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个案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自我中心;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11.019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1-044-03收稿日期:2011-10-9

一、问题的提出

开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小班幼儿发生打人、推人、咬人等攻击的高发期。在与研究对象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现象尤其突出,便决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幼儿攻击的有何表现特点?影响因素是什么?对个体攻击如何矫正……。鉴于此种情况,我尝试通过对小班一个幼儿在初入园的半年中攻击的产生、发展和纠正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引起同行和家长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成因

(一)研究对象简介

幼儿姓名:浩浩(化名)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6年12月

家庭状况:父亲 高中毕业个体经营

母亲 初中毕业工厂职工

家庭管教方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比较任性,脾气暴躁,容易生气。

(二)浩浩的攻击表现以及家长的反应

1.第一阶段的表现:小浩浩是个小男孩,留着小辫子,很可爱,不太爱讲话。刚开学没几天,我就发现这个小家伙有点问题:教学活动时,他坐在小椅子上咬衣服、脱鞋子、晃动椅子,一刻也不能停下来;户外游戏时,他总喜欢拖着“摇马”去撞别的小朋友;餐前准备时,他在地上爬来爬去,

家长的反应:家长认为孩子可能是刚来幼儿园,过一段时间也许会好点,因此没有对孩子在园表现给予太多的注意。

2.第二阶段的表现:小浩浩开始和小朋友玩了,他经常用沾满水的小手拍打同伴,或是抢夺别人的玩具。当同伴用身体动作表示拒绝时,他便很愤怒地推倒同伴或用力打同伴。

家长的反应:家长忙于工作,小浩浩平时由奶奶照顾,。奶奶说小浩浩很顽皮,有时很无奈。

3.第三阶段的表现:近来浩浩与同伴的关系比较紧张,大家都不喜欢跟他玩。一天,他与毛毛争抢玩具,毛毛在他肩膀上咬了一口。几天后,当他再次与同伴争抢玩具时,有四五个小男孩围着他,一边打他一边说:“打他!打他!”浩浩委屈无助地低头站在那里,眼里噙着泪。

家长的反应:家长很宽容,表示希望借这个事件给浩浩一点教训。

4.第四阶段的表现:这段时间经常有孩子被浩浩咬了手、肩膀,这样一来,小朋友更不喜欢跟他玩了,家长对此很有意见。

家长的反应:家长对孩子咬人有所反应,但依然不够重视,而且觉得有些委屈,因为是其他孩子先咬浩浩的。

5.第五阶段的表现:浩浩咬人次数更频繁了。有一次,浩浩在点点手背上咬了一口,下午点点爸爸来接点点时大发雷霆,还找园长说要让浩浩退学,其他家长表示支持。

家长的反应:浩浩父母被教师的热情和责任感所打动,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向其他家长赔礼道歉,并愿意一起教育好孩子。

(三)浩浩攻击的成因分析

从家庭到幼儿园,一方面,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与家人分离,幼儿往往会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正在形成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而小浩浩的父母并不十分重视教师的反馈。

同伴关系是幼儿入园后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根据同伴关系的不同,儿童一般划分为受欢迎型、一般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矛盾型五种。被拒绝型儿童,他们交往活跃,但常作出不友好的、攻击性的举动,如:强行加入、争夺玩具、大声喊叫等。他们为大多数同伴所不喜欢或常被拒绝。小浩浩因为某些行为逐渐成了一个被拒绝型的幼儿。另外,由于家人工作较忙,还要照顾弟弟,父母与小浩浩的情感交流大打折扣,对小浩浩在园表现也不够重视,这些都对小浩浩与其他幼儿建立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从幼儿的角度看,幼儿的行为问题往往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而是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意识的问题。换句话说,幼儿的行为问题首先是幼儿社会交往中情感、需要及其表达方式的问题,也是幼儿表达自己的需要时如何尊重他人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不管他是否真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往往来不及想“自己的行为对与不对”,行为便发生了。

就像浩浩抢别人玩具这样的行为,就算幼儿知道这件事情不对,但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他还是抢了。他只是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别人没法接受他这种表达方式。

攻击的产生有其心理背景,关注幼儿生活的心理环境,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预防和纠正幼儿问题行为的前提条件。浩浩咬人行为的产生有三个原因:一是宣泄压力和紧张情绪。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以及在班上不受欢迎,使浩浩对教师和同伴缺乏信任感,这让他感到不安,因而,他采取攻击来宣泄内心的压力。二是观察和模仿的结果。三是缺乏交往技巧,缺乏解决纠纷的方法。很多时候浩浩咬人不是为伤害他人而发起的目的性攻击,而是为了得到玩具而发起的手段性攻击。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配合。

三、小班幼儿攻击的矫正

入园初期是幼儿、教师、家长三者关系的磨合期或重新调整期,也是幼儿容易产生问题行为的“多事之秋”。教师和家长应倾注更多的精力观察幼儿、相互沟通,帮助幼儿平稳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使幼儿尽快融入集体,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澄清需要

教师可以问浩浩:“你抢别人的玩具是因为你喜欢它,对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各种表达需要的方式可能带来的后果,使他明白除了抢还有其他方式:“你能不能不抢,而是直接告诉他你很喜欢他的玩具?”这样的表白能在幼儿间建立一个平等与相互尊重的互动平台,促进同情与移情,还能为解决问题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有了彼此尊重,幼儿间更容易接纳对方,也会选择一种能使对方感到被尊重的反应方式。

(二)角色换位

在平时的角色游戏中,我们往往习惯于请个子比较大、力气强壮的幼儿扮演诸如“大灰狼”之类的强势角色,请文弱的幼儿扮演“小羊”之类的弱势群体。为了促进幼儿的移情,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换位,即让具有攻击的幼儿扮演弱小者“小羊”,使其体验到被攻击的痛苦和无助;而让弱小的被攻击者扮演“大灰狼”,使其感受到“力量”的魅力。通过这种角色换位,将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减少幼儿的攻击。

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某种感情。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爱怜之心。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是纠正孩子攻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正确地运用惩罚和奖励

在矫正孩子的攻击的过程中,及时地奖励和惩罚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对其正确的行为加以强化,逐渐改正其不正确行为。奖励的力度应与孩子正确的行为的难度相适应,惩罚的手段也必须与孩子的心理惧怕相一致。

(四)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让有攻击的孩子学会体验受害者的痛苦,心理学家称此为“共感性”,即从他人的角度感知某种现象体验他人的感情、感受的能力。对孩子共感性的培养,关键是使孩子知道其他人也会疼痛、痛苦、不快,帮助他们把自己换位思考。

专家建议:

幼儿的心理发育还不完善,不能轻易地伤害幼儿。

建议家长从浩浩的外表入手,剪掉小辫子,衣着整洁,在外表上让其他幼儿接受。

安排浩浩几天不来幼儿园,然后以新的形象登场,教师组织全班幼儿举行一个欢迎浩浩的仪式,创造一种融洽的氛围。

建议教师和家长用语言、表情、身体接触等方式表达对浩浩的喜爱,让他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放弃戒备心理。

抓住一切机会强化浩浩的正向行为,以此来减少攻击。

浩浩学期末的表现:最近浩浩有很大的进步,咬人、打人、抢东西的频率明显降低;有时跟小朋友发生冲突,知道向老师寻求帮助。偶尔也会有退步现象,但他开始笑了,开始喜欢幼儿园了。

家长的反应:家长更加信任老师了,主动来园观察浩浩的表现,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与浩浩的交流也多了。

四、得到的启示

(一)要有耐心

改善幼儿的攻击是一项长期工作,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有攻击的幼儿,都应更多的强调充满爱和温暖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孩子攻击产生的土壤。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也会有心情浮躁的时候,但成人毕竟比幼儿有更丰富的认知能力和忍耐力,只有成人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的心态去帮助幼儿,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幼儿的攻击,从而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要循序渐进

个性的形成与巩固,技能的培养与提高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绝非一日之功。所以,矫正幼儿的攻击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成人在看到幼儿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发现他的情绪和行为时有反复,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要坚持不懈地献出爱心、付出努力,尽量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攻击自然就会好转。

(三)要尊重幼儿

与幼儿交往,成人始终要抱着平等相待的心态,哪怕幼儿犯了错,成人也不能因此呵斥他们,而应正面引导,充分尊重幼儿。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第2篇

现就“幼儿园教师个案分析:拳头不是万能的”提出个案并进行分析。

〖案 例〗

我班的浩浩小朋友是中班年级乃至是全园出了名的 “肇事王”,每天都有关于他的一些新闻。每当他看到其他孩子吃东西、做游戏、玩玩具时,他悄悄地靠近他们,趁其不备便伸手去抢玩具,甚至拔出拳头伸向同伴。总之,受伤的总是别人。而且他特别会为自己辩解。由于他爱打人,同伴们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还不断地向我告状,告状声越多,他越孤单,拳头也就越多地伸向别人。

〖分 析〗

通过观察我想,浩浩的行为一定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关。通过电话家访和与来接送的家长交谈,我了解到他一直都是外婆、外公带大的。爸爸、妈妈都在扬州上班根本照顾不到他,浩浩的外婆对浩浩百依百顺,从不对他提出任何要求。而爸爸、妈妈都是难得回来一次,一见面也是疼爱有加。久而久之,在“隔代父母综合症”的教育下,使浩浩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意愿独断,不管是谁都得听他的。据观察,浩浩在幼儿园非常想和别人交流,又因为表达的方式与众不同,小朋友都不愿与他一起玩。

〖对 策〗

家园合作。共同要求浩浩遇到问题先把想法说出来,不能动手打人。要求浩浩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要求浩浩的外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袒浩浩,要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迁就浩浩;同时要求浩浩的父母每个周末尽量抽时间回来陪浩浩,以作为浩浩进步的奖励。我也向家长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掺杂对浩浩的成见和偏见,公正而耐心地对待浩浩。当浩浩动手打人时,我们一定都要弄清楚原因,不要先去责怪或处罚浩浩。平时,我要求家长多了解浩浩的闪光点。

我们发现,浩浩虽然很调皮、好动、喜欢打人,但他很喜欢讲故事、听故事。因为中班下学期,幼儿要学会组织语言自行讲述。所以,我平时会在自由时间里,让幼儿自行上来讲故事。每次他都是第一个举手上来。他的词汇量很丰富,思维有条理。特别是他会把在分离阅读办上学到的故事完整的讲述给伙伴们听。如《我们都是好朋友》、《拾金不昧》、《雷锋的故事》等,借此我从中引导他要有礼貌,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懂得爱护公物,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现在的小孩了解世界的面很广,所以思维逻辑很活跃。虽然他在听的时候表现出很懂的样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表现得不错。如:有一次我组织小朋友到草地捡落叶,这时标标说:“要不我也学雷锋,去捡吧。”我笑着说:“好吧,小雷锋,去捡吧。”他高高兴兴地去了,而且表现很不错。但有时自控能力不好。

将功补过。由于浩浩小朋友与同伴交往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但性格却很倔强。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浩浩每次犯了错误意识性很强但就是不愿意主动表现出来,就算老师让他去跟小伙伴道歉,他都很倔强,不愿意去。但是有一次我换了一种方式,我发现他的态度相当好。那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浩浩把早点的一大壶豆浆给弄翻了……当时他根本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还说:“小朋友们都没有喝的才好。”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我反问他:“那你喝吗?”他说:“我才不喝幼儿园的破豆浆……”当时我强忍着眼泪,心想:“才几岁的孩子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忍住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此刻发怒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幼儿一个习惯的行成需要21天,我相信他会做到。我转身去拿簸箕准备收拾地面,发现窗外地簸箕被风吹掉到一楼,我当全班小朋友的面问:“小朋友,愿不愿意给浩浩一次改正的机会?”愿意”所有的幼儿一口同声。“那好,如果浩浩下楼去帮老师把簸箕拿上来,让老师来把我们的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就原谅他……”。我话还没有说完,小家伙已经一溜儿的跑到楼下,上楼的时候很自豪的说:“小朋友们看,我总算找到我们班的簸箕了”。所有的小朋友都说:“浩浩,你真棒。”小家伙不好意思的脸红了。我借此又引导他,发现原来他早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又放不下面子。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第3篇

睿阳,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较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老人没有文化,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父母工作较忙,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推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在班里,他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三、目标

(一)使幼儿喜欢来幼儿园,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学做自己能做的事,能自己吃饭、睡觉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家长工作

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二)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们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三)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他的记忆力好,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慢慢地、他主动积极性的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四)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他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穿衣服,洗手、大小便等,自理进一步提高。

(五)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

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五、观察记录

第一阶段:一天的早上,我在门口迎接孩子们来园,发现睿阳跟奶奶来了,发现他还是不高兴,于是我蹲下给了他一个拥抱,并亲了他一下。慢慢的他松开了抱着奶奶的手,而且在我的提示下跟奶奶说再见。

效果:睿阳来园虽然还是不太习惯,但他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来园不再拽住奶奶的衣服哭闹了。

分析:只要适时给孩子给与关怀,相信孩子会慢慢习惯的。

第二阶段:一次我们班组织上体能课,在玩集体游戏时,刚开始我发现睿阳站在一旁,并没有加入,我悄悄的告诉几个小朋友:“你们要跟睿阳一起玩。”于是睿阳便被热情的小朋友们牵着加入了游戏中,慢慢地,睿阳也开心的玩了起来。

效果:睿阳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很强,正因为他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显得比其他孩子多动。

分析:只要能参与集体活动,相信孩子个性也会有所改变。

第三阶段:一次中午午休后,在穿衣服时,睿阳遇到了困难,“老师,你能帮我吗?”他求助的眼神看向我,我把穿衣服的步骤慢慢的交给了他,终于,他学会了,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效果:睿阳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

分析:孩子能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已经融入集体生活。

第四阶段:现在的睿阳,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在吃饭的时候,能够独立进餐、并保持桌面干净,睡觉也能自己安静入睡了。

效果:孩子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分析:通过各种方法,使幼儿融入集体,适应幼儿园环境。

六、教育效果

(一)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穿衣服,能心情愉快的来幼儿园,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二)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

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有许多的朋友了。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饮食习惯 不良 幼儿 个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9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营养是决定幼儿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缺乏营养、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是营养不良的三大主要表现,直接影响健康,只有吃得合理才能活得健康,因此要保证幼儿的健康,就必须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与成年后的健康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6岁正是学前儿童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阶段,对孩子一生有重要影响,此阶段正是儿童的辅助食品添加修正和巩固时期,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教育和干预的最佳阶段。

我园2013年申报了一项省级课题,该课题以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家、园、社区协同合作的角度对幼儿的饮食营养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的一项研究内容为针对该园存在不良饮食营养问题的幼儿进行个案干预。在个案干预别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充分体现家园的密切合作,从包围在幼儿周围的不同环境中寻找影响因素,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保证幼儿均衡的饮食和营养。

1 个案基本情况

在个案选取上,本课题主要针对存在偏食挑食、挑食、吃饭困难等不良饮食习惯,或由于饮食营养造成生长发育问题的幼儿。本个案选取了小裕,一名3岁8个月男孩,中班。家庭成员有爸爸和妈妈,在周末偶尔会去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平时由妈妈负责小裕的饮食起居。小裕的爸爸是司机,每天工作时间较长且不固定,妈妈全职在家照料孩子。小裕的父母均为高中文化水平。小裕的性格比较倔强,并且爱发脾气,喜欢唱歌和跳舞。

2 个案基本表现及原因分析

2.1 个案不良饮食习惯的表现

小裕在园表现较好,不仅可以自己吃饭,而且每顿饭能吃1碗,有时还要添饭。唯一不好的是不太喜欢吃水煮蛋和蔬菜,比较喜欢吃肉。但如果是炒鸡蛋或蒸蛋花,小裕又愿意吃;对于青菜也并不是一点都不吃,如果切得比较小,在老师鼓励下,小裕也并不排斥。因此,在园中小裕的饮食状况及习惯较好。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小裕在家吃饭的状况让妈妈特别头疼,不仅严重挑食,不愿意吃青菜和蛋类,还需要喂饭,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看电视。小裕如果挑食或者不吃饭,妈妈劝说或勉强他吃时,小裕就会发脾气。小裕妈妈说:“他不吃饭的时候,我就叫他,叫他吃饭嘛,他如果不吃的话,就先说特别好吃,你先尝一下,他有时候就是不尝,我们孩子挺犟的,他不尝,说‘不吃就不吃’,然后他还生气,就是说你让他吃他就是不吃。”

可见,小裕在园与在家的表现不同,在家时表现出不良的饮食习惯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这小裕妈妈,妈妈一直觉得孩子越来越瘦,但又一直没有办法改善或解决。

2.2 个案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分析

(1)家长饮食制作方式缺乏变化性,不符合幼儿的饮食特点。小裕今年3岁8个月,从个体生理发育的特点来看,该个案幼儿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还不完善。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该幼儿的挑食主要表现在不喜欢吃青菜,但是如果青菜剁的比较细碎,他又可以吃,这说明他并不是不能接受青菜的味道,而是和青菜的烹饪方式有关。个案妈妈说:“有日子,我专门给他下了菠菜面,小白菜面,我就给他切的很小放到里面,但是他都吃。我给他炒个小白菜啥的,他就不吃就那种。”幼儿的消化道粘膜柔嫩,消化道相比成人更长且狭窄,在制作青菜的时候应该尽量细碎且柔软。综合以上分析及访谈所得,可以发现小裕妈妈在烹饪方式上对幼儿的消化系统特点及口味考虑有所欠缺,造成个案在家的挑食问题。

(2)幼儿不定时、无规律的食用零食,造成食欲下降。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小裕非常喜欢吃零食,且最喜欢泡面、洋葱圈等不健康的零食。每天回家后晚饭前总是要吃点零食或者喝罐奶,等到吃饭的时候就吃不下主食,如果不让吃就哭,妈妈最后也只能妥协。个案妈妈说:“他说他不想吃,吃饱了。过一会又说是肚子饿了,我就说那你吃饭,他说不,我要吃零食,他就这样的……他故意的,过一会就说饿得狠,他还挑,你说做米饭,他说不吃,做面,他说不吃,他说我要喝罐奶,要不然就说要吃零食,要不然就说给他煮包泡面”。孩子平时也不喜欢喝水和吃水果,渴了就喝奶,水果要隔上一两天,想起来才吃。人体在渴的时候最需要的盐和水分,而牛奶不能很好的补充所需成份,且长期吃过甜的食物,会造成食欲下降。因此,个案偏好零食,不规律的食用零食,造成了对正餐的摄入量降低。

(3)幼儿家长的引导方式过于单一。在案例中,小裕妈妈一般会先采用说好话的方式劝说个案吃饭,但是结果一般都不能如愿,反之如果采取强制、威胁的方式,则幼儿会服从。如个案妈妈说:“我说你不吃小心我一会打你,然后不吃我就说那你小心着,小心我打屁股啊啥的,他说他还是不吃。有时候我假装生气,他害怕打他就过来吃两口,就在那发恶心……”因为个案曾经被妈妈打过,因此威胁和强制的手段反而会更有效,但效果并不持久。爸爸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也是采取强制、威胁的方式,且父母认为强制的方式更有效。

(4)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影响进餐速度和食欲。在访谈中了解到,小裕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对《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情有独钟,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个案妈妈说:“他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饭,你给他关了他就哭,一碗饭端很长时间,都没吃完。喂着吃一碗能吃完,自己吃半碗就不好好吃了。”可见,由于小裕边看电视边吃饭,造成了吃饭速度和食欲都有所下降,妈妈只好喂着吃。对于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家长做法是威胁,缺乏合理的引导。

3 干预策略

(1)制定干预目标和计划,保证家园联系的实效性。综合个案存在的饮食习惯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打算家园共同协作,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入手对小裕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行矫正。个案干预的目标有:能接受蛋类和青菜,均衡营养;能自己独立进食;能做到定时定点进餐,不乱吃零食;能做到吃饭时候不看电视。矫治时间为4个月。建立关于个案的档案,制定针对个案的家园联系手册,详细说明家长与教师需要做的事项,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确保个案干预的有效进行。

(2)改变家长的烹饪方式,激发幼儿食欲。本个案的干预重点在于家长在烹饪方式及教育方式上的改变。因此,在家园联系手册里,我们搜集了大量适合儿童的有关绿色蔬菜的做法,向小裕妈妈普及有关3-5岁幼儿消化系统及饮食特点。小裕妈妈终于知道,对于幼儿的饮食一定要做到碎、细、软、烂,青菜的做法也开始考虑孩子幼儿消化道娇嫩的特点,切得细碎,添加淀粉,使其滑嫩可口。在食物的造型上,我们建议小裕妈妈做到多变、形象、生动,如把胡萝卜切成小兔的形状,用蔬菜汁和面,制作小乌龟、小猪等可爱的动物造型,小裕果然对这些又好看又好吃的食物非常喜欢。

(3)用故事、游戏、实践参与法等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对食物的情感。我们搜集了许多关于饮食的故事和绘本,如《一园蔬菜成了精》、《爱吃青菜的鳄鱼》、《小青菜找朋友》、《鸡蛋哥哥》、《最奇妙的蛋》等,请妈妈或爸爸讲给小裕听,使其从认知上认识到绿色蔬菜和鸡蛋的营养价值。我们将幼儿园中一些游戏拓展到家庭中,如“帮鸡妈妈找蛋”,让小裕寻找藏在家中某个地方的蛋宝宝,找到后作为奖励做给他吃,小裕竟然能吃完一个蛋。在幼儿园中,我们的课题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分别组织了“蔬菜一家亲”、“神奇的五谷杂粮”、 “水果娃娃”、“我的蛋类朋友”、“可爱的豆宝宝”、“有趣的面食”等主题活动。配合幼儿园的课题,我们建议让爸爸妈妈带领小裕在家自己动手种植常见的蔬菜,周末带小裕去菜市场买菜,做饭时请小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菜、摘菜等,无论做得如何,家长都给予表扬和奖励。通过故事、游戏、实践参与法等,使个案的认知、情感上树立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表1 小裕的行为价值表

表2 小裕的代币价值表

(4)利用代币制,纠正个案无节制吃零食及看电视吃饭的不良饮食习惯。针对个案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和小裕妈妈商议用代币制,来帮助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目标行为是:能独立吃完一碗饭;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前1小时内不吃零食;愿意尝试新食物;不乱发脾气;愿意吃青菜或蛋类食物;能在大人提醒下喝白开水;每天能吃水果;物质奖励有:蜡笔、水彩笔、贴画、陀螺、汽车、飞机、积木;活动奖励有:去河边玩、去儿童乐园、去游乐场、去奶奶家玩、去野餐、看喜欢的动画片20分钟;以笑脸作为代币。

列出详细的代币兑换比例后,我们要求妈妈每天按时进行兑换。每周周末将兑换情况及效果与我们及时沟通,根据小裕的表现和兴趣,有针对性的调整强化物。

(5)创设良好的用餐环境,让进餐的氛围变得轻松、温馨。小裕妈妈一般接孩子回家后,就开始做饭,等爸爸下班后大约6点半到7点钟吃晚饭,这段时间我们建议妈妈边做饭边和孩子说话,请小裕帮忙做家务,或让小裕进行积木或看书等活动,尽量不要让小裕看电视,也不要让小裕吃零食,以保证正餐时有食欲。用餐的地方固定在餐厅,没有电视的地方,爸爸回来后,与小裕一起收拾餐桌、摆放碗筷等,暗示小裕开始准备就餐,还可以通过爸爸妈妈语言和表情的渲染,激发幼儿进餐的欲望,如:“哇,妈妈今天做了颜色非常漂亮的番茄炒蛋,小裕快来看,黄色的是什么?红色的是什么?绿色的是什么?闻闻看香不香?和你彩色笔里的哪些颜色一样?想不想画一画妈妈做的菜?”我们帮助妈妈编制了一些小裕爱吃的菜以及一些营养丰富的蔬菜和鸡蛋类菜,配上图片或者小裕自己的绘画,请小裕做饭前进行“点菜”,这也增加了小裕在饮食上的主动性和欲望。

经过4个月的代币制矫正及家庭环境、父母引导方式的改变,小裕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再排斥青菜和蛋类食物,愿意尝试各种食物,每顿饭能吃至少1碗,零食也能做到在两餐之间进行,不再影响到正餐的食欲,吃饭时能做到定时定点,能在成人提醒下喝水、吃水果等。不仅小裕的饮食习惯得到改善,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对待幼儿的饮食习惯问题,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考虑其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特点,体现其主动参与性,还必须要做到家园的密切合作,依据科学的理论,制定严谨的矫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使家长一同变化成长,为幼儿的发展创造可持续的和谐的环境。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SGH13882

参考文献

[1] 顾荣芳.幼儿饮食知性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幼儿教育,2012(33).

[2] 江琳.成因与对策: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3] 孙文杰,高永清.家长与幼儿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

[4] 万钫.家庭幼儿饮食行为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5(4).

[5] 敖春美.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第5篇

近十年以来,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实践中则表现在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各方面对入园适应的主动干预,这是以幼儿为中心的幼儿教育的极大进步。入园适应的过程、特征、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等,均有不少学者论及并给出策略分析。

幼儿中途转园是一个普遍现象,某种程度上,转园(插班)适应的过程、特征与入园适应有相通亦有不同,前者的“障碍”表现不见得少于后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在流动学前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变动,转园(插班)适应遭遇的障碍和挑战格外突出,通过个案解剖找出问题,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显得十分必要。一般来说,外来务工子女转园的可能性和适应难度也远大于其他流动学前儿童,从而使得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显得更为迫切。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苏州市高新区某镇一所幼儿园进行的,该园是镇上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条件较好,生源主要是镇上的适龄幼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该园。目前该园共有950多名幼儿,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幼儿总人数的20%~30%左右(各幼儿班占比略有差异)。外来插班幼儿可以分为转园(私立、公立)和初次入园两类,他们在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普遍存在适应困难问题。

在问卷调查、带班教师帮助及实地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最终选取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研究对象。

S1,男,河南人,2008年出生,本学期转来的中班幼儿,父母小学文化,在服务行业打工,以前主要由奶奶看管,经常和堂妹一起玩,弟弟一岁。

S2,女,四川人,2008年出生,本学期转来的中班幼儿,没上过幼儿园,父亲中专毕业,母亲初中文化,做小生意,与孩子接触、交流时间少,以前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

S3,男,盐城人,2007年出生,本学期转来的大班幼儿,之前上某民办幼儿园,父母均在工厂上班,母亲对孩子要求严格,但缺乏亲子活动。

3名个案同时间转入同一所幼儿园,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平时父母亲均无暇管教,一起做调查研究具有可比性。同时,3名个案的入园背景反映了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插班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二、研究方法

“适应”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深入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适应新园的过程,仅靠简单的调查问卷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更不可能发现影响幼儿插班适应的深层原因。本研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转园(插班)现象及其入园适应相关研究背景做了充分了解,对文献归纳分析,做到了心中有数。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尽量从他者的角度去观察、描述。

为了了解个案的家庭情况、转学情况、适应性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笔者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主班/副班/保育员,设计问题包括转园幼儿存在哪些适应问题(8个选项)、影响因素(6个选项)、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表现(8个选项)、与幼儿及家长平时的交流情况(8个选项),以及对插班想象的整体评价等。《幼儿家长调查问卷》设计问题包括本人信息、家庭情况、幼儿全部的幼儿园经历以及家长对孩子转园的主动介入如全方位准备、观察、与教师沟通和对插班现象的整体评价等,共15个题目。教师问卷主要是发放给个案所在班级的教师,共发放9份,回收6份,保育员的没有回收;经过笔者与家长的直接沟通,回收2份问卷(园长要求不能向家长发放问卷)。

笔者于2013年三四月间在幼儿园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并制作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三个主要活动时间(即集体活动、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为维度的《行为观察记录表》,记录3名个案典型的行为表现特征。同时,本研究拟定了详细的《幼儿教师访谈提纲》,在驻园观察期间分别对3名个案的教师及同班幼儿进行了正式或非正式的访谈,以了解研究对象平时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

各种研究步骤的实施都得到幼儿园和相关教师的大力支持,叙述力求准确、客观,保证了研究的效度。

三、个案的典型行为表现

(一)S1(见表1)

1.卫生习惯不好

午饭时间,在教师的再次要求下S1才洗了手,吃饭过程中往地上吐菜(小朋友报告)。

2.尚未形成规则意识

语言课上,几次找邻座小朋友讲话都没人理睬,不久S1开始在自己的椅子上乱动,做小动作,自言自语,时不时的还站起来随便走动。喜欢打闹、推挤,常常不听教师口令,如不摆放自己的椅子、不排队进班级等。

3.与同伴交往时存在攻击性行为

在教师的鼓励下,S1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桌面游戏,不久就和小朋友讲起了话,经常“怪叫”且声音越来越大,提醒后有所收敛。会抢小朋友的玩具,晨间锻炼时推、挤小朋友。

结论:S1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上课或集体活动时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集中注意力等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动手能力欠缺;较少主动和教师交流,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同伴社交障碍,常常出现打人、推人等攻击性行为。

(二)S2(表2,见下页)

1.不会自己脱穿衣物

准备午睡,教师正在帮一个小朋友脱衣服,S2哭了(小朋友报告),教师问为什么哭,S2不说话,教师观察了一会儿,开始帮她脱衣服。

2.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

语言课上,教师请幼儿上去做动作表演儿歌,开始S2没有举手,后来在教师的鼓励下举到一半又放下了。上课时从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试图和她聊天时,也不怎么说话。

3.无法进入游戏角色

晨间区域游戏时间,其他幼儿各自进行着自己想玩的游戏,S2站在一个地方看着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看了会儿,她开始四处跑动,游戏时间快结束了,她还在“游荡”,没有找到要玩的内容。自主游戏时间,每个小朋友都快速找到了自己要玩的角色,S2晃了半天还是没有进行任何一种角色的扮演。在教师的提醒下,S2当 了病人的角色,她来到医院直接走进了就诊室,没有先挂号,直接和医生说:“我要打针!”医生问她生了什么病,她没有回答。早晨玩桌面游戏,S2用棒式积木搭了一个很漂亮的风车。每次有小朋友拿着自己作品跑到教师面前展示时,她总会拿着自己的风车看一眼教师,然后继续摆弄玩具。

结论:S2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发展良好;缺乏一定的社交主动性,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敢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言语和非言语交往能力都比较弱,存在明显的社交障碍。

(三)S3(表3)

1.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依赖倾向严重

“S3性格温和、乖巧,但比较胆小和脆弱,很多生活小细节都要征得教师的同意才敢去做,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S3在遇到问题时,经常会掉眼泪,对知识类的教学活动比较感兴趣,不太喜欢集体游戏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带班教师)晨间活动时教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S3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总是要在教师周围。集体谈话活动的过程,S3多次贴靠教师。教师找来S3进行谈话,告诉S3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决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处理。特别是在自由时间和休息时间,小朋友可以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在体育锻炼时,S3问:“老师,我可以脱衣服吗?”回到教室,他又问:“老师,我可以喝水吗?我可以上厕所吗?米粒掉到桌上怎么办……”

2.动手能力较差

美术活动“剪纸”课上,小朋友都熟练地剪起来,但是发现S3拿剪刀的姿势特别别扭,是反手拿的,不太会剪。教师手把手教了几次,姿势是纠正过来了,但是剪得非常毛糙,剪坏了好几处。

3.强调自身的特殊性,缺乏“分享”意识

每次参加户外集体活动,S3跑到教师跟前说:“老师,我是新来的。”一直重复,直到教师给予答复为止。一次集体游戏中,小朋友都进入游戏了,他静静地坐在位置上,教师让S3玩游戏,他摇摇头说:“我是新来的,不喜欢。”教师让小朋友带些书来给大家一起看,S3带了两本很旧的。妈妈说让他带新的,但他怎么也不肯,S3还问了教师好几次什么时候能带回去。

结论:S3很多事情都需要教师来帮助完成,独立意识较差,对成人表现出过度的依恋;对各种知识类的学习能力较强,能遵守规则,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动手能力较差;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分享、合作等亲社会性行为意识较差,强调自己的独特性,而缺乏同伴交往的主动性。

四、个案适应困难原因分析

研究发现,3名个案在转园适应问题存在共性,即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有所欠缺、规则意识模糊和存在一定的同伴社交障碍等。同时,3名幼儿又由于各自的适应能力、家庭环境和入园经历等不同,表现出适应困难的个性特征。因此需要将诸种现象综合归纳,分析关键因素并提出干预策略。

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园适应的因素不外以下三个方面。

(一)幼儿自身的性格特征影响其转园适应

3名个案的带班教师在访谈中都提到,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插班适应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幼儿自身的性格特征”。S1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能够主动融入集体,虽然缺乏同伴交往的正确技能和方式,但总的来说是呈现积极状态,社会性发展良好。S1在学习上比较积极主动,虽然一开始上课意识、规则意识比较模糊,自控能力较差,但据带班教师介绍,他有意愿努力了解各种规则,尽量使自己融入到新的班集体当中。S2和S3性格比较内向拘谨,对什么事情都比较敏感,一言一行都害怕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基本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不愿参与到同伴游戏中,不敢表现自己,缺乏自信心,呈现出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对有难度的任务S3比S2表现得要缺乏坚持性和独立性,而且对成人表现出过度的依恋行为。这些都反映出,不同性格特征对幼儿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影响巨大。

(二)环境的突然或极大改变,幼儿认知秩序受到破坏导致其适应困难

转园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而且完全是被动的。通常情况下,外来务工子女的转园,体现的是家长的人生追求,目标在于改变家庭生存环境、改善孩子受教育现状,尽量给孩子创造好的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儿时缺失的东西,因而是一种子女通往成功之路的期望与寄托。

成人在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对于生理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环境改善越明显,心理落差越大。在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会由于经验的不同而存在这样的问题,许多以前的习惯、方式都被认为不好、不对、不合适,与新的集体格格不入,甚至被同学嘲笑,如果个性拘谨,就更容易缺乏自信,感到“抬不起头”。同时,这些插班生始终被认为是有特殊身份的,即是“新来的”,而其他小朋友在他眼里也全都是新面孔,以前的人际关系许多已经中断,加之如因语言障碍而导致交流不畅,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好朋友了。他们对新的班集体各种规则模糊不清,甚至会觉得总和自己知道的不一样、难以接受。

环境的突然或极大改变,幼儿认知秩序受到破坏,父母越来越忙无暇顾及他们,又身处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内心会感到一种失落,致使情绪不稳定,或性格更加内向孤僻。种种原因导致他们转园后的适应困难,从3名个案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三)以前的入园经历和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其转园适应

本研究中,S1和S3曾经上过幼儿园,但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农村幼儿园办学并不规范,S2来本市以前还未进入过幼儿园,以前的生活完全无拘无束,从这点来看,S1和S3似乎适应难度要小些。(当然也应看到,S2的“空白”或许能成为其较好适应新园的一个优势。)总体上可以说,转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绝大多数是从农村进入城镇,而且是“背井离乡”,也许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某种程度上在生活模式上由“开放”走向了“封闭”。另一方面,幼儿园从小班、中班到大班一般由同一个教师连续任教,班上的幼儿也是直接升上去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交往方式和态度,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好朋友,插班幼儿的融入需要一定时间, 如果幼儿性格内向缺乏主动,就容易产生社交退缩行为(S2和S3在这方面表现较为明显)。同时,同班幼儿的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已经相对统一、有秩序,插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一定时间熟悉和适应各种规则、制度,因此一有异常即被其他幼儿“打报告”。

个案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教养方式、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等)对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良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安全或不够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会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名个案的父母都很忙,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少(S1和S2平时由爷爷奶奶带的),这有可能导致他们不亲近教师,也有可能导致他们将对母亲的依恋行为转移到教师身上,出现对教师的过度依恋表现(S3的表现是典型行为)。

S1在老家上幼儿园时父母已在苏州打工,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生活卫生习惯、交往方式的培养欠缺,即使转园后父母也无暇管教,也不能有效配合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培养。S2之前是没有上幼儿园的,主要由奶奶带大,与成人接触时间远多于和同伴相处的时间,使她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甚至感到与同龄人交往是困难的,逐渐导致缺乏社交主动性。S3的妈妈注重孩子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分享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遇到不会的事情,她就一手包办,所以S3在转园后表现出严重缺乏独立性,很喜欢学知识类的活动,不太喜欢集体游戏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

五、思考与建议

有学者从教师、幼儿、同伴、游戏和家长着手给出了促进转园适应的“五步走”策略,但论述十分简略。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转园适应,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得到全面发展。正是因为幼儿的生理心理都处于发展期,也可以说在新的环境更容易“被塑造”,因此说转园后的适应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积极地引导和干预。

(一)创建积极的幼儿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进转园适应的基础

幼儿园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因,积极向上和乐于进取的幼儿园环境,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关系和谐的文化氛围,能够促进转园幼儿这一“弱势群体”克服困难完成适应。根据心理学理论,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依存性。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生活等会影响其适应状况和适应水平。幼儿园文化的精神在于关爱、尊重和包容每一个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客观地讲,“城里人”或者说城里的孩子先天地感到优越与自豪,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观念若有意无意地在言行上伤害到转园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确实非常不好。幼儿园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从大环境上抵制消极因素,创建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宽容、平等、和谐的幼儿园文化环境。

(二)教师转变观念、有针对性地运用教育方式是促进转园适应的关键

幼儿逐渐适应、接受新的环境(包括教师、新的伙伴等),首先是情感或心理方面的,而为了增强幼儿的心理认同,教师会付出更多。良性的师幼情感互动对转园幼儿增强归属感意义非凡。有调查指出,往往教师主导的情感互动中负性比重很大(不满、厌烦、轻视、恼怒等),这不得不引起重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首先是不能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出身而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先验地认为他们不好教,喜欢调皮捣蛋,自觉性又差,甚至认为接受他们会加重自己的教学负担,给班级拖后腿。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他们的适应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之处,在生活、社会、学习等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设施的布置、课程的设计及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式(教技教态等)的有针对性实施等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转园幼儿,他们在陌生环境下渴望得到更多关注,不仅是教师的关注,还有教师引导下的其他小朋友的关注,因为在交往中被漠视或拒绝太频繁,会增加其自卑感,感到挫折,从而丧失适应自信。

本研究3名个案所在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S1在老家上过幼儿园,但在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有所欠缺。在入园后带班教师比较重视这两方面的培养。带班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一段时间后S1有了明显进步。S2之前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对集体生活没有经验,游戏时总是想加入却不知该如何参与进去,教师给予了特别关注,自己参与到游戏中来引导她主动参与游戏,并鼓励她大胆表现自己。S2则发挥了她对各种规则掌握得快的特点,成效显著。 S3之前上民办幼儿园,幼儿园教掌握知识类的本领比较多,动手能力差。教师鼓励他多练习手工活动,比如剪纸、折纸等。区域活动时也请其他小朋友带他一起剪纸、折纸。

“当S1被其他幼儿报告 ‘打人’时,我会先让打报告的幼儿说一说事情发生的原委,再让老生先说说‘打人’这个行为的好坏,然后再询问S1,引导他讲述出来,并让他对“打人”这个行为进行是非分辨。”(带班教师)针对类似S2、S3有同伴社交障碍的幼儿,教师通过榜样示范作用进行干预,遵循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三个步骤如下:观察——教师示范如何与同伴交往及共同游戏,让其观察各种亲社会性行为,如合作、分享等;模仿——让他们模仿教师的行为参与各种游戏,鼓励他们通过协商、讨论等方式,尝试主动发起社交活动;强化——告诉他们明确、具体的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就立即表扬,来强化他们的行为。这种榜样作用不仅对转园幼儿有效,同样可带动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帮助他们,即同伴的“间接干预”,当然同伴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其特点具有针对性。“小教师”的榜样作用也是不亚于教师的。

同时,教师可以将心理教育活动贯穿到他们的一日教育活动中,与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相结合。例如,可以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表演一下自己擅长的东西,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和同伴交往的快乐,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另外, 如果家庭、社区、幼儿园三方能共同关注,形成合力,来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好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还应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增强自我管理及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渐渐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提高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新环境。

(三)家长密切配合、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关爱是加快转园适应的保证

从常人的眼光看,把孩子从落后的地区带到经济文化较先进的城镇接受教育,已经是一个孩子应该感到满足、左邻右舍羡慕的成就,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并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主动干预孩子的转园适应。研究表明,家长对幼儿入园适应的态度和教育对策直接影响幼儿的入园适应。“得到家长积极配合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插班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新幼儿园。”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和教师的努力会事半功倍;家长忽视配合甚至于“拆台”,显然会事倍功半。

“早期隔离”实验证明,幼年失去正常生活环境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和孩子的“依恋”情感产生于早年,个案中有的性格内向,不与父母交流、爱哭等表现都说明了他们与父母的情感连接尚未形成。家长应尽量保持与幼儿的密切联系,加强依恋关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家长要充分发挥沟通的作用。外来务工人员一般工作都比较忙,作息也不一定规律,很少花时间去陪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这些孩子在接触到新环境后,不适应的感受要比一般的插班生来得更加强烈,这就要求其父母要更加细致地关注他们的表现和感受。比如,每天回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孩子讲一讲在新园的生活,认识了哪些新朋友,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等。另外,这些家长要主动与带班教师联系,把幼儿的优点和缺点尽量详细地告诉带班教师,以帮助带班教师尽快地熟悉自己的孩子。这样,带班教师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以获得更有效的教育效果。当然,幼儿教师也要帮助家长熟悉他们孩子所在的班集体和他们的同伴。家长判断出自己的孩子在班级群体中的地位,了解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就知道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个案研究显示,不同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转园幼儿适应能力不同,因此适应节奏是有差异的。从整个过程来看,社会适应最快,生活适应其次,学习适应最慢,这在本研究的3名个案身上都有一定反映。

【参考文献】

邹卓伶.婴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80.

王杰等.社会适应良好流动学前儿童个案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