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着雨的夜

下着雨的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下着雨的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下着雨的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众教育;教育技术哲学;技术革新

【作者简介】孙龙国(1963―),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从事德育和远程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00-02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对教育技术哲学问题的思考源于技术哲学的兴起和繁荣。技术哲学就是关于技术的哲学,是对技术与人类关系的一种哲学反思,“它试图从全面、系统和整体的观点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和探究,并作出合理的回答”。如丁卫泽、熊秋娥认为,教育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存在两种理论观念和实践倾向,一种是盲目的乐观情绪甚至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滥用;另一种是盲目的悲观情绪甚至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拒绝。对此,刘美凤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体,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一、成人教育进程中技术革新的困惑

我们是要利用高科技作为面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但我们更要充分地估计技术本身的先天不足、形式局限以及使用者的思维定势等来自技术革新自身的挑战。由于教育技术的价值具有两面性,它在应用过程中既有正面效应,能带来正价值,也有负面效应,能带来负价值,因此我们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应首先对其进行价值的判断。成人教育进程中技术革新的困惑正是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

1、如果技术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成人教育的技术化发展倾向,有可能使教育活动出现方向性偏失,背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使具有丰富意义和无穷生机的教育的根本意蕴被去除。在此状态下,真正的“人”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如网络时代的成人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或被错误的信息引入歧途,那么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和信息的狂潮中又该如何指导学习,在个别化的教学上如何进行德育,尤其是集体主义的群育。

2、教育技术革新的实际效果会否加深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知识沟?由于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条件获取上存在的差异,学习个体在学习投资的承受力上存在的差异,以及教育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上的定势和局限,使教育技术革新的实际效果在不同地区中、不同个体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任其发展下去,昂贵的教育技术支出,可能会把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排除在接受优质教育的大门之外,这显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教育技术革新的投资与回报如何实现受益最优化?有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由于种种原因,用于新技术的投资尚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造成资源浪费。那么,在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作为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主体,人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呢?

4、教育技术革新如何避开技术至上的误区?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观往往从工具手段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和社会发展问题,认为工具手段是推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践中崇尚技术至上,因而往往容易犯下片面追求“高、精、尖”的误区。毕竟教育媒体的“改头换面”不等于教育技能的“脱胎换骨”,教育技术的“焕然一新”未必改变教育理念“我心依旧”的现实,学习者是否对教育技术存在强烈的需求以及是否具备先进的理论支撑,都将是教育技术革新成功与否的关进因素。

5、教育技术革新与现实需求如何有效对接?如何实现从传统的连续系列性学习模式向多学科同时互动性的平行学习模式转变,如何通过教育技术的综合作用在新的高度上实现功能上的转变和提升,真正达到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的目的,关系到人类教育的未来发展。只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在虚拟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没有教师经常性的辅导,没有现实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是无法满足教育个体多元而复杂的现实需求的。

6、教育技术革新强化技术理性的同时如何保障人文精神的延续?人本主义的教育技术观将教育技术看成“冰冷的”机械工具,并对这些工具抱有某种“蔑视”和“恐惧”,将技术手段看成影响学生发展的障碍。认为“计算机发展的结果,由于不用脑可能导致我们的智力退化。”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的视觉符号覆盖丰富的意念心像、通过“合法偏见”的形式钝化人的创造力,这种“化繁为简”的功能特征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适时适度。毕竟蕴涵理性与情感的人的作用在许多方面都是教育技术无法取代的。

二、教育技术革新服务成人教育的思路

所谓教育技术就是人们为了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各种物质条件所创造的教育经验、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的有机综合体。它是以教育智慧经验为核心层,以教育方法技能为中间层,以信息工具手段为外显层而构成的有机综合体。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观涉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同社会大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涉及人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技术实践观的问题,涉及教育技术在成人教育进程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

1、技术革新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技术革新能够有效促进新兴技术手段同教育的融合,不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还提供方法上的指导,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教与学的空间,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多方面的强大支持。金振坤指出,多元、汇聚、复杂的媒体互补是媒体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张教育技术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技术过程研究,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是教育技术研究的永恒主题。

2、技术革新应把握技术与成人教育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当前教育技术革新的发展动因源于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教育技术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扎根实践,并与社会诸因素相适应、相协调。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应同地区的教育环境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当地的技术环境;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同新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随时为教育技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同国家的文化、传统相适应、相协调。

3、技术革新要始终以人为中心而不能以技术为中心。成人教育自然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有力支撑,必然有赖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的发达和完善,有赖于教学软件的深层开发、教学资源的更加丰富,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但信息技术本身也是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新技术能否为教育和教学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发展水平和对这种技术的有效利用。因此,技术革新必须从教育目标出发,根据教育对象和内容等实际合理地选择应用。

4、技术革新要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息动力,当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人类文明由此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形态。能否培养出适应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能够站在社会前沿的新一代也就成了各国政府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成人教育的实现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泛化、单纯化的结果,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服务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5、技术革新应在发挥网络技术的潜在优势下功夫。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应在提升教育技术层次和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双向电子通信技术与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的紧密结合,强化教育服务的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综合性和适应性,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6、技术革新要在优化教与学环境及学习资源配置上下功夫。现有教育环境和资源格局还不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社区居民学习的新需求。各种学习网络和学习资源自成体系、各自为战,重复性开发现象比较严重;学习资源库建设标准不统一,研发力量过于分散,影响资源库建设水平和信息内容的交换与共享。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评价体系等特点,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7、技术革新要结合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路。用终身教育原则对现行教育制度、体系进行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潮。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人是处于一定技术环境中的人,教育是处于一定教育技术环境中的教育;人只有已经进入特定的技术环境之中才能将特定技术环境中的技术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生活。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技术革新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机会,化解终身学习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兼容性,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促进各种教育与学习成果的社会化和相互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实现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互沟通、持续与间断学习相互结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相互折算的操作,以激励人们主动、自主地参与学习。

8、技术革新必须有未来意识。未来意识是指在网络时代,人们将从未来社会发展来思考今天的教育和生活,以未来社会发展来要求今天的教师和学生。从我国教育的发展来看,基础教育、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是教育领域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给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学习模式等诸方面对教育技术提出了新挑战。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哲学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革新在成人教育进程中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大人多、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挑战,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寻找解决的路径,还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层的反思与提升。从整体上看,教育技术是一种负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和宗教等价值因素的东西,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应从社会角度予以宏观的考虑,教育技术对人类学习的促进与改善不能违反基本的伦理原则。因此,今后成人教育技术革新要始终抱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既不能片面追求“高、精、尖”,也不能简单地排斥、抵制技术,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理智、乐观的态度来改造和利用技术,重点应放在如何发挥网络技术的潜在优势和优化教与学环境及学习资源配置上。

【参考文献】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8页.

[2]丁卫泽、熊秋娥.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4):226-231.

[3]刘美凤,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6-10

[4]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5]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287页。

[6]李丽.反思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观[J].理论界.2006, (1 )P.142-143

[7]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 3):3

[8]金振坤.教育技术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兼论多种媒体组合研究是永恒的主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5(2):5-8.

[9]冯增俊主编.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84-285页。

[10]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J].电化教育研究,2004(4):6-7.

下着雨的夜范文第2篇

一、挫折的含义和内容

挫折的定义是,人们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碰到的阻碍或者干扰,由于前期的目的性并未得到满足,造成了人的心理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低落的心情。心理学将挫折归纳为“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于环境中遇到干扰或阻碍导致其动机未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情况,有时候只是指代影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人们产生挫折的原因有许多,并且各不相同,主要划分为五个方面:社会原因、自然原因、心理原因、生理原因与事物本身的特质原因。所以针对学生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需要从各个方面寻找因素,然后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和减压。“挫折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受挫心理进行指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老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关心学生,教导学生在受挫后以正确行为和方式去面对挫折,在初中阶段正确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二、因体育出现挫折心理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挫折教育对象自身的因素,据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产生挫败感的主观原因为:①少数学生因自身存在缺陷或者对体育运动缺乏耐心,然后自暴自弃,将自己排斥在体育锻炼之外。②某些女学生因自己其貌不扬或者过于肥胖,为避免同学耻笑和注意,然后从内心排斥体育课。③虽然部分同学在日常的锻炼非常努力,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始终无法达到合格的运动水平,学生这时容易产生挫败感。④因青春期的影响,许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并不能准确地评定自己,制订的目标忽视了自身的实际能力,致使出现盲目自大或者过度自卑的心理。当教学过程中碰到该因素时,老师于教学过程中需要真诚和耐心地进行教育,教导学生如何积极面对困难和自我鼓励。

(2)客观原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出现挫折心理的客观原因为:①环境因素。许多初中院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较为简陋,学生面对外界环境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出现无心学习的状态。②人际关系因素。学生之间相处肯定会出现摩擦,倘若处理不好,在日常课程学习中极易受到同学的排挤和冷落,容易出现挫折感。③教师的因素。部分体育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实施教育和教学。④学习课业较重。国家一直提倡针对学生的课业需要减负,但是实际情况并未如此,导致了许多初中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处于疲惫状态。针对学生和老师或者外界的因素,教师于教学中需尽量调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如何利用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1)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①愉快的讲课方式。②极具创意的启发方式。③挫败感问题的体验。④耐心型疏导式。⑤合作式的讨论。通过这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并且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2)有效的教学组织。为激发学生的挫败感,在课程中可使用教学组织的形式,进而完成挫折教学的效果和目标。比如在男女生篮球教学对抗赛中,每8人一组进行比赛。 挫折一:部分女生想打球,但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始终拿不到球。还有部分女生害怕被球砸,藏在旁边不愿意或者不敢动。最后大部分女同学产生挫败感后埋怨不公平。挫折二:提高男生的投篮难度,然后故意加重男生犯规的判罚,最后男生产生抱怨不合理。

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挫败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出现挫败感的原因,让学生分析该如何面对挫折,让学生学会自我解压,教师于一旁进行指导和鼓励。

下着雨的夜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德育所依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把德育过程当成是道德知识的识记过程,忽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摆脱这种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条出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他关心的就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他认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从理解方面来透视学校德育的现实,我们看到理解问题被极大忽视的状况:

一、重识记轻理解。每一项道德内容都产生于人与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背景”。在现实德育中,这个“背景”常常被忽视,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识、行为表现却受到过多的重视。传统的德育让学生知道了道德是什么,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仅仅反映了道德,而没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对老师所讲授的道德知识的识记,而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的视域融合。虽然各自的视域不同,但视域决不是封闭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而不断扩大、拓宽和丰富。二、未充分正视学生的前见。这里强调的前见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强制性灌输习惯的影响,现行的德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学生对道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历史性意味着两层意义:第一,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历史,理解便不可能,因为人是生活在历史中的。第二,正因为理解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因而也就具有历史性。由于前见的存在,也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德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觉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传统解释学关注理解方法的寻找而忽视了对理解条件的思考。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注重理解条件的探讨:一、善待前见。伽达默尔把前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的前见”,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前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类是“盲目的前见”,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前见往往会妨碍学生正确理解的实现,使理解走向单一和死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在克服之列。二、把握时间间距。近代方法论解释学把间距视为理解的障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强调我们与历史之间存在的时间间距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义源泉。间距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理解学生需要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过程和对各种事件的分析处理过程就是时间间距发挥作用的过程。学生理解教师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更漫长。三、积极融合视界。所谓视界融合不是简单地服从或重叠,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商谈达成的关于特定话题的共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开自己的视界,受教育者做出应答。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理解对方视界中的特殊性,同时尽可能地反思自己视界中的不合理成分,并通过清除这些不合理成分为接纳对方的合理差异腾出空间,就是视界的共同区间即实现视界融合。四、驾驭理解循环。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循环也是解释循环。强调德育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德育文本有独立于环境的永恒不变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社会等与德育文本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读者赋予的即文本的主观性。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理解就是一个意义预期、筹划与具体的理解相互循环的进程,这说明理解是发展的、前进的,也表明理解是开放的、无限的。受教育者与德育文本的视野融合并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终结,而是不断的融合,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鲁洁,王蓬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下着雨的夜范文第4篇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竞争和决定他们的未来。至于学生如何提商学习成绩,探讨者甚众;但我们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前,我院正在为更名为大学而积极工作;学院正处在工科学生国际化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无论是国内外的客观形势,还是各优势学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都需要我们必须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做出努力。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研究兴趣。美国的卡内基基金会教育与经济论坛最早提出教育是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贾爱武撰文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断学习、反思和成长的动态过程。叶澜、张奎明等学者都提出了建构主义理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校本研究,顾名思义,以具体的学校为研究对象,以本校教师为研究主体,深入研究学校和教师中突出的和急迫的问题,总结和提升经验并形成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本校的教学和管理。

三、基于我院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究

1.教师的基本数据

我院是普通二本院校。在师资现状、队伍建设和储备等方面和重点大学有较大差距。我院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在男女比例上为1:4,符合一般院校的现状;年龄结构上,31~40岁年龄段的比例达到56%,明显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在学历上,本科和硕士以上基本持平,部分年轻教师还未取得硕士学位;在职称比例上,中级有60多人,占三分之二;高级职称比例不到25%,正高级只有2人,且一人面临退休,副高中临近退休的占50%;届时整个学术梯队结构更加不合理,缺少领军人物。

2.专业发展途径及主要问题

(1)师徒制

师徒制由来已久。到2003年为止,我院吸纳了部分本科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为了让这些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我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行“师徒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给每一位年轻教师指定一位高级职称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期限为一年。因此,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基本能胜任教学工作,也由于他们思维活跃、观点新颖、风格活泼而深受学生喜爱。目前这部分教师已成为我院教学的中坚力最。

诚然,师徒制的辅导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毋庸讳言,此模式存在的问题不少:交流不充分、形式太少、缺少监督激励机制等。这些问题让指导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2)暑期学校

前几年,我院开展了外语教师暑期赴国外研学活动。主要目的国是英国和澳大利亚,时间为4周。通过精心安排的研修学习,直观接触英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专家的指导下,参与课堂表演,讲课等,提升英语素养,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此举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到英美国家参加暑期研习固然可以欣赏、学习原汁原味的文化,但次数太少,费用不菲,只有极少的教师成行(如前年学院一共只有5位教师成行),影响的面太小,不足以对我院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帮助。

(3)教研室研究

教研室是教学管理的基层核心组织。在教学任务的安排、实施和评估等各环节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专业发展也应归属于师资队伍建设。不同点在于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着眼于从教师个人的角度,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质的飞跃。近年来。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施,我院高标准地建设教研室。

教研室教研活动有时流于形式。中国人传统的人情观也使同事间只讲优点,避而不谈不足。年轻教师反而不知改进的方向,从而影响了教研效果。

(4)课程组研究

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当前,我校开展的工科学生国际工程教育CDIO模式已走在全国的前列,要求学生有国际化的视野、相当的西方文化素养、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现实的要求,我院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第二学年开展英语选修课,提供近10门选修课程。为完成此项任务。我院在2009年5月研讨教学方案,在9月确定了由5位副教授和5位讲师为课程的负责人。目前已经进入课程的教案撰写及课件的制作阶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的蓬勃发展、从上到下大学英语教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积极实践使得开展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究有了现实的需要。通过分析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采取的种种措施和存在的不足,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阐明了基层教学单位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可以有所作为,还应大有作为,为教师专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下着雨的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社区职业教育;教育资源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中也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作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有序、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背景下社区职业教育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合理整合调配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农转非转移人口就业培训,稳步推进发展社区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措施。

一、浙西南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转非劳动力面临着转岗就业问题,而社区职业教育则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一历史使命。经过多年发展,浙西南职业教育通过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了以城市农民学院为中心,各县职业学校为龙头,区(乡镇)文化学校为骨干,社区文化站点为基础的四级社区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浙西南地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社会实用人才。总的来说浙西南社区职教有以下特点:第一,社区职业教育模式主要由社区职业教育机构主导,社区职教机构有着较完整的管理机构和教育资源,负责对社区教育工作进行规划、实施和协调。第二、专业技能培训是目前社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调查显示,社区居民无论是从事农业或者农转非转移劳动力,他们参与社区职业教育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专业操作技能或者提高文化水平。第三,社区职业教育以政府承办为主。目前浙西南的各类社区职业教育还是以政府主办为主体,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运作模式都印有较鲜明的政府或准政府烙印,政府既是领导者、支持者,也是管理者和资源统筹者,社区居民也普遍认为社区职业教育是公共教育,政府应该承担社区职业教育的费用。

二、浙西南社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社区职业教育的系统认识。政府有关部门对发展社区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还不够,人们目前对社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大家普遍认可的“唯有读书高”是普通教育,认为只有通过普通教育才能找到体面的工作,实现人生的追求,而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二等教育,只有升学无望的人才会去学。由于政府部门对社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不够,缺乏足够的实际行动,广大群众还没有意识到社区职业教育在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提升居民职业技能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重普通教育轻社区职业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二)社区职业教育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浙西南社区职业教育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各社区职教运作相对独立,再加上山区的地缘特征,资源分散,沟通合作不畅,政府对社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此外,由于社区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到民政、计生、劳保、教育等部门,但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对社区职业教育指导工作缺乏合力,缺乏统筹协调的领导机构和运作实体,社区职业教育效果不理想。再者,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如何在原有的社区职教体系中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还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和措施,针对农转非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培训工作多数还停留在传统职教模式。(三)社区职业教育资源统筹不足。浙西南社区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虽已经初具规模,但现有的教育设施较陈旧,设备老化,经费不足,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岗位培训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目前社区职教建设工作还主要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区职教的经费统筹也是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投入或财政部门的补贴为主,由于浙西南地区是欠发达山区,地方财政基础较薄弱,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而且社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农转非转移劳动力的培训针对性更强,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和经费筹措,而目前社区职教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培训、实验、实习场所等资源明显滞后或不足,已经很大程度制约了社区职教的办学质量改进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也无法满足社会、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四)社区职业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社区职业教育内容多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培训为主,专业设置方面多是市场需求较热门的计算机应用、会计、金融、机械加工、磨具设计等课程。而农转非转移劳动力基本来自于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跨度也较大,学习能力较差,社区在开设提升农转非劳动力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素质教育培训课程却比较鲜见,使他们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课程的直接培训,而且现有的培训形式还比较单一,多以教师面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再者,由于缺乏较充分的培训需求调研,虽然专业开设种类较多,但不能体现浙西南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较弱。

三、提升浙西南社区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完善社区职教体制。政府要根据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实际需求,出台推进社区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强对辖属地区社区职教工作指导与宣传,明确社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突出社区职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同时还要由政府牵头改革完善现有职教体系,突破行政区域界线,打破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资源壁垒,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社区职业教育新体系,构建社区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机构,制定社区教育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基本教育模式,使社区职业教育与当地区域经济同步发展。(二)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加大社区职教经费投入。与普通教育相比,社区职教涉及面更广,需要更多的资源和经费来支持。因此,必须形成由政府牵头主导,通过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为主,社会筹措经费为辅,多渠道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切实保障社区职教的经费,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由于社区是社区职教的承办主体,为保证社区职教的办学规模效益,可以根据不同的职教任务,由不同社区联合承办,在承办过程中,实行“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保障承办方的利益,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职业教育。(三)重视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社区职教的关键在于师资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社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社区教师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聘任机制,实行岗位和待遇挂钩,并建立以培训业绩为主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师资培训,积极开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全员培训,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对口合作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与学习考察,并聘请企业、社会各界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社区传经送典,使社区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结构、梯队建设、专兼职比例等方面趋于合理化,为社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四)创新教育模式,完善社区职业教育体系。浙西南社区职教要在现有职教体系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职教中心龙头作用,通过开展绿色技术培训、科技培训、转岗实用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完善农转非劳动力培育体系。为提高职教质量,扩大培训规模,要建立政府、社区、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职教培训投入机制,开展多样化、分段式的灵活教学形式,推行职教监督考核模式,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社区职教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曹建国.关于我国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