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装设计师简历

家装设计师简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装设计师简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装设计师简历

家装设计师简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现状;处理对策

本文针对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中的受力特点、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处理、楼梯对框架的影响等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意见和方法,希望可以在提高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方面,有所帮助。

1、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使用功能要求。

2、如何判断和处理框架结构的薄弱层

薄弱层是指在强烈地震下,结构首先屈服并产生较大弹塑性位移的部位,这些位置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地震作用下抗震承载力的要求的,只有在地震烈度大于等于7度地区才会出现。

2.1 如何判断薄弱层

判断框架结构的薄弱层:一般可以通过个人指定、计算判定以及强制认定等三种方式来判断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在PKPM的SATWE软件里设计人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可直接指定哪一层是薄弱层;在软件计算时,如果是不规则的结构抗侧移刚度,某层的抗侧移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或者楼层的承载力突然变化,并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那么,就可以将这一层认定为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如果是转换层存在结构之中,那么,必须认为这层是薄弱层,即使这一层的高度或者上层甚至是上三层的高度全都满足了设计的规范要求。

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处理:因为框架结构中的薄弱层不利于建筑的抗震,所以在原则上是不允许出现薄弱层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大框架结构的抗侧移刚度,也就是将该层的柱截面以及梁截面适度的加大或者在合适的情况下,采用将该层层高改变或者将基础埋置深度适当减少的措施来避免出现薄弱层。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在框架结构中必须要存在薄弱层,那么就需要在相关规范要求之下对其进行解决和防范。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对薄弱层的地震剪力进行放大之外,还应该仔细验算结构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按建筑的构件实际配筋以及材料强度标准值的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特大地震作用标准值进行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就是楼层的屈服强度系数。

3、框架结构设计中楼板作用的考虑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一般有竖向力(包括恒载和活载)和水平力(地震力和风荷载)。楼板不仅要承受竖向荷载作用,还要协调各榀抗侧力构件的变形,实现共同工作的目的。由此可知楼板对于结构整体作用及其重要,在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时必须合理考虑其刚度。

楼板可以分为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

(1)刚性楼板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多,该假定建立的原则是基于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空间结构体系,整个结构可以划分成若干平面结构,共同抵抗与平面结构平行的侧向荷载,垂直于该平面方向的结构不参与受力。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质量和侧向刚度分布接近对称且楼,屋盖可视为刚性横隔板的结构,可以采用平面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其他情况,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

(2)弹性楼板假定,刚性板假定由于忽略了楼板的平面外自由度,所以主要用于楼板形状比较规则的结构。对于楼板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结构,比如楼板有效宽度狭窄的环形楼面、局部变窄产生弱连接的楼面、楼板开大洞后使结构的楼面刚度大大削弱,无法在采用刚性板假定的结构多塔连体结构等,这些结构的楼板面内刚度有较大的削弱而且分布极不均匀,楼板的面内变形会使楼层内抗侧刚度较小的构件的位移和内力加大,从而使计算结果失真。

在结构设计中,楼板刚度的合理考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影响分析效率,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分析结构的精度和可靠度。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合理的楼板刚度假定,以减小分析结果的误差,确保其合理性,同时不影响构件的安全储备。

4、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影响

了解近些年地震震害调查发现:钢筋混凝土楼梯间出现了严重震害,导致作为关键疏散通道的楼梯间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发挥应有的疏散作用。根据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结构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影响。

在实际框架结构工程中,1、是否考虑楼梯作用,在计算模型反应出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存在较大差异。2、楼梯起到类似斜撑作用对结构体系具有较大的刚度贡献。但是,随着楼梯间位置的变化,在实际工程中,若将楼梯位置从楼层对称轴位置向端部改变,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比等都在逐渐增大,说明楼梯刚度对框架结构的扭转变形影响很大,结构体系抗扭刚度随之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楼梯间不对称布置时,会加剧结构体系扭转效应,不利于抗震。3、楼梯间与整体结构受力性能存在互相影响,与以往将楼梯间作为构件的设计方法比较,楼梯间本身与楼梯间相邻框架梁柱均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对框架结构而言,楼梯间对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如采用传统楼梯设计方法即在计算模型中不输入楼梯构件,将其等效为荷载加到周边构件,很难在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加强楼梯的抗震构造措施,从抗震角度考虑,楼梯间周边框架柱由于楼梯间休息平台处于楼层中间位置,易形成短柱,为避免框架柱出现脆性破坏,对楼梯间四角的框架柱应通过箍筋全高加密的等措施提高其延性性能,对支撑梯柱的楼层梁,应设置一定数量的上部通长筋,以承担可能出现的反向弯矩作用,有必要时,梁箍筋应全长加密。

在地震作用下,楼梯梯板起到类似“斜撑”的作用,不但承受弯矩作用,而且受到沿梯板方向轴向拉压的作用,所以梯板的配筋除在原有基础上配置下部通长钢筋和支座构造钢筋以外,梯板上部跨中也应增设与两侧支座处板顶钢筋按照受力搭接的钢筋,以保证水平地震力的有效传递,避免出现梯段受拉破坏。

5、短柱的问题

短柱的定义标准是如果框架结构中柱净高和柱截面的高度之比等于4,或者是剪跨比不大于2,那么就可以将这根柱子定义为短柱。因为受到地震力的作用,短柱容易出现脆性破坏等状况,并且短柱的受剪承载力与变形能力与规定中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就可能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应该尽可能避免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出现短柱。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容易出现短柱的情况,第一是因为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半休息平台或者建筑结构局部出现了错层等状况,从而两个框架梁之间的框架柱就形成了比较小的高度;第二是因为设置填充墙的时候出现了不当的地方,从而造成框架结构中某层一部分存在填充墙,一部分却没有填充墙,那么造成了没有填充墙的柱净高和柱截面之比没有大于4,也就是短柱。在实际工程中,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短柱存在,设计时可以通过增加柱子的抗剪承载力以及对其的变形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处理在框架结构中经常出现的短柱问题。在通常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复合箍筋的方式,可以在布置短柱的纵向钢筋时保证对称,还可以采用外包钢板等方式来处理短柱问题。

6、结语

我国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作为影响工程质量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对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而提高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孔林锋.浅谈建筑中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9):22-23.

家装设计师简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天津市 国家职业示范校 管理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天津四所国家级职业示范校简介

1.1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是天津市和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是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天津市唯一的“全国高职高专示范性学校重点建设单位”。该校于200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建设立项单位,并已经于2009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

1.2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于 2001 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2007年10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1年11月,通过天津市教委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1.3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卫生行业护理、药剂、诊疗技术、管理各岗位和社区、乡村医生各岗位医、护、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隶属天津市人民政府管理,由天津市卫生局直接领导,接受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业务指导。2008年7月,学校进入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高专建设院校行列。

1.4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2 天津四所国家级职业示范校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2.1 四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天津职业大学以“服务为根、应用为本、质量立身、卓尔不群”为办学理念。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动脑和动手最真实的结合、理论和实践最真实的结合、学校和企业最真实的结合、职业教育同社会需求最真实的结合、职业教育同人的全面发展最真实的结合”为办学理念。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造能力统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作为办学理念。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把“以服务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培训与教育融为一体”作为建设理念。

2.2 四所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2.2.1 天津职业大学

职业大学在示范校建设期间,根据职业性与开放性的要求,针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特点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如为了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制定了《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配合实践环节管理改革,制定了《关于加强实践教学意见》、《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程(试行)》、《实习、实训管理规范》、《学生毕业实践教学管理规定》等等。

制度是随着办学理念、办学需要不断完善的,近两年职业大学从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出发,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有制定了很多新的制度。如2011年,学校以专业为基础,以岗位、职业为依托,建立并完善体 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先后制定了《学生素质教育项目赋分办法》、《学生素质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为给教师取得企业工程实践经(下转第21页)(上接第16页)验提供制度保障出台《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试行)》;为巩固教改课程实施验收的成果,学校建立专业核心课程评价机制,制订了《专业核心课程评价办法》管理文件;为扩大社会合作,积极推进校企(区)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出台《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作若干意见》。2012与天津港保税区成立合作共建理事会,为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度与广度发展,双方共同制定《区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

2.2.2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各项相关制度的制定对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指标。不仅如此,学院还建立了独立评价的质量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如各阶段教学检查制度、三级听课观摩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校长信箱制度、优秀教师奖励制度等。另一方面,该学院注意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开始,逐步建立健全了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依据各项规章制度对学院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2.2.3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引入ISO-9000管理理念,建立了以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成立由医院职能或专职机构、学校教务处、督导室、系部教师参加的相关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文件,形成职责分明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在该办公室领导下,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统一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点环节上的系列性过程管理标准,并形成一批制度文件,重点解决校院(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毕业前终末质量和毕业后用人单位满意度反馈制度文件和工作规范,以调控以上环节管理过程。

2.2.4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