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立秋的谚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立秋十天遍地黄
3、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4、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5、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6、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7、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8、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9、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10、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12、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13、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14、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15、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6、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17、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18、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19、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20、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要吃葱,高里封。
吃辣葱,炕洞壅。
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姜在地里长,土里要干爽。
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傻子才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子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
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一直以来我们找不到对的人,是因为我们不能改变错误的自己。这句话适用于爱情,也同样适用于职场中的你。
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许继中压开关厂是许继集团根据“五年成为国内一流,十年成为国际一流公司”的发展目标,整合许继中压开关设计和生产资源,新建立起来的全亚洲最大的中压开关生产基地。目前已根据发展规划设计好生产工艺线以及各区域的划分,其中仓库的设计通过“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理论的应用得到了显著优化。
一、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
需求管理是认识和管理对产品的全部需求,并确保主生产计划反映这些需求的功能。需求管理包括:预测、订单录入、订单承诺、分库需求、非独立需求、厂际订单及维修件需求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需求管理包括筹划仓库地址、从制造源到仓库的替代运输方法、仓库布局、物料搬运与作业。供应链理论发展到今天,需求链管理的理论出现了,需求链管理更是强调了需求在整个链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供应能力必须与需求相匹配的要求。
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突出了需求的内容,需求链所包含的与供应链逆向的内容和功能越来越多,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也在一致强调需求与供应的对应。企业是市场供需的平衡机体,其经济目的是实现开源节流,并要保持源流的有机平衡。那么供应与需求链,则是一个双向的信息、资金、物流的回路。供应和需求所关注的要点也不相同,供应链强调的是在既定/预定的需求下,如何更好地满足需求,而需求链侧重的是客户需求的分析和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即是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本文关注于中压开关厂仓库设计因素中仓储流量与生产的匹配,其中包括物流设计、各类仓储面积、吞吐量和收发频率等。
二、需求介绍(以2009年为例)
1、仓储空间需求
仓储空间按照货架总容量以及地面存储占用的空间折合成1000?鄢1200?鄢1000的托盘空间以及大型物料所需占用的地面面积计算而成。
2、吞吐量需求
三、原设计
中压开关厂区内仓储物流原规划为三个单位各设重型立体货架式的仓库,库房总面积3240平方米(不含一楼办公场地),计划设置1000 1200 1000托盘货位4704个。位置设在厂区东端南排第2―4跨,东数1―5间隔并列布局(如图1所示)。
四、设计的改进
1、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
2、原设计的不足之处
第一,无地面存储空间,造成大型物料无法存放,需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位置进行摆放。
第二,要满足未来三年吞吐量的需求,需再购买叉车来补充吞吐量,但叉车的使用成本以及带来的安全风险较高,且仓库的通道设计仅能满足三辆叉车的投运。
3、二次设计(方案二)
为充分利用厂房高度,进而实施综合立体仓库的建设,经研究进行二次设计,取消原第二跨延长第三跨的方式,调整了库房规划(如图2所示)。
在库房总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三跨加长的巷道上建巷道式立体仓库,设计5个巷道、10列货架,货架高8层,1000?鄢1200?鄢1000托盘货位4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重型立体货架609个货位(1000?鄢1200?鄢1000),同时留有近60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如图3所示)。
4、第二次设计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如表5所示)
5、方案二的不足之处
第一,地面存储空间较原方案显著增加,为大型物料提供了900平的存放计划,但仍需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约300平面积进行摆放。
第二,货架存放量超出需求30%,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货位闲置。
第三,虽然满足了未来三年吞吐量的需求,但超出需求量67%,造成大量供应能力的闲置和浪费。
6、第三次优化设计――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的应用
结合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理论,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具有调整功能的供应能力,尽可能减少因超量供应造成的浪费,并创造可调整的供应能力。我们将方案二中的堆垛式立体仓库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将5个巷道、10列货架、5个堆垛机调整为4个巷道、8列货架、3个堆垛机(弯轨设计,1个堆垛机可对4列货架进行操作),1000?鄢1200?鄢1000托盘货位3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德利施尔原仓库使用的重型立体货架609个托盘货位,同时留有近86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具体细节如图4所示)。
7、第三次设计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
8、结论
第一,方案三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基本匹配,能保证中压开关厂未来三年的发展需要。
第二,方案三通过调整堆垛机的数量,不仅减少了设备投入的成本,也为日后中压开关厂跨越发展留有扩展空间,如3台堆垛机无法满足,可将弯轨改成直轨,增加堆垛机的数量,从而提高吞吐能力。
五、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应用前后各方案的对比
1、库容面积
综合立体库(方案三)可以充分利用厂房的立体空间,不仅提高了物流仓储收发存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在保证满足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了存储结构,适当减少了货架数量,增加了860平方米的地面存放区域,解决了特种大件物料的存放问题,也为生产经营的后续发展在仓储方面争取到了相应的空间储备(预留两列货道,可再建堆垛机式立体货位800个)。
2、仓库流量
立体货架式方案能满足目前日常生产配套物资节拍流量的需求,但对生产突发期的配套需求较为吃力,更无法满足三年发展需要,其流量的不足只能通过再增加叉车设备来弥补。考虑电气城整体物流配套规划(通用物资集中采购配套管理),日流量将增加到574―860托盘需求量,原方案无法满足生产拍节流量的需求,综合立体库(方案三)供应能力能保证每天出750个托盘数量,可以保障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提高 一号木 开球距离 力量动作
1 选题依据
随着高尔夫快速发展,大量长距离球场不断增加,同时高科技材料也运用到球具中来,球具技术的发展,促使着球手们增加开球距离,不可不论高尔夫运动不是一味追求距离的运动。本文通过动作录像比对、分析,总结出多位在欧巡、美巡赛优秀长打选手的长大绝招,推荐给业余爱好者。
2 文献综述
高尔夫长打是力的表现,从摆站姿、瞄球到上杆至顶点,随着上身转动开始蓄力。下杆时,聚集成一束的精神引导着这股爆炸性的力量,进行长打训练,要在了解挥杆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采用符合力学原理的挥杆方式,并借鉴一些高手的技巧性动作,再加以大量的练习才能够达到的。
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多为在美巡赛、欧巡赛具有代表性且体型相近的长打选手,并从多方位观察每位选手的开球录像进行慢动作分析,作为研究的模特挥杆,其中包括美巡赛选手巴巴沃森(Bubba Watson)、阿尔瓦奎罗斯(Alvaro Quiros)、达斯丁约翰逊(Dustin Johnson)。为使研究结果真实可靠,在我院2012级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专业挑选12名开球距离较近,且体型相近的男生作为实验组。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查找、翻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提示优秀长打选手是依靠哪些动作将球打的更远。
3.2.2 观察法:首先要对模特挥杆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反复观看几遍优秀球手的开球慢动作录像,并着重观察录像中每位选手的每一个关键点的动作,包括握杆、站位、瞄球、上杆、下杆、击球节奏等。
3.2.3 对比分析法:分析每位职业选手的开球动作,并对他们挥杆过程中每个动作关键点进行对比。
3.2.4 实验法:①实验目的:为了验证优秀长打选手在站位、上杆和下杆的若干关键点的相似动作,是增加开球距离的有效手段并能帮助业余球手提高击球距离。②实验计划:将12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则作为对照组。实验准备阶段,每人用一号木打10颗球,用TRACKMAN 雷达弹道测试仪测量并分别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开球距离。实验实施阶段,分别对两组进行周期为一个月的一号木球技训练,安排每周五次,每次击球100粒。其中实验组需进行针对性训练,即在击球时加入力量动作;另一组则进行正常打球练习。一个月后进行同样的每人10球的击球测试,记录并计算出每人、每组的平均击球距离。最后对比实验前后击球距离方面的变化。
3.2.5 专家访谈法:向中国职业高尔夫教练球员张乙提出问题。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球员通过针对性训练,其一号木击球距离明显增加。证明优秀长打选手在站位、上杆和下杆的关键点相似动作是其增加击球距离的有效手段,称之为力量动作,值得业余爱好者效仿借鉴。
4.2 分析
4.2.1 球位、击球前站姿
①球位。一号木准备击球时通常将球放置于左脚跟内侧延长线上,这样球是在挥杆最低点后区域被击出,杆面在击球区域即不用向下或者向上挥,即在杆头经过最低点后的上升阶段将球击出,这样球就不会增加更多倒旋的基础上产生较高弹道。做好基本的站位,使上体前倾,然后屈髋,要保持背部平直。臀部要向上、身体推向外侧,使皮带扣朝向球。当以高速击球时,容易使站姿保持不变。
②采用强势握杆。做一个快速测试:在伸手可及范围内,抓起一个距离你最近的物体。注意看,抓住物体时,你自然会使手腕向外翻转。握杆时左手在握柄上向右转动,直到你至少能看到左手的3个指节和1个指节下方小窝为止。
③两侧前臂齐平。如果你的右前臂高于左前臂,上杆将会偏外:如果你的右前臂低于左前臂,上杆将会偏内。偏离正确挥杆平面将会大大影响挥杆速度。诀窍是手臂伸直,使杆头底面触地,然后使右肘向着右髋弯曲。使得两侧前臂平齐,使得右肘放松。上杆时右肘将会自然弯曲,使两侧前臂所在平面与肩部和双脚平行。
④前脚张开。通过分析阿尔瓦奎罗斯(Alvaro Quiros)等球员挥杆动作,他们做出平行站位之后将左脚张开一些,前脚张开一些。前脚张开使力量充分作用到球上,能加快转体速度,触球时左脚开放也可以避免上杆时身体转动过大。但要注意不能做得太大,左脚张开的角度太大可能会导致转体动作领先挥臂动作太多,产生右曲球。
⑤髋部倾斜。站位时,右髋绝不能高于左髋,或达到一个相对水平的位置。否则,上杆时上体将会摇摆,偏离正确挥杆平面。通过观察大力开球手的准备姿势,都使脊柱向目标反方向倾斜,形成左髋高于右髋,而这种倾斜是大力开球手的共同点。
⑥站位时保持平衡。不平衡将无法理想的触球:如果触球质量不佳,挥杆速度再快也不济于事。诀窍是臀部靠着墙面站位,检查脚跟的位置。对于大多数球手而言,脚跟处于臀部前方4英寸处时(或者脚跟与墙相距4-6英寸),身体最为平衡。错误是双脚离球太远,这种将导致你在挥杆时使身体向着球移动。
⑦提高握力。稳固的握杆使在提高挥杆速度的同时,保持对杆面角度的控制,但在提高握杆力量的同时不能牺牲手腕的灵活性。诀窍是,提高握力,直到你在“放松”地握杆时也能发出像从前的大力握杆那样的力量为止。建议练习腕弯举,或使用握力球锻炼。
4.2.2 上杆
①手臂向外推。做好标准站位后,手臂要自然下垂,只需将双手向身体外侧推即可。使左手移到原来的右手所在处。原理是想象脊柱是轴心,挥杆即是围绕脊柱做的圆周运动,如果挥杆越大,以脊柱为轴的挥杆速度越大,导致杆头速度越快。所以说杆头距离脊柱越远,球杆移动的速度越快。
②加大手腕上翘幅度。所有重炮手都会在上下杆转换动作中减少左腕与左前臂的夹角。这个动作一直保持到触球的前一瞬间,形成延迟释放,增加了挥杆的能量。对于业余球手而言,在上杆结束、启动下杆时,单纯加大手腕上翘度很难做到。正确做法是,使手腕保持放松,挥杆过程中杆头自然会进一步落后于双手。当手腕放松时,就会对变向做出反应,自然地上翘,制造力量杠杆,是所有大力开球手的共同点。
③肩部及早转动、倾斜。上杆之初就开始转肩,并且肩部的转动和倾斜主要出现在上杆前半程。不要担心这样的动作会导致球杆向内侧甩动。转肩幅度增大,在上杆时储存的转体力量越大。加大转肩幅度,下杆时更有可能做出自内向外的击打,而这种挥杆轨迹最具力度。将一支球杆置于地面,贴紧右脚,与目标方向线垂直。将1号木杆置于胸前,转体,目标是使1号木杆指向地面上球杆的后方。正确地围绕着倾斜的轴转体,使左肩转至下巴下方,球杆会处于正确平面上。
④右腿保持稳固。转移重心的最佳目标是右脚内侧。将重心置于右脚内侧,下杆时更容易使重心移向左侧身体,转动髋部。如果重心移到右脚外侧,就会影响杠杆作用。要求转髋的同时,右髋保持在原位,右膝保持弯曲。这样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平台,可以将重心移至正确的位置。
⑤做出有效的重心转移。转体的速度最快,转体是关键,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转体,脊柱向目标反方向倾斜这一动作设定了转体动作的轴心,围绕这个倾斜的轴转体,重心就会正确地向右转移。
站位时,想象一根棍子由头顶沿着脊柱笔直向下延伸。把这根棍子看成是转体动作的轴心,只要围绕着它转体。这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加快转体速度,使重心正确转移。
⑥上杆站姿保持不变。如果上杆至顶点时,脊柱角度发生了变化,会出现身体远离或靠近球的问题,击球距离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在脊柱角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转体,当启动下杆时,身体姿态将处于平衡状态,能以最高速度转体。使脊柱角度保持不变,可试着额头靠墙练习挥杆。目标是在上杆过程中使额头与墙面保持接触,同时压力又不能增加。
4.2.3 下杆
①增加X要素伸展。X要素的合理利用,就是胯部与双肩转动的幅度差,上杆过程中两者的转动幅度差越大,击球所产生的身体扭力也就随之越大,所以击球产生的动力和加速度也随之越大,所以长杆的理念就是尽量稳住双腿,双肩带动上半身做最大幅度的转肩运动,保持双脚开始站姿时的距离。需要双腿更加稳固,限制住下半身转动,蓄势待发,这样下杆击球会有更大的动力。
吉姆麦克恩提出的X要素描述的是上杆过程中,相对于髋部的旋转,双肩的旋转情况。X要素被视为产生挥杆速度与距离的一个关键要素,因髋与双肩交叉成“X”型而得名。想增加开球距离,必须了解X要素的原理,从而将巨大力量投放到球上。在上杆顶点,转肩幅度大于转髋幅度。要提高下杆速度,可以在转髋的同时使肩部保持在后方,从而X要素。这个动作会使得击球相关肌肉伸展,从而使它们在触球时更加有力地收缩,进一步增加击球速度。以髋部动作启动下杆,肩部先不动,直到你感觉髋部的转动在拉动肩部做动作为止。
②加快转体速度。Titleist performance学院的技术分析挥杆动作发现,下杆动作就像一枚四组火箭。下肢点火,做出转髋动作。一瞬间以后,躯干开始移动然后是手臂,最后是杆头。这种动作能使杆头速度和能量达到最大值。
麦克罗伊下杆时,转髋速度最大可达719度/秒。业余选手在350度/秒,巡回赛选手达550度/秒,他下杆之初快速的转髋导致其他部位在最后时刻才开始运动,制造出很大的鞭打效果,杆头速度117英里/小时,使他成为击球力量与体重之比最高的巡回赛球员。
③自内向外挥杆。要提高挥杆速度,下杆时应使球杆向着远离身体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触球前使球杆处于目标方向线内侧,然后利用手臂动作使球杆向着远离身体的方向移动。启动下杆时,想象着自己准备朝着右前方击球,或者想象自己准备后部内侧的四分之一个球。如果在球上画了一条线,以帮助在推击时瞄准,可以在架球时这条线指向想象中的右前方,以提醒自己向着右前方向挥杆。
④左腕保持平直。即使是做出向上的击打,也应该以双手引导杆头进入触球过程。如果你在挥杆弧度最低点甩动球杆,或过早还原,就难以做到以双手引导杆头移动。这些失误的原因在于双手动作太多,这样有可能增加的旋转,影响击球距离。想着在击球时使左腕外侧和手套的商标朝向目标。这样能够确保实现垂直触球和理想的击打角度,避免增加旋转。
⑤保持站姿。下杆时,使脊柱角度保持不变。抬高或俯低上体会影响挥杆力量。只有保持脊柱角度不变,才能创造出能量的最大值,提高球杆头速度。正如额头靠墙练习上杆一样,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练习下杆。此外,使髋部保持在后方。
⑥利用地面。上杆时将重心置于右脚内侧,此时,需要用右脚内侧用力蹬地,推动下肢向着目标移动,上体做出反向卷绕,增加挥杆速度。
⑦控制杆面角度。当以很高的速度挥杆时,利用转动双手的动作使杆面在触球时垂直,时间很难把握。正确方法是,利用转髋动作。下杆,当球杆与地面平行时暂停。再缓慢转髋,这时不需要转动双手,转髋动作自然会使得杆面在击球时转至垂直。当杆向与地面平行时,杆向应该稍微闭合。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1.1 力量动作行之有效。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研究的力量动作有助于提高一号木击球距离,对普通业余球员行之有效。
5.1.2 提高开球距离不是单靠猛击。只有在符合力学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动作,正确的方法才能够实现。
5.1.3 方法体现在细节。提高开球距离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体现在站位、上杆或是下杆,它体现在挥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动作。
5.2 建议
5.2.1 强化基本动作。本文所研究的增加开球距离的方法并不适合初学者,只有在基本动作比较扎实的基础上,使用这些增加距离的方法,效果才显著。
5.2.2 勤加练习。加入力量动作,使挥杆动作需要大量的练习。这是一个使动作协调、使肌肉形成记忆的过程,只有通过多次数的练习,才能够形成可重复流畅的挥杆动作。
参考文献:
[1]李淑媛,罗冬梅,周兴龙.高尔夫球员全挥一号木杆技术动作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
[2]车旭升,金春光.高尔夫木杆挥杆技术动作的运动力学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
[3]李振军,古宇.高尔夫球杆杆身不同因素对击球效果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