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快速记忆方法

快速记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快速记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快速记忆方法

快速记忆方法范文第1篇

1、实物识字法:实物识记就是让孩子直接看到实物进行认字,使孩子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如为了让孩子记住“铃铛”这两个字,父母可拿出一个小铜铃铛,让它叮叮当外地响。

2、表演识字法:根据字义做动作,也有利于孩子识字。如学习“看”字,父母让孩子把手放在眼睛(目)上方,表示可以看到很远的中央。

(来源:文章屋网 )

快速记忆方法范文第2篇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病情凶险,若不及时诊断治疗,会严重危及病人生命,但其临床表现可能是非特异性的。淀粉酶检测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实验室项目,但是其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佳。CT检查可靠且敏感,但费用杨贵且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将胰蛋白酶原-2试纸条的测定结果与尿淀粉酶测定结果作比较,以探讨前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效能。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1.1病例组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岁。

1.1.2对照组非急性胰腺炎(急性腹痛)共68例(男50里女18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胆管炎32例,胆囊炎5例,胆结石21例急性阑尾炎6例,原因不明4例。

1.1.3诊断标准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试剂尿胰蛋白酶原-2试纸条,芬兰MedixBiochemica公司提供。Amy-u测定试剂。

1.2.2尿标本在患者腹痛三天内采集,均为晨尿。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尿胰蛋白酶原-2和尿淀粉酶的测定。

1.2.3尿胰蛋白酶原-2的测定免疫层析法。原理:试纸条中含有2种人胰蛋白酶原-2的单克隆抗体,一种结合在蓝色的乳胶粒子上,另一种固定于膜上。尿液接触试纸条后,尿液中的胰蛋白酶原-2与抗体标记的乳胶粒子结合并继续移动,另一种抗体捕获该抗原抗体复合物并与之结合。若标本中胰蛋白酶原-2超过50ug/L,则在5分钟内显示一条蓝线,即为阳性结果。操作正确应显示另一条蓝线(质控线),若无此质控线则提示操作有误或试剂失效。

1.2.4尿淀粉酶测定以EPS为底物的速率法。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照仪器和试剂生产商提供的参数进行测定。

2、结果

62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鸟胰蛋白酶原-2检测结果为60例阳性(灵敏度96.8%);而68例急性腹痛担不是急性胰腺炎的病人中有1例阳性,该患者确诊为胆囊炎;二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表1)。与尿淀粉酶试验相比,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尿胰蛋白酶原-2试纸条试验阴性预测值为97.0%,阳性预测值为96.8%(表2)。

3、讨论

胰蛋白酶原是一种分子量25kd的蛋白,主要有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二种形式,生理情况下胰腺中的含量较高,仅有比列极少的一部分出现在外周血中[1,2].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细胞受损,胰蛋白酶原大量释放入血。肾小管对胰蛋白酶原-2的重吸收率比胰蛋白酶原-1低,因此尿液中多为胰蛋白酶原-2.所以,测定尿中胰蛋白酶原-2可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可靠性指标。

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出2例假阳性,确诊为胆囊炎,曾有报道,胰蛋白酶原-2由胆道和周围上皮挤压而出[3].

在急诊条件下,用快速检测尿胰蛋白酶原-2试纸条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便于作床旁试验,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大大高于尿淀粉酶检测。尿淀粉酶原-2检测阴性者,在很大程度上可排除急性胰腺炎;对阳性者,则需作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 Steinberg W,Tenner W.AcutePancreatitis[J].N Eng J Med,1994,330(17):1198-1210.

[2] Petersson U,Appelros S,Borgstrom A,Differentpatterms inImmunoreactiveanionicandcationictrypsinogeninUrineandserrminhuman acute pancreatitis[J].Int JPancreatol,1999,25(3):165-170.

快速记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遥感影像 K-平均算法 数学形态学 建筑物高度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87-02

城市化l展包含了城市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上的发展,而建筑物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高度的变化正是城市化垂直空间的体现。目前,随着光学敏感元件的高精密集成技术,遥感影像分析精度的日益提升,因此,遥感影像得以广泛应用。何国金[1]等人也进行建筑物高度的估算,针对北京市蜂窝电话网的布点建设要求进行高度分级,并生成不同建筑物高度的分布图,通过验证结果准确率达到80%以上。以上方法虽然都对建筑物高度的提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过程相对复杂,必须提前获知太阳及卫星的各种角度。在未知太阳和卫星的各种角度以及大批量处理数据时,使用这些方法误差较大。

为了实现快速、精准、有效地评价建筑物群的高度信息,该文使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建筑物高度。首先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其次利用K-平均算法聚类分析得到建筑物以及阴影区域;然后对阴影进行腐蚀膨胀等处理,获取准确的阴影长度,通过其长度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该方法无需提前获知太阳及卫星的各种角度信息,操作便捷,提取方法快速、精准,克服了获取卫星遥感信息所带来的困难。

1 建筑物与阴影的提取

针对建筑物群的在遥感影像中的实际成像特点,我们可以得到,通过获取的阴影信息来提取建筑物高度是该文的关键。由于原始影像成像时会受到大气湍流、电磁波辐射等影响,导致遥感影像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畸变、失真以及模糊等现象[2]。因此在提取建筑物和阴影之前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处理操作,便于后续的影像图像信息处理。然后利用K-平均算法分割出建筑物与阴影区域,并对阴影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使边缘自然平滑。流程图如下:

1.1 K-平均算法分割建筑物阴影

遥感影像预处理消除噪声和畸变后,采用K-平均聚类算法[3]对建筑物和阴影进行分割。K-平均算法的根本思路就是把个数据处理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个分割。

其中,数据和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为,表示簇类个数,公式如下:

(1)

同一簇类的中心点表示为,公式如下:

(2)

聚类准则函数定义如下:

(3)

为所有对象的误差平方和,为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为聚类的期望值。

1.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阴影处理

通过K-平均算法得到的阴影边界有锯齿化现象和由于遮挡等因素某些地方出现孔洞或断点。因此利用数学形态学腐蚀、膨胀平滑阴影和建筑物边界、填补孔洞和断点。

腐蚀是指遍历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利用模板与覆盖的二值图像区域进行逻辑“与”运算。

对于集合对象和,集合被集合腐蚀,用表示,定义公式如下:

(4)

膨胀是指遍历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利用模板与覆盖的二值图像区域进行逻辑“或”运算。由于和是中的集合,被膨胀定义为:

(5)

首先对建筑物阴影区域进行腐蚀,消去影像中孤立点和阴影对象边缘的点,然后对腐蚀后的阴影区域进行膨胀处理[4],填充因遮挡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孔洞。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影像信息。

2 阴影长度与建筑物高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获知遥感影像拍摄时的时间,因此我们也无法获取太阳、卫星的各种角度信息。但是我们从卫星成像和阴影形成原理得出,在同一时间拍摄的遥感影像上,阴影长度和建筑物高度的比值是固定的,公式如下:

(6)

式中,为同一时刻下所拍摄的建筑物高度与阴影长度之间的比值。因此,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知,通过实际测量任一栋建筑物的高度信息以及所对应的阴影长度,根据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可获得值。

根据遥感影像中建筑物高度与阴影长度的映射关系。实验人员在实验区任意选择一栋建筑物进行测量。其建筑物的高度为27.75 m,通过软件获得阴影在图像上占18.45个像素。由公式(6)可求出值为 1.504,则公式可以修改为:

(7)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同时和其他文献中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该文实验中使用的测试影像为“高分一号”遥感影像,选取吉林某家属院为实验区进行对其高度进行提取。图1所示两幅图像分别为原始影像以及提取后的建筑物和阴影检测图。利用公式(7)对实验区中的任意10栋建筑物进行实验验证,其精度达到1.5 m以内。

4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解决大规模城市建筑物提取时间长、计算量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提取建筑物高度的方法。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对比传统的建筑物高度提取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快速,而且精度达到1.5 m以内,该方法满足了大规模城市建筑物群高度的提取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国金,陈刚,何晓云,等.利用SPOT图象阴影提取城市建筑物高度及其分布信息[J].中国图象图形学,2001, 6(5):425-428.

[2] 王昱,张广友,等.卫星遥感影像预处理中噪声去除方法的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22(3):455-459.

快速记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快速成型;铸造;石膏型;覆膜砂;冷冻铸造

一、快速成型技术简介

快速成型技术(RP,Rapid Prototyping)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制造的高柔性,即无需任何专用工具,由零件的CAD 模型,直接驱动设备完成零件或零件原型的成形制造;只需改变零件的CAD模型,就能很方便的获得相应的零件或原型[1]。

目前快速成型技术在“分层制造”思想的基础上,己出现了几十种工艺。现今比较成熟并已经投入商品化生产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固化成型(SLA-stereo Litho-rapid Apparatus)工艺,基于液态光敏树脂的光聚合原理工作,它是以热固性光敏树脂等为材料的薄板实体制造。

② 叠层实体制造(LOM-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工艺,又称薄型材料选择性切割工艺,是以纸、金属箔、塑料等为材料的薄板实体制造。

③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Selected Laser Sintering),是利用红外线激光来提供热量,熔化热塑性材料以形成三维零件。

④ 熔积成型(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又称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是以石蜡、塑料、低熔点金属为材料的熔丝堆积造型。

⑤ 固体基础固化(SGC-Solid Ground Goring)是利用 UV 射线(紫外线),通过玻璃罩照射在树脂表面,使零件截面形状固化的造型。

二、快速成型技术在工艺品铸造中的应用

工艺品铸造是最重要的制造生产金属工艺品的技术之一,传统金属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一般是熔模铸造,这种工艺方法过程复杂,而且只适用单件生产,而且制作成本比较高,所以要铸造出一件完美的工艺品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将快速成型技术与铸造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快速成型技术直接或间接完成铸型的制造,将大大提高铸件的柔性,使铸造技术在制造柔性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和明显提高。

采用快速原型的离散-堆积成形原理与工艺完成铸型制造的技术与方法称为RP铸型制造。RP铸型制造又可分为间接RP铸型制造和直接RP铸型制造,前者运用RP技术所完成的仅是铸型的原型,需进一步地翻制和转换才能获得用于浇注的铸型,如硅胶型、石膏型和陶瓷型等,故称为间接RP铸型制造;后者运用RP技术直接完成可供浇注的铸型,如裹覆砂型、树脂砂型等,称为直接RP铸型制造。下面分别介绍几种用于铸造的快速成型技术:

(一)基于快速成型方法的石膏型精密铸造方法

快速成型技术与精密铸造技术相结合,为铸造模具快速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新途径,并大大提高铸造生产的柔性,其中将RP原型运用到石膏精密铸造技术中就是新发展之一。

快速成型技术与石膏型精密铸造相结合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采用LOM、FDM、SLS 或SLA工艺制造的原型作为母模或硅橡胶中间转化模,进行石膏型拔模精密铸造来获得所需的工艺品。由于最终的得到零件或模具是RP原型翻制模,即RP原型与生产出的铸件互为铸件、铸型关系,结构正好相反,因而被称为间接RP-石膏型制造工艺[2];另一种是采用RP原型作为主模型,翻制硅橡胶,采用硅橡胶翻制蜡型或直接采用LOM等工艺制造的原型,进行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铸造最终产物与RP原型尺寸、结构完全相同,是RP原型不同材质的翻版,因而称为直接RP-石膏型制造工艺[3]。

(二)基于覆膜砂激光快速成型方法的铸造方法

覆膜砂具有加热固化的特点,其固化温度一般为200~280℃。当激光扫描覆膜砂时,表面的覆膜砂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热能并向深层的覆膜砂传播,使固化温度范围内的砂粒发生固结。

利用覆膜砂过热炭化失效的特点,可以产生一种基于激光束轮廓线扫描直接获得覆膜砂铸型的方法。首先利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要加工零件的三维立体模型,并用分层切片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不同高度上每一截面层的平面几何信息。CAD/CAM系统根据截面信息生成x-y激光束在各层粉末上的数控运动指令。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的信息,在粉末上扫描出截面形状,激光的功率要足够大,使得轮廓边界处的粉末完全炭化而失去固化作用,逐层扫描直至堆积出零件的三维曲面结构的分型面。按照覆膜砂固化工艺条件的要求对砂箱内型砂进行加热固化,使固化后的覆膜砂沿着分型面分型,就可得到目标铸型[4],其后铸型即可用来浇注金属而得到所需的工艺品。

(三)基于快速成型方法的冷冻铸造方法

冷冻铸造技术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资料报道的只有美国的 Duramax 公司在 1991年开始致力于冷冻铸造工艺 (Freeze Casting Process)的研究,并申请了美国专利。另外, 近些年有些研究者将快速成型技术(RP) 和冷冻铸造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快速冷冻工艺(Rapid Freeze Prototyping)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和中国的清华大学。

用 RFP 技术制作冰模的工艺流程与FDM( 熔丝沉积) 类似,只是成形材料为水,并且要在冷冻环境下成形[5]。首先在计算机中用RFP成形机可接受的软件系统对冰模进行三维造型,然后用切片软件将三维图形离散成二维图形,根据成型件的二维几何模型的层片信息,在计算机精确控制下用特种喷头喷射出水滴,再在冷冻状态下逐层堆积得到冰模。RFP系统包括运动系统、喷射系统、控制系统和低温成形室。由于水是一种粘度低、流动性好的液体,为得到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的冰模,喷头必须能够喷射出足够细微的水滴。

冷冻冰模可以用于陶瓷型和熔模铸造,而这两者都可用来生产金属工艺品。用冷冻冰模翻制铸型与传统的陶瓷型和熔模铸造工艺的主要区别是:一些工序必须在低温环境中进行。造型材料必须为适应低温环境作出相应调整或重新选择。目前,较多的研究集中在熔模铸造中。

三、总结

本文在介绍了快速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几种用于工艺品铸造上的快速成型方法。在当今技术创新、技术融合的大背景下,将快速成型方法引入传统工艺品铸造生产中,必然会产生出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铸造工艺,也将对传统铸造工艺的升级提高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从而使得铸造行业获得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超,叶升平,等.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铸造中的应用(二)[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2,(3):23-25.

[2]张丽桃.基于RT技术的石膏型快速金属模具的研制[J].华北航天工业院学报,2005,(15):13-15.

[3]苗红顺,王,等.基于选域激光烧结技术的石膏型精密铸造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6,(35):55-57.

快速记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115

利福平和异烟肼是结核病的最重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1]。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发生耐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有新增48.9万例耐多药结核病, 其总量占结核病患者的4.8%, 而在我国则更为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早期确诊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 比例法药敏试验虽然结果可靠, 且被公认为判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金标准, 但该方法需要细菌培养, 耗时2~4个月, 易贻误病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快速检测提供可能。本中心采用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建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对送检的疑似耐药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并将结果与比例法药敏试验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送检的疑似耐药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88份, 其中痰65份, 肺泡灌洗23份。

1. 2 去污染处理 将1~2倍于痰及肺泡灌洗液样本的4%NaOH放置于样本中, 震荡混匀, 静置20 min, 再将pH=6.8的磷酸缓冲液加入样本中, 3000 r/min离心1 min, 沉淀后去除上清液, 将1 ml磷酸缓冲液加入其中, 混匀, 获得去污染样本。

1. 3 方法

1. 3. 1 比例法药敏试验 取适量去污染样本在酸性固体罗氏培养基上接种, 在37℃温度下培养7 d, 菌群鉴定采用齐-尼氏染色法, 共得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64株。制备10-2 g/L和10-4 g/L菌悬液, 各取0.01 ml采用划线法接种在含药培养基及对照培养基表面, 37℃温度下培养4周, ≤1%为敏感。

1. 3. 2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采用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取去污染样本500 μl加入1.5 ml离心管, 以56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后去上清液, 加入去离子水500 μl, 再次以56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 沸水浴20 min, 超声裂解15 min, 取上清液5 μl为DNA模板。采用BLAST软件对katG、inhA和rpoB基因合适的扩增区域进行引物扩增, 其中katG基因2个探针, inhA基因2个探针, rpoB基因11个探针。PCR扩增体系(引物1 μl, 2.5 mmol/L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混合物4 μl, 10×PCR缓冲液5 μl, MgCl2 3 μl, DNA聚合酶5.0 U, 去离子水3 μl, 提取的DNA模板5 μl)进行PCR扩增。扩增条件:第一阶段:95℃ 15 min, 95℃ 30 s, 58℃ 2 min, 10个循环;第二阶段:95℃ 25 s, 53℃ 40 s, 70℃ 40 s, 30个循环;第三阶段:70℃ 8 min。取20 μl PCR扩增产物加入杂交盘中, 与20 μl变性裂解液混匀, 室温静置5 min后, 加入1 ml杂交缓冲液, 放入探针试条。将杂交盘放入GTblot-20全自动杂交仪, 杂交成功后取出试纸吸水纸干燥, 判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比例法药敏试验中仅对利福平耐药26份, 仅对异烟肼耐药23份, 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均耐药19份, 不耐药20份。快速检测方法中对利福平耐药24份, 仅对异烟肼耐药24份, 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均耐药22份, 不耐药18份。以耐药不耐药作为分割点, 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标准, 快速检测方法的灵敏度100.0%(68/68), 特异度90.0%(18/20), 准确度97.7%(86/88), 两种检验方法一致性好(P=0.1573>0.05)。

3 讨论

目前, 基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实时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实时PCR熔解曲线法、噬菌体法、基因芯片法及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等, 后两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这些方法预测耐药表型均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katG和inhA基因特定区域或位点突变[2]。约96%的利福平耐药性与rpoB突变相关, 30%~60%的异烟肼耐药性与katG基因突变相关, 故上述基因区域可基本覆盖耐药基因突变情况, 为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提供保障。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也可见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研究[3]。该技术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时, 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杂交技术, 与固定在硝化纤维条带上的特异基因杂交[4], 显色判读。在此过程中PCR扩增效果不受细菌存活量的影响、杂交后化学信号放大, 是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的灵敏度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快速检测方法的灵敏度100.0%, 特异度90.0%, 准确度97.7%, 结果与李大登等[5]报道一致。本研究纳入为疑似耐药结核病患者, 故耐药阳性检出率为77.27%(68/88), 远高于其他报道的总耐药率29.14%[6], 符合事实。此外, 与比例法药敏试验相比, 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成本更低, 更利于在地市级结核病医院实验室应用[7]。另外本研究中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整个操作过程≤6 h, 可做到当天送检当天出结果, 符合快速检测的要求。

综上所述, 采用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建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与比例法药敏试验一致性好, 可信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欧维正, 骆科文, 王燕, 等.基因芯片与比例法药敏性试验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比较研究.检验医学, 2013, 28(5):404-407.

[2] 王峰, 崔运勇, 胡思玉, 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熔解曲线法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1, 34(12):888-893.

[3] 赖国旗, 张文露, 胡源, 等.反向线性探针杂交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7(3):113-119.

[4] 范齐文, 吴文娟.结核病实验诊断技术.微生物与感染, 2012, 7(3):190-196.

[5] 李大登, 马俊, 魏小妹. PCR-线性杂交酶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效果分析.山东医药, 2015, 55(18):75-76.

[6] 多丽娜, 王婷婷, 宋兴勃, 等.分子线性探针技术分析四川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5): 82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