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寻人启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她先写了一封信:“爸爸,朵儿在车站等你。过年了,朵儿想爸爸。爸爸,你打工走时说了,我考好了你一定还让我上。我考好了,全班第一,但我决定不上学了。你回家吧,爸爸!爸爸,有人说妈妈是嫌咱家穷,不想回家了,爸爸你是在找妈妈吗?如果妈妈真的是嫌咱家穷,咱就不找她了!爸爸,朵儿不怕穷,朵儿会干活了。爸爸,回家吧!城里的好人们,谁见到我的爸爸了,对我说一下。我的爸爸浓眉大眼,不高,嘴角有一颗痣,在我五岁时他背我过河腿被磕伤了有点跛。朵儿给好人们磕头拜年了!”
写好信,她展开一张旧年画,用胶水把信贴在年画中间,又把她的期末考试成绩单贴在信的两边:张朵朵,算术99.5分,语文97分。贴好后装进书包里,接着又给婶婶写了个条子:“婶婶,你别生气,我太想爸爸,我去宜阳县城找爸爸了。婶婶,过年了,我给你磕个头!”
朵儿跪地磕了个头,把给婶婶的条子放在桌上,出了家门。
朵儿不是去宜阳县城,而是朝另一边的洛阳走。朵儿爸爸老实,家里越来越穷。一年前,一直嫌爸爸穷的妈妈去打工了,一走就没了音讯。两个月前,爸爸把她托付给婶婶,也要去打工,说他要供朵儿上学。这一走也没了消息,连封信也没有。有人说在洛阳火车站看见过爸爸,像个叫花子,见村里人就躲,分明是找不到妈妈也没挣来钱,没脸回家了。她想爸爸一定是白天找妈妈,晚上睡火车站,就像那些叫花子一样。她一定要找到爸爸。
走到天亮,朵儿来到了山外长途汽车站。这个车站到洛阳8元钱,她身上有一年来攒下的10元钱,但她压根没想坐车,她要走路,她下决心从此不花一分钱,也不要别人一分钱。爸爸因为穷让人看不起,连妈妈也看不起他,但她爱爸爸,爸爸是好人,她愿意和爸爸一起做穷人,不花钱。
她从快快地走,到慢慢地走,到跛着走。她的腿变硬了,她的脚火辣辣地痛,她咬紧嘴唇,不让自己哭。有人问她为什么一个人走时,她就笑着往前指:“我爸在前面!”
走了一天,她只吃了一个馒头。半夜,她终于走到了洛阳火车站。火车站候车室不让进,她又去汽车站候车室,没找到爸爸。在候车室等到天亮,她又出去找,在广场上走来走去,希望能看见爸爸,也希望爸爸能看见她。最后,她实在走不动了,就把“寻人启事”摆在地上,靠着墙根坐下,一动不动。不少人在看她:粗布大袄肥裤,多处破烂露出棉絮,嘴唇干裂出血,仍是紧咬着。有人就在她面前的地上丢下些零钱,她正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时,又有几个人丢下了钱,还有50元的。她猛地站了起来,红着脸大声喊道:“我找爸爸!我不是叫花子!我不要钱!”她拼命不让自己哭,却还是流出了眼泪。
朵儿不要那些钱,抓起启事跑着离开那里,跑到广场边那座钟塔的高台上,头晕了,她又坐在了地上。过了一会儿,她站起来,取出那张启事和一个馒头。她先掰了点干硬的馒头,嚼成浆糊状,点在纸的四个角后贴在塔身上,然后跑到稍远的地方,坐下来,看着这边。她就这一张启事,她走到哪里就要贴到哪里,她要守护着她的启事,也希望有人能告诉她爸爸的消息。
一个男人走近细看,一个小男孩也跑来看,没想到那男人竟取下了启事。
小男孩很气愤地问那男人:“你为什么取掉人家的启事?”男人看了看那边也正在看他的朵儿,对小男孩说: “我……我想帮她复印一些,多贴一些……”“噢……那我也帮你!”“你?”“我有好多朋友,你复印多少,我贴多少!”
小男孩说他叫黑蛋,12岁,也是宜阳山沟里的,是随打工的爸爸进城来的。他真的有十几个“朋友”,住在同一个廉价出租房屋的大杂院里。他们的父母都是打苦工的,春节更苦,日夜苦干,只为比平常多一点点的工资。
男人拉着黑蛋的手,找到一家复印店。男孩跑去叫朋友们,说不远,马上就来!男人复印了50份启事。
黑蛋叫来了12个孩子,大家一起围在朵儿的身边。就在男人交待张贴启事应注意的事项时,一个男孩笑问:“有工资吗?”男人马上说:“有!”还没说多少,黑蛋就打了那男孩一把,从男人手中抽出一张启事,大声朗读起来……
虽然他好多字都不认识,但还是让孩子们全听明白了。
那个男孩不好意思地说:“叔叔,我错了,我们一分钱也不要!”
男人摸着朵儿的头说:“我女儿也差不多这么高了。”男人又对黑蛋说:“叔叔马上要赶车走了,出去打工,你们能帮她找到爸爸是不是?”黑蛋像个老江湖那样严肃地说:“是的,叔叔放心走吧,交给我了。”
黑蛋像个小大哥似的,问朵儿爸爸最可能在哪里。朵儿说了她所听说的一些情况,黑蛋也觉得车站是个重点。其他孩子们也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说的主要是乡下人干活的那些地方,就像他们的爸爸打工的地方,煤厂呀、搬运队呀、包工队呀,还有其他什么的。朵儿听出这些小哥哥们城里的见识比她多多了,心里有了希望,脸上笑开了花。
黑蛋开始讲话,他命令大家背诵了朵儿爸爸的相貌,然后分头边贴启事边找。朵儿是个乖巧的小女孩,跑开了,回来时抱着12个烧饼,一人一个。她的10元钱只剩下7元了。
孩子们啃着烧饼立马行动。他们一起去汽车站候车室和周围小吃街找了一遍,又在广场上穿梭了几回,没找到。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搜寻着,瞅见个像的,就跑近去细瞅,有时还跑到人家前面去瞅,把人家瞅得生气了,就笑嘻嘻说声对不起。
车站找遍了,朵儿和黑蛋们就顺着车站南边的解放路一直往市区里找,边找边贴启事,各处的广告架、有乡下民工的厂门口、各种施工的工地、有便宜租房的市辖村……碰着就贴。
几个小时下来,孩子们已跑了十多里路,小一点的孩子脚跛了,跟不上了,黑蛋就一个劲给他们打气。
启事贴完了,天也快黑了,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走得越来越慢了。一个男孩东张西望着说:“洛阳原来这么大呀!”是呀,孩子们跑了半天,连这座城市的一角也没跑完!朵儿咬着嘴唇哭着说:“哥,你们回家吧,不用管我了。”
寻人启事是单位或个人为寻找下落不明的人员或亲友,向全社会的一种启事。
寻人启事有两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常见的寻人启事,用来寻找最近走失的亲友。亲友走失有多种情况,有的是因精神病或老年痴呆症找不到家而走失;有的是因为被人拐骗而下落不明;有的是因各种原因离家出走;有的是因年龄太小或太老与亲人走散而下落不明。不管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亲友的下落不明都会引起强烈的不安。这时候,需要以寻人启事的方式请求全社会帮助寻找。
第二种又叫寻亲启事,适用于多年流落在外的人寻找故乡、寻找亲生父母或其他亲人。例如从小就被抱养的人长大后寻找亲生父母,几十年前去台湾的人现在回家乡寻找亲人等等。
(二)寻人启事的特点
1.描述性
凡寻人启事,都要有一定的描述性内容。对走失或失散时有关情况的描述,对走失人的特征(用于一般的寻人启事)或对自身情况(用于寻亲启事)的描述,都是获得帮助的前提,这些描述必须尽量做到全面、清楚。
2.请求性
寻人启事的最基本功能是请求别人帮助,一般都要写明请求知情者提供信息的祁求性话语,有时还可明确写出酬金数目。
3.迫切性
寻人启事都有一种迫切的心态表露,有时还会在启事中写出父母亲人如何思念成疾等话语,用以感动离家出走者和知情人,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三)寻人启事的写作
1.标题
一般可写为“寻人启事”或“寻亲启事”,有时也可以直接将被寻者姓名写入标题,如“寻赵世宏”。
2.正文
包括四层内容。
一是被寻找者的基本情况或寻亲者自身的基本情况。如果是一般的寻人启事,要涉及被寻找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职业,因何种原因走失等。如果是寻亲启事,对被寻找者一无所知,但可以向潜在的被寻找者通报自己的有关情况,涉及自己的现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何时因何故与亲人失散或被抱养等。
二是被寻找者的特征或寻亲者所能提供的线索。一般的寻人启事,要写明被寻找者的身高、外貌、衣着、发型、口音以及其他的明显特征。如果是寻亲启事,则尽可能提供一些记忆或线索。这部分内容是为别人帮助寻找提供基本条件。
三是请求帮助。以急迫的心情向全社会提出帮助请求,恳请知情者提供信息或其他帮助。如果需要,可写出帮助的酬谢条件。
四是联系方式。写明电话及手机号码、地址、电子邮箱、联系人姓名等,供知情人随时联系。
一般的寻人启事,尽可能附上被寻人近来的照片。寻亲启事,则可以附上自己的照片,包括小时候和现在的。
【 例 文 一 】
寻李凡
李凡,女,1968年2月出生。××省××市人,讲普通话,扎马尾辫,脸上多青春痘,常过敏。身高1.60米左右。20__年3月2日在××省××市失踪,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衣着特征:蓝外套,深色牛仔裤。可能走去方向不明。如能提供准确信息,酬金人民币1000元。
联 系 人: 张先生
手 机: 139××××
电子邮箱:(略)
【 例 文 二 】
寻亲启事
我叫李湘华,1954年出生在上海。现在郑州市国企工作。47年前被养母王秀英从上海孤儿院抱回郑州抚养长大,如今养父母在我们精心照料下幸福的度过晚年。我们的家庭也幸福美满,闲暇之余,总有暖暖的亲情在心中激荡,我的亲生父母,你们在哪儿?你们好吗?养父母只说我原姓石(时、史、施)。希望好心人能够提供信息,使我在有生之年了却寻亲心愿。
一、更新观念:
之前对教师而言,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性很强的书面知识,和良好的品德,为学生塑造一个美好的性格,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等等。但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教师如果在不去学习,教师本身已经落伍,那么教出的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吗?对教师来说,授课是一个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只有不断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旧我”,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使自己跟上时代,才能让学生超越时代。
二、转变视角:
之前的教育就是,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规规矩矩的坐着听;而今天我们推行“高效课堂”,转变了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高校课堂”系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在班级内组成学习小组,在各自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获取教学信息之后,相互交换学习心得、体会,互相提问、评价,交流知识,并与所学的东西相联系,便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获取的知识,更牢固,更灵活。
三、完善教学能力:
美国、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一直是各国研究、效仿的对象,也被公认为较为先进的模式。而其先进性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其企业培训系统的完善及有效性。培训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丰田汽车工业公司一直位居日本汽车制造业的榜首,而它以自己独特的生产管理技术、推销制度、建议制度和职工教育制度等一系列管理策略,创造了几十年辉煌的业绩。其中,“丰田式的教育体系”在丰田深入人心,为丰田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丰田以及其他一些知名企业的实践都已证明,企业教育对公司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香港刊物《亚洲商业》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的样本包括中国在内的八个亚洲国家中随机抽取的715位大型企业的高级经理。调查内容涉及对将成为企业管理骨干与核心的MBA在品质和技能方面的期望与要求等内容。一项主要的结果列举了MBA应具备的10项品质与技能是:创造与革新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业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群体协作能力、对人的管理能力、道德品质、技术性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1]。这实际上是对未来亚洲企业家的期望和要求。但就国内目前情况,我们不可能指望在今后几年内,会有一批批已被培养好的、具备上述品质的企业管理人才(比如,MBA)加盟企业管理,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实际上,依靠企业现行的条件以及国内教育体系的能力,建立和强化管理再教育系统,可能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可行的办法。国内的学术界与企业界对建立、健全中国管理再教育体系应有所作为。
2国内外企业中人员培训研究的发展
国外对企业中人员培训的研究发展于三四十年代,成熟于七八十年代。80年代以后,评价中心(assessmentcenter)在英、美、德等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2]。实际上,评价中心是采用模拟情景对人员进行评价的方法。以模拟情景的不同可分为若干具体的测评方法系列,如公文包测量、无领导小组、管理游戏等,还有其他一些相当有影响的训练方法,如美国的敏感性训练、方格训练。日本的魔鬼训练、PM训练等。哈佛大学则着重推行案例教学法。这些训练法都有内在的理论根据,同时又十分注重实际的应用价值,可直接为企业实践服务。国外专家始终致力于培训方法的探讨,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部分工作是关于管理工作要素系列的认定以及关于若干训练方法效度指标的探讨。比如,从40年代开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批学者就致力于领导行为要素的研究,他们收集了1800多关于领导工作行为的条目,并最后用两个维度即工作管理和关心员工高度概括了管理者的工作性质。50年代以后,Flanagan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学者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他首先提出的“关键事件”的方法,对将近3000名各级军官的事件样本、20个实验室以及大量公司的事件样本进行了领导者行为要素的深入研究,得到了相当丰富和有意义的结果。例如,从对公司管理者工作的职位分析,Flanagan认定7个管理者工作要素,即生产监督、生产领导、雇员监督、人力协调、与雇员的接触和交往、工作的组织计划与准备以及劳资关系。60~80年代期间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出现,可以说多得不胜枚举。另一种思路是直接考虑领导者的素质要素,比如,Chiselli的一项研究对管理者的13项品质的重要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中监督能力、职位要求、智力、自我实现、自信心和决断力6项品质对管理行为影响最大;安定的需要、接近员工和首创精神对管理工作有次要的作用;而其他4项,即要求高收入、支配他人的愿望、成熟感以及男子或女子气对管理工作不产生影响[3]。这些研究结果本身对我们今天企业的管理实践并不具备指导性的意义,但该领域大量研究的存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一是表明研究本身的重要性;二是其研究方法的可借鉴性。当然,国外更有意义的工作是针对管理者的工作要素所进行的训练方法的研讨,如评价中心对管理者交际能力以及敏感性所设计的训练方法等。而且,这类研究持续至今仍然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4,5]。下图是根据评价中心最常提供的培训方法中所涉及的管理者工作要素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低级管理者所需的技术技能最多,而高层管理者对概念技能要求最高,因此,管理层次也是影响管理者工作要素的变量之一。
附图
图1不同层次管理者三种技能差异的示意图
90年代以后,国内出现了一些针对具体企业的,涉及具体方法的相关研究[6,7]。相对而言,国内企业管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其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培训方法。在一项企业培训情况调查中发现,企业已普遍认识到管理教育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大、中型企业一般都设有培训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培训的有效性。目前有关管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大都局限在经验和描述性的层次。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理论的层面解决企业管理再教育的问题。企业教育包括道德、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其中又以管理人员的心理品质、工作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和困难,其主要的难点在于培训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即便是国外已证明为先进和有效的方法,运用于我国也有一个艰巨的移植过程。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逐步完善我们自己独特的训练体系和方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3培训理论研究的可行性
现代心理学将学习解释为因经验而使行为或潜在行为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培训则是受训者通过学习而习得某种新的或修正某种旧有的认知和行为的过程[8]。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培训中各个阶段所产生的问题与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中各重要阶段所固有的问题必然有其相似性。因此,心理学有关学习问题的讨论所形成的学科,如联想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中的有关理论,对培训应该具有理论性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培训从理论上应该有三个主要的过程:角色的鉴定、角色的比较以及角色的改进。
3.1角色鉴定
角色鉴定是指对所培训的心理特质的理论界定(心理特质指在管理活动中所需的特定心理品质,有时它指的是行为模式,而有时它指的是技能形成中相应形成的心理特性)。这一过程在理论上有重要的意义。心理特质的界定是否正确、合理,是方法研究有效性的关键。通过研究可界定出管理人员的能力要素系列。
3.2角色比较
心理特质的模式形成之后,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比较的参照系统,也就是说为培训的心理特质提供了一个标准或样板。这是对实际的心理特质进行评价的基础。因此,角色比较就是实际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心理特质与在该项管理活动中所要求的特质之间进行的比较。这种比较在技术方法上要求设计、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测验工具,同时,它又是工具操作化的过程。
3.3角色改进
角色比较完成之后,角色改进便成为可能,这也正是训练的基本任务。在研究中,角色改进所涉及的问题是确定训练的基本形式,如一般形式或心理形式(一般形式是指常规训练中使用的方法,心理形式是指利用心理的方法,如心理测量、小组互动等),以及确定训练的基本程式,包括确定具体的测量工具,规定训练的步骤等。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培训方法研究的完整过程。
4情景模拟方法
情景模拟方法实际上是设计训练方法的一种思路,理论上讲是最可能具有训练效度的方法,也是国外近几年方兴未艾的研究热点。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有效性都与它所能反映的实际情景中的品质、技能和行为等特质有关。如果训练方法所强化的特质正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那么这一训练方法就是有效的。情景模拟法的中心含义就是以实际工作情景要求的特质(包括心理品质、技能和行为等)为依据,设计模拟情景,训练人员,以达到强化该特质的目的。情景模拟训练法有三个技术关键:(1)特质界定的准确性;(2)测量工具在情景模拟中的可操作性;(3)情景模拟的效度,即情景模拟反映真实特质的有效程度。情景模拟法的研究应该成为培训方法研究的主要思路。情景模拟训练方法的关键是解决效度问题。
关于一些具体的情景模拟的培训方法的研究在国外已趋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而且,在每一种有影响力的方法面世之前,都会有一系列的相应的研究直接围绕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全面、充分的研讨,这保证了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Gaugler等人用元分析对评价中心的效度进行了方法学意义上的探讨。元分析是对以往研究的再分析过程,Gaugler等人的研究对有关评价中心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效度指标作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对评价中心的效度指标的获取途径和衡量标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9]。Brannixk(1989)等人则对某一具体的公文包测验进行了研究,但其侧重点仍然是对评价分数有效性的讨论,研究中对公文包测验的效度评价构成体系所作的深入分析,对国内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参照价值[10]。Goffin将心理学中传统的人格测评方法与评价中心的情景模拟方法在效度指标上加以比较,以增进测量的有效性,从而改进培训方法的使用效率[11]。这些研究对将评价中心中的具体方法(如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管理游戏、公文包测验和行为示范等)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招聘、选拔和人事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例子,下表是采用传统方法与评价中心方法选拔英国军队军官候补人员的成功率比较,数据表明心理学的测评方法显著提高了选拔的有效性[3]。活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近期出现的一种变革过程,它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变革行为,并最终干预企业的人事活动。活动研究的过程包括5个阶段:诊断、分析、反馈、行动和评价。活动研究有两个主要的优点:第一,以问题为中心;第二,强调人员参与[12]。活动研究非常强调方法的科学性,从本质上说它也是以情景模拟方法为核心。
表1传统方法与心理学方法选拔军官候补人员的训练成绩百分比(%)
方法数量优于一般一般低于一般和未及格
面试49122.141.336.6
评价中心72143.540.326.2
上述情况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国际上大量有关培训方法的研究,对我国企业培训方法的理论研究以及实现培训方法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学术和实践依据。
5培训中的难点
培训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着重强调的是培训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可以说企业正处在两难境地中,一方面大批的管理人员需要品质、技能的再训练;另一方面训练方法缺乏科学研究与改进,训练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为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所以该方面的研究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尽快使我国企业培训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极其重要。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企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适应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加入世界竞争大格局的要求。然而,提高企业培训质量的途径是强化培训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倡导进行针对我国企业具体实际的实验研究,而且应遵循培训方法的基本规律,力求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创造新的企业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余凯成.亚洲企业界对未来创业家抱有怎样的期望.管理案例研究,1995,9(1):10~11
[2]WexleyKN.美国对工作人员训练的研究概况.心理学动态,1986,4(1):36~40
[3]鲁龚,高欣,马永生.评价中心——人才测评的组织与方法.北京:百家出版社,1991:10~17
[4]WarrP,Peter,Bunce,etal.Traineecharacteristicsandtheoutcomesofopenlearning.
PersonnelPsychology,1995,48(2):347~375
[5]ManiBG.Progressonthejourneytototalqualitymanagement:Usingthemyers-briggstypeindicatorandtheadjectivechecklistinmanagementdevelopment.Public
PersonalManagement,1995,24(3):365~398
[6]宗月琴.运用评价中心的方式选拔管理人员.应用心理学,1992,7(2):12~17
[7]梁开广,邓婷,许玉林等.评价中心法在评价中心管理潜能中的应用及其结构效度检验.应用心理学,1992,7(4):50~57
[8]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16~242
[9]GauglerBB,RosenthalDB,ThornthonGC,etal.Meta-analysisofassessm
entcentervalidity.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87,72(3):493~511
[10]BrannixkMT,MichaelsCE,BakerDP.Constructvalidityofin-basketscores.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89,74(6):957~967
[11]GoffinRD,RothsteinMG,JohnstonNG.Personalitytestingandtheassessment
center:incrementalvalidityformanagerialselection.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
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老师说:“性别。”
女。大家刷刷写下。
“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妈好像四十二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十四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老师摇了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得完整、准确。老师最后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儿子盯着我,盯着我,似乎要把我深深地刻印在脑海中。他告诉了我,发生在作文课上的事情。我相信,那堂作文课上,儿子一定已经受了很大的震撼。我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眼睛看到的会漠视,或者忘记,而用心记住的,会珍藏一生。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23期)
阅读训练
1.作文课上,老师教完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布置了什么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其画线的句子中“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搞不清找妈妈“寻人启事”中的哪些要素?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为何总是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