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片英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电影片名;功能目的论;英汉翻译
电影是很容易被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被引进中国,译制影片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对一部电影的了解是从电影片名开始的,片名就成了电影的名片和广告,[1]因而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对于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译名应着重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观众反应为切入点,认真考虑商业、信息、文化和审美功能,同时做到简明扼要,新颖醒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在观众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起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所应遵守的原则不应该是忠实,而是应该按照译文在目的语中的预期功能选择合适的策略,这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目的论的原则,译者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研究所奉为圭臬的忠实观的窠臼,采用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为译制影片做好广告宣传,更好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创造更高的商业利润。下文,笔者将以起源于德国的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以期为译制影片的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者,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及其局限》一书中,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评价译文的一种新模式,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她把文本功能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将文本按不同的功能分成三大主要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信息型文本重在陈述事实、信息、知识和观点,关键在于内容的传达。表情型文本侧重于信息发出者感情的表达,信息发送者将其对现实的感情和态度通过创造性作品传达给接受者,并使用韵律和修辞等手段加强文本的审美效果。操作型文本是有目的地传递信息,通过强化感染作用诱发接受者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2]
费米尔是莱斯的学生,也是功能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在1978年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 书中提出的“功能目的论”成为该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功能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1)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但是翻译的意图性未必体现原作和原作者的意图,而是体现翻译活动的参与者所要达到的意图,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的目的,规定翻译要求。(2)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意图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都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做到语内连贯,即译文能被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和译文间应保持语际连贯一致,这同传统译论的忠实观类似,但是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3)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合适,而不是等值。合适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即在目的语中所应达到的要求。[3]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
功能学派虽然把文本的功能分成三个主要类别,但是也强调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一文本同时表现为多种功能,只不过各种功能的主次地位有所不同。电影作为一种商业化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影视片名必然是以感染功能为主、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为辅的功能特点。
(一)感染功能
电影片名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广告,通过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技巧,诱发人们去欣赏电影的具体行动,达到增加票房收入的目的。当今时代,电影业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题材的电影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看国产片,也可以选择看欧美片;既可以看爱情片,也可以看谍战片,等等。越是时间有限,选择余地越大,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就越明显。
(二)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感染功能的前提,换句话说,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是建立在对电影内容的准确传达的基础上的。电影命名有多种方法,有的以人物命名,如Bathing Beauties; 有的以地点命名,如Titanic;有的以情节命名,如A Walk in Clouds, 等等。无论哪种命名方法,都对电影内容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让人们从某一角度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三)表情功能对于电影片名而言,表情功能虽然不居主要地位,但是也不可或缺。因为没有真情实感的电影片名,不可能感动人,更谈不上诱发具体的行动。如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以孩子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对母爱的渴求,感情真挚,很容易打动人们的同情心,诱发人们的好奇心,难以遏制欣赏电影内容的冲动。
三、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既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更是涉及跨文化交流性质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涉及中外文学艺术审美观的比较与汇通。要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具有学贯中西的文化涵养和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译者应该充分考虑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和影视翻译的目的,审慎处理电影片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诸方面的差异。译者应灵活采用各种策略,在忠实于影片艺术价值的同时,又极大程度地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
(一)措辞新颖以制造悬念
新颖的措辞既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情节内容的不落俗套。因而,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推敲用词,选择新鲜的字眼,达到制造悬念、渲染气氛的效果。电影Sister Act若直译成《修女的行为》就缺少吸引力,但是精明的译者却别出心裁把它译作《修女也疯狂》。这个译名听起来非常吸引人,暗示这部影片是超越传统的。修女本是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能够做出怎样离经叛道的疯狂之事呢?同样,电影Blood and Sand若直译成《血与沙》就显得有些平淡,但是《碧血黄沙》这个译名就很新颖。我们纳闷为什么血会是绿色的?同时,黄沙又让我们想到宽广的沙漠。我们会充满好奇地期待着去欣赏在辽阔沙漠里发生的震撼天地的战争。
(二)萃取精华以提示核心内容
有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非常简单,因为英美人对文化背景的熟悉,会对片名的暗示一目了然,但是直译成汉语就让观众一头雾水。这种情况下,需要把电影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充实到题目中,使翻译成汉语的电影片名更好地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容易为观众所接受。Ghost直译过来就是《鬼》,就会让人们认为这是一部类似于《画皮》的惊悚片。但是这部片子一点也不恐怖,而是讲述了一段一对恋人虽阴阳隔世仍痴痴相恋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把片名译作《人鬼情未了》十分巧妙,一方面,这个译名准确提示了电影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造成欣赏电影的冲动。Cleopatra是以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的名字命名的电影,直译就是《克莉奥特拉》,但是中国人极少有人知道这位女王,对中国人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译作《埃及艳后》,既提示了片中主角的身份,也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
(三)深挖内涵以促进文化交流
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用词简单,似乎一看就懂,但事实上,简单的文字背后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应按字面直译,而应在理解其深刻意义的情况下灵活处理。Seven是一部美国惊怵片。一个自认为上帝的杀人狂按照天主教的七条死罪的惩戒教令杀人,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故事在第七天的下午七点结束,可谓“七”是故事主线。如果把片名按照字面直译为《七》,恐怕连天主教徒要想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颇费思量。把它译作《七宗罪》着实高妙,点名了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主要的宗教寓意,让人一看就知道电影内容和有关。类似的还有First Blood,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说的是“第一滴血”,也确实有人译作《第一滴血》,但是这种译法给人一种血腥和暧昧的感觉。实际上“first blood”是英文习语,意为“首战告捷”,因而译名《首战告捷》既做到了题目与内容的统一,也增强了电影的正义之战的味道,可谓精彩的译名。
(四)套用名句以提高艺术品位
影视片名的翻译中,如果能够套用文学作品的名词名句,会给人一种很有文学品位的感觉。奥黛丽·赫本曾主演过一部影片My Fair Lady,中文译名为《窈窕淑女》。这显然是套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使人们看到这个片名就明白影片的爱情主题,更主要的是这样的译名有高雅脱俗之感,很有文学艺术品味,相比之下,《我可爱的女人》的译法就颇为拙劣。同样的例子还有The Rocks,如果直译就是《石头》,看不出什么意思来。但是套用中国成语把它译作《石破天惊》,既铿锵有力地准确反映了影片内容,又以艺术魅力造成了悬念,很有吸引力。
四、结 语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第一形象和识别标志,有着很强的广告宣传的作用,成功的影片译名对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要翻译好电影片名, 就必须在了解电影情节和目的语观众文化习惯的基础上,用新颖的措辞制造悬念,从电影内容中萃取精华提示核心内容,要深挖影视内涵以利于文化交流,套用名句提高艺术品味,从而使译名“兼具艺术欣赏性和文化传播性”[5], 不可随便地硬译、死译。否则,不仅不能传达电影应有的强大艺术魅力,而且误导观众,不利于文化交流,不利于影片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朴哲浩.影视翻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5.
[2] 张美芳.文本功能分析模型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02.
[3] 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46.
[4] 乔晓红.试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方法[A].马志勇.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论丛[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103.
关键词:地市级党报; 摄影记者; 图片新闻
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用摄影来表达新闻,是图像化的新闻。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新闻摄影工作者,拍摄的新闻照片,不是一个简单的摄像机的机械记录,而是包含了摄影工作者的激情和理想及对社会的积极负责,当按下快门的瞬间,就倾注了摄影者的深厚感情,并连结着受众者的爱与憎。
1 新闻摄影的特点
1.1 新闻摄影的对象是新闻事实
所谓的新闻事实是最新的,或者新发生,或在事实的最新变化。新闻照片的两个特点:时效性和事新性。时效性强调在最近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实。事新性是事实或新鲜或有新的变化。因此,新闻摄影本身是新闻。新闻事实是客观事实。所以摄影的时间、地点、事件或者人物必须真实的。
1.2 新闻摄影的形式是照片和文字的结合
新闻摄影也是摄影艺术形式中的一种体裁,只不过以图片的形式来表达新闻,而图片的第一位是具有新闻性,艺术性排在第二位。图片与文字想结合,从而构成了新闻摄影的特殊报道形式。无论是文字或图片,都是记录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只不过新闻图片的表达方式与文字的表达有所不同。
同时,也可以用新闻图片独立报道新闻,不是填空、补白、美化版面,而是要图文并重、图文相融、图文互补、图文成一体,相得益彰,这样的新闻报道更为真实具体。
1.3 新闻摄影的职能是形象化的报道新闻
新闻摄影的基本职能是报道新闻,具体说是形象化地报道新闻。其形象化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图片可视影响的形象。图为新闻视觉图像,具有新闻价值的图像,真实生活的形象反映。第二,图片真实生活的形象。新闻摄影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记载,要挖深,形象化的表现时代。
2 图片新闻画面的形象
新闻摄影图片的形象,新闻报道的图片,必须有视觉冲击力,情感震撼力,引起注意和关注角度的美感力。按照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图片新闻有阅读好感是从接收图片形象开端的,进而才会往阅读其文字说明或者报道。如果新闻图片原本没有吸引读者的视觉,则很少有读者持续看其文字报道。
2.1 视觉冲击
一组成功的新闻图片除了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内容简洁外,画面的形象也尤其的重要,画面里如很优美,又有情趣,加上对读者视觉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样的新闻图片更受到读者的欢迎。如果新闻的内容很精彩,但照片的构图或者影调平淡,这就找不到新闻图片的“形象”,更谈不上受众的喜好了。因此,摄影记者在拍摄的时候,不光要求图片的“形象”,更要求关系到整张图片如建筑、风光、设备、各种场面的整体“形象”。把各关系“形象”找准后,通过新闻摄影者的构思和拍摄后将产生新闻画面中的“形象”,就是“新闻形象”。而图片形象的表现,必须掌握光影、色彩、形状、质感等形式结构的知识和整体操作能力,这是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
抓住最典型的报道对象,就是摄影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抓住这一刻,也就抓住了该新闻事件发展瞬间的关键场面及气氛,从而也是抓住了图片新闻的“点”,即“视觉冲击点”。达到这样的新闻摄影的高度,摄影出来的图片将给读者一种直观的冲击。因此,对新闻图片是否有冲击力,很多时候就看摄影记者是否找到新闻发生的“点”,当然其技术也很关键。
2.2 情感要素
一般的新闻图片,是通过记录过程和情景来表达事件中的情感,包括特写,其表达力最强,能突出的表达出事件中的人或物的表情或动作某一个细节的特点。新闻图片可以直观,生动地再现人物的神态、表情和事件的场景,这可称为情境信息。情境信息新闻图片具有戏剧性元素,它能使人兴奋焕发生命力,能充分考虑事件发生的背景,并通过“故事”的叙事推动情节的发展。其主要作用是强调新闻事件的内涵环境,表现出一定的气氛。
好的新闻图片,不仅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读者也因生动的画面而被感染。图片可以显示人物或者事件的外貌、举止,也可以重现事故现场情节和气氛。从而唤起读者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情感,提高沟通效果。
2.3 角度美感
美学与新闻摄影的关系可以说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总体影响个体,个体作用与总体,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达到高度统一。图片新闻的美感在新闻报道领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新闻拍摄角度选择,角度选择好后,这对图片新闻的画面出美感是很重要的。一些常规的新闻摄影报道,是死摆画面的再次出现,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要有专业精神,加强自己的想法、新闻、艺术的修养,这样当遇到各种各样的采访报道题材时,这才找准一个新视角,才能做出具有美感的图片新闻报道。
3 新闻摄影的艺术技巧
在新闻摄影中,技巧是特别重要的,如何让图片“活”起来,这就得在“动”练功夫,而“动”即技巧,通过技巧拍摄,图片展现出来了动感。因此,在摄影中要科学选用背景、事件角度、环境光线、表情等条件,这样才能展现出图片的生动活泼。
3.1 题材细节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不是任何一个题材都能产生很好的摄影效果。所以,选择好的题材是新闻摄影工作的一种技巧,用独特的视角拍摄。从而才能达到展现事件的内容,才能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在新闻摄影中要选取典型性的画面新闻主体,以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作为场面,题材选择好了,拍摄出来将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也更容易形成观众的共鸣。所以,题材的选择也是技巧中的一种。作为摄影记者,在日常拍摄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观察生活中的新闻图片,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发掘出具有传播效应的题材。另外,如果遇到是同一题材新闻,要用创新拍摄理念的双重完美。其次,创新拍摄理念,对于同一题材的新闻,可以选取不同的拍摄视角,创新拍摄理念和思考方式,结合新闻的实际,赋予事实以最真实的面目,这也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3.2 环境细节
新闻性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新闻现场环境,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开放、复杂、混乱、无序的局面,作者摄影记者深入现场,很难找到其图片新闻的点。事实上,大环境有时可以加强读者的想象空间,以帮助读者全面地感知和理解新闻事件。能反映事件特定的地点环境、社会现 场的消息和时代特征,通过这个新闻背景,将产生更逼真的环境,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历其事的现场感。
因此,摄影记者不仅要关注新闻环境细节,更要重视新闻环境中具体的“对象”和在特定事件环境中的“对象”反应和态度,捕捉他的表情神态和行为举止,反映在此环境中的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对事件的思考。
3.3 事件情节
新闻照片,不仅能够反映某些事件如何发生,或者事件怎么发生的过程。拍摄纪录了新闻事件的特点,或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回放事件的过程,这往往受到读者的喜欢。图片记录不是一个孤立的片段,可以记录事态的发展链,凝固在“定格”效果被强调和放大,读者可以想像从选定点在整个事件过程。
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新闻事件情节总是不断的发展,或的瞬间或达到峰值,过程还出现层出不穷的悬念,引人入胜的情节,强烈的现场感、生动的新闻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都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性质。作为摄影记者,在此刻,要全面的深入了解,及时抓住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时刻,把典型的、独特的、戏剧性的和意想不到的情节的新闻事件拍摄下来。
3.4 专业细节
作为摄影记者,其新闻的摄影水平必须要专业,职业道德对摄影图片也是很重要。要使摄影出来的照片吸引公众的眼球,提升其传播效果,那么对摄影记者不仅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拍摄视角和布景格局,更要求用专业的角度和艺术的技巧,如合理的使用长、短、广等镜头,把原本看不清事物真实的东西给予特写,通过专业的视角和镜头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和视差,适当变换角度,重新组合画面内容,从而形成内容和画面之间的双重完美。采用专业的拍摄视角,实现立意角度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赋予画面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带给读者焕然一新、别具一格的视觉感受。
3.5 抓拍细节
新闻摄影的抓拍不能干涉被摄对象的活动,这抓拍与其他拍摄方法是一个基本的差异。对应于自然状态下的运动捕获,捕获由于不干预的被摄者。无论被摄者的动作还是内心世界的表露,都比较和谐,照片看起来自然,生动,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和钝性错觉。抓拍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生活,尊重生命,尊重现实,在现实中发现新闻。首先,瞬间把握,这个是每个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技能。在新闻采访现场中,不同的时刻,会形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图片会产生不同的吸引效果。新闻摄影虽然没有文字那样描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但新闻摄影捕捉事件发展的关键时刻,最好的时刻,读者可以感受到图画记录时所发生什么,给人以联想与想象。其次,抓拍的调焦。在新闻摄影调焦的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摄影的成功和失败。面对着稍纵即逝的瞬间形象,能够迅速调焦清晰,这是拍摄者的又一项基本功。
4 小结
总之,图片新闻要有可视性、可读性, 使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相统一,就把新闻图片与美学真实、全面、确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图片新闻报道才更加真实, 更加生动,新闻摄影才能得以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民生. 试论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中国传媒科技,2012(2).
[2] 李响. 新闻摄影需要创意. 新闻爱好者,2010(8).
[3] 苗艳丽. 新闻图片影响力研究. 山东大学,2008(4).
[4] 吴方敏. 新闻摄影拍摄手法浅析. 新闻爱好者,2011(2) .
[5] 胡瑛. 浅谈新闻摄影的艺术技巧. 青年文学家,2011(1).
[6] 郑雅良,耿文茹. 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2).
[关键词]:微观构造 ;纹理合成;欧洲水青冈 ;木材美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1. 木材解剖学与木材美学
木材解剖学[1],是一门的传统的植物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能通过木材解剖后的构造对木材的分类及特性进行分析。木材解剖学知识是鉴别识别木材的重要手段。木材解剖学已有相当历史的发展,对大部分树种的构造特征都做了很好的阐释。木材解剖学的未来发展也在寻求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木材美学[2]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美学创作活动,自然界财富源源不断,需要不断探索与索取。通过研究木材微观与超微构造,分析典型树种构造的特点与独特之处,揭示基于木材解剖学的木材美学特征及其新应用,设计新的木材美学图案。木材美学研究无需消耗木质资源,不会对森林资源破坏,是一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手段。开展木材美学研究,还可以为传统木材学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为木材解剖学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木材的深层次构造,促进木材学知识的普及。将纹理合成技术运用到木材美学图案创作中,实现图案无缝拼接,加大木材构造图案提取和美学创作的灵活性。[3]
在木材美学宏观构造美学中,已经研究了树木之美、树皮之美、材表之美、木节之美、树丫之美、树根之美、树瘤之美、年轮之美、髓心之美、木材纹理之美、木材腐朽之美、木材化石之美等,当然,木材美学千变万化,大自然的财富是源源不尽的。
在木材美学微观和超微构造美学中,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专著介绍这个方面,学者在一些文章中尝试创作木材微观构造美学图案。借助木材解剖学知识,获得木材显微构造图片。主要工具一般为显微镜、扫描电镜、木材切片机仪器,步骤一般为木材取样、木材软化、木材切片、处理切片、切片封固、显微摄影。木材微观美学元素包括木射线、木纤维细胞、木薄壁组织、管胞、导管、细胞壁上的纹孔和螺纹加厚等。已研究的木材有阴香木、桂花木、山龙眼、猫尾树等树种,还有大量树种美学价值等待开发。[4]
2.纹理合成
所谓纹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视觉现象,比如自然界的物质,如石头、动物、植物、地表等的表面特征。研究发现,纹理结构其实在图像中能表现出一定的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规律可以转变为某种数据。我们接触的许多物体,都具有表面不同的纹理,给人不同的质感。纹理可分为凹凸纹理与颜色纹理[5],凹凸纹理就是指纹理为细小不规则凹凸状,颜色纹理就是纹理细节通过色调及亮度来表现。在附加于物体上的特有纹理可以创作出许多艺术的图案。离散法和连续法是目前纹理定义的主要方法[6],离散法用二维数组来表示纹理,连续法则是用二元函数表示纹理函数。
纹理合成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7]。第一个阶段是纹理映射,当遇到复杂场景需要表现真实感时,这种技术常被使用[9]。也可以通过经过映射后纹理变形表达出物体的一些几何形状。这个阶段将样图直接匹配到表面上,并没有经过特征提取及建造模型,所以只是简化后的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这个阶段常受采样区域的限制,小块纹理映射到大区域上经常导致纹理变形不清,达不到需要的好地效果,如果重复映射的话,小的纹理之间的拼缝也会出现走样的问题。
接着是第二个阶段,称之为过程纹理合成阶段,所谓的过程纹理合成就是模拟物理纹理的生成过程,在区域形成纹理。
通过细致的过程模拟可以逼真地得到一些效果,比如风化侵蚀,融化等。另外运用笔刷和颜料模型可以得到各种艺术风格的壁画效果。这个技术的特点就是并不是直接基于样图,而是根据仿真的物理生成模型生成具有物理特征的纹理。这个阶段主要强化构造物理模型,而隐藏特征提取,有点类似基于样图纹理合成;第三阶段则是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5]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技术就是对于给定的一个样图,通过数学的分析方法,提取样图中的表现特征的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建立起相对应的数学模型,还需要对这个模型进行优化后形成一个中间的数学模型。接着根据原始样图和经过优化的数学模型,可以合成需要的任何尺寸及大小,并且避免重复视觉的重复纹理,并且这些重复的纹理可以防止边界出现瓦砖形状。
3.纹理合成技术对木材解剖学图片的应用
纹理合成是计算机图形学的新技术,本文需要基于某一样图合成需要的尺寸、大小、纹理无缝拼接的新的纹理。新的纹理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算法上有两个重要点,首先现有模型确定一个随机性的过程模型,这个决定纹理的准确度;另外是确定模型后如何找到合适的迭代方法产生需要的纹理,这个决定了合成过程的快慢。
在对木材解剖学图片合成中,本文采用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方法。样图即为木材美学图案,样图中含有木材微观构造特征,从木材微观图片中采样,填入到目标图片区域中。
对于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研究基础及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采样及拼接,拼接过程中如何处理选择种子点、领域采点方法、保证图形完整性手段等。
目前纹理合成算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早期的是基于Markov Random Fields(MRF,马尔克夫随机场)的改进。MRF模型是将图像中的纹理看作一个个像素,每个像素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并且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在范围内具有稳定性。@些像素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他不同位置的像素没有关联,但是又存在的稳定的相似性。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提取特征,优化模型,纹理合成三个步骤。
第二种是对MRF模型进行改进,运用随机块提高速度,这种方法又叫快速纹理合成算法,即WL算法[11]。这种算法利用L形状区域特点,在一定范围大小的领域进行直接地采样。这种算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因为它对边角类的特殊图像达不到良好的感知效果。
对以上算法进一步改进,出现了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算法,这种算法是一种基于块的纹理合成算法,也称为Efros[36]算法。经过应用,发现这种算法比以往的算法都具有优越性,它的精度更高,算法的速度也更快,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复杂纹理的边界问题。
本文采用的就是Efros的块拼贴纹理合成方法。任务是对给定的一幅较小的纹理样图,通过纹理合成,可以形成需要的无缝拼接效果纹理。
基于块的纹理合成从以下两个步骤实现:
第一步采取邻域搜索策略,在样本空间中搜寻最佳的匹配目标块。
第二步用一定的合成算法,将第一步中寻找到的目标块与已经合成的目标图像相互融合。
步骤中存在一个问题:当第一步中选定出的匹配块不是最佳的匹配块时, 那么在第二步中即使采用优化的算法也会无济于事。 所以在第一步中,如何搜索到与已经合成的结果图像最为相似的目标块是重要的一个考虑。
当前,现有算法中,第一步采用较多地是用颜色作为度量是否相似的标准,也就是说在两个相邻的重叠区域块中,每一个位置的对应的像素的颜色差作为整个度量相似性的偏差标准。
对于完整的块拼贴算法,如下所示:
根据扫描线的顺序一步一块地进行整个输出图像的合成;
在输入的木材样本纹理图像中,看作一个个块集合,找寻能够达到小误差的重叠区域的上下纹理块,随机挑选其中的一个块,然后匹配到需要的合成图的块的每个一个空间,接着在选取出来的具有纹理特征的纹理块与纹理合成图中的旧块重叠的部分,进行误差曲面计算。从中找到一个最佳的边界,达到边界无缝拼接的效果。把新块贴入到合成图中。
不断重复以上的步骤,最后合成完成。
接着,再截取欧洲水青冈弦切面中的纹孔构造。纹孔[12]是指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增厚的部分,即次生闭上的凹陷。纹孔是相邻相邻细胞间水分和养料的通道;木材加工利用中,纹孔对木材干燥、胶黏剂渗透和化学处理剂浸注等有较大的影响。它是木材细胞壁上重要的结构特征。
通过一次纹理合成,将欧洲水青冈弦切面合成新的木材美学图案,新的纹样比原砦蒲更大,具有更多的纹孔特征,人工合成了一幅新的展现木材微观构造的木材纹样。
4.总结
本文选择块拼贴的纹理合成算法,以输入块为单位,输出具有输入纹样构造特征,在一定约束条件重叠下的合成图样。块拼贴纹理合成比点合成具有运算速度快、合成效果好的优势,在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分析完算法思想,算法描述后,选取木材微观构造中的纹孔典型特征,在matlab中运行算法程序,将木材微观构造小块图形,合成大的具有木材美学典型构造特征的木材美学图案。
[参考文献]:
[1] 张新英. 木材解剖学的历史及发展[J]. 植物学报, 1993:52-62.
[2] 罗建举. 木材美学引论[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廖晓梅. 木材美学图案的创作及其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J]大众文艺2012(20)
[4] 罗建举.树木髓心构造及其美学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9)
[5] 刁伟忠, 常发亮, 孙晓燕. 基于MFC的OpenGL纹理贴图技术[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5, 20(2):70-73.
[6] 徐文华, 魏宝刚. 基于纹理合成的图像艺术风格学习[J]. 武汉大学学报, 2003, 36(3): 115-119.
【关键词】特征线模型 聚类分析 欧氏距离
1 引言
当今社会中,碎纸片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在经济案件中,不法分子通常会利用碎纸机销毁账本等证据,公安机关需要对这些碎片进行复原作为证据。二,是日常办公中误碎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进行复原。在以前的纸片复原过程中,大量的纸质物证复原工作基本上都是以手工方式完成的,这样的做法虽然准确率高,但是效率很低。一旦碎纸的数量增大到几百甚至上千块的时候,如果依然依靠手工完成的。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可能对物证造成一定的损坏。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来临,通过计算机对碎纸片进行智能拼接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 针对中文字体的碎纸片自动拼接
2.1 图像预处理
本次研究的案例是将一张单面中文打印的A4纸被碎纸机切割成11行、19列。由于经过碎纸机切割的A4纸,形状相对来说比较规则,而且需要拼接的图片是由一张完整的带有文字的纸切割而成,在图片边沿处存在大量的字迹断线,因此可以以这些字迹断线为拼接依据对图片进行拼接。
图像预处理的目的是将碎纸片表示为适合于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形式。预处理的过程如下:将一张被碎纸机切割成209(11行、19列)个碎片的A4纸的所有图片进行编号k={1,2,…,209},利用matlab提依次取出图片k的像素,用像素点表示图片构成,将每张图片通过像素组成转化为180×72的矩阵,该灰度图像矩阵的取值范围为[0,255] ,“0”表示纯黑色,“255”表示纯白色,中间的数字从小到大表示由黑到白色。将每个图片对应的灰度矩阵全部导入计算机中,得出一个三维灰度矩阵。
2.2 利用行间距和字高对纸片进行聚类分析
本文研究的案例中,A4纸上每一行的字体和很行间距是一样的,所以,先任意选取一张碎纸片,通过图像软件的处理,得到该纸片的行间距和字高的信息。如图1所示:
其中,h表示字高,l表示行间距。介于字高和行间距之间,人为画出来的线,本文称之为特征线。通过matlab软件,依次对每张图片的特征线所在的位置进行记录,并储存于6行209列的矩阵T。其中,第i行第j列的数字表示:第j张图片,第i条特征线所在的位置(即行数)。
在对每张图片的特征线位置记录时,不是每张图片都有5条明显的特征线。但是,对于那些比较特殊的图片,必须进行处理之后,才能进行聚类分析。
如图2所示的三张图片中,从左到右特征线条数(图中实线部分)分别为:4条,3条,2条。与图一所示图片具有5条特征线不同。所以,需要进行处理才能得出5条特征线所在的位置。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找到图片中具体有文字的地方,确定部分特征线。其次,在距离已经画好特征线l(即行间距)的地方,画一条补充特征线(图中虚线所示)。再次,在距离第一条补充特征线的h(即字高)的地方,画第二条补充特征线。如此反复,直至超出图片范围,便结束画线。
通过以上的处理,每张图片的特征线信息变得完成。接下来,便可以通过电脑,依据每张图片的特征线信息,进行聚类:第k张图片,与前面的k-1张图片的特征线位置进行对比,若两张图片的特征线位置相差之和不超过5,便可以认为这两张图片为同一行的图片,否则,该图片单独成另外一行。经过以上的处理和聚类之和,原来209张图片,被分成了11类。正好与该张A4纸被切割成11行相符合。
2.3 利用图片左右边缘的灰度对各行图片进行拼接
经过聚类之后,接下来只需要对每行的碎纸片进行单独的拼接。这样大大减少了拼接的工作量和发生错误的概率。每行具体的拼接过程如下:
首先,找到11行图片中最左边的图片。因为,在日常的打印的文档中,一般都是有页边距的,利用这个特征,可以轻易的找出11行图片中,每行最左面的图片。
其次,确定好最左边的图片之后,就依次向右拼接。如图三中所示:原本一张完好的图片(A图)被碎纸机切割成两块(B图和C图),在B图右边缘的a点的灰度值应该与对应C图左边缘中a’点的灰度值相同或者相近。而每张碎纸片有180行,即每张图片边缘有180个灰度值可以利用,来和其他图片进行匹配计算。此处,引入欧式距离的倒数,来衡量两张图片的相符程度,即用b图片的最右边缘的180的点的灰度值减去对应c图片最左边缘的180的点的灰度值的差值的倒数,用dbc表示。若dbc越小则表示两张图片的符合程度越高,反之,则符合程度越低。公式如下:
其中,rbi表示b图片最右边缘第i个点的灰度值,rci表示c图片最左边缘第i个点的灰度值。记录该行中所有图片与b图片的dbc,从中寻找最小的dbc与b图片进行拼接。
再次,循环拼接过程。上一次拼接过程中c图,在本次拼接过程中变成b图。再在该行剩下的图片中寻找与本次b图计算的 最小的值,进行拼接。
最后,反复以上过程,直至该行拼接结束。
2.4 利用图片上下边缘的灰度对11条条形图片进行拼接
经过上一步的拼接之后,原本被分成11行的碎纸片拼接成了11条条形图片。接下来要对这11条条行图片进行拼接,即可完成对整张图片的拼接。
该过程与上一个过程十分相似。首先,利用页边距的信息,确定第一行的条行图片。然后,用第一张图片最下边的边缘像素点的灰度值和剩余10条条形图片最上边的边缘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同公式(1)的计算。然后,找出其中d的值最小的一个进行拼接。最后,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所有的拼接。
经过以上的步骤之后,原本一张被碎纸机切割成209个碎片的A4纸,就被复原了。经过作者本人的实验,复原成功率在90%左右。
3 针对英文字体的碎纸片自动拼接
3.1 中英文碎纸片拼接的不同
只有单面印刷英文的A4纸,被碎纸机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切碎成209张碎纸片的拼接与中文的有所不同。众所周知,中文是方块字,而英文是四线三行,如图五所示: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图中14个字母中(含大小写),只有小写的f把三行都占满,而其他的13个字母部分只占两行。这个特性将给特征线的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在聚类分析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差和错误。
3.2 建立英文碎纸片的字母灰度值矩阵字库
英文有另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只有52个字母(含大小写)。如果能根据碎片上原有的字母信息,建立一个含有每个字母像素灰度值的矩阵字母库。在拼接时,在碎纸片边缘一定范围的区域内的灰度矩阵与矩阵字母库进行匹配,若能匹配成功,则说明这两张图片应该连接在一起,反之,则不是。
建立矩阵字母库的过程如是:找到某个字母在图片灰度矩阵,为了减小误差,每个字母找三个对应的灰度矩阵,然后求三个矩阵中对应元素的平均值。有些字母在文章中没有出现,则对应的灰度矩阵为空矩阵。
3.3 利用碎纸片边缘部分区域与矩阵字母库对比进行拼接
首先,根据页边距的信息,从209个碎片中找到原A4中最左边的11张碎片和最右边的碎片。然后从第一张最左边的碎片开始,从剩下的198张碎片依次与该张碎片进行拼接。其次,拼接时,提取两张纸片的部分区域形成一个灰度矩阵,用这个灰度矩阵的规模(即该矩阵有几行几列)与矩阵字母库中每个矩阵的规模进行对比,若有复合的则保留,若没有复合的,则直接认为这两张图片不能拼接。再次,在复合规模的情况下,再比较两个矩阵对应中对应元素的灰度值,若两个矩阵灰度值之差小于1500则认为这是个字母,换句话说,即这两张图片应该拼接在一起。若灰度值之差大于1500,则认为这两张图片不能拼接在一起。接下来,依次拼接第二行到第十一行的最左边边缘的纸片。最后,在重复以上步骤拼接从左到右的18列图片。
3.4 利用碎纸片边缘部分区域与矩阵字母库对比进行检验
在经过以上步骤后,应该形成了11条条形图片和11张碎片。由于英文不同中文,没有聚类分析,犯错的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必须对对每条图片进行检验。
检验过程:将已经拼接好的18张图片的右边边缘与第19张图片的左边边缘也利用矩阵字母库进行拼接。若能拼接成功,则说明该条条形图片拼接成功。若不能拼接成功,说明该行条形图片有错误,此时需要进行人工干预。
3.5 利用图片上下边缘的灰度对11条条形图片进行拼接
此时,英文的209张碎片应经拼接成11条条形图片,只需对这11条图片进行拼接。拼接过程如中文该部分拼接方式类似。这里就不在赘述。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在实际生活中一张单面印刷的A4张被碎纸机切碎后,如何复原进行阐述。针对中文印刷的A4纸,通过聚类分析以及以欧式距离为目标函数的途径得以解决。针对英文印刷的A4纸,本文则是通过建立矩阵字母库的识别方式来得以解决。当然这些解决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该张A4纸张的页边距必需一致:A4纸张的文本字体也必须保持一致等。但是,即使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说研究的内容在司法鉴定等方面还是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同时拼接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对比人工拼接效率高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卓金武.MATLAB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04).
[2]李学文,李炳照,王宏洲.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精选与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贾海燕.碎纸自动拼接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4]何鹏飞.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碎纸拼接[J].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011.
[5]姜香菊,路小娟,刘二林.基于MATLAB的车牌定位算法的分析与仿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0(04).
作者简介
林良枫(1992-),男,福建省莆田市人。现就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交通土建与计算机科学。
梁爽(1993-),女,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现就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第一次活动主题是英文歌曲。第一周让学生各自准备和搜集英文歌,结合班里的多媒体平台,让学生轮流上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英文歌,并把最喜欢的那句歌词读出来、背出来或唱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后大家一起投票评出本班最受欢迎的5首英文歌,并给那5位同学颁发小奖励。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和锻炼说英语短句的能力。第二、三周让学生几人组成一个团队,团队间进行英文歌歌词朗诵比赛,并设立一些小奖项,如最佳配合奖、最佳语音奖等。第四周是英文歌演唱比赛,可以独自演唱或组队。这个阶段是对这个月综合练习的最终检测,也是最有娱乐性的一项活动,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其中。
2. 第二次活动主题是身边的商品英语标识。以几人一组为单位,收集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商品英语标识,并在月末进行展示比赛,可以通过手机、相机拍摄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展示本组的成果,并用英语简单介绍商品类别(饮料、电器等)、价格、产地或所属公司等。最后设立一些奖项,如发现数量最多、介绍描述最清楚等。
3. 第三次活动主题是描述图片。以个人为主要的参赛形式,自愿报名参加,月末比赛时,学生在所给的三幅图片中,用英语简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图中自己观察到什么人或物,选择该图的理由等。图片可以是故事性的,也可以是最近的新闻,图片下方列出一些关键词,供学生参考。比赛前,有必要用两周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和辅导,如怎么用好序数词、连词等。赛后评出若干名优秀选手。
4. 第四次活动主题是情境交流。这个主题是参照这几年广东省中职英语技能大赛的环节而设的。正式比赛活动前,在月初时组织学生观看这几年省赛选手的视频,并鼓励学生以视频中的选手为榜样,努力学习。接着再一次对学生进行序数词、连词等关键语法知识的培训,使学生说话时更注重条理性。比赛的题目会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做一些难度方面的调整,选手以2人团队为单位,现场从三组漫画或图片中自选一组,漫画或图片内容皆是与学习、生活、工作等紧密相关的场景,图片下方有关键词列出。一名选手对漫画或图片内容做出描述,另一名选手与评委就漫画或图片主题进行互动问答。
5. 第五次活动主题是职场应用。月初,以学生毕业工作后可能遇到的一些职业场景为例进行引导教学,如,公司经理要举办一次员工的奖励旅游,让秘书和一个旅行社职员进行沟通,看从三条备选旅游路线中选哪一条。给学生展示的是几段简短的英语资料,有经理的各项要求(价格、时间等),还有三条路线的基本情况。学生要做的就是对比、筛选信息,如数据、关键词等,然后选择一条最符合经理要求的路线。最后,继续用序数词、连词等引导学生说出选某个选项而非其他选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