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结算货币

结算货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结算货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算货币

结算货币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随着未来低碳革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以碳交易为核心的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协同崛起,碳排放权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势不可当,而碳交易标的标价货币绑定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货币职能将对全球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碳交易 货币体系 京都议定书

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能源危机等问题,不仅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损失,也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国际碳排放权经济时代的到来。

碳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至今,全球碳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9年全球碳交易金额超过1400亿美元,较2005年增加了12倍。更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规模会接近3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石油市场。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碳减排为商品的新兴的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减排额成为投资界的热门商品。欧洲气候交易预计, 一旦碳排放配额交易在期货期权市场展开, 仅欧洲市场每年的规模就将达到580亿美元。随着世界碳交易量的增加, 主要交易国家将陆续建立排放贸易体系, 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已提出了近期开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计划。

为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的最终目的,前述的法律架构约定了三种排减机制:一是清洁发展机制(CDM),二是联合履行(JI),三是排放交易(ET) 这三种机制都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国与国之间,进行减排单位的转让或获得,但具体的规则与作用有所不同。

根据以上的三种机制,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型态:一是配额型交易,指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如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的“欧盟排放配额”(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议定书》排减的国家之间超额排减量的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二是项目型交易: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如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排放减量权证”、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量单位”,主要是透过国与国合作的排减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

总体而言,碳交易市场可以简单地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

配额碳交易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的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通常是现货交易;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通常是期货交易。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JI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CERs 和减排单位ERUs。自愿市场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两种。自愿市场碳汇交易的配额部分,主要的产品有CCX开发的CFI碳金融工具。自愿市场碳汇交易基于项目部分,内容比较丰富,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计划和系统出现,主要包括自愿减排量VER 的交易;同时很多非政府组织从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很多自愿减排碳交易。

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以是否受京都议定书辖定为标准,将国际碳交易市场分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其中,京都市场主要由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和联合履约(JI)市场组成,非京都市场包括自愿实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强制实施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GGAS)和零售市场等。其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2008年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近60%。而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经成为全球碳交易的两大中心。

成立于2005年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欧盟27国实行“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个欧盟内部的强制减排配额市场。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第一家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也是碳排放权额期货交易模式的开创者。

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20多个碳交易平台,交易标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二是相对复杂的减排项目。按照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碳交易计价货币现状分析

从“煤炭―英镑”和“石油―美元”的崛起之路看到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往往从计价和结算货币开始。在低碳经济即将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目标模式的前提下,单一能源主导的旧模式将被取代,而一系列以低碳为特征的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将协同崛起。新的能源贸易―碳信用交易,正是连结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核心。

目前,欧盟排放贸易体系( EU ETS)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占有最大的比重。2007年交易量达1615亿吨,成交额达280亿欧元,分别占全球碳交易量62%和交易额70%。CDM(包括一级CDM 和二级CDM)市场位居第二,2007年交易量为9147亿吨,交易额为120亿欧元,占总交易量35%和总交易额29%。2008年,EU ETS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30.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920亿美元,这已占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交易额的四分之三。欧元也因此成为全球碳金融市场上,碳现货和碳衍生交易产品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在项目市场,欧盟买家是清洁发展机制(CDM)及联合履约机制(JI)市场的主体,拥有绝对影响力。2007年末欧盟买家的买方市场份额扩大到90%。项目市场中,发达国家之间JI项目的交易量还很小,绝大多数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CDM项目,2008年CDM占全部项目市场的69.8%。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大多使用发达国家货币结算。这样,欧盟买家在项目市场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市场多以欧元计价结算。表1说明了目前碳交易市场中不同货币的计价方式。

碳货币不同于粮食原油等商品,不需要政府背书就拥有天然的价值基础,但是世界各国将如何拥有碳货币的发行权呢?根据《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的各阶段全球减排协议确定的排放总量、减排目标和交易规则,已承担减排目标国家的实际减排量超过其承诺减排量的超额碳减排量,或者尚未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通过CDM等方式已经消减的碳排放量,为该国赢得碳货币发行权,并构成碳货币供给能力。碳货币的发行权不仅取决于碳减排能力的大小,还在于受减排约束的程度和承诺减排数量的多少。

超碳货币的可行性分析

如前所述,碳交易的逐渐成熟以及其结算货币竞争的日趋激烈已成为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强大推动力,加上《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碳交易机制相当于在世界有形商品贸易体系之外确立了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一种极为特殊的无形商品贸易体系,而这张联结世界新型贸易版图的核心正是基于现代国际规则而产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有价商品―碳信用。

在全球各种碳市场中,各国实际排放额低于碳排放指标分配的“节约量”,就是该时期碳货币的总量,即这个节约量相当于该国的一笔额外财富,即发行了一种碳货币。这个总量取决于人类实施碳减排的力度,同时还取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惯性。不同于纸币发行是依据国家和政府信用强制执行,碳排放权是基于国际协定与规则的。例如,如果发达国家不再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CERs用来满足其履行义务,CERs的价值将不复存在。这充分说明,不同种类碳信用的内涵价值基于《京都议定书》、后京都的各阶段全球碳减排协议以及各个强制型市场的内部减排规则而产生和变动。

随着建立国际货币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重建的各种假设也渐渐浮出水面,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重归金本位或商品本位,二是将SDR特别提款权发展成超货币。但是由于此两种假设颇具争议并且可行性不大,又有人提出将碳信用作为各国货币之锚,即将各国碳货币将与一个标准品质的碳货币挂钩。可以预见,按照各自品质规定含碳量,由此可以确定两国碳货币的兑换基准。由此可见,碳货币本位的设想也不同于金本位或其他一篮子商品本位等纯粹商品本位的货币体系改革方案,而近似于一种全新的“商品信用本位”。

首先,通过货币的相关理论,本文认为碳排放权是有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碳信用具有稀缺性、可计量性以及普遍接受性。其次,国际社会已深刻认识到了美元本位带来全球失衡的根本缺陷,希望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但因欧债危机肆虐,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迄今仍无提升迹象,所以SDR被重新提出来“备考”,在当前碳交易日趋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碳货币具备了充当与各国货币挂钩的可能性。第三,与石油一样,碳排放权交易既有商品属性,又有金融属性;既有经济价值,又是国际政治搏弈的产物。碳市场自产生后,国际金融资本就迅速的介入其中。碳信用虽然历史很短,已经迅速成为一种新兴的衍生金融商品,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全球各大碳交易所陆续推出与EUA、CER 等挂钩的期货、期权交易,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可自由流通。

当然,相比于发行世界货币单位等其他相似改革方案来说,碳货币本位可能要更加遥远。本质上来说货币体系的改革仍然是大国角力的结果。碳货币的发行权还受各国制造业发达程度的制约,制造业越发达该国的碳货币发行能力就越强。但在碳货币实施的过程中,将有两大因素影响其顺利发行:一是各国设定的减排目标,二是在既定减排目标之上超额减排潜力。由此看出减排目标的高低将影响到一国碳货币的发行。在这种情况下,减排目标的承诺将成为各国争夺国际竞争主导力的最大博弈。

“碳货币”的思路与超货币的要求,也多少存在契合并为我们开阔了发展的思路。今后,在低碳经济大有发展和各国共识增强的前提下,碳货币将很有可能成为“超货币”的一个选择。

结论

中国作为碳资产大国,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市场机制平台,为本国碳资源在世界范围赢得更大的话语权。虽然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制造中心,但在很多领域无论是初级品还是终端品都不具备定价权。中国应该加快在环境金融创新上的发展,建立碳金融平台,加快形成价格发现的多层次碳交易体系,并开发相应的衍生环境金融工具,积极寻求定价权,从而避免重蹈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无定价权的历史覆辙。

参考文献:

1.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2.杨佳琛.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分析[J].金融财经,2009(2)

3.王颖.碳货币本位将重建国际经济格局[N].上海证券报,2009.2.20

结算货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存款;存款货币创造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6-0009-03

存款货币创造理论是货币银行学乃至宏观经济理论当中的重要内容,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都认为在部分准备金制度及非现金结算两个前提条件下,就会出现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这些论述总体而言正确地表述了存款货币的创造原理。但是,这些论述对于部分准备金及非现金结算两个前提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缺乏严格区分,对于如此精密的一个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两个前提条件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存款的创造,而非现金结算则导致存款转化为存款货币。做出这样的区分有利于正确理解存款及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一、关于存款货币创造前提的文献述评

对于货币乘数或货币扩张系数的推导,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定义,由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得出: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量。由于大家对基础货币的定义并无异议,那么根据货币供给量的不同层次定义,就可推导出相应层次的货币乘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弗里德曼一施瓦茨、卡甘、乔顿等模型(王广谦,2003)。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货币乘数来自定义,也就是来自恒等式。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种推导过程似乎比较明了,但实际上却非常抽象。因此,一般教科书在介绍货币乘数时,总是使用另一种更易被理解的方式进行推导,即假定在部分法定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条件下,如何会产生一个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和乘数,再逐步放宽假设,考虑法定准备金外的其他漏损,得出一个更加接近现实的存款货币乘数。最后根据不同层次货币与存款和现金的关系,将存款货币乘数进行相应修正后得到相应的货币乘数。最终得到相同的结论。

对于存款或存款货币创造的前提条件,有如下一些类似但有细微区别的代表性观点。

(一)部分准备金制度和没有或部分现金提取

其中一种表述为,存款创造的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部分现金提取,其中“现金提取”指的就是一般所谓的“现金漏损”,即“借款人获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以现金形式将它全部从这家银行取走。而且在贷款归还前这笔资金始终在公众手中流通,而不再存入商业银行”(成力为,2003)。另一种使用反证法的等价表述为,在100%的准备金或者100%现金提取时不能进行存款创造(迈耶,1988),所以存款创造的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部分现金提取。还有一种略有差异的表述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客户将其全部货币收入都存入银行,而不持有现金”(周骏,王学青,2002),即在部分准备金制度和没有现金漏损的条件下,可以产生存款货币的创造。

应该说,部分准备金和没有或部分现金提取与单纯的部分准备金这两个前提条件并无实质区别。对于存款创造过程而言,保留准备金和提取现金都是具有类似影响的漏损,那么部分准备金与没有或部分现金提取这两个条件考察的是同一方面的影响。实际上,部分准备金是对众多具有相同影响的漏损因素的一个简化,实际蕴含了没有现金漏损、没有超额准备金以及没有定期存款转化等条件,这样有利于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介绍存款创造过程。部分准备金制度和没有或部分现金提取与最简单的部分准备金前提相比,增加了一个条件,使其更接近现实。但从这点来讲,其缺陷是:与根据最简化的假设条件(部分准备金)来介绍存款创造过程相比,前提显得复杂;与接近现实的条件相比,又忽略了超额准备金、定期存款准备金等因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没有或部分现金提取两项前提实际等于简化情形下的部分准备金制度,由此导致的结果仅仅是存款的创造而非存款货币的创造。虽然在非现金结算条件下,存款最终会成为货币,存款创造也就变成了存款货币的创造,但这里的前提条件还不足以推导出这一点。

(二)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

可以发现,在这里,部分准备金制度实际上是对包括超额准备金、定期存款准备金及现金漏损在内的具有类似影响的众多因素的一个简化,也就是已经假定不存在超额准备金、定期存款及现金漏损。非现金结算就意味着使用银行体系的转账结算系统,所以,部分准备金制度与“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黄达,2004)应该是对这两个前提条件的另一种表述。具备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这两个基本条件,银行才能创造派生存款(殷孟波,1998,2000)。而且,与现金结算具有同等效力的是现金放款(殷孟波,1998,2000),这就意味着非现金结算暗中包括了非现金放款。 我们基本赞同这种观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两个前提条件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当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部分准备金制变导致存款的创造,而非现金结算则导致存款转化为存款货币。而且还需看到,现金结算与现金放款的概念及效力其实是不同的。现金放款发生在客户(个人或企业)与银行之间,它抑制了存款的最初创造;现金结算则是发生在个人、企业与个人、企业之间,它是削减已经创造出的存款。

二、部分准备金制度――存款创造的前提

(一)部分准备金导致存款的创造

我们以常用的、简化的部分准备金制度为前提,以几乎所有教科书都有的例子来分析存款创造过程。例如,假定商业银行A吸收一笔10 000元的活期存款后,保留20%的法定准备金,其余8000元以放款、投资或贴现(一般以放款为例)方式进行运用。如果银行客户甲获得8000元贷款后并不持有现金,而是将其全部以活期存款形式存人A或另一家银行B。银行A或B获得8000元派生存款后,仍然按照同样的比例保留准备金1600元,其余6400元作为贷款发放给乙,如是循环往复。最后,当10 000元全部变成准备金后,银行没有多余资金可以运用,整个循环过程结束。此时,50 000(100 00/0.2)元活期存款就被创造出来了。活期存款乘数就是5(1/0.2)。放宽假设,考虑超额准备金、现金漏损、定期存款转化等因素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更接近现实的存款乘数。

如前述存款创造过程所显示的,在不考虑其他

漏损,即将法定准备金视为惟一漏损的情况下,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必然会有存款的多倍创造。事实上,在存款创造过程当中,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定期存款准备金和现金提取都是漏损,对存款创造的抑制作用相同,可以将这几种漏损的总和定义为“总漏损”。总漏损与存款的比率为总漏损率,部分漏损则意味着在创造过程的每一轮中,总漏损小于存款数量,否则即为全额漏损。在部分漏损的前提条件下,总是存在存款的多倍创造;在全额漏损的前提条件下,不会发生存款的创造。

显然,包括准备金在内的漏损比率越低,存款创造的倍数越高。在加拿大等国出现零准备金的情况下,仅从这点考虑,理论上存款乘数可以无穷大。但一般的部分准备金概念似乎排除了全额准备金和零准备金两种极端情况。所以我们认为,使用“非全额准备金”来代替“部分准备金”,虽然稍显拗口,但却更为准确。类似地,当扩大到其他漏损后,使用“非全额漏损”来代替“部分漏损”,作为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则更为贴切。

(二)存款创造无须以非现金结算作为前提

在存款创造过程当中,无须以非现金结算作为前提,也无须以存在多家银行或银行清算体系为前提。理解这点需要区分现金放款、现金提取与现金结算的不同含义和作用。

现金放款是指银行在运用多余的准备金发放贷款时,全部以现金形式提供给客户。从客户角度来看这一步骤,就是现金提取,所以现金放款和现金提取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行为。客户提取现金后,可能是全部或部分存入另一家银行,或者用于支付,或者一直持有现金。客户将提出的现金存入另一家银行,不仅不影响存款创造,反而是存款创造的一个环节,只是现金在客户手中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客户将现金用于支付,收到现金的人仍然存在全部或部分存款、支付或持有的选择。客户如果将现金长期持有的话,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现金漏损,这部分现金将退出存款创造过程。现金结算指客户使用现金进行支付结算,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客户将已经提取在手的现金用于支付结算,这种原本就在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流通对存款或货币的创造没有任何影响,其实已经统计在现金漏损当中了。二是客户以现金形式提取存款用于支付结算,此时会导致已创造出的存款发生连锁反应,出现多倍削减过程。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的现金结算与现金提取的作用有重大区别:现金提取发生在存款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它减少了将要创造的存款数量;现金结算发生在存款创造之后,它减少的是已经创造的存款数量。从另一方面来看,转移存款用于支付结算的非现金结算,只是让已经创造出的存款不会因为结算活动而减少,并没有对最初的存款创造活动产生任何影响,因而并不构成存款创造的前提。

三、非现金结算――存款变成存款货币的前提

在部分准备金制度,或者更严格地说,在部分漏损或非全额漏损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存款的多倍创造。但存款的创造是否就是存款货币的创造呢?也就是说,存款是否就是存款货币呢?显然,这要看存款符不符合货币的定义,能否履行货币的职能,特别是能否履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 首先,在存款创造过程中,虽然存款具有价值贮藏手段职能,但关键是存款并未成为交易媒介,所以还不能称之为存款货币或货币。

其次,存款媒介交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在现金结算条件下,如果客户提取存款进行支付结算,被提取的这笔存款变成了等量现金货币;在非现金结算条件下,利用银行体系的转账结算系统,客户可以通过存款的转移来进行支付结算,此时存款同货币一样,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存款的数量维持不变,没有发生削减。可见,非现金结算是存款直接转化为存款货币或货币的前提。实际上,非现金结算意味着就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存款总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存款的所有者发生了变化。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存款执行了货币的主要职能,从而从存款变为存款货币。当然,也可以说,非现金结算就是客户根据自己的存款签发支票用于支付结算,从而以具备货币主要职能的支票充当货币的过程。在非现金结算条件下,存款转化为等量的货币,此前的存款创造转化为存款货币的创造,存款乘数也就转化为存款货币乘数。

结算货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境收支:结算币种:跨境人民币

一、广东跨境收支结算币种结构及特点

(一)币种结构分析

1.2007年1月~2010年3月广东地区跨境收支结算货币基本情况概述。(1)跨境收入结算币种。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份,广东省地区跨境收入12474亿美元,其中,以美元结算收入9817亿美元,占总结算收入的78.70%;港币结算收入2216亿美元,占总结算收入的17.76%1人民币结算收入37亿美元,占总结算收入的0.3%。(2)跨境支出结算币种。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份广东省地区跨境支出7554亿美元,其中,以美元结算支出6316亿美元,占总结算支出的83.61%;港币结算支出753亿美元,占总结算支出的9.97%;人民币结算支出12亿美元,占总结算支出的0.15%。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0年3月,以美元和港币结算收入占总结算收入的96.46%,结算支出占总结算支出的93.58%,结算收支占总结算收支的95.37,凸显了广东省以美元和港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的高度垄断的特点。

2.2007年~2010年3月广东地区跨境收支各结算货币的主要发展趋势分析。(1)美元的发展趋势。2007年1月~3月到2008年1月~3月,广东省地区跨境收支美元结算占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从2008年1月~3月开始,广东省地区跨境收支以美元结算的占比开始逐步上升。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迅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美元恐慌”。2008年1月~3月,广东省以美元结算的跨境收支共计11789亿美元,同比增长28.57%;此时以美元结算的占比却从2007年1月~3月的79.31%下降到了2008年同期的78.65%,下降了0.66个百分点,降幅为0.83%。(2)港币的发展趋势。2007年1月~3月,广东省地区以港币结算的跨境收支占总收支额的17.75%,此后逐年呈现了同期下降的特点,2008年同期港币收支结算占比为16.89%,同比下降4.85%;2009年同期港币收支结算占比为13.31%,同比下降21.20%;2010年同期港币收支结算占比为12.74%,同比下降4.28%。从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广东地区港币结算量累计下降28.23%,下降明显。(3)人民币的发展趋势。2007年1月~3月,广东省地区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收支共计3.83亿美元,占总收支额的0.03%,占比很低;2008年同期人民币收支结算共计41.34亿美元,占总收支额的0.28%,同比上升979.37%,虽然占比依然较小,但是同比增长较大;2009年同期人民币收支结算共计24.62亿美元,占比为0.2%,同比下降28.57%;2010年同期人民币收支结算共计99.77亿美元,占比为0.57%,同比上升185%,人民币2010年1月~3月的结算水平已经超过了同期的澳大利亚元和其他货币。

(二)交易国家和地区

1,美元的国家(地区)分布。以美元为结算币种的国别/地区分布相对平衡,香港地区的占比为36.84%、中国台湾地区的占比为19.12%、美国的占比为11.85%,这一分布特点主要是由广东地区的贸易伙伴分布决定的:广东地区与港、澳、台地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2.港币的国家(地区)分布。港币的结算分布91.50%集中在香港地区,呈现了高度集中的特点,这与港币的流通范围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相关的,毕竟港币不是像美元那样能够在全世界被普遍接受。

3.人民币的国家(地区)分布。人民币的分布与港币的分布较相似,94.86%分布在香港地区。还有4.04%分布在其他国家一栏,可以看出,人民币主要流通在香港和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并且香港地区占主要部分。

二、影响跨境结算币种选择的因素分析

1.从国际赁币体系方面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的国际地位逐渐受到日元、欧元等新兴货币的挑战,为了维护美元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对新兴货币的围堵一直没有停止过。国际贸易中,美元仍然充当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国际资本的流动绝大部分还是以美元为主,为了使得国际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人们不得不使用美元。2007年开始逐步爆发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迅速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也遭受重创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全球贸易往来。西欧国家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都在积极利用危机带来的努力改革世界货币体系的时机,努力加强和推动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希望本国货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所增长。

2.从贸易因素方面分析。首先广东省地区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以香港、澳门、东南亚和西欧国家为主,主要贸易国家的通用货币决定了广东地区的结算货币的种类以及分布;其次广东地区的出口企业很多属于纺织、金融制品、渔产品等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利润微薄,产品没有竞争力,自然议价能力不强,更是不大可能要求对方以人民币等我们指定的货币进行结算。

3.从人员流动情况方面分析。广东地区在外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香港、东南亚和美国等地区,之外务工人员所获得的收益基本上都是以美元和港币形式汇入国内;另一方面美元和港币等国际热钱隐藏在该项目下流入我国也是广东地区服务贸易以美元和港币为主的另一个原因。

4.从资本项目管制方面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外债方面,可针对已有的表二的数据进一步分析。首先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广东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以港澳台投资为主,投资资本金的汇入往往是以港币和美元的形式汇入;其次证券投资方面。广东地区投资客持有港币到香港投资证券是港币占该项目主要结算货币的主要原因。

三、政策建议

1.优化币种结构。当前广东地区货币结算结构的不利影响,当前广东地区以美元和港币为主的结算货币结构不利于广东地区企业规避汇率美元和港币等货币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加上广东地区很多出口企业利润微薄,又处在广东地区努力进行产业升级的特殊时代,资金投入压力大,承受汇率波动能力小。如果广东地区的出口企业可以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收支结算,就不存在汇率风险。所以,应该建设好人民币国际流动的制度安排,逐步建立人民币流出和流入的法律法规、外汇制度、银行安排等一系列循环安排,使人民币既能够流出,又能够流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结算货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民币 跨境结算 问题

从一定角度而言,货币问题不仅意味着经济问题,同时也蕴含着严肃的政治问题。货币发展问题同时也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在国际分工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地位变迁的历史发展,验证了一国货币竞争力是与其经济主体的综合实力大致相当的,货币的竞争史就是货币发行国之间实力较量的历史。目前,人民币国际支付、计价、结算和储备体系中从零到有取得了进展,但比例仍旧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取得话语权的能力相匹配的。

我们面临的现实危机是:我国在对外贸易和金融交易主要以美元、欧元为主要结算货币、在外汇储备中采用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为主要形式。为此,在美元不断贬值的过程中国家和企业一直承担着巨大的、难以避免的汇率风险;在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过程中出口贸易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只有在国际结算中逐渐增加人民币的结算比例,寻找到人民币在货币多元化的趋势中逐步取得一定地位的务实策略和推进重心,才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提供现实可能性,本文先从理论上探讨实施货币跨境结算的基础,接着探讨人民币应用于跨境结算已具备的条件,再分析人民币应用于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和障碍,最后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从理论上探讨实施货币跨境结算的基础

1.在国际贸易中,居民和非居民对某种货币有着自发的、大规模的本能需求。

2.货币发行国的汇率和通货膨胀率较为稳定。

3.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市场较为开放,发展比较成熟。

4.货币发行国的交易网络设置广泛、方便快捷。

5.在国际贸易中,货币发行国贸易主体有着强势的稳定地位。

6.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比较深远。

7.货币发行国的货币供给可以满足国际结算的需要,其国家储备也能满足国际结算形成的本币海外债权的清偿。

二、人民币应用于跨境结算已具备的条件

1.在对外贸易中,本国居民使用人民币的愿望极其强烈,他们对人民币应由于跨境结算有着很大的信心。另外,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非本国居民也有着一定的需求,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比较适宜。

2.我国政府与国外签订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以此保障国外有一定的人民币供给。

3.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促进作用,我国金融市场已进入发达、成熟发展阶段,开放度也不断加大。

4.在对外贸易规模方面,我国已列入世界前三,国际政治影响力也持续扩大。

三、人民币应用于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和障碍

1.在国际贸易中,非本国居民对人民币产生的自发需求还不够强大。

2.从长远角度来看,人民币仍有着不稳定因素。

3.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国内金融发展水平仍然受到制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还不够高,与高度、全面市场化仍有着较大距离;另一方面,我国人民币的资本项目远远没有放开,人民币境外投资的选择面不够广泛;另外,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由于缺乏足够的金融政策支持,发展规模有限、速度缓慢;四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实力缺乏,我们都知道我国银行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内,在国外设立的分支结构不多,从而导致银行从业人员缺乏国际眼光,国际业务经验不足,创新和服务水平非常有限,银行服务质量不高;五是金融监管薄弱,相关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存在利益相关,监管缺乏透明度。

4.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我国交易网络不够快捷。

5.虽然外贸企业是我国贸易的主体,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明显。

6.由于受到交易网络的制约,我国人民币的输出和回流渠道不够通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金的合理配置。

7.中国企业不具备结算货币的选择权。一是国际分工地位低,以制造业为例,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都倾向于使用本国的货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作为低端生产企业,中国企业想要在世界大国中争取国际贸易计价结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二是出口商品的可替代性较强,如今,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中,中国企业仅仅是作为“加工企业”出现,他们没有掌握具有足够“含金量”的核心技术,在国际谈判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更不用谈计价结算货币的选择权了;三是在所有企业中,外资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过高。对外商投资企业来说,外币资金才是资本金的源泉。利润汇回也必须是外币资金。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他们投资中国企业,仅仅是为了满足全球化运营的需要,必然选择对其计价结算有利于其关联交易的开展和全球资金的协调管理,而舍弃用人民币来进行贸易的计价结算。

8.结算货币历史惯性的制约。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币种之后,交易成本、交易习惯等因素的存在,会使得新兴币种想要在短时间内取代原有的结算货币,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从现状来看,世界贸易位于贸易总额第一位的是欧洲,对外贸易中使用的计价结算货币主要是欧元;在拉丁美洲一体化的浪潮席卷中,以及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元处于垄断地位。

四、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策略

(一)借鉴美元取代英镑作为国际结算职能的经验

一是建立广泛的交易网络,以货币结算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克服长期贸易顺差的制约因素,通过大量的服务、资本输出,成为服务贸易国和债权国;三是克服现有国际结算货币的“惯性”制约因素,推行区域化―人民币化,从周边国家结盟开始,逐渐融入世界货币体系。

(二)借鉴欧元国际结算经验

一是通过建立在经济共同体基础上的经贸联盟,跨越了贸易规模的因素制约;二是解决美元“惯性”因素制约。欧盟在成立之初就推行统一的货币和汇率政策,通过政府干预、金融系统调整和公众告知等方式,强制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所有交易只能使用欧元;三是建立了协同的支付和清算体系,解决了货币网络因素制约。欧元区设有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有关欧元的支付和清算体系在欧共体条约中做了重要约定,具有法律效力,适用于所有的欧元区成员,解决了清算渠道和支付平台问题。

(三)借鉴日元国际结算经验

一是加强我国部分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出口方面予以一定的垄断权,如果贸易地位得到巩固,本币贸易地位必定会有坚固的基础。二是加强法律修订,有关方要完善《外汇和外贸法》,不断加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通过离岸市场的巩固来加强人民币的输出和回流,提高人民币的利用率;三是建立健全我国贸易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加强交易网络建设,使之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从而降低人民币结算交易成本;四是构建政府融资信用担保机制,帮助企业规避人民币结算风险,提高他们使用本币的信心;五是创新金融工作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本币结算方式,从根本上降低外汇风险。

(四)从政府层面,探讨对策

一是,通过努力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出口产品的实力。如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币值,或者稳步升值的空间,可以增强国外交易主体对人民币的信心。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跨境结算使得我国的汇率政策受到一定制约,如果人民币贬值,将面临国际压力。对内对外都有不好的影响。只能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质量来扩大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不败之地。

二是,国家可以采取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重点扶持具有研发能力和高端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支持和鼓励中资企业大力发展境外业务,以此逐渐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海尔”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个中国品牌在国际之林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另外,还要鼓励对国外周边国家的人民币直接投资,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和本币结算协议,以此进一步增强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进而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综合国力。

三是,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得还不够完善,所以导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与外汇市场的整体规模还不够庞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品种创新相对不足,种类较为匮乏,这就造成人民币衍生产品定价权有可能被侵占。所以,我国政府应该主动增强人民币自主定价权的力度,在市场参与范围内赋予货币经纪公司更大的灵活性。

四是,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所以综合考虑人民币区域化和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现实需要,实行内外分离性的离岸金融市场是我国的一种可行选择。

五是,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将跨境资金流动最大限度地纳入银行渠道。双边银行合作对人民币境外结算的规范发展起重要作用,发展多种方便快捷的资金汇兑方式及工具,以疏导为主,将跨境人民币的流通纳入正轨金融服务体系,可以准确地获得人民币境外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信息,观察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变化,又可以有效削弱地下经济的力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人民币出境和回流。

(五)从银行层面探讨对策

一是,银行可考虑开设人民币跨境结算专用账户,建设符合国际贸易需求的人民币结算网络,借鉴美国和欧盟的国际清算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清算体系,健全人民币跨境清算制度,简化人民币跨境贸易资金管理,便于人民币跨境流通监测。

二是,加强行业内沟通和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银行的合作,整合各银行独立的结算体系,设计完成统一的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以降低清算成本和提高清算效率,形成全球统一的企业授信制度,方便跨境企业的授信需要。

三是,提高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开展相关产品创新特别是人民币离岸业务、外汇市场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如期权产品、期货产品等金融工具的开发和创新。

(六)从直接参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主体的外贸企业层面探讨对策

应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在行业竞争的同时,加强国内行业合作,以增强对外贸易谈判能力,主动了解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积极开展与贸易伙伴的沟通。

综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体现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障碍,应分别从政府、商业银行及结算企业三个角度分别制定对策。政府应发挥推动作用,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结算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结算企业应积极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强化其结算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黄继承.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外汇管理政策影响的研究[J].中国货币市场,2009(10).

[2]周先平.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研究述评――兼论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J].国外社会科学,2010(07).

结算货币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机遇;挑战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使用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及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关系迅速发展,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散的情况下,为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保持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正常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所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将人民币直接使用于国际贸易,进出口均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许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7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下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允许香港和澳门的企业在与上海、广州、深圳、东莞和珠海的企业进行贸易时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而符合条件的境内商业银行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人民币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境外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人民币融资或信用便利。

该项措施是落实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预示着在跨境贸易中人民币从计价货币提升为结算货币。同时由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广东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基地,这项决定有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有利于上海和香港建设和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对中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货币体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历程回顾

2005年以来,中国与邻国的边贸早就采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已与越南、蒙古国、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朝鲜和哈萨克斯坦等八国央行签署边贸本币结算协议。

以一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导致货币滥发现象,这正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美联储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自2001年以来大量发行货币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终于导致了目前这场起源于美国次级债市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而给全世界的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全球经济也因此一蹶不振。正当世界各国协调一致、努力抵御危机的时候,美联储却不顾及自己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责任和地位,通过大规模购入美国国债增加市场美元供应,这意味着美元币值将不断走弱,意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债权国将再次为美国政府的救市买单。持有最多外汇储备以及依赖出口的中国,受到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储安全以及贸易活动中的汇率风险加大。

种种迹象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在现有货币体系中,一个贸易大国如果没有货币,很容易形成大量顺差。如果我国不谋求自身利益,下一次危机到来时,我国必将遭受比这次严重得多的损失,而如果本币国际化,中国就不需要巨额外汇储备,从而减少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如果在双边贸易中用本币结算,可以令中国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进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有关费用和两次汇兑所引起的汇兑成本,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联合发展中国家协调一致,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和完善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投资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制度安排,加快港澳地区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从2008年底开始我国不断推动双边货币互换,大陆央行当前已与韩国、印尼和阿根廷等六个国家,签订规模人民币6,500亿元的双边货币协议,主动提供人民币给这些国家央行作为外汇储备,以争取人民币在国际使用的空间。

央行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8)》指出,2009年将完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支付清算机制,研究建立符合国家对外开放需要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并于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此举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征程的关键一步,并为今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奠定重要基础。

以7月3日《办法》和《细则》的颁布为标志,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将逐步成为区域内主导货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这一举措将发挥重大作用:

其一,货币强大是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的标志。这次试点工作将首先侧重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使人民币成为周边、区域贸易中的重要结算货币,并为今后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是人民币朝着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实现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中国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使用范围和地位,从周边化扩展至区域化,再到国际化,成为世界性货币的路线图已清晰展现。

其二,汇率风险降低,企业直接受惠,国家外贸下滑压力减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给予人民币在跨境使用方面与外汇同等地位,它对于试点企业包括数万家港企的最大好处,是在贸易谈判中一次性锁定价格,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和降低约1%的交易成本,促进进出口贸易,改善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低迷状况。同时,人民币汇兑有了正当渠道,港企汇款不需再依靠地下钱庄,便于安全调动资金,开拓内地市场。

2.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带来的机遇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而拥有更多大宗商品、资源的定价权,是人民币逐步“走出去”的一个重大目的。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实行两个‘三步走’,一是地域的“三步走”,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将来人民币可以由准周边化发展为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二是货币职能的“三步走”,即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配合地域的“三步走”,人民币可依次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和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人民币‘走出去’首要追求的目标,不是最优目标(人民币彻底国际化目前是做不到的),应该是次优目标,是人民币逐步区域化。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的正式起航,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2.1 有助于内地和香港经济加快融合,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开办人民币业务始于2004年。截至2009年2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已达540亿元,开立人民币账户超过110万个,共有39家香港银行开办有关业务。人民币债券业务自2007年6月在香港推出以来,已发行7笔总值22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反应热烈。此次试点,香港因拥有与内地年贸易额超过1.3万亿港元的庞大规模,将受益最大。随着香港银行新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服务对象由个人扩展至企业,香港人民币业务进入一个新阶段,并有望成为人民币通向亚洲各国的流通枢纽和离岸中心。

人民币流通量增加,香港货币基础扩大,也将支持股票、房地产等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将来逐步扩大人民币融资试验,既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融资工具,又可用所得款项向中国人民银行购汇,为中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提供新出路。

2.2 对企业――防范汇率风险、降低进出口成本、扩大出口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累计达到20%左右,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外贸易。中国进出口企业通常以美元、欧元和日元进行结算,由此带来的汇率风险主要由境内企业承担。随着汇率的波动,企业的实际营收也出现了巨大波动。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建设周期较长的大型成套设备产品,汇率波动较大,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越大,上海某电气集团公司每年的进出口业务庞大,公司的进口业务收汇每年翻番,2008年达15亿美元,现有700亿元的合同在执行,如果不用人民币结算,就有“出口越多,风险越大”的可能。而另一企业集团2008年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所得的利润基本让汇率的反复波动抹平了。

目前我国与东南亚和韩国等的贸易通常是以第三国货币进行计价结算,对贸易双方来说,存在着各自本币兑换为第三方货币再进行结算的二次兑换成本。改用人民币结算,这种二次兑换就可以省了。中国企业与国外的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可以协商最终是用外汇结算还是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是境内企业的本币,因为合同计价和企业运营的主要货币相一致,企业在合同签订前就能够切实了解交易的成本和收入,从而提高贸易决策的有效性,以防范汇率风险。也就是说,出口企业可以因此锁定收入,进口企业可以因此锁定支出。

除了避免汇兑风险外,人民币结算也减少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以企业出口开信用证为例,一般开信用证需要支出1.5个点,结汇需要支出1个点,对外汇进行套期保值,还要支付成本。综合起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可以为企业降低3%-5%的出口成本。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后,就可以大胆接单子,从而刺激出口的增加。

对于企业内部来说,跨境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加快结算速度,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一次汇兑本身就减少了资金流动的相关环节,缩短了结算过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企业可以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和相关资金投入,这也有利于企业加快运转速度。

另外,试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仅为中国本土外贸企业,也为海外企业带来了贸易便利化、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等诸多好处。特别对那些长期与中国做生意、近期本国货币波动较大、融资困难的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一条新的信贷渠道。

2.3 对银行――拓宽了业务范围

按照《办法》,人民币跨境清算可自由选择通过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跨境结算和清算,或者通过境内行(指为境外商业银行(即境外参加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的境内商业银行。)境外商业银行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跨境结算和清算。必要时,境内结算银行(指境内具有国际结算能力、为试点企业开户的银行)可以在境外企业人民币资金短缺时按照有关规定逐步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而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无论是港澳清算行或者是境内商业银行都将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因为人民币结算,参与银行至少可以增加以下业务:跟单信用证、跟单托收、汇款、预收预付等各类结算产品,也能够为企业提供各类人民币贸易融资以及出口买方信贷产品。此前,因为中资银行的外汇融资能力有限,跨境贸易用外汇结算成为外资银行的一大竞争力,但是,随着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出,中资银行的优势也开始显现,不仅是国内的分行,国外的分行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因为中资行的人民币融资能力强。

随着对外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企业的增多,海外人民币的沉淀越来越多也是大势所趋,这对贸易融资、开发理财产品都有利。专业人士分析,境外企业及银行人民币多了有多种用途,银行可以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结算项下的贸易融资,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兑换服务,向境内银行申请货币兑换。

3.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出,一系列的热点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过程中面临着挑战:

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考验和实践。人民币走出国门尚处初级阶段。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境外流通量势必增加,如何保障人民币跨境流动有序稳定,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稍有不慎,一步试错就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尤其是人民币跨境流通逐步扩容后,使国际“金融大鳄”有机可乘,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中国金融体系稳定,都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涉及海关、税收等诸多领域,整个结算体系都是一套新体系,监管思路需要改变。实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衍生最大的问题是外汇管理,中国实施严谨的人民币外汇管制,跨境结算都使用人民币,可能出现管理混乱,有必要稳定前进,需对所有政策法规进行相应调整合修改。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用外汇结算的出口贸易中,退税申请人需要先依照外管局的要求将收到的外汇核销,再持报关单、核销单等凭证到国家税务局办理退税手续。《办法》规定,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后,试点地区的一些进出口业务,将不再经过收汇、核销等原本由外管局控制的环节,这使得税务部门对这些业务的监管风险加大,需要在退税办理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文件要求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人民币跨境试点使人民币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货币,进而成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来替代西方的美元、欧元作为结算货币”。这是我们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但是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仅仅建立了双边贸易层面的人民币流通渠道,即通过进口支付对外输出人民币、出口收入境外回笼人民币,形成贸易渠道下有进有出的人民币跨境流动机制。人民币未来在国际贸易中广泛用于计价才算是完成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人民币才可以进入外汇市场作为交易货币,进而成为各国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之一。

目前已签订的货币互换规模,与中国目前每年2万多亿美元(约15亿人民币)的进出口贸易额相比,只能具有试点意义,与广泛应用距离甚远。其次,贸易跨境结算的人民币循环机制,目前仅限于人民币交易需求,未来如果条件成熟,还应该考虑允许持有人民币的境外机构在中国进行投资以及中国发行人民币国际债券等,发挥人民的投资和价值贮藏功能,才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货币。

本币用于贸易结算,本国金融机构拥有较大的优势,而且还能激发一定与贸易结算相关的人民币业务。与此同时,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除非实现实时结清,否则会产生人民币的离岸市场,这部分的市场如何操作,将成为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后的又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