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型城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创新型城市建设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制度环境的改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降低对外技术依赖程度,实现价值链升级。2005年以来,宁波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效促进了企业自主技术能力的增进。但是。现有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如何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方面,对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创新管理重视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主技术能力的快速提高。本文分三个部分阐述这一问题:一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二是宁波企业家创新管理需要重点突破的几个方面:三是如何通过政策设计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

一、充分认识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创新管理是指对创新过程的管理。狭义的创新管理是指对创新项目的管理,广义的创新管理则是对创新整个流程的管理。包括创新信息的形成、创新战略选择、创新资源整合、创新活动实施、创新活动评估,以及为了技术创新进行相应的组织、市场和管理变革的全部内容。本文所指的创新管理是广义的概念。之所以宁波企业要强调创新管理,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成果需要有效创新管理手段的支持

技术成果的产出并不与研发投入的数量成正比。从创新生产函数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的频率与强度是知识投入的函数。企业创新需要的知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即企业自行研发的知识:二是企业外部,即企业对外部知识溢出的消化吸收。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情况下,上述两类知识的开发和利用程度都取决于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首先是内部知识。内部知识是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果,主要决定于研发人员的能力和效率,取决于企业能否通过制度设计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能否实现不同研发人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以及知识传递,能否充分地调动企业全部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其次是外部知识,在外部公共知识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对外部知识的吸纳和消化吸收除了与企业自身知识基础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否建立有效的与外界联系的知识通道,使企业能够迅速了解外部的知识变化,并为己所用,这还是一个管理范畴的问题。

(二)技术创新需要组织和管理的相应变革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不同,成功的技术创新不仅要求技术上具有先进性,而且能够进行成功商业化。一般来说,渐进型创新往往可以通过企业组织体制的适应性调整得到解决,这种适应性调整往往是微小的,甚至可以由企业组织体自发实现。但是,一旦涉及到突变式技术创新,如形成一个全新产品。或者产品质量与原来相比有了突变式的改进,此时需要企业家的管理变革进行配套。包括重新确定企业市场定位、新建销售网络体系、构筑新的联盟合作关系等。如果管理变革不及时或者不够到位,很可能使技术创新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甚至遭遇失败。

(三)宁渡企业家创新管理能力普遍偏弱

创新管理的对象是创新活动。宁波企业家成长于短缺经济时代,长期以模仿创新和技术改造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和意识明显不足,对创新活动以及创新人员的管理能力更是明显滞后。尤其是随着技术复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项大型技术创新需要多种要素、多个部门的协同支持,如何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决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宁波企业家偏弱的创新管理能力成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制约。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宁波企业创新管理需要重点突破的几个方面

完整的创新管理包括识别技术创新的机会、整合创新资源、协同创新过程、控制创新风险、完善知识产权管理、适应性改进组织架构和销售模式等。本文认为,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创新管理的侧重点应当有所差异。当前宁波企业正处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的起步阶段,企业家创新管理能力普遍偏弱,当前创新管理能力提升应当首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建立系统性的技术机会分析制度

有效识别技术机会是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前提。宁波企业大多建立于短缺经济时期,90年代中期以后又转向外贸导向的贴牌式生产,技术机会识别和分析能力不足,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系统性的技术机会分析制度。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技术机会的识别往往仅仅来自企业家自身的经验判断,局限于企业家的经营视野和其接触到的市场信息。随着技术创新的复杂化和创新广度、深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粗放型的识别模式需要进行重大改革。宁波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战略研究部、市场营销部和技术研发部的功能,通过市场营销部收集市场信息,借助战略研究部分析市场机会。利用技术研发部判断技术方向,从而建立较为严密完整的技术机会识别系统。

(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技术创新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一是资金,二是人力资源。其中主要是高端人力资源,包括研发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工程师等。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心需要逐步实现由普通劳动力向高层次人力资源的转移。与普通劳动力不同,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工作努力具有更强的不可监督性,属于“树荫下的劳动”。依靠传统的“计件制”、“打卡制”等面向普通劳动力的监督模式很难调动起高层次人员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同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改进,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一种激励相容的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内在激励。如对关键人员给予股权、期权,设立项目或者产品创新的利润分成制度,确保重要人力资源有畅通的职位晋升通道等。

(三)建立集成产品开发制度

创新不是技术发明。将技术创新交给研发部门一家来做可能会导致企业从技术的角度而不是从商业的角度进行创新。因此,要在宁波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中逐步推行集成产品开发制度,即以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驱动力,在产品设计中就构建产品质量、成本、可制造性和可服务性等方面的优势,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从商业的角度而不是从技术的角度对产品开发进行评估,以确保产品投资回报的实现或者尽可能减少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

创新型城市范文第2篇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最重要的空间载体。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产业、资本等各种要素不断流动,城市的传统产业发生梯度转移,各种资源日益短缺,使得国内外许多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重大问题。

城市转型是基于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要素变化而导致的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重大的结构性转变”,是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期内城市集中发生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变化与制度变迁。城市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然演化的线性延续,而是一种跳跃式的、非渐进性的变化,是城市发展动力、模式、路径、形态等多方面的全面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结构微调,而是从一种类型和方式到另外一种类型和方式的“突变”,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根据不同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将区域发展划分为要素推动、投资推动、创新推动、财富推动四个阶段。和中国城市转型的变迁阶段相适应,本文着重研究投资推动和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分析美国主要城市从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的变迁过程。对处在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转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投资推动和创新推动城市转型的理论概述

1、投资推动的城市转型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导致区域贫困的重要原因是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因此早期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和穆勒等在其各自著作中都强调了资本积累对区域发展的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强调了资本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区域工业化初期,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中,资本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罗斯托(Bostow)的“起飞”理论、莱宾斯坦(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森斯坦一罗丹(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等都强调资本对落后地区打破恶性循环、实现起飞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落后地区资本形成能力普遍较弱,资金短缺是落后地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引进外来资本是打破恶性循环的最好办法。可是靠什么去引进外来资本呢?由于这一阶段落后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相对比较充裕,根据要素替代原理,落后地区会依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来引进资本。

对于落后地区的城市而言,由于劳动力主要是由城市以外随资本的流入而流人的,城市在此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优势是土地。因此城市政府不得不大量投入土地资源来换取外部资金的投入,通过便宜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即我们常说的“以土地换资本”、“以土地换产业”和“以空间换发展”。而且在这一阶段。随着外来投资的大量进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产业对城市空间的需求非常强烈,城市空间迅速扩大。但是这种推动将随着置换要素的枯萎而变成不可持续。

2、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理论研究的进步,创新(Innovailon]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1912年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f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第一次把创新这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从未有过的组合,既可以是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也可以是开辟新市场,重构企业的新组织。德鲁克(Druckerl)也创新的概念引人到管理学领域,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斯坦福大学谢德逊教授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包含三个层级:基于专利权和科研能力的始创新、以提升产品和市场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流创新(拉动式创新)、以整合各类资源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为动力的源创新(推动式创新)。始创新本身没有价值,但可触动流创新和源创新。源创新和流创新的互动建立了创新经济。源创新比流创新更有价值,是最有潜力的一种创新,带来的效益远远胜过其他创新。诺斯(North)提出制度创新的概念,认为制度创新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来实现社会的优化发展。总体而言,创新不单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概念,是“有系统的抛弃昨天”。

波特将创新理论引入国家竞争与区域发展阶段理论中,将其作为国家或区域能否进入发达阵营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投资推动阶段,“总量矛盾”是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城市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资本投入,在落后地区主要是通过“以土地换资本”来实现。但随着这一发展模式的逐步深入,传统生产要素f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进一步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仅仅依赖加大要素总量投入而推动城市持续快速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并将最终碰到生产要素的瓶颈,出现“土地约束”、“资源约粜”或者是“环境约束”等。此时,城市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质量矛盾”,城市发展模式不得不从增加要素投入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经济内涵式增长,也就是城市发展转型进入到创新推动阶段。

城市创新是伴随工业化后期的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传统的投资推动增长模式逐渐失效。部分城市面临经济停滞、设施老化、企业外迁、人才外流、社会分化、情感恐惧及对有形环境不满和地方归属感缺乏等多种危机时,城市发展的创新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与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战略。伦敦大学规划学教授皮特,霍尔(oeter Hall)在他的著作《城市文明:文化、科技和城市秩序》中认为,那些有创新特质的城市往往“在演化过程中都有一个很关键的10年到20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城市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大量的新事物不断涌现,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这个阶段即为城市由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变迁的转型期。

三、美国城市转型的典型案例

纵观二战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繁荣后,确立了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其问,美国启动对欧洲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援助的同时,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转型与繁荣。其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六十年代制造业遭受了来自日本的巨大冲击,七十年代爆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本世纪初经受了网络经济的泡沫破灭,2008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路走来可以说有挫折,有挑战。美国在摆脱危机、走出困境上不断化危机为转机,一直居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这和经济结构的主动转型和经济政策的及时调整是密不可分的。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美国各大城市和地区以不同的驱动力、方法、路径实现着经济的转型,涌现出很多以创新推动城市转型的成功典型,也有一些不成功的案例。

1、芝加哥:制造经济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经济转型

芝加哥作为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地处密执安湖沿岸,钢铁公司可以在北美五大湖区开采丰富的铁矿资源,通过水路运往临湖的工厂冶炼,出口到世界各地。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对钢铁的旺盛需求,芝加哥对钢铁产业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在六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结构大变动中,芝加哥意识到钢铁产业的“脆弱性”,主动割舍既得利益,改进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商业环境、主动培养高科技和商业人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城市转型。转型之中的芝加哥经历了一场阵痛:一方面,改进了钢铁生产方式后形成了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还没有来得及填补去传统制造业所留下的空缺。转型曾经举步维艰,市中心的人口一度迁出,甚至有种衰败的局面。

芝加哥在80年代确定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模式。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全部舍弃传统制造业,而是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帮助解决土地问题等措施扶助有优势的、已经建立了产业链的传统产业。同时,着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中的研发和管理部门,占领产业链高端领域。从经济多元化的目标出发调整城市用地,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城市中心地段进行大量改建项目,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活力。

到1990年代中后期,芝加哥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不仅顺利度过经济波谷期,而且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了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依托交通枢纽功能,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期货和商品交易市场。芝加哥重新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展现出国际城市的地位。

2、洛杉矶:制造经济向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州南部,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都市区。洛杉矶的现代化进程始于二战期间,联邦政府通过军事订货、设立军事设施和军事基地等途径向西部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洛杉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跃成为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全美第三大制造业城市。上世纪60年代末,欧洲、日本经济复苏使美国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受到削弱,随之而来的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但“石油危机”也加速推动了洛杉矶再次转型。

为应对“石油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洛杉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产业,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洛杉矶依托飞机制造业发展航空和电子产业,其成果可以与休斯敦以及加州北部的硅谷相媲美。洛杉矶是全美六大生物技术中心,在工程设计、环境技术方面处于美国和世界领先地位。洛杉矶也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家具和家庭用品、玩具的设计中心。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成为娱乐业的火车头,带动了包括音像、电视、印刷、出版、旅游等整个娱乐业的发展,从事娱乐相关产业的人员达60万。洛杉矶还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36家美国银行、108家外国银行及许多著名的国际大财团在此设有机构。洛杉矶的港口和机场承担了60%的美国与太平洋国家的贸易。在高科技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推动下,洛杉矶城市经济迅速转型,在80年代后成功步入全球性城市之列。进入21世纪,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中心,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位居全美第一,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

洛杉矶在转型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吸引力,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移民和成功人士的首选城市之一:通过“中心区的复兴”和“外隔城市的兴起”使城市产业空问得以重构:通过鼓励废弃空间利用、集约用地、允许利用老区空地发展,地区之间转移发展权、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以及在交通节点附近加大建筑密度等手段实现城市“精明增长”。随着太平洋经济圈的持续发展,洛杉矶凭借其西部国际大港地位。与亚太国家与地区贸易往来频繁,大量资金和移民流入洛杉矶,“有决心的人”往往比“有教养的人”更易于成功,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3、纽约: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打造世界第一金融中心

二战前,纽约曾一度是美国制造业中心。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纽约制造业逐渐显现衰退之势,制造业工作岗位数量大幅减少。纽约淡出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20世纪70、80年代,纽约成为国际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公司总部中心,集聚了面向全球市场的最先进、最完备的生产型服务业,并由此从以生产为主的制造中心演变为以商品和资本交易为主的金融贸易中心,经济再度扩张与繁荣。

纽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结合自身交通、教育、文化、金融等方面优势制定并实施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从整体上实施城市创新运动。利用纽约众多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综合优势,研发高科技产品,发展工业园区带动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发展。重视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的联结,建立了强大的通信网络,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网络,很好地提升了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利用其高等教育发达优势,发挥教育和人才培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硅谷:创新驱动地区转型

硅谷是位于美国加州西海岸一块从旧金山绵延到圣何塞市、总面积约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纪初这里是广袤而平坦的农场,硅谷没有发展当时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而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步成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这里聚集了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世界知名公司,成为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硅谷的成功取决于技术创新和其他创新之间的互动交融,代表了当今最成功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由企业、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组成,构成了有利于新老企业创新和蓬勃发展的气候。首先是发挥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作用,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等大学源源不断地向硅谷输送人才,与产业界合作开展大量的科研项目,为科研成果的快速投产商业化提供了有效途径。硅谷鼓励创业和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新、在竞争中开展合作和人才自由流动等宽容开放的文化,激励着每一个拥有梦想和雄心的优秀人才创业创新。优秀的风险投资公司活跃于高风险、高投人和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硅谷企业所具有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以创新为目的商业模式,更加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节奏变化。正式和非正式的商业协会在硅谷这个高度分散的产业系统中起着联结不同市场主体的纽带作用。政府承担了有序竞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裁判的角色,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斯坦福大学亨利・罗文(HenrvRowen)教授在研究硅谷创新精神时总结道:它必须克服GDP数量崇拜,把500强和一个归国创业的留学生同时视为座上宾;它必须建立引导型的“种子基金”、孵化基金,不能被短期盈利所诱惑;它

必须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营造开放的经营环境:它必须为高科技人才和创业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活,还要提供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包括金融、律师、会计师、猎头公司、市场营销,以及租赁公司、设备制造商、零售商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硅符一直位于创新的前沿,先是在计算机和电子领域,后来是在软件、互联网、媒体和通信产业。每当硅谷的名声似乎快要逝去,即将被世界其他创新中心超越时,新一轮的突破又让它重新居于全球制高点。如今的硅谷,又揭开了一轮创新主导地区经济转型的序幕。随着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美国思考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和未来经济的增长引擎。硅谷通过扩展开发前瞻性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又将一次站在产业革命和技术更新的前沿。

5、底特律:被动转型错失良机

“汽车城”底特律曾一度占据美国首要制造业城市地位,但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缺乏创新和被动转型而陷人一蹶不振的衰退之中;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冲击波中,底特律更是受到致命打击,丧失了技术优势,失去了汽车业的全球主宰地位,这个昔日的汽车之都一度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代表。

底特律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资源高度集中于汽车产业,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汽车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致使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下降。一旦产业集群老化或衰落时,或是遭遇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外来的市场竞争的威胁,往往造成致命的影响,从而拖垮整个区域经济,甚至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

面临衰退的底特律目前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模式,放弃一些过时的重工业来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打造全球汽车产业研发中心作为城市转型的主要方向,还通过设立先进电池研发与生产中心,打造先进电池业全球重要生产中心帮助城市走出发展困境。

四、美国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城市转型的案例表明,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虽然城市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转型成本,如果不能顺利实现转型,将对城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然而借鉴城市转型的成功案例,把握住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对处在战略转型期的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成功的转型需要科学的战略选择和主动性推进来实现城市价值提升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城市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在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着生产要素的短缺,产生城市发展的瓶颈。然而,受城市固有发展模式的影响,容易形成已有模式的路径依赖,造成转型发展的动力不足,从而和发展机遇失之交臂。要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超越自我认知的局限,实现城市的主动转型。芝加哥摆脱对钢铁产业单一依赖路径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洛杉矶主动依托国防工业发展高技术产业都是主动转型的成功案例。作为反例,底特律由于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转型,致使城市竞争力处于滞后状态。

美国城市转型表明,转型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战略选择和主动性推进,按照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的s曲线理论描述,当城市化率超过60%的比重则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这时城市的转型将转入城市质量、品质、功能的提升阶段。因而表现出在产业转型的特色上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产业转型的视野从本土性向全球一体化转型,产业转型的视角从物质向非物质文化消费产业化转型。综合这些转型要素,当城市在产业转型中重视区位、资源要素等诸多因素的研究,注重战略性选择的科学性、前瞻性、契合性,城市的综合功能和效能就能得到优化提升。

转型不是盲目舍近求远,而是持续发展的“远谋近施”。转型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转型非一日之功,但决不可因此放弃眼前的努力。转型不是否定增长,而是为了更好地增长;也只有保持当前的有效增长,转型才能不断获取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需要舍小利而图大成的眼光和境界,忍得住眼前诱惑、忍得住一时之痛、忍得住责难非议。

2、成功的转型需要着眼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分工

城市转型通常是因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发生变化,这对城市发展而言既是挑战,也可能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城市转型过程中常常容易雾里看花,把握不住城市转型的方向,错失城市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在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分工体系中确定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纽约抓住了美国全球金融中心重大机遇,突显自身优势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洛杉矶抓住了太平洋经济圈持续发展的有利机遇。网罗东亚地区的资金和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城市的国际化。硅谷在以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引领了一轮技术革命以后。又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智能产业技术方面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底特律在失去一次发展机遇后,选择建设先进电池业全球生产中心来力求实现城市经济转型。

综观美国经济,从本地经济到区域经济,从区域经济到全球化,无不是抓住了一次次转型的历史契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象上援助欧洲恢复经济,本质上是美国输出了信贷又转化为美国内需,促进了从战争经济转入消费经济结构性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形成拉动了美国经济一个历史阶段的繁荣,完成了美国经济从本土型向区域型,从区域型向全球型的转型。以至跨国公司兴起,金融产品的衍生,无不彰现出产业的转型与全球经济的息息关联,设计业、制造业、物流业无不以各自的区域核心优势在转型成长为新经济的支撑和引擎。由此可见,凡忽视全球化市场结构,以传统产业的感知来判断产业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这种思维决策的结果,往往都难以可持续发展,而上述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选择彰显出的特色尤为显著。

3、成功的转型需要统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经济转型的本质是产业的转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难点是处理好新旧产业的接续关系。转型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谋求产业的“涅新生”。培育战略先导产业,是转型的题中之意。现在不去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将来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以低端产品搞配套。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相反,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正是转型的“重头戏”,这是所处发展阶段决定的。在这方面,美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一是有区别对待旧产业,一方面要下决心淘汰落后、污染重、无前景的产业,另一方面是对有市场竞争力、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在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分工体系中确定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有重点扶持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重点引进产业的高端环节和发展高端的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作为转型的引擎和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

在城市转型中,要特别重视资源结构、文化积淀、科技要素和高新技术等各种发展要素的有机再组合。如好莱坞、迪斯尼作为主

题文化消费与高科技组台成的新兴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产业优势,拓展了区域型城市向国际性城市的转型,这种产业转型展现了城市转型的超凡功能,善于把单一的高新科技作为要素嫁接在主题文化魂魄之上,拓展出“形与神”的新优势。这种智慧与高新技术溢出效应和辐射功能显著的特质,吸引与拉动着庞大的人流型消费,不断地拓展着城市文化主题的发展,因而城市产业转型中,重视和善于选择这种具有门户拉动效应的主题文化产业,将是城市产业转型的经典选择与重要参考。

4、成功的转型需要构建适宜创新经济的生态系统

正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源,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需要强大的生态系统作支撑。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产业化的主体。城市转型首先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生产力和产业,形成创新产业。这里的企业不仅包括大企业,更包括广大的中小企业,都是创新经济的主力军。创新经济的生态系统还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构成。硅谷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适宜创新的生态系统通常有如下的运转规律:一是拥有很多具备科研能力的大学,源源不断地提供实验结果、创新成果和科学突破。二是大学和企业科技中心能够涵盖很多学校和企业,最终将带动新产业的繁育,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运用。三是新产品和创新很容易得到“种子基金”、孵化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强大金融支持。四是社会的开放性,可以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创新人才:五是专业性的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务。六是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还要高度重视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经济转型既是城市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政府干预调控行为的结果,是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的结合与统一。无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还是大都市经济形态向高级化转型,政府的引导和调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转型中的主要责任不仅在于引导和调控,还在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政府的作用体现在“有限”和“有效”两个方面,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到游戏中去,而是一个有序竞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裁判,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竞争的有序进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时政府还要制造消费需求,给企业创造转型的外部条件,形成创新经济的有效性支撑。

5、成功的转型需要强大的创新型人才做后盾

创新型人才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强大动力。因此需要有集聚创新型人才的制度安排和载体。美国城市在经济转型别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利用本地区教育、科研资源为经济转型提供高素质人才。1965年美国新移民法案的颁布使得大量高才智人才加速流进美国,每年吸引的人才都在14万,极大地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和持续繁荣,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强大的人才资源和庞大的人才队伍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当今美国政府又重新提出到2020年美国各类高新人才数量要在全球排名第一的发展纲要。

创新推动城市转型要特别关注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相关性。以产业高地吸引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来建立产业高地。创新型经济与过去其他类型经济的区别就在于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关键是能否吸引到高端创新人才。重视海外高端人才及其研发团队的引进,为之提供创业、研发的基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着力培养和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企业也要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6、成功的转型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从美国城市转型的实践经验来看,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要点之一。优美、舒适的生括和工作环境是吸引投资和就业,从而复兴本地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环保和城市的美化,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向低消耗、低能耗、绿色环保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着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系统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是指以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得出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以城市内部创新要素为支撑,最初是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实现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双赢发展)。

1.2创新型城市的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发展形态而言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因此,它拥有一些处于传统发展形态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设计创新型城市建设蓝图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基本方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性是创新型城市的最基本特征。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城市内部而言,这种创新性表现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的核心表现形式,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创新性这种基本的特征,才有资格被称作为创新型城市。

(2)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应包括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这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保证创新的顺利进行,共同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可持续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型城市必然具备可持续城市的发展特征,这种可持续性表现在几个核心层面:一是可持续的城市经济,能够持续的创造就业与财富;二是可持续的城市社会,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能够建立协调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可持续性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兼具“生态城市”特征,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可持续性既是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目标。

(4)创新型城市的集聚性。集聚性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特征,创新型城市集聚着大量的关联程度相当紧密地创新性产业和企业。同时,创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带来了专业化创新人才的集聚,而专业人才集聚在一起,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有利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产生。这样,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就出现了一种自强化机制,推动城市经济良好发展。

2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构成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系统中许多创新因素的支持,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支持。在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中,金融支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政策型金融支持和市场型金融支持两种类型:一方面,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金融服务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基于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创新活动,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另一方面,创新型城市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制定和贯彻政策等方式,引导创新型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导向,从而体现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促进创新的成功实施。从以上两种金融支持的类型,我们可以得出金融支持条件的主要要素构成:

(1)政府。从美国奥斯汀和西雅图,印度的班加罗尔、芬兰赫尔辛基等许多著名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对城市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具有组织和领导功能,如:政府制订城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确定城市金融业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引导和协调各金融机构等;其次,政府具有对各类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和推广的功能,如:对外进行宣传,定期举办国际或国内金融论坛,为国际、国内金融人才搭建交流平台等;最后,政府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如: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配套体系,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等。

(2)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它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达成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各个金融机构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中国人民银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政策性银行往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商业性银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许多产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城市建设中的风险分散和风险担保等。

(3)金融市场体系。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高效率地聚集、分配资金,有效地调节社会资金的配置,并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个市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都不可缺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作用尤为重要。如:货币市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达到资金的高效率利用;资本市场里的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为城市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证券市场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等。

(4)金融服务及配套体系。创新型城市既需要各种投融资服务,也需要其他丰富多彩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诸如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发行和交易、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投资、票据、担保、融资租赁、外汇管理、货币经纪、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征信服务等。社会化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在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服务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通过发挥审计、咨询、评估、监督等作用,保证创新型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的支持。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法律制度是否鼓励金融创新,能否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3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1)金融支持系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功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存在着诸多金融支持诉求,这种诉求主要包括:一是资金瓶颈。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性的长期活动,其不确定因素多,资金需求大。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与平台而造成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二是缺乏流动性。与其他投资不同,技术创新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而这导致了技术创新项目相关资源投入缺乏流动性。三是高风险对应性。由于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基础、难度和复杂性、外部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存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技术创新项目不感兴趣。金融支持系统的筹集资金功能就是使得通过开发设计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提供投融资服务,为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金融支持系统的价格发现功能。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研发人员、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相关支持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很多经济主体。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及其实现的基本前提是相关主体对于技术的价值和价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并且在双方可以谈判接受的范围之内,而最终达成一致。真实的技术价格是在金融机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争自然形成的。这种价格通过金融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向外界相关各经济主体传递,从而使这一“发现”的技术价格成为一种现实价格。这样,就为技术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契约的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而有力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3)金融支持系统具有分散风险功能。针对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系统可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满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而金融支持系统的该项功能就是使得技术创新风险发生转移和分散,以达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为技术创新的融资提供可行渠道,保证创新的成功。

(4)金融支持系统的第四项重要功能就是项目筛选。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的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系统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择优汰劣。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整个社会的资金在不断的项目筛选过程中,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5)金融支持系统的信用约束功能。技术创新主体在筹集到资金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资金提供者以及金融市场施加的各种约束。一是来自股东的监督,包括风险投资者等在内的股东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二是来自债权人的监督,包括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三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企业经营好坏影响其金融产品的价格,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四是来自社会的监督,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监督。这些监督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鹏,李兴文,刘国新.创新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06(5):51~54.

创新型城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构建途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创新能力正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据不完全统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的城市已经超过200个。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如何评价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从创新型城市的实践评价城市创新力的三个维度

探索创新型城市的内涵,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成功典型。可以发现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是丰富。创新不同于研发,创新型城市不同于科学技术城。“被界定为创新,必须能够进行成功的应用”。在一个创新型城市中,“经济增长是靠一种鼓励创造性的创新气氛实现的”。自主创新需要社会观念和文化氛围的支撑,而只有创新观念成为全社会普遍价值观,才能有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参与世界竞争。从总体上看,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及基于创新的发展能力。

1、创新环境

从软环境上看,城市的科技创新制度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城市创新发展的需要,是评价城市创新环境的重要视角。一个创新型城市的制度设计一定是以最大限度调动城市创新要素投入城市创新活动为目标的。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土壤,直接影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各国经验表明,国家创新战略的成功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科技政策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所产生的合力,得益于政府对科技体制和科技管理所进行的全面改革。

在一个创新型城市中,拥有完备的创新活动领导机制与协调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创新活动的执行成本,保证城市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这种制度旨在鼓励创新型人才成长,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实现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还要围绕激发城市科技创新意识和行为,设计导向一致的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宣传等政策体系,以及围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等。从硬环境上看,城市科技基础条件、信息化水平等都是评价一个城市创新力的重要视角,是保证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城市的科技基础条件是为满足本市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等提供的公共平台,是一个城市持续创新力的基础支撑,也是提升城市创新效益的重要保障。

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而营造创新环境的主体是政府。这种环境的营造应紧紧围绕“创新链”展开,具体包括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政府应依据整个创新链的薄弱环节进行有目的的力量布置,让整个创新链完整起来、活跃起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有着天然的内生力的,政府的作用只是从外部刺激。增强企业的这种力量,不能取而代之。更何况通过项目方式获得财政投入的企业只能是少数,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当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具普遍意义的关键因素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等公共性质问题。应鼓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多元投入主体,共同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创新技术平台体系。通过对创新链的支持,拓宽河道,清除淤泥,让企业的创新力量顺畅高速地流动起来。事实上,对创新链的支持,可以让大多数的创新型企业享受到政府鼓励创新的导向,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型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可以最大效率地使用有限的公共财政投入。

2、创新动力

能否培育创新的企业主体,体现了城市创新的动力。通过分析世界上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经验,我们发现在经济发展初期,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0.5%~0.7%左右:在经济起飞阶段,该比例上升到1.5%左右;进入稳定发展期,该比例则保持在2.0%以上。而在前两个阶段,政府的投入应占主导地位。要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投入,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特别是在人均GDP较低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资金发挥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动员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其他社会主体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下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机制。获得“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的东莞市政府对16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安排了1.7亿元,联合民营基金组建了东莞市科技投资担保中心,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0多亿元。还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科技产业厅合作,获得国家开发银行50亿元的企业融资贷款受限额度。从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后,东莞每年拿出10亿实施科技东莞工程,连续五年拿出50亿。

对于城市创新来说,企业是最具活力的载体。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不是科学发现和发明。而是企业家利用新思想创造新的生产资源组合来增加利润的过程”。因此,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中之重是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中之重是培育本市的创新型企业。一个创新型城市一定是创新型企业密集的区域,这种密集不仅表现在创新型企业的数量上,更表现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意识与实力上。从城市的创新成果上看,大批居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的本市科技型企业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突出成果。全国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最集中的城市,正是走出了一条“品牌战略+自主创新”的品牌经济发展之路。

3、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考量的是一个城市是否能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来推动城市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不是简单的策略和举措,而是一种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这种转型要求把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从单纯的资源、资本、劳动力投入转变成为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事实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最根本内涵就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支撑,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获得“中同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的重庆市,在创新活动中实现了“五个40%”,即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40%,科技对高新技术的贡献占到GDP的比重达到了40%,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达到40%。这些贡献使得重庆的创新绩效位居两部的前列,而在成果的转化上,重庆在西部地区连续六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第一。

深圳市获得“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第一名,究其原因,是因为深圳积极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圳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积极转变,形成了以通信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集成电路产业群、软件产业群等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目前,深圳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值又超过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0%,这一比例在全国遥遥领先。在通信、医疗设备和电池等高科技行业,深圳已经占据了全国行业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和大规模的市场份额。自主创新活动带动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高增值行业的发展,使深圳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深圳每平方千米GDP产出和高新园区的每平方千米GDP产出均居国内城市首位。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要正确处理的五个基本关系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按照中央精神、国际经验、结合本地特色,逐渐摸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苏州就是其中的典型。苏州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开放环境吸引外资,而苏州的持续发展则得益于最大力度地推动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上,苏州以坚定的决心、扎实的实践,正视并解决了一系列深刻的矛盾和关系,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鲜活典型。分析近年来苏州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关系及其处理方式,可以为各个城市走科学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具体的启示。

1、产业体量大与创新能力小

在粗放型增长模式下,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是第一位的指标,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使得一个地区的产业体量可以迅速扩大,而科技基础建设却容易被忽视。当要推动增长方式转变时,就会缺乏创新能力的支持。苏州工业经济总体上虽发展迅速,但在产业发展质量、结构和动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日益显现出来,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低,而在第二产业中,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较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苏州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高端化和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突出抓科技招商,促进产业升级,瞄准国际国内一流科技成果,主攻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和高级人才。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培育、产业配套、产学研联合、人才引进等措施,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发挥开放型经济的优势,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主渠道,以此带动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围绕能够推动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确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重点。与此同时,围绕本地产业基础,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名牌带动为抓手,强化激励机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品牌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本地企业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与更多的市外、省外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结盟,在苏州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建设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在每个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选择若干家龙头企业,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计划。

苏州的经验启示我们,虽然产业规模大并不代表强,但产业规模大却一定可以成为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从技术创新的规律来看,产业是技术创新的土壤,离开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都是失败的。因此,对于面临相同矛盾的区域来说,利用好产业基础,整合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主体,是解决持续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

2、外资企业强与内资企业弱

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像苏州等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外资企业已成为了高新技术产业甚至整个工业经济的主力军。这种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鲜动力,但也带来问题,即外资经济的规模和实力超越了本土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本土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苏州一方面利用好外资企业丰富的技术资源,鼓励本地企业采取配套协作、合作开发、购买专利等方式,大力引进优势产业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另一方面,鼓励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民营经济新一轮腾飞计划,加快形成一批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民营产业集群、民营企业、一批境外上市企业和一批国家级品牌企业。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争取更多的企业上市,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主动实施产业转移。强化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政府和社会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苏州的经验启示我们,外资经济的发展尽管在短时期里会对本土经济造成挤压,但这种挤压也会带来区域整体产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一定程度的“技术溢出”效应也是存在的。因此,利用好外资经济带来的有利条件,加大对本土企业创新与产业开发能力的培育,就可以实现开放条件下本土经济的大发展。

3、外资规模高与外资质量低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缺少资本,因此招商引资重在“资”。但随着国际产业分工态势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将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引入中国,这种外资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有限的,成本是巨大的。

苏州在经历了“优惠政策引资”、“环境基础引资”的阶段后。成功引进大量国际国内资本,完成了“一次创业”。伴随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城市决策者果断将“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为了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苏州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和跨国并购的机遇,积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加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注重引进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产业,支持外资向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大力推进园际科技合作,把招商引资与“招研引技”结合起来,吸引跨国公司来苏州设立研发机构。

高新区不再简单地追求“城”的形态,更加注重“创新”的含量。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孵化指导培育能力,加快从“资本招商”向“科技招商引智”转变。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外资结构和质量。苏州的经验启示我们,中国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资本短缺型向技术短缺与资本短缺并存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技术短缺更带有紧迫性。因此,利用外资必须关注质量调整,要将提高本土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外资进入的重要选择标准。

4、创新资金投入与创新制度环境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和全社会对创新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围绕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情越来越高。在苏州,由于其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非常好,科技领域获得的投入力度也非常大。与投入状况大幅度改善形成反差的是,城市创新制度的设计还不健全,过去是“没钱急了一批人”,现在是“有钱又急了一批人”。

苏州为解决这一矛盾,充分发挥政府在营造环境中的主导作用,为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撑,加快构建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主要举措包括: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企业信息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支持风险投资机构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争利申请,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积极培育发展专业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加快重点产业专业性人才集约化配置进程,加快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贸易、中小企业融资、产权交易所、技术认证、人才培训、人才流动、专利事务、信息咨询等较为完整的创新服务体系。政府将加大力气和加大资金投入到这些体系建设中,使得城市的创新效率越来越高,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活力越来越强。苏州的经验启示我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投入很重要,但制度设计更重要,制度既是提高投入效益的根本保障,也是城市创新活力的持续源泉。在设计城市创新制度时,围绕城市主导产业和完善创新链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则。

5、外来人口多与高层次人才少

作为外资企业云集、经济情况较好的城市,苏州的流动人口数量非常大。这些外来人口成为苏州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大规模的外来人口中,高层次人才缺乏的主题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人才综合竞争力不强、结构分布不合理、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缺乏、人才开发和管理的理念及机制滞后等。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苏州着力构筑一个与城市国际国内地位相当、与城市产业特点及人文特色相一致、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新平台,重点是加快人才载体建设,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和承载能力。苏州研究生城和国际职业教育园、留学生创业园、企业创新中心等系列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引进国内外优势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级技能适用人才集聚、培养能力和研发成果转化水平,推动形成“人才―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发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市委市政府联合了《关于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了鼓励海内外高科技领军人才到苏州创新创业。明确将政府部门、创新创业载体、各类金融机构的政策配套使用,提供从创新到创业、从科研到产业化的良好环境和新机制,力争使苏州成为国内创新创业人才首选的地域。苏州的经验启示我们,一个城市能够大规模吸引外来人口,一定是城市的产业发展有吸引力,但要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必须注重选择城市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采取特殊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这才是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新阶段的突出特点

当代经济竞争的突出特点是超越一国界限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市场。近30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源,推动了中国竞争力的持续快速提升。在未来的时问里,这种发展背景依然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强烈。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世界已经越来越关注中国。同样,中国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时也必须放眼全球资源和市场,推动本土创新能力提升。

1、中国的城市创新要从全球获取资源和市场

今天,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规模和深度使得经济活动的范围超越国界,生产在全球的地理分布越来越分散,原本局限于一定区域的价值链被托伸到不同的国家,全球价值链因此形成。不同生产阶段在不同地区配置,其出发点都是以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为原则,这种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价值分布权力。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始终占据最大权重的利益分配,越来越牢固地占据产业价值链中的“微笑曲线”的两端。向价值链上端移动,要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事实上,这种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正是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上居于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关起门来竞争只能让自己的创新能力萎缩,让自己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从纺织品和服装业的全球化价值链来看,“许多低收入国家曾经一起向高收入国家增加出口,它们付出的代价是牺牲本国的人。”目前的情况是,打入市场的成本越高,就越强化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这样一来,大批低收入国家想持续扩大出口就变得更难了。”

在新的竞争态势下,中国在分析了多数发达国家成长路径后,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正是清晰地把握了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的主要路径。有人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否有能力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呢?这种怀疑是没有根据的。事实表明:由于中国拥有规模性的市场资源和人才资源,只要坚持自主开发的平台和信心,中国的城市就一定可以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

2、培育城市融合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城市至关重要

从创新的历史趋势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最根本特征是融合,最根本要素也是融合。在学术领域,交叉学科最容易出成绩;在文化领域,开放融合才能实现飞跃。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来说,关起门来是无法实现创新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新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要具有包容性,善于融合不同资源和要素来推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无人置疑,但在推动创新的要素中,一种利于创新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尽管许多人认为文化是虚妄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创新文化形成,一切显性和有形的投入都显得效果有限。融合意味着融解与合作,也就是要接受不同于自己的思想、文化,要与不同于自己思想、文化的人合作。对中国的城市来说,建设创新型城市最缺的不是创新资金而是创新思维,最缺的不是技术专家而是创新型企业家。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洞悉城市创新的时代特征。融合各种要素来推动城市创新,实现从技术化财富的转变,实现从成果到能力的转变,这是未来中国建没创新型城市的根本考验。

创新型城市是联结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的中间环节,是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结点,只有做好城市创新力的提升,才能保证国家创新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与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相比,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依然处于薄弱环节,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评价创新型城市,是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对政府来说,营造环境、形成合力、科学作为是三个基本原则,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规律。建设创新型城市,既是一个丰富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精神文明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浓郁创新氛围的城市,才能在创新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真正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目前,理论界对国家创新系统和国家层次上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比较关注,对区域特别是城市创新系统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国外有关城市创新的研究可资借鉴者也比较少的这些创新系统研究的薄弱环节,已经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将城市创新系统看作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特殊翻版,极易忽视城市的特殊性,从而很难把区域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系统区分开来,也很难为城市层次的政府提供应有的科学指导。另外,对城市创新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系统结构模式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界定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构成要素、功能意义和特性的描述较多,而关键的要素互动关系、系统运作机制以及构建原则等方面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一部分研究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多是个案的经验总结和定性概念分析,很少见学习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和新区域科学等在创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和综合深入的定性定量分析。关于城市创新系统的讨论多集中于大型城市的创新发展研究,对中小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创新缺乏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隋映辉:科技产业转移[M].人民出版社,2002.

[2] 曼纽尔・卡斯泰尔:信息化城市[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 隋映辉:战略生态与城市创新系统[J].学术界2004(3).

创新型城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体系;金融创新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聚集和配置各种创新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在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金融、信息、管理等为代表的现代知识产业在发达城市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城市经济中最主要的产业形式,提供知识和信息的服务经济逐渐取代工业经济,以知识、技术和服务创新的创新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

具体地包括:第一,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是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第二,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 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第三,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尤其是资本市场体系是重中之重。第四,金融服务配套体系。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有赖于金融服务配套体系是否跟得上。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体系的功能

健全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第一,金融具有融资功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建立和生存,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现代金融的使命就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第二,金融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业可以为其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第三,金融具有资源优化功能。金融通过整合社会的资金,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举措

(一)完善政府金融支持平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支持平台作用,围绕城市建设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金融服务,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第一,加大政府科研扶持资金的投入,简化政府资助资金申请审批手续,从而进一步发挥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经费对科研项目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引导作用。第二,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自有资本金少、经营风险较大、信用度不高,并且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抵债质押物,在一般信贷市场上较难获得贷款,这就需要通过政府金融支持平台,采取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

(二)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高效的风险投资体系。

高科技企业在起步初期的经营风险较大,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资金来满足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可能性不大。可是,以市场化力量为主的风险投资力量则可以满足这些融资需求。当然作为政府也要为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培育市场化的高效的风险投资体系的重要性。

(三)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

在高科技企业成熟起来,风险投资退出以后,高科技企业就要考虑后续融资的问题了。而在这个阶段,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主要借助资本市场来募集。对于满足上市要求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利用证券交易市场来达到风险资本退出和进行后续融资的目的。对于还没有上市却需要进行股权转让和股本扩大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为其服务。例如,纳斯达克市场为硅谷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后续融资;我国的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块,为推动创业板市场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

(四)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加强金融创新产品开发,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例如,对某些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高科技企业可以多家联合捆绑在一起,共同发行“高科技企业债券”。再如,推行城市基础设施企业股票融资试点。股票融资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产权变革,一定程度上消除政企不分和行政垄断带来的弊端,有利于改进公司治理情况,促使城市基础设施企业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

(五)加强传统银行信贷体系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一般情况下,大型高科技企业可以较为便利地从传统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但是,由于高科技投资项目的风险较大,这些高科技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所付出的代价也较高。而且,一旦项目失败,银行和企业都会面临巨额亏损,会损害双方对于高科技投资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不利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针对这些情况,应当加强传统银行信贷体系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首先,为了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政府可以尝试实施高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其次,为了补偿银行因贷款高科技项目而可能形成的损失,可以建立银行贷款投资高科技项目损失补偿机制。再次,在大力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的同时,建立政府担保机制,为高科技公司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增强企业信用评级,提高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最后,借鉴硅谷经验,传统商业银行给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信贷,而部分信贷资产可以转化为高科技企业的股权,这样的话,商业银行成为了高科技企业的股东,使得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所获得的收益相互匹配,以此增加传统银行对于高科技投资的积极性。

(六)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既可以拓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又可以为民间资金拓宽增值空间。例如,在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发展设立金融中介机构,发挥民间资金的金融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