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奶牛养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把好品种关
好的奶牛品种是养好奶牛的前提条件。中国荷斯坦奶牛(俗称中国黑白花)是我国惟一的一个奶牛品种,其产奶性能优良,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规模化奶牛饲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平均每头年产奶量已达8000kg,个别高水平奶牛场已把每头年产10000kg作为近些年的奋斗目标。
2.养殖技术要点
2.1技术要领 正确按摩,传统奶牛饲喂对按摩不重视,即使按摩,方法姿势有误,时间掌握不好,也会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正确的按摩方法:挤奶前用双手按摩表面,然后轻按各部,使膨胀、皮肤表面血管努张,呈淡红色,皮温升高,触之很硬,这是放乳的象征,要立即挤乳。挤奶前的按摩为2分钟。从中挤出的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贮留在中的,另外是一面挤奶一面分泌的,若挤奶不当,奶就很难全部挤出。只有掌握正确的挤奶方式,符合泌乳的生理规律,才能取得最佳泌乳效果。其要点一是用力恰当,二是与的排乳速度合拍。要求每分种挤奶次数80~120次,挤出1.6~2.2kg牛奶。
2.2科学饮水水是牛的必需物质,乳牛缺水引起的疾病要比缺乏任何营养出现的病情快而且严重。牛乳的87%由水组成。实验表明,能给牛创造自动饮水条件比每天固定2~3次饮水多饮水20%。另外,当气温在12℃以下时要给牛饮温水。
2.3产后保健分娩后给母牛喂30℃~40℃麸皮盐水。其中麸皮约1kg,盐约100g,水约10kg;母牛在产后一周内,按照母牛体质恢复状况给料。
2.4合理调整营养配比 奶牛要多产奶,最终靠的是营养全面和合理配比。传统奶牛饲喂多存在日粮不全、营养不够;部分营养偏多,严重浪费;部分营养供给不足,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因此不同的产奶时期按照不同的营养要求合理配比饲料。
3.饲养误区
3.1精料喂得越多越好 随着奶牛为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效益增加,众多奶牛养殖户对自己的奶牛倍加爱护,给奶牛饲喂大量精饲料,导致奶牛发生营养性疾病。因为奶牛属反刍动物,其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不应少于60%。
3.2挤奶时间越长越好 一般奶牛泌乳期是305天,可是在生产中,一些奶牛养殖户从产奶一直到没有奶为止都在挤奶,使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较难受孕,从而影响泌乳量。所以必须在奶牛泌乳期挤奶留有一定干乳期,使奶牛有充足的时间来补充体力和损失的营养。
3.3干乳期减料 奶牛经过产犊泌乳,体内营养损失很多,加上怀孕、胚胎发育等对营养的需要,均要求在干奶期补充营养。不少养奶牛户均认为不挤奶时应喂差些,大幅减少精料,造成临产前呈下等膘情、产犊费力费时,产奶量低,产出的犊牛体质弱。由此,奶牛除刚干奶后临产前几天适当减少精料喂量外,其余时间均不可减少,干奶期精料喂量以占母牛体重的0.8%~0.9%为宜。
3.4卫生消毒无关紧要 其实奶牛对环境非常敏感,长时间不刷拭牛体,不能保证牛舍的干燥、通风、卫生条件会影响奶牛的健康或直接影响其产奶量。
关键词:奶牛粪便;解决对策;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220-2
近年来,贵阳奶牛养殖业发展速度迅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牛养殖业已成为贵阳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企业增效、政府创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主导特色产业。然而,奶牛养殖业也是众多畜禽养殖业中产生污染物最多的产业(每头奶牛年粪便排放量大概9吨左右),大量粪便的排放,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变废为宝,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养殖企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本文针对当前贵阳奶牛养殖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技术及方法进行综合概括,以期为贵州奶牛养殖粪便资源和其他畜产品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提供新的途径,为加速推进本省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建设步伐提供科学的解决办法。
1 贵阳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贵阳市现有奶牛养殖企业三家,分别是三联乳业公司、好一多乳业公司和大兴农业发展公司,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500头以上奶牛养殖基地(小区)9个,共存栏奶牛3万多头,特别是2010年以来,贵阳市就分别在清镇市卫城镇和修文县谷堡投入建成万头以上奶牛养殖基地2个,陆续引进奶牛已达2万多头。根据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到“十二五末”,全市奶牛存栏量将由现在的3万多头增加到8万头,奶牛养殖业已逐渐成为贵阳市乃至全省农牧业发展中的一大主导特色产业。
2 贵阳奶牛养殖粪便排放特点分析
贵阳市现存栏奶牛约3万头,每年粪便排放量按每头排放9吨估算,3万头奶牛年产生粪便总量约27万吨,根据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到“十二五末”,全市奶牛存栏量将增加到8万头,粪便排放总量也将增加到72万吨。然而,由于贵阳受特殊地质地貌,人口稠密、市辖区旅游景区较多、湖泊,河流纵横交叉、饮用水源地较多等因素限制,受奶牛养殖起步较晚、养殖技术落后、养殖初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缺乏相关粪便处理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贵阳市奶牛养殖企业对粪便的处理利用技术还处于探索和较落后的阶段,奶牛粪便在贵阳市主要还是当作传统的施肥农田来用,即便如此,利用率还是很低(不足10%),未被利用的部分则给贵阳市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有的企业还因污染严重而导致群众闹事上访而不得不整体搬迁。因此,如何把奶牛养殖粪便利用好,如何解决因养殖粪便污染而导致企业与养殖周边群众的矛盾关系,如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以成为政府、企业的一大难题。
3 贵阳奶牛养殖粪便解决对策
3.1 宏观管理
3.1.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是保证奶牛养殖业安全生产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条件。养殖场的选址、布局应既要保证养殖生产的需要,又要确保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规划上,严禁在饮用水源地、人口稠密地区、旅游景区、江河及湖泊上游地区建设大中型奶牛养殖场,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2公里以上的距离。在布局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容量和自然净化能力。在养殖场的建设过程中,应按零排放标准进行设计,对粪便堆积地、粪尿收集池、奶牛挤奶区、奶牛饲养区等区域应做多层防渗处理,以防粪尿渗透到地下污染水源。如要排放,须修建现代畜禽粪尿处理综合设施,经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1.2 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立法、执法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应重视畜禽养殖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协调处理好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立法、执法工作,对养殖规模化程度大的企业应不定期进行重点监控,环保部门对养殖污染处理不达标、养殖场(小区)建设不符合国家畜禽养殖场建设选址要求的应坚决取缔和不给予审批。各级政府应派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实行分管领导问责制,对监管不力的领导坚决追究责任,对任意排放养殖污染物严重的企业坚决给予打击。
3.2 主要技术措施
3.2.1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奶牛粪便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养殖企业应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联系,对养殖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联合进行解决,如对奶牛进行现代营养调控,研究出奶牛最佳日粮配方,优化出最佳饲养方式,通过TMR机充分搅拌奶牛饲料,均衡供给奶牛日粮,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添加微生物制剂,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粮,延长饲料在奶牛瘤胃的停留时间,以减少养分的过度供给并降低氮及恶臭物质的排放量,从源头控制奶牛粪便排放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2.2 肥料化技术开发利用 “畜禽-粪便-施肥-土地-粮食”循环是我国传统农户经济主要的生产模式。数千年以来,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畜禽粪便。如今,伴随规模化养殖场的迅猛发展,化肥的大量使用,农牧分离,种养脱节,才使畜禽粪便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现在广大农牧科技工作者已广泛开展对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的研究,研究技术已成熟,其中堆肥化是处理畜禽废弃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集处理和资源循环再利用于一体的生物方法。粪便肥料化方法有堆肥法、快速烘干法、微波法、膨化法、充氧动态发酵法。经过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后,制成优质有机肥,用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堆肥化方法是调节畜禽粪便适当的碳氮比,控制适当的水分、温度、氧气、酸碱度等进行发酵[1]。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优质有机肥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以畜禽粪便生产的有机肥市场潜力很大[2]。
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过程及原理:将畜禽粪便集中发酵,达到除臭、灭菌的目的,然后进行干燥、冷却、粉碎至一定的细度,单独造粒制成商品有机肥,或再配入一定的氮、磷、钾肥,经搅拌或拌和,进挤压造粒机造粒,经冷却后即得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日本大阪市郊,以畜禽类为原料加入矿质肥和“多种酶”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专用商品有机肥,在大阪注册销售的就有18种之多[3]。贵阳市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每年产生的矿脚废料非常多,因此,畜禽粪便可结合矿脚废料生产多种功能性有机肥,实现资源变废为宝。
3.2.3 饲料化技术开发利用 奶牛粪便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质、脂肪、钙、磷、维生素B12等,同时又是有害物质的潜在来源,有害物质包括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杀虫剂、重金属、药物和激素等,所以,奶牛粪便需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可用作饲料。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微波法、高温干燥法、青贮法、化学法(用福尔马林、乙烯、氢氧化钠)等,将奶牛粪便经过高温高压、热化、灭菌、脱臭等过程制成饲料添加剂[4]。
现在普通采用的是生物分解法,分解法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经微生物发酵后,用作蚯蚓、蝇蛆和蜗牛等低等动物的饵料,蚯蚓、蝇蛆和蜗牛的粗蛋白含量较高(比普通鱼粉高)。该法先将畜禽粪便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发酵腐熟,使其达到三类低等动物生长所需的指标,然后按适当厚度将腐熟料平铺于饲养池中,让其繁殖生长,同时,三类低等动物因其生存在细菌丛生的环境,其体内势必含有抵抗细菌侵入的免疫成分,因此,利用这一特性,既能加工生产蛋白饲料和深度开发传统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品又能起到处理畜禽粪便的目的,经三类低等动物处理后的粪便和饲料残渣叫蚓粪,含有丰富的无机养分,是理想的花卉和园林种植肥。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实用,而且生态效果显著。
3.2.3 能源化技术开发利用 (1)制作沼气:奶牛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可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厌氧发酵技术是利用厌氧或兼性微生物以粪料中的原糖和氨基酸为养料生长繁殖,进行沼气发酵,沼气发酵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产气温度(35℃左右)和沼液pH值(6.8-7.4)。发酵产物综合利用在生态农业中,可作为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添加剂和能源等。沼渣脱水干燥后可生产生态有机复合肥[5];沼液不但可用作饲料添加剂浸种、追肥,而且可以制成杀虫剂[6]。
产生沼气是综合利用畜禽粪便、防治环境污染和开发新能源的有效措施,但此法的缺点是沼气产生易受温度、季节、环境和原材料影响。贵阳市规模化养殖程度较大的企业都配备有沼气池,不存在技术上难以实施的问题,只是沼渣、沼液的再利用技术还需要时间去完善解决。
(2)焚烧产热:从燃烧特性看,畜禽粪便中碳、氢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燃烧特性,其作为能源的价值非常可观。可采用干湿分离机,将粪便水分除去,经烘干,制团后用作燃料。国外先进的做法是将畜禽粪便焚烧发电,韩国一家企业已利用畜禽粪便发电并进入电网运行,该电站每天可处理20吨粪便,日发电量为480千瓦时,并可产生20吨热水,从韩国全国来看,利用畜禽粪便每年可生产出相当于36吨石油的能源;丹麦和德国等国家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利用动物粪便发电,若能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将粪便转化成可替代的能源,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是不言而喻。
4 结论
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大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畜禽粪便是目前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将其资源化,变废为宝,是全球都关注的问题。如果成功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贵阳市近年来畜牧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奶牛养殖迅猛发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养殖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将会给生态和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如能将上述措施及技术方法成功运用到本市畜牧产业发展中,不但能有效缓解和改善养殖污染环境问题,而且还能发展以“畜禽粪便处理―低等动物养殖-有机肥生产和蛋白饲料生产-种植业”为主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延长企业生产链,对调整优化畜牧业发展结构,加速推动生态畜牧业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辉,罗永华,郭俊,等.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发酵工艺研究[J].生物技术,1999,9(5):30-34.
[2] 何逸民,冯春复,阳燕,等.畜禽粪便污染及其治理技术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9,34(1):3-6.
[3] 马镜波.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制商品有机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J].磷肥与复肥,1998,(5):49-51.
[4] 王坤元,黄建宁,章剑林.畜禽粪便再利用的研究概况[J].浙江农业科学,1993,(4):195-197.
[5] 李楠,倪培涛.浅谈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J].现代农业,
2007,12:78-79.
作者:陈昌建 单位:龙门县荷丰牧业有限公司
首先,对奶牛的饲养模式、饲喂方法、粪污处理等主要工艺路线尤其要清晰,决定是采用散栏饲养还是栓系饲养?是否需要睡床?若需设置睡床,睡床垫料的选择又是什么?是否需要配置运动场?饲喂方法是采用TMR还是传统的“先粗后精”?青粗料部分是采用全部外购还是结合环保的处理实行种养结合?在挤奶模式上是采用手工挤奶、移动机挤奶、管道式挤奶还是采用厅式挤奶?在奶牛防暑降温上又采用的何种方式方法?清粪模式采用自动刮板、人工清理、机械清理还是水冲模式等,这些不同的工艺在牧场规划设计上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环保工艺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通过一定的措施实现环保达标或零排放。环保工艺方法是采用雨污分离、固液分离技术,还是进行沼气利用、有机堆肥?或者根据产业上下游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种养结合的立体养殖的经营模式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广东的气候环境和资源,本人倾向于选择散栏饲养、以沙床为好,无需配备运动场;在青粗料的解决上以种植全珠玉米等优质牧草为主,外购干草为辅;饲养规模在3000头以下时采用鱼骨厅(或并列)式挤奶机就行,更大规模时则采用转盘式挤奶厅;考虑到人工成本与管理的方便,清粪模式以自动刮板为好;在资源综合利用上,最好采用种养结合的立体养殖的经营模式,环保处理上以采用固液分离后固态部分生产有机肥、液态部分则进行生物发酵沼气应用后生产液态有机肥,最终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的目的。选址选址是一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关键性工作,它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经营的好坏,选址主要从如下几个因素进行考虑:土地面积的确认在确定牧场发展规模和青粗料解决模式后,接着就能落实好牧场经营所需占用的土地面积,根据土地面积大小进行初步选址;根据土地使用性质进行选址根据国家政策,并非所有的土地均能承办奶牛养殖项目,要避免选到国家一级农田保护区的用地,避开工业开发区和居民居住区,避免选到矿山采掘区附近,更要避开饮用水源保护流域,要在政府规划许可的用地上承办奶牛养殖项目;水源的解决由于奶牛养殖项目耗费水源较多,每头奶牛约需100~120升的水量,为此要考虑在选址上要有充足的水源保障,且水源质量要符合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防疫安全问题做好奶牛养殖项目,防疫工作要放在首位,且防疫必须从选址上开始着手,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a与周边环境的安全距离,如附近有无其它养殖企业,与其它养殖场所或屠宰场要相距一公里以上(如果办种畜场,至少要有三公里的距离),距居民区、学校、医院或主要道路要不低于500米;远离人群过往或活动的区域,远离其它畜禽活动的地方(诸如湿地)等,最好具备良好的天然防疫屏障。b养殖场所处位置要选择在通风透气、开阳、开阔的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不要建在低洼潮湿、透气性差、遮光蔽日的环境;c远离噪音,声环境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I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离开石场、矿山等采掘场所;物流成本的考虑主要是考虑项目完成后主要的原材料和生产成品的物流运输,诸如青粗饲料和其它饲料的来源与供给,项目所在地的交通状况,生产成品出售的运输距离等,这些均直接影响到项目经营的好坏。做好环境评估工作投资项目是不可避免要做好环境评估的,“奶牛是人类的保姆”,虽然奶牛对人类生存及整个环境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奶牛能利用我们无法利用的工业、农业副产品转化为人类的优质食品,有很强的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能力,是人类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新建养殖项目的实施,我们仍然有必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其对小环境可能存在的污染,包括对当地水环境的保护、空气和噪声等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要做好环保工作,关键要清晰项目的环保处理工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项目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作,它融会了土木工程、水电与机械工程、生态环保、奶牛养殖、生物工程等技术的应用,是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对新建奶牛养殖项目的设计,要能应用这些学科的前沿技术,所以,应有以上这些行业专家的参与,否则就算完成设计,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或缺陷,严重的祸及项目的经营效果,所以对项目的设计不能掉以轻心,最好请专业公司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进行设计,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在施工招募上也要重视各个环节的落实,诸如在原材料采购或分包、施工监理、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等环节出现的问题,以免给项目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项目的经营与管理新建奶牛养殖项目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新项目的经营和管理,由于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周期长的特点,奶牛作为固定资产在投产前资本累积额度大,所以对这类项目的经营必需立足长期经营的意识和理念,而且要采用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模式,在生产上以牛为本,做好细致管理的工作,项目投产前要做好员工队伍的培训,经营上以人为本,只有员工素质得到提高,生产和经营状况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内外资源状况能透彻了解并整合应用,并善于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在经营上结合上下游资源进行立体的、生态的养殖将能大大降低各环节的经营成本,以取得项目的成功。奶牛养殖项目不管在选址还是经营上,均要立足以做好防疫为首要任务,在奶牛疾病防治上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在经营上要立足长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度规模养殖,可以降低成本;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项目经营的关键,也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为此除做好员工的培训外,还要考虑采取积极的、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提高项目的机械化程度,能用机械的就不要用人力,以提高项目经营的劳动效率,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同时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生态化的经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项目污染的产生,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养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2006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印度的第三大产奶国。2007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指出要加快推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哈尔滨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均占全省的1/3,其中奶牛存栏量位居全国大城市存栏量的第2位,2011年为45.7万头,鲜奶产量为143.0万吨。近几年,哈尔滨市加大奶牛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奶牛养殖正从传统养殖快速向规模化养殖转型,但存在诸多问题函待解决。
二、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规模不足
哈尔滨市奶牛养殖主要以分散养殖为主体,小规模养殖约占60%。在2008年后,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小规模养殖户被淘汰,其余的多数小养殖户选择逐步发展壮大为养殖场或统一到养殖小区内饲养。但是奶牛场和养殖小区所占比重还很低。根据中国奶业年鉴(2011)统计资料分析计算,2010年21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的比重才占到总养殖场(户)数的7.08%。分散养殖户不可避免地存在生产力弱,效率低下,利益流失多,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组织化程度低等不足,需要继续扩大,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二)单产水平较低
哈尔滨市奶牛从2000年开始快速发展以来,其牛奶总产量飞速增加,但鲜奶产量增加主要是靠单纯的奶牛存栏头数上涨所带动,奶牛的单产水平增加较缓慢,奶牛的单产水平从2003年4700千克/年升高到2011年平均单产5574千克/年。虽然比全省成年奶牛产奶量的4500千克,年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6000千克/年、发达国家8500千克/年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需要继续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
(三)饲养管理方式较落后
哈尔滨冬天寒冷,但有的奶牛养殖户竟然不搭建牛舍,仅有简单的厂棚饲养,奶牛只能挤在一起取暖,大大降低养殖效率。饲养上绝大多数养殖户采取“玉米秸秆+精料”的饲养方式,仅约10%左右的养殖户饲喂青贮饲料,至于优质的苜蓿,由于其成本高而基本不喂养,更不要说TMR饲喂,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玉米秸秆营养含量低、适口性差,而养殖户为了提高牛的产奶量,就通过饲喂过多的精饲料来补充粗饲料营养的短缺,致使精粗比例失衡,极易发生疾病,而且奶产品的质量也不高。有的养殖户在夏秋季节,也通过放牧来补充一部分青绿饲料来节约养殖成本,这种传统的饲养方式尽管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和生产方式落后,奶牛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常发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即使规模较大的养殖场,饲养方式也很落后和不规范,管理上也不科学合理,主要表现为管理混乱,职责不分,责权利不统一,常常导致企业和职工之间存有矛盾,进而影响生产环节,经济效益的降低。
(四)疫病防治水平低
哈尔滨市各乡(镇)的畜牧兽医防疫等技术人员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技术老化,待遇低、工资无保障,人员短缺,和现代科学管理和科技发展水平不适应。而乡村基层兽医、配种员和防疫人员的待遇更低,基本全靠自己种地和技术服务增加收入,绝大多数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待遇,难以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另外,一些奶牛养殖户根本不重视日常养殖中的防疫,对疾病的防疫意识很淡薄,甚至有时对国家的某些强制性免疫由于害怕奶牛发生过敏死亡或掉奶等副作用,故意想方设法地抵触或逃避强制免疫和检疫;养殖户奶牛平时的饲养过程中没有预防为主的观念,也不注重生活卫生、疫病的预防和挤奶前后及养殖环境的消毒,只是在奶牛得病后才被动治病,不仅加大了医疗费用,而且影响原料奶产量和质量,严重影响奶牛业的正常发展阁。有些奶牛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的缺乏,常常发生一些代谢性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疾病,导致母牛出现屡配不孕或失去繁殖能力而失去或降低经济价值。
(五)养殖效益较低
近年来由于饲草料价格和人工费用的上涨,鲜奶生产成本逐年加大,但生鲜乳价格涨势微弱,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益较低。同时,由于鲜奶收购是按质论价,小规模养殖场(户)由于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而使乳脂和乳蛋白等含量降低,造成其养殖效益差,甚至出现部分亏本而倒闭卖牛的现象。反过来,由于养殖效益较低,养殖户投入和产出不符,在奶牛的饲喂过程中不增加投入,导致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鲜奶质量下降,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小规模养殖场(户)的养殖效益低下,甚至亏本,迫使部分退出养殖,部分扩大规模或进入养殖小区,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六)环境污染严重
哈尔滨市小规模养殖户基本上是在自家院子里/后搭建比较简陋的棚舍饲养,人畜混居,养殖中产生的粪、尿、污水和废弃物等给居民自身居住环境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存在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安全隐患。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小区)虽然实行人畜分离,但是多数奶牛场没有专业的排污处理设备和空间,对粪弃物的处理多数采用燃烧的办法,同样对环境造成污染,少数奶牛场也进行堆肥发酵,但在此过程中,堆积在畜牧场周围空地的大量的粪尿和废弃物同样产生大量的臭气及孳生蚊蝇,污染周边环境和水源。
(七)原料乳收购环节运行不规范
中小养殖场(户)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他们在奶站挤奶,鲜奶由奶站收购,而不是直接和牛奶加工企业对接。大部分的奶站能把握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按质定价,鲜奶能卖一个公平合理的价钱。有时候由于局部地方突发事件或某些意外情况,或者乳品企业调控收购数量时.奶站则往往会采用不公平的手段(如压级压价,拒收限收,不透明公开检测结果等)把市场、经营的风险全部转嫁到养殖场(户)身上,产生损害养殖场(户)利益的不公正行为。即使对于较大规模的养殖场,也没有与奶制品生产企业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发生突发事件后往往损害的是养殖场的利益为先,常常引起原料奶市场的动荡和养殖风险的加大。此外,如果企业对奶站监管不到位,或者相关职能部门有时没有实行全程监管,奶站的储运鲜奶的设施达不到相应标准,或者奶站非法添加其他东西到鲜奶中,就有可能致使乳品质量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促进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对策
(一)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奶牛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实现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奶农的收入,主要原因是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后,可有效防控疫病,提高奶牛养殖的生产水平和效率,降低粪污污染环境。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首先要加快推进现有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改造;其次加大标准化养殖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小规模养殖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或扩建促进养殖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效益;此外可支持乳品加丁企业自建、收购或入股奶牛养殖小区,使之成为乳品加工企业的奶源基地。在形成规模养殖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养殖环境和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现代化养殖,保证奶牛饲养、饲料供应、疫病防控、机械挤奶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二)加快奶牛品种改良
良种是奶业发展的根基,是提高奶牛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不是良种的奶牛是不可能有高的产奶量。有相关研究表明,奶牛单产水平增量中有40%来自遗传因素,因此必须严格实施国家奶牛遗传改良计划,调整优化奶牛品种。目前,哈尔滨市尽管已实施冷冻良种补贴,但养殖户接受较慢,因此必须要加大良种改良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的执行力度。要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落实繁育站点的仪器设备配套,通过遗传繁育、胚胎移植等多种途径来快速改良奶牛,保证繁育的后代一代比一代更好。
(三)发展优质牧草产业
饲草料是奶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好草,不仅奶产星不高,质量也难以提高。从奶牛遗传改良的情况看,哈尔滨奶牛产奶量的潜能已达到6500千克,但目前平均单产只有5000千克左右,除去管理和气候等因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奶牛养殖长期沿用“秸秆+精饲料”的饲喂方式,由于玉米秸秆为粗饲料营养不足,缺乏优质牧草,使奶牛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奶业发达的欧美养殖经验看,优质牧草是奶牛高产和牛奶品质的重要保证。目前,哈尔滨奶牛养殖业主要问题是优质玉米青贮和优质牧草严重不足,限制了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优质牧草苜蓿对于提高奶牛乳质蛋白、改善奶牛体质、增加奶牛产奶量具有显著成效,因为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可达24%~26%,而普通谷物仅8%。因此哈尔滨市要逐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利用荒地、坡地或弃置的土地种植优质苜蓿草,把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作为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原料乳购销监管
要规范管理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必须保证合理有序。严格执行哈尔滨市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生鲜乳购销价格管理的意见》,将交易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定价机制有序结合。在实现生鲜乳定价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启动生鲜乳第三方检测机制,防止乳品企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单方面不公开检测结果,操纵和调控鲜奶收购数量等不正当手段,把市场和经营的风险全转嫁给养殖户,损害养殖户的利益。同时加强奶站管理,促进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的有机结合,在乳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结合,同时企业也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服务于养殖的环节中,把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养殖的规模和产奶量,必要时可施压给牛奶加工企业,适当让利给养殖户,促进奶牛养殖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加强对奶业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避免乳品加工企业间发生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保护奶业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要从源头上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监管,大力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严格保证乳品质量的安全。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使哈尔滨市奶牛业迅速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区域布局,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台新的奶牛养殖扶持激励政策,搞好全方位服务,为奶牛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对需要扩建或新建圈舍的养殖户,优先给予奶牛小区、奶牛养殖大户等优惠政策,解决水、电、路三通问题,并配套青贮饲料生产用地;二是对奶牛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建设机械化榨奶站所占耕地,在审批上放宽限制,手续从简,收费降到最低标准;三是对奶牛场(小区)兴办的附属型粪污无害化加工厂、沼气建设和糖厂等,给予低额定税优惠;四是尽最大可能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如世界银行或亚行贷款、企业担保向养殖户发放贷款,以及贴息、无息或低息贷款等。这样就可加快建立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科技应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奶牛养殖场(小区)。
(六)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哈尔滨市养殖场(小区)饲养人员文化素质降低,绝大多数并非专业人员,甚至很多管理者也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学习培训,因此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和奶业协会应定期加强对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奶业科技支撑水平,大力推进奶牛养殖的科学技术含量。要依靠和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加大奶牛养殖中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同时,加快良种繁育、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机械化挤奶、奶业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解决奶农在奶牛饲养管理、生鲜乳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升奶业科技支撑水平。
(七)加强环境保护
只要是养殖,就会产生粪污等物质,因此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和废料处理标准,加强环境保护。在发展奶牛养殖规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规模扩大后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政府应该根据哈尔滨市本地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环境承载率,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在筹建新的奶牛养殖场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到饲草、粪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而不是养殖场的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在考虑到环境成本的情况下,大型和超大型养殖场的成本高于中小型养殖场。最好的奶牛养殖模式是走生态化养殖,将“种养”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循环利用,走生态养殖的道路,减少碳排放,实现奶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发展。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五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三)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第六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二)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三)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四)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五)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六)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第七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下列设施设备:
(一)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二)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三)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
(四)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六)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第八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者乡村兽医。患有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动物饲养工作。第九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按规定建立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及养殖档案。
现就奶牛养殖小区的规划建筑与动物防疫要求浅谈与下。
1奶牛养殖小区场址选择的要求
养殖小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排污并且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方,最好是沙壤土地。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生活生产用水。养殖小区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应符合规定标准。般应在居民点的下风头,距村镇工厂500米以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交通便利,供电方便,要求距主要交通道路500米以上。远离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远离噪音。
2奶牛养殖小区场区规划的要求
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小区内可划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管理区和粪尿污水处理区、病畜管理区等,要求布局合理、分区严格管理,分设净道与污道、雨污严格分开,便于防疫消毒灭源等。多场(户)入住养殖小区的,生产管理要有统一要求、统一标准。
3奶牛养殖小区牛舍建筑的要求
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10qC~18oC。温度低于0~C或高于2CC,对奶牛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产奶量影响较大。应采用半开放式牛舍,设有顶棚,四面敞开或座北朝南、前面敞开。奶牛舍可设计为单列式或双列式,单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5.5~6.0米,双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11.2-12米,双列式中间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宽1.2-1.3米,床下坡面设有排粪沟。牛床前设有固定的水泥饲槽和颈枷,饲槽宽0.5米,深0.25"-0.3米。每栋牛舍的前面或后面,要有运动场,在场内设有饮水池,同时有凉棚、盐槽,运动场面积不小于每头牛20~25平方米。
4奶牛养殖小区的动物防疫要求,
在奶牛生产中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制定有隔离措施和传染病控制措施,有预防、治疗奶牛常见疾病规程,有传染病发生应急预案,有效防止和消灭奶牛疫(疾)病,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4.1建立完善的防疫消毒制度并切实执行据奶牛小区的饲养规模,在小区周围应建围墙.大门口应设消毒池等消毒设备。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区分开。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车辆消毒池要求:长4.5米、宽3.5米、深0.3米;人行过道消毒池要求:长2.8米、宽1-1.4米、深0.05米。池底要有坡度,并设排水孔。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足够量的2%~4%氢氧化钠溶液或其它有效消毒药。外来人员一般不得进入生产区,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方可进入。定期使用2%的苛性钠溶液或10%的石灰乳或过氧乙酸溶液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牛舍、周围环境、运动场地面、饲槽、水槽等进行消毒处理。小区奶牛要实行《奶牛健康证》管理和免疫标识制度,建立奶牛养殖档案。通过对奶牛佩戴耳标,实现一牛一标一号.详细记录奶牛免疫、饲养和用药情况,及时掌握和监控牛群疾病状态.为小区原料奶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动物疫病的检疫检测和健康检查。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疥癣等体表寄生虫病的检查和驱虫;6~9月份,梨形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蜱工作,10月份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春季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普查和驱虫工作。按免疫计划实施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接种,一般每年进行2次,可分舂、秋两季各一次或按免疫时间注射。根据牛场实际,必要时可选择注射炭疽、炎、布氏杆菌病疫(菌)苗等。使奶牛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及时处理粪尿,防止污染环境。新引进的奶牛必须持有法定的检疫合格证明,并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即购进后,在隔离区隔离饲养2个月。经检疫无疫病、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合群饲养。饲养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如发现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以防人、牛交叉感染。
4.2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防制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疫情。迅速隔离、处置病牛。当发生口蹄疫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时,应及时划定疫区封锁,隔离、扑杀病牛,建立封锁带,出入人员和车辆要原菌后,有条件的必须进行药敏实验,并保留细菌标本供进行血清杀菌活力(SBA)实验。在药敏试验结果未知晓前或临床诊断相对明确的,可先进行试验性治疗。
4.3普通病的防治抓好奶牛不孕症、炎、蹄病这三大病为主的普通病防治工作。分别制定保健计划、防治计划或防治规程。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及时处置可能引起这三大病的诱因。采取及时治疗子宫疾病、做好干奶处理、修蹄浴蹄等措施,有效防治奶牛不孕症、炎、蹄病这三大病的发生。一旦发病及时治疗(含所有普通病)。
4.4建立养殖用药档案做好防疫、用药、治疗、处置等各项记录,按规定执行休药期和牛奶废弃。抗生素及其它兽药使用符合《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要求,有抗生素和有毒有害化学品采购使用管理制度和记录,有奶牛使用抗生素、隔离及解除隔离制度和记录。按规定保存档案、病例和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