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新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新闻;采访;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方式的多样性是网络新闻采访的一大特点。首先,实地采访仍然是网络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它要求记者亲临现场,与被采访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或者亲眼目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现场目击和认真核对,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事实上,目前在网络媒体上播出的大量新闻特别是原创性新闻,仍是记者包括网络记者通过实地访问、观察、调查研究的结果。
其次,通过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访谈、查询背景资料、查证新闻事实等在线采访是网络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另一种采访方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上信息的“爆炸”,不仅给网上大量的、实时更新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平台,也为网络新闻的采访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的工具。在网上传播信息的有多个媒体、多种声音。不管是在线聊天(Chatting)、网上论坛(BBS)、网上浏览(WWW),还是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都可能成为记者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线索的新闻源。
传统的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所花的时间、人力、费用较多,采访的范围也有限,还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时效。而在网上通过MSN、QQ、EMAIL、网络电话等与采访对象“交谈”,缩短了与采访对象的空间距离,节省了采访时间,相应地扩大了记者的活动范围,提高了记者的工作效率。如今年3月4日,报社需要一个人物专访的稿子,第二天必须见报,而采访对象又远在120里外的乡下。接到任务后,我马上电话联系被采访对象,并在QQ上与他视频,对他进行采访,不到两个小时,《深山茶叶“领头人”》如期见报。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是网络新闻采访区别于传统采访的又一特点。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相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这些数字化的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我们知道,不同的媒体有是不同的传播方式,记者的采访工具会因为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而各异。如报社记者有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采访工具主要是笔记本、钢笔和照相机;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则要求携带录音机和摄像机到现场去录音或摄像。网络传播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以数字化和多媒体为特征。网络记者随身携带的不是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或摄像机等单一的采访工具,而是包括由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组成的数字移动采访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这些现代化的采访工具使网络记者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与编辑部保持着热线联系。随时发回采访中获得的最新消息并在编辑直接指挥下作现场报道。
关键词:网络新闻 网络传播 结构类型
网络新闻结构有千差万异的表现形式,但总体上已改传统新闻报道的线性文本结构,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采用了超文本结构,使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极大地拓展了网络新闻的信息范围以及受众的想象空间,受众可以对自己所关心的新闻事件进行追踪、分析和思考。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批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资料齐全、主题集中、特色鲜明的新闻信息数数据库建立了起来,使网络信息空间尤为广阔。就网络新闻自身传播的特点来看,网络新闻的结构呈现两个大类的表达趋势。
第一大类是结构是在传统新闻传承基础上的延伸。
(一)时间顺序结构
按新闻事件的自然进程安排素材的结构,按照事件发展的脉络而循序渐进的加以报道,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易为受众所接受。这种结构方式组织材料,详略相间,重点突出,首尾呼应,可读性强。
(二)板块结构
采用相对独立的内容,从几个板块展现同一主题。这种结构依照空间变化来排列各板块内容,或是把相对独立的事实按板块集合体组合起来,或是把事物的某一方面作为一个板块来集中表述,或是将能反映同一主题的不同典型事件、典型人物按照板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且板块与板块做到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完整统一,和谐自然。
(三)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
这种结构打破了时空的顺序,让时空纵横交错,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巧妙地组织在整体里,明暗结合,虚实相间,使时空相互推进,矛盾相互冲突,人物相互凸现,从而增加新闻的系统性和厚重感。
(四)散点式样结构
这种结构有些类似散文结构,乍一看来枝条蔓横、重心模糊,而却有一根内在的线索贯穿其中,形散神聚,从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新闻事件的本质。
第二大类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发展变化而随之产生的独特新颖的网络新闻结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信息结构
信息结构体现了技术平台对信息的影响,体现了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体现了信息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直线式。直线式指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是用直线的方式(如果忽视中间服务器的话)直接相连的,通过邮件、ICQ或手机短信等来进行信息的。直线式是连接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的最便捷的途径。它可以是点对点的,也可以是点对面的,可以用来一条信息,也可以将一组信息打包在一个邮件中进行发送。2.队列式。通过BBS等信息,通常信息的结构呈现出“队列式”特点。在队列式的信息结构中,沿用了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即新的信息价值更大,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信息价值就更大。队列式的信息结构实际上是多对多的信息传递模式,它提供了多通道的出口,因此,对于推动信息的进一步流动,比直线式信息结构更为有力。3.层次式。通过WWW网站或FTP服务器来进行信息,信息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层次式的结构。即信息被者人为地分成若干层,不同信息处于不同的层次上。位于高层的信息被人们接收到的可能性较大,而位于低层的信息被人们接收的可能性较小。层次结构是最能体现信息发送者的主观意志的一种信息结构。
(二)信息流动结构
从信息者的角度看,他们信息的目的,是希望它能进一步地流动,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信息者的知名度、可信度等,都会影响到他所的信息能否广为传播。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站上命运完全不一样。信息的流动,实际上就是信息在网络中的不断复制过程,信息的流动结构也就是信息的复制与传播途径。从手段上看,它是网络的各种应用技术的组合,主要包括WWW网站、电子邮件、FTP、聊天室与BBS、ICQ。从技术上看,不同的途径,都存在着推动或阻止信息流动的可能。在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通常是一个网状渗透型结构,在渗透过程中,信息通过不断复制繁殖,形成分流,最终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复制是在进入到新一轮的过程同时完成的,即以直线式、队列式和层次式等方式进行再次,开始它的下一个生命周期。
(三)信息循环结构
信息循环结构:信息在经过与流动后,以某种形式长期储存于网络空间的一种循环结构。一方面数据库中搜索引擎工具“巡游软件”在网络中寻找各种网页后建立的数据库,使它长期贮存在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还表现为“提取”式信息获得结构,它将得到循环利用,这就意味着它有长期的利用价值,不仅表现为当时的影响力及流动的广泛性,而且在数据库中一旦在“沉寂”状态中被受众唤醒,就有被人们加以开发利用或重新循环利用的机会。
(四)意见流动结构
意见流动结构指的是,意见从网络中的个别区域向其他区域的扩散过程,以及各区域间意见的交叉运动。以下几种意见更容易扩散:与主流意见相对立的观点;极端的耸人听闻的观点;全面系统化的观点;貌似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容易引发受众去加以评判,与信息的流动一样,在意见的流动过程中,也存在着意见衰减、变形的可能性。网络中意见的自由传播,不是简单的复制或增减过程,它比信息的传播要复杂得多,参与作用的要素也要多。因此,需要从不同层面来进行结构的解释。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层面:意见形成结构,意见冲突结构,意见流动结构。这几种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分层关系而是一个汇聚的关系。个体的意见到达后的汇聚,在此基础上进行意见斗争,体现了意见流的影响从点到面、从短期向长期累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雷跃捷.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2]高钢,彭兰.三极力量作用下的网络新闻传播――中国网络媒体结构特征研究.国际新闻界,2007年06期.
[3]朱宝奇.网络新闻专题探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编辑主要是代表他们的受众完成证实过滤建构和呈现内容的任务。”这是美国新闻学者罗杰菲德勒说过的话。[1]网络共享使信息传播更快速,但庞大的信息量易使信息受众眼花缭乱,失去对真伪的鉴别力,因此专业新闻编辑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过滤带有误导的信息,既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又确保网站的点击量。
大信息量的数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潮水侵入网络使用者眼中,在浏览者还未及时作出反应之时已将各种未确认的信息灌入受众脑中,并容易形成错误的惯性思维。尤其是知识水平差异化比较严重、受众与传播者混为一谈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准确性显得越发重要。如何确保信息准确,不对社会造成危害,信息“把关人”显得尤为重要,把关内容包括政治、事实、知识、辞章等。
1 网络新闻的特性
网络新闻史互联网的产物,相比传统新闻传播更具有“网络”特性,主要表现在;(1)方便快捷,体现在地域缩小和时间缩短两方面;(2)信息量大,具有广容性和易检性;(3)多媒体传播,文字、图片与视频结合,具有多种乐趣;(4)参与和交互,网络新闻更容易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参与交互和反馈;(5)个性化,为满足受者需求,网络新闻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网络新闻内容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编辑是新闻媒体内容运转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网络新闻编辑来说,最大特点是编辑工作整合性较强。网络新闻编辑除了需要具备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能力之外,还要涉及网络新闻传播定位设计的问题,报道方针制定和实施,报道方案策划和实施等方面工作[2]。
笔者在香港文汇网实习网络编辑期间注意到网络新闻编辑有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编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尤其是对编辑后台的使用能力,对网络编辑而言强调登稿速度和稿件在网站上的美观程度,也就变相要求网络编辑需具备后台软件操作能力和图片美化能力。笔者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了蓝天传媒后台操作系统软件以及PHOTOSHOP制图软件。(2)网络编辑人员需具备较强的真伪鉴别力和较高的搜索智商。作为网络编辑,要对突发重大时事、国家重大政策以及受众兴趣爱好有较敏锐的反应力,并在国内主要媒体和多次搜索确认后将新闻事件编辑后登在网站上。(3)现阶段中国网络编辑人员好用夸大事实的文字,诱惑的图片吸引信息受众。敏感字眼或许能为网站增加点击率,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而言,良好的职业操守比令人迷惑的利益更重要。(4)几乎所有新闻网站(不含报刊电子版)具备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应用,其中,从网站点击率和知名度而言,视频作用大于图片大于文字。(5)报刊开设旗下网站成为潮流,几乎所有较有影响力的报刊旗下(或所属报业集团旗下)均开设网站,并主要以报刊文稿作为网站编辑主要内容。(6)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转发、盗用文章图片现象严重,尤其是大型通讯社稿件和图片,对图片来源标注较少,有些网站甚至直接裁剪他人图片并加上自己单位Logo。(7)地域性新闻网站上,网络编辑偏重地方性新闻。(8)不同栏目板块,网络编辑在处理文稿标题时注重标题长短的一致性。
筛选稿件。筛选稿件是网络编辑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础任务,是新闻信息产生影响的前提和基础。网络新闻编辑首先应该熟悉本网站板块。其次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着海量的信息,需要对浩瀚的稿件和信息进行快速浏览阅读,并搜寻出有传播价值的稿件和内容,然后再对之进行过滤和精细加工。审稿中应遵守3R原则,即Read-center(以读者为中心)、Readable(可读性)和Right(报道是否有误)。[3]筛选的稿件内容应与网络读者兴趣爱好相关,或者与时事及重大事件相关。稿件可参考一些大型通讯社稿件,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各地方日报、以及各专业领域领先者,这一类稿件通常已基本经过其网站或报刊编辑的筛选,具有较高可信度,但是仍需网络新闻编辑仔细阅读后选择。
修改稿件。网络新闻编辑在筛选稿件后,要对之进行改编。网络新闻具有言简意赅、简洁清晰的特点,因此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对信息进行提炼,从而确保网络新闻的精炼。摘要式新闻便是其中一种具有很强导读性的新闻。例如,对网络新闻标题的润饰。网络新闻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标题的引导和提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标题和正文是被安排在不同的网页上的,它们在物理页面上处于游离的状态。这就使得网页上的新闻标题更像书籍目录。网络新闻编辑就要通过修改、提炼和突出标题来提示新闻要点,从而起到导读的作用。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对现有的新闻材料添加有关背景资料、相关的说明性信息和报道,运用“超链接”的方式把它们串联起来,使得原稿中的新闻事实更丰满,内容含量得到增值,从而加深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修改稿件时需要特别注意,应保留原作者信息,包括撰稿者与摄影者的信息,以免侵权。
整合信息。早期的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基本是“搬运”新闻,而今天,面对网络上海量信息,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做出网络新闻的特色,实现新闻价值的增值已经成为网络新闻编辑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网络新闻在整体上是由众多新闻报道组成的,这些独立的新闻报道彼此之间有类别和内容上的相关和接近性。新闻信息整合包括形式上与内容上整合,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具备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
图文并茂,由于信息量大,受者对消息、短讯等会采用浏览方式阅读,从统计来看,图片丰富的新闻网站往往点击率更高,而视频较多的新闻网站,知名度大于前者,只有文字稿件的新闻网站受到的质疑更多。除此以外,由于网络新闻具有较好的广容性,在编辑过程中,后台通常会提供新闻信息链接,主要用于相似稿件内容链接,如最新编辑四川特大矿难,则在后台中可搜索关键字如“四川”、“矿难”,并选取适当历史文稿,在文稿编辑完成之后,读者所能阅读的稿件下方将会出现相关信息。
另外,在配图时,编辑人员应尽量选择具有新闻性的图片,如图片中能够直接说明事件内容,或图片中某个人物的行为能够说明事件性质。上传图片时,应根据网页设计分类,将图片裁剪压缩成匹配大小,然后上传。如果图片尺寸过大会影响网页美观程度,如果图片容量过大,会影响读者打开网页的速度。
4 深度解读
由于网站的大多数内容依赖传统媒体提供,导致网络新闻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在传统媒体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上,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对原有新闻源进行深度解读。追求新闻评论的个性和特色已成了网络新闻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充分发掘新闻信息资源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开发特有的差异化内容和独家新闻评论已经成为了网络新闻生存与发展之道。
因此,增强网络新闻的原创性、加强对网络新闻的再创造、提高网络新闻评论的哲理性,成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5 结语
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职能是发挥组织者、引导者、把关者、参与者、拓展者,这是网络媒体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发挥组织者的功能是展示网络新闻内容特色的关键,是解决网络信息日益同质化难题的出路;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是充分展示网络媒体的优势,打造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发挥把关者的作用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舆论的正面性;发挥拓展者的作用是在建构和拓展编辑视角的基础上,为受众展示一幅立体化的新闻画卷;发挥参与者的作用是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交替运用形式活泼的媒体形态,提高网络新闻媒体的竞争力。在新媒介时代,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说,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为受众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新型武器。
参考文献:
[1][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闻媒介》[M].华夏出版社,2000:39.
[2]刘丽.《从首页新闻的安排上看网络新闻编辑手法》[J].《教育界》,2010(12):71-72.
[3]邓炘炘.《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J].《新闻与写作》,2006(5):38.
基本要求
对于网络新闻标题的拟定,确实要仔细斟酌。过了,则显得夸张;欠了,则显得眼界太窄,不够准确。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一般是先把新闻的中心内容概括出来,然后再根据标题字数的限制加以取舍来制作。即先把新闻事件表述准确、清楚,然后再追求言简意赅、精益求精。标题应该是在完全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再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字数一般应简短扼要。
1.标题要准确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准确无误地描述新闻事件。可以说,“准确”是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生命线,失去了准确性,制作的新闻标题将毫无意义。只有准确的新闻标题才能给读者提供正确的新闻信息,引导读者判断新闻信息的可读性。
2.标题要重新闻事实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重新闻事实,对新闻事件的表述方式可以不同,但制作的标题要充分反映新闻事实。很多人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为了吸引读者,将标题制作得非常有感染力,但有时会忽略了新闻事实,即在新闻里找不到新闻事实。读者对新闻的期待,是希望在一瞥之中,便能了解整条新闻的要义。因此,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标题中,是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之一。
3.标题要有确定性
标题一般是确定性地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或是主谓结构,或是主谓宾结构。标题要有确定性,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从结构上看,一般标题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型即用简单的主谓宾结构或一句完整的句子就可概括整条新闻的信息。复合型则在主标题之外,还包含副标题或肩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单一型标题已足够将新闻信息概括清楚,就不必再加副标题或肩题。有些新闻标题除了准确描述新闻事实外,还需要突出重点或对标题进行解释,则需要加肩题或者副标题。
应注意的事项
1.标题少用卖弄、夸张、过分渲染、晦涩难懂的词汇
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卖弄、夸张、过分渲染、晦涩难懂的词汇来制作标题。因为这类标题难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很难留住读者的目光。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学校研究生举办‘与析学术论坛’”,论坛名取自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诗句中“与析”二字,旨在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与思想交流。但新闻标题中“与析”二字晦涩难懂,令人匪夷所思。一般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词汇,标题可改为“学校研究生举办学术论坛交流思想认识”。
2.尽量少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
标题中,可以运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但尽量少用。除非你非常明确这条新闻要向外界传达什么样的言外之意,一般不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述,不应搀杂任何个人意愿,更不能根据作者的主观愿望运用修辞手段来加以描述。
3.避免新闻题文不符、故弄玄虚、任意拔高
制作标题时要避免新闻题文不符。有时作者对新闻要点提炼地不够恰当,制作的标题有时会出现题文不符的现象。标题的制作注意不要故弄玄虚,任意拔高,应准确地提炼新闻点,概括新闻大意。新闻题目要真实地再现新闻内容,不应任意用形容词汇对新闻夸张、修饰。
4.不要空泛无物、不知所云
编写标题时千万不要空泛无物、不知所云、逻辑不清、用词不当。例如,“某某教授到某某大学与学生座谈”这个标题就非常空泛,可以改为:“某某教授与某某大学的学生就某某问题进行研讨”,这样即点了题,内容也显得充实了。标题的第一个词对于描述一则新闻或者是一页新闻的内容往往非常重要,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第一个词的运用一定要准确得当。
网络新闻标题的写法
1.概括准确,观点鲜明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内容要具体,概括要准确,观点要鲜明。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体的事实和观点入题。例如,“张新时院士来山大讲学与生命学院师生座谈”这个题目提炼得不够准确,如果改为“张新时院士鼓励师生研究开发生物质能源”,则会显得题目更加准确。
2.有分寸地虚实结合
尽管新闻的标题要求体现新闻事实,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议论,标题可有分寸地虚实结合。例如:“春意满园山大学生社团展开春季系列活动”这个标题太直白,可虚实结合,改写为“山大学生社团:感受和谐春风放飞激情梦想”。诸如此类的还有“山大纪念国际妇女节表彰先进展现巾帼风采”等。
3.言简意赅
标题要追求简明扼要。例如,近两年山大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爱岗奉献模范人物标题的编写均为8~9个字,它们分别是“无悔追求 真诚奉献”、“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执著创新严谨治学”、“探索新知精益求精”、“亦师亦友真爱绵绵”、“商界精英 企业忠良”等,这些标题均是四五千字人物专题的题目,短短几个字概括体现了各个人物的突出特色和个性魅力。
4.通俗易懂
标题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例如:“山大45名学生志愿者将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召开会议研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第二医院召开支部工作会部署党建工作”等。
结论
总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内容要具体,概括要准确,观点要鲜明,表述要生动,文字要简练。网络新闻标题制作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突出新闻中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网络新闻的标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全、准、新”。“全”指标题要概括新闻的全部新闻点。“准”意指描述的新闻点要准确。“新”指的是“抢眼”、“有新意”,即在“全” 、“准”的基础上,尽量把新闻写得活泼一点,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使其关注该条新闻,但此处的“新”并非指肆意地渲染夸张,而是准确到位地描述。
参考文献:
①Webster,F. (2006) The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3rd. edition,Routledge
②Pavlik,J. V. (2001)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③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159页
④彭怀恩:《网络新闻伦理的挑战与响应》,《东南传播》,2007年第12期,第17~19页
⑤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关于这方面的媒介宣传,多少含有炒作的成份,即使是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论文,也充满了过分的热情和遐想。炒作带来了强大的暗示作用,形成一种舆论,似乎不上网就要被历史淘汰。逼得不少媒介即使没什么条件,特别在缺少软件条件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上网和追求技术的极限,立即大量使用音频视频资料,缺乏对带宽的合理利用。经过了一轮混战,我想,现在需要冷静地考虑一下我们面对的网络新闻传播了。
网络传播必须切实形成市场
网络传播兴起之前,图文电视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也被看好,但是最终失败了。具体原因当然有许多,例如制作和接入成本过高、当时的技术和用户的消费能力无法匹配等等。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形成新闻消费的规模化市场。而没有市场的支持,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本也难以带来利润。从这一历史教训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要从市场的角度审视上网媒介的新闻传播。
网络传播并不是为商业的目的而开发的,但它的火爆却是因商业的应用而兴起的。随着PC机的普及,因特网和Netscape浏览器为规模化的网络传播铺平了道路,电信服务部门、计算机行业的公司首先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形式进入媒介市场。传统媒介如果不上网,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新闻受众和广告资源将被拉走,也许失去的东西会更多。于是各个媒介也纷纷上网,它们同样看中了网络上可能形成的新的新闻和娱乐的消费市场。然而,这种市场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传统媒介不同于那些计算机行业公司和电信服务部门,上网了,不等于网络新闻传播就能成为一种成熟了的新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现在除了印刷媒介外,传统的电子声像媒介也在积极上网,尽管音频视频的播出技术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现在至少已有百家这类网上媒体因为经营不下去而消失了,当然新的媒体还在源源不断地蜂拥上网。其实,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生存还要走好一段路。如果不解决基本的经济上的投入产出问题,做到有所盈余,其生存始终是危险的。虽然有些关于网络新闻传播赢利的零星消息传来,但是至今传统媒介在网上的新闻传播网站,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赢利的。现在已经不是最初的"跑马圈地"时期了,需要考虑十分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目前新闻网站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首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现有上网传统媒介的新闻网站尚没有建立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技术上,因特网原来不是为娱乐而设计的,音像传播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未来这方面的技术肯定会成功,但是何时成熟、成本多大,尚是未知数。即使非传统媒介的商业网站,其生存也处于相当的不确定中,目前尚没有找到最佳利用网络传播赢利的方式,而网络传播对网络商(包括上网媒介)来说,如果不能赢利,找不到挣钱的有效办法,再好的技术也不会有社会化的发展前途。
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与商业利益的驱动直接相关。上网的传统新闻媒介,即使有政治导向的目的,如果不把网络新闻传播同时也视为一种经济形态考虑,网站本身的存在,早晚会成问题。任何网站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损耗为零,它们存在着价值(内容、资本、人才、品牌、赢利能力等等),也存在着消耗(开支、竞争、设备折旧、观念老化、品牌退化、能力下降等等),网站的价值增长必须高于消耗损失。有些损耗是无形的,例如各个新闻网站大量重复性的服务模式和重复信息,将网络传播本身应有的较高的价值,分解得几乎没有了价值。每个新闻网站几乎都是这种重复的制造者,结果则是每个网站都为这种低质重复作出了百分之百的消耗。
第二,从用户的情况看,我国的普及率尽管近年增长速度很快,但底数太小,现在不过1.4%,远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即使普及率很高了,网络用户与传统媒介的受众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它的漂移性,很难抓住。去年底,世界网民人口已达到4.14亿。这个迅速增长着的数字,始终是吸引传统媒介和其他行业公司建立网站的动因。而现实却是:网上的用户群已经形成,但是消费市场并没有建立。这对已经建立的网站,特别对那些以新闻传播为主、而非以商业和生活服务为目的的网站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迫于竞争的压力,各个媒介不断地为自己的网站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维护系统,更新升级硬件和软件,不断扩容,也许多少建立了一些网上的声誉,但是经济回报的匮乏,成为各传统媒介网站共同的难言之隐。
第三,网络广告的稳定和增长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网络用户的漂移性,使得各个网站的广告收入很不稳定,上亿网民鼠标的点击声并不能自动变成数钱的声音。因为网民根本用不着依附于固定的网站,可以自由地在几乎无边际的网络中漫游。只有某些商业服务性网站,例如雅虎,有较为稳定的广告客户。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介的广告在垄断方面有些相似,美国位居前十位的网站,拥有全部网络广告的三分之二;排名前1300家的网站,控制了95%的广告。而其中新闻传播的网站则是凤毛麟角。
第四,已经形成的网络文化与网站的商业经营模式存在矛盾。网络最初是由各国政府资助而建立的自由的、免费的信息平台,从而很快培养了一种欣然接受的免费网络文化。现在建立的网站,包括传统媒介的网上新闻传播(个人兴趣型、影响很小的网站除外),如果只是为了宣传而赔钱,恐怕谁也负担不起。但是网上新闻传播要收费,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问题,其次还有技术问题。网络已是一个巨大的免费信息库,4亿网民已经吝啬成性,他们疯狂地使用着各个网站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免费下载软件、免费ICQ……,对于与网站性命交关的广告链接,就是懒得点击一下。有些网站动情地劝说使用收费邮件,但响应者寥寥。无论发明动画"旗帜广告",还是最近出现的"网上路演",能够吸引网民眼球的效果都不理想。如果靠向用户收费维持,也似乎不大可能做到。有的网站企图先让用户免费使用,培养兴趣后再收费;而一旦收费,点击率便迅速下降,最后不得不放弃收费。从商业角度看,早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广告传播永远不能期待受者的自觉。但是,上亿的网民这是一种无尽的诱惑,虽然前面已有不少牺牲者,但仍诱惑着更多的新网站扑向网络传播这个耀眼的光点。从长远看,网站早晚会取得成功,但是至少目前,尚没有完全有效的经验。
鉴于上述情形,如果把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拷贝借鉴阶段、用户化阶段、网络原创阶段,那么现在的网上新闻传播尚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离网络新闻传播的原创阶段,距离尚远。建立新闻传播网站的消费市场,这是保证网上新闻传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奋斗目标。
既然网上新闻传播同样需要广告的支持,那么,就要研究网上新闻传播吸引用户的特点。单纯强调点击率,如同单纯强调发行量一样,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现在美国每千次的点击率已经从早先的35~50美元降至2~5美元。而这点收入对网站来说微不足道。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注意力的质量,即将点击率改变为网页浏览率,许多广告商已经把网页浏览率(包括浏览持续时间)作为投放广告的依据。这就要求新闻信息在时效、可靠、广泛、真实,以及易用、可得、交互和原创性等方面,即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使用质量,全面满足用户。我国的新闻网站大多只看重点击率,一些广告客户也单纯从点击率出发考虑广告的投放,这是不成熟的商业行为。特别当广告商已经变得精明起来时,我们的新闻网站若没有学会如何抓住网民的注意力,就可能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关于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
网络新闻传播将出现三种转变趋势:一,将大众传播的市场转变为细分的小众市场;二,将限于国内和地方的传播市场,至少部分地转向国际市场;三,从或然率的市场(即提供通用的大路货的市场)转向个性化的用户市场。在媒介经营方面,就媒介与广告客户的关系而言,一定意义上是媒介将受众出售给了广告客户。但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网站向广告客户组装和批发用户的手段和规模都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对此的研究和思想准备尚不足。
另外一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即新闻网站单靠传播新闻,以及依赖网上广告,能否独立经营下去?新闻网站需要多样化经营,或与网外的产业联营与互补,这似乎是最近纳斯达克股市猛烈下跌后人们的一种新思路。与多数网站受到冲击的情形相对照的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它拥有网站、杂志、有线电视、电影公司、音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网上社区,在3月8日股市暴跌的时候,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是幸免于难的少数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