引这些投资的稳定发展势头。在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中,来自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仅占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呈现起伏不定状态。在我国一般性的资金缺口问题和外汇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如何积极扩大欧盟、北美、日本等具有核心技术、原始创新的知识产权、高技术的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对提升我国利用外资水平意义重大。

(五)应对区域贸易安排中投资自由化问题。

当前,世界上各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与缔结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投资自由化已成为这种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投资自由化并非等同于简单的市场开放,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投资环境的改善。我国如何把握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如何使之与国家发展政策和管理经济的自主性相结合等,都是需要反复权衡的问题。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建议

一、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概况及集中化现状

目前,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已逐渐由设立营销网络为主,转向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相对较高层次的投资领域拓展,海外并购已成为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重要方式。浙江省海外并购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达到了4890万美元,是境外投资项目是平均投资额的7.5倍,2011年并购规模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的75%。同时,建立境外工业园区也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另一亮点。在目前批准的19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浙江就占了4个。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浙江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够较好地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集群式境外投资的有效平台,创建了一个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浙江省的对外投资领域正逐渐由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工业制造业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一体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领域拓展。2011年,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投资项目数位居所有行业的前三。三大行业在境外投资项目达339个,其占总数的59.68%。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发展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更偏重于资源型工业与制造业。二是: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更着眼于这些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遍布6大洲、121个国家和地区,但亚洲、欧洲和北美是浙江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分别占境外机构总数的83.6%和总投资的83.8%,投资分布区域显得过于集中。特别是在美国、香港、阿联酋、俄罗斯等重点国家(地区)的集聚程度较高。从浙江省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来看,亚洲占31.4%,北美占26.6%,前苏联东欧地区占23.1%,大洋州及太平洋地区占8.9%。从国家类型上看,在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总数占58%,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投资区域集中化的程度也高于全国整体程度。从投资的产业上看,据统计,浙江非贸易性境外企业中属于第一产业的占11.2%;分布在第二产业各个行业的占81.5%,其中纺织服装业分别占20.7%和21.9%;第三产业占7.3%。

二、影响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1.投资因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来源于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对外扩张,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有,追求高额利润投资动机、资源导向型投资动机、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效率导向型投资动机。其中,资源导向型投资偏重于生产要素的获及与供应的便利化市场;市场导向型投资受东道国市场规模、容量、成长空间、市场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2.融资因素

经营融资困难,资本劣势明显对于刚进入外贸领域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周转周期长,企业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去提升跨国经营的层次。而且,按照我国银行目前的贷款程序,许多企业在银行缺乏相关的信用记录,很难在银行通过单据抵押等方式提前支取货款或进行贷款。据调查,除了万向集团有国外银行贷款外,几乎所有企业的融资都来自母公司的支持。

3.技术因素

自主创新不强,产品竞争力弱从国际上来看,浙江省在培育出口主导产品的价格性能比都居于劣势,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核心技术也仍然依靠引进,对发达国家创新的产品进行仿制和改造,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得对外投资的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多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产品和技术大多属于模仿性质,创新较小、竞争力不强,以进入低端市场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主,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4.东道国政治因素

东道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区位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还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某地的宣传和税收优惠、地价优惠等条件的吸引。前者使外商和跨国公司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后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本利润率,这是跨国投资的根源所在。

5.东道国经济因素

经济规模是反映经济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GreenCunningham(1975),邓宁(1980),Schneider和Frey(1985)都表明,东道国经济规模是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规模的大小。一些有关对欧洲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性研究表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新加坡等往往成为跨国公司竞相投资设厂的国家。

三、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建议

1.改善内部环境如管理、技术、人才

政府应该结合浙江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措施从宏观上引导、协调、监督、管理、扶持我省企业跨国投资活动。如,适当放松对企业的金融控制和外汇管制;充分发挥进出口银行的作用,给企业的跨国投资提供融资便利;对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和准备金制度。我省应积极推动企业的跨国投资和银行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资金融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区位选择

东亚及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应成为我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重点区域。另外,除东亚和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外,有实力的企业也可以考虑把非洲、中亚、中东、南美等地区作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位,以积累海外经营经验、降低风险、充分利用与保持相对的竞争优势。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外包天津自贸区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F275.2

一、中外服务外包市场态势

服务外包业务包括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广泛涉及金融、制造、零售、教育、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域,财务外包属于业务流程外包(BPO)的一种。

2014年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额首次突破1 000亿美元,达1072.1亿美元,2015年更突破1 300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市场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河北省秦皇岛、石家庄和保定等市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序承接京津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转移。[1]

服务外包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服务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服务外包产业从规模快速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型发展,从依靠低成本竞争向智力投入取胜转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展,逐渐从美欧港日拓展到东南亚、大洋洲、中东、拉美和非洲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72.9亿美元,执行金额646.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1.5%和15.6%。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劳动力套利模型拥有的客户群在减少,单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财务外包需求不再是许多企业最为关注的,成熟的客户群逐渐加大对新型服务的真切需求,从而对服务供应商提出更多技术性平台和方案的要求,云端分析型企业成为新的投资焦点[2]。未来的竞争格局将凸显灵活性与创新性,创新成为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全球服务外包市场IT服务与业务服务融合十分明显,整体服务(外包)市场增速放缓,第三平台仍然推动着服务外包业务发展,云服务持续影响传统服务外包领域。[3]

从2013年开始,国际外包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业务流程外包以北欧为首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了重要级别的创新,并在多进程财务和会计领域签订了新合同。印度外包企业为克服劳动力价格上涨、服务外包市场过于集中在美英国家、竞争日趋激烈等不利因素,在金融危机后不断探索开辟新型商业模式,并把业务转向国内二三线城市,继续强化和巩固在离岸服务外包市场首选地的地位。

二、国外服务外包发展的可借鉴经验

(一)法律环境方面

完善的法律体系能为接包国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保障。印度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离岸外包服务方,有着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印度版权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最接近国际惯例的版权法之一,而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政府还会对相关法律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此外,加快软件园区、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园区建设,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都促进了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爱尔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也是因为其在知识产权、专利等方面沿袭欧洲惯例,打造出完善的法律环境。俄罗斯近几年也逐步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并着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法律保障[4]。

(二)人力资源方面

财务工作是专业性强的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职业操守、专业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财务外包的接包方应有相应的人力资源与之相匹配。印度、爱尔兰等国较发达的高等教育、技术教育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是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劳动力成本较低也一度成为上述国家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之一。不过,目前伴随人力成本的上升,印度企业已在探索新的商业渠道。

(三)地缘环境方面

选择离岸外包或近岸外包,应考虑本国本地区的地缘环境特点。印度以其所处的东四区时区优势,和美国形成一个完整的7天24小时不间断的无缝对接服务,使其成为众多美国公司设立呼叫中心的首选。目前印度外包出口市场的80%来自美国和英国,保持着全球服务外包首选地的地位。爱尔兰是欧盟成员国,成员国公民在爱尔兰享有务工自由,劳动力可以便捷地流动。爱尔兰充分利用地缘、文化优势使其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俄罗斯则以靠近欧洲目标市场的便利条件承接欧洲客户外包业务,充分发挥近岸外包、人力资本、高级别业务模式、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将其服务外包产业的重心向高端领域倾斜,这样能有效避开与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直接竞争,突出自身特色。

三、国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强度较弱

近年来,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大规模企业合并、海外并购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以京沪等一线城市为例,大量外包企业的高端化转型正是通过整体解决方案和借助新兴技术得以实现。但相较于一线大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外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开拓能力和接包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龙头企业支撑或引领以提高企业效益。

(二)产业集聚能力增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城市,服务外包示范区、专业园区集聚能力不断增强,示范区内外包企业数量和承接的业务量都不断增加,占比极高,并逐步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并吸引了诸如埃森哲、维布络等世界服务外包前10强的企业落户,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在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等方面成效显著。

(三)人才培养体系渐趋形成,但中高端人才仍然匮乏

各省市先后出台了相应的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逐渐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如西安等城市逐步形成了校、行、企、政“四位一体”的人才服务模式,不断向社会输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随着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对中高端人才需求迫切,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各专业之间的衔接性弱,限制或者难以体现人才的复合性。如财务外包的接包方主体对复合性人才有很高的需求,需要从业人员不仅熟悉国际会计软件使用、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IT技术背景,熟悉国际法律相关知识和业务处理基本能力,了解金融服务,这些都对我国目前财务会计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

作为服务性行业的财务外包企业,人工成本和日常办公费用所占比重很高。而人工成本、办公费用、税负的不断增长加重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利润,让很多企业退出财务外包行业,也使外包行业的企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伴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和成功应用,过去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在低成本国家建立呼叫中心的模式将被取代。

(五)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化趋势拓宽了外包业务市场

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领域,人口结构变化、人力成本上升也迫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国内服务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制造业将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化趋势日趋明显。大型制造企业为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都越来越重视业务流程中服务性内容的专业化。这些趋势,释放出大量服务外包业务。

四、国外自贸区成败的原因分析

全球约有超过1200个国外自贸区,其中不乏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国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及优劣势,制定相应政策措施。

(一)政策优惠,法制环境优良

迪拜自贸区的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实行力度很大的税收优惠政策:自贸区内企业可享受100%外资拥有、50年免除所得税、期满后延长15年免税期、无个人所得税、进口完全免税、资本金和利润允许100%遣返以及充足的廉价能源等[5]。法律、税收等方面提供良好的保障是大量外资企业进入迪拜自贸区的根本原因,也促使迪拜自贸区迅速崛起。新加坡有专门的《自贸区法案》,全面规定了自贸区的定位、功能、管理体制、动作模式、优惠措施等。

(二)高度自由化+权威管理

香港和新加坡自贸区自由化及便利化程度极高。香港对外来投资不设限,新加坡早在1989年即在全球率先推出一站式通关服务的贸易管理电子平台。成功的自贸区管理机构通常都以高权威、高效率、高灵活性取胜。迪拜政府下放一部分行政权力并以政府信誉做担保,企业化运作,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三)自贸区发展应尊重经济规律

韩国益山自贸区的设置更多出于政治原因而非基于经济考虑,最终由于引资困难而在短短1年时间被取消自贸区资格。欧洲经济自由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地处欧盟区域的德国汉堡自由港关税减免、区内保税政策已无实质意义,2013年汉堡取消了自贸区政策。

五、天津自贸区财务外包发展的思考

(一)借政策先机打造优质投资环境,引进和培育品牌企业

《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产业发展导向,强调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京津冀等区域已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从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任务和措施,同时也制定了法律、税收、行政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天津自贸区政府应吸收借鉴上海自贸区建成后的经验,用足用透国家扶持自贸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着力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大扶持外包企业海外并购、海外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并为自贸区财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等所需软硬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自贸区应充分发挥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地位的作用,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支持外包企业技术创新,使自贸区拥有一片培育和吸引品牌财务外包企业的沃土。

(二)实现财务外包“四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下,服务外包企业应向“互联网化、行业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社交等为代表的基于第三方平台的整合服务倍受关注。平台化是大势所趋,功能完善、强大而安全的平台能够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高效而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自贸区财务外包企业可以在传统外包模式基础上创新思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转型升级,借力政府提供的软硬件支撑搭建云会计服务平台,在满足客户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提供更专业、快捷的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建立财务外包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高端化

2014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并鼓励职业教育发展中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自贸区内外各职业院校及财务外包企业应加强沟通交流,发掘自身优势并尽快找到各自在人才供需上的短板,在政府和行业的助力下切实推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真正形成校行企政相结合的职教氛围,培育创新创业型和实用技能型相结合的复合型财务外包人才。自贸区还应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培育高端人才激励机制和环境,对自贸区财务外包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在岸与离岸外包业务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财务外包发展应对在岸和离岸业务同等重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重离岸轻在岸”政策影响了外包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规模效应和成长速度。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高失业率高财政赤字等问题使得原有几大发包国家逐渐减少海外业务。

反观国内,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战略恰恰为外包市场带来许多增长潜力[6]。通过承接国内业务,财务外包企业可以积累经验壮大实力,尤其可以借道承接在华跨国公司业务收获国际渠道,学习国际经验,提高国际化人才素养,为承接国际业务奠定有利基础;通过承接国际业务又可以快速把握国际标准、增强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知名度,加速在国内市场品牌的建立。

2015年我国实施“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释放在岸服务外包市场潜力,推动在岸业务快速发展。2015年,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1.4亿美元,执行金额106.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8%和21.7%。基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化生产组织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加深服务外包与信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能源业、金融业、卫生健康业等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主要参考文献:

[1]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15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十八: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2016-01-29.

[2]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冷暖不均[N].国际商报,2015-7-29.

[3]2014年欧洲外包市场迎来反弹[DB/OL].服务外包网,2014-8-22.

[4]王晓红、李蕊、刘英奎.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服务外包转型升级[J].全球化2014(3),97-109.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外;森林外林木;发展

一、森林外林木

1.1森林外林木范围界定

森林外林木这一名词出现于1995年,20世纪80年代,随着非木质林产品和林木(尤其是森林外林木)在社会福利和环境方面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森林外林木的重要性开始被各界人士所认识和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名词的定义为:“生长在森林和其他有林地以外的林木”(此处“林木”主要指树木和灌木),包括生长在农业用地(含草地和牧场)、建筑用地(住宅和基础设施)和裸地(包括沙丘和裸岩),还包括生长在未能满足森林和林地要求的土地上的林木:①林地面积不足0.5公顷;②在原位生长到成熟时树高能够达到5米以上,但植被存量密度水平不足5%的林木;③在原为生长到成熟后树高不能达到5米,植被存量密度水平低于10%的林木,④宽度不到20米,且面积不足0.5公顷的防风林带和岸边缓冲区中的林木。

1.2森林外林木的效益

与森林相比,森林外林木与人类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农林复合系统、农林牧复合系统到城市、社区林业等林木系统,到处都有森林以外林木的存在,近些年来,森林外林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研究表明,森林外林木在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供给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保护周边环境、改善田园景观、美化环境及减少贫困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森林外林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木质林产品、燃料、食物、水果等,是农村居民食物、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甚至在有些地区木材深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木材有很多也是来自于森林外林木资源。如哥斯达黎加森林外林木除具固碳的生态价值外,每年还为国内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木材,据法国农民提供的数据,灌木篱每年可为法国提供440万立方米木材,而森林外林木年木材产量为450万立方米,同时,还可提供饲料和牧草,畜牧区的饲料树种在一些热带地区已经成为农业系统的主要贡献力量。环境效益方面,例如,农田上的灌木篱、小块林地。成片的树木,防风林等为大量动物物种提供了宝贵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也为动物迁徙提供了通道,保持了当地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社会效益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森林有助于身体健康。缓解压力,并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地;在很多地方森林外林木具有文化价值,是文明和文化的一种象征和延续。

二、国外森林外林木的发展与经验借鉴

2.1总体情况

长久以来,森林外林木的价值和发展状况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许多地区的人们依赖森林外林木提供的林产品为生,但这些并未引起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自上个世纪后期以来,全球对森林外林木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在逐步增加。一些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团体等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发展森林外林木的行列中来。学术界也积极开展森林外林木的研究,包括其作用、潜能及清查评估方法等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在该领域制定出了科学规范的研究标准、体系等。

从全球层面来看。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许多地区尤其是少林或无林地区的人们为了满足当地乡村和城市社区对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需求,在土地边缘、家庭园地等种植树木;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政府和林业部门也逐渐开始大面积的森林种植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保护和促进森林外林木的发展,由于森林外林木的不断发展,在全球森林覆盖不断减少的同时,一些地区的林木覆盖面积增加明显。

2.2印度森林外林木的发展

印度种植和发展森林外林木有较长的历史,据记载,大约2500年前,佛教的创始人就宣布每个佛教徒必须种植一棵树并在五年内照料它。随后,历届印度王族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在路旁植树,这些树木逐渐显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为当地人民特别是贫困人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薪材来源,人们开始在农场、田地边缘、庭院中植树,这些林木还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

1979—1980年间,印度政府开展了社会林业项目,在国内大规模种植森林外林木,使得这一资源得到了迅猛的增长,其中35%—409<树木的种植通过政府分发树苗,由个人、团体组织等在私人土地完成。相关政府部门也在公共土地一公路、铁路、运河旁等栽种林木,此次大规模的社会林业项目之后,印度林业部门又分阶段继续实施造林和再造林工程,一些地方部门将植树计划分配到个人,有效促进了森林外林木的增长。与此同时,一些私营公司和私人组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当地的林业企业与农民签订协议,吸引农民在农场或家庭园地种植树木,并到期如约向农民收购木材和林产品,以满足企业自身对原材料的需求,这种方式引起了许多林业企业的效仿,大大促进了当地的造林进程。

2.3国外森林外林木发展的借鉴意义

综合来看,国外森林外林木的发展,特别是印度森林外林木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总结如下:

(1)森林外林木正在受到高度重视,森林外林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关于这一资源的数据资料大量缺失。然而,上个世纪后期以来,为了更加科学的利用和促进森林外林木的发展,许多国家加强了对这一资源的管理,突出体现在开始对其进行信息量化和评估,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森林外林木清查和评估体系,获取森林外林木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实地抽样,空中摄影,遥感,实地抽样和遥感结合,相关几个部门的二手资料等。其中,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实现:土地利用分类和绘图,林木覆盖的识别,以及林木特征的度量。卫星图片和区域照片适用于前两个阶段,而高清晰的卫星图片能够识别单一的树木并为大面积的森林外林木建立数据库,在印度,随着在森林外土地上大规模开展植树活动,有关部门实施了针对森林外林木的清查评估活动,并逐步探索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有效掌握森林外林木资源的状况,将森林外林木与森林资源的发展动态变化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资源在印度林业中的地位。

(2)政府制度管理和立法。通过政府制度及法律的强有力手段能够促进森林外林木的发展,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例如,肯尼亚政府鼓励在半城市化地区植树,并且砍伐树木会受到严格管理,同时,对森林外林木的管理需要并对各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因为森林外林木可能涉及林业,园林,水利等多个部门,有序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才能够避免利益的冲突而使森林外林木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3)政府的政策扶持,第一,为了推动森林外林木的发展,印度林业部门将种苗免费发放给农民,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土地边缘种植。第二,政府提供大量的科学扶持,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农民负责林木的看护,照料等工作。第三,政府利用行政调控等手段影响木材市场价格,维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并对其种植树木的品种进行引导。

(4)私人力量的作用,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公司或组织与包括农民在内的社区为了共同获得林产品利益而建立合作关系,从而间接的促进了森林外林木的发展。这种方式在许多地方受到了关注,在印度森林外林木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以外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上文所述,许多私人林业企业也开展有计划的林木种植活动,他们提供种苗委托农民种植,与农民签订合同到期如约收购林产品,这种方式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原材料,也为农民带来了切实的收益,更为当地带来了森林物质和生态效益。

(5)提高公众意识,在美国。非政府组织,如美国森林组织的宣传和引导,使公众认识到森林外林木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提高公众意识还有其他很多的途径。例如,政府官员的带领行动能够感染公民的意识,菲律宾某城市的8万个居民,在参与一项大的再生林工程中意识到了都市林业所产生的好处。

三、对我国发展森林外林木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多,甚至超出了森林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破坏、木材供求矛盾及环境恶化。而森林以外林木资源在木材供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都可有效缓解这一矛盾问题,同时,与森林资源相比,我国的森林外林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另外,在我国,虽然平原林业和城市林业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也积累了相当的发展经验,但总体看,还存在森林外林木发展并没有引起国内高度重视;对森林外林木整体发展状况缺乏足够的认识;深入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大量的技术和资源都用于森林资源清查中。对森林外林木的监测评估较为匮乏;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都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借鉴国外森林外林木发展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我国森林外林木资源的管理,促进其发展。

(1)应加强对森林外林木的清查和评估,我国对于森林资源的清查已经有较长的时间,而对森林外林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却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体系或定期抽样调查制度,监控和评估城乡用地上森林外林木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森林外林木的各种效益,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立法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森林外林木资源的清查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尤其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图片等技术的应用,因此跨学科的研究和技术支持就显得非常必要,应加大投入。

(2)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基于目前尚未对森林外林木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森林外林木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森林外林木管理、利用及保护方面立法还较为薄弱和不完善的状况,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森林外林木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

(3)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制度。为促进森林外林木资源的发展,还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明晰森林外林木资源的所有权,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采伐利用制度,规范森林外林木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广东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区域发展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创办特区,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优势,加上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广东经济由此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2007年广东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84.40亿元,增幅达14.7%,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也比全国的11.9快了2.8个百分点,1978年~2007年间,广东GDP年均增长达到了13.45%,高出全国3.57个百分点,进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但是也应该看到,广东的这种高速增长是通过不平衡的增长途径来实现的。而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珠三角发达地区同广东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差异之上。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经济发展差异是历史和自然因素、地理区位、对外开放度、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毫无疑问,在上述多种因素种的作用下,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珠三角地区,对于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差距扩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珠三角地区拥有较多的临近港口,特别是毗邻港澳的优势,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同时加上广东省实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是由珠三角逐步推进的,由此外商直接投资最先流入珠三角地区。而这种早期的外商投资的进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产生了一种累积因果效应,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和集聚。如统计,2001年~2007年广东累计利用956.7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45%的珠三角地区实际利用FDI占全省的89.34%,特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三市总和就高达53.68%,而土地面积占全省69.55%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FDI占有量仅为10.66%。正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的区域分布差异的这种特征,给广东各区域资本形成、工业发展、出口及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差异。

从资本形成差异来看,在2001年~2007年间,珠三角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平均高达17.03%,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则分别仅为1.03%、0.94%,很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资本形成的这种差异,对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造成了巨大影响。可以看出2001年~2006年间,从各区域占广东省GDP比重来看,珠三角为5.30%,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则仅为0.32%、0.29%。

01

资料来源:《2008年广东统计年鉴》

除了资本形成之外,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各区域工业发展、出口影响的差异也异常显著。从工业发展来看,据统计,2002年~2007年间,珠三角外资企业工业产值从2002年的9339.50亿元,迅速增长至2007年的31209.08亿元,年均增长达27.29%,珠三角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广东省总工业产值的平均比重高达48.35%,而与此同时,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所占比重的平均值则分别仅为2.43%、1.13%。

从出口来看,据统计,2000年~2007年间,珠三角9市外资企业出口平均比重高达49.85%,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分别仅占1.42%、0.49%。由此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在各区域出口存在明显差异,集中表现于珠三角地区外贸迅猛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珠三角出口增长的主力军,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的贡献则十分少。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的计量分析

根据前面的定性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固定资本形成、工业发展、出口等方式极大拉大了广东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差异。接下来着重从资本形成的角度运用计量的方法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程度。

1.模型引进、方法介绍及数据处理

假定广东各地区经济增长具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性。由此得到函数:

(1)

其中GDP表示投入,A表示技术进步系数,L表示劳动力,I表示资本。本文主要从资本投入的角度上来分析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将FDI看成资本来源的一个部分,设

(2)

将(2)式带入(1)式得到模型:

(3)

然后对(3)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4)

这就是我们要估计的模型。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结果的显著性,本文主要选取了广东省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共16个地级市2004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际测算,原始数据均根据各年的《广东省统计年鉴》。其中GDP(亿元)表示各个市的国内生产总值;DK(亿元)表示各个市的国内资本投入,用各个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减去相应年份各市利用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转化为人民币)表示,FDI(亿元)表示各个市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用各个市历年引进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转化为人民币表示;L(万人)代表各个市的劳动力投入,用各个市的全社会从业人员年末人数表示。

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各年的数据合并起来用广义加权最少二乘法进行了回归(pool data)。同时考虑存在未观察的地区特有的增长决定因素,因此我们选取固定效果模型。

2.外商投资对区域发展贡献度差异分析

结合Eviews5.1对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注:*、**分别表示在1%、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内为T检验值

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调整后的均在0.99以上,F值均在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这说明,二个模型均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意义,大体上可以解释99%以上GDP变化。从方程回归系数来看,对GDP增长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首先是劳动力投入,其次是国内资本,而FDI的影响较少。由此可以看出,FDI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上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对这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则能够看出FDI对二个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显著差异的。珠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GDP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其弹性为0.263701,而东西两翼地区仅为0.092818,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到2004年~2007年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25%、15.36%,FDI增长率分为15.67%、16.55%,,我们可以得到FDI对GDP增长的相对贡献率(用E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β表示为FDI的弹性系数,kFDI为FDI的增长率,G表示GDP增长率,由此FDI贡献率分别为23.08%、10%。

从FDI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珠三角及东西两翼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非常显著。珠三角地区比东西两翼多了13.08个百分点,而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经济增长率差异为2.89个百分点,其受各个生产要素差异的影响差异程度用ED来衡量。则珠三角同东西两翼FDI差异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度计算公式为:

据此计算,珠三角同东西两翼地区ED=92.6%,也就是说明珠三角地区和东西两翼之间的GDP增长率差异(2.89%),有92.6%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差异引起的,由此,可以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是引起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三、结论与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因毗邻港澳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较好,从而吸引了进入广东的绝大部分外资。而随着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又通过加速珠三角的资本形成、推动工业发展及扩大出口等途径,拉动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反过来,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又极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扩大了市场容量,并改善了外部条件,从而产生了集聚的经济效益,从而又进一步吸引了外商投资的流入,这样就在外资和珠三角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最终使得珠三角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从资本形成来看,通过利用2004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FDI对珠三角地区GDP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对东西两翼地区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异中,有92.6%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这表明,在促进广东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由于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高,投资软硬件环境好,在可预见的将来,珠三角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之地。而作为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等落后地区,除了在大力发展本地的交通、电力、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之外,也应该不断完善本地的投资软件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

[2]沈坤荣 耿 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