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办法

科技创新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办法

科技创新办法范文第1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方案》,加快**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规范有效地使用**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是指专项用于加快实施**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引导我市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金。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使用遵循择优扶强、集中投入、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基金来源

第三条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的来源

(一)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国家、省专项支持**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资金;

(三)**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回收资金及上年结余资金。

第三章基金使用范围和方式

第四条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使用范围

(一)支持我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二)支持我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规模化、集团化;

(三)支持国内外拔尖人才、优秀团队、知名科研机构携带技术、资金来肥创业;

(四)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

(五)**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批准的其他支出。

第五条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使用方式

(一)资本金投入:

1、主要投资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可形成产业规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2、单个项目资本金投入数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30%并控制在300万元以内。

(二)有偿使用:

1、为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该资金系有偿使用;

2、资金支持的方式为委托贷款,单个项目支持额度范围为200—600万元。

(三)贷款贴息:

1、对利用银行贷款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且贷款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

2、按银行贷款年度实际支付利息的30%—100%给予贴息,单个项目的贴息年限一般不超过两年,年贴息额控制在200万元以内。

(四)以奖代补:

1、对通过验收的市科技创新型企业、拔尖人才和优秀团队及知名科研机构携带技术与资金来肥创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给予以奖代补;

2、单项以奖代补数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第四章基金管理

第六条由**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创新办”)牵头,会同市科技、财政部门审议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运作的重大事项,基金的年度支持重点和工作指南,提出基金使用安排建议,并报领导小组审批。

第七条市创新办根据领导小组批准的创新专项基金使用计划,对基金支持的项目实施日常管理;市财政部门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办理拨款并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基金使用进行监督。

科技创新办法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建立我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制度,规范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发挥公共财政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主创新产品是指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具有自主品牌,产品技术先进,产品具有潜在经济效益和较大市场前景或者能替代进口,并能带动我省产业发展的产品。

第三条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科学的原则。经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列入《*省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可在政府采购、重大工程采购等财政性资金采购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对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五条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由企业自愿申请。申请企业应为*省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并拥有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或部门。

第六条申请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的产品;

2.知识产权明晰、没有产权纠纷、拥有核心技术并已形成自主品牌的产品,或获得国家批准的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软件著作权、版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形式的产品;

3.产品性能稳定,成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度,并能出具专业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对于首次或首批生产的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新产品可适当放宽限制;

4.产品应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核心部件和整机产品为省内自主开发生产。对于特殊行业的产品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行业管理规定,并提供相应的行业许可证明。

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的产品、获国家或*省科技奖励的产品和己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

第七条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应提供以下材料:

1.*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申报书;

2.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产品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状况的相关证明材料(凡属于联合申报或多个单位共同享有知识产权的,必须提交与产品技术归属及权限有关的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授权、合作生产和开发的合同或协议);

4.产品检测报告或特殊行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5.产品采用标准证明;

6.环保达标证明及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第三章申报和认定程序

第八条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第九条申请认定自主创新产品的企业,须向设区的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上报的产品及其材料进行初审,签署意见后,统一上报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对申报的产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符合条件的产品予以认定,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颁发《*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证书》。

第十一条被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有效期为三年。

第四章

第十二条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接受全社会监督。

第十三条对弄虚作假或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认定证书的单位,取消自主创新产品资格和认定证书,三年内不得申报。

科技创新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转型;发展;挂牌;上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03 -02

省生资总公司复建于1980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由于受前期国家经济过热影响,公司对外投资失控,应收款难以回笼,再加上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竞争力下降,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摆在生资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面前的是生死存亡的抉择。为谋求生存,公司不畏艰难,勇于承担风险和挑战,在省物资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依据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物资集团相关文件精神,大胆谋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认真研究并制定了公司改革改制方案,转换经营机制,稳步推进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有效开展人员分流和资产重组,在省属物资系统率先完成全员劳动关系的调整工作,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抢得先机,赢得了时间。公司发动干部职工群策群力,主动调结构,盘活资产,想方设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方式,将仅有的一点存量资产进行重组,组织员工投资入股,搭建生存平台,开展经营自救,先后组建了金伦公司、华东旧车公司、金长安科技公司等,这些公司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多年来生资公司坚持改革,不等不靠不要,在改革中寻找生机,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新公司为生资公司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金长安科技公司现状

2009年生资公司在老的传统单一经营模式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主动转型,创新理念,负重奋进,在做好原有商贸业务的同时,通过资产重组,引进人才,对方带项目负责经营,我方出资金负责管理,组建了以股权为纽带的混合股份制企业――江苏金长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公司”),开展整体实验室环境和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全新领域,为生资公司谋求一条生存之路,发展之路,实现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生资公司从一个传统单一的纯贸易型企业探索转型,以构建科、工、贸相结合的企业发展新格局。

时至今日,六年来新公司从无到有,在不断探索中奋力前行,现已成为行业颇具影响力的领跑者,从事的DNA实验室工程建设,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新公司根据工作的需要目前已将注册资金增加到1100万元,具有智能化与电子专业承包二级、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二级、空气净化工程二级、机电安装三级等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个国际体系的认证。新公司现有各类管理人员45人,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实验室工程等特殊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销售、技术研发及服务的高科技服务型企业。业务以江苏为轴心辐射全国,行业覆盖质检、商检、纤检、公安、医药、血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际专业检测机构等,工程涉及纺织、造纸、烟草、化工、涂料、医药、电子、精密仪器等十多个领域,已在恒温恒湿工程、机房工程、净化工程、智能化工程等承揽建设上产生积极影响,销售规模一直保持在3300万元左右,发展总体稳定,前景看好,符合预期。

然而,现有的规模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新公司难以逾越的台阶,成为新公司发展的一个瓶颈,原因有多方面的,我们深感资金匮乏是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企业因为抗风险能力差,可以抵押的实物资产有限,很少有银行愿意接受企业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企业一直缺少利用金融杠杆做大做强的平台。为此,从2015年初开始公司着手挂牌新三板做准备。

二、新公司寻求挂牌新三板的动因

(一)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基础管理、实现规范发展

企业上市新三板,都会依法着手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使登陆新三板后,企业的工作重点仍然会围绕资本市场,不断的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基础管理、实现规范发展的过程。

(二)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使公司的资产价值将成倍甚至数十倍地增加,原始股东的价值也会得到最大体现

此外,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时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有效增强企业创业与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借助新三板市场上市融资,有助于企业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而且股权融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独特机制有助企业实现股权资本收益的最大化。配股、增发、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有助于企业实现低成本的持续融资。

(三)中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后与主板市场上的企业一样,相当于为企业资产的“证券化”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增加了公司股票的流动性

上市后资本市场的公开交易,也有利于发现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股权的增值,为企业股东带来高额益价财富。

(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及市场影响力

企业传播品牌或形象主要有三个途径:口碑、广告和营销。其实,上市具有更强的品牌传播效应。因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就表明企业的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了承认,这本身就是荣誉的象征,对企业的品牌建设作用巨大。其广告效果可使企业快速在行业中引人注目,吸引市场的关注度。

(五)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融到资后,企业会进一步发展壮大

经过一阶段的培育,会将一个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培育成成熟企业,达到上中小板或创业板的上市条件,继而转板上市,融更多的资,使企业依托资本市场更好发展。

(六)财务费用

券商和审计律师中介机构的费用企业基本不用再支付,政府补贴部分即可全部涵盖所有。

(七)新公司积极创造条件,符合在新三板挂牌要求

新三板挂牌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对照上述要求,新公司除第4条没有股改外,其余条件均可以创造条件满足。

三、新公司发展愿景

新三板市场2014年末有1572家挂牌, 2015年末增加到5129家,挂牌速度惊人,预计2016年末将超过10000家。从目前新三板市场的特点来看,除满足新三板挂牌的基本要求外,以下六类企业更适宜在新三板挂牌:1.技术含量高处于初创期的企业;2.具备一定盈利能力却有发展瓶颈的企业;3.受IPO政策限定暂时难以上市的企业;4.寻求并购和被并购机会的企业;5.未来2~3年有上市计划的企业;6.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券商近期重点推荐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强的企业。经过分析和研讨,公司董事会认为金长安科技公司基本符合国家新产业政策,符合上新三板基本条件。我们想通过金融杠杆获得更多融资渠道,公司要做大做强必须走资本市场道路,而新三板的低门槛、低成本、速度快、不设财务指标的备案制度是新公司在这一融资平台上做大、做强的最佳选择。

当然从想上新三板到挂牌新三板,也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还需要做大量工作。2015年新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索。经努力和市场运作,新公司已于2015年11月份成功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简称“金长安”,企业代码690331,并获得300万元的科技融资额度,为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16年年初又被鼓楼区政府奖励5万元。公司先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有些手续先行规范,可以少走弯路,也为今后顺利挂牌新三板创造条件。

科技创新办法范文第4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记者:新办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台的?

梁桂: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全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情况看,形势并不乐观。

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为0.76%,高新技术企业平均为2%;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说明,整体上我国企业研发机构少,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近年来,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我国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受到外部关键技术封锁和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双重制约,企业普遍面临着低端锁定困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体制的推进,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内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因此,出台符合新形势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势在必行。

记者:出台新办法的目的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梁桂:制定新《认定办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指引下,通过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和新税制优化产业结构的引导功能,进一步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的综合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发展。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明确认定标准、规范操作程序、改革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协调,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把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记者: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梁桂:新《认定办法》最重要的特点,是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新《认定办法》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这里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企业所从事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技术方向,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二是具有持续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将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必备条件;三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必须与自身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活动密切相关。符合以上特征并达到相应认定指标的企业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单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认定标准加强政策协调

记者: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否有具体指标来衡量?

梁桂:新《认定办法》对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等关键认定指标和测度依据均有明确规定。

原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没有规定关键认定指标的测度依据,特别是对研究开发活动一直没有给出评价标准和费用归集标准,致使各地在实际操作时,缺乏统一可测的标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办法经过大量调研,借鉴国际经验(OECD、美国、韩国),结合我国实际,确定了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界定标准及费用归集标准。同时,对科技人员、研究开发人员、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相应指标也给予了明确说明。

新《认定办法》明确了研究开发等关键认定指标的测度依据,认定标准规范统一,避免了认定工作的随意性。

记者:为什么新办法在认定工作中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取代了《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梁桂:为了实现以自主研发和创新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办法》在认定工作中取消了《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是针对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国内外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制定的,当时在许多领域建立生产能力是第一位的问题,编制《产品目录》用来界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产品目录》为导向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已不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造成一些地方将只具备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不从事自主研发,长期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型企业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大量伴随着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的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又不能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范畴。因此,新《认定办法》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民生的重点任务,配套编制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用来判断企业所进行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活动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符合国家重点支持方向,同时兼顾支持技术型服务业,并将成熟技术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排除在外,避免了《产品目录》的局限性。

记者:新办法对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调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梁桂:新《认定办法》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企业规模,对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都处于创业发展阶段,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销售规模较小,原认定办法把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定为5%,符合当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经济规模增长迅速。同时也呈现出一个规律: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初创期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初创期的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活动,在这个阶段,企业研发投入大,销售收入少,因此研发投入的比重较大。当企业渡过初创期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除了将一部分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外,还需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市场开拓和扩大生产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研发投入的比重较初创期有所降低。

通过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的统计分析,考虑到我国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现实,新《认定办法》对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了适度调整,将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以下企业,比例定为6%;销售收入为5000万—2亿元的企业,比例定为4%;销售收入为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定为3%。这样做既能引导企业保持较高强度的研究开发投入,符合国家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又能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客观发展规律,执行起来更加合理可行。

记者:新办法在认定管理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梁桂:建立部门合作与政策协调的长效机制,构建责权分明、监管与操作分离的认定管理工作体系,是新《认定办法》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

科技创新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改” 燃煤发电企业 经营策略

一、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2015年,国家经济走势相对稳定,能源革命的大局使得电力市场形势稳中趋缓,电量增长持续低速运行。但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然产生重大影响,对市场营销模式也提出巨大挑战。同时,国家对安全环保的新要求使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来讲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电量分配由计划调控向市场竞争转变。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量的市场化体系将逐步形成,当前煤价走低,发电边际贡献大,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乏力,电量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方向发生明显变化,现有市场营销模式需要进行创新。

二是电力市场要素变革使低成本内涵式发展成为必然。电量、电价的市场化改革,使低成本优势成为提高相对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燃煤发电企业需要充分挖潜,科学筹划进行电量结构优化,切实提高参数、低能耗机组电量比例,并通过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手段最大程度控制成本。

三是安全、环保、高效成为电量兑现的重要基础。有效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实现超净排放标准,是燃煤发电企业今后进入电力市场竞争的前提,同时也对节能减排技改工程质量和后期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燃煤发电企业的应对措施

充分认清当前形势,燃煤发电企业务必要转变观念,抢抓市场,努力在管控模式上实现三个转变,在工作重心上盯紧三个市场,在思想认识上树立三种意识,全面迎接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新任务。

(一)在管控模式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1)企业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加大企业电源结构调整,加快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市场的开发力度,提高企业新能源占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供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研究“热源、热网、用户”三级市场需求,加大各级政府沟通力度,研究筹建供热公司,置换热网,集中供汽、供热水市场的开拓等事宜,逐步转变成为以电为主、以热为辅,热电联产经营管控模式。

(2)企业经营管理思路的转变。3月15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如此高规格的改革文件显示出国家推动新一轮电改的决心。作为被改革者和参与者,我们要充分认清电力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树立由计划管理向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经营管理理念,更加重视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效环保排放的竞争要素的管理,更加重视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精益化管控,更加重视竞争策略研究、成本风险控制以及高可靠性的安全稳定生产,逐步实现向全面市场化管控经营思路的转变,以顺应电力体制改革趋势。

(3)企业经营管控方法的转变。全面依法治企,既是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必要保障。燃煤发电企业要参照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新办法,全面完善企业“三大标准”体系,加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依法规范经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也要充分尊重各项规章制度,发挥表率作用,带头遵章守纪,不打“球”,不搞“兄弟连”,按制度办事,减少“酌情处理”,切实发挥规章制度的刚性制约作用。

(二)在工作重心上要盯紧三个市场

(1)盯紧电量市场。要将市场电量竞争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千方百计做好政府基数电量争取工作,充分利用电力计划编制规则,用好、用足企业优势题材,确保基数电量达到区域“三同”水平。要从战略高度加强优质大用户直供电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争取在市场化初期占有一切可合作的优质用户资源。要超前研究电力市场化改革下的区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超前储备一批电量市场营销人才。

(2)盯紧供热市场。要将供热管理等同于电量管理。加大供热经营管理,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理顺管理职能;要全面分析研判区域供热供需形势,加强与各级政府、规划部门、潜在热用户的沟通协调,建立热用户长久合作关系,全力抢占热力资源;要研究利用价格杠杆鼓励非居民用户增加用热量;要加快研究推进网源一体化经营模式,争夺供热价、供热费的话语权;要全面提高供热经营精益化、供热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

(3)盯紧煤炭市场。要将煤价有效下降作为企业经营目标任务完成的核心支撑,想尽一切办法全力协调主力煤矿,力争煤价下调。在“长协煤”与“市场煤”价格倒挂的情况下,要认真分析研究挂钩考核办法,进行合理测算,酌情减少发运量。要全力拓展低质低价煤进煤渠道,增加采购、掺烧量;要利用煤价低位时机,积极培育优质市场煤战略合作伙伴。

(三)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三种意识

(1)树立竞争意识。面临严峻的内外部经营形势,能否进一步抢占新能源和供热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燃煤发电企业要主动出击、超前布局,只要有综合效益,凡是力所能及争取到的用电客户,凡是合理供热半径内的热用户,都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要全面增强竞争意识,认真研究区域电量及供热形势,制定规划,主动出击,积极抢占电量和热力市场。

(2)树立成本意识。经济新常态下,既要转方式,调结构,加大“开源”力度,也要强基础,提素质,加大“节流”力度。要大力实施低成本竞争战略,树立全过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以综合计划管理为手段,努力将企业的一切活动全部纳入成本管控范畴,逐步建立低成本竞争优势。要千方百计“控煤量、降煤价、提煤质”,降低燃料成本。要充分利用三级预算管控体系以及日经济、日成本核算体系,加强各项管理费用、材料费用、大修技改、职工薪酬及基建项目成本控制,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合管控的成本考核机制,全力降低企业成本。

(3)树立执行意识。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已经启动,能否在未来电力和热力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不仅要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更要以强有力的执行贯彻落实企业各项决策部署。燃煤发电企业的各级负责人要认真分析研究国家关于电力改革、电热政策的最新办法和规定,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谋划应对策略。要做好执行的表率,确保企业各项决策思路有效执行,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执行不走调、不走样。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