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第1篇

一、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长期以来,学校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中小学课程中的各科教学,传统教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三中心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把学生禁锢在校园、课堂,难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压抑了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这种方法老套,手段单一,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很难向学生传授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因此,这样的教育效果和效率不佳。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色彩、声音、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般的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静止的画面图像,产生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计算机参与下的教学则不一样,它可以利用“Logo”中的绘图语句或用“Windows”中的画笔及“PowerPoint”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或直接利用“CAI”的丰富直观的画面和图形动画等,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

2、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信息技术教学要利用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方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整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之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为课堂内容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课堂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让学生对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充满期待。

(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像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如今的学生越来越强调自我,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他们不再完全听从于教师的课堂教导,开始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创造力都不相同,如果给他们每人一个平台,他们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在课堂上,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可以发现并利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可以从中挖掘出不同的难点、疑点。如果教师采取的是“布置任务――完成任务――讲解任务”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只需要完成任务,他们最终所获取的答案都是我给与的唯一的一个。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科目,其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日常生活,甚至还有好多来自于其它科目的知识积累,个人理解能力和知识涵盖面的不同会使一个问题有多个解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学生演示”功能。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只做补充、提点、指导的工作,等到他们完成任务以后,找一部分学生来演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在课堂上,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采用多元化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把学生分等或分类。而是用来改进教与学。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上课总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不会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耐心辅导。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价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以下几点误区

1、软件设计喧宾夺主。可能是软件制作者基于想要吸引学生的目的,在软件中设计了一些小的花絮,如鼓掌、喝彩、动画鼓励、科普常识等等。这样一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二来可能会因为采用的方法过于简单、幼稚,反会引起学生的烦感。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第2篇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基础的影响

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这三种能力。信息技术已经引起了传统教育三大基石(阅读、写作、计算)的裂变;未来“信息技术将“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形成自主性、创新性、竞争性的新人格特征,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新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实现了人格素质现代化

1、 高效检索和超文本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知识联结是网状,非线性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无疑是超文本阅读的又一亮点。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 网上写作,博客存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写作习惯。键盘输入逐渐取代纸上书写,博客可以承载思想的点点滴滴,便于存储与管理。网上写作可以实现多媒体化,除了使用文字还能配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

3、计算早已不是仅与数学及数学教育教学有关的数字运算,正在迎来的是一个所谓“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必将成为一种最新的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的计算服务方式。传统计算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仅限于数字运算。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文字、图片、动画等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如数字图书馆等。云计算是信息社会出现的新名词,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它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来源多元化,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限定的思维,在这个时代,新知识、新思维、新观念的传播更便利,直接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更强,这种背景下我们发现我们的旧的教育观念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持有旧观念有的教师的课堂不得不面对学生无言的反抗甚至和学生的冲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教育观念上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主导他们的学习,只能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我们应该还课堂于学生,还学习于学生,只有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才能使教师适应网络进代的教育发展,同样,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应与时俱进,自主学习、广泛汲取,学会从更广的渠道汲取新的知识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资源从传统的教育的单一的印刷教材及参考资料发展到现代信息教育使用的多种教学资源,它包括多媒体电子教案、VCD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教材的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现在就有一些Flash书,点读机,都是教材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增加教材的表现力。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由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同时突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教师可以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网络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内容,教师开发或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数字化作品,网络上各种学习化社区等等,都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彻底打破了知识来源仅仅是固定不变的书本或是参照书本的某个知识内容表述所制作的单个课件的束缚,学生所获得信息量更为丰富,不同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也得到了延伸,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偏好跳转到相应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等。

四、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和快速化。未来网络引入课堂后,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式”特点。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上的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更加高效。

2、网络引入教学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自学的环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这样,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一种教学对象的群体中,只有因材施教,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未来教育应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人才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一种最高级的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和创新想象所组成。什么是创新思维呢?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机械的灌输式,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形式在物理思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日常的物理教学工作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指导观察,扩宽学生思维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是预备,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科学观察不仅要通过眼睛看,而且要调动耳朵、手等感觉器官的参与,还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尤其是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更为重要,观察现象是探究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适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让学生获得物理发现、锻炼物理思维的有效途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一定要有迅速摆脱现象表面干扰的敏锐的洞察能力,使想象成为知识飞跃的联结。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我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猜想: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使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内容;再根据猜想设计方案,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实验方案,验证中,指导学生注重观察所产生的现象,将科学的观察方法渗透给学生。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探究欲望

布鲁纳的理论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也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之前的信息输入。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进而拓展创新思维。

教师如果善于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巧妙设计,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如提出:人离镜越远,像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但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这时可以请学生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发现象和物等大,原来的观念就会被,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于是学生就“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许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干扰着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与这些“前科学概念”作斗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展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三、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按照教材上规定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对照教材进行验证,缺少思发挥维的平台与空间。实验教学过程若只停留在看到现象这一水平,那么离新课标的实验教学要求还相距甚远,只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突破教材,大胆设想,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达到加强实验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设计试验时,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将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比如将许多物理课移到实验室去上,就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的材料,开展“低成本实验”,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发挥创新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教师在上“比热”课时,启发学习提出“猜想”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水、煤油同时加热,对温度升高有三种预测:水比煤油升得快或慢或相同,到底如何?请大家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猜测的过程就是思维的散发过程,再经过一定的实践验证,从而可以完成整个创新思维的开发。又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看到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后分别在不同表面上滑行不同的距离,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得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的结论后,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思维去思考: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运动会出现什么结果?由此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思考过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改进实验,对实验进行反复设计、修改、完善,不仅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实验电路图中原先是没有滑动变阻器的,但后来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串上一个滑动变阻器。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讨论,完善实验步骤,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2012(04).

2.赵志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2012(27).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专题教学法 中外广告史 课程实施

中外广告史课程是广告学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外广告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把握现代广告发展的脉络和方向,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从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针对此现象,笔者认为,在课程中进行专题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1 专题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专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将授课内容中零散的知识点按照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梳理,汇总,以一个单独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知识的重新分类和整合,能使学生多角度考察和分析教学内容,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课程内容。

2 中外广告史课程进行专题教学的必要性

2.1 中外广告史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进行专题教学

中外广告史课程是广告学专业学生进入广告专业实务学习之前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是向广告初学者展示广告事业发展的历程,让初学者了解广告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为以后的广告设计与制作技能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入门”及“地基”的重要作用,设置本课程不仅体现了广告学科的完整性,更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外广告史的教学中,需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大胆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结构方式,在内容上进行重新的组合,构建适合于本学科特点的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2.2 中外广告史的课程教学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从课堂的教学情况看,一直以来,多数高校中外广告史课程的教学都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或者按社会历史发展的纵深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广告发展历史展开;或者以经济背景为主线,考察经济广告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或者偏重于对某一种广告媒介发展历史的讲解。内容缺乏启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自主性、灵活性,教师只能按时序的要求被动、忠实地授课,部分内容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学方法上多为灌输式,大多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意识极差,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学效果十分有限。

3 中外广告史课程实施专题教学的可行性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其自身历史经验的总结,任何理论的理解与把握也离不开历史的阐释;广告的发展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广告发展的历史,就是广告从无到有的历史,就是媒介手段、策划手段、创意表现、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的历史。讲述广告发展的历史,也是讲述广告媒介发展史、创意发展史、媒介发展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外广告史课程可以进行专题教学。

4 专题教学法的实施

4.1 设计教学专题

课程根据广告运作的过程及其组织因素,将中外广告业的发展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贯穿和完整的梳理,在介绍完中外广告业发展的历史概况之后,开始进入专题教学,其内容可划分为:广告媒介发展史、广告创意发展史、广告策划发展史、广告公司发展史、广告管理发展史、广告理论和广告教育发展史、广告人才发展史、社会广告发展史等若干专题内容进行研讨。

4.2 编写专题教案

教师根据上述确定的专题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编制出每个专题新的教案:如在广告媒介发展史部分,可以按照时间序列,将媒介的发展按照“口语传播时展——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数字传播时代”等几个历史阶段来具体讲解“声音广告、文字与图案结合时期的广告、报刊广告、户外广告、交通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内容,既描述了媒介发展的进程,也看到了媒介依次取代的历史过程,这样展开教学内容,条理就更清晰;学生也能够深入理解物质技术手段对于广告业的影响这一观点了。并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4.3 优化教学环节

(1)在课前,由教师依据专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定教材及其他阅读材料,指出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理清课程的基本脉络。(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专题讲解、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提纲挈领的指导,完成对专题内容的讲授,并布置相关准提的研讨题目。(3)在课下,学生分小组讨论相关论题,并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制作成PPT,准备在下次课上进行汇报。(4)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教学活动。积极利用课程网络平台网上辅导,不定期进行网上答疑;利用教师个人邮箱、电话、信函等进行师生对话,进行个别指导。(5)针对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时修订专题内容。搜集学生对于专题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的反馈意见,总结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教学专题。

4.4 改革考核方式

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学生平时的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专题辩论、专题汇报等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和期末考试各占50%进行考核,加强对平时作业考核的力度。

5 实施专题教学的意义

5.1 有效整合了课程内容,适应了广告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要求

专题教学法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体例,突破原有教材框架,根据广告运作的过程及其组织因素重新构架教学内容,既能够保证每个专题内容的独立性,也能够其他的专题有机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该课程将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的通过一个个专题以历史的概貌呈现给学生,为后面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课下学生的切身调查和互相学习达到了与其他知识内容的融合、渗透,通过纵向、横向、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

5.2 采取灵活多样的的教学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广告史的教学过程中,摈弃传统的讲史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位,努力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在文字教材指导下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框架及学习方法,安排合理的教学进度,开展理论讲授、专题研究、专题辩论、专题演讲、观看专题教学录像片、案例分析、学生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及广告历史经验的课堂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力争通过广告史料和广告案例的分析,以达到古为今鉴的目的。专题教学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生积极地参与调查、思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3 不断挖掘新的史料,丰富教学资源

由于需要进行专题教学,教师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从古今对比中挖掘新的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除了原有的教材内容上进行搜集整理之外,还需要通过各类网站资料、视频资料、案例集等资料中挖掘出与之相关的专题内容,这样才能让这些史料变得更加有“味”。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第5篇

1多媒体教学的基础知识

1.1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2多媒体教学的特征

(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编写适用于教学的课件。

(2)交互性。交互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3)形象性、直观性。由于采用了多种媒体信息的教学,如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有了动态展示,形象解说以及直观表达,为提高教学效果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4)创造性、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向教师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工作平台,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教师可以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自己开发课件,选择自己所需的声音,视频等,制作相应的模型,模拟实验等.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手段更加灵活。

2多媒体教学如何实现个性化

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代教育软件,解决教育教学上用传统和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它们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软件(又称CA}课件)。

CAI课件可以构造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融入其中,配合新颖多样的素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最艰涩抽象的理论。传统教学中似乎言之无物、开发较难的一堂课,如果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创意。

2.1多媒体带来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方式的改进已使很多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既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1)视觉感受更新奇。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课本内容,在一些课上经常会用到计算机来播放短片,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前播放视频时,画面不清晰,也不够亮丽,坐在角落里的学生看不清。使用多媒体“中枢”后,视频的输出效果非常清晰美妙,不仅让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大饱眼福,还经常激发起学生们的联想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操作更随心所欲。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中的红外自学功能后,上课过程中轻按遥控器即可切换各种设备,省去了调节投影机的麻烦。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连动程序控制,只需一键切换就能完全成功。

(3)视频展台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可以展示实物、文件、实验过程等等。以前由于没有视频展台,观看整个实验过程只是坐在前排学生的专利,后面的学生只能望而兴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就可以将实验放在视频展台上进行,并通过投影机来实现大屏幕演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观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加深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更加完美了教学效果。

2.2如何实现多媒体个性化教学

(1)运用主页界面设计,使知识框架清晰化。一个课件如果叙述一堂完整的课,犹如一个完整的教案,体现全部教学设计。在课件一开始,制作一个精巧别致的主页,将所要阐述的知识点形成几个知识模块,即以近似目录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晰化。刻意雕琢的界面,复杂曲折的交互设计,虽然在制作课件时要花费不少精力,但通过这个界面可以灵活导航到下一步学习层面,激发学习者的探索欲。既循序渐进,又纵横贯穿,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办到的,也是CAI教学的一大风格。

(2)运用软件强大的交互功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CAI课件中大量交互功能的应用,实现了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就象一支无形的魔棒,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主动学习新知,使得教师、学生、计算机三位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一人“满堂灌”的枯燥单一,教师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发问、提醒、点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气氛的营造者。所以,教师在开发CAI课件时,要尽量多使用交互,这等于是抓住机会对学习者提问、引导,不失时机地吊吊学习者的胃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动画模拟实际过程,让瞬间真实体现。运用动画是制作演示型课件的拿手工具,学生对于动态的视觉印象总是特别深刻,所以在CAI课件中插入一些动画和视频文件,就可以动静有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动画或视频的制作编辑既可以从素材库中提取,也可以借助软件轻松完成,只要制作者平时留心钻研,一定可以制作出生动的动画效果,从而丰富活跃多媒体课堂。

(4)运用多种传播媒体,抓住学生注意力。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精力逐渐疲惫的老师,都会让学生的听课效果难以长时间维持。而依靠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加入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变形文字、图片欣赏、动画模拟·…都可以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适时出现焕然一新、峰回路转的感觉,把已经疲劳的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迅速拉回课堂,遵循“刺激一反应一疲劳一再刺激一再反应”的科学路线,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在标题的出现上,可以以动态文字的形式,伴随悦耳的提示音乐,甚至做个反复播放、纯属点缀的小动画,不仅马上使课件形式增色,更重要的是在该处提醒了学生的注意,所以这些多媒体手段并非多余。

(5)创造独特的课件风格,突出个性化教学。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各个学科的教学软件成品,但是其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每个教学软件成品只能代表某一种教学思路,所针对的是理想中的学生,因而就不可能符合各个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班级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老师和学生都显得十分被动和勉强。每个教师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教学优势和特点,将这些体现在他的课件中,成为课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所以个性化设计应当成为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的课件更有针对性,更加新颖。而突出个性化就要求CAI课件在总体设计上不落俗套、简约大方;在细节处理上精炼别致,融入个性化的教学思想,针对本班学生的理解弱处设计知识传授方案。

(6)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性。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而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社会实践,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情境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同化与扣顶应。

(7)实施网络化教学,体现个性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网络,发挥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实现网络教学,而网络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教育。在网络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网络教学内容个性化,显示的页面样式个性化,并有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样学生在独自地网络学习中不会盲目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多媒体教学的前景展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思维和创造等诸多能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成为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因此可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正向着网络化、智能化、趣味化、个性化发展。

(1)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环境多种多样。从应用地点来看,有学校教室(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室等)、办公室、师生家里以及其他场合(如广场等);从软件的运行环境来看,有单机(如普通的PC、广场演示用的触摸屏电脑)和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其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是在这五缤纷的应用环境下孕育出来的。

(2)智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性活动,其效果受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材内容等多方面影响,因而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演示型、练习型、游戏型、模拟型、学习型等种类。但是,不论哪种类型,任何一个软件都有适应面的问题。适应面广的软件,能让不同的人在多种场合下使用;适应面窄的软件,要么只能让特定的人(如制作者本人)使用,要么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使用,甚至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由特定的人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智能化能有效加宽其适应面。

(3〕趣味化。媒体手段与常规教学方式的平滑衔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表现在课堂上学生良好的接受状态和积极的参与欲望。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了教学密度和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音效、画面呈现、动画情节等方面的设计中,注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得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和吸引力。这有利于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实现。

(4)个性化。“做出新意、用出特色”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个性化的精髓所在。目前在软件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分成功的产品,就是因为软件市场现有的产品都是针对教学内容创作,而没有同时针对使用软件的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者的个体状况来设计制作,因而不能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欢迎。有人说电脑是私人化的高级工具,那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否也能“私人化”,即能适应使用者的需要,就像专门为“我”而作的一样呢?这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个性化。

相关期刊更多

音响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大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风采童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