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草原的诗句

关于草原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草原的诗句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非常密切。学语文也在学地理。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写在前面”告诉学生语文与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语文教学中可以学到许多地理知识。

一、古诗词中的地形描述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描述各种地形的名家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写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写出了庐山的雄奇秀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则生动描绘了阴山脚下河套平原的坦荡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写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岖的地貌。“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道出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二、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国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大江南北景观各异。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就描述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众多山脉阻隔,使之不能到达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则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解释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三种降水类型中对对流雨的形象写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自西向东流,也可解释海陆间的水循环规律,陆地径流入海,而海水只能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暗含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三、古诗词中的水文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L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资源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以从中看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向我们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我们在体会大江东去,奔流入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岁月生,江水应春生”“绝岸愁倾履,轻舟故溯洄”等则展现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潮汐能量巨大,若能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

四、古诗词与天体运动

关于天体运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引起的昼夜更替景象。“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则写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诗词言清四季变化,万物轮回。“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诗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五、古诗词中的人文地理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歌;民族印记;民族意象;诗歌特色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01-03

何为民族诗人?单单以某一民族的名胜风物为诗歌题材,集中抛出一组组咏赞民族风物人情的诗作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诗人算不算民族诗人?我以为不算。这样的诗人,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咏物诗人。没有对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内涵的准确把握,没有对某种地域与历史背景下的民族命运、民族苦难的深度洞悉,没有对这个民族处于根性状态的灵魂、这个民族处于历史状态下的秩序以及这个民族处于未来状态中的时空构架,有着长久的沉思默想,一个诗人的名号怎么可以和一个民族相提并论?白涛的抒情长诗《从一只鹰开始》(载《诗刊》1995年第10期)的发表,毫无疑问,就像泰戈尔发现了他的新月,惠特曼发现了他的草叶,白涛,这个从根本上为自己的艺术创造探寻到深层原动力的诗人,他为生命、为创造了他之生命的北方苍莽大地以及蒙古悠远历史留下了标志性的东西。

我们知道,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是造就艺术幻想的根基。长久以来,白涛这个枕着故乡的“草滩和河流才能入眠的人”①,我感到他和北方的苍狼一样,他的身影和灵魂只属于漠野的自由,属于大草原浑然天成的苍凉。他在本土范围内的盘桓寻找,他的文化寻根情结落实到蒙古民族苦难而光荣的奋进开拓史中,便自然而然地发展为对本民族先人特别是英雄成吉思汗的歌赞颂扬,这是与他血脉相连的民族文化中最辉煌精彩的部分,他无法摆脱、无可超越因之也无比沉郁忧伤(这自然出自于他生命真诚的感动)。“在高原放射大片金黄的时刻/你(太阳汗)的马队开始苦难而漫长的流浪/永无方向的流浪”。吟阅白涛诗歌中具有他典型思想意绪特征的这类诗句,我们不难感到,白涛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始终以一个现代人的意识来看待本土和本民族大事件大英雄,在他频频表现的对民族传统的回望姿势中,流露出“英雄死了”、“故乡已失”的忧伤。作为自命为现在惟一和蒙古辉煌历史对话的人,他秉笔写道:“对你的怀念像流水一样无疆带给你荣誉的骏马/也带给我光芒/带给你梦想的草地/只带给我悲怆对你的神往像寒月一样苍茫。”多少年来,白涛身心驰荡,在他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辽远的生活历程中,无论他现实心情多么黯淡,无论他诗写状态多么低迷,呼唤与寻找英雄,回味和重铸辉煌,一直是他孜孜渴求,无法释怀的。这是他特别突出的民族文化心理的中心内容。他的诗歌饱满强烈的抒情特质,常常回旋在宛转、忧伤的感情基调和大气磅礴的时空意象中。当他面对能显示他之民族根性的东西时,他就本能地变得敏感起来,带着亢奋、紧张和裸的灵魂,好像爬进了拳击台,他随心所欲地使用他之一切与身俱来的东西以及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历史的东西,以一种要命的着了魔似的强烈冲动,把内心情感注于笔端,寓意无限的深远。而一写到英雄,他更像爬上了他灵魂最顶端的烽火台上,他“放送”出的驰魂荡魄的诗句,立马显得大气浑成,掀天揭地,具有了英雄气概。可以这么说,身在内蒙新城包头的这位青年诗人,他的心灵成长的过程是在天苍地野的神秘土地上度过的,那儿山山水水在他意识上已是故乡,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思想的搏动,灵魂的呼吸是依赖、借重他所归属的伟大民族的文化精神的。那里有北方大野的苍凉,那里有古老民族的辉煌,那里是千古英雄的故乡。从这样的创作母题、源泉出发,我们来看二十年来白涛不倦的歌吟的顶峰之作《从一只鹰开始》,作为近几十年间民族诗歌的高标,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长诗由一只雄鹰发端,以其振羽凌空的气势,在一个相当广阔超迈的精神高度上,全景式鸟瞰蒙古民族的山川大地,形象化勾勒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深刻表达了抒情主体归属的伟大民族与华夏民族的浩浩文明交汇融通的宏大主题,激情非凡,灵感纷射,全诗洋溢着如怨如慕、如歌如诉般的民族赤子对本民族深厚诚挚的感情,也展示了中华大地上多民族共生的鹰翔马骋、强风掠野的壮阔图景,流露出“一只鹰的历史/就是从一枚鸟卵到百灵的翅翎/再到凌风勇敢的心”的民族豪情和“我会和它们一样/蓬勃的生命经历过千年万年”的民族自信心,极具自省自悟特色和民族亲和力。

为了更好地解读这首抒情杰作,有必要对白涛诗歌中几种极具他个人及其民族特色的语言符号系列略作诠释。

(一)白鹿苍狼包括马群的陆居动物类意象和百灵雄鹰(包括海青)的飞行动物类意象,它们属于北方的草原莽野、沙海戈壁,基本上与恢弘辽阔、雄奇奔放的壮美一派的艺术风格相契合。白涛诗中常用苍狼雄鹰代表父系、男性,表现出阳刚壮伟之美,偶有哀嗥悲鸣也是关于生之惨烈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双重逼迫压抑的结果,而以白鹿百灵象征母系、女性,表现出温柔多情之美,即使幽鸣轻啼,牵引出来的也是人之本性的善良温存。这类意象在白涛诗中多次双下对举,呈现出骈偶对仗、形式整齐、节奏匀称的韵律美,既刚且柔,把北方男儿的气概与对故土瞻望的深情表现得笔墨酣畅,语意淋漓。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第3篇

“坝上”一般是指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处的那片宽阔高地。在行政区划上,它又泛指河北省北部、最南端的区域,包括今天河北张家口的张北、尚义、康保、沽源4县,以及承德丰宁、围场两县。

这是一片方圆2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整个坝上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从西到东大致可以分为张北坝上、沽源坝上、丰宁坝上、木兰围场。行走在坝上草原的那些日子,无论在哪个季节,只要一看到夕阳下成群结队的牛羊,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1000多年前,诗人所吟咏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诗句。

张北坝上

张北坝上草原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属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延伸地带。早在4000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繁衍生息。它不仅是草原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走廊,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分界线,以及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双向交流的重要通道。

从地理位置上看,张北坝上北靠内蒙、南临京津,处于华北内地连接内蒙的咽喉地段。因地处要冲,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乱,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带的驻兵屯守,而防御的最佳方式就是修筑长城。

据史料记载,从战国时期的赵长城开始,再到后来的秦长城、北魏长城和明长城等,总共有6代古长城经由张北坝上,使这里成为我国古长城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古老的长城依山脊走势绵延起伏,仿佛一幅巨大的立体画卷横亘在天地之间,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张北坝上最辉煌的时刻,元代统治者还在此建立了中都,成为继北京大都、内蒙上都之后的又一处陪都。

除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张北坝上草原的自然风光也同样令人着迷。这里的平均海拔约1400米,年平均气温仅有4℃,即使到了每年的盛夏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6℃。因此,在张北坝上素有“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说法。

位于草原东北部的桦皮岭,是人们消暑度夏的绝好去处。桦皮岭的背坡有数千亩原始桦树林,这些桦树枝繁叶茂,仿佛一柄柄撑开的绿伞,光是从视觉上都给人以无尽的清凉之感。此外,更有各种山花野草如火如荼地开了满地:数不清的金莲花、野玫瑰、芍药花、干枝梅、凤帽菊呼啦啦地漫过坡岭,形成粉的、白的、黄的海洋,为张北坝上的夏天平添了几分妩媚妖娆。

沽源、丰宁坝上

沿着张北坝上草原一路往东,很快便能到达沽源、丰宁两处坝上草原。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塞北风光向我们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首先来看沽源坝上草原。它位于张家口东北180公里的沽源县境内,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沽源是“坝上六县”之一,历史上曾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这里共有天然草场176万亩,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第二大湿地草原”——面积约60万亩的葫芦河湿地草原。

据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的说法,“将军泡子”乃是当年康熙皇帝亲征,击溃漠西噶尔丹叛军的地方。这里水面开阔,风景优美,尤其是夏日清晨,雾气笼罩下的“将军泡子”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为了便于区分,当地人习惯将沽源坝上分为“坝头”、“坝中”、“坝尾”三个地理单元。其中在沽源坝尾,一条清澈明亮的河水逶迤盘旋在丘陵之上——有别于普通河流的弧形河道,这条河却偏偏独树一帜地折成了一道“闪电”形状,因此得名“闪电河”。河流以“闪电”来命名,这在国内估计也是独一无二的了。

沽源坝上,最美的还是要数童话世界般的“五花草甸”。五花草甸位于葫芦河湿地草原的北部,距沽源县城7.5公里,面积约2000亩。五花草甸是世界温带湿地草原中最漂亮、最多彩的一处。到了夏天,数千亩草甸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姹紫嫣红,组成了一幅幅极其明艳的画面……

美丽的风景从来都离不开美好传说的相伴。关于“五花草甸”的得名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当年辽国萧太后在此率众打猎,她射中了一只五色的梅花鹿,梅花鹿受伤逃奔,萧太后紧追不舍,他们翻山越岭,最终来到了一片山清水秀的开阔地。就在这时,梅花鹿突然翻身扑倒,消失在一片水草之中,只剩下这片百花盛开的美丽草滩……

丰宁坝上与沽源坝上毗邻,同它一样,丰宁坝上也可分为3个地貌单元:坝下、接坝和坝上。其中,坝下地区主要是山岭、高山草甸;接坝地区林海茫茫;而海拔稍低的坝上地区,则天高地阔,草肥花艳,是夏日度假避暑的胜地。

木兰围场

真正称得上“坝上草原精华”的,却是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木兰围场(塞罕坝)。坝上草原素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之称,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畜牧业十分发达。

关于木兰围场,在学界,有种说法是“一个木兰围场就相当于半部清史”。

整个木兰围场景区内,除了当年的《还珠格格》、《康熙帝国》等影视剧的外景地——“月亮湖”、“百花坡”、“红山军马场”之外,与塞罕坝林场隔河相望的乌兰布统草原、将军泡子、五彩山等地的风光也十分秀美。

进入夏季之后,木兰围场坝上草原还常常会出现令人咋舌的气象奇观:每当雨后的清晨,在云雾缭绕的天地间,山峦、树木若隐若现,这个时候,一轮红日会突然喷薄而出,顿时将雾气染成了金的、红的、紫的斑斓色彩;而到了傍晚,当日落西山之时,树林下那些默默流淌的溪流也仿佛是着了火似的,流光溢彩,就像有万点碎金正在随风荡漾……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兴趣;快乐之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36-0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每学年30篇以上,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意境深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轻松快乐地学古诗,深深地爱上古诗呢?笔者提出以下浅见。

一、激情引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源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积极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1.巧妙导课,点燃诗心。“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用情趣教学法导入古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就学生思维的灵动和创造的张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学习《赠汪伦》一诗,在导入新课时,讲述了李白“受骗上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的故事,学生对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情谊有了切实的了解,学习诗文的兴趣油然而生。

2.音画结合,创设情境。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借助多媒体优美、生动的音乐进行古诗教学,可以烘托意境,渲染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准确理解诗意,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草》一诗时,老师在音乐《永远的草原》那优美的旋律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辽阔原野上的草一岁一枯荣的景象,学生闭目倾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亲眼目睹了草的无限生机,心也奔驰在原野上陶然欲醉,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诗句来。

3.动手画诗,妙趣横生。有诗必有画。古诗中诗人往往将所描写的外物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意境。读诗作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领会了诗情画意,发展了形象思维,又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如教学《鹅》一诗,初读了古诗就要求学生作画,形和神都不具备。理解诗意后再作画,“曲项”、“浮绿水”、“拨清波”表现得淋漓尽致,“白”、“绿”、“红”色彩鲜明,一只美丽、欢快的大白鹅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古诗在学生的画中灵动起来,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妙趣横生。

4.表演再创造,其乐无穷。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种机器开动起来。”教学中根据诗文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宣泄”。如袁枚的《所见》一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表演再创造,活泼可爱的牧童活跃在课堂上,传统文化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演绎中焕发勃勃生机,课结束,趣犹存。

二、读诵吟唱,其乐融融

古诗句式整齐简单,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精练,琅琅上口,易于诵读。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古诗诵读采用范读、领读、独自朗读、学生与学生合作读、师生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品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及意境美,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朗读时采用叠读的形式(即:老师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跟读“三千尺”),瀑布飞泻直下的磅礴气势在师生一唱一和中灵动了,学生陶醉其中情绪激昂。“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在一次比一次慢的朗读中学生仿佛飞到了九天,置身于银河中,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诗歌,诗歌,配乐可歌。采用古诗新唱的方法,在欢快的旋律中学生唱之舞之,其乐融融,古诗真正活了起来。经典的种子根植在了学生的心田,增强了文化积淀,丰厚了文化底蕴,提升了审美情趣与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悟境生情,趣味无穷

古代诗歌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

。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启发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如教学《绝句》一诗,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明丽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活泼灵动的画面更令人心驰神往。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可爱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说着什么,唱些什么?白鹭飞翔的动作又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心情怎样?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催化了情感,与诗人心灵碰撞,欢快愉悦洋溢在脸上,美美的情趣荡漾在心头。

四、拓展延伸,诗兴盎然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而古诗学习是无限的。依据课内教材内容,适当而有效地拓展诗文,为古诗学习带来广阔的空间,将学生的视野引到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中,古诗的芬芳将无声地涵养学生的身心,催化智慧,培育人格,塑造灵魂。如教学了《春晓》,拓展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咏柳》、《绝句》、《春日》,春天的勃勃生机牵引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触景吟诗,诗兴盎然。再如教学了《静夜思》,让学生搜集李白其余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仙的作品让学生的思维驰骋在异彩纷呈的神话里,比赛吟诵,怡然自得。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腾格里;自然崇拜;崇拜体系

一、维吾尔族腾格里崇拜的起源

据文献记载,“腾格里”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匈奴传》之中。在当今的学术界中一般认为维吾尔族的祖先是由一支回鹘人与南疆绿洲上的土著民族融合而成,而作为维吾尔族祖先的回鹘人正是匈奴后裔。而“天”在突厥语中正是读作“腾格里”。

维吾尔语同属于突厥语系,各突厥语系的先民普遍都有信奉萨满教的历史。萨满教作为一种原生宗教,并不如其他宗教那样有严格的信仰体系,这是一种自发的信仰行为。其核心理念是万物有灵观念,在这种观念下进而产生了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种种信仰形式。其中对于“腾格里”的崇拜就是自然崇拜的一种。

在原始社会甚至在奴隶社会生产力相对极为低下,人们辛苦劳作并不能保证温饱。对于处于幼儿期的人类文明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可能夺走生命,天灾、猛兽甚至不起眼的毒草都能使人死于非命。面对喜怒无常的自然之力人类恐惧、无能为力,进而对这些不能掌控的自然之力产生了羡慕、崇拜之情,期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力量。

在传说、史料、壁画等古老遗存中不难发现在原始部落的崇拜对象中大多都是孔武有力的猛兽、各种自然之力或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各种神物异兽作为崇拜对象。最为常见的人类大多以自己生活劳作地域内的各种自然物作为崇拜对象。对于在山林附近居住的人经常遭受林中猛兽的袭击,山洪也会对人类部落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这一地区的部落通常会信仰猛兽或山河。居住在平原地区的部落大多从事农耕,因此土地和水是能保证温饱的最大保障,因此在平原地区的部落会崇拜大地和滋润大地的水源。

生活在草原的维吾尔族先民一直过着游牧生活,广阔的草原一望无际,向远处遥望能看到的也只有无边的草原和远处与草原相接天际。草原上的居民以放牧为生,天空发怒时狂风暴雨、雷霆雪灾,会给牧民们带来巨大的伤害;但同时天空带来的雨水滋润着草原,太阳照耀大地给人温暖,因此维吾尔族先民们对天空有着复杂的感情,既畏惧这头顶的这片天空,却又真诚感谢天空带来的一切。

最初,对于“腾格里”崇拜仅仅是出自对头顶天空的敬畏。深邃、广阔的天空使维吾尔族先民们感到神秘,天空时而带来温暖与光明,时而带来黑暗与寒冷,使得先民们对天空抱有敬畏之情。因此,先民们把天空当作最为神秘的力量所在,这使得“腾格里”在先民眼中有着无边的神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思维抽象程度越来越高,对天空的崇拜由纯粹的对自然物的崇拜逐渐加入了人性崇拜的因素,这使得“腾格里”又有了天神的含义。这正是“腾格里”由实体的自然物向抽象的神化概念转变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维吾尔族先民们对“腾格里”的崇拜并没有因此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在崇拜体系中显得越发的重要。

二、维吾尔族腾格里崇拜的发展

1、以腾格里天神为核心崇拜体系的形成

随着部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含义被融入对“腾格里”的崇拜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天神腾格里”作为核心的信仰体系。这时原始信仰中的诸神都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仅仅是以附属神的身份出现在各神话传说中。

前文中也曾提到,在自然崇拜时期,先民们多以自己生活地域附近的自然物作为崇拜对象。这些作为崇拜对象的自然物多是具有人力不可为的特征。奇山峻岭,巍峨而不可攀;在先民眼中高山的山巅是最接近天空的存在,往往会把对山的崇拜和对腾格里的崇拜结合在一起。于都斤山作为维吾尔族的故地、圣山在维吾尔族先民眼中是无比神圣的存在,被当做是氏族保护神来崇拜。这在各处的古碑文献中均有记载;在《阙特勤碑》南面第四行中有:“没有比于都斤山再好的地方”、“统治国家的好地方是于都斤山”,国家的命脉、国家的兴亡都与于都斤山息息相关,于都斤山在维吾尔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即便如此神圣的于都斤山也仅仅是看作为接近“腾格里天神”的途径之一。

而另一位传说中的神祗―乌迈女神也遭受了类似的境况,乌迈在原始信仰中是赋予人类以光明、幸福和子嗣的生育女神,但在《阙特勤碑》中有这样的记载:“托象乌迈女神一样的我母可敦之福,我弟受成丁之名。”乌迈女神这位地位显赫的神祗也只能退居一旁,成为诸神之首―至高无上的腾格里天神的女伴,陪衬着众神之首。

至此在维吾尔族先民中从对苍天的崇拜逐渐演变成了对抽象的至高无尚的“腾格里”崇拜。在这个发展阶段,人们还仿照氏族形成后的统治结构,在每个氏族都设一长,每部落都设有一酋长的模式,给自己崇拜的诸神也创立了一个最强大的神抵充当本族或本国的祖神或保护神―“腾格里天神”。至此腾格里崇拜体系形成。

2、腾格里崇拜的衰落

在历史上摩尼教、佛教、祆教等外来宗教先后传入维吾尔族成为了其主要信仰。然而这些外来宗教的传入并没有使得维吾尔人放弃对“腾格里”的崇拜,这些外来宗教的至高神灵依然被称为“腾格里”。

在摩尼教的各种文献中多次出现“腾格里”一词,尤其《赞美诗》几乎句句都有。在这些诗歌里,它不仅有“苍天”、“上天”之意,并含有“神”的意思了。如“黎明神”、“智慧神”、“美妙之神”、“光明之神”、“日神”、“月神”、“善神”……之中的“神”字原文部是“腾格里”。可见在摩尼教时期,“腾格里”有了广义的解释,“腾格里”成为了神的代言词。在佛教文献中也有含有“腾格里”的句子出现,如在《两个王子的故事中》地神、水神和天神(tangri)不忍心看太子这样痛苦。”“你是拿你天神(tangri)一样的掌上明珠去送死呀”等句子出现。

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西域,维吾尔族开始逐渐信奉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传入早期维吾尔族人民依然以“腾格里”在称呼“真主”。在《福乐智慧》一书中依然可以看到含有“腾格里”的诗句,如在冲序言之一”的头一句:“一切赞美、感谢和颂扬全归于至尊至贵的腾格里。”,第一章的题目“对至尊至大的腾格里的赞扬。”等,这里的“腾格里”说代表的就是伊斯兰教中的“真主”。这时“腾格里”在维吾尔族人心目中已经和伊斯兰教的“真主”混为一谈了。

但随着伊斯兰教信仰的深入,“真主”逐渐被“胡达”所代替,而“腾格里”也就随之成了异教徒所信奉神明,由此长达数千年对腾格里的崇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 李进新.新疆宗教演变史[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 马品彦.简明新疆宗教史[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

[3] 阿不力米提・乌买尔.关于操突厥语诸民族原始宗教之我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

[4] 李果.《乌古斯传》中体现的萨满教崇拜系统[J].语文学刊,2012.

[5] 艾娣雅・买买提.鄂尔浑――叶尼塞碑铭文献古俗寻译[J].西域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